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军事、环境监测、智能家居、健康管理等。
在这些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和生命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上述三个要素,需要一个高效、稳定且可扩展的路由协议来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路由决策。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不同,它不具有结构上的中心,而是由大量分散的节点构成,这些节点协同工作来达到目标。
由于节点之间的距离很近,数据包在此类网络中往往是通过多跳传输。
一个好的路由协议应当考虑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负载以及能源消耗,尽可能地减少数据包的延迟和数据包的丢失。
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三种主要的路由协议:平面机制、分层机制和混合机制。
1. 平面机制平面机制是指所有节点都属于同一层次,没有层次结构。
节点之间通过广播协议(如Flooding protocol)相互传递数据。
节点只需知道自己的邻居节点,数据包的传输是由遍布整个网络的节点负责的。
这种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但会导致网络不稳定,易出现死循环和数据洪泛问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
2. 分层机制分层机制是指将节点按照其功能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分层机制将一个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网络,每个子网络都有一个负责节点。
子网络之间通过中继节点进行通信,可以减少数据的传播距离和提高传输速率。
分层机制通常由三层组成:传感器层、联络层和命令层。
传感器层负责数据的采集与传输,联络层负责中继和路由,命令层负责网络控制和管理。
分层机制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网络负载和节点的能源消耗,提高网络的生存率和稳定性。
常见的分层机制路由协议有链路状态广告协议(LSP protocol)、电子飞秋协议(EFQ protocol)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技术教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技术教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用于实时监测、采集和传输环境信息。
在WSN中,节点之间的通信主要通过路由协议来实现。
路由协议技术是WSN中的关键技术,它决定了网络中数据的传输路径和流量控制方式,直接影响着网络的能效、延迟和可靠性。
在WSN中,路由协议技术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WSN中常用的路由协议技术:平面协议、层次协议和基于地理信息的协议。
首先,平面协议是WSN中最简单和常见的路由协议技术。
它将所有节点视为平等的,没有特定的节点负责管理整个网络。
这种协议通常基于最短路径算法,如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根据节点间的距离选择最优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平面协议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网络结构简单的情况。
然而,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平面协议的能效会降低,因为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变得过大。
其次,层次协议是为了解决平面协议在大规模网络中的能效问题而提出的。
层次协议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由一个或多个节点组成。
其中,每个层次内的节点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通信,而不同层次之间的节点通过特定的节点进行交互。
常见的层次协议有LEACH和PEGASIS。
LEACH协议以划分的簇为基础,按照轮次的方式选择簇头节点,由簇头节点负责转发数据。
而PEGASIS协议则采用链式结构,每个节点只与其临近的节点直接通信。
层次协议充分利用了节点之间的空间和能量优势,使得网络能效得到显著提升。
最后,基于地理信息的协议是利用节点位置信息进行路由决策的一种技术。
WSN中的节点通常配备有GPS等定位设备,可以准确获取节点的地理位置。
基于地理信息的协议可以根据节点的位置来选择最优的路由路径,以减少数据传输的能耗。
例如,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 (GPSR)协议通过在网络中建立位置簇,选择最近的邻居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以最短路径转发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选择原则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选择原则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逐渐应用到了各种监测和控制领域中。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对于网络的性能和节点的能耗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选择的原则。
一、路由协议的分类与特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一般分为两类:平面和分层。
1. 平面路由协议平面路由协议使用无层次的路由方案,使用相同的协议层次来协调路由过程。
常见的平面路由协议有LEACH、PEGASIS等。
它们都具有低能耗、低成本、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其网络容量、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拓扑结构都不够灵活。
2. 分层路由协议分层路由协议则使用层次化的路由方案,通过将网络分成不同的层次来提高路由效率。
常见的分层路由协议有EAR、TEEN等。
它们具有设备节点灵活性、路由效率高等优点,但是更为复杂,需要更高的计算能力。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路由协议,不同的协议适用的场景也有所不同。
二、路由协议选择的原则1. 针对应用场景选择路由协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为资源受限,因此在选择路由协议的时候需要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协议。
如对于一些时间敏感的应用,需要更加稳定和快速的路由协议。
而对于延迟不敏感的应用则可以使用较为灵活、简单的路由协议。
