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合集下载

RFID实验

RFID实验

2.3 信号耦合与应答器供电 (1) 信号耦合:
根据射频耦合方式的不同,RFID系统的信号耦合 方式分为电感耦合(磁耦合)方式和反向散射耦合(电 磁场耦合)方式两大类。
具有很小作用距离(典型值在lcm之内)的射频识别系统称
之为紧耦合系统。为了正常工作,必须把这种系统的应 答器插入阅读器中,或者是放置在一种事先规定的表面 上。紧耦合系统不仅可采用电感式耦合,也可采用磁场 式耦合。从理论上讲,它可以工作在从直流到30 MHz
振荡器是用于产生周期性振荡信号的电路。对于振
荡器的输出信号,应该由以下指标来衡量:一是频率, 即频率的准确度与稳定度;二是振幅,即振幅的大小与 稳定性;三是波形及波形的失真;四是输出功率,要求 该振荡器能带动一定的负载。按照选频网络性质分为LC 振荡器和RC振荡器。
2.1.1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这种电路的LC并联谐振电路中的电感有首端、中
1A 1 1Y 2 2A 3
2Y 4 3A 5 3Y 6 GND 7
14 VCC 13 6A 12 6Y 11 5A 10 5Y
9 4A 8 4Y
不带负载时振荡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峰值可达4~10V
,在不添加任何中间电路的情况下很容易驱动末级功放 。如果电路没有振荡,可以在C5上并联一个可调电容,
调节可调电容使其振荡,用示波器可以看到稳定的方波 信号。波形虽然不是标准的正弦波,但经过末级功放的 选频网络可将波形还原成正弦波。
合,目前,在市场上所提供的射频识别系统中至少有 90%都属于电感(磁)耦合系统。
作用距离大于l m的射频识别系统称之为远距离系统。所
有远距离系统都是采用电磁波方式工作在超高频和微波 范围内。这类系统根据其物理功能原理被称之为反向散 射射频系统。还有一些工作在微波范围的远距离系统采 用的是表面波应答器。

第1章RFID概论

第1章RFID概论
26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阅读器至应答器的数据传输 阅读器至应答器的命令及数据传输,应根据RFID的有关
标准进行编码和调制,或者按所选用应答器的要求进行设计 ,详见第6章。
27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声表面波应答器
• 声表面波器件 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器件是以压电
效应和与表面弹性相关的低速传播的声波为依据。SAW器件 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高、相对带宽较宽、制造简单。
在RFID应用中,声表面波应答器的工作频率目前主要为 2.45GHz。
28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声表面波应答器
换能器
偶 极 子 天 线
反射带 反射器
压电晶体基片
• 声表面波RFID系统是基于时序方式、采用反向散射耦合 方式的RFID系统
• 扫频法的工作原理
扫频法
19
1.2.3 电感耦合方式的变形
• 扫频法的工作原理
• 阅的回读电路器流由侧产L2和采生C用扫2组扫频成频 的,振 交其荡 变谐器 磁振, 场频电 ,率感 频为率L1是 f从2,扫fLf扫2频在至振fLf荡至H。器fH应之的答间线器。圈的,谐L振1中 • 当应答器接近阅读器,阅读器扫频信号的频率和应答器谐振
阅 解调和解码


滤波放大
S
VD
存储及 控制电路
L2
C2
C3
R2
应答器
二进制数据编码信号
负载调制
13
1.2.2 电感耦合方式
• 应答器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
• 应答器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上图中的 负载调制方式称为电阻负载调制,其实质上是一种振幅调制 ,也称为调幅(AM),调节接入电阻R2的大小可改变调制度 的大小。

