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修订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生活、工作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恐惧心理,告诉患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2.活动指导: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床头抬高15°〜30°,偏瘫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合理摆放良姿位,给予被动肢体康复训练。
3.饮食:给予高蛋白(各种肉类、蛋类、鱼类、豆类、香菇等)、低脂饮食(如脱脂奶、去油肉汤等,每日脂肪含量限于40g以下),昏迷或吞咽因难者可行鼻饲。
二、专科护理1.加强瘫痪的患者的基础护理,避免压疮、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2.眩晕的患者卧床休息。
3.癫痫发作的患者及时保护病人,专人守护,防止意外发生。
4.体温高的患者应及时物理降温,必要时可行人工冬眠低温疗法。
5.消化道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血剂,严重腹胀者可行胃肠减压。
6.呼吸肌麻痹者,备好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必要时行人工辅助呼吸。
【健康指导】1.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康复指导:卧床患者肢体保持功能位,根据病情被动活动肢体;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正确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四肢活动灵活的患者应加强户外活动。
3.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
4.药物指导:严格执行医嘱,告诉患者药物的副作用。
5.行为指导:告诉患者导致并发症的易感因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限制探视,戒烟、戒酒等。
6出院指导:居室经常通风,空气新鲜;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合理饮食与锻炼;加强康复锻炼(如语言与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诊,如出现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无力、手指麻木、眩晕、口齿不清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脑梗死护理常规题目:脑梗死护理常规文件类型:护理常规制定日期:2013年8月制定部门:神经内科修订日期:2017年8月修订次数:1次【概念】脑梗死乂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的神经网络。
主要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智能障碍、晕厥及癫痫发作、遗忘综合征、脑疝等。
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2、休息与卧位: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
3、饮食及营养:给予新鲜蔬菜、水果、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
轻度吞咽障碍宜吃粘稠半流质,进食要慢,以免引起呛咳、窒息。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
4、生活护理:根据患者需要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进食护理、皮肤护理等。
5、管道护理: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量、性状等,标识是否清晰。
6、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尿管,膀胱功能训练。
尿失禁男性患者使用男性尿道接引流袋、女性患者给予留置导尿管。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
便秘者保持大便通畅。
7、药疗护理:掌握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浓度、作用及副作用,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使用速度。
8、病情观察: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
脑血管介入术后,密切观察伤口、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变化。
10、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
专科护理1、体位护理:瘫痪肢体保持良好的功能体位,防止关节部位过伸及过展,尤其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正确摆放,防止关节脱位及足下垂。
2、康复锻炼:发病24小时之后,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康复锻炼,昏迷患者给予被动运动,清醒者指导参与被动及主动运动。
防止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畸形。
3、用药护理:使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波立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防止出血。
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时,需注意低血压等并发症。
4、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指导给予合适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饮食,戒烟,戒酒。
3、患者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病情危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评估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及其特点,有无脑疝形成。
5、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6、凡有意识不清、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及癫痫病史者,应加床栏,防止坠床。
必要时加约束带。
7、保持呼吸道通畅。
帮助或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出痰液。
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对神志不清、反射减弱者应及时吸痰并报告医师,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8、保持大小便通畅。
留置导尿管者,每4小时放尿一次。
尿引流袋及时更换。
便秘超过三天者给予缓泻剂。
9、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
10、高热、昏迷、压疮者按高热、昏迷及压疮护理常规。
11、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情作适当功能锻炼,防止足下垂等各种并发症。
12、保持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指导】1、环境:病室温湿度适宜,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低脂肪、粗纤维饮食。
3、日常活动:卧床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可被动活动。
4、心理指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恐惧、紧张等心理。
二、脑出血护理常规【概念】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
【护理评估】1、评估既往病史,是否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动静脉病变等疾病。
了解起病前有无情绪激动、过度兴奋、劳累、用力排便等。
2、评估有无头痛、呕吐、应激性溃疡、肢体瘫痪、失语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和体征。
评估呕吐的性状、有无喷射性呕吐,了解头痛的程度。
3、了解实验室等检查结果,如血糖、血脂、CT、MRI等。
【护理措施】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3周,避免一切可能使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包括移动头部、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
有精神症状如躁动时,加床栏。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1.患者观察:护士需要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循环、神经症状的变化等。
观察病情变化的及时性对于及时处理并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2.患者定位:神经内科患者可能存在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等情况,因此护士需要在患者床边进行定位,避免不必要的跌倒和骨折等意外事件。
