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以张载和徐敬德为中心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以张载和徐敬德为中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张载,字子厚,陕西凤翔眉阝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8年) 注1。
因为他家住在眉阝县横渠镇,并曾在横渠镇讲学,所以后来学者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流传至今的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铭》、《东铭》收录在其中的《乾称篇》)、《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后录》、《文集佚存》、《拾遗》等。
徐敬德,字可久,号复齐,唐城人。
他比张载晚400多年,生于李朝成宗二十年(公元1489年),卒于李朝明宗元年(公无1546年)注2 。
因晚年隐居松京(令开城)郊外花潭,故时人称其为花潭先生。
徐敬德的著述不多,他56岁(中宗三十九年(公元1545年))那一年在病床上写的《原理气》、《理气说》、《太虚说》、《鬼神死生论》等四篇文章,是他的重要著作,此外还有《复其见天地之心说》、《温泉辨》、《声音解》、《皇极经世数解》、《六十四卦方圆之图解》及《卦变解》等著作。
这是他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合编为《花潭集》。
张载和徐敬德分别是中国和韩国学术思想史上两位颇有影响的”气学派”的重要代表。
张载是中国宋明理学中气学思想的奠基者,他提出的一些哲学思想和哲学范畴,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到韩国的徐敬德而韩国哲人徐敬德的气论思想,成为尔后朝鲜时代显赫一时的”退溪学”和”栗谷学”的先声。
徐敬德比张载大约晚四百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很大差异,但两人都从儒学中气学一派的立场出发,从哲学高度对佛教作了大体相近的批判。
本文试图通过对张载与徐敬德两位气学大师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以及他们批判佛教的哲学内容的分析,解读和透视这两个极为相似的哲学事件的文化意义。
一、张载和徐敬德哲学的社会背景张载哲学的社会背景中国社会自后汉末以来,宦官跋扈,外戚专横,豪族鱼肉,官吏腐败,人民在专制制度下,民不聊生。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儒学和佛教生死观方面的批判都备受关注。
在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中,张载主要从儒家道德观和理学思想出发,认为佛教生死观与儒家思想相悖,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是从儒家道德观出发的。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主张顺应天命,尊敬祖先,孝敬父母,维护社会秩序。
而佛教生死观强调轮回转世,修行解脱,认为生死是一种痛苦的境界,唯有超脱世俗才能得到解脱。
这与儒家的人伦道德观存在明显的冲突,因为佛教鼓吹超脱世俗,容易导致个人对社会责任的忽视,影响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张载针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是从理学思想出发的。
在理学思想中,张载主张“格物致知”,强调天人合一,从而提出“天理人欲”的观念。
而佛教生死观则强调人的欲望是源自轮回转世的痛苦,只有舍弃欲望才能得到解脱。
张载认为,佛教的生死观过于极端,割裂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导致人的心智和欲望不能得到合理的满足,从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张载批判佛教生死观不符合理学的观念,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发展。
张载也批判佛教生死观的实践效果。
他认为,佛教生死观以解脱为最终目标,容易导致个人逃避现实,沉迷于虚无缥缈的超脱世俗之境,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甚至出现在社会中“尽孝而勿失天理”的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对佛教生死观产生了负面的评价,认为其实践效果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在总结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时,可以看到他是从儒家道德观和理学思想出发,结合实际效果,对佛教生死观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他认为,佛教生死观与儒家思想相悖,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虽然张载的观点引起了争议,但他的批判也促进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交流与对话,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作者:张清楠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6期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与儒家思想一直相互吸收、互相影响。
