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历史和文化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现象的地理分布和扩散。
本章节将介绍历史和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1. 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要素在历史时期变迁规律的学科。
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指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如气候、水文、地貌、生物等)在历史时期的演变。
例如,古气候变化对生物物种的分布、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以及海平面的升降等,都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2 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人文地理环境的变迁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例如,农业文明的兴起、城市的扩张、交通网络的发展等,都会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人类活动又不断改变地理环境。
这种相互作用在历史时期表现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改造和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2. 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研究文化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文化地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如何形成、传播、变化和地域差异。
2.1 文化的地理分布文化的地理分布是指文化现象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规律。
文化现象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科技等。
文化的地理分布受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2 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扩散是指文化现象从源地传播到其他地区的过程。
文化扩散的途径包括贸易、战争、移民、教育等。
文化扩散表现为文化元素(如语言、宗教、技术等)的传播和文化复合体的形成。
2.3 文化的地域差异文化的地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文化现象的差异性和特色。
文化地域差异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历史和文化地理的研究方法历史和文化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文化地理
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一)文化与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文化(culture)或文明:是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E.B.Tylor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以及各种文化的差异、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结构和特征1、文化的层次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有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非物质文化无形的)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如人类衣、食、住、行所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都属于物质文化。
不仅包括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生产、工艺及技术,甚至体现在器物中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趣味等。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审美情趣、民族性格、宗教情感……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很广,有人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
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也称社会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等。
按照流行的人群,文化可分为:•雅文化:又称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在知识分子和上层统治集团中流行,具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系统性、理论性,通过文字、书籍和正规的教育传播•俗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在百姓中流行,具有较强的感性色彩,贴近生活,一般没有系统的理论形态,民间集体创作,主要靠口头和行为传播。
2、文化的几个特征(1)、文化结构的多层次性(2)、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和敏感性(3)、文化内涵的区域多样性(4)、文化主要载体的可移动性和文化区界限的模糊性(三)、文化资源的价值观(1)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2)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3)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第二节文化地理学基本理论 一、文化源地文化起源地:文化现象与文化事物最初产生的地点。
文化研究知识: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探索
文化研究知识: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探索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科学。
它涵盖了诸多领域,如历史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景观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
文化地理学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上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
本文将简述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和其在探索人类文化方面的应用。
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可追溯至地理学家Carl O. Sauer于1920年代开创的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
“人文地理学”是指将人类文化视为景观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这种视角使这个科学分支从传统的自然地理学发展出来。
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英国各大学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推进了“地理景观”(landscape geography)的概念,它认为形成地理景观的人为因素具有历史深度,因此可以从历史层次来理解。
1960年代后期,文化地理学逐渐形成了当代意义,规定了对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互动的研究方法,包括地方知识、语境、象征和象征性空间等方面。
文化地理学的探索掩盖了艺术、建筑、民俗、宗教和语言等众多方面。
在艺术方面,文化地理学研究认为,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展现了当地居民面对特定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的反应。
例如,美国艺术家Robert Smithson创造了《地球神庙》,表达他对地球存在的基本条件,如石头、植被、水和光的崇敬和尊重。
在建筑方面,文化地理学探究了建筑物在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地理出现的因素。
例如,印度医院Puducherry的建筑风格展现了法国殖民时期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为法国嘉宾民居风格。
此外,文化地理学探讨了民俗和宗教传统如何形成和发展。
例如,印度教对印度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诸如印度朝圣、道路和城市建筑,体现出印度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深层影响。
除此之外,文化地理学在语言和教育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研究地区性和社会语言变体来发现当地居民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
例如,某些语言的缺失,说明当地社会对特定主题的态度和文化价值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文化在地理空间内的特征、传播和演变规律。
文化地理学涉及到人类活动、环境、景观、空间和地域等多方面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就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进行探讨。
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研究人类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传统、价值观念等。
文化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文化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研究方法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常采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是文化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
案例研究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特定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结果。
比较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共性和差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展示文化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展现不同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交互关系。
学科意义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其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再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文化地理学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文化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领域,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文化地理学导论课程演示文稿
文化地理学导论课程演示文稿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文化地理学的定义、特点以及一些实际案例,以增强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一、文化地理学的定义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演化和影响的学科。
它将人类文化视为地理环境与社会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关注地理环境如何塑造和影响不同地域的人类文化。
二、文化地理学的特点1.综合性:文化地理学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如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以人为本: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类的文化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关注地域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文化地理学致力于研究这种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理论与实践结合:文化地理学不仅仅关注理论研究,还着眼于实践应用,通过研究地域文化现象来提供对地域发展的科学指导。
三、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考察:文化地理学重视实地考察,通过实地勘查、采集数据和与当地居民交流来深入了解地域的文化特征。