3.病情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评估,包括意识水平、感觉、运动、平衡等方面。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判断出患者存在的神经系统问题,为后续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4.器械操作: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器械操作,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放置胃管等。
护士需要做好相关操作的准备工作,并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5.参数监测: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
这些数据的变化可能提示患者病情的恶化或者改善,护士需要及时处理。
6.疾病知识宣教:护士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康复措施等。
合理的宣教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理解疾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7.康复训练: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在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8.病情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药物治疗效果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9.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神经内科患者通常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跌倒、窒息等。
护士需要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10.心理支持: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情绪波动较大。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加康复信心。
总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通过专业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宋全荣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人入院后了解病情,查体,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入院宣教。
了解饮食、睡眠、药物过敏史,协助医师完成各种辅助检查及化验标本的留取。
2、根据病情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如剪指甲、胡须等,并协助更换病员服。
每周一洗发,剪指甲,每晚洗脚、擦浴。
特殊需求病人随时给予生活护理.3、对高热、昏迷病人执行高热、昏迷护理常规。
4、卧床病人取合适卧位,抬高床头15—30度,偏瘫病人给予肢体功能位摆放。
5、应用甘露醇的病人,须严密观察输液速度,一般15-30分钟滴完,老年患者及心功能不好患者酌情放慢滴速,防止局部外渗。
6、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并有计划的给与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二、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一)定义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是一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症.(二)症状、体征夏秋季高发,以儿童多见,多为急性病.1、出现病毒感染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畏光,肌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乏力等。
2、脑膜刺激征如头痛,呕吐,轻度颈强和Kerning征等。
(三)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安静,定时通风,监测体温及伴随症状,如体温在39度以上应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保证摄入足够的液体量。
2、(1)保持昏迷患者侧卧位,定时翻身及按摩皮肤,防止出现压疮;(2)保持肢体呈功能位,病情稳定后及早帮助患者逐渐进行功能锻炼.3、(1)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现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多提示有脑疝和呼吸衰竭;(2)观察意识变化: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应警惕是否存在脑水肿。
(四)健康宣教1、讲解本病相关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加强智力训练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一)定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内护理常规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2)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有昏迷,偏瘫,精神异常症状,癫痫发作者加用床挡,防止坠床。
(4)根据病情给予饮食指导,轻度吞咽障碍者给予半流质饮食,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5)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皮肤完整性,肢体活动变化及有无抽搐等,备好急救物品,以利于及时抢救,并做好记录。
(6)保持口腔清洁,昏迷,头部冰敷及鼻饲者行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口唇干裂者涂润滑油、(7)尿潴留者,行无菌气囊导尿术,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导尿管,每日行膀胱冲洗两次,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
(8)昏迷,瘫痪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重度营养不良者加用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预防压疮发生、(9)肢体瘫痪者保持肢体功能位,指导或协助其功能锻炼、(10)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心理辅导,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得信心。
(11)认真落实防压疮,防跌倒,防坠床及防管道滑脱等护理措施。
脑出血:(1)保持环境安静,谢绝探视,以免情绪激动。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头置冰帽,必要时使用冰毯机,防冻伤。
吸氧,翻身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搬动,加用床挡防坠床。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得变化,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抢救。
(4)保持呼吸道通畅,咳嗽无力者给予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5)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及降压药,注意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6)皮肤护理:使用气垫床,按时翻身,保持床铺干净平整,防止发生压疮、(7)昏迷患者24~48小时内禁食,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8)大小便得护理: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者,应给与留置导尿,并按留置导尿常规护理,便秘时定期给与通便药物或使用粗纤维得食物,嘱患者排便勿用力过猛,以防再出血。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脑神经、脊神经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的神经网络。
主要症状和体征动障碍、智能障碍、晕厥及癫痫发作、遗忘综合征、脑疝等。
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病情较重者应减少探视。
2、休息与卧位,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危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
3、饮食及营养,给予营养丰富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障碍宜吃粘稠半流质,进食要慢,以免引起呛咳、窒息、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质,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体位。
4、生活护理,对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颅内压升高、昏迷等危重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会阴及皮肤护理,协助翻身。
5、皮肤护理,意识障碍或长期卧床者视病情需要,定时协助翻身,以免发生压疮。
6、管道护理,留置管道者,注意观察管道是否通畅,标识是否清晰。
7、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尿管,定期做膀胱功能训练。