在生死观的问题上,佛教更加关注死后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因果轮回说并相信灵魂不灭。
与之相反,儒家更注重一个人精神生命的不朽。
张载对于佛教轮回说的批判,可以看出儒家士大夫的担当精神与对生死态度的洒脱,同时也是儒家对于社会伦理和社会精神的维护。
关键词:佛教;张载;因果轮回;存顺莫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以其超越性的智慧和高深的义理,在中国本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杜牧的《江南春》中曾写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还有梁武帝多次许身佛門的故事,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在中国的风靡。
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一直处于不断的冲突、论争和交流的相互作用之中。
余英时曾对于宋以前的三教关系概括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仍与基督教在西方中古文化中所取得的绝对的主宰地位有别。
六朝隋唐之世,中国诚然进入了宗教气氛极为浓厚的时代,然而入世教(儒)与出世教(释)之间仍然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道教也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
故中国文化是三教并立,而非一教独霸。
”进入宋代以后,三教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明理学的崛起是与来自佛老超越追求的压力始终存在着分不开、割不断的联系。
面对北宋中期佛道兴起、儒学式微、以及人伦时常的社会现状,理学家们往往在对佛教思想批判的同时,又着重吸收借鉴佛教中关于心性论和本体论的深刻义理,从“访诸释老”中再“返归六经”,继而对儒学传统的心性思想和本体建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动。
这一时期的理学发展体现了一种批判的精神,既在批判中吸收佛老二氏的超越价值,又在批判中为儒学开出一条超越与拓展自我提升的道路。
在中国,儒道释三教互相吸收、互相影响,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就可以看出来,儒家对于生死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同时儒家的关注点往往落实在生之上,而对于死后是什么?死后要怎样,儒家不妄言。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张载(1020-1077)是宋代儒学家、理学家,对佛教的生死观持批判态度。
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与儒家的道德伦理观有着根本的冲突,同时也批评佛教的追求解脱与个人救赎的观点。
张载批判佛教生死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佛教生死观与儒家伦理观的不合与佛教对个人救赎观点的质疑。
张载指出佛教的生死观与儒家的伦理观存在不合之处。
他认为佛教强调生死轮回的教义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不相符合。
佛教主张世界的真实是一种痛苦和无常的存在,而儒家则强调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
在儒家看来,生命的真谛并不在于否定世俗的存在而脱离轮回,而是要维系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以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佛教的生死观与儒家的道德伦理观相互矛盾,难以在儒家文化传统中立足。
张载还质疑了佛教对个人救赎的观点。
他认为佛教强调依靠个人的修行追求解脱,这与儒家的社会伦理观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儒家看来,个体应该承担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解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造福人民。
佛教追求个人的解脱而忽视了社会伦理的重要性,将个人的幸福置于社会的利益之上,这在张载看来是一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想倾向,是不可取的。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不仅体现了儒家注重社会伦理和道德伦理观念的价值,也表明了他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观点的反对态度。
他认为人应该和谐共处于社会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追求群体的利益而非个人的解脱。
在他看来,佛教追求个人的解脱容易导致个人的放任和自私,无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我们也要看到,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并不代表儒家对佛教的完全否定。
事实上,宋代的儒学和佛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融合和交流的关系。
许多儒学家对佛教的教义和生死观持包容和宽容的态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其中的一些理念。