UHF RFID阅读器解调方式的研究

UHF RFID阅读器解调方式的研究

9 代 兴 起 的 自动 识 别 技 术 。 是 一 项 利 用 射 频 信 号 通 过 空 间 耦 0年 它 合 实 现无 接 触 信 息 传 递 并 通 过 所 传 递 的信 息 达 到识 别 目 的 的 技 术 。R I FD的 距 离 可 从 几 厘 米 至 几 米 , 主 要 是 由系 统 工 作 的 频 率 这 决 定 的 , 般情 况 下 , 作 频 率 越 高 . 用 距 离 越 远 。 管 R I 一 工 作 尽 FD在 不 同频 段 有着 不 同 的 应 用 。 近年 来 被 业 内 人 士 看 好 的技 术 是 基 但 于U HF频 段 的 无 线 射 频识 别 技 术 。 从 经 典 的无 线 传 输 模 型 公 式 ( ) 1中
l 、,

载 波 上 , 制后 的 载 波 信 号 放 大 后 经 功 率 放 大器 输 出 。 另 一 路 被 调 用 作 本 振 信 号 进 入 接 收 电路 , 来 自天 线 的标 签 回 发 信 号 同 样 进 而 入 接 收 电路 , 本 振 信 号 共 同作 用 在 解 调 电 路 上 , 调 后 的 信 号 跟 解 经 过 放 大 、 形 , 过 数 模 转 换 电 路 送 入 控 制 处 理 单 元 进 行 解 码 整 通
u ain c ni e f e de ss lce lto Te h qu orR a ri ee t d,a her s ac c e anl r nd t e e r h f ussm i y on Zeo-I m o lt r o F de dua o .
阅读 器 是 R I 系统 中 的 基 本 单 元 。 FD 系统 的 基 本 组 成 包 FD RI 括 标 签 和 阅 读 器 两 部 分 , FD 应 用 系 统 包 括 标 签 、读 写 器 和 RI RI FD应 用 平 台 三 大 部 分 。 图 1 示 。 如 所

RFID信号调制方式

RFID信号调制方式
10na10fa?拥有良好操作体验的高性能电源?低纹波噪声快速瞬态响应?图形化操作界面?波形显示和数据统计功能?列表模式?高性能的系统电源?lanlxiusb和gpib接口全部标配?数字io和触发功能?tsb编程更容易751024502461dmmsmusmu712612612电压范围na20mv200v200mv100v电流量程na10na1a1ua10a电压范围100mv1000v20mv200v200mv100v电流量程10ua10a10na1a1ua10a电流分辨率1pa10fa1pa脉冲电流宽度100us基本精度14ppm0012002阱电流nyy操作触摸触摸触摸图形显示滚动显示1mssy1mssy名称显示位数源测量功能如何构建您的自动测试系统
DPX
Time Domain
DPX
Time Domain
DPX
扫描和多域 DPX

频域触发

时间相关的模 拟、数字和射 频分析
矢量信号分析、 脉冲测量




DPX Mask DPX Mask







59
RSA系列高性价比频谱分析仪
• 频谱仪 ◦ 通用频谱仪:9KHz---3G/6G/7.5GHz ◦ 模拟调制分析 ◦ 音频分析 ◦ 实时频谱仪显示DPX
Model
Frequency
Phase Noise (@ 1GHz 20KHz offset)
Output Level (dBm)
Min Max
Optional Vector Modulation BW (Internal/External)
Modulation
TSG4102A

uhf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

uhf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

[导读]为了分析UHF RFID读写器系统抗干扰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ISO18000-6 type B 协议下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并对其通信过程进展了Simulink仿真,给出了曼彻斯特编解码以及2ASK调制解调的模型。

为了分析UHF RFID读写器系统抗干扰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ISO18000-6 type B 协议下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方案,并对其通信过程进展了Simulink仿真,给出了曼彻斯特编解码以及2ASK调制解调的模型。

最后,结合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高斯白噪声信道分析了系统的信道抗干扰性能,给出了系统的误码率随信噪比变化曲线。