尿失禁男性患者使用男性尿道接引流袋、女性患者给予流质导尿管,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和床单。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
便秘者每三天通一次,保持大便通畅。
8、药疗护理,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的使用速度。
9、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
10、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密切观察伤口、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意识、瞳孔、心率、血压变化。
11、备齐及定期检查抢救物品及药品,必要时行胸外按压术,人工呼吸等。
12、出院指导,按时服药,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定期门诊复查等。
专科护理1、体位护理2、康复锻炼24小时之后挛缩、畸形。
3、用药护理(阿司匹林、波立维)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4、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5、安全护理6、颅内压增高患者禁止灌肠和腰椎穿刺检查7、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尼膜通(注意避光)等健康教育1、疾病知识指导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2、避免诱因物。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全)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全)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休息和卧位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者应鼓励下床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头高脚低位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营养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进食要慢以防呛咳。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鼻饲或中心静脉营养支持。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肢体活动变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师。
4、危重病人病情危重者做好重症护理及出入液量的记录。
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物,并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5、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症状、癫痫发作者加床档防止坠床。
对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年老者等就防止碰伤、烫伤、跌伤和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6、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期做膀胱功能训练。
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和床单。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护肛周皮肤。
保持大便通畅。
7、基础护理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度适宜。
注意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
协助病人饭前便后洗手,定时洗澡剪指甲,洗脚、洗头、理发等。
8、瘫痪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或过展。
定时进行体位变换,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挛缩畸形。
9、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10、药物护理正确、按时指导病人服药。
11、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家庭护理技术和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注意事项。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应用脱水剂时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应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尿便颜色等,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休息与卧床: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应鼓励下床做轻微活动,意识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除者取头高脚低或伴卧位,头偏向一侧。
2、饮食与营养:给与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加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轻度吞咽困难者吃半流食,进食速度要满以防呛咳,。
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者给鼻饲。
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瞳孔、体温、毛波、呼吸、血压、肢体活动表化以及有无抽搐等,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安全护理:意识障碍、偏瘫、癫痫发作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
对于视力障碍,瘫痪、认知障碍等防治跌伤、走失,不要远离病房或单独外出。
5、排泄护理:◆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失禁者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勤换尿垫。
*尿量异常的护理(1)记录24h出入液量和尿比重,监测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变化,监测体重变化。
(2)根据尿量异常的情况监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无脱水、休克、水肿、心力衰竭、高血钾或低血钾、高血钠或低血钠表现等。
(3)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尿失禁的护理(1)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
(2)及时清洁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爽,必要时涂皮肤保护膜。
(3)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男性患者可采用尿套,女性患者可采用尿垫、集尿器或留置尿管。
*尿潴留的护理。
(1)诱导排尿,如维持有利排尿的姿势、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按摩或叩击耻骨上区等,保护隐私。
(2)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定期更换。
◆大便失禁者及时清除排泄物,保持肛周皮肤清洁。
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的护理(1)指导患者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适当增加饮水量。
(2)指导患者环形按摩腹部,鼓励适当运动。
(3)指导患者每天训练定时排便。
(4)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
*腹泻的护理(1)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等。
(2)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评估肛周皮肤有无破溃、湿疹等,必要时涂皮肤保护剂。
(3)合理饮食,协助患者餐前、便前、便后洗手。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根据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指导休息与活动,病情稳定者可适当床边活动,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患者须绝对卧床。
2.饮食护理给予低钠、低脂肪、低胆固醇、适量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忌暴饮暴食,忌烟、酒,禁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
轻度吞咽困难患者给予流食、半流食;严重吞咽困难或昏迷患者给予鼻饲流食。
3.用药护理准确执行医嘱,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速,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高渗性、刺激性药物有无液体外渗。
指导患者按时准确服药、提高用药依从性。
4.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5.病情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视患者主诉,评估生命体征的变化,评估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头痛程度等的变化。
