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8d50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4.png)
道路红线宽度: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 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道路红线 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 分。在道路的不同部位,这四部分的宽度有不同的要 求,所以,道路红线实际所需的宽度是变化的。
不同等级道路的红线宽度
道路等级 快速干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一般道路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城市道路交通系 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包 括道路网系统以及依托于城市道路的客运交 通系统、货运交通系统和行人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的分类。按照道路在城市总体分局 中的骨架作用和道路所承担的交通功能,对 道路进行分类。 国家标准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 次干路、支路四类。 按照交通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 路两类,主要依据道路上交通流的性质来确 定。
客运站:大城市作为地区公路枢纽的城市,常将 客运站设在城市中心区边缘,或为多个方向的长 途客运设置相应的客运站,并用城市交通性干道 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一般设一个客运站,或客、 货运站合并,也可将技术站组织在一起。 货运站、技术站: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货运 站应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以工业产品、原料 和中转货物为主的货运站应布置在工业区、仓库 区或货物较为集中的地区。 公路过境车辆服务站:可在对外公路交汇的地点 或城市入口处设置公路过境车辆服务设施,这些 设施可与城市边缘的小城镇结合设置相互依托。
四块板道路横断面: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
城市主要铁路设施及其布局
铁路站场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 几类。
会让站、越行站是铁路正线上的“分界点”,主要进行铁 路运行的技术作业,间距约8-12km。其布置形式有横列 式、纵列式及半纵列式,长度约1-2.7km,站坪宽度除正 线外,配到发线1-2条。
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14b8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f.png)
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竞争的加剧,城市综合实力评价和排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城市发展情况,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模型。
本文将对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进行探讨。
一、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来全面衡量和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学者,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增长率、效益、贡献率等。
2.城市规模:面积、人口、密度等。
3.科技创新:科技投入、创新输出、人才等。
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公共设施等。
5.社会事务: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
6.城市安全:自然灾害防范、公共安全维护等。
7.交通运输:交通出行效率、交通拥堵因素等。
这些指标体系是城市综合考核评价的基础,既全面又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城市的全面发展水平。
二、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是指通过量化和分析城市各项指标,给城市打出一个综合得分的评价模型。
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价模型包括德尔菲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学者意见调查法,用于提高意见一致性,最终得到专家意见。
在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中,德尔菲法通常用来确定城市评价指标的权重。
2.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通过对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各个指标对于城市评价得分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各个指标在城市综合得分中的贡献率。
3.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是将各评价指标按照其相似性进行聚类,形成各个类别。
在城市综合考核评价模型中,聚类分析法可以帮助分析指标间的相对独立性,提高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4.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对相关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因素分析,提取出影响城市综合评价的几个基本因素,从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f8f88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6.png)
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交通枢纽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连接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流的关键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节点,交通枢纽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的畅通和人们的出行体验。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评估交通枢纽的性能和效益,我们能够了解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评价关键指标是用于评估交通枢纽性能的量化指标集合。
这些指标反映了交通枢纽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包括交通运行效率、容量利用率、安全性、可达性、舒适度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价交通枢纽的优劣,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决策建议。
本文将重点介绍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包括其定义、作用、重要性以及分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体系,为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讨论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以及交通评价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介绍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分类,并分析各个分类下的具体指标。
最后,我们将总结交通枢纽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为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提供全面的了解,促进城市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智能化。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在建设更加高效和便利的交通系统的同时,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交通枢纽的交通评价关键指标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
然后,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交通评价的重要性以及交通评价关键指标的分类。