仿真说明本方案所设计的UHF RFID读写器系统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能。

0 引言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射频无线信号自动识别目的对象,并进展读、写数据等相关操作,这种无线获取数据的方式在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RFID系统由阅读器、电子标签和计算机网络构成,其中读写器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在系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获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而超高频读写器在远间隔识别以及高速数据读取方面有着显着的优势,为此本文研究基于ISO 18000-6标准的Type B协议下的高频读写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RFID工作原理不同的RFID系统,工作原理略有不同,但其根据的根本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RFID系统读写器与电子标签根本构造如图1所示。

由读写器模块中振荡器产生射频振荡信号,经过载波形成电路产生载波信号,再经过发送通道编码、调制和功率放大后经天线发出射频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到工作区域,读取读写器发送的信号,一部分用于产生能量驱动电源激活自身工作,一部分用于获取信息,并根据指令将带有自身信息的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由天线发送给读写器。

读写器再将读取的信号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进展相应操作。

RFID应用及原理 第三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RFID应用及原理 第三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2)能量传递 ①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能量传递
读写器天线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空间 传播的,所以可以计算出距离读写器R处的电子标签的功 率密度S: P G S Tx 2Tx (1)
4R
其中PTx表示读写器的发射功率,GTx表示读写器发射天线 的增益,R表示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距离。而电子标 签所能接收到的最大功率Ptag与读写器的发射功率S成正比 关系,即: 2 (2) Ptag Ae S Gtag S 4
第二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2)数据传输原理 • 电感耦合式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式是负载调制方式 ,其原理就是通过控制电子标签天线上的负载的通 断来改变阅读器天线的电压,从而实现对天线电压 的幅度调制。
• 实际工作中,利用数据来控制电子标签负载的通断 ,那么这些数据信息就能够从电子标签一端传输到 阅读器一端了。
第二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式系统数据传输方式是反向散射调制, 电子标签的等效电路图如下所示,Vs为天线接收信号,Za 表示天线的阻抗,Z1表示芯片的输入阻抗。为了达到调制 背向反射载波的目的,Z1有两种状态,分别为Z11和Z12。 • 当标签需要发送的信息为 二进制数“1”时,芯片的 Z1 阻抗状态为Z11; Vs 当标签需要发送的信息为 二进制数“0”时,芯片的 Za 阻抗状态为Z12。
第二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第二章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 阅读器发射功率为P1,经空间衰减后,一部分功率P1’到 达标签天线,并且在到达天线的这部分功率中,只有一 部分功率为P2的信号成为标签的反射信号载波,其余(Pl’P2)功率用于标签工作,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或者将 有源标签唤醒。 • 功率为P2的反射调制信号经过空间衰减后,有一部分功 率为P2’的信号被阅读器天线接收,接收信号经过处理和 数据解析得到有用的标签信息。 • 电子标签天线的反射性能会受连接到天线负载变化的影 响。为了从标签到阅读器传输数据,就可以控制与天线 连接的负载的接通和断开,使其和传输的数据流一致, 从而完成对有标签反射的功率P2的振幅调制。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原理及应用 第5章 RFID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53页)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原理及应用 第5章  RFID中的编码与调制技术(53页)
改进后的电路如图5-5所示,该电路的特点是采用了一个 D触 发 器 74HC74, 从 而 消 除 了 尖 峰 脉 冲 的 影 响 。 在 图 5 - 5所 示 的 电 路 中 , 需 要 一 个 数 据 时 钟 的 2倍 频 信 号 2CLK。 在 RFID中,2CLK信号 可以从载波分频获得。
图5-4 简单异或的缺陷来自5-5 编码器电路图5-6 曼彻斯特码编码器时序波形图示例
(3)软件实现方法 ① 编码。
通常,采用曼彻斯特码传输数据信息时,信息块格式如图5-7 所 示 , 起 始 位 采 用 1码 , 结 束 位 采 用 无 跳 变 低 电 平 。
图5-7 数据传输的信息块格式
当 输 出 数 据 1的 曼 彻 斯 特 码 时 , 可 输 出 对 应 的 NRZ码 10;当 输 出 数 据 0的 曼 彻 斯 特 码 时 , 可 输 出 对 应 的 NRZ码 01;结束位的 对 应 NRZ码 为 00。 对 应 的 编 码 示 意 图 如 图 5 - 8所 示 。
1.基带信号和宽带信号
传输数字信号最普遍而且最容易的方法是用两个电压电平来 表示二进制数字1和0。这样形成的数字信号的频率成分从 0开始 一直扩展到很高,这个频带是数字电信号本身具有的,这种信号 称为基带信号。直接将基带信号送入信道传输的方式称为基带传 输方式。
2.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
最常用的数字信号波形为矩形脉冲,矩形脉冲易于产生和变 换。以下以矩形脉冲为例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脉冲波形和传输码型。 图 5 - 1为 4种 数 字 矩 形 码 的 脉 冲 波 形 。
( 3 ) 单 边 带 调 幅 (SSBSC)
DSBSC信 号 的 两 个 边 带 是 完 全 对 称 的 , 每 个 边 带 都 携 带 了 相 同的调制信号信息。从节省频带的角度出发,只需要发射一个边 带(上边带或下边带),因此得到单边带调幅。单边带信号的带 宽 与 AM信 号 、 DSBSC信 号 相 比 , 其 缩 减 了 50%,且功率利用率提 高了一倍。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一、判断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