张载之所以对佛教的生死观提出批判,更多的是出于他对儒家伦理观念的坚持和对社会道德价值的维护。
“存顺没宁”:浅析张载的生死观——以《正蒙》为例
“存顺没宁”:浅析张载的生死观——以《正蒙》为例摘要:生死观是儒家必须回应的一个重大问题。
先秦儒家,主要是从教化、德性的角度出发,将生死与道义相联系;张载以“太虚即气,则无无”这样的宇宙论作为基础,严厉地批判了佛老“贪生怕死”的生死观,从而确立起“存顺没宁”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将生死问题上升到“道器结合”的角度,为儒家的生死观提供了新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张载;生死观;“太虚即气”;“存顺没宁”生死问题是儒家必须回应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儒家不同于佛老,他们不认为人能够“轮回转世”或“长生久视”,其对待生死的态度或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书·司马迁传》)总之,人是要死的。
在先秦,孔子对于生死的看法是诸如“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或“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人”(《论语·卫灵公》)等名言警句,孟子的生死观也是我们所熟知的“舍生取义。
”从孔孟的生死观来说,他们都是从教化、德性的角度出发,将生死与道义相联系,以至可以为了道德仁义而放弃生命,体现了儒家那种大无畏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与责任。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及道教的逐渐兴起,中国传统的生死问题就被佛老这两家进行有宗教色彩性的解读,并深入人心,以至张载批判到:“彼语寂灭者往而不返,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正蒙·太和》)正是因为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经学理窟》)的担当意识,张载从“太虚即气”的宇宙论出发,批判佛老不切实际地对生死问题的解读,提出了一套在继承先秦儒家对待生死问题基础上的新的生死观——“存顺没宁”。
一、“太虚即气,则无无”——张载生死观的宇宙论基础张载继承了汉唐以来的“元气本原论”的传统,并受佛教、道教思想影响,提出了独到的“气本原论”,以解释整个宇宙、天地、阴阳、万物的生成演变过程。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是中国道家、儒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西铭》中,他特别批评了佛教的生死观。
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不仅违背人理,而且带给人们极大的苦痛。
佛教的生死观认为,生死是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生命是无常的,人若想追求幸福,必须靠离生死之苦。
佛教的生死观认为生命是悲观的,人们的生活充满痛苦、悲伤和烦恼。
佛教希望通过修行,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越生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张载批评了佛教的生死观。
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违背了人类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为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佛教的生死观否定了生命的价值,认为人在生死之间,没有价值可言。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生命是非常宝贵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去脱离生死。
此外,张载认为佛教的生死观让人们疏离了自己的社会存在,失去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佛教的生死观把人们推向了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使命,甚至放弃了对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关怀。
最后,张载批判佛教的生死观存在风险,因为这种观念让人们过分关注涅槃和超脱,而忽视了此生中的责任和必要的努力,可能会导致人们在现世中忽视当下,浪费时间和能量。
因此,他认为儒家的生死观更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当下和对生命负责。
在总结起来,张载批判佛教的生死观,他强调了生命和社会的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对待生命和社会中的角色,而不是为了逃避生死中的苦痛。
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
听南师讲故事:宋代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我们中国文化里,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名言已成为宋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目标。
学者为这个目的而学,应该如此。
谈到这位先生,是孔孟以后的儒家,宋明理学家中,影响力很大的一位。
他年轻时等于是一个“太保”,意气非常盛,身体棒,思想开拓,喜欢闹事。
