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Ch.4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炔烃:定义、通式二烯烃:定义、通式烯炔:定义、通式第一节炔烃一、结构以乙炔为例根据已知事实,杂化轨道理论认为,每个处于激发态的C原子发生的是SP 杂化。
对-C≡C-必须认识到:①4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②C≡C是由1个σ键和2个π键组成的。
③C≡C及C-H键都比乙烯的短:原因: C C 间成键电子多,使两个核更靠近;SP杂化轨道比SP2轨道短。
④C≡C中的π键牢固,π电子云的流动性乙烯的小。
原因:C≡C较短,P轨道重迭较多,核对π电子的束缚力较大。
二、命名1.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的系统命名法相似,只须把烯字改为炔字即可。
2.炔烃的衍生物命名法以乙炔为母体,把其它炔烃看成是乙炔的H被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
3.烯炔的系统命名法在炔烃的系统命名法的基础上补充二点:①选择既含C≡C又含C=C的最长C链作主链(母体),称为烯炔,要分别标示C≡C和C=C的位次。
②编号使二个重键的位次符合最低(编码)系列原则,若C≡C和C=C的位置相当,应把最小位次给予C=C双键。
3-甲基-3-戊烯-1-炔 1-戊烯-4-炔三、物理性质(自习)物质状态:C2-C4(g)C5以上(l)更高级者(s)如1-十八碳炔m.p 22.5°Cb.p: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比相应的烯烃高10-20°C,比相应的烷烃略高。
比重:比相应的烯烃大。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烯烃都大些。
四、化学性质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相似,也能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但二者毕竟不完全相同,因此炔烃还有某些特有的性质。
1.加成反应⑴催化加氢如果使用的催化剂是Pt或Pd,反应难停留在第一步,主要产物是烷烃。
若使用经过降活处理的催化剂如林德拉催化剂(Lindlar cat.),可使炔烃只发生部分氢化,主要产物是顺式烯烃。
关于Lindlar cat.的成份问题:一种说法是P d-BaSO4 / 喹啉(题库);另一种说法是Pd(Pb)-CaCO3(教材与其它文献)。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I )炔烃一、定义、通式和同分异构体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
通式:C n H 2n-2同分异构体:与烯烃相同。
二、结构在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采用SP 杂化方式,即一个 2S 轨道与一个2P 轨道杂化, 组成两个等同的 SP 杂化轨道,SP 杂化轨道的形状与 SP 2、SP 3杂化轨道相似,两个SP 杂化 轨道的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以SP 杂化的碳原子,各以一个杂化轨道相互结合形成碳碳6键,另一个杂化轨道各与一个氢原子结合,形成碳氢 6键,三个6键的键轴在一条直线上,即乙炔分子为直线型分子。
每个碳原子还有两个末参加杂化的P 轨道,它们的轴互相垂直。
当两个碳原子的两P轨道分别平行时,两两侧面重叠,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 n 键。
三、命名炔烃的命名原则与烯烃相同,即选择包含叁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 距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
若分子中即含有双键又含有叁键时,则应选择含有双键和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并将其命名为烯炔(烯在前、炔在后)。
编号时,应使烯、炔所在位次的和为最小。
例如:CfCfCHCHDHC 三 CH3-甲基-4-庚烯-1-炔CH 3但是,当双键和叁键处在相同的位次时,即烯、炔两碳原子编号之和相等时,则从 靠近双键一端开始编号。
如:Cf 二C 比三CH1-丁烯-3-炔四、 物理性质与烯烃相似,乙炔、丙炔和丁炔为气体,戊炔以上的低级炔烃为液体,高级炔烃为 固体。
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比相应的烯烃要高。
炔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五、 化学性质 (一)加成反应1、催化加氢炔烃的催化加氢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加一个氢分子,生成烯烃;第二步再与一个氢分加成,生成烷烃。
催化剂HC 三 CH + H 2 —CH2、加卤素炔烃与卤素的加成也是分两步进行的。
先加一分子氯或溴,生成二卤代烯,在过量 的氯或溴的存在下,再进一步与一分子卤素加成,生成四卤代烷。
HC 三CH + Br2 -------- Br=CHBrCHB 广2CHB 2虽然炔烃比烯烃更不饱和,但炔烃进行亲电加成却比烯烃难。
4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RCCR` KMnO4 RCOOH + R`COOH
H2O
(2) 缓慢氧化——二酮
OO
CH3(CH2)7CC(CH2)7COOH
KMnO4 H2O
CH3(CH2)7-C-C-(CH2)7COOH
pH=7.5
92%~96%
•利用炔烃的氧化反应,检验叁键的存在及位置
•这些反应产率较低,不宜制备羧酸或二酮.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一) 炔烃
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叫做炔烃,它的通式:
CnH2n-2 官能团为: -CC-
4.1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1)异构体——从丁炔开始有异构体.
