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
行动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
背景:某中学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交流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问题:该校英语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不够积极,并且在课下的英语交流机会有限。
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行动研究过程:1. 第一阶段(计划):教师组织一个小组,由几位英语教师和学生组成。
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了以下计划:1.1 增加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时间。
1.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
1.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
2. 第二阶段(实施):2.1 增加英语口语练习时间:学校安排每周一次的口语课,每节课持续30分钟。
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2.2 创造更多的英语口语交流机会:学校开设了一个英语角,每周一次,学生可以自由参与讨论和交流。
英语教师还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辩论、演讲和戏剧表演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3 设计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英语口语练习活动:英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第三阶段(评估):3.1 定期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师使用自制的口语评估表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口语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2 学生反馈: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活动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口语课的学习体验的感受。
4. 第四阶段(反思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反思和讨论,探讨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和策略。
效果:经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初步的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口语练习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学生对于口语课程和活动的反馈也是积极的,他们表示在这个课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和交流技巧。
总结:通过行动研究的过程,学校的英语教师发现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问题,并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行动研究案例——张沛
行动研究案例高中议论文选材的有效性提高(佛山市顺德第一中学高中部张沛)【内容摘要】:中学生初写议论文时选材往往缺乏新意,要做到材料“新奇”,“难得一遇”和“与众不同”,就需要在公众化的信息中寻找突破口。
这次行动研究以一节课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自主分析,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明确选材的准确性和独特性。
【关键词】:议论文选材、新奇、与众不同、陌生化、有效性、自主学习研究对象:顺德一中高中部高三两个班级全体学生共100人,使用粤教版语文教材进行课堂学习。
问题发现:高三年级学生在初写议论文的时候选材缺乏新意,素材陈旧老套,导致文章质量不高,缺乏闪光点。
方法分析:语文教学的作文课堂教学之中,通常会采取两种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作文选材:一种是知识引领式,即教师不断强调“什么是选材”、“选材的重要性”,再强调“材料要新颖、独特”“应该如何选择材料”等基本要求,讲完以后就让学生写作文。
这种方式缺乏针对性,指导上往往显得比较虚,谈起来未免空泛。
另一种是例文点评式,即介绍一部分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借鉴解读。
这样虽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起来优劣也一目了然,但是对于学生的指导只能够就一则材料论一则材料,碰到不同的题目时还是不会用。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两种方法的结合,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什么样的材料是好的材料,什么题目适合什么材料,同一则材料应该如何多角度地运用。
将作文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不再在老师的束缚下机械地写文章。
方案制定:就一节作文课为例,主要完成选材的内容,制定以下步骤:1、布置作文题:话题作文,请学生以“简单”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标题自拟,角度自定,不少于800字。
写作时间为一节课40分钟。
2、作文批改:先由学生交换作文试卷,发现自己和别人思路上的差别,重点观察对方的选材,再由老师详细批改作文试卷,评出分数和评语。
3、将学生作文选材中有代表性的内容打在课件上。
4、以选材为主要内容讲解这次作文,询问学生几个问题:看到“简单”这个话题的时侯是怎样理解的?能最快想到的是哪一些领域或事物?这些领域和事物代表着什么(选材)?怎样写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出众?5、以本次作文中的典型代表为例,将学生自己的文章段落展示给他们,让他们指出哪一些是好的选材,哪一写选材不合适或是不吸引人,不能拿到高分。
行动研究报告实例.docx
行动研究报告引导低年级学生健康上网的研究与实践叶伟军(原单位 :佛山市同济小学花园校区,现所在单位 :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 )一、研究背景2006 年 4 月,我参加了佛山市中小学骨干班联合会主任培训班,根据该培训计划,学员自选课题 ,我选择了 "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 的研究课题 ,我是基于以下原因考虑的 :1,当时我原所在单位是北师大 "跨越式 "课题的实验学校 ,在"跨越式 "实验班配备了网络课室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 ,都能上网 ,我是该班数学老师 ,需要经常引导孩子上网查找资料 ;2,现在的学生大都喜欢上网 ,网络给他们打开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但毋庸讳言 ,网络也是把双刃剑 ,上网在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式的同时 ,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哪怕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 .所以 ,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把 " 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 的研究课题细化到 "引导低年级学生健康上网 "的研究 .宏观上的现实意义不需多阐述 ,微观上 ,首先我自己很感兴趣 ,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实施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投入研究 ,其次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对自己的学生与家长都可以给予指导与帮助 .二、研究目的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上网的积极意义和负面作用 ,并加以正确引导 ,从而使学生能健康安全上网 ,避免网上非积极因素的影响 . 