(yes)2.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读写器、 RFD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 M-M 终端。

(no)3.13.56MHZ,125kHz,433MHz都是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yes)4.在物联网节点之间做通信的时候,通信频率越高,意味着传输距离越远。

( no ) 5.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yes)6.在物联网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追踪和监控,但不可以触发相应的事件。

( no )7.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yes)8.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yes)9.RFID拥有耐环境性,穿透性,形状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等特性(yes)10.物联网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yes)二、不定项选择题1.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不包括(CD)。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会话层2.物联网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一般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 D )A、节点能量B、障碍物C、天气D、时间3.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B)。

A、 EPC编码体系B、EPC解码体系C、射频识别技术D、EPC信息网络系统4.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5.RFID卡(C)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A、按供电方式分B、按工作频率分C、按通信方式分D、按标签芯片分6.下列物联网相关标准中那一个由中国提出的。

RFID反向散射

RFID反向散射

RFID反向散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发生反射,遇到标签也是如此。

向发射方向相反方向传播反射信号的称为BackScatter。

RFID中的Backscatter标签对阅读器发射的信号进行调制,调制方式简单来讲是改变信号反射系数,这样从阅读器接收信号来说,其接收的从标签反射回来的信号就会产生变化,从而可以解调标签返的数据和指令。

如果用更为容易理解的方式,可以这样设想,两个人在夜间,一人拿手电筒照射(类似阅读发射载波信号),另外一人拿一面镜子,根据需要用镜子正面和反面对准光束(镜子两面类似标签调制),那么拿手电筒的人来看就可知道对方需要发送的信息。

(按照约定的规则,如亮和暗的顺序,这就是RFID中的通信协议)。

电磁反向散射的RFID系统,采用雷达原理模型,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目标后反射,同时携带回目标的信息。

该方式一般适合于微波频段,典型的工作频率有433MHz、800/900MHz、2.45GHz和5.8GHz,属于远距离RFID系统。

微波电子标签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电子标签工作时位于读写器的远区,电子标签接收读写器天线的辐射场,读写器天线的辐射场为无源电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电子标签唤醒。

该方式RFID系统的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7m,最大可达l0m以上。

读写器天线一般为定向天线,只有在读写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电子标签才可以被读写。

800/900 MHZ 频段是实现物联网的主要频段。

例如,860~960MHz是EPC Gen2标准描述的第二代EPC标签与读写器之问的通信频率。

EPC Gen2标准是Epcg1obal最主要的RFID标准,Gen2标签能够工作在860~960MHz频段。

我国根据频率使用的实际状况及相关的试验结果,结合我国相关部门的意见,并经过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审议,规划840~845MHz及920~925MHz频段用于RFID技术。

