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合集下载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了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顺利转移和照应,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转接制度1. 转接目的产房与病房转接的目的是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转接时间产妇在分娩后,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通常在产后24-48小时内完成转接。

3. 转接责任人产房和病房的医护人员共同负责产妇和新生儿的转接工作。

产房负责提供产妇的相关资料和医疗记录,病房负责接收并妥善安排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4. 转接准备工作(1)产房准备工作:产房医护人员应准备好产妇的病历、检查报告、药物清单等相关资料,并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

(2)病房准备工作:病房医护人员应准备好床位、婴儿护理用品、药物等,确保能够及时接收产妇和新生儿。

5. 转接过程(1)产房医护人员将产妇的相关资料和医疗记录交接给病房医护人员,并进行口头交流,详细介绍产妇的病情、分娩情况、用药情况等。

(2)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应进行身体检查,记录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3)病房医护人员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照应,包括喂养、清洁、更换尿布等。

三、转接流程1. 产房转接流程(1)产房医护人员填写产妇的转接单,包括产妇的姓名、年龄、住院号、转入病房的时间等信息。

(2)产房医护人员将转接单交给病房护士长,并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确认转接事项。

(3)产房医护人员将产妇的相关资料整理好,并交给病房医护人员。

2. 病房接收流程(1)病房护士长收到产房转接单后,安排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

(2)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进行身体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3)病房医护人员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和照应。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一、产房和产科的新生儿因为病情变化需转往新生儿科治疗时,须有产科主治医师或新生儿科主治医师确定方可转科。

二、产科医师应向患儿家属交待病情及转科途中风险,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转科。

三、产科医护人员及时通知新生儿科作好接收准备。

四、产科医护人员护送患儿转科。

五、转科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到达新生儿科后,产科医护人员应与新生儿科当班医护人员通过手腕带识别确认患儿身份,详细交接患儿的诊断、病情、相关处置及其他特殊情况。

七、交接完毕,双方及时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名。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儿在转接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医疗风险。

转接流程以下是患儿转接的基本流程:1. 辨别患儿状态:产房产科病房的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并评估新生儿的状况,包括呼吸、心率、体温和其他重要生命指标。

2. 确定转接需求:如果患儿存在任何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的问题,产房产科病房的医务人员应及时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联系,并提供患儿的相关信息。

3. 接受转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到转接请求后,应提供接受的意见,包括是否接受和何时接受。

4. 转接前准备:进行患儿转接前,应准备好转接所需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并组织相应的医疗团队。

5. 转接过程:进行患儿转接时,医务人员应密切合作,确保患儿安全地从产房产科病房转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在转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交流患儿的状况和任何特殊需求。

6. 转接后追踪:转接完成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儿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治疗,并与产房产科病房的医务人员保持沟通,共同关注患儿的进展。

转接标准与注意事项患儿转接时需要注意以下标准和注意事项:- 患儿稳定性:只有在患儿状况相对稳定时才可进行转接,确保能提供适当的监护和护理。

- 医疗设备和药物准备:转接前应检查并确保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物,以满足患儿的需求。

- 专业团队:转接过程需要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负责,包括产房产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

- 安全措施:转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患儿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总结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是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得到适当护理的重要流程。

通过遵循转接流程、注意标准和注意事项,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风险,确保患儿安全和健康。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医疗机构管理产妇和新生儿的重要环节。

该制度旨在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在产房和病房之间的平稳过渡,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标准格式。

二、转接制度1. 转接流程(1)产房护士接收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并核对身份证件。

(2)产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录入电子病历系统,并生成转接单。

(3)产房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沟通,确认病房的床位情况和准备工作。

(4)产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转接单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整理好,并交给病房护士。

(5)病房护士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并核对转接单上的信息。

(6)病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录入病房的电子病历系统,并安排相应的护理措施。

(7)病房护士与产房护士进行反馈,确认转接完成。

2. 转接要求(1)转接过程中,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2)产妇和新生儿的转接单上应包含详细的医疗信息,如分娩方式、胎儿评分、产后并发症等,以便病房护士提供相应的护理。