6.基础护理对长期卧床、水肿等压疮高危患者做到"六勤",防止压疮发生;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每日2~3次;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合理调节氧流量;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药或开塞露纳肛。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感染,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屏气用力动作、禁忌药物等。
8.康复指导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应循序渐进,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钠饮食,戒烟酒,保持排便通畅,控制体重。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预防呼吸道感染。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脑血栓形成
各管道观察及护理 ①输液管道保持通畅,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保证药液按计 划输人。避免在患肢穿刺,输人刺激性大的液体时最好采用中 心静脉置管技术,以免损伤外周血管。 ②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 ③胃管按照胃管护理常规进行。
脑栓塞
1.病情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有无头痛、恶心、喷 射性呕吐及神经功能缺失。
脑栓塞
4.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①肺量,保证充分氧合,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正确喂养,防止 误吸;发热者,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②泌尿道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清洁会阴;观察尿液颜色,性 质及量道;尿潴留者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每日清洁尿道口; 定时更换集尿袋和尿管。 ③压疮的护理 ④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抬高下肢20~30°,给予被动、主动肢体活动; 协助患者深呼吸、咳嗽,早期下床活动;病情稳定者及早进行康复训 练。
色,有无血尿 ⑤进行有创操作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要轻稳,减少损伤。 4、健康指导 ①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时监测凝血功能 ②饮食指导:改变不合理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高蛋白和丰
富维生素饮食,少甜食、戒烟酒。 ③定期复查:保持心情舒畅,增加运动量,定期复查。
脑血栓形成
1.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变化情况;观察患者 肌 力、肌张力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2.床单位
有效沟通
①在病人面前讲话时要尊重患者,语气自然,用词慎重。 ②用多种形式与患者沟通,如打手势.实物图片、书写或绘画等。 ③在康复及语言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语言功能。
脑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 ①建立优良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取得患者的信任。 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病程及预后。 ③重视患者的主诉,鼓励其表达自身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④与患者建立各种形式的有效沟通方式。 ⑤鼓励患者参与康复及掌握自我护理,增强自信心。 ⑥指导家属对患者照顾,使患者感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关心。 ⑦根据患者的各类型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⑧重视对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及时干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给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排便通畅;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食,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有无抽搐,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4、昏迷、偏瘫、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5、注意加强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管护理一日两次;6、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及外展,可用夹板等扶托;定时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7、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必要时记出入液量;8、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9、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10、出院前做好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注意事项;质量标准1、患者饮食符合要求;2、皮肤清洁,无压疮;3、适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4、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二、脑梗死的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动态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2、早期康复活动:帮助病人早期进行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并告知病人及家属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肢体的方法,以及翻身技巧,帮助病人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3、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供给充足水分,对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病人,可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食;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洗脸、更衣等;对言语困难的病人可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5、出院指导:进低盐低脂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肢体功能锻炼,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来院就医;质量标准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2、保持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位,坚持功能锻炼;3、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给予鼻饲;4、保证二便通畅;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2、如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遵医嘱及时治疗并适量补液,以防血压降低、血液浓缩而诱发脑血栓形成;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制,忌烟、酒及辛辣食物,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4、发作期应避免患者单独活动,以免跌倒;5、此病发作期大部分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而另一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应向患者强调此病的危害性;6、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有牙龈出血、身体有出血点及青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积极治疗;7、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应遵医嘱,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质量标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及时完成基础护及生活护理;3、宣教及时,病人