以目前技术水平来说,无源微波标签比较成功的产品相对于集中于800/900MHz频段,特别是902~928MHz工作频段上。

(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编码和调制

(射频识别技术及应用)编码和调制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提高
未来,射频识别技术将更加标准化,不同厂商的设备将能够更好地 互操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推动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将在物流、生产 制造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02
信号干扰和噪声问题
在复杂的环境中,射频识别信号可能会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和噪声的影 响,导致识别精度下降。解决方案包括采用更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 法,以及优化标签和读写器的设计。
隐私和安全问题
射频识别技术涉及到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 措施和技术手段,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03
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够统一,导致不同厂商的设备互操
作性差。需要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和推广,促进技术的标准化和
互操作性。
技术应用前景
1 2 3
天线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实现标签与 读写器之间的通信。
03
编码技术
编码方式
线性编码
将数据以线性方式编码成一系列的码元,每个码 元由若干位组成,代表不同的信息。
循环编码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循环规则进行编码,使得数据 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哈希编码
将数据通过哈希函数转换成固定长度的哈希值, 用于快速查找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医疗器械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医疗器械的型号、规格和使用状态等信 息,方便管理。
药物管理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药物的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等信 息,提高药物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6
结论
技术发展前景
编码和调制技术的不断进步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物联网技术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下面不属于电子钱包的是 A:支付宝花呗 B:支付宝 C:微信零钱 D:银行信用卡答案:D2.能够实现身临其境的技术是 A: AR B: 均不是 C: VR D: VR和AR 答案:D3.基于RFID技术的唯一编码方案,即产品电子编码(Electronic ProductCode,EPC)是由如下结构的哪家最早提出 A:麻省理工学院 B:西安交通大学 C:斯坦福大学 D:哈佛大学答案:A4.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 A:感知中国 B:物联中国 C:工业4.0 D:中国制造2025 答案:A5.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 A:中国制造2025 B:感知中国 C: 工业4.0 D:物联中国答案:A6.下面不属于大数据的5V特点的是 A:Variety(多样) B:Velocity(高速)C:Volume(大量) D:Verifiable(可验证)答案:D7.RFID系统中,无源标签的能耗从何而来 A:磁场 B:电池 C:振动 D:光照答案:A8.中国智能制造的典型创新性成果包括 A:空中造楼机 B:隧道掘进机 C:穿隧道架桥机 D:其它选项都是答案:D9.云计算的三种部署形式,下面不属于的是 A:混合云 B: 公有云 C:私有云 D:服务云答案:D10.云计算按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是 A:平台即服务PaaS B:应用即服务(AaaS) C:软件即服务SaaS D: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面不属于物联网3C融合技术范畴的是 A: communication B: commerceC: computing D: control 答案:B2.物联网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 A:ZigBee B:WiFi C:GPS D:RFID 答案:A3.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中,下面不属于“计算与平台”的是 A:云计算 B:分布式计算 C:机器学习 D:并行计算答案:C4.在信息大类招生环境下,“物联网技术原理”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通常不包括A:标识与感知 B:概念与模型 C:通信与定位 D: 安全与隐私答案:D5.下面不属于物联网感知技术的是 A:二维码 B:蓝牙 C:GPS D:摄像机答案:B6.下面不属于物联网通信技术的是 A:RFID标签技术 B:传感网技术 C:互联网技术 D:微波通信技术答案:A7.目前流行的智能手机的计步功能主要通过如下传感器实现 A: 光 B: 温度 C: 声音 D:加速度答案:D8.支付宝地铁支付主要是基于____技术实现的。