三、研究内容探索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的方法与途径.四、研究对象2005 学年自己任教的二 (4)学生 37 人五、行动研究的做法(一) 老师与家长共同教育 ,引导培养孩子逐步学会自觉,自律 .作为老师与家长 ,首先要提高认识 ,转变认识的误区 ,网络是双刃剑 ,"黄金与垃圾" 并存 ,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切勿以为禁止孩子上网就彻底切断 " 传染 " 的根源了,不能简单地采取堵的办法 ,更好的思路应该是疏 ,最终的理想境界是引导培养孩子逐步学会自觉 ,自律 .如何引导教育才更有成效呢我把老师与家长共同教育 ,引导培养孩子逐步学会自觉,自律放在首位 .开展以下教育实践 :与家长沟通 ,共同教育 ,2004 年我任教该班一年级的时候 ,我就有意识地做到提高家长对孩子上网的认识与引导策略 .通过家长会 ,电话沟通 ,个别面谈等方式 ,尽可能促进双方达成共识 ,倡导说理引导的正面教育为主 ,批评惩戒为辅的方法 .老师和家长都要做到与孩子建立感情的基础 ,多倾听 ,多交流 ,了解孩子才能确保教育引导的成效 .考虑到孩子在校期间 ,老师容易监管学生上网情况 ,而缺乏监管的上网时间往往是在校外时间 ,其中很大部分是在家庭时间 ,所以我给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网络成瘾的问题学生背后往往存在问题的家庭 ,为避免出现这种结果 ,从孩子小时候 ,父母就应高度重视 ,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建议家长和孩子建立感情基础,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建立民主 ,平等的家庭氛围 ,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了这些基础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效了解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 ,心理在想些什么 ,才能比较了解孩子常上哪些网站 ,认识些什么样的网友 ,在网络上下载了哪些游戏 ,是否有不健康的内容 .2、根据孩子特点 ,家长可适当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网络生活时间.如果家长素质较高且具有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教会一些操作方法 ,可以给他们布置 ,安排健康有益的网络学习内容.即使家长计算机知识匮乏,起码要注意教育孩子上网不能是无节制的,要适当地控制和监督,孩子上网时间要适度 ,一般每次安排半小时左右.3、由于学生年龄小 ,自控能力差 ,易辨不清是非 ,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网络是虚拟的世界 ,因为看不见对方 ,所以人非常容易伪装 ,隐藏自己真实的一面 ,遇见的人不一定都是好心人 ,网络里的资讯也不一定都是准确的 ,有的资讯可能是会误导人的 ,有的设置是坏的 ,例如色情的 ,暴力等 .4、根据孩子实际情况 ,对于特别喜欢上网的孩子就可以订下合理而且清楚的上网约定 ,包括每天的上网时间限制以及适合去哪些网站,也可将约定贴在电脑旁提醒 .5,告诉孩子没经父母的允许,不要在网络上把自己或家人的个人资料告诉给别人.(二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计算机学习目前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 .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 ,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 ,则只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小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在教学中 ,经常对孩子渗透以下启蒙教育 : 现在是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 .另外 ,还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 ,如果你想让别人在不久的将来也玩上你编的游戏 ,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向上的心理动机 .(三 )学生上网内容的引导对学生上网内容如何引导,如果把握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如果限制过死 ,学生只能上几个固定网站,这会极大限制网络的功能而且也严重的挫伤了学生上网的积极性 ,因此我推荐学生在上网可以从事以下活动:推荐浏览许多有益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红泥巴村童趣网中国儿童中心太阳岛儿童网站中国儿童网中国儿童网迪斯尼中文网站儿童反斗城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网CCTV 大风车中国儿童信息中心学生科技网中国少年文学网东方儿童中国儿童报闪亮宝贝中国神童网上海少儿信息港中青网少年版推荐学生可以上学校的电子图书馆查询图书资料;推荐部分益智类游戏,如太阳岛网站等许多儿童网站里就有活动适合低龄孩子玩的 flash 游戏 .4、推荐学生上网看有益的儿童电影(没有暴力 ,内容健康的电影 ),如:迪斯尼动画 ,中国经典动画影片等等 .这样使孩子一上网就有目的性,提高效率 ,不易使孩子毫无目的地浏览而处于"迷航 " 状态 .考虑到我面对的学生目前还是低年级孩子 ,所以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方面打算在中高年级的时候 ,再渗透这方面的教育 ,目前只做一些非常简单的启蒙渗透 ,在这里不展开阐述 .六、研究的体会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了以上一些肤浅的做法但在低年级就有系统地 ,有意识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提高了自身的认知水平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受益匪浅 ,学到 ,悟到很多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技巧.,只能说还是比较浅层次的, ,还是具有一定成效的 :,学习有关文章 ,对于我本身就2、促进了家长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对老师给予的建议与指导深表感谢,有的还说帮助他们澄清对孩子上网教育认识的误区,很受启发 .例如 :有的家长怕孩子上网学坏 ,家里不敢装宽带 ,又或者是把电脑锁起来等等,但通过交流后,这些家长意识到这是" 治标不治本" 的方法,关键还是在教育 ,注重疏与导的关系 .3、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 .我们并没有剥夺孩子上网的权利与时间 ,经常在数学课上让孩子愉快轻松地上网玩游戏 ,有时是通过玩游戏 ,学数学的方式 ,孩子们无形中也提高了数学兴趣 ,无形中也喜欢了我这位数学老师 ,另外长期性地渗透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对于今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 "润无细无声 " 之效 !参考文章 :《如何引导学生文明健康上网》作者: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王生。
学生个案研究
学生个案研究学生个案研究本次个案研究的学生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男生,名为李明(化名)。
他在学校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本次个案研究旨在了解他的个人背景,分析他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李明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
他和父亲住在一起,因为父亲工作忙碌,无暇照顾他,所以他经常一个人独处。
这种缺乏家庭关爱的环境可能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学校方面,李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位列较低的位置。
他的语文和数学科目的成绩特别差,经常处于不及格的状态。
他的学习态度也不积极,经常在课堂上走神,不专心听讲。
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的动机也很低。
此外,李明还经常出现行为问题。
他喜欢捣乱,经常在课堂上说闲话,影响到他人的学习。