(3)产房护士在转接过程中应向病房护士详细说明产妇和新生儿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如高风险妊娠、早产儿等。

(4)病房护士在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和监测结果,并根据医嘱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5)转接过程中,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三、转接流程的改进与优化1. 定期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评估内容包括转接的准确性、信息的完整性、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2.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转接制度与流程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转接的标准操作流程、信息的记录与传递、护理措施的安排等。

3. 技术支持医疗机构可引入信息化系统,如电子病历系统和挪移护理终端,提供技术支持,简化转接流程,提高转接效率和准确性。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患儿转接是医院医疗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为患儿的转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以及患儿在转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的制度和流程。

一、转接制度1.明确责任: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员和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负责。

2.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包括患儿转接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操作。

3.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产房、病房、新生儿室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交流。

4.制定患儿转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患儿转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患儿转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预防和控制。

5.建立患儿转接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患儿转接质量评估制度,对每次转接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二、转接流程1.产房与病房患儿的转接流程:(1)产房护士接到患儿转入病房的通知后,将患儿的病历、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整理齐全。

(2)产房护士将患儿送至病房,与接受患儿的病房护士进行交接,交接时要详细说明患儿的病情、用药情况等。

(3)病房护士接收患儿后,要进行患儿的身份确认,确保患儿的信息和接收患儿的病房相符。

(4)病房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将患儿安排在相应的床位,并做好患儿的入院记录。

2.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的转接流程:(1)产房护士接到患儿转入新生儿室的通知后,将患儿的病历、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整理齐全。

(2)产房护士将患儿送至新生儿室,与接受患儿的新生儿室护士进行交接,交接时要详细说明患儿的病情、用药情况等。

(3)新生儿室护士接收患儿后,要进行患儿的身份确认,确保患儿的信息和接收患儿的新生儿室相符。

(4)新生儿室护士根据患儿的病情,将患儿安排在相应的床位,并做好患儿的入院记录。

三、转接注意事项1.在转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因信息不完整而导致患儿治疗的延误或错误。

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与流程精品办公文档关于印发《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的通知各科室: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0XX年10月16日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产房与病房产妇交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产妇交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产妇交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产妇转接制度1.严格执行腕带标识制度,对昏迷、危重、无法自行决定的患者使用“腕带”标识。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临产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率。

子宫开口大于3cm时,应将产妇和病历送至产房;继任者应及时检查胎心率、宫缩、胎儿方位和子宫开口。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z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在候诊室进行产后观察2小时后,产妇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床边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z、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产房、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产房护士在交接簿上签字。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为产妇进行腕带识别→ 详细记录子宫收缩和胎心率→ 急诊室或病房的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到产房→ 改善交接记录和签字→ 分娩后在候诊室观察产妇2小时→ 产房的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 改善交接记录和签字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科和新生儿ICU的儿童转运系统1,在接到转诊通知后,值班护士应准备转诊项目,并根据需要准备婴儿转运箱和氧气面罩。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信息(包括产妇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婴儿手圈、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3.评估患者病情,给予护理Z,照顾皮肤、脐部和臀部。

2.患儿转出至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即与接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

3.解释儿童的生育救援治疗、预接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

5.做好接诊交接登记,确认无误与接诊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二)分娩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之间转移流程的通知和转诊→ 转诊准备→ 检查孩子的信息→ 评估孩子→ 采取护理措施→ 记录→ 出生情况、治疗和疫苗接种事项→ 检查孩子的戒指、胸牌和记录→ 改善交接记录和签名新生儿查对制度1.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要检查新生儿床边卡、胸牌、腕部标识(母亲姓名、床位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只有在三次检查正确后才能进行操作。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新生儿查对制度1、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三处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2、新生儿沐浴回病房时,须核对母亲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

母婴核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4、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核对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三处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1、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关物品及抢救治疗准备。

2、患儿转至我室立即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

医院产科病房、产房之间的产妇和新生儿转接制度

医院产科病房、产房之间的产妇和新生儿转接制度

医院产科病房、产房之间的产妇和新生儿转接制

1、住院产妇需进入产房待产时,需经病区护士确认后根据情况用平车、轮椅或扶行送入产房。

2、病区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通过开放式询问、手腕带等方式核对产妇身份,无误后方可交接。