•同烯烃一样,由于碳链不同和叁键位置不同所引起的.由 于在碳链分支的地方不可能有叁键的存在,所以炔烃的 异构体比同碳原子数的烯烃要少. •由于叁键碳上只可能连有一个取代基,因此炔烃不存在 顺反异构现象.
炔烃和烯烃一样,也能和卤化氢、卤素等起亲电加成反
应,但炔的加成速度比烯慢
(A) 和卤素的加成
Br2
RC CR
Br
+
RC CR
Br-
反式加成
Br
R
CC
R
Br
卤素的活性F2>Cl2>Br2>I2
Br Br Br2 R C C R
这一反应可用于炔烃的鉴别。
Br Br
控制条件也可停止在一分子加成产物上.
❖加氯必须用FeCl3作催化剂。
•含有双键的炔烃在命名时,一般 先命名烯再命名炔 .
碳链编号以表示双键与叁键位置的两个数字之和最小
为原则。在同等的情况下,要使双键的位次最小。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4.1 炔烃
二、炔烃的命名 1. 衍生物命名法
衍生物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炔烃。以乙炔为母体,将其它的炔 烃看作乙炔的衍生物。
例如:
4.1 炔烃
2. 系统命名法
与烯烃的命名类似 ① 要选择含有 C≡C 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 编号从最距离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并用阿位伯数字表示叁键的 位置。例:
837KJ/mol 0.120nm
611KJ/mol 0.134nm 0.108nm
( 3x347=1041)
347KJ/mol
0.154nm 0.110nm
H C C H H2C CH H
H3C C H2 H
原因: ① -C≡C-中有1个σ和2个π键; ② sp 杂化轨道中的 s 成份多。(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即 s 电子
CNa CNa + 2CH3I
CH3C CC2H5 + NaBr
CH3C CCH3 + 2NaI
炔化物作为亲核试剂,也可以与醛酮 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 羟基炔化合物:
4.1 炔烃
(3) 过渡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炔烃的鉴定
CH CH + 2Ag(NH3)2NO3 CH CH + 2Cu(NH3)2Cl
4.1 炔烃
③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参键时,先叫烯后叫炔,编号要使双键和
参键的位次和最小。
1 2 3 45
CH C-CH=CHCH3
3-戊烯-1-炔
6 54 3 2 1
CH C-CH=C-CH=CH2
3-乙基-1,3-己二烯-5-炔
CH2CH3
④若双键、叁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先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4.1 炔烃
第4章 炔烃、二烯烃
碳素酸的弱酸性
Na
+ 2 HC
+
HC
CH
CH
110℃
2 HC
CNa
+H
NH3
2
NaNH2
HC
CNa
+
13
R3C CH
Ka
R3C C
CH
+
44
H
+
物质名称
pKa
HOH
HC
H2 C
CH2
H3 C
CH3
15.7
25
50
端炔酸性的解释 端炔中的碳为sp杂化, 轨道中s成分较大, 核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电子云靠近碳原子, 使分子中的C-H键极性增加, 易断裂:
HC CH
+ 2 Ag(NH3)2NO3
+ 2 Cu(NH3)2Cl
AgC
CAg
+ 2 NH4NO3 + 2 NH3
乙炔银(白色)
HC CH
CuC
CCu
+ 2 NH4Cl + 2 NH3
乙炔亚铜(砖红色)
应用: 区别端炔与非端炔、端炔与烯烃。
RC CH
16
炔化物的生成
注意:炔化银或炔化亚铜在干燥状态下, 受热或震动容易爆炸。实验完毕后 加稀硝酸使其分解。
+
RC
CH2
> RCH
+
CH
22
炔烃的亲电加成
炔烃与烯烃反应活性比较: 炔烃的加成速度比烯烃慢。
加卤素
当化合物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时, 首先在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
Br2 低温