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4、保持二便通畅;四、脑出血的护理常规1、病情监测: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肌力、语言能力等并及时记录;2、环境: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头部抬高15-20度,以降低颅内压,尽量减少搬动;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无效时,向医生报告并建议行气管切开;4、定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肢体置功能位,关节受压处垫以棉垫,以防压疮和肢体变形;5、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后放置胃管,再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若病人出现呃逆、腹部饱胀、咖啡色胃内容物,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止血、抑酸药;6、急性脑出血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脱水剂、降压药,并记录出入液量,防止电解质失衡;7、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质量标准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3、保持呼吸道及二便通畅;4、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5、保证营养摄入,进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鼻饲;6、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五、癫痫病的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床单位应配置柔软的床垫、床旁护架、吸氧和吸痰装置,床旁桌备有若干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等;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1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2对强直一阵挛发作者要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3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置于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有义齿者必须取出;4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症状;5少数病人在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伤人;质量标准1、密切观察病人,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3、需用氧气时注意用氧安全;4、宣教及时,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六、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呼吸发生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送监护病房;2、此种病人易出现误吸和吞咽困难,故要根据病情选择饮食,必要时鼻饲,床头备好吸引器,必要时吸引;3、病人有气体交换受损易继发呼吸衰竭,应吸氧,备好气管插管用物;4、对于知识缺乏的患者,给予讲解相关知识;5、对于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给予适合的交流方式;6、病人出现睑垂,斜视等视觉感知改变时,要保护病人,防止受伤;7、病人出现运动障碍,自理能力缺陷时,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1、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及时准确;2、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3、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4、保持病室清洁、肃静、病人安全舒适;七、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常规1、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和均衡饮食,以促进有足够的尿量和正常的大便排泄;2、高位脊髓炎吞咽困难患者应选择流食或半流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必要时应放置胃管;3、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鼓励其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排尿障碍时应行无菌导尿,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机能,并预防尿路感染;5、勤翻身,拍背,改善肺泡通气量,防止坠积性肺炎;6、在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感觉障碍的肢体受损;7、瘫痪肢体及足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8、经常按摩皮肤及活动瘫痪肢体,防止压疮的发生;9、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果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以防烫伤;质量标准:1、保持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2、保持呼吸道通畅;3、保持二便通畅;4、保持肢体关节功能位;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等;注意色、香、味的烹调,促进食欲;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5、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故护士应深人病房,与病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运用沟通的技巧,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6、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如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病人停经等症状;7、必要时遵医嘱输血;质量标准: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2、保持病人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3、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九、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常规1、贫血症状严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鼓励病人增加营养;3、注意口腔卫生,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4、病人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5、禁止应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使病人认识到再障治疗的长期性和艰苦性;6、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血;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7、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多关心、鼓励病人,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质量标准1、病室安静,患者卧床休息;2、保证营养摄入;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4、保证用药安全,严格遵医嘱用药;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和卧床休息。
2、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置。
3、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4、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5、保持患肢功能位,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伸屈、抬肢等被动运动,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6、指导患者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定时排便,忌努。
习惯性便秘者畅情志,克服对排便的恐惧与焦虑。
7、观察患者语言功能情况,鼓励患者开口说话多读书看报,适当听收音机,随时给予肯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8、观察有无呛水、呛食等情况,对轻度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训练进食,一般先用糊状或胶状食物逐步过渡到普通食物,少量多次,不宜过急。