其中,第一部分将介绍交通枢纽的定义和作用,以便读者对交通枢纽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交通评价的重要性,包括对交通枢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必要性和意义。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80a9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a.png)
铁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8T16:28:46.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鹿航[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铁路项目的建设,铁路建设能够使区域内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施工过程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江苏省徐州市 221003摘要:近年来,我国开始进行铁路项目的建设,铁路建设能够使区域内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施工过程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避免或减少铁路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文章进行了以下内容研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际工程对项目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路基防护工程应进行改进的结论。
通过文章的研究为铁路建设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和技术指导,因此文章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铁路建设;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路基防护0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普通的道路交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远途出行要求,因此铁路建设逐渐成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国际地位的象征,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铁路建设完成后能否顺利开通直接影响着高铁建设的后期发展和维护以及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问题[1]。
铁路在建设完成后应进行安全评估,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因为该评估直接对高铁的施工质量和能否运营起到决定性作用。
所以评估过程应高度重视,认真调查,对存在问题和缺陷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治,保证铁路如期开通,同时做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2]。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基础建设项目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
铁路建设与生态系统的矛盾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宗旨进行解决与调整,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对铁路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时,应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的具体内容。
1.1评价对象通过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研究,可对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提出重要建议,从而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进行更加合理的施工方式。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474f1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了解道路交通的现状,找出交通瓶颈和问题,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决策依据。
下面是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基础信息指标1. 城市面积:标识城市的大小,区域内道路交通的规模;2. 人口数量:影响道路交通的需求量;3. 道路里程:道路网络的规模和密度;4. 停车位数量:城市内停车容量的大小;5. 公共交通线路数量:公共交通的发达程度。
二、交通拥堵指标1. 交通流量:通过采集交通数据进行统计,评估道路上的交通量;2. 峰值小时交通流量比率:在高峰时段内交通流量与平时的比值,用以评估高峰期的交通状况;3. 平均通行速度:计算数据中的平均速度,用以评估交通拥堵程度;4. 停车时间:衡量车辆在路上停留的时间,用来评估交通拥堵程度;5. 出行延误指数:通过比对实际行驶时间和预计行驶时间得出的延误指数,用于评估交通拥堵的程度;6. 易堵路段数量:识别常常发生交通拥堵的路段。
三、交通安全指标1. 事故发生率:计算一定时期内交通事故的数量,用来评估交通安全水平;2. 交通死亡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3. 交通肇事率:计算一定时期内交通肇事的数量,用来评估交通安全水平;4. 交通事故处理效率:交通事故立案调查和处理的效率,及时处理交通事故;5. 交通违法率:通过抽样调查违法行为的数量,评估交通违法程度;6. 驾驶员违法率:驾驶员在道路上的违法行为的数量比例。
四、交通环境指标1. 噪音水平:评估道路交通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噪音污染程度;2. 尾气排放:评估道路交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 道路基建影响:评估道路建设和维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五、出行便利指标1. 公共交通服务覆盖率: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覆盖的范围和密度;2. 公共交通运营频率:评估公共交通运营的频率,衡量出行的便利性;3. 自行车道建设覆盖率:评估城市自行车道建设的覆盖面积及质量;4. 行人通行设施:评估城市行人通行设施的完善程度。
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72c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1.png)
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摘要】本文提出了关于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在分析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讨论了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概念、相关研究综述、体系构建方法、应用和优化。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交通发展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这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综述、方法、应用、优化、成果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愈发凸显,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
如何实现城市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重要课题。
要实现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并非只需简单增加交通设施和扩容道路。
相反,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角度评估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政策和规划。
构建适用于评价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其应用和优化,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的明确剖析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科学评估,为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深入探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目标;2.总结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3.提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4.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分析,验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5.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符合城市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6.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