Br Br
选择性加成
第4章炔烃
(Alkynes Diene IR )
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 C≡C ”的不饱和烃叫炔烃。 通式CnH2n-2,与同碳数二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一节 炔 烃
4.1炔烃的命名
❖ 1.简单的炔,可用衍生物命名法命名。
以乙炔为母体,其它作为取代基。
❖ 如:
CH3CH2C≡CH CH3-C≡C-CH3 CH2=CH-C≡CH
❖ 二. 与Ag+、Cu+等重金属盐 反应——重金属炔化物的生 成
❖ 三. 炔氢弱酸性的解释
4.4.1 加成反应—催化加氢
❖ 炔烃催化加氢第一步生成烯,第二步继续加成为
饱和烃。常用催化剂有Pt、Pd、Ni等。
pKa 49
34
25
15.9
15.74
乙炔中的键电子云
H
H
❖ 每个键就不是孤立 的两块,它们形成分 布在C原子的上、下、 前、后的统一的筒状 电子云。
炔烃的异构
❖ 炔烃的异构可由碳链的结构及官能团位置变化引 起,但由于碳最高只有4价,叁键碳只能连有一个 烃基,所以炔烃不存在顺反异构体,炔烃的异构 体数因此较相应碳数烯烃的异构体要少。
两个碳链等长、不饱和键数目相同, 选含“双键”数最多的链为主碳链。
CH3C C CHCH2 CH CH2 CH CH2
4 _乙烯基 _ 1 _庚烯 _ 5 _ 炔 所含不饱和键数目相等,但碳链 不等长,选择较长的链为主碳链。
4.2 炔烃的结构
❖ 炔烃的结构特征是分子中含有“C≡C”,它与 “C=C”一样,是由键和键构成,下面以乙炔 为例说明叁键的形成及结构,乙炔为一直线型 分子,全部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20.7pm
(Csp3-Csp3)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全解
1
2
CH2
CH CH2 C CH
1-戊烯-4-炔
3
4
5
应命名为 3-戊烯-1-炔,而不命名为 2-戊烯-4-炔。
H3C C C CH2CHCH3
H3C C C C CH H H
5-乙基-1-庚烯-6-炔
not 3-乙基-6-庚烯-1-炔
(CH3)2CH C C H
H CH2C CH
(E)-6-甲基-4-庚烯-1-炔
CH3C CNa
HBr ROOR CH3CH2CH2Br
CH3C
CH
H2
Lindlar
CH3CH=CH2
CH3C
H2 Ni
CNa CH3C lig . NH3
CCH2CH2CH3
CH3CH2CH2CH2CH2CH3
3、与重金属盐的反应
♦ 1- 炔烃与银氨溶液反应,立即生成白色的炔化银沉 淀;与氯化亚铜氨溶液反应则生成砖红色的炔化亚 铜沉淀,只有端炔有此性质,是 区别端炔与非端炔 及烯烃的方法。
[Ag(NH3)2]
+
R C CH
R C CAg
炔化银
白色沉淀
HC
CH
[Cu(NH3)2]
+
CuC
CCu
砖红色沉淀
乙炔亚铜
区别乙烷、乙烯、乙炔
CH CH CH2=CH2 CH3CH3
Ag(NH3)2+
白色 ( ( ) )
(CH CH )
Br2/CCl4
褪色(CH2=CH2) ( -)
爆炸品——炔化银
炔烃的命名
炔烃的普通命名法是将其他炔烃看成乙炔 的衍生物命名。例如: (CH3)3C–C≡C–H 叔丁基乙炔 (CH3)3C–C≡C–C(CH3)3 二叔丁基乙炔 F3C–C≡C–H 三氟甲基乙炔 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 改为“炔”字。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炔烃 二烯烃 共轭效应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H C=C H
R C=C H
(1)乙炔生成炔化银和炔化铜的反应
乙炔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或氯化亚铜的 氨溶液中,析出白色的乙炔银沉淀 或棕 红色的乙炔亚铜沉淀 。
RC CH + NaNH2 lig.NH3 RC C-Na+ + NH3
式烯烃。
C6H5 C6H5
C6H5-C≡C-C6 H5+H2 Lindlar Pd C=C
HH
(2)化学还原
在液氨中钠或锂还原炔烃主要得到反式 烯烃.
C3H7-C≡C-C3H7 +2Na+2NH3
C3H7
H
C==C + 2Na+NH-2
H
C3H7
(E)-4-辛烯 97%
化学还原过程:Na/lig NH3
更大. 乙炔的丙酮 溶液安定,乙炔在1.2MPa下压
入盛满丙酮浸润饱和的多孔物质的钢筒 中.