3、助产士与病区护士共同核对产妇身份,交接病情,并将病历、物品当面交接。

4、助产士与病区护士核对无误后,将信息准确无误登记于交接本,并签字。

5、病区护士在护理站工作日志上注明产妇进产房待产信息,并向相关人员交班。

6、产妇分娩后转回病区时,由助产士用平车送回。

7、助产士、病区护士、产妇或家属共同核对产妇和新生儿的腕带信息,确保无误,并进行交接。

8、助产士详细交待相关注意事项等,三方签字。

9、病区护士在护理站工作日志注明新生儿出生信息,并向相关人员交班。

10、如遇两名及以上产妇和新生儿交接时,应按分娩时间顺序先后交接,当前一位产妇和新生儿交接完好后,方能交接下一位产
妇和新生儿。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全文结束》》年10月16日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名(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6、做好新生儿交接登记,确认无误家属与交接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1、为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产房新生儿出生后佩戴“腕带”注明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做为确认新生儿身份的依据。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产房和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和流程

WORD格式整理关于印发《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的通知各科室: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等九项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2013 年10月16日专业技术参考资料产房与病房孕产妇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孕妇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房与新生儿家属交接制度1、新生儿出生后,当班护士应认真做好出生记录,并让产妇本人确认新生儿性别,同时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记号。

2严禁在家属不在场的情况下交接新生儿,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要离开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3、婴儿交接时严禁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

4、交待家属带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及两苗接种,出生后20天内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患儿转接制度在医院产房、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之间是非常重要的,它确保了母婴安全并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护理。

患儿转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科室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制度。

一、转接流程与流程标准1.产房到产科病房的转接流程:(1)产妇分娩结束后,产房护士将产妇和婴儿转移到产科病房。

(2)产房护士将产妇和婴儿的相关信息和护理记录转交给产科病房护士,并向其介绍产妇和婴儿的病情、需特别关注的问题等。

(3)产科病房护士接收后核对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4)产科病房护士根据转交的信息和记录,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开始对产妇和婴儿的护理工作。

(5)产妇和婴儿的转接完成后,产房护士需要及时向相关医生进行交班汇报,确保医生对产妇和婴儿的情况有全面了解。

2.产科病房到新生儿科的转接流程:(2)新生儿科护士接收后核对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新生儿科护士通知相关医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4)产科病房护士和新生儿科护士共同协作,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顺利转接。

3.新生儿科到产科病房的转接流程:(1)新生儿病情稳定后,新生儿科护士将新生儿的病情记录和治疗计划转交给产科病房护士。

(2)产科病房护士接收后核对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产科病房护士根据转交的信息和记录,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开始对产妇和婴儿的护理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协作,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顺利转接。

二、转接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1.信息传递不及时和不准确:产房、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或不准确,可能导致患儿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2.沟通不畅和理解不一致:由于不同科室之间的专业性和差异,护士、医生之间的沟通可能出现不畅和理解不一致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到患儿的护理和治疗。

3.人手不足:由于医院资源有限,人手不足可能导致患儿转接时的延误或不稳定,增加了患儿的风险。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doc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doc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一、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利用“腕带”识别。

二、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形,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交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形。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形、胎膜是不是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医治情形和卫生处置情形及其他特殊情形。

五、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六、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形、会阴伤口情形、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形、医治情形、卫生处置、皮肤情形和产后宣教的情形。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形→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新生儿查对制度一、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诞生时刻、性别),三处查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二、新生儿洗澡回病房时,须查对母亲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

母婴查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查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查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4、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查对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三处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一、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关物品及抢救医治预备。

二、患儿转至我室当即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医院内,将产房的产妇和新生儿转接至病房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在转接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关注,从而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具体内容。

二、转接前准备1. 确定转接时间: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状况,医生和护士确定合适的转接时间,普通在产妇恢复良好且新生儿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转接。