对综合交通规划中融入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
![对综合交通规划中融入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193217a8114431b90dd826.png)
城市综合交通现状问题及城市总规环评的应对
![城市综合交通现状问题及城市总规环评的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ef9cd8e2e009581b6bd9ebe1.png)
纵 观 国 内 外 城 市 交 通 发 展 历 程 所 积 累 的经 验
长 度和 等级 作为 规划 的首要 目标 。
2 6 交通噪 声防护距 离控 制 不足 。 . 。 交 通设 施 的 负 面 影 响 中噪 声 对 居 民生 活 质 量 的直接 影 响 最 大 。翻 开 任 何 一 个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的 土 地利 用规 划 图 , 住用 地 ( 紧 邻 城 市 交 通 干 线 居 R)
通 体 系规 划 内容 进 行 评 价 。 首 先 , 定 交通 设 施 禁 建 区 , 划 以避 免 威 胁 生 态安 全 格 局 ; 次 ,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进 行 全 生命 周 期 环 其 对
境影响评价 , 以确 定 环 境 效 益 最 优 的 交通 结 构 ; 降低 无 效 交 通 需 求 为 目标 进 行 用 地 布 局 方 案 分 析 ; 行 交通 噪 声 影 响 分 析 , 以 进 使 各 类 用 地 布 局 符 合 噪 声 防护 距 离控 制要 求 。
和 教训 表 明 , 用 任何 一种 交 通 模 式 都 必 须谨 慎 论 采
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道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6381d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0.png)
2、客观评价法
客观评价法主要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进行,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常用的客观评价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这些方 法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评价结果。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1、自然景观指标
自然景观指标是衡量乡村自然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植被覆盖率、水资 源质量、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估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 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景观指标
文化景观指标是衡量乡村文化资源的重要指标,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 化、传统工艺等。这些指标对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研究结果,本次演示发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估交通安 全状况、揭示潜在风险因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城市和地区,应交通安 全问题的差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例如,部分城市需优化道路设计,提高 交通信号灯的设
置科学性;而有些地区则需要加强驾驶员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 与者的安全意识。
三、构建方法
1、指标选取:在构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从多个方面 考虑,包括交通量、车速、行程时间、道路通行能力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数 据采集和计算的可行性,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之一。可以采用多种数 据来源,如交通调查、交通运行监测数据、GPS轨迹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 数据共享、数据购买等方式获取。
感谢观看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适应不 同城市和区域的需求;深入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提高评价结 果的准确性;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指标体系的实际 应用提供有力支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6a8f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a.png)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评估和改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2. 研究方法2.1 数据收集与整理首先,我们收集了大量与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的数据,包括客流量、车辆运营数据、票价收入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库。
2.2 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基于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我们筛选出了一系列可能用于评价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指标,并根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
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
2.3 指标计算与聚类分析根据确定的指标权重,我们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计算每个指标在各个城市中的得分,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群组,以识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特点和问题。
2.4 结果验证与改进我们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和验证。
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我们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研究发现3.1 指标体系构建经过筛选和排序,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客流量:反映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程度和服务质量。
•出行时间:衡量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覆盖范围:评估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覆盖程度和便利性。
•环境影响:考察了城市公共交通对环境(如空气质量、噪音等)的影响程度。
•安全性:评价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事故率、犯罪率等安全指标。
•可持续性:考虑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在资源利用、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3.2 城市分类和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将研究的城市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组,每个群组代表着一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点:•高效型城市:客流量大、出行时间短、覆盖范围广,具有较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发展中型城市:客流量逐渐增加,出行时间较长,覆盖范围有限,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基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f2878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5.png)