(1)乙炔的聚合反应
乙炔的聚合反应在不同的催化剂作用下, 发生二聚,三聚,四聚等低聚作用。与烯烃 的聚合反应不同,它一般不聚合成高聚 物。
在氯化亚铜-氯化铵的强酸溶液中,发生 线性型偶合而生成乙烯基乙炔。
碳叁键。
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 形成C-C键和C-H键。
每个碳原子以两个互相垂直的
未杂化的P轨道,两两互相侧面 重叠形成两个互相垂直的π键。
CC
乙炔分子的键参数:C≡C键长为0.12nm, 键能为835kJ/mol.
HC
CH
乙炔的π电子云
炔烃和二烯烃
烷基化的应用:生成的炔化钠可与卤代烷反应生成碳链增长的 炔烃
液态氨
RC≡C-Na+CH3X RC≡C-CH3
叁键碳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a) 叁键的碳氢键由sp杂化轨道与氢原子参加组成s 共价键,叁键的电负性比较强,使C-H s键的电子 云更靠近碳原子. 这种 ≡C-H键的极化使炔烃易离 解为质子和比较稳定的炔基负离子 (-C≡C-). (即: 有利于炔C-H异裂形成H+.)
C—H 中的H具有微酸性
二、炔烃的化学性质
不饱和,可加成(亲电、亲核和还原加氢)
C
C
H
末端氢有弱酸性
1. 亲电加成 (1).加卤素
p键可被氧化
炔烃和烯烃一样,与卤素加成,得到反式加成产物。
RC≡CR′ +X2(Cl,Br) R
C
C
X
X2
X
R′
RCX2CX2R′
可以控制条件使反应停留在第一步,得反式加成产物。
与氯化亚铜的液氨溶液作用-- 炔化亚铜
(红色沉淀)
CH≡CH +Cu2Cl2+2NH4OHCuC≡CCu+2NH4Cl+2H2O RC≡CH +Cu2Cl2+2NH4OHRC≡CCu+ NH4Cl+H2O
AgC≡CAg +2HCl CH≡CH+2AgCl CuC≡CCu +2HCl CH≡CH+Cu2Cl2
R C CH + H2O
HgSO4 H2SO4
H2C
CH R OH
重排
CH3 C
R
O 甲基酮
=
3.氧化
(HC≡被氧化成CO2,其余三键碳被氧化成-COOH)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思考:炔烃是否有顺反异构? 思考:炔烃是否有顺反异构?
杂化的碳上只连接一个基团。 无!因为炔烃的sp杂化的碳上只连接一个基团。
(二) 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简单炔烃的沸点、 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以及密度比碳 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 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炔烃 分子极性比烯烃稍强。炔烃不易溶于水, 分子极性比烯烃稍强。炔烃不易溶于水, 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 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 中。
酸 性 逐 渐 增 强
C-H键中,C使用的杂化轨道 轨道成分越多,H的酸性越强。 键中, 使用的杂化轨道 轨道成分越多, 的酸性越强 使用的杂化轨道S轨道成分越多 的酸性越强。 键中
碳氢化合物中H的酸性顺序: 的 C H> sp
HC CH Na
C H> sp
2
C H sp3
HC CNa
H2
生成的炔钠是一个亲核试剂
1. 分别用纽曼投影式和锯架式画出1-氯丙烷 分别用纽曼投影式和锯架式画出1 的优势构象。 的优势构象。
CH3CH2CH2Cl
CH3 H H Cl H H
CH3 H H Cl H H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一节
炔烃( 炔烃(alkynes) )
(一) 结构和命名
C C
H C C H 线型分子
一个σ键两个π 一个σ键两个π键
聚集二烯 二烯烃 共轭二烯 隔离二烯
CH2=C=CH2 CH2=CH-CH=CH2 CH2=CH-CH2-CH=CH2
聚集二烯: 聚集二烯
sp2
H C=C=C H
H H
CH2=C=CH2 sp