减少进餐时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如关闭电视、收音机等,指导患者进餐时不要讲话,防止误吸。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意识障碍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用力,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变换体位,用温水擦身,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
6.遵医嘱鼻饲流质饮食,如匀浆膳、混合奶、米汤等。
7.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
遵医嘱做口腔护理。
(二)半身不遂1.观察患侧肢体的感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2.加强对患者的安全保护,如床边上床挡,防止坠床摔伤,每日用温水擦拭全身1~2次,按摩骨隆突处和经常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等。
3.指导患者进行肢位摆放,经常观察并及时予以纠正,注意患肢保暖防寒。
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急性期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取下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尿管;尿失禁者及时更换尿垫,防止尿液刺激皮肤。
2.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头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恶心呕吐,进食及大小便情况。
3.保持瘫痪肢体良姿位,如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往前伸保持上肢抬高60º~90°,肘关节伸展,患侧下肢髋、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如患侧卧位,患臂前伸,前臂外旋,患侧髋关节后伸,膝关节微屈,踝关节放松。
按时翻身,病情平稳即协助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4.躁动不安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应用约束带,避免使用热水袋。
5.用药护理
(1)健侧输液,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使用降压药时,监测血压。
(3)使用抗凝药物时,观察有无皮下瘀点、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倾向。
(4)使用脱水药物时,掌握给药速度,观察尿量、尿色及肾功能。
如20%甘露醇125~250ml应在15~30分钟内滴完,甘油果糖250ml滴注1~1.5小时。
6.低盐(6g/d)、低脂、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如黄瓜、
丝瓜、绿豆芽、紫菜、牛肉、鸡肉、鱼肉、瘦猪肉等。
每日进水2000ml以上。
吞咽困难者,选择密度均匀、适当黏性而不易松散、易变形、不易残留在黏膜上的食物,取半卧位,从健侧进食,从3~4ml开始,逐渐增至1汤匙量,必要时鼻饲流质。
教会病人及家属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异常症状的识别,一旦发现手指麻木无力、流涎、短暂失明、短暂的说话困难、眩晕、步态不稳等症状,立即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有无失语、感觉障碍。
2. 重点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头昏、头痛及肢体活动情况。
3. 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或平衡能力降低有关。
2.生活自理缺陷与偏瘫、认知障碍、体力不支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4.吞咽困难与意识障碍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本科疾病相关知识和药物治疗知识。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躯体移动障碍(1)给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教会病人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教会病人及其家属锻炼和翻身技巧,训练病人平衡和协调能力。
(2)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病情、治疗和护理,帮助病人面对现实。
(3)安全护理指导病人防止跌倒、摔伤、防冻伤、烫伤。
2.生活自理缺陷(1)协助偏瘫病人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理。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指导病人使用呼叫器,听到呼叫立即给予答复。
(3)鼓励病人从事部分生活自理活动和运动,以增加病人的自我价值感。
3.语言沟通障碍(1)保持病房安静,鼓励病人,不要急躁。
(2)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句子,让病人用“是”或“否”或点头,摇头来回答。
(3)借助卡片、笔、本子、手势等提供简单而满意的双向交流方式。
(4)安排熟悉病人情况,能够与病人有效沟通的护士,提供连续性护理,以减少无效交流次数。
4.吞咽困难(1)鼓励病人进食给予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性饮食。
(2)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时,则遵医嘱留置胃管,给予鼻饲流质,通过胃肠道营养支持的方式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5.知识缺乏(1)告知病人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常见症状与并发症,以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2)帮助病人及家属学会病情观察,掌握有关自我护理知识。
(3)告知病人必须要长期或者终身服药治疗,让病人了解常用的药物种类、用法、服药注意事项、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告诉病人长期服药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出现某些症状加重或疗效减退。
【健康指导】1.帮助患者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知识,关心和帮助患者,对患者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
2.适度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防止感冒。
3.指导患者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宜,忌烟、酒。
4.指导正确用药:告知患者药物名称、作用、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指导患者定期复诊。
6.告之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二、癫痫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发作时的抽搐部位、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和发作规律,以及有无外伤。
2. 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3. 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如苯妥英钠常可致牙龈增厚、毛发增多、乳腺增生、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眼球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等毒性反应。
4. 观察病人心理状态。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有窒息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意识丧失、喉痉挛、口腔和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2. 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时意识突然丧失、判断力失常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长期、正确服药的知识。
4. 恐惧、焦虑与癫病反复发作有关。
5. 潜在并发症:脑水肿、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有窒息的危险(1)使病人躺下头偏向一侧,解松病人衣服的领口、裤带。
(2)及时取走假牙,吸出口腔和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备好床旁吸引器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包。
(4)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
(5)予以高流量氧气吸入(4~6升/分)。
2.有受伤的危险(1)发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不可强行按压抽搐肢体,以防骨折和脱臼。
(2)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应专人守护并加床栏(3)防止关节擦伤,用棉花及软垫加以保护,抽搐时正确使用开口器,舌钳和压舌板,必要时用牙垫,防舌咬伤。
(4)病人躁动时予以保护性约束,以防受伤。
(5)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3.知识缺乏(1)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关心、尊重病人,指导病人面对现实,积极配合长期药物治疗。