基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摘要:交通承载力作为环境资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的关键指标,交通承载力的分析对于协调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基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分析平台,能够为新时期交通影响评价中的“供需协同”思想(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相适应)提供技术支撑;能够提供从根源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交通承载力,开发强度,交通影响评价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推进,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交通环境污染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和运转效率,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与损害。
国内外实践表明,单纯依靠扩大交通供给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要从根源上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必须从调整土地利用形态及交通结构入手,分析与定量模拟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的相互作用机制。
交通承载力作为环境资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的关键指标,交通承载力的分析对于协调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构建基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分析平台,能够更有效、直观地分析土地和交通相关政策;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形态调整量化分析提供理论支持与辅助决策依据;能够为新时期交通影响评价中的“供需协同”思想(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相适应)提供技术支撑;能够提供从根源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交通影响评价当新的土地开发(或原有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及重大建设项目完成后,由开发所产生的新的交通需求会使该项目周围一定区域内交通环境受到影响甚至恶化。
交通影响分析就是在开发项目的立项或审批阶段,分析该项目建成后会对周围多大范围内的交通环境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的服务水平下确定对策,以减小由于此项目开发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交通影响评价服务目标
![交通影响评价服务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596b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3.png)
交通影响评价服务目标
交通影响评价的服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通过交通影响评价,确定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对周边道路、交叉口、公共交通、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等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项目交通设计:根据交通影响评价结果,提出项目交通设计的优化建议,如调整出入口位置、改善道路连接、设置交通信号控制等,以提高项目交通的安全性、流畅性和效率。
3. 协调项目与交通系统的关系: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协调项目建设与周边交通系统的关系,避免项目实施对交通系统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实现项目与交通的协调发展。
4. 保障公共利益:交通影响评价有助于确保项目建设不会损害公共交通、行人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利益,保障公众的出行便利和安全。
5. 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交通影响评价鼓励采用绿色交通理念和技术,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 辅助政府决策:交通影响评价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使其在项目审批、规划调整、交通管理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f795d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e.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2.01.16•【文号】交规划发〔2022〕7号•【施行日期】2022.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交规划发〔202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客观评估交通强国建设进程,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尺”和“指挥棒”作用,科学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我们研究制定了《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经报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予印发。
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确保质量,科学有序做好指标体系的完善和指标测算指南的制定工作。
部综合规划司要会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司局做好行业指标制定工作,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做好省域指标制定工作,部科学研究院会同部规划研究院、水运科学研究院、公路科学研究院等相关科研单位做好指标测算指南研究及技术支撑等相关工作。
各行业、各单位要协同配合,高质量推进指标体系的建设、管理及评估等工作。
有关成果及时报部。
交通运输部2022年1月16日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客观评估交通强国建设进程和开展国际对标,科学引导各地区、各行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充分发挥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尺”和“指挥棒”作用,制定本指标体系。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交通运输实现“三个转变”,打造“四个一流”,坚持典型引领、可比可取,构建以国家综合指标为统领,行业指标、省域指标为基础的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开路先锋。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0eca50be23482fb4da4ce5.png)
公 路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研 究
黄 玲 英
摘 要: 克服现有公路建设项 目环境 影响评价 的局限性 , 结合现有公路建设 项 目环境 影响评价 内容和交通环境承载力相
关理 论 , 立 评 级 指 标 体 系 , 运 用 改进 层 次 分 析 法 和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建 立评 价 模 型 , 出公 路 建 设 项 目交 建 并 得 通 环 境 整体 承 载 情 况 , 结 合 实 例 分 析 证 明 了模 型 的 有 效 性 。 并 关键词 : 环境 影 响 评 价 , 通环 境 承 载 力 , 糊 综合 评 价 交 模
1 公 路 建设项 目环 境影 响评 价 பைடு நூலகம்1 1 环境 影 响评 价 简介 .
; 环境 影 响 评 价 ( 称 E A) 称 为 环 境 预 评 价 , 对 建 设 项 正 另一方 面是 区域 经济所能提供的用于补偿交通系统正常运转 简 I 也 是 以及 为 了 提 高 交 通 环 境 质 量 目 、 发 活 动 等 可能 对 环 境 造 成 的影 响 进 行 分 析 、 测 和评 价 , 开 预 是 所 造 成 的 交 通 环 境 不 良影 响 的资 金 , 即交通 环境补 偿金 。计算 时采 用区域 提供 种 了解环境变化 情况 , 而约束 人类社 会行 为 , 止环境 遭到 而需 支付的资金 , 进 防 的交 通 基 建 资 金 的 一 部 分 。 污染 和破坏 的行政管理 办法 。
带来 的生态环境的破 坏和社 会环 境 的影 响 , 建优 美 的公 路 , 我 使