2. 适配节点和网络在选择协议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设备本身的硬件资源特性和网络的通信环境特点。
设备的处理器性能、存储容量、电量以及通信范围等都会影响协议的选择。
而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质量和网络规模等则会影响分布式算法的设计和协议的选择。
3. 学习不同协议的特点不同的路由协议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不同的路由协议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协议。
4. 充分考虑能耗和性能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在选择路由协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点的能耗和性能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感知和收集环境信息。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和方式,影响着整个网络的性能、能耗以及生存时间。
1. 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是一种经典的层次化路由协议。
它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若干个簇(Cluster),每个簇有一个簇首节点(Cluster Head)。
簇首节点负责收集和聚合簇内节点的数据,并将聚合后的数据传输给基站节点,从而减少了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量,节省了能耗。
2. AODV(Ad 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是一种平面路由协议,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数量较少且网络拓扑较稳定的情况。
AODV协议通过维护路由表来选择最短路径,当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向周围节点发起路由请求,并根据收到的响应建立起路由路径。
3. GPSR(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
它通过利用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来进行路由选择,具有低能耗和高效的特点。
GPSR协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节点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周围节点的位置,当需要发送数据时,节点会选择最近的邻居节点来进行转发,直到达到目的节点。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路由协议,还有很多其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如HEED(Hybrid Energy-Efficient Distributed clustering)、PEGASIS(Power-Efficient Gathering in Sensor Information Systems)等,它们各自具备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总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在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和网络能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术语表术语表Adaptive 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APTEEN 自适应敏感阀值节能型传感网络协议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SM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DD 定向扩散Directed DiffusionGEAR 地理和能量感知路由Geographic and Energy Routing LEACH 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CU 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PEGASIS Po-Efficient Gathering in SensorInformation System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信息协商传感协议Sensor Protocol for Information viaNegotiationTCP 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DMA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EEN 敏感阀值节能型传感网络协议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Network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南京邮电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邮电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路由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是由多个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用于对环境进行监测、采集和传输数据。
在WSN中,网络层和路由协议起到了关键作用,负责实现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网络通信。
一、网络层的功能网络层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一种机制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分组:网络层负责将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分成多个独立的数据包,并为每个数据包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2.网络编址:网络层为每个传感器节点分配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其他节点可以识别和定位特定的节点。
3.数据路由:网络层通过选择最佳的数据传输路径以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
这种路由选择可能是基于节点之间的距离、能量消耗和网络拓扑。
4.拥塞控制:网络层负责监测和调整网络中数据传输的速率,以避免网络拥塞和资源浪费。