是一类少见的结构,聚集的双键使分子能量高 是一类少见的结构 聚集的双键使分子能量高。 聚集的双键使分子能量高 隔离二烯: 隔离二烯: 分子中的两个双键缺少相互影响, 分子中的两个双键缺少相互影响,其性质与 单烯烃无差别。 单烯烃无差别。 共轭二烯: 共轭二烯: 分子中两个双键存在相互影响, 分子中两个双键存在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共轭 体系,含共轭体系的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 体系,含共轭体系的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
有机化学-炔烃和二烯烃
完成下列转化
1° R’ X
RC CR’
CH3C CH
CH3C CCH 2CH CH 2
CH3C CNa + XCH2C CH2
第五节、二烯烃
一、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 隔离二烯烃(isolated diene)
H2C CHCH2CH CH2
•累积二烯烃(cumulated diene)
H2C C CH2
双烯合成是共轭二烯烃的特性反应之一
四、聚集二烯烃
H H
CCC
H
H
丙二烯分子的中间碳原子为sp杂化,分别与两 边碳(sp2杂化)形成了两个互相垂直的π键。
H
H
CCC
H
H
丙二烯的两端碳原子连有不同取代基的化 合物有一对对映体。
a
a
CCC
b
b
手性分子
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 是指能造成电子离 域的体系。
共轭二烯烃的特性
• 键长趋于平均化。
1,3-丁二烯分子中的双键键长(134pm),比 乙烯的(133pm)稍长,而C2 —C3 单键的键长 (146pm)比乙烷的C—C单键的键长(154pm) 短,而且围绕C2 —C3 键的旋转有一定的限制作 用,已观察到S-反式1,3-丁二烯是一个很占优势 的构象。
一、炔氢的酸性
CH CH+ Na 110℃ NaC CNa + H2
2RC CH+ 2Na △ 2 RC CNa + H2
乙炔的酸性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它的 酸性比水和醇小得多。
HC CNa+H2O
NaOH +CH CH
H2O > CH CH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CH
14
CH2
共振杂化体也不是 互变平衡体系
ii. 共振论对共振式的画法的一些规定
参与共振的原子应有p轨道 所有共振式的原子排列相同 所有共振式均符合Lewis结构式 所有共振式具有相等的未成对电子数
H 2C CH CH2 H2C CH CH2 H2 C CH CH2
烯丙基自由基
一. 双烯烃的定义和分类
含有两个双键的碳氢化合物称为双烯烃或二烯烃。根据 两个双键的位置将二烯烃分成三类
CH2=C=CH2 CH2=CHCH2CH2CH=CH2 CH2=CH-CH=CH2
丙二烯 (累积二烯烃)
1,5-己二烯 (孤立二烯烃)
1,3-丁二烯 (共轭二烯烃)
分子中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含 共轭体系的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
H2C CH CH CH2
4
较稳定,贡献较大 (较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H2C CH CH CH2 H2C CH CH CH2
5
H2C CH CH
CH2
6
不稳定,贡献较小,可忽略 (不稳定的碳正负离子)
7
8
最不稳定,不必考虑 (共价键数目最少)
问题:从上面的分析能看出什么?
例 3:含杂原子的碳正离子
R C R Cl R C R Cl
较稳定,贡献大 (满足八隅体)
O R'
R
C R
O
R'
R
C R
如:卤代烯烃亲电加成取向的解释
Cl C C H Cl C H Cl C H C Cl C Cl C H Cl C Cl
加成
例 4:含羰基化合物(或离子)的共振式
O H3C C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80°
1.sp杂化轨道
2p 2s
激发
2p 2s
杂化 p
sp
杂化后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含1/2 S和1/2 P成份),
剩余两个杂化P旳轨道。两个sp杂化轨道成1800分布,两个
未杂化旳P(PY、PZ)轨道相互垂直,它们与中一碳旳两个P轨 道两两相互侧面重叠形成两个相互垂直旳键。
py