他对老师的教导和纪律要求不太服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李明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家庭环境对李明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缺乏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可能导致他对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关注不足。
其次,李明可能存在学习障碍。
他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特别差,这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两个学科上存在认知和理解困难。
最后,李明的学习动机较低。
他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没有太多的期待和要求。
为了解决李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和老师可以关注李明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可以安排心理咨询师定期与他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多方面方法,如个别辅导、奖励机制等,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其次,对于学习困难的问题,学校可以为李明提供专门的学习支持。
可以组织补习班或由专门的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最后,对于行为问题,学校可以采取措施加强纪律教育,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同时,老师可以与李明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告诉他他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并提醒他始终遵守校规校纪。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项目时间: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发现问题:学生在英语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太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提出假设:1. 教材难度加大,学生学习有困难。
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2. 学生的现有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
3. 学生到高年级心理发生变化,有的爱面子,担心答错了丢面子。
有的即使会,也不愿积极表现4. 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单调,学生参与机会少。
5. 课堂气氛过于严肃,没有轻松的环境,学生不敢发言。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
调查结果:1) 80%的同学表示对英语有兴趣。
2)在自我评价中,仅有5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我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比较一致,占全班总人数的14%。
3)害怕答错问题丢面子的有7人。
能回答问题,但不愿意参与的有9人。
认为自己现有的语言能力有限,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的6人。
4)半数以上同学表示他们不主动发言的原因是课堂气氛太严肃,不敢发言。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同学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沉闷,以及课堂活动的单调。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
行动方案设计:1.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2.改变以往教师串讲学生串练的教学模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中照顾到高年级的心理特点。
3.尽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找到答案,从而自信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
数据收集方式:教师日志、观察、问卷调查评价效果:1.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改进后的课堂教学方式。
89%学生对目前的课堂活动的设计很满意,78%的学生认为课堂学习气氛比以前更加活跃和轻松。
93%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课堂参与机会较以前多了,参与的积极性也比以前高了。
2.课堂教学观摩:从观摩记录看,学生从过去每节课仅有6-7名同学发言,到后来绝大多数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中发言,全班的气氛都带动了。
3.教师日志:在我们的教学日志中记录了很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事例,特别是在合作学习和自选阅读中,一些特别腼腆的学生也主动争取发言了。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发现问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同时也要求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字800—1000个。
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
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有部分学生对识字没有兴趣,识字能力较差,识字量少。
这些看起来小的问题,实质上却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会让孩子不爱学语文,语文能力差,很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的失败。
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遵循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尽快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实现大量识字的目的。
我们一二年级语文科组开设《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小课题研究,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提升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的综合训练课题,即“如何提高识字效率”。
如果生病需要吃药,那么针对孩子识字中的“病变”,我们科组的小课题研究就是强有效的“祛病良药”。
提出假设:1.教材难度加大,识字量增多,内容枯燥,学生觉得乏味,对学习就越来越不感兴趣。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识字能力差,识字量少,不愿意动脑筋,对一些比较难的字不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学习越来越感到困难,就越来越不喜欢学。
初步调查: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综合评价大概确定一个班中识字能力强和识字能力差的学生。
调查结果:1、每个班识字能力强的学生的比例大约是占40%,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大约占30%,识字能力一般的学生大约占30%。
2、80%的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对识字还是感兴趣的,这对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相当有利。
3、识字能力差的学生认为识字量很大,生字枯燥乏味,遗忘快,这是他们学习识字的一个大的障碍。
重新认识问题:教师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心态下愉快地识字。
行动研究案例