125kHz射频识别芯片调制电路的设计

125kHz射频识别芯片调制电路的设计
Finally, the modulation circuits’ simulation models of RFID system are brought forth, and also simulation results and layout are afforded. The design is implemented with XFAB CMOS 0.6 µm process and has already succeeded in silicon verific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s ful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RFID system.
1.2 射频识别读写系统介绍
RFID 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 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 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 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的交换。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 1-1 所示:
1
(6) 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 50 Bytes,二维条形码的容量是可存储 2 至 3000 字符,RFID 的容量最大可以达到 Mbytes。 (7) 安全性 由于 RFID 承载的是电子式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容易 被改造和伪造。 (8) 与条形码相比,电子标签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 条形码是按照品类编码即同一个品类为同一个编码,而电子标签是按照单个商品 实施编码,此特性决定了在物流上可以有广泛的应用。 另外,RFID 技术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不仅涉及到射频技术和信息 传输理论,也包括了密码学知识与半导体技术等学科。随着 21 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 来,结合信息化网络管理和移动商务的要求,RFID 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RFID 技术 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范围蔓延开来。

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 专题5-RFID系统的信号调制方式》

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 专题5-RFID系统的信号调制方式》
6
信息传播与通信系统
信息传播总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社会活动,这种信息 的传递称为通信。通信系统是指完成通信过程的所有设备和传输介 质。通信系统涉及的主要术语和概念包括信息源、发射装置、信道、 噪声源、接收设备、受信端、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7
通信系统涉及的主要术语
(1)信息源:信息源是通过特定装置把各种信息转换成的电信号。 (2)发射装置:发射装置是用于产生适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装置。 (3)信道:信道是将信号从发送设备发送到接收端的物理介质。 (4)噪声源:噪声源是分布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噪声。 (5)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是从接收设备恢复信号的装置。 (6)受信端:受信端是将原始电信号还原为相应信息的终端。 (7)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报文的信号参数值是连续的。 (8)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息的信号参数是有限的和离散的。
32
PSK调制的仿真
PSK调制的仿真结果如右 图所示。
在图中,第一子图是二进 制的数据序列,第二子图是高 频载波信号,第三子图是第一 子图的数据序列进行变换,即 “1”的数值不变,“0”的位置切换 为“-1”,第四子图是PSK调制后 的仿真结果。
33
谢谢观看
34
17
信号的频谱
调制前后的信号的对 应的频谱如右图所示。
从图中调制前后语音 信号的频谱来看,调制的 作用是实现频谱的偏移, 同时保留了频谱本身的纹 理特征。
18
RFID系统的信号通信方式
RFID系统的信号通信 方式如右图所示。
信号 阅读器接收模块
电子标签接收模块
编码 调制
译码 解调
天线
发射
信道
接收
8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 信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包括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 统通过模拟信号传输信息,发送和接收设备则简化为调制器和解调 器,而数字通信系统使用数字信号来传输信息。其中,信源编解码 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信道编解码的目的是增强抗干扰 能力;加解密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安全性;数字调制和解调的目的 是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RFID技术正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物流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催生了一批相关产品,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RFID阅读器。

而RFID 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则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

一、RFID阅读器概述RFID,全称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用射频识别标签信息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追踪、监控、管理等操作。

在RFID系统中,阅读器即读写器是核心设备之一,主要负责与标签的通讯,读取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进行标签的写入操作。

二、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式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和FM(Frequency Modulation)调制。

1. AM调制AM调制是指在载波信号的幅度中加入信息信号,这样就可以通过调制的方式在载波信号上表达出所需要传输的信息。

在RFID 中,AM调制主要应用在低频RFID系统中,主要是因为低频具有穿透性强,不能容易地通过障碍物的特性,相对于高频、超高频的RFID系统,低频的通讯距离更短,速率也更慢,但是它的距离却更容易穿透建筑物、液体或金属等障碍物,因此低频的RFID技术在一些特定场合下更为实用。

2. FM调制FM调制是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

与AM调制不同,FM调制不会受到干扰的影响,因为信息信号被转换成了波密度(频率)变化的形式,而相干的载波信号则以统一的频率进行传输。

FM调制主要应用在高频、超高频的RFID系统中,由于高频、超高频的RFID系统发射功率较强,因此可以传输速度快、距离远,能够实现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和大容量数据传输,更适合用于一般的物流管理和制造工程中。