②其他炔化物 乙炔或碳碳三键在链端旳炔烃与硝酸银或氯化 亚铜旳氨溶液作用,立即生成白色旳炔化银或 红色旳炔化亚, H2O
RC CAg (白)
RC CH + Cu2Cl2 NH3 , H2O
RC CCu (红)
炔化银和炔化亚铜在干燥状态下,受热或撞击易分解
6 氧化反应
•(1) 炔烃用高锰酸钾氧化,碳链在三键处断裂,生成羧酸。 反应后KMnO4旳颜色褪去,所以能够用作炔烃旳定性鉴 定(反应难于烯烃)。
(2) O3氧化,可发生叁键旳断裂,生成两个羧酸,例如:
O R C C R' O3 R C C R' H2O
OO R C C R' + H2O2 RCOOH + R'COOH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1. 通式:CnH2n-2 2. 炔烃官能团:-C≡C3. 二烯烃官能团:-C=C-
【学习要求】
炔烃和二烯烃
1 掌握炔烃旳构造和命名。 2 掌握炔烃旳旳化学性质,比较烯烃和炔烃化学性 质旳异同。 3 掌握共轭二烯烃旳构造特点及其主要性质。 4 掌握共轭体系旳分类、共轭效应及其应用。
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1,3-丁二烯旳分子轨道
因为离域键旳存在使得丁二烯分子中旳C = C和C-C不 同于一般旳双键和单键,丁二烯分子中碳碳单键旳键长 为0.148nm,比乙烷中旳0.153nm短,这阐明丁二烯分子 中碳碳单键具有某些双键旳性质。
第4章-2 不饱和烃-炔烃及二烯烃
2. 还原反应
(1) 催化加氢反应
炔烃的还原反应可以还原到烯烃, 也可以还原到烷烃。
炔烃加氢反应也需要催化剂,可以加一分子氢,也可以加两分 子氢,实际应用中多数控制在加一分子氢。
如果使用钝化催化剂,可以得到顺式烯烃:
CH3CH2 CH3CH2C CCH2CH3 + H2 钝化催化剂 C C H H CH2CH3
H3 C C C CH3 HCI CI HCI H3 C C C H CH3 CI CH3 CH2C CH3 CI
乙炔与HCl加成需要有催化剂才能顺利反应,是合成氯乙烯 的工业方法: HgCI2/C + HCI HC CH H2C CHCI 溴化氢也能与炔烃加成:
CH3CH2CH2CH2C CH + HBr 无水 Fe
对称内炔烃 不对称内炔烃
例如: NaC
R1C
R C R1 C
+ R2
炔烃的重要合成方法之一
3.过渡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乙炔、端炔烃能与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炔化银或砖红色炔化亚铜沉淀,可用来鉴定乙炔和端炔的存在:
白色 砖红色
乙炔 和 端炔 的特征反应
干燥的炔化银、炔化亚铜易爆炸。 20
(2)亲核加成反应的机理:
CH3OH + -OH HC CH + CH3O
以乙炔与甲醇在氢氧化钾催化下反应为例说明: CH3O + H2O
慢
快
HC C OCH3 H H2C C OCH3 + CH3O H
12
- HC C OCH + CH OH 3 3 H
4.6.2 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氧化反应
炔烃经KMnO4或臭氧氧化后再水解,在叁键 处断裂,生成相应的酸: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RCCH
RCCR’
[ CH2=CR-OH ]
互变异构
CH3C=O R
H2O, HgSO4-H2SO4
互变异构
[ CHR’=CR-OH ] + [ CHR=CR’-OH ] O O R’CH2CR + RCH2CR’
*1 Hg2+催化,酸性。 *2 符合马氏规则。 *3 乙炔乙醛, 末端炔烃甲基酮,非末端炔烃两种酮的混合物。
O RC
O CR
KMnO4(H2O,100oC)
KMnO4(HO-,25oC)
RCOOH + R’COOH
RCOOH + R’COOH RCOOH + R’COOH
R' B
RCCR’
(1) O3
(2) H2O, Zn
BH3
R H
R H
C
C
R'
H2O2 , HO-
3
C
C
OH
O RCH2CR’ =
RCCH
H-C ≡C-H 2 C u 2C l 2+ 2 N H 4O H Cu-C ≡C-Cu
乙炔亚铜(棕红色)
+
2 N H 4C l + 2 H 2O
A g (N H 3 ) 2
R-C ≡C-Ag R-C ≡C-H C u (N H 3 ) 2
+
炔银(白 )
R-C ≡C-Cu
炔铜(棕红
)
炔化物生成的几点说明
1,3-丁二烯结构
H
14
1 19 .8 °
83
H C
0.