后来范仲淹带兵在陕西经营边陲的时候,张横渠才二十多岁,年纪很轻,奔往前线,要投军参加作战。
范仲淹见他一表人才,约他谈话,劝他回去读书,告诉他将来报效国家的机会很多,等到书读好,慢慢再来,同时将一本《中庸》交给他。
那时他应该已经读过这本书了,可是范仲淹要他再读,告诉他其中自有他的千秋事业,自有他的天地。
张横渠听了范仲淹的话,回去再读《中庸》,从此放下一切,专心求学问了,后来成为一代名儒。
宋代几位大儒,事实上受范仲淹的影响都很大。
范仲淹在前方,出将入相,以文人当统帅,他难道不希望培养好的军事人才?但他一看张载这个人才不是将才,是对后世思想有贡献的人,不能这样埋没,就马上用这个教育方法培养他。
果然后来影响了中国文化思想那么大,尤其他所标榜的那四句话,非常深远。
今天我们要谈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拿他这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主。
我们如果以这四句话来研究,学者又应该是为人;不止为自己求学,同时也为人求学。
这个“人”扩而充之,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文化。
《论语别裁》-----------------------------既然研究中国文化,每一位同学你要有准备,做学问要准备凄凉寂寞一辈子,至少像我一样的凄凉。
不过你们看我现在很不凄凉,很舒服,其实我负担很重啊,搞这个地方心理的负担更痛苦。
所以你准备寂寞凄凉,不想做官,不想出名,安贫乐道,才能做学问。
那么,你第一个要学宋儒了,我常常引用,宋朝的大学问家张载(横渠),宋朝有名的五大儒之一,陕西人。
张载的佛教观及其启示
张载的佛教观及其启示
从对佛教的认知层面考察张载的佛教观,可以看出他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的、排斥的.其批判、排斥涉及本体论、心*论、因果论及讲道方式等.在本体论层面,张载由"气"的运行状态、"空"的存在形式多样*、"空"的有用*和人生实在*等方面*"空"的"实有*",以否定佛教"万物为幻"之说,并由"气化论"批判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在心*论层面,张载批判佛教心*论为"知觉为*"、"灭人本*"、"去人伦之*"、"妄言天*".这种批判显示出张载复兴儒家实学的宏伟志愿和坚定的道统意识,但也反映出他对佛教的偏执态度及由此形成的对佛教的误读.。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张载和徐敬德分别是中国和韩国学术思想史上两位颇有影响的"气学派"的重要代表。
张载是中国宋明理学中气学思想的奠基者,他提出的一些哲学思想和哲学范畴,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还影响到韩国的徐敬德而韩国哲人徐敬德的气论思想,成为尔后朝鲜时代显赫一时的"退溪学"和"栗谷学"的先声。
徐敬德比张载大约晚四百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着很大差异,但两人都从儒学中气学一派的立场出发,从哲学高度对佛教作了大体相近的批判。
本文试图通过对张载与徐敬德两位气学大师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以及他们批判佛教的哲学内容的分析,解读和透视这两个极为相似的哲学事件的文化意义。
张载,字子厚,陕西凤翔眉阝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8年) 注1。
因为他家住在眉阝县横渠镇,并曾在横渠镇讲学,所以后来学者称他为横渠先生。
张载流传至今的着作主要有:《正蒙》(《西铭》、《东铭》收录在其中的《乾称篇》)、《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后录》、《文集佚存》、《拾遗》等。
徐敬德,字可久,号复齐,唐城人。
他比张载晚400多年,生于李朝成宗二十年(公元1489年),卒于李朝明宗元年(公无1546年)注2 。
因晚年隐居松京(令开城)郊外花潭,故时人称其为花潭先生。
徐敬德的着述不多,他56岁(中宗三十九年(公元1545年))那一年在病床上写的《原理气》、《理气说》、《太虚说》、《鬼神死生论》等四篇文章,是他的重要着作,此外还有《复其见天地之心说》、《温泉辨》、《声音解》、《皇极经世数解》、《六十四卦方圆之图解》及《卦变解》等着作。
这是他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合编为《花潭集》。
一、张载和徐敬德哲学的社会背景(一)张载哲学的社会背景印度佛教大约在后汉中叶传入中国,佛教中的大乘空宗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以无为本的玄学思想相通,佛教便依附玄学而传播自己的思想。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是宋代儒学大师,对佛教生死观进行了批判,认为佛教的生死观存在着种种问题。
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佛教的轮回观念和对生死的消极态度上。
张载对佛教的轮回观念进行了批判。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不断转世,通
过修行解脱生死的苦难。
而张载认为这种观念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现实的表现。
他认为人应
该珍惜当下的生命,而不是逃离生死的苦难。
他认为佛教的轮回观念使人们对生活失去信
心和希望,导致消极懒惰的心态。
张载对佛教对生死的消极态度进行了批判。
佛教主张超脱生死,追求涅槃,认为生死
是痛苦的根源。
而张载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死。
他批评佛教的消极态度导致
人们不敢正视生死,不敢承担责任,导致社会道德败坏。