2. 确认转接信息:产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病历、检查结果等转交给病房护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准备转接工具和设备:产房护士将需要用到的转接工具和设备准备好,如轮椅、保温箱、监护仪等,以确保转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转接过程1. 产房护士与病房护士的沟通:产房护士在转接前与病房护士进行沟通,告知产妇和新生儿的状况、特殊需求以及转接的注意事项,以确保病房护士能够提供适当的护理。

2. 产妇和新生儿的准备:产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做好转接准备,包括清洁身体、更换干净的衣物、整理个人物品等,以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卫生。

3. 转移产妇至病房:产房护士将产妇转移到病房,可以使用轮椅或者其他适当的方式,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4. 转移新生儿至病房:产房护士将新生儿放置在保温箱中,确保温度适宜,并将保温箱转移到病房,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5. 病房护士接收产妇和新生儿:病房护士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并核对转接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没有遗漏或者错误。

6. 病房护士进行初步评估:病房护士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指标的测量,以确保他们的生命体征稳定。

7. 病房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病房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包括喂养、更换尿布、清洁等,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舒适。

四、转接后注意事项1. 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病房护士在转接后继续监测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以及其他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引言概述: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孕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入院准备、转接前准备、转接过程、转接后评估和记录、以及改进与持续改善。

一、入院准备1.1 孕妇入院准备- 孕妇在入院前应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提前完成预约手续。

- 孕妇应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孕妇保健手册、住院押金等必要文件和费用。

- 孕妇应在入院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筛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等。

1.2 新生儿入院准备- 孕妇在入院前应提前准备好新生儿的用品,如尿布、衣物、奶瓶等。

- 孕妇应了解新生儿喂养、护理等基本知识,并与医院进行沟通,了解医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 孕妇应按照医院要求,提前进行新生儿的筛查,如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

1.3 产房准备- 产房应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进行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 产房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如胎心监护仪、产钳、产刀等。

- 产房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等,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二、转接前准备2.1 产房准备- 产房医护人员应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包括病史、诊断、治疗计划等。

- 产房医护人员应将产妇和新生儿的相关资料整理完善,并准备好转接所需的医疗记录和医嘱。

2.2 病房准备- 病房医护人员应提前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并做好接收准备。

- 病房医护人员应准备好转接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如吸引器、氧气、药物等。

2.3 家属准备- 产妇的家属应与医院进行沟通,了解转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 家属应准备好产妇和新生儿的个人物品和用品,并与医院进行确认。

三、转接过程3.1 产房转接- 产房医护人员应将产妇和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和医嘱交接给病房医护人员。

- 产房医护人员应向病房医护人员详细介绍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包括病史、诊断、治疗计划等。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轨制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轨制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轨制1.严厉实行腕带辨认轨制,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立才能的病人应用“腕带”辨认.2.急诊产妇由急诊大夫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3.产妇消失临产表示时,病房护士应具体记载宫缩和胎心境形,实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交班人员应实时检讨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形.4.入产房交代内容包含:产妇的性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形.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形和卫生处置情形及其他特别情形.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不雅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代.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代内容包含:产妇的性命体征.子宫压缩情形.会阴伤口情形.母乳豢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形.治疗情形.卫生处置.皮肤情形和产后宣教的情形.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代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代本上双签名.(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行腕带辨认→具体记载宫缩和胎心境形→急诊或病房大夫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美交代记载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不雅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美交代记载与签名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轨制与流程(一)新生儿查对轨制1.给新生儿打针.用药时,除严厉履行三查七对轨制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段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光.性别),三处查对无误后方可实行操纵.2.新生儿洗澡回病房时,须查对母亲床头卡.胸牌.手段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母婴查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查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段标识上的内容,查对无误后方可出院.4.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查对床头卡,胸牌.手段标识,三处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轨制1.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干物品及挽救治疗预备.2.患儿转至我室立刻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代.陈述值班大夫.3.依据病情予以精确的护理评估,采纳积极的护理措施.4.卖力检讨出生记载,讯问转诊护士患儿出生挽救治疗情形.5.讯问患儿两苗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形.6.严厉履行查对轨制,卖力查对婴儿姓名牌(包含产妇姓名.性别.出诞辰期体重).婴儿手圈.性别与出生记载是否一致.7.做好接诊交代登记,确认无误与转诊护士签名于记载中.8.为患儿做好各项入院处置,合营大夫实时.精确的进行挽救与治疗.(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流程通知接诊→做好相干治疗预备→接诊患儿→断定病情→通知大夫→评估患儿→采纳护理措施→检讨出生记载→讯问出生情形与治疗.疫苗接种事项→查对患儿手圈.胸牌与记载→完美交代记载与签名→做好入院处置与治疗。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流程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流程