搞好公路建设 与做好 社会 环境保 护 、 生态 环境 保护 , 于我 们公 路建 设环境得 以持续发展 。 对 们公 路建设者是 同等重要 的大事 , 我们 必须提高认识 , 加强设计 , 参 考 文 献 : 1 杨瑞华 . 生态公路 建设研 究[ ] 山西建筑 ,0 7 3 J. 2 0 ,3 加强施工建设管理 , 在公路设计 、 施工 、 竣工验收 的各个 环节 中充 [ ] 周前程 , 分考虑到环保 因素 , 用科技 手段 和先进 方法 , 少 因公 路建 设 利 减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efefc0a1c7aa00b52acba5.png)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研究摘要:随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不断发展,评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这一问题越发重要。
通过对目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出用于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组合模型,并以北京市某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利用所建模型,得到该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得分,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交通枢纽;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1.引言交通枢纽作为服务于公共交通之间以及公共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客流转换的场所,是改善整个交通系统,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解决出行换乘等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今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发展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同时以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车站为据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也会越来越重要。
因此,如何更好的对城市枢纽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指导交通枢纽的运营管理,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越发突出[1,2]。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评价体系,为评价城市交通枢纽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
2.评价指标选取通过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运行状况的分析,选取十二个指标作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分析指标,十二个指标分为客流统计性指标、换乘功能性指标、集散适应性指标及组织协调性指标四个层次,指标的相关说明如下:1.客流统计性指标枢纽客流总量,指对交通枢纽一日客流进出总量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枢纽日接纳客流量的情况。
用监测设备统计出来的枢纽日客流进出总量表示。
核心区域运行状况,指在客流高峰小时时段交通枢纽内部核心区域各通道进出核心区域客流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核心区域的运行状况。
用客流高峰小时枢纽内部核心区域七条通道运行状况的加权平均值来表示。
枢纽关键通道运行状况,指在交客流高峰小时时段通枢纽内部各通道进出枢纽客流统计值的综合分析,反映枢纽内部关键通道总的运行状况。
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5739b0979563c1ec5da71ce.png)
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发布时间:2000-12-8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文件公交管[2002] 35号关于印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管理局、处,建设厅(建委),北京市市政管委,重庆市市政管委,上海市市政工程局,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根据公安部、建设部《2002年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总体方案》的有关规定,在总结2001年畅通工程评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方便评价的原则,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1年版)的结构、适用范围、指标定义、指标评级进行了修改,增减了部分指标,并对各项指标在衡量城市整体交通管理水平中的意义、作用,指标测定的具体方法及相关依据做了说明。
现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印发给你们,请迅速转发各地并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实施畅通工程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运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版),检查、指导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二○○二年四月十九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公共交通部分)(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1.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说明: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是使城市交通相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组织保障。
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健全,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协调能力。
浅谈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浅谈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b5ea42a580216fc700afdf5.png)
浅谈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是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规划规模和布局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直接反映,是综合交通规划对资源,特别是环境资源、线位和岸线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区域发展水平的定量要求,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价;交通规划;信息支持前言环境影响评价是各级各层面规划中重要的内容,是保证规划可行性的支持性内容。
但由于种种原因,环境影响评价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就综合交通规划而言,国内开展国家级空间布局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只有《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尚没有开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路网或高速公路网、所有全国沿海布局规划确定的港口或新规划的港区开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到地级市一级,往往对综合交通规划期待目标过于明确,又缺乏统一编制导则,环境影响评价并成系统,甚至不能独立成为一个章节。
综合交通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价评价指标体系公路网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公路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适合于公路网规划环评工作的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
评价指标多是定性、定量参半,但是对公路网规划所带来的分割和阻断效应谈论得较少,对累计效应的影响分析深度不够。
如有学者建议公路网规划评价应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从技术、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多方面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有学者建议采用驱动力一压力一状态一影响一响应(DPSIR)框架作为建立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并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交通规划可选指标集等。