张载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否定佛教,而是从儒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出发,对佛教的生
死观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他强调珍惜生命,追求人生意义,积极面对生死,对社会
和个人都有积极的意义。
张载的观点对于当代人们对待生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张载对佛道两教批判思想论文
张载对佛道两教批判思想论文摘要:任何人在天道面前都已经保持一种尊重和谦卑,而不要自以为是,为所欲为,这是张载对宇宙事物本体的深刻认识,张载的这种本体认识也自然而然地打破了佛教所说外在事物都是人心的幻象的思想。
张载,字子厚,北宋关中人,与周敦颐、邵雍、二程合称“北宋五子”,是“关学”学派的创始者,张载是北宋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关学”与二程所创立的“洛学”相对,都属于“道学”体系的一部分,只不过二程创立的“洛学”被普遍认为是“道学”的正统,而张载的“关学”只是“道学”其中的一个派别,但是张载的“关学”对后世南宋、明代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胸怀天下的气度与担当天下的大任以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一派主要思想是要注重并解决国民生计等实际的问题,反对佛道虚无玄幻的思想。
北宋初期,佛教道教两教特别兴盛,上到天子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信奉佛道,而佛教之寺院、道教之道观,规模数量巨大,不仅占有许多土地和劳动力,而且可以享有免除税役,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会大大加重百姓赋税杂役的负担,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所以张载无论从实际上,还是理论上都要排斥佛道两教,张载也担当起摒弃佛道两教的重任。
张载之所以会排斥佛道两教,是因为佛道两教的发展不仅从实际上会阻碍合理治理国家的道路,而且佛道两教虚无玄幻的思想也对治理国家大有不利,倘若天下真如佛道所说的那样虚无玄幻,那么谁还会有承担天下兴亡的责任呢?所以张载从根本的思想上想要把佛道两教的理论摒弃,担当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也正是因为张载有这种对于天下担当的责任,所以他才会不顾一切、奋不顾身地提出自己的思想,来和佛道两教相对立、相抗衡。
关于张载对天下的责任,张载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被后世历代的读书人所传颂,经久不衰,至今还颇有影响,张载说他一生所学,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认为,天地化生万物,天地本身具有“生万物”之心,所以人应该立“天理”之心,天理即是天地生万物之理,天地既然生万物,就是让万物自由生长,完善自我,那么人也应该立“天理”之心,做到尊重万物生命,不伤害万物生灵的生长,所以人应当具有“仁、义、礼、孝等等伦理道德,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张载辟佛思想探讨——以生死轮回问题为例
“ 轮 回说 ”主要 指个人死后在业力 的作 用 下将 重新 出生 于下一世 ,永远没有穷尽。 而这一 思想最 早流 行于佛 教未 出现之 前的 印度的观念。佛教继承并 改造这一观念 的内 涵。在两汉之际 ,佛教传人中土,轮 回生死 之说亦 以此得 以流行 。佛教僧人 , 于地狱轮 回受苦 之说 , 大加宣扬 ,所谓 “ 拔舌剜眼、 刀 山油锅 、种种苦刑” , 令人 闻而生畏 ,遂 起 向佛 之心 , 欲依念经拜 佛之力 ,以求消诸
的表现。
在 张载看来 , 太虚 与气及具体事物既不 是 宇宙论 所谓 ” 相生” 的关 系而是作为 “ 天之 实”, 既超形绝象又内在于万事万物 的关 系。 这样的关系显 然是宇 宙论所无法说 明的, 只 能从本 体 的角度来 把握 。而张 载既坚 持虚
张载以其 “ 气之聚散”思想对佛家的生 死轮 回观进行了激烈批评 。 他认为人生只是 太虚气化的一个过程 , 气聚为人 , 气散人死 , 气有聚有散 , 人也必有生有死 , 这是 自然的 流变 , 应该顺应 自 然 的变化 , 不 为生死所累。 他说 : 气之为物 , 散人无形 ,适得吾体 ;聚为 有象 ,不失吾常。……然则圣人尽道其间 , 兼体而不累者 , 存神其至矣。彼语寂灭者住 而不反 。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 , 二者虽有间 矣 ,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因此 , 人生天地 间,自当在人伦 日用 中 尽为人之本分 , 而不必计较生死 得失,这也 就是他在 《 西铭 》中所谓 的 “ 存 ,吾顺 事 ; 没, 吾 宁也”, 即生死都是一个 自 然的过程。 基于此 , 他批评佛家的生死轮 回说为既 不知人也不知天 ,是不知大道 的表现 : 浮屠明鬼 , 谓有识之死受生循 环 。 遂厌 苦求免 ,可谓 知鬼乎? 以人生为妄L 见 】 ,可谓 知人 乎 ?天人一 物 ,辄 生取舍 ,可谓 知天 乎?孔孟所谓天 , 彼所谓道。惑者指游魂为 变为轮 回,未之思 也。大学当先知天德 , 知 天德则知圣人 ,知鬼神。今 浮屠极论要归 , 必谓 死生 转流 ,非得道 不免 ,谓之悟 道可
张载“为往圣继绝学”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年 5 月,第 49 卷第 3 期,May,2019,Vol. 49,No. 3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f JNWU【中国思想文化研堯.“横渠四句,,+题】张载“为往圣继绝学截'>吉(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西安710122)摘要:张载以“为往圣继绝学”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的学术使命。