在兴趣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案例一.问题的提出今年,我负责一年级新生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这些年来,第一次上一年级的课程,本以为自己凭着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可以驾驭这班小孩。
可是一上课就发现,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乖巧,听话。
我板书时,他们就经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手舞足动;我提问个别同学,其他的学生总是不自觉地“抢台词”;有时学生还提出上厕所,肚子疼……偶尔为了一点儿小事你争我抢,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我感觉无法控制课堂。
我计算过,一节课下来,就只有开始的几分钟能讲课,其他时间都是管纪律。
学生总是屡教不改,实在忍不住的话,我会在他们面前大喊大骂,安静了不久,很快便又吵起来了。
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年级孩子,他们要告别无忧无虑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年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难免还幻想身处于幼儿园的环境当中。
因此,一切都变成了他们的新开始。
如何让孩子适应过来,适应新的课堂,我顿时感到彷徨和苦恼!二.实施计划方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不适宜小学生,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研究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说过,一年级学生好动,好表达,他们喜欢模仿,爱听有趣的故事,爱表扬,凭兴趣认识事物,感兴趣的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则心不在焉。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就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容易感觉疲倦,往往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结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我从俩方面制定了“以兴趣为主,激励为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行动研究方案:1.教师方面:我改变了以往惯用的“一张嘴、一枝粉笔、一块黑板”的“灌输式”的简单教学方式组织数学教学,多借助教具,学具﹑实物投影进行教学,利用电脑播放有趣的童话动物情景引入课题,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把孩子的灵魂吸引进课堂中去,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切以提高学习兴趣为主,一切为学生服务,迎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
学生成长教学案例
学生成长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由于学习压力较大,他的成绩逐渐下滑,而且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的家长非常担忧,于是寻求了学校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
小明的情况并不是个案,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都会面临学习压力、心理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小明来说,他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克服这些困难。
三、案例解决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学习辅导:为小明安排了一名学习辅导员,帮助他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并定期检查他的学习进度。
通过这些辅导,小明的成绩逐渐提高,学习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2. 心理辅导:心理医生为小明提供了一定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通过心理辅导,小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3. 家校合作:我们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向他们介绍了小明的情况,并建议他们为小明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多关注他的情感需求,减轻他的学习压力。
通过家校合作,小明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四、案例总结
通过以上的措施,小明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他的成绩稳步提高,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成长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学习辅导、心理辅导和家校合作等,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健康成长。
行动研究研究案例2
一、绪论(一)研究的缘起‚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
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
‛——雅斯贝尔斯①作为一名教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经常去中小学做调查研究,更感到兴奋的是自己能有机会经常去一所小学。
从2001年开始,我和我的同学就经常去甘藏沟小学②,一所位于西北贫困地区农村的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小学,该校也是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基地之一。
由于多次参与调查研究,对教育教学实际有些深入的了解,我经常在思考一些问题:真正的教育理念为什么在现实教育教学中难以得到有效的运用和体现,难道新教育理念真的是一个乌托邦吗?抑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根本的结合点在哪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呢?我试图从教育教学现状中以及教育学理论中来寻找答案。
在甘藏沟小学,我们课题组成员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课后访谈来了解教学现状。
此外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以及他们的成长,同时我们也很注重学校的管理和效能。
令我记忆颇深的是在甘藏沟小学听鲁老师的一年级语文课,在这节学习汉语拼音的新课上,鲁老师在课堂中,有7次使用同样的语言来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句话就是“321,坐整齐”。
当这句话说完以后,学生能安静1-3分钟,之后又开始大喊大叫,交①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头接耳,有位男生在课堂上哼起歌来,直到鲁老师制止,他才停了下来。
①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在课后的教师访谈中,鲁老师如此说到:“开学的时候就特别麻烦,不好管。
(学生经常说)老师,谁把我的纸撕过了;老师,谁把我的馍馍拿过了;老师谁把的我的铅笔拿过了。
都是这些事情。
刚开学,在课堂上,他们几乎要跳到桌子上了。
‛(摘自2002年9月17日,教师访谈)后来我问校长学校的“娃娃”②好不好管,校长说,娃娃不好管,乱跑呢!同时根据我的观察,在下课期间,有些低年级学生甚至走出校门到学校外面的小卖部买零食,而小卖部与学校之间就隔着一条繁忙的公路,学生出入非常危险。
关于行动研究案例的分析
关于行动研究案例的分析0811100017 教育系08教育1班李政案例:尊重,让成长不再孤独教科书中阐明,“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