目前,用于我国公路网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基本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大气环境噪声、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能源消耗和循环利用与事故风险7个主题,以及相对应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酒泉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第3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酒泉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第3章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4e8d336137ee06eef91832.png)
3、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地理位置酒泉市地处阿尔金山东段和祁连山西段以当金山口为界。
阿尔金山主峰高达5798m。
祁连山脉山体庞大,有数条平行高峻的山岭。
自西北而东南有野马山、大雪山、讨赖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岭、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野牛脊山、察汗鄂博图岭、喀克吐蒙克、土尔根达坂山、赛什腾山。
主要山脉均在4000m 以上。
4500m为雪线,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山分布。
疏勒南山的宰吾结勒(团结峰)海拔5808m,为区内最高峰,山间有苏干湖、石包城、昌马盆地。
北部的马鬃山(北山)由数列低山残丘组成,海拔多在1400-2400m之间。
(2)地形地貌酒泉市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南部祁连山地是一系列3000~5000m的高山群,层峦叠嶂,陡峻高拔。
自东而西有祁连主峰、讨赖山、大雪山、野马山、阿尔金山、党河南山、赛什腾山。
南部海拔4000m以上渐渐进入冻土区,终年积雪冰封,有现代冰川分布,是本区河流发源地。
山间有盆地,较大的有苏干湖盆地、石包城盆地、昌马堡盆地,以及许多沟谷小盆地。
本区中部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亦是农业精华之地。
自嘉峪关隆起带分界,以东是酒泉、金塔盆地,以西是安(西)、敦(煌)、玉(门)盆地。
酒泉盆地海拔1350-1500m。
盆地南部是祁连山山前倾斜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略高,约1500-1800m,向东北渐次降低,到夹山子北侧为1340m左右。
夹山以北的扇形冲积平原带,南起夹山北翼,海拔1400m,北迄北山南翼,海拔1200m,是谓金塔盆地。
黑河自天成切割北山,蜿蜒以至东北,在鼎新形成河谷平原,山地海拔1300m以上,平原1100~1200m,是谓鼎新盆地。
安、敦、玉盆地是疏勒河流域的广阔冲积平原,由一系列大小盆地和平原组成。
自东而西有赤金盆地(海拔1700m);花海盆地(海拔1200m);玉门镇平原(海拔1400m);布隆吉平原(海拔1300m);踏实盆地(海拔1080m);安西三角洲平原(海拔1170m);西湖盆地(海拔1080m);敦煌平原(海拔1100m)以及古玉门关外的平原洼地等,海拔1000m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
系研究
摘要: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的就是在综合系统的层面上,来对
交通系统及子系统中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且将评估结果应用于决策,从
而在根源的基础上,减少或者消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通过制定科学的综合交通
规划评价指标,可以更好地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可
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就对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从而保障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
交通运输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一直在朝着综合服务、现代
化的方向发展。
区域一体化运输方案的推行,在有效地节省资源的同时,也给环
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制定和实施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时,明确“绿色”概念的重要意义,建立一套科学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一、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概述及指导思想
(一)概述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
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将其用于决策,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
对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估的针对性,从而使我国城
市交通规划不断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层面上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实现发展目
标与发展方向的体系结构,其实施方式复杂、变化多样,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同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某一特定的工程项目进行的,目标很明确,没有什么不确定因素,因此,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估中,不能单纯地套用常规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要根据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完善,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和目的之后,就可以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进行选取,并且在选择指标时,应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保证所选的指标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1]。
二、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特点
(一)规划对象的区域性特征
区域综合运输规划的目标是跨越各省和各城市的运输系统,与城市内部的交通计划相比较,地区综合交通规划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的,既要兼顾各地区的局部利益,又要兼顾各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
(二)交通设施的综合性特点
区域综合运输计划的运输方式涵盖了很多种,其中路上运输形式有:公路、铁路,还有水上运输和空中运输形式,区域综合运输计划所涉及的运输形式比较广泛,不仅包括路上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运输,而且还包括水上、空中三种不同的运输形式,区域运输一体化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网络交通运输的布局情况,并且还要对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精细合理的规划与布置。
(三)运输方式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可以使多种交通方式的立体联系和优势互补,使各交通方式更好地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整个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在交通运输网络中,要充分利用交通枢纽的功能,建立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并提升其辐射能力,从而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合作[2]。
三、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的目标是从政策和法规出台后到项目实施前的这段时间内
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在规划环评这个法制体系下,环境要素能够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决策,根据区域、流域、海域的重大发展,提出更为科学、合理
的规划。