2.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信息,了解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知、评价和态度。
3.统计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地域文化的分布规律和相关性。
四、实际案例: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中国的丽江古城为例,该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然而,过度的商业化和旅游开发威胁到了丽江古城的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地理学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社区的文化认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提供对保护丽江古城文化景观的科学建议,促进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揭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文化地理学为地域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文化地理期末复习提纲
文化地理期末复习提纲文化地理学复习提要第一章绪论1-1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作用一、文化地理学的定义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文化地理学的作用思考题一、文化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特点和空间规律的科学。
是大学地理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近年来被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素养课程。
文化地理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在空间和环境中如何组织自身,从而更好地利用和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文化地理学将一切人文事象视为人类的文化创造。
1、关于文化(1)“文化”名称的来源“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文化”的广、狭义1)广义的“文化”——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
2)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3)常用的文化概念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例如原始的巫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古代的科举和现代的高考、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等。
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以及对其它文化事象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2)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例如捕鱼的方法、网捕不同样式和大小的鱼网;观察舞蹈的场合、人数、动作、道具等等,现代城市交通拥挤、改革开放出现的民工潮等等。
每一个具体的状态,都是一种现象。
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出的现象。
3)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即事物的人文性的一面,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例如,汉文化的食具用筷子,西方文明的食具用刀叉勺;同时,有关它们的传说故事以及它们命名的由来均属于它们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也就是它们的文化内涵。
初中地理文化地理
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的地理环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文化地理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地域性特征,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一、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宗教、艺术、习俗、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
2.地理环境的定义: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状况。
3.文化地理的研究对象:文化地理关注的是文化现象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的地理环境,包括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景观、文化变迁、文化扩散等。
二、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内容1.地理环境与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2.文化景观:介绍各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如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服饰特点、节日庆典等,让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
3.文化变迁:探讨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4.文化扩散:讲解文化从源地传播到其他地区的过程及特点,包括迁移、贸易、战争、教育等途径。
5.地域文化:分析我国各地域文化的特点,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三、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环境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2.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认识文化多样性及地域性特征。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文化地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初中地理文化地理的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考察、作业完成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文化地理一教学讲义
03
历史性
文化地理学关注文化随时间的变化,研究文 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播、演变和影响。
05
02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历史性和实践性。
04
地域性
文化地理学强调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 响和塑造作用,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 特色和发展差异。
06
实践性
文化地理学与实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研究成 果可为区域发展、城市规划、旅游开发等提供 指导。
文化生态
总结词
文化生态是指某一地区或民族的文化 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详细描述
文化生态关注的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 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适应,强调人类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文化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文化地理学基础
介绍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理论和方法,阐述文化现象与
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分析不同文化区的特点、形成过程 及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探讨文化 景观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
研究文化扩散和文化整合的过程、 机制及影响,探讨文化传播和文化 交融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
文化生态与地方认同
分析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 及演化,探讨地方认同的形成、
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生态文化教育
01
结合地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提高人
们的环保意识。
地域文化景观教育
02
利用文化地理信息,介绍地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增强
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遗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教育
03
阐明文化遗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
中国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精讲
•4.5 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 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 中国,中文译音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 这些可能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 的“丝”读音而来,或曰源于“瓷器(China),或曰 闽南话的“茶”。 “支那”,拉丁文作Cina,意大利文作Sina,法语作La Chine,英语、德语作China。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称中国 为“支那”,为佛经中“思维”之意。
第二节“中国”的概念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地理
1 文化的概念
2 地理与地理学
3《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目的
1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类型
文化的特征 中国语言系统中的“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上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即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及 其一切成果的总和。
•3.2 《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目的
了解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把握整体特征
了解地域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 唤醒文物资源保护意识,利用、开发文化资源 发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统一
第二节“中国”的概念
1.在文史资料中的中国(地理名词) 2. 文化观念上的中国(文化名词) 3. 政治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名词) 4.“中国”的别称
民族的概念
“华尊夷卑”的价值取向(文化类型的名称)
•4.3 “九州”
文化地理学周尚意
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和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它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文化活动和空间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可以涉及到人类的语言、宗教、艺术、建筑、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方方面面。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文献研究、地图制作等。
研究人员通常会深入到当地社区或文化团体,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和传统。
此外,文化地理学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对地图的制作来了解文化的演变和空间分布。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指由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环境,包括人类修建的建筑、道路、广场等。