医院产房产科病房与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流程1.产妇进入产房:当孕妇进入产房后,产科医生或助产士会迅速评估产妇的情况,包括分娩进展、胎心状态以及产妇的身体状况等。

2.分娩阶段:在分娩过程中,产房医生会根据产妇的病情设计合适的分娩方式,如阴道分娩或剖宫产。

产房人员会密切关注母婴情况,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

3.新生儿初步护理:一旦宝宝出生,产房医生会进行初步护理,包括切脐带、用护理灯照射宝宝,观察宝宝呼吸、心跳和体温等指标。

同时,医生会对宝宝进行评估,确保宝宝的健康状况良好。

4.产科病房转移:当产妇稳定后,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康复和休息,产妇会被转移到产科病房。

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确保产妇的身体状态稳定,并对产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护理。

5.新生儿科转移:如果宝宝出生后出现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宝宝会被转移到新生儿科。

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密切监护宝宝的生命体征,并通过护理灯、保温箱等设备来提供必要的护理。

6.新生儿科护理:一旦宝宝进入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他们会密切关注宝宝的健康状况,监测宝宝的体温、呼吸、心跳等指标,并通过提供适当的喂养、保暖等护理措施来保障宝宝的健康。

7.患儿出院:在宝宝出生后,一般会在医院内进行数天的观察,直到医生确认宝宝的身体状况稳定后方可出院。

医生会向家属提供宝宝的护理指导和注意事项,并建议下次随访的时间和方式。

总结起来,医院产房、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之间的患儿转接流程非常重要,旨在确保母婴安全和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

这一流程涵盖了从分娩到新生儿护理的全过程,医护人员在每一个环节都尽心尽力地提供适当的关怀和护理,以确保患儿和母亲的健康和安全。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了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顺利转移和照顾,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转接制度1. 转接目的产房与病房转接的目的是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转接时间产妇在分娩后,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通常在产后24-48小时内完成转接。

3. 转接责任人产房和病房的医护人员共同负责产妇和新生儿的转接工作。

产房负责提供产妇的相关资料和医疗记录,病房负责接收并妥善安排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4. 转接准备工作(1)产房准备工作:产房医护人员应准备好产妇的病历、检查报告、药物清单等相关资料,并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和需求。

(2)病房准备工作:病房医护人员应准备好床位、婴儿护理用品、药物等,确保能够及时接收产妇和新生儿。

5. 转接过程(1)产房医护人员将产妇的相关资料和医疗记录交接给病房医护人员,并进行口头交流,详细介绍产妇的病情、分娩情况、用药情况等。

(2)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应进行身体检查,记录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3)病房医护人员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和照顾,包括喂养、清洁、更换尿布等。

三、转接流程1. 产房转接流程(1)产房医护人员填写产妇的转接单,包括产妇的姓名、年龄、住院号、转入病房的时间等信息。

(2)产房医护人员将转接单交给病房护士长,并与病房医护人员进行沟通,确认转接事项。

(3)产房医护人员将产妇的相关资料整理好,并交给病房医护人员。

2. 病房接收流程(1)病房护士长收到产房转接单后,安排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

(2)病房医护人员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进行身体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3)病房医护人员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护理和照顾。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孕妇分娩后,将其从产房转移到病房的一系列规定和操作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孕妇和新生儿在转接过程中得到妥善的照顾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 转接标准(1)产妇病情稳定,无明显并发症;(2)新生儿生命体征正常,无特殊情况;(3)产妇和家属同意转接。