行动研究体现出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但从定义上看,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行动研究的实质:如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校,班级)、与特定问题相联系(学生早恋及教师处理学生类似问题的方法)、功能性干预(找学生谈话,或是用其它各种方式宣传相关知识)、检验效果(案例中后期的反思)等。
可以说,这个案例是个典型的行动研究的案例,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下面,我从“行动研究”的特点、行动研究的环节等方面具体分析这个案例。
从行动研究的特点来分析行动研究具有情境性(情境性旨在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逐步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又不断的通过问卷访谈、个案研究等手段监视调整的效果,以基于这些反馈来对教学进行调整),在这个案例中,作为授课老师的“我”为了弄清楚真相,通过看日记,与当事人进行信件沟通以及后期的面对面的沟通来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进而采取道歉,开班会,联合其他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办讲座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来观察改革的效果。
行动研究具有合作性。
(合作性是指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常常共同协作来完成一个课题),这个案例就是由班主任和授课老师乃至到最后发动全年级的老师一起进行的行动研究。
这些老师从不同的方面,通力合作,打通每一个问题的关节。
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并一起践行。
行动研究具有参与性。
(各个成员都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而不是被试)案例中老师是主动引导刘阳和宋俊辉说出事情的真相。
老师也是采取了合适的方式,平等的对待每个当事人,使每位参与到这个事件中的人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被动,而是扮演着主动参与,并协助老师完成相关调查的角色。
特教学校学生成长个案研究
学生成长个案研究--培智四班赵茜成长个案研究运动与保健一、基本情况2000年农历10月16晚上8点25分,赵茜在家乡武威市古浪县土门镇的医院出生了,但却非常的娇小,体重不到4.5斤,几乎没有哭声,像猫叫的一样只有两三声,医生在拍打她数下后,抱过来告诉我们说”孩子一切正常。
由于离家近,第二天,我们便收拾出院了。
晚上9点左右,母亲让我喂孩子早点休息,我发现孩子在翻白眼,吓得我赶紧叫母亲,母亲说可能娃在睁眼呢。
说着便来到身也,却也被吓得不轻,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我随后来到了医院,却见到孩子不哭不闹的被插上了氧气,扎满了管子。
整整三天,孩子是没有一点知觉的,怎么样扎针,摆弄都是不哭不闹。
我在古浪县医院的嫂子也请来了她们的院长,随后会诊,反复捏拿药方,终于在第六天的中午,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二、学前教育和康复当孩子一岁了,还是不会走路,领居家同一天出生的小孩都可以走稳了。
我们带着孩子去了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市医院,各种检查,最终确诊为“先天性脑偏瘫”。
后来,又在兰州军区医院,省人民医院,兰大二院,均被诊断为先天性脑偏瘫。
兰大二院一位脑科专家建议,不要长期依附于药物,可以捏拿脊椎,手部,腿部,来做康复。
接下来的日子,我还在上班,孩子由姥姥,姥爷带着。
每天早晚各一个小时的按摩、捏拿。
孩子肠胃也不好,哭闹得几乎让二老不能撒手,就这样坚持了两年,终于可以扶着桌边走动,甚至可以在一头站着姥爷,一头站着姥姥的空炕头上走动。
惊喜的姥姥姥爷重新给孩子安排锻炼,用矿泉水瓶,装上十分之一的水,让孩子拎,一点一点的逐月增加来锻炼,在门前的小坡上拉着走,孩子也在一点一点滴的改变着。
医院的说法是,也是个奇迹!从小抱着走,马路上车一打嗽叭就吓一跳,由于发觉孩子的右面肢体完全发育不良,左手可以拿东西,右手一点劲都没有,连张纸片都拿不起,右腿也是比左腿短那么一公分,舅舅出主意说,让孩子撕纸片,整天就给她废旧的报纸,让茜茜用两只手去撕,刚开始,她用一只手扔,一次次的抓着她的手,教她去撕,不知道过了多久,她自己很笨拙的用两只手学会了撕纸片,姥爷的矿泉水瓶也可以用一也水多,一也水少的拎上一会了,姥姥,姥爷很是欣慰!我还是年轻,当把茜茜带出去玩或上街的时候,总是接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无论多远,我宁可抱着她,也不拉着她走!但姥姥,姥爷从不觉得,他们出门总是拉着她的两只手,一步一步的教她走路!教她用左手吃饭。
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中班新来了的可可,想要得到同伴的认可
行动研究的具体案例,中班新来了的可可,想要得
到同伴的认可
一、发现问题
东东哭着向老师说:小朋友们都不和我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二、计划
措施,在游戏活动中观察东东的特质,内向型。
行动,引导鼓励东东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或设置情景活动让他参与,并个别关注,引导。
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下,能参与活动,与人交往,但仍缺乏主动性。
观察反思,教师层层递进的引到和鼓励,让他有自我认可,感到自己也能为小朋友和老师做事情,和小朋友做好玩伴,给东东了自信心,促使东东乐于主动与他人交往。
三、其他
1、在每个计划行动前、行动中、行动后老师都会考虑到家园沟通,了解造成东东性格特征形成的可能因素,并在行动不同时期保持家园互通,步调一致。
2、在班级活动中,多创设情景模拟,让东东参与角色,引导启
发东东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3、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幼儿找冬冬游戏,让冬冬感到集体的
温暖,与集体自然融合。
4、老师及时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课题研究学生成长案例
课题研究学生成长案例学生成长案例研究学生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学生可能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成长经历。
通过研究学生成长案例,我们能够观察到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以及取得成功的过程,并从中获得启示和教育经验。
一个典型的学生成长案例是关于小明的。
小明是一位初中生,他在刚开始上初中时对学习感到无所适从,成绩一直不如人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明白了“努力就会成功”的道理,并开始付出更多的努力。
小明经历了好几个挫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数学。
他在数学上一直表现不佳,成绩在班级中垫底。
然而,小明没有放弃。
他主动向老师请教,在下课后也会向同学寻求帮助。
与此同时,他还加入了数学兴趣小组,参加了各种数学竞赛。
经过一番努力,小明的数学成绩开始有所改善。
他开始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仅在班级中排名前进,还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些奖项。
他的进步引起了同学和老师们的注意,他们对小明表示了赞赏和鼓励。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明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成长。
他在学习上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还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小明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他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寻求帮助是聪明的选择。
小明主动向老师和同学们寻求帮助,这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参与多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明通过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竞赛,培养了自己的数学技能,并且获得了一些奖项。
这让我们认识到,学生参与多样化的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发展他们的潜能。