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指人类文化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征。
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空间的形成原因、特点、演变以及文化空间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文化特征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认同的形成原因、变化、空间分布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4. 文化转移文化转移是指文化元素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变化和传播。
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转移的影响因素、机制、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文化多元性文化多元性是指文化现象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文化地理学研究文化多元性的形成原因、特点、演变以及文化多元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和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文化和地球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一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研究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空间组合及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
除此之外,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耕作业,因此就发展了牧业,进而形成了游牧文化。
社会组织作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对象。
所以说,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文化地理学发展简史编辑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近9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学科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远在希里多德、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和斯特雷波(古希腊地理学家)时代的学者有重大关系。
被称为人文地理学之父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李特尔(1822年),关心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李特尔以后的几十年,美国学者G .P.马什(1864年)研究了人类活动改变陆地的方式。
可是另一位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拉采尔(1891年)为人类文化的地理研究或给他创造的人类学一词提供了一个线索。
他在1866一1875年考察了美国和墨西哥,被美洲生活方式的各种文化类型(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贡献所感动。
他阐述了由文化的结合所引起的地理模式的总的思路。
与拉采尔在德国发现了人类地理学的同时,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1899年)带动了法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维达尔在他开辟的索帮被任命为主席,他提出了人类文化与他的地理特征。
他发展了作为继承人类集聚特征的生活方式的概念。
[1]1822年,李特尔便对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名词解释: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
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
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
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
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
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
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
(完整版)文化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文化特质: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基本单位。
人文学者将其分为三类:技术文化、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文化,在中国也称之为生计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大众传媒:是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特定的形式,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定时的、迅速的、不间断的信息传递。
其特点是影响的广泛性和传播的直接性。
文化生态学: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它不仅研究文化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更重要的是研究文化发展的各种复杂变量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对人的影响。
文化区:是指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它是以不同地区盛行的文化特征的差异而划分的一种空间单位,即在同一区域内,某一种或多种文化要素(语言、宗教、习俗、艺术形式、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的景观呈现一致性的特征。
伯克利(景观)学派:指出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
代表人物有施吕特尔和索尔。
施吕特尔认为地理学应着眼于可见景观的研究,探讨未经人类活动重大改变以前的景观转变成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文化景观的整个过程。
索尔则探讨人类按照其自身标准把地表改变成文化景观的问题.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事象在扩散过程中,接受者抛弃了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接受了文化的思想实质的扩散过程。
如动物的驯化。
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源地:是文化圈生长的核心,在文化形成之初,文化源地就是文化圈的核心地区。
广义上文化源地通常指人类文化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祥地。
文化创新:指一种文化的变革,它源于社会群体内部所创造的观念。
创新的事物可以是一项物质技术的发明或改进,也可以是非物质形态的文化现象。
文化地理的理论与方法
文化地理的理论与方法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探究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景观、文化空间、文化地带等,而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则是研究这些现象的工具和指导。
一、文化地理的理论1. 文化接触理论文化接触理论认为,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接触交流过程中会产生相互影响和融合。
这一理论强调了文化的传播与变迁,揭示了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文化扩散现象。
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欧洲文化。
2. 地理决定论地理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制约作用。
例如,沿海地区的渔民文化与内陆地区的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的。
3. 地理唯物论地理唯物论认为,地理环境是物质生活的基础,人类的社会文化是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理论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现象的制约和塑造作用。
例如,沙漠地区的居民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文化。
二、文化地理的方法1. 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文化地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者可以亲身感受和观察不同地域的文化现象,获取第一手资料。
例如,研究者可以走访不同地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
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统计数据,研究者可以从宏观层面上揭示文化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发展水平。
3. 模型建立法模型建立法是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抽象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概念模型,研究者可以模拟和预测文化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
例如,通过建立城市发展模型,可以预测城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4.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文化地理与地理文化保护
文化地理与地理文化保护文化地理是一门研究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文化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文化保护则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传承具有地理特色的文化遗产,以保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以下是关于文化地理与地理文化保护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文化景观:指人类在地理空间上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包括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文化生态:研究文化现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文化区: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地区,这些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相对一致性。
2.地理文化保护的意义:–维护文化多样性:地理文化保护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地独特的文化,丰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地理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促进可持续发展:地理文化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提升地区形象:独特的地理文化可以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3.地理文化保护的措施:–立法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地理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传承人制度:培养和保护地理文化的传承人,确保文化传承不断。
–文化生态保护:对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地区实施生态保护,维护文化生态平衡。
–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理文化资源,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我国地理文化保护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已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名城名镇:政府命名了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对其进行保护。
–民族民间文化:对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和传承。
–地理标志产品: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5.文化地理研究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文化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
–田野调查:实地考察,收集和整理地理文化资料。