规划环评是一种在规划层面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一种决策方法,属于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环境影响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有效地弥补工程
建设中存在的缺陷,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时环境影响评估的本质是在发展规划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将多个项目的环境影响和各影响因子的协同作用结合起来,对经济、社会、
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在高层决策前提出了多种备选方案。
环境影响评估是制
定发展计划的初步方案和修改依据,在这种反复的过程中,它所生成的信息被用
来修改所提出的政策、计划,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是保证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内容[3]。
四、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缺点
(一)缺少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单个交通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估仅限于单一的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环境影响
评估。
而综合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涉及到各种交通工具、设施,因此就需
要考虑各种交通工具、设施的合理配置,同时不同的交通组织结构的合理布局,
不仅关系到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也关系到交通组织的能源结构以及二氧化碳
的排放量。
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
我国在这一领域尚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手段与指标。
(二)交通方式环境影响评估缺乏整体性
目前,我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环境评价尚缺乏可参考的指标与技术手段,
仅有的几个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的环评案例,其评价体系与指标均为单一的交通规
划环评,也就是简单地将各种交通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与叠加起来,而没有考虑
到总体所呈现的环境存在的影响。
(三)缺乏对“三线一单”的研究和分析
“三线一单”是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的底线,是持续推进生态环
境保护,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国土空间环境的管控,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的一项重要工作。
现行的综合交通规划环评标准对“三线一单”的影响尚未引起
足够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与探讨也不多,导致了“三线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不
完善[4]。
五、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方法
我国过去建立环境影响指标体系,主要是建立环境因素,主要是对环境因素
的直接影响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和分析,而不涉及间接因素。
为此,必须借鉴以
往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并将 DPSIR指标和 LCA指标相结合,建
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DPSIR指数是从系统分析的视角来审视人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将其分为压力、驱动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维度。
LCA系统是指在
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对能源的输入和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反映出规划对
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反映出一个社会-经济-生态
系统的状况及其变化特点,这种复合系统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各个子系统或
单元间既有交互作用,也有相互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因此,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
评估资料中,要选出反应灵敏、易于度量、内容丰富的主要指标,既要遵循科学性、完备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理,又要做到层次性、多样性、动态性、相对稳定与一致性。
1.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基于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结合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各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选择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所选取的评估指标,既要能适应社
会发展、自然规律,又要能适应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的需要。
同时,建立的评
估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有效地反映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影响。
2.宏观性和综合性原则
在综合交通网和宏观运输通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交通规划,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交通设施,选择出对应的主要指标,以便综合反映出不同的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3.政策性和导向性原则
为了更好地适应“三线一单”的要求,在规划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基础上,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新改革作出了积极的反应,从而达到从源头治理向早期控制过渡,提高环保效益和优化效益。
4.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原则
在综合考虑评估体系指标的各种数据运算的复杂性和获得数据的困难后,选择了一套简单、可行的评估系统,便于对数据的采集和调整。
该方法可用于评价环境影响及后期的最优调节。
(三)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环境、资源、生态三个指标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评估指标体系。
在生态上,主要考虑了生活生态敏感区的类型和范围、规划建设项目是否穿越生态敏感区、穿越敏感区的性质和长度、穿越方式等[5]。
结论:
要对规划环境影响作出合理的评价,就需要考虑规划目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因素制定一个较为完备、精确的评价指标,对规划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分析。
综合交通规划涉及多种交通建设工程,可与公路、轨道交通、铁路线网等相关的特殊规划相比较,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从而能够对不
同类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全面地反映,并逐步建立综合交通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袁康贵.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20):151-152.
[2]朱高儒,刘杰,王兰,徐洪磊,杨柳.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公路,2020,65(03):279-284.
[3]王晨,陈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229-230.
[4]蒋雨波,王坤,王鹏.区域综合交通多运输方式协同规划技术要点[J].智能城市,2018,4(11):123-124.
[5]黄伟,彭克江.对综合交通规划中融入战略环境评价的思考[J].城市交通,2012,10(01):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