2. 转接准备(1)产房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详细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和护理需求;(2)准备转接所需的相关文书和医疗器械;(3)确保转接路径畅通,保证转接过程中的安全。

3. 转接流程(1)产房护士将产妇和新生儿转交给病房护士,并进行双向确认;(2)产房护士向病房护士提供详细的转接信息,包括产妇的病情、分娩过程、用药情况等;(3)病房护士接收产妇和新生儿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护理评估;(4)病房护士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5)病房护士将转接信息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

4. 转接要求(1)转接过程中,产房护士和病房护士需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2)产房护士需向病房护士提供必要的转接指导和培训,确保护理操作的连续性;(3)产房和病房之间需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制定并完善转接制度和流程;(4)转接过程中,护士需关注产妇和新生儿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三、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的优化和改进1.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转接准备、流程的执行和转接结果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2. 建立培训机制针对产房和病房护士,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其转接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转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加强沟通协作加强产房和病房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会诊制度,及时解决转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4. 制度的完善不断完善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

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将产房中的产妇和新生儿转移到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护理和观察的一项重要工作。

良好的转接制度与流程可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的标准格式。

二、转接制度1. 转接标准产房与病房转接的标准应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进行评估。

常见的转接标准包括:- 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出血和感染迹象;- 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和体温稳定,无明显异常;- 产妇和新生儿的情绪稳定,能够适应病房环境;- 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需求可以在病房中得到满足。

2. 转接准备在转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护理记录完整准确;- 确保病房的床位和护理资源充足;- 准备好转接所需的护理器材和药品;- 与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病房的护理要求和特殊注意事项。

3. 转接流程产房与病房转接的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 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份核对,确保转接的准确性;- 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检测,确保稳定;- 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护理,包括清洁、更换衣物等;- 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需求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产妇和新生儿的医嘱执行,包括给药、输液等;- 产妇和新生儿的家属教育,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 与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说明转接的情况和特殊要求。

三、转接的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在转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隐私和尊重;- 确保转接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确保护理器材和药品的正确使用和保存;- 确保转接时的身份核对和医嘱执行的准确性。

2. 沟通与协作在转接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与产妇和新生儿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其疑问和提供支持;- 与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确保转接的顺利进行;- 与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作,共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护理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第一篇: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产房护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臵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臵、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产房护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产房护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新生儿查对制度1、给新生儿注射、用药时,除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外,还需查新生儿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母亲姓名、床号、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三处核对无误后方可实施操作。

2、新生儿沐浴回病房时,须核对母亲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上的床号、母亲姓名。

母婴核对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3、在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更衣时或母婴出院更衣时,需核对新生儿床头卡、胸牌中的母亲床号与姓名、新生儿性别与手腕标识上的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出院。

4、新生儿按摩前后均需核对床头卡,胸牌、手腕标识,三处无误后再入母婴同室。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制度1、当班护士接到接诊患儿通知,做好相关物品及抢救治疗准备。

2、患儿转至我室立即与转诊护士进行患儿病情交接。

报告值班医生。

3、根据病情予以正确的护理评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4、认真查看出生记录,询问转诊护士患儿出生抢救治疗情况。

5、询问患儿两苗接种及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婴儿姓名牌(包括产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体重)、婴儿手圈、性别与出生记录是否一致。

7、做好接诊交接登记,确认无误与转诊护士签名于记录中。

8、为患儿做好各项入院处臵,配合医生及时、准确的进行抢救与治疗。

(二)产房与新生儿室患儿转接流程通知接诊→做好相关治疗准备→接诊患儿→判断病情→通知医生→评估患儿→采取护理措施→查看出生记录→询问出生情况与治疗、疫苗接种事项→核对患儿手圈、胸牌与记录→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做好入院处臵与治疗第二篇: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与流程(一)产房与病房转接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2、急诊产妇由急诊医生和护士负责护送至产房并与助产士进行交班。

3、产妇出现临产表现时,病房护士应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及时将病人和病历送入产房;接班人员应及时检查胎心、宫缩、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