学生成长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学生成长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通过观察学生克服困难、奋发向前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努力精神。
这将对我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行动研究例子
教育行动研究例子
1. 老师们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了一项教育行动研究呀。
就比如王老师,他发现很多学生不爱读书,于是他就尝试在课堂上搞各种有趣的读书活动,像读书比赛啦,分享会啦,哇,这效果可太棒啦!
2. 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行动研究也能发挥大作用哟!李老师注意到一些孩子数学总是学不好,她就专门为这些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这不就是像医生给病人开专门的药方一样嘛,真的很有效果呢!
3. 学校想让学生们更有创造力,这不就是得行动起来嘛!张老师组织了各种创意小组,像绘画小组、手工小组,让学生们在这里尽情发挥想象,就像小鸟在广阔天空自由翱翔一样,学生们的创造力真的提升了好多呀!
4.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也可以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呀!陈老师在班级里组织了很多团队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就跟大家一起搭积木盖房子似的,大家相互配合,社交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呢!
5. 想让课堂更有趣味吗?那就来看看这个教育行动研究的例子呗。
刘老师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好玩的游戏,哇,这就好像把苦药裹上了一层甜甜的糖衣,学生们可喜欢啦!
6.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呀!赵老师通过和学生们谈心聊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就如同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棵棵温暖的小树苗,让他们的内心茁壮成长呀!
7. 想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教育行动研究就有用武之地啦!孙老师针对学生们的一些不好行为,专门制定了纠正计划,就像给生病的小树除虫一样,效果那叫一个显著啊!
8.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靠教育行动研究呀!周老师设立了各种奖励机制,学生们为了得到奖励都拼命努力呢,这跟赛马比赛似的,多有动力呀!我觉得教育行动研究真的是让教育变得越来越好的法宝呀,我们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大学生成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迈入了大学校园。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职业、情感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高校大学生为例,探讨大学生成长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基本情况小王,男,20岁,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大一学生。
家庭条件一般,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在高中时期,成绩优异,但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进入大学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小王感到迷茫和焦虑。
(二)成长教育问题1. 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小王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流较少,缺乏团队合作经验。
这使得他在课堂上难以与老师互动,生活中难以融入集体。
2. 时间管理能力欠缺:小王在高中时期,学习任务较重,时间管理能力较好。
但进入大学后,课程相对较少,小王难以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3. 自我认知不足:小王在高中时期,成绩优异,自我认知较高。
但进入大学后,面对更多优秀的学生,小王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
(三)成长教育措施1. 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开展人际交往培训: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新生开展人际交往培训,教授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知识。
(2)组织团队活动:通过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让小王参与各类团队活动,提高其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提高时间管理能力(1)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小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开展时间管理课程:邀请专业人士为新生开展时间管理课程,教授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
3. 增强自我认知(1)心理咨询:为小王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2)开展成长讲座:邀请优秀校友、心理专家等为新生开展成长讲座,分享成功经验,激发小王潜能。
三、案例实施与效果(一)实施过程1. 开展人际交往培训,邀请专业人士为小王讲解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等知识。
2. 组织班级、社团活动,让小王参与其中,提高其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员研学成长案例范文
学员研学成长案例范文My experience with the student growth case study was truly eye-opening. Through delving into the details of a student's journey, I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llenges and triumphs that come with personal development. It was fascinating to witness the progress and growth that can occur when a student is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in their endeavors.我的学员研学成长案例范文经历让我大开眼界。
通过深入了解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我对个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胜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看到学生在得到支持和鼓励的情况下取得的进步和成长,让我着实着迷。
One aspect of the case study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importance of mentorship and guidance in a student's growth. It became clear that having a mentor who believes in the student's potential can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journey towards success. The role of a mentor extends beyond just providing academic support; it also involves fostering a sense of confidence and self-belief in the student.在案例研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导师和指导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一研究背景:某普通初级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一教学班共48名学生,使用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项目时间: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发现问题: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表现被动。