为实现这一使命,他深入批判佛、道思想,系统诠释儒家经典,着力建构以“民胞物与”为核心的理学思想体系,认真从事以“德治礼制”为特征的社会实践。
张载创立的关学学派,既为宋明新儒学举行了奠基礼,又是“为往圣继绝学”的新成就。
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其为实现学术使命而切实奋斗的精神,应当得到继承和光大。
关键词:张载;使命意识;绝学;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K103;K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ki.xdxbsk.2019-03-003唐代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原道》,在文中提出了儒家“道统”说,此说认为儒家之道,尧 传之于舜,舜传之于禹,禹传之于商汤,商汤传之于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于孔子,孔子传之于孟 轲。
但又指出,这种统绪在战国后并没有继续下去:“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1](P1S)何以如此?韩愈认为 原因在于:“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人于杨,则 归于墨;不人于老,则归于佛。
”就是说,自从西周衰落,孔子去世以后,历经秦始皇焚烧儒家典籍,汉初黄老之学得势,晋、魏、梁、隋时期佛教盛行,对儒家形成巨大冲击,论说道德仁义的人,或者服膺杨 朱学派,或者偏向墨家学派,或者在道佛两家之间徘徊。
孔孟儒学因之逐渐失坠不传,成为绝学。
韩愈 的儒家道统论和儒学中绝说,影响极其深远。
“死而不亡”如何成为可能——张载“气化生死观”的现代解读(可编辑)
“死而不亡”如何成为可能——张载“气化生死观”的现代解读年月中州学刊.,.第期总第期【哲学研究】‘‘死而不亡如何成为可能术张载“气化生死观”的现代解读张再林摘要:张载的生死观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对生死本身的思考,它是循着认识论一本体论一人生论这一理路展开的。
如果说在认识论上它在“幽明之辨”名下提出一种象的显微无间的现象学,并由此进入到一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话,那么,这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推出,则进而以天人合一的方式,使人的生死无间的生死观思想得以破显。
张载所谓气的聚散也即所谓气的阴阳的气化生死观,既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周易的乾坤之道相接,又以“乾称父,坤称母”的“天亲合一”的方式,体现了向“家本主义”的周礼的宗法思想的历史回归。
故张载的生死观的理论深旨,乃是以其直切生命本身的智慧,实现了对“内在超越型”的中国古老的宗教传统的深刻揭示和忠实‘皈依。
关键词:张载生死观;象的幽明;气的聚散;生死一体;天亲合一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珈?诚如“后现代主义的大祭师”鲍德里亚所指那样,生死二生为幻妄,以有为为疣赘,以世界为荫浊,遂厌而不有,遣而元对立作为一种至为深刻、也至为冥顽不化的对立,是支撑弗存”②。
另一方面,道教之流则以“有”为宗,其耽于人生和奠定整个现代话语权的二元对立逻辑的原型所在,故破解现世的快乐,以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为人生命的唯一企盼。
一切二元对立的关键在于破解这种生死二元对立。
在这方这样,“彼语寂灭者,往而不反;徇生执有者,物而不化”曼,无面,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作为宋明新儒学开山的张载哲学, 论释、道,其都在生死观上执着于有无两端,而“滞于有者不知死,滞于无者不知生”五。
故“二者虽有间矣,以言乎失道为我们开显出了一条独特又极具理论启发性的途径。
张载哲学以一种直切人类生命本身的方式,使长期以来隐而不彰则均焉”⑨,它们二者都无一例外地错失了对生命“实际”的的中国式的“内在超越型”的宗教观得以真正豁显。
论张载对佛教思想的批评
2017年8月第32卷第15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Aug. 2017Vol.32 No. 15【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论张载对佛教思想的批评韩艳秋(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陕西渭南714099)摘要:张载对佛教思想的批评,应放置于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
他对佛教进行批判 的理论着力点,可以说正是他自身理论建构的发力点,即使这一着力点是由着对于佛教思想的理解偏误而 标的。
他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批评与汲取,建构起自己体用相即、天道人道相贯通的宇宙本体论,既肯认现 实人生,又以赋予其超越性和儒家价值意义。
关键词:张载;佛教思想;体用相即;超越性;价值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 (2017) 15-0038-07收稿日期:2017-04-21作者简介:韩艳秋(1973—),女,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 国哲学史研究。