4、入产房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宫缩情况、胎膜是否已破、羊水量和阴道血量,产妇的治疗情况和卫生处置情况及其他特殊情况。

5、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后由助产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

6、出产房与病房护士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吸吮、皮肤早接触)情况、治疗情况、卫生处置、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

7、入产房和出产房交接后,病房护士和助产士在交接本上双签名。

(二)产房与病房转接流程对产妇实施腕带识别→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急诊或病房医生和护士护送产妇至产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产妇产后在待产室观察2小时→助产士护送产妇回病房→完善交接记录与签名第三篇:新生儿病房与产房管理新生儿病房与产房管理(一)新生儿病房1、建筑布局及设施(1)应远离传染源和噪声,设置在医院清洁的环境中,宜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产房。

(2)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布局合理,工作区域划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制区。

(3)非限制区包括接待区、工作人员更衣沐浴室、值班室、污物间;半限制区包括办公室、治疗室、陪奶室;限制区包括新生儿普通病房、隔离病房、洗澡间。

各区之间有缓冲区域,有门隔开,标识明显。

(4)应空气流通,光线好且阳光充足,空气细菌总数≤200cfu/m2,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室内墙壁和天花板无裂痕,地面防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5)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m2,创于床之间不小于1m。

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m2.(6)应当配置负压吸引装置、新生儿监护仪、吸氧装置、氧浓度监护仪和供新生儿使用的无创呼吸机。

(7)应当配置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接触式。

2、人员配置(1)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其中医生人数与床位比应当为0.3: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0.6:1以上。

(2)医生应当有1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6个月以上,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具备独立处置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能力。

(3)三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室负责人应当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担任;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室负责人应当由具有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生担任。

(4)护士要相对固定,经过新生儿专业和新生儿培训并考核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5)三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室护理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护理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当。

(6)科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7)患有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开放性或引流的皮肤病变、疱疹病毒感染及其他不明原因的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不适合在新生儿病房工作,应调离此岗位。

3、感染控制管理(1)基本原则:①要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日常医疗活动中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减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得得发生;②感染管理部门要定期对新生儿病室,开展有效地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和工作人员的手;③发现有感染高位因素的新生儿,要及时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造成其他新生儿感染;④对患者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做标识;⑤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⑥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定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数,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2)人员管理:①医务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进入治疗室及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②医务人员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③医务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④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疾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⑤诊疗过程中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3)医疗器械及物品消毒灭菌管理:①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②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③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滑瓶、吸痰瓶应当每天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④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天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1次,用后终末消毒;⑤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⑥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洗与消毒;⑦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应当保持清洁,每天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⑧对于特殊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4)环境及物品管理:①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天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②每天湿式擦拭新生儿病室内各种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③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④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沐浴室管理(1)环境管理:①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②沐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4—28℃,相对湿度50%—60%,每天沐浴前、沐浴后浴室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每天三氧消毒机空气1次,每次2小时;③沐浴室每天小卫生,每周大卫生。

定期对沐浴室墙壁、天花板、空调等进行清洗消毒;④每月对沐浴室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干燥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2)工作人员要求:①定期进行体检,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各种人员,不得接触新生儿;②入室前应进行手卫生,更衣,穿防水围裙或罩袍:③应具有良好的手卫生意识,指甲不超过指尖,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为每一个新生儿沐浴前后进行手消毒。

(3)沐浴用品管理:①病情允许时宜选择淋浴。

淋浴应一人二巾(洗澡毛巾和擦干毛巾)、一垫(用于垫体重秤和沐浴垫),一婴一用一换;盆浴应一人二巾一盆(或套一次性塑料套),一婴一用一换。

②健康新生儿与高危新生儿(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分时沐浴,应先为高危新生儿沐浴,再为健康新生儿沐浴,最后为隔离新生儿或感染症状(腹泻、发热)的新生儿沐浴;③每天沐浴结束后应清洗消毒沐浴用品,如沐浴池、沐浴喷头、沐浴垫、防水围裙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更换拆褓台与打褓台上各种物品,并清洗擦拭台面、体重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