nm
H
H C
0 0.1
8n
m
有机化学第4章 炔烃和二烯烃
1、碳sp杂化轨道的电负性大于碳sp2杂化轨道的电负性,炔中 电子控制较牢。三键键长短,两个P轨道重叠程度大,稳定。
2、从反应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看,炔加成形成的烯基
碳正离子中,C+与CSP2相连,SP2的电负性大,不利于正电荷 的分散,故稳定性不如烷基碳正离子。
R-C CH + E+ R-C CH2 + E+
98%
3-庚炔
(E)-3-庚烯
6、HCN、EtOH、CH3COOH等的亲核加成反应
定义:亲核试剂进攻炔烃的不饱和键而引起 的加成反应,称为炔烃的亲核加成。
常用的亲核试剂有: ROH(RO-)、HCN(-CN)、RCOOH(RCOO-)
碱,150-180oC
(1). CHCH + HOC2H5
聚合,催化剂
NH3(L) RC C Na
RC C Na + CH3X
RC C + CH3 X
RC CCH3
RC CCH3
(可看作是强碱与弱酸之间的盐的反应)
CH3CH2C≡CNa + CH3CH2CH2Br CH3CH2C≡CCH2CH2CH3 + NaBr ( R-X=1°RX)
乙炔基负离子、乙烯基负离子、乙基负离子的结构:
SP 乙炔基负离子
碱性: 酸性:
SP2 乙烯基负离子
SP3 乙基负离子
5、还原
1)催化加氢
R C C R' + H2
pd
R C
R' C
H2
H
H pd
RCH2CH2R'
Lindlar Cat. RC CR' +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分子式为C4H6的三个异构体A、B、C能发生如下反应:(1)三个异构体都能与溴反应,对于等摩尔的样品而言,与B和C 反应的溴量是A的两倍;(2)三者都能与氯化氢反应,而B和C在Hg2+催化下和氯化氢作用得到的事同一种产物;(3)B和C能迅速地和含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用得到分子式为C4H8O的化合物;(4)B能和硝酸银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
试推测化合物A、B、和C 的结构,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解:由(1)条件可知A、B、C其均含有不饱和键且B和C的不饱和度是A的两倍;由(2)条件可知B和C为同分异构体,由(3)、(4)条件可知B和C含有三键,且确定出B中三键的位置。
所以,A为,B为CH3CH2C CH,C为CH3C CCH3。
相关的反应式如下:+BrCH3CH2C CH CH3CH2C(Br2)CHBr22Br2HClCH3CH2C CH2HCl3CH2C(Cl2)CH3CH3C CCH32HCl3CH2C(Cl2)CH3CH3C CCH3H2O CH3CH2CCH3OCH3CH2C CH H2O424CH3CH2CCH3OCH3CH2C CH AgNO3CH3CH2C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碳氢化合物A(C8H12)具有光学活性,在铂的存在下催化氢化成B(C8H18),B无光学活性;A用Lindor催化剂小心催化成C(C8H14),C有光学活性。
A在液氨中与金属钠作用得到D(C8H14),D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但D无光学活性。
写出A、B、C、D的结构式。
解:根据题意A为炔烃,炔烃用Lindor催化剂催化成的C为烯烃,即D也为烯烃,所以A、B、C、D的结构式为:CCCC C C HHC(A)CCCC C HCCC(B)CC HC HC CHC CH CCH 3CD4-3.(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用乙炔为原料选用适当的无机试剂合成CH 2BrCH 2BrBrBr解:要得到反应产物,需要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环烯,然后与溴加成,而生成环烯又必须先得到共轭烯烃。
具体步骤为:Cu 2Cl 2-NH 4Cl80~90CH 2CHCCHH P-2CH 2CHCH CH 2(1)℃2CH(2)CH 2CH CHCH 2Br 240BrCH 2CH CHCH 2Br (3)BrCH 2CHCHCH 2BrCH 2CH CHCH 2CH 2Br CH 2Br(4)CH 2BrCH 2BrBr 2BrBrCH2Br CH2Br℃4-4.(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以苯、甲苯和四个碳以下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HOOCCOOHCOOH 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先用共轭二烯烃与不饱和化合物生成环,然后水解便得到产物。
O O OH HO OO3HOOCHOOC COOHCOOH4-5.(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H2C CH CH CH2H2C CH CN(2)C2H5MgBr CH3CH2CH2C CH解:(1)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为:H2C CH CH CH2H2C CH CNCN(2)炔基与格利雅试剂作用发生取代反应:(2)C2H5MgBr CH3CH2CH2C CH CH3CH2CH2C CMgBr C2H6 4-6.(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COOCH3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可以和具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生成环状化合物。
反应式为:COOCH3COOCH3CH33CH3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3-丁二烯和HCl在醋酸中室温时加成可以得到78%CH3CH(Cl) CH=CH2和22%CH3CH=CHCH2Cl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再经过长时间加热或和三氯化铁一起加热,则混合物的改变为:前者仅25%,后者却占75%。
解释原因,并用反应式表示。
解:低温反应,为动力学控制反应,由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反应主要产物,为1,2-加成为主。
高温时反应为热力学控制反应,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主要产物,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