张载是宋明道学创成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宋 史》记载他在思想发展过程中曾“访诸释、老,累年 究极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
张载通 过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批判,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 系,意图造道儒学。
对张载佛教观的研究,应放到 其整体思想构架的大背景下,以便更好地被凸显和 解读。
一、对佛教的批评及本体论建构张载在《正蒙》开篇《太和篇第一》中,即对佛 教思想提出批评,就此文本内容进行辨析,可以看 出,他对佛教批判的理论着力点,正是他理论建构 的一处发力点。
从这一着力点和发力点推衍开来,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到俯瞰式的清楚解读和 说明,这也展现出张载作为思想家,其理论体系的 严整和完备性: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 一无二,顾聚散、出入、形不形,能推本所从来,则深于《易》者也。
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 论,不识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
张载辟佛思想探讨--以生死轮回问题为例
张载辟佛思想探讨--以生死轮回问题为例
李山峰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3(000)019
【摘要】生死作为人生不能回避的自然过程,对此问题的思索和认识自然也是儒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
试图对生死的进行说明的观点,归根到底有两种:一是进行物理性的说明,即从实然的角度去探讨生死现象是如何客观发生的;二是对生死问题进行超越的说明,即如何克服生死问题所带来的恐怖情绪。
宋明理学家在面对佛家轮回说的挑战,试图对生死做出超越的说明。
张载便是一位突出的代表,在对佛家的生死轮回观进行了激烈批评的同时,立足于“太虚即气”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生死观。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李山峰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苏轼交佛、辟佛、融佛及禅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J], 杨子怡
2."道统说"到"气本论":韩愈和张载反佛思想的逻辑进路 [J], 杨晓英
3.“道统说”到“气本论”:韩愈和张载反佛思想的逻辑进路 [J], 杨晓英;
4.论苏轼交佛、辟佛、融佛及禅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J], 杨子怡;
5.张载斥佛思想辨析 [J], 詹国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张载的生死观
浅谈张载的生死观
黄永泽;黄春燕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22
【摘要】在宋明理学家中,张载是较早建构了系统的生死观的一个哲学家。
他的生死观主要在《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中记载,张载的生死观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他的生死观主要以气为基点,对儒释道三家生死的观点进行批判继承作为他生死观提出的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生死观的内涵,将生死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把儒家对生死的看法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总页数】3页(P76-78)
【作者】黄永泽;黄春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
【相关文献】
1.“存顺没宁”:浅析张载的生死观--以《正蒙》为例
2.张载生死观新论
3.“死而不亡”如何成为可能?——张载“气化生死观”的现代解读
4.王夫之与张载生死观之比较
5.虚气与尽性——试论张载的生死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载生死观研究
张载生死观研究张载生死观研究引言:张载,北宋理学家,儒学家,被誉为宋代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
他对于生死观的研究和思考,对于当时的社会以及后世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重点探究张载对于生死观的研究和他对于这一问题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张载对于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生命是宇宙界限内活动的能量,它具有动态的能量,是万物生成、演化和消逝的动力。
生命的本质是活动、变化和相对的,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成活、成长和死亡的过程中度过,从而融入宇宙的大生命中。
在张载看来,生命的价值在于它的存在本身。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体,都是宇宙间数不尽的生命体中的一份子,都有自身的使命和价值,都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它赋予了人们追求幸福、实现价值的机会。