二、常见的路由协议1. 平面分布式网络(Flat Distributed Network):在这种网络中,每个传感器节点具有相同的地位和角色,节点之间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通信。
这种路由协议适用于节点分布均匀的小型网络,但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广播的开销会大大增加。
2. 分级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在分级网络中,网络节点被分为若干个级别的集群,并指定一些节点作为聚集器和中心节点。
这些聚集器负责收集、聚合和传输其他节点的数据。
这种路由协议可以减少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和能量消耗,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
3.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Link-State Routing Protocol):这种路由协议基于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路状态信息来构建拓扑图,并计算最短路径。
每个节点需要维护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信息,并通过广播将信息传递给其他节点。
这种路由协议适用于节点之间的链路状态变化频繁和网络拓扑改变较多的情况。
4. 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这种路由协议基于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来决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主要任务是确保数据由 源节点准确高效地传输到目的节点,即寻找数据的 最优路径以及沿最优路径发送数据。
能耗:WSN中,路由协议的制定受能耗的限制。 ◆邻居发现过程:邻居节点间交换信息会消耗能量,交换数据越 大,能耗越大。 ◆处理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的计算和通信会消耗能量,通信的能 耗大于计算。
能量感知路由
能量多径路由
主要过程
路径建立 建立从源节点 到目的节点的多 条路径 计算出各条路 径的选择概率
数据传输
对于接收到的 每组数据,节点 根据概率从所有 下一跳节点中选 择一个节点
路由维护
周期性从目的 节点到源节点进 行洪泛查询以维 护路径的有效性 和活跃性
能量感知路由
能量多径路由
路径建立具体过程
缺点
➢节点硬件需要支持射频功率自适应调整; ➢无法保证簇头节点能遍及整个网络; ➢分簇与簇头选举 要公平
分层路由协议
PEGASIS协议
◆PEGASIS协议是对于LEACH的一种改进,节点间不再组成簇,而 是组成链 ◆PEGASIS协议基本原理:
1.假定传感器节点是同构和相对静止的 2.节点通过发送能量递减的测试信号,确定相邻节点的位置 3.进而了解网络的全局信息 4.节点选择其最近的邻居作为链上的下一跳 5.节点只需维护自己上一跳和下一跳的邻居信息
分层路由协议
LEACH协议
网络按照周期工作,每个周期分为两个阶段:
◆簇头建立阶段: 节点运行算法,确定本次自己是否成为簇头(选簇); 簇头节点广播自己成为簇头的事实; 其他非簇头节点按照信号强弱选择应该加入的簇头,并通知该
簇头节点; 簇头节点按照TDMA的调度,给依附于他的节点分配时隙;
dsr操作规程

dsr操作规程DSR操作规程(1200字)一、前言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是一种自适应的无线自组织路由协议,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DSR 允许无线传感器节点彼此通信,并通过建立动态的路由路径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为了确保DSR协议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制定一套操作规程,以指导管理员和用户使用和维护该协议。
本规程旨在提供DSR操作规范,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并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二、DSR操作规程1. 节点安装与设置1.1 安装节点:按照安装手册的要求,正确安装传感器节点,并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 节点设置:按照要求对节点进行初始化设置,在设置过程中,应注意设置节点的唯一标识符、传输区域、所在网络等信息,确保节点的正确识别和归属。
2. 节点启动与停止2.1 启动节点:在必要的情况下,按照指示启动节点。
在启动过程中,应确保节点正常连接到网络,并能够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
2.2 停止节点:在需要停止节点时,先停止其与网络的通信,然后按照指示逐步关闭节点,确保节点的正常关机。
3. 节点更新与维护3.1 更新节点:定期检查节点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及时安装和升级固件、驱动和软件程序,确保节点的高效性和可用性。
3.2 维护节点:定期检查节点的性能和状态,如果发现节点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维修和处理,确保节点正常运行。
4. 节点保护与安全4.1 节点保护:部署物理和网络安全措施,保护传感器节点免受物理和网络威胁,例如防尘、防水、防电磁干扰等。
4.2 数据安全:采取必要的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措施,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5. 路由设置与优化5.1 路由设置: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设置合适的路由参数,包括路由器节点的跳数限制、数据传输优先级等,确保路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5.2 路由优化:根据网络的实时情况和负载情况,对路由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述(路由协议)-lzy

部分解决了内爆和重叠问题 不需要进行路由维护 对网络拓扑变化不敏感,可用于移动WSN 本质上SPIN还是向全网扩散新消息,开销 比较大
缺点
地理路由: GPSR路由(1)
贪婪算法 利用节点的地理位置 信息 转发节点选取:
•
选择邻居节点中离数 据包目的节点更近的 点作为转发节点
局部优化问题
能量感知路由: -能量路由(1)
能量路由:基于节点的可
用能量(Power Available) 或传输路径上链路的能量 需求选择数据的发送路径
路径1:汇聚点-A-B-源节点,总PA=4,总a=3; 路径2:汇聚点-A-B-C-源节点,总PA=6,总a=6 路径3:汇聚点-D-源节点,总PA=3,总a=4; 路径4:汇聚点-E-F-源节点,总PA=5,总a=6;
路径建立阶段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能量感知路由: 能量多路径路由(3)
路径建立