–比较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探讨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精讲
中国文化地理的基本概念精讲一、地理环境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特点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条件,例如地貌、气候、水文等。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
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中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以及生态环境。
文化则是指人类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宗教、社会制度、艺术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特点。
1.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各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农业资源,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
例如,山西地区因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基地;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和地理位置,促进了发展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2.气候与农业发展:中国的气候环境非常复杂多样,从北方的寒冷干旱到南方的湿润温暖,这种差异性造成了中国各地农业发展方式的差异。
例如,江南地区因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水稻,从而形成了以水稻种植为主导的农业经济模式;北方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小麦和玉米,所以北方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
3.文化传统与地理环境:中国的地理环境对文化传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长江和黄河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流域的温暖湿润的气候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滋养了中国南方文化的繁荣;黄河流域的干旱气候和多沙质土壤对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障碍,而战争和过度开发使黄河流域的文化一度衰落。
二、中国特有的文化地理现象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地理现象:1.北方与南方的区别: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这导致了各地在经济、农业、民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北方地区干旱寒冷,农业以耕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南方地区湿润温暖,农业以种植水稻、茶叶、桑蚕为主。
2.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中国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自古以来就与世界的交流密切,是中国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幼教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幼教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幼儿教育是一个深受人文地理影响的领域。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关系,并探讨人类文化、历史、信仰等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与影响的学科。
因此,人文地理知识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幼教中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幼教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文地理知识。
二、文化地理知识点1. 文化地理概念文化地理是研究文化现象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幼儿园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会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文化特征都具有独特性,了解文化地理的概念有助于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根据当地文化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
2. 文化地理特征不同地域的文化地理特征各有不同,比如地理环境、宗教信仰、语言习俗、饮食文化等都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了解当地文化地理特征可以帮助幼教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幼儿成长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教育活动的设计。
3. 文化地理教育文化地理教育是一种以地理环境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
幼教工作者可以通过文化地理教育,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这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和增强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三、历史地理知识点1. 历史地理概念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了解历史地理的概念有助于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把握历史地理环境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指导幼儿园教育工作。
2. 历史地理事件历史地理事件包括各种历史事件在地理环境中发生的情况。
幼教工作者可以通过讲解历史地理事件,引导幼儿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帮助幼儿建立起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的连接,丰富他们的历史地理知识。
3. 历史地理人物历史地理人物是在历史地理环境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通过介绍历史地理人物,幼教工作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历史人物在地理环境中的活动,培养幼儿对历史地理人物的认识和尊重,增强他们的历史地理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解析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文化形成、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如何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化,以及人类文化如何反过来影响地理环境。
文化地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地理学家们开始探索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变化。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及其分布规律、文化特征在地理空间中的变化等。
在研究方法上,文化地理学主要运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和文化特征。
文化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地理面貌和空间结构。
它是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所产生的结果,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文化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未经人类活动改造的自然地貌、地表和生态系统,而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包括城市、乡村、农田、工业区等。
文化区域是指在地理空间中以文化特点为主要标志进行划分的区域。
文化区域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经济活动等。
文化区域的划分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文化特征是指一个地区或群体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特点。
文化特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习俗、艺术形式等,它们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文化特征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会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文化地理,可以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增进相互了解和交流。
同时,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人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文化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和文化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人类文化的形成、演变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继续写相关内容: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文化传播与扩散、文化转型与变迁、文化认同与地方性等方面。
文化传播与扩散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要素通过传媒、互联网等途径快速传播和扩散到各个地区。
文化地理学通过研究文化传播的方式、路径和效果,揭示了文化传播对地理空间的影响。
例如,电影、音乐和电视剧等流行文化作品的传播与扩散,会在不同地区产生文化影响力的集中和辐射效应,推动着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
相互交流与融合。
文化转型与变迁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发生转变和变迁。
文化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文化转型的影响,分析地域文化的兴起、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例如,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和老工业城市的沉寂,带来了不同地区和群体的文化转型和变迁,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文化认同与地方性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人类对地方的认同和情感方面。
地方性是指人类对所处地域的归属感和情感纽带的建立。
文化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对地方的情感和认同的形成和变化,探讨地方文化的特点和地方性对文化景观的塑造,揭示了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情感遗产和地域认同的重要性。
此外,文化地理学还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例如,文化地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揭示了社会结构、习俗和传统对地理空间中文化的影响;文化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揭示了经济发展和政治权力对地理环境和文化景观的塑造和变化。
总的来说,文化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探索了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文化景观、文化区域和文化特征等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揭示了人类文化在地
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进一步研究文化传播与扩散、文化转型与变迁、文化认同与地方性等,可以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地理差异和地方意识形态的理解。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增进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多元性和世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