(2)向病人和家属强调遵医嘱长期甚至终生用药的重要性,告知少服或漏服可能导致的癫痫发作的危险性,并介绍用药的原则和药物不良反应,勿自行减量、停药和更换药物。
4.恐惧、焦虑(1)了解引起焦虑、恐惧的原因并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2)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避免焦虑不安情绪发生,按时完成治疗与护理。
(3)鼓励病人说出焦虑、恐惧的感受并表示理解,指导病人进行自我调节,维持良好心理状态。
【健康指导】1.疾病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预后。
2.用药指导坚持长期正规用药,不可突然停药、换药或增加减少剂量。
并讲明不规律服药与疾病复发或引起持续状态的关系,调整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个别药物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如苯妥因钠,故不可随便增加剂量。
按要求每月查血象、血药浓度,每季度查肝功能,小儿定期查血钙、血磷,酌情补充维生素D3。
3.社会环境和工作指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以增进身心健康,切勿从事高空或水上作业及驾驶等工作,避免游泳、登高活动,以利安全。
4.生活指导生活要有规律,睡眠应充足,避免疲劳、过度紧张、感染、发热、低血糖、低血钾等诱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宜清淡且营养丰富为宜,不宜辛、辣、咸、过饱,防止过饥过饱和和饮水过多,避免烟酒。
5.外出活动指导应随带个人资料卡,写明姓名、详细诊断、药名、地址、病史、联系电话等,以备癫痫发作时及时了解及联系。
不要单独在河边、水边行走。
6.个别指导针对具体的病人,做好工休、上学、就业、恋爱、婚姻、生育等指导。
7.心理指导指导病人进行自我调节,嘱病人不要过度兴奋,维持良好心态。
三、单纯疮疹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
2.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如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的程度,抽搐发作时的表现、持续时间等。
3.观察病人肢体活动的情况,了解病人肢体肌力。
4.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有无抓伤、舌咬伤,有无二便失禁,局部有无红肿。
5.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6.注意倾听病人不适的主诉,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7.腰穿后注意病人有无头痛。
8.询问病人有无病毒感染的前驱病史。
9.恢复期注意患者有无认知智能的下降。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
2.急性意识障碍与脑实质炎症以及脑水肿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过多及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体温过高(1)体温〉38.5摄氏度时,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并观察降温的效果。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3)鼓励多饮水,每天1500~2000ml,予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5)出汗后及时的更换被服、注意保暖。
2.急性意识障碍(1)及时观察、记录和报告病情变化,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的化变,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正确快速的使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
(3)控制液体的摄入量,输液量不宜过快过多。
(4)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指导和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5)绝对卧床休息,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抬高床头15~30度,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栏,适当予以约束,病人抽搐时应防舌咬伤,必要时放牙垫,并给予持续冰枕护脑。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根据病人的喜好,提供营养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天进食热量达到12.54MJ。
(2)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予以鼻饲或静脉给予高营养。
(3)每周测体重一次。
4.潜在并发症:感染(1)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做好口腔护理。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每天做尿道口护理2~3次,导尿或更换引流袋时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健康指导】1.指导家属消毒隔离知识,指导患者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2.指导患者思维训练。
3.指导患者吞咽、肢体运动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服药,告之药物名称、剂量、不良反应及副作用5.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6.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心态。
四、面神经麻痹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面肌瘫痪的症状,如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味觉及听觉减退或丧失,多为一侧。
2.询问发病前有无受风着凉、病毒感染、中耳炎等病史。
3.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无高血压、满月脸、体重增加、骨质疏松、低血钾及面肌痉挛等。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自我形象紊乱与面神经受损而致的口角歪斜有关。
2. 疼痛:下颌角或乳突部疼痛与面神经病变累及膝状神经节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自我形象紊乱(1)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表达自身的感受, 给予正确的指导,告诉患者本病多数预后良好。
(2)加强面肌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多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
(3)观察患者的面部症状是否加重,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4)进食清淡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食物。
保持口腔清洁。
(5)注意保暖,防止面部受寒,避免直吹冷风。
2. 疼痛(1)遵医嘱理疗或针灸,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保护面部,避免过冷刺激。
【健康指导】1.助患者了解有关面神经麻痹的知识,关心和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
2.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保暖。
3.正确的指导用药: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激素类药物不能擅自停药,应逐渐减量。
4.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面肌的被动或主动运动锻炼。
五、帕金森病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体位不稳等症状。
2.观察病人是否有无面具脸、写字过小症、折刀样肌强直、齿轮样肌强直,慌张步态。
3.重点观察有无吞咽困难、进食有无呛咳等现象。
4.注意询问家属中有无类似疾病。
5.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幻觉、异动症、“开关”现象等。
6.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 躯体移动障碍与黑质病变、椎体外系功能障碍所致震颤、肌强直、体位不稳、随意运动异常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饮食减少和震颤、肌强直所致机体消耗量增加等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本病相关知识和药物治疗知识。
4. 生活自理缺陷与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有关。
5. 自尊紊乱与身体形象改变和言语障碍、生活依赖他人有关。
6. 便秘与消化功能障碍或活动量减少等有关。
7. 潜在并发症:外伤、压疮、感染。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1.躯体移动障碍(1)加强巡视,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指导和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必要时协助病人实行生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