提出假设:1. 听力基础差,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2. 不会用英语回答问题;3. 爱面子,怕出错;4. 以前没有参与习惯;初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结果:1.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授课感觉不难(93%);2.在自我评价中,只有5 位学生认为自己主动参与课堂,占全班人数的10.4%;3.根据调查,只有5位学生表示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怕出错。
4.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主动回答是因为其他同学都没有举手,担心自己与众不同,被人冷落。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因为来自同伴的压力。
行动方案设计:1. 设计专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互相了解;2. 活动中积极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3. 设计小组活动,开展竞赛,增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行动计划:见3 Design a project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原计划修正和调整。
首先,重新设计了一些活动,因原有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现实和教材有较大的距离,新活动更贴近学生和教材。
第二,有些活动因为放假等原因而取消。
第七周的活动是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采用了“推测相似处”的活动方式,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了如下活动:由学生提名选定三对班里的好朋友,每对好友先确定自己的相似之处,运用“ They both…, They may both…”. 同时还组织学生故事复述,续写故事等,活跃了课堂气氛。
评价效果:1) 课堂观摩:从观摩记录来看,学生的参与增加,气氛活跃2) 问卷调查:7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80%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85%的认为,多样的课堂活动缓解了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
3) 教师日志: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事例,尤其是以前特别不活跃的几个。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ppt课件
• 在分析研究阶段:我在学生树立起学好词汇的信心基础上, 向学生推荐更高的词汇记忆方法,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词 汇记忆的效率,,四周后,对学生的记忆效果进行追踪, 就此阶段关于词汇记忆的讨论,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
输模式,二十通过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
(2)拼读为先 我把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强的字母(如S等)的发 音,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及英语单词重音的规律,词性与读音的 关系等知识,结合单元词汇,适时适量的在课堂上传授给他们。
(3)高频词为主熟悉程度高,使用频率高,具体和相互关联的 词一般都会提高记忆。我于是让学生分批次记忆单词,首批词 汇为单元高频词,以各课话题相关的实词和词组为主,数量控 制在各课生词总量的50%。
2.增加趣味性:为了满足学生在问卷中提出的增加词汇记忆趣味 性的要求,我在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两次五分钟口头 词汇检测,学生根据我给出的中文,拼读并口头拼出单词,或翻 译我给出的词组或短句。
3.组织学法交流:每个学生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各异我在所教 班级组织一次词汇记忆方法的经验交流活动,同学们或介绍最 适合自己的词汇记忆妙招,或畅谈词汇记忆中的感悟和困惑。
忆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中阶段学生
的学习负担重,因此学生本人也试图发现更高效的
词汇记忆方法。无论是在词汇学习的最初阶段,还
是词汇检验阶段,他们都希望是轻松的,简单的,
快乐的,有趣味性的,借助母语则能让他们更容易
获得这一体验。
5
确认研究问题:
• Clark & Starr(1975)认为,由于每一个教师都有有 价值的商品要卖给有时是不情愿的“顾客”。因而 对教师来说,找出办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很重要的,通过对调查问卷的认真分析,结合学 生学习实际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学生 的词汇学习效率的关键是激发他们词汇记忆的内 部动机,也就是让学生首先对词汇记忆产生浓厚
行动研究的一个例子
(牙买加)
问题:男生在学校学习不成功,很多男生辍学。
男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都不如女生
外来研究者与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在一起讨 论这个问题,并设计了一个行动方案
根据教师们的经验,初步认为,男生缺乏 学习兴趣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1、男生的学习风格与女生不同,而大部 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比较单一,更适合女 生(视觉型、倾听型、动作性)
行动研究的循环就如此这番 地进行下去…………
一年过去了,教师开始评估自 己的研究是否有效,男生的学习是 否有提高。
他们使用了学生的考勤表、学 生成绩记录单、男生及其父母在访 谈中所说的话、课堂观察记录分析 等来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男生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而且他们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本行动研究完成了一个循环
有的教师邀请体育明星到学校来与男生交谈
然后,教师们又聚集在一起,分析采取对策后的效 果;如果有的对策效果不大,则采取不同的对策。
此时,外来研究者又来了,协助教师对研究 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升,并敦促他们将 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六个月后,不同学校的教师 又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自己的 研究成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对 策。外来的研究者也参与到讨论 中,并对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
针对问题,他们决定尝试采 取一系列不同的行动策略。
与此同时,他们将所发生的 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 激发男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的教师尝试着每天至少对每一位男生至少表 扬一次。
有的教师定期对男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父 母交谈。
有的教师鼓励男生的父亲更经常地到学校来 参加活动。