4-8.(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丁烷,1-丁烯,1-丁炔。
解:将丁烷、1-丁烯和1-丁炔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1-丁烯和1-丁炔,丁烷不能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将1-丁烯、1-丁炔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丁炔,1-丁烯无现象。
4-9.(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和名称。
H3CCH3HC2H5解:根据烯烃的命名规则,命名为:4-甲基-2,4庚二烯。
4-10.(北京交通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命名与写结构式。
C CH3CHC CHH解:根据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命名为:(Z)-3-戊烯-1-炔。
4-11.(吉林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合成题。
(1)用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COOH(2)用不超过三个碳的烯烃合成CH 3CH 2CH 2CH 3OH OHHH解:(1)最终产物,必须用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同共轭二烯烃与乙烯的1,4加成反应得到六元环,而共轭二烯烃则可通过乙炔来制得,合成的具体步骤为:CH CH CH CHCu 2Cl 2+NH4Cl20(1)(2)H2Ni(3)200高压(4)Br 2BrBr(5)BrBr(6)(7)KMnO 4COOHCOOH℃(2)要得到最终产物,首先要使碳链增长,增长碳链可以用炔化物的烷基化反应来实现,然后通过加成反应便可得到产物。
合成的步骤如下:(1)HBrROOR/Br 加热(2)CCl 4BrBr(3)NaNa(4)NaBr(5)H 2(6)CH 3OH H OHCH 2CH 2CH 3H4-12.(湖南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四个碳以下的烃为原料合成ClCl O解:合成的具体过程为:CH 2CHCH 3Cl 2hvCH 2CHCH 2ClCH 2CHCH 2CCHHgSO 4剩H 2SO 4CH 2CHCH 2CCH 3O OCl Cl ClO4-13.(西北大学2004-2005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用指定原料和必要的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1)由乙炔和苯合成OHOHOOHOOCCH 2HOOCCH 2(2)从环己烯和C CHCOOHHH合成HHCOOH COOH 解:(1)合成的过程为: 1)CH CHH 2H 2CCH 2HBrCH 3CH 2Br2)CH CHCuCl-NH ClH 2CCH CCHLindlar PdH 2H 2CCH CHCH 23)V O 高温O 2O OO4)H 2C CH CHCH 2OOOO OO(2) H 2OOH HOOCCH 2HOOCCH2O OOH(2)合成的过程为:1)NBSBrKOH2)C CHCOOHCOOH HBr 2HOOCC C HBr NaNH 2HOOCCCCOOHH 2Lindlar PdC CHH COOHHOOC3)COOH HCOOHHH HCOOH COOH加热4-14.(北京化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CH 3C CH 24( )25H O ( )(2)COOCH 3COOCH 3( )(3)CH 2CHCH 2CCH2( )(4)CH 2BrCH CNa( )2Lindlar( )解:(1)炔烃与水在催化剂硫酸汞和稀硫酸的存在下发生加成,得到CH 3COCH 3,再与格林雅试剂反应,水解得到H 3CCCH 3OH 2H 5(2)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生成COOCH 3COOCH 3(3)炔烃的亲电加成不如烯烃活泼,所以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比炔烃与卤素的加成更容易。
反应得到CH 2CHCH 2C CHCl (4)根据炔化合物的烷基化反应,得到CH 2CCH和CH 2CH CH 24-15.(吉林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反应题(写出主要有机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COOH加热解: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有:COOHCH 3COOH加热4-16.(湖南大学2005-200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
(1) CH 3CH 2C CCH 324(2)CCH H 2O( )(3)OOO( )HgSO 24解:(1)炔烃加氢时,使用Pd/BaSO4作催化剂,反应产物只停留在烯烃上,得到顺式加成产物HH 3CH 2C CH 3H 。
(2)炔烃与水加成得到烯醇式化合物,烯醇式化合物不稳定,分子重排后得到酮。
发生的方程式为:CCHH 2OHgSO 4H 2SO 4C2OH CH 3O(3)根据狄尔斯-阿尔德成环反应,有方程式:(3)OOH H O OO4-17.(吉林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如有立体化学问题请注明。
H 3CC CCH 32(1)22(2)解:第一步,炔烃与氢气在Lindlar 试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烯烃,方程式为:H 3CC CCH 32第二步,成环反应:CH I4-18.(陕西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成反应。
(1)CCHH 2O,Hg 2+H +a?CH 3MgBrb?+c?(2)OOO解:(1)根据炔烃在汞催化下生成烯醇式化合物,烯醇化合物不稳定,分子重排得到a:CH 3O;根据三键与格利雅试剂发生的反应得到b:C CMg 和c:CH 4 (2)根据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环状化合物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