三、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对于读写卡器的研发者来说,信号的调制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 ASK/OOK(调幅ASK/开关OOK)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是一种要求读取器将载波信号中的某一部分改变以此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RFID读写器信号的调制方案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中,读写器是用于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的重要设备。

而读写器信号的调制方案则是实现读写器与标签之间数据传输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RFID读写器信号调制方案,以及其优势和应用。

一、调幅(AM)调制方案RFID读写器通常采用调幅调制方案来传输数据。

该方案以读写器所发射的载波信号的幅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通过改变载波幅度的大小来编码数据。

在这种方案中,载波信号的频率保持不变。

调幅调制方案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成本低廉。

由于只需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不需要对载波频率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减少硬件设计的复杂度和成本。

同时,调幅调制方案的适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可以与标签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二、调频(FM)调制方案除了调幅调制方案,RFID读写器还可以采用调频调制方案来传输数据。

该方案以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通过不同的频率来编码数据。

调频调制方案的优点在于抗干扰能力强。

由于改变了载波信号的频率,可以减少外界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提高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质量。

同时,调频调制方案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也非常有价值。

例如,在要求数据传输速率较高的场景下,调频调制方案可以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三、混合调制方案除了单一的调幅和调频调制方案,还有一些RFID读写器采用混合调制方案来实现数据传输。

混合调制方案综合利用调幅和调频的优点,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数据的"1"和"0",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混合调制方案在一些对数据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射频识别(RFID)原理-RFID技术基本原理

射频识别(RFID)原理-RFID技术基本原理
阅读器天线的电流在阅读器内阻上的压降可以测得此附加功耗。电子标签天线上负载电阻的接通和 断开促使阅读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了用电子标签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而通过数据 控制负载电压的接通和断开,这些数据就可以从标签传输到阅读器了。同时,为了在阅读器中回收 数据,需要对在阅读器天线上的测得的电压进行整流,即对经过振幅调制的信号进行解调。
电感耦合RFID系统
揭开RFID神秘面纱——理解RFID工作原理
电感耦合方式的电子标签几乎都是无源工作的,在标签中的微芯片工作所 需的全部能量由阅读器发送的感应电磁能提供。高频的强电磁场由阅读器 的天线线圈产生,并穿越线圈横截面和线圈的周围空间,以使附近的电子 标签产生电磁感应。
揭开RFID神秘面纱——理解RFID工作原理
2.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一个目标反射电磁波的频率由反射横截面来确定。反射横截面的大小与一系列的参数有 关,如目标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电磁波的波长和极化方向等。由于目标的反射性能通常随 频率的升高而增强,所以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采用特高频和超高频,应答器和读写器的 距离大于1 m。
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读写器、应答器和天线构成一个收发通信 系统。
负载调制
电感耦合RFID系统
数据传输
电子标签与阅读器的数据传输采用负载调制,电感耦合是一种变压器耦合,即作为初级线圈的阅
读器和作为次级线圈的电子标签之间的耦合。只要线圈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16‫ג‬,并且电子标签处于
发送天线的近场范围内,变压器耦合就有效。 如果把谐振的电子标签放入阅读天线的交变磁场,那么电子标签就可以从磁场获得能量。从供应
电感耦合RFID系统
发射磁场的一小部分磁力线穿过距离阅读器天线线圈一定距离的 电子标签天线线圈。通过感应,在电子标签的天线线圈产生电压U, 将其整流后作为微芯片的工作电源。