他们观察男女生对不同学习科目的不同反应 他们观察不同教师在使用不同教学方法时男 女生的不同行为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属单位
撰写人
手机
案例完成者信息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背景/职称
主要贡献
案例实践及具体操作
二、案例描述
背景与问题
平时在分析学生成绩时,总觉得很吃力。经常手动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存长久。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给学生具体展示,只能口头叙述。
后来在信息技术2.0工程中的excel高效规范采集学生成绩这一课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深刻认识到原来使用好信息化技术,原来这么方便,而且非常高效。比如在分析学生成绩时,可以用excel的筛选功能对学生各个分数段进行统计,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或者生成每个学生专属的各科成绩统计图表和成绩起伏波动的折线图。在课程上给同学们生动的展现出来,可以看出,同学们十分的高兴。而且印象也非常深刻。不仅如此,excel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加减乘除练习,它可以做到自动出题,孩子做完后,可以自动判断对错,给出分数。各位家长们,是不是感到非常省心。小学生学习的大数的读法,随便一个数,利用电子表格,可以轻松给出汉字显示的读法。中学数学中还可以轻易的绘制常见的函数图像。更为重要的和鲜为人知的是,它还具有VBA功能,它可以编程。具有其它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由于和Excel紧密结合,又有独特的优势。利用表格输入和输出数据,人机交互良好,且简单易行。总之,利用VBA可以轻松实现更多教学功能,而且,可以作为孩子的启蒙编程软件。因为它触手可及,简单易行,界面良好,可以即时反馈结果,可以使孩子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对培养编程思想是大有好处的。
成长及变化
信息技术给中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深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日益走进了我们平常的课堂教学,它如一缕春风,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让我们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贪玩儿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让我们老师把费尽心机也很难讲清楚的问题变的直观明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欣喜的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感受:一、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趣化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动画有着极大的兴趣,所以我经常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新课,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比如教学《椭圆》一课时,我设计了《蚂蚁搬家》的动画情境,让学生算算蚂蚁的行走的路径有多长?孩子们果然乐于助“蚁”,马上投入到思考中;在教学《立体几何》一课时,我又设计了《乌鸦喝水》的动画情境,这一次孩子们却是在静静的观察和思考中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道理;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转换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收集数据有很多时候是要走出教室的,比如:收集十字路口五分钟内的各种车辆通过的数量.收集这种数据如果不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学生很难体会各种车辆出现的随机性、很难找到收集数据的有效方法、更体会不到不同时段车辆通过的数量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真正把学生带到十字路口,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还是有诸多的困难的:首先是安全问题,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一名老师带队安全问题不敢保证,学校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其次,在喧嚣的公共场所老师也没办法对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这种人流车流熙熙攘攘的地方很容易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要他们集中精力完成收集数据的任务对小学生来讲还是非常困难的,更谈不上还要积累和总结经验了.所以,我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由我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分三次(早、午、晚三个时间段)分别对十字路口的车辆进行录像,然后在课堂播放,把“十字路口的时空”搬到课堂,让学生观看录像进行数据收集.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预期的目的: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兴趣盎然,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分工合作,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数通过车辆的数目,一个人负责记录.很快各组收集的数据就报了上来,一次成功,各组的数据完全吻合.经过这次体验后,我感觉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经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搬来实物”,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的新知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但是已有的经验有时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建立起来的,到用的时候已经模糊了,需要重新唤醒.受到课堂有限的条件制约,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统统搬到教室里,让孩子们重新回顾的,这时信息技术就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作用了
思考与展望
本次培训让我非常愉快的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老师们讲课生动,仔细,认真,高效。而且每节课都配备了详细的练习题,让我们可以非常顺利的去练习。另外老师们的课也安排的很合理,每一节课的时间控制的也很好。总之培训比较难忘,收获颇丰。我觉得在本次培训中,我还需要加强练习,才能较好的掌握课堂上所有老师所传授的东西。
总而言之,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促进学科内容呈现方式更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更多样、教师教学方式更多元和师生互动方式更人性化。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使学生对知识易于理解,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高中学校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教师成长行动研究案例
省/市/县:
学校名:
学 段:
负 责 人:
联系电话:
“省培计划”高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学员成长研究案例
一、基本信息
基本描述信息
案例名称
利用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
案例主题类别
√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学校德育其他
所处学段学科
高二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