二、生死的关系与意义张载对于生死的关系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生与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得到完整的意义。
死亡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生死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它是生命继续更新和变化的结果。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同时也是新生命的开始。
在生命的延续和更新中,生命进行着不断的演化和进化。
生死之间的联系不仅在于个体的生命,还在于整个宇宙的生命。
张载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其中的生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当一个个体死亡之时,宇宙中其他生命体也会相应地重新分配力量和资源,以保持生命的平衡和稳定。
三、生死的态度与境界张载对于生死持有一种开放和自然的态度。
他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应该接受生命的存在和死亡的到来。
这种态度源于他对于生命的本质和宇宙法则的理解。
在张载看来,人们应该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死。
生活中所有的痛苦和苦难都与生死密切相关,而抱怨和逃避只会加重痛苦。
他主张人们应该正视死亡的存在,从容地面对生命的消逝。
同时,张载也强调了生死境界的修炼和追求。
他认为,生死观是人们内心智慧与境界的体现,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追求,才能达到无我、超然的生死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
张载(1020年-1077年),字择南,号二疏,晚号正蒙先生,北宋理学家,临安人。
他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也是周敦颐、张栻并称为东南学派的创始人。
张载
出生于北宋初年,他的思想被誉为“宋代中期最富创造性的学说之一”,对儒学和佛学的
批判尤其深刻。
张载与欧阳修齐名,是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载不仅对中国儒学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还对佛教进行了犀利的批判。
他在其著
作《注释大学》中详细阐述了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理性批判观点。
在他的观点当中,佛教认为生死是由于业力的原因所造成的,这种观点根据了佛教关
于因果报应的理论。
张载对此进行了斩钉截铁的反驳。
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首先就是错误的,因为佛教对生死的解释是建立在错误的宇宙观基础上的。
佛教认为,世界是由无明和
观念两种性质组成的,而这种宇宙观是错误的。
佛教将世界看成是虚幻的,认为一切皆空,以此作为对生死的解释。
在张载看来,这种把万物皆空的观念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他认为,佛教中的“空”概念,只是一个虚无的存在,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佛家的一切观点都不过
是无理之辞。
所以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是没有根据可言的,不值得借鉴。
在张载看来,佛教的生死观是一种极端的悲观主义观点,它把人类的生命看成是一种
痛苦的存在。
佛教将生死看成是痛苦的源泉,认为只有超越生老病死的世界,才能摆脱痛苦。
而张载则认为,生命本身是有尊严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事实,但并不
代表生命本身就是痛苦的。
他认为,尊重生命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生命是宝贵的,
应该珍惜生命,对待生死也应该积极乐观。
他教育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对
生命的感恩之心。
张载还对佛教的涅槃观进行了批判。
佛教认为,涅槃是解脱的最终目标,可以使人彻
底摆脱生死的苦难。
然而张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佛教的涅槃观是对人生的否定。
他认为,涅槃只是佛教自欺欺人的想象,这种虚无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他认为,生活的
意义不在于追求永生,而是在于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他主张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追求
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活得有意义。
张载对佛教的生死观持有批判的态度,他认为佛教的生死观是建立在错误的宇宙观基
础上的。
他认为佛教将生死看成是痛苦的存在是一种极端的悲观主义观点,而生命本身是
有尊严的,应该珍惜生命。
他还批判了佛教的涅槃观,认为涅槃观是对人生的否定,生活
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永生,而是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张载对佛教生死观的批判展示了他深厚
的学问和卓越的思辨能力,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