RFID的编码调制技术

RFID的编码调制技术
注:ISO18000-6 typeA 由标签向阅读器的数据发送采用 FM0编码
(10)PIE编码
PIE(Pulse interval encoding)编码的全称为脉冲宽度编码,原理 是通过定义脉冲下降沿之间的不同时间宽度来表示数据。 在该标准的规定中,由阅读器发往标签的数据帧由SOF(帧开始信 号)、EOF(帧结束信号)、数据0和1组成。在标准中定义了一个名 称为“Tari”的时间间隔,也称为基准时间间隔,该时间段为相邻两 个脉冲下降沿的时间宽度,持续为25μs。
信号编码系统是对要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以便传输信号 能够尽可能最佳的与信道相匹配,防止信息干扰或发生碰 撞。
调制器用于改变高频载波信号,即使得载波信号的振幅、 频率或相位与调制的基带信号相关。
射频识别系统信道的传输介质为磁场(电感耦合)和电磁 波(微波)。
解调器用于解调获取信号,以便再生基带信号。
图11 米勒编码
6、修正密勒码编码
TYPE A中定义了如下三种时序: (1)时序X:该时序将在64/fc处产生一个“pause”(凹槽); (2)时序Y:该时序在整个位期间(128/fc)不发生调制; (3)时序Z:这种时序在位期间的开始时,产生一个“pause”。 在上述时序说明中,fc为载波13.56MHz,pause凹槽脉冲的底
信号译码系统是对从解调器传来的基带信号进行译码,恢 复成原来的信息,并识别和纠正传输错误。
4、信号工作方式 ➢时序系统
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信息传输是在电子标签能量供应间歇进行的, 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不同时发射,这种方式可改善信号受干扰的状况, 提高系统的工作距离。
发射能量,给电子标签充电
读写器停止发射能量,电子标签 工作,向读写器发送信号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是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
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系统中,阅读器负责接收和解析来自标签的信息。

为了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可靠的信息识别,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RFID阅读器信号调制方案,包括频率调制、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

一、频率调制
频率调制是最常见的RFID阅读器信号调制方案之一。

它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常见的频率调制方法有幅频调制(ASK)、频移键控调制(FSK)和相幅调制(PSK)。

1. 幅频调制(ASK)
幅频调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射频信号的调制方法。

在ASK中,阅读器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来表示数字信息的0和1。

当数字信息为0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幅度为0;当数字信息为1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幅度为设定的幅度。

2. 频移键控调制(FSK)
频移键控调制是一种在不同频率上切换来传输信息的调制方法。

在FSK中,阅读器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息的0和1。


数字信息为0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频率为低频;当数字信息为1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频率为高频。

3. 相幅调制(PSK)
相幅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调制方法。

在PSK中,阅读器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的0和1。


数字信息为0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相位为相位1;当数字信息为1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相位为相位2。

二、振幅调制
振幅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传输信息的调制方案。

虽然
在RFID系统中不常用于阅读器信号的调制,但在其他通信系统中仍被
广泛采用。

振幅调制的一个典型例子是调幅(AM)调制。

1. 调幅(AM)调制
调幅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振幅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调制方法。

在调幅调制中,阅读器通过改变信号的振幅来传输数字信息的0和1。

当数字信息为0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振幅为0;当数字信息为1时,
阅读器发送的信号振幅为设定的振幅。

三、相位调制
相位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传输信息的调制方案。

在RFID系统中,相位调制被广泛用于阅读器信号的调制,其中最常见的
是二进制位相移键控调制(BPSK)。

1. 二进制位相移键控调制(BPSK)
二进制位相移键控调制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的调制方法。

在BPSK中,阅读器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传输数字信息的0和1。

当数字信息为0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相位与之前的相位一致;当数字信息为1时,阅读器发送的信号相位与之前的相位相差180度。

总结:
在RFID阅读器中,信号的调制方案起着关键作用。

频率调制、振幅调制和相位调制是常见的信号调制方案。

其中,频率调制包括幅频调制、频移键控调制和相幅调制;振幅调制主要采用调幅调制;相位调制主要采用二进制位相移键控调制。

不同的调制方案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案可以提高RFID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RFID阅读器信号的调制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