目的节点向邻居节点广播路径建立消息,发起路径建立过程 中间节点:距离源节点更近同时距离目的节点更远的节点 路径建立消息从节点Ni发送到节点Nj时 本地路由表: 节点Nj
评价:多路经含义/目的
以数据为中心路由协议
内爆:节点向邻居节 点转发数据包,不管 其是否收到过相同的
重叠:感知节点 感知区域有重叠, 导致数据冗余
SPIN (2)
通过和邻居节点的协商来减少Flooding带来
的内爆和重叠的影响
通过元数据来完成协商过程
元数据:一种对源数据的映射,比源数据短 避免传输冗余数据
3步握手协议(ADV-REQ-DATA)
边界转发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多跳路由协议

汪鲁才 ,张 健
( 湖 南 师范 大 学 工 学 院 , 湖 南 长沙 4 1 0 0 8 1 )
摘
要 :基于无线传感器 网络节点 的能耗管理优化策略 , 提出 以网络层路 由协议 为研究对象 来分析 网络
能耗均衡策略 。为满足无 线传感器 网络 能耗 管理 的需求 , 在L E A C H, P E G A S I S , E H MR等分簇 多跳路 由协 议 的基础上 , 提出了能耗均衡 的动态多跳路 由协议。研究 证明 : 该协 议在不 同簇头数平 均能耗 、 节点存 活
l 4
9
传感器与微 系统 ( T r a n s d u c e r a n d Mi c r o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2 0 1 3年 第 3 2卷 第 8期
研 一究 一 j 1 与 探 讨
无 线传 感器 网络 的动 态 多跳 路 由协 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是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在这种网络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相互连接并协同工作,以收集和传输环境信息。
路由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对于网络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设计一个合适的路由协议是必不可少的。
在WSN中,常用的路由协议主要有数据中心路由协议、适用于大规模网络的平面路由协议和分级路由协议。
数据中心路由协议是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路由协议,适用于大规模WSN。
它将传感器节点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多个集群,每个集群有一个数据中心节点。
数据中心节点负责收集并聚合本地传感数据,然后将数据发送到网络中的其他数据中心节点。
这种路由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伸缩性和稳定性,但同时也增加了能耗和数据传输的延迟。
平面路由协议是一种无层次的路由协议,适用于中小规模WSN。
它采用无中心化的方式,将传感器节点平等对待,每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平面路由协议通过建立路由表,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节点。
这种路由协议具有简单、灵活和低能耗的特点,但也面临着网络拓扑动态变化时的路由更新问题。
分级路由协议是一种结合了层次和无层次特点的路由协议,适用于中等规模的WSN。
它将传感器节点按照能耗和功能划分为多个层次,并将高能耗的节点放置在网络的边缘。
分级路由协议充分利用了网络中不同节点的特点,实现了能耗均衡和网络负载均衡。
但同时也增加了节点之间的通信开销,并引入了层次划分和节点选择的问题。
在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时,需要考虑网络规模、能源消耗、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等因素。
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来选择路由协议。
例如,在需要高可靠性和实时性的应用场景中,数据中心路由协议可能更适合;而对于需要低能耗和简单路由的应用,平面路由协议可能更适合。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硬件资源有限 。节点 由于 受价格 、体积 和功耗的 3
限制,其计算能 力、通信 能力、程 序空间和内存空间比普
通 的计算机功能要 弱很 多。这一点 决定了在节点操作系统 设计 中,协议层次不能太复 杂。
在本 文 中,基 于无线传感 器 网络路 由协 议 的应 用相
关特 性,将这些协议分 为:平 面路 由协议 、层次化协议 以
及地理位置路 由协议,来加以分析 。
31 平面 路由协议 .
在这 类协 议 中,所有节 点不 分层次 ,所 以称 为平 面 协 议,工作 时一般sn ik节点向特定 区域 的节点发 出查询命 令 ,该 区域 内的节点 收到查询 命令后,i ik 点发送数  ̄sn 节
据。
节点 数量众 多,所 以多是微型的, 电池 的容量一般十分有 限。WSN的节 点节能要 求远 比普通Ad h c 点要 求高, o节 因此在传感器网络设计过程 中,任何技 术和协议 的使 用都 要以节能为前提 。
( )Fo dn 与G0 spn 1 Io i g s iig 它们 是 传 感 器 网络 应 用 最 早最 简 单 的 路 由协 议 ,
器 网络 的特点如下:
协议可 以根据网络结 构的不 同,分 为平 面路 由协议 、层次
化协议 以及地理位置路 由协议;也可 以依据协议算法 的不
同,分 为基于 多路选 择 的路 由协 议 、基于查 询 的路 由协
圜 困 回 国 圆
议 、基于协商的路 由协议 、基于Qo S的路 由协议 等;还可 以由信息源如何找寻发包 的路径 ,将各协议分 为主动式路
络。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支持服务质量的动态源路路由协议

关键词 : 服务 质量 ; 动态 源路 ; 无线多媒体传感 器网络 ; — S QD R
中图分类号 : N 9 T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 0 72 6 (0 2 0 -3 50 10 .8 1 2 1 )405 -5
R E R Q分 组 为止 .
1 2 路 由维护 .
视频 、 图像 等多 媒 体 信 息 的引 入 对 网络传 输 的
实 时 性 、 吐 量 以 及 服 务 质 量 ( u ly o ev e 吞 q ai fsri , t c
Q S 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 由协议 作 为 建 立 和 维护 o) 路 通 信两 点 间的 传输 路 径 , 直接 对 网络 性 能 有 着 重要 的影 响. 一种 优 良的路 由协 议 , 以产 生 降 低 网络 开 可
T N Y n S N igx n , Z O h -a Z A G J n G O X a —h a A i , O G rn —i g H U S uj , H N i , U ioc u n o i a
( col f o u i t nadIfr ai nier g hnh i nvr t, h nhi 0 0 2 hn ) S ho o mm nc i n om t nE gnei ,Sa ga U i sy S aga 2 0 7 ,C i C ao n o n ei a
主要 由路 由发 现 和 路 由维 护两 部 分 组 成 , 中路 由 其 发 现过 程 主要 用于 帮助 源节点 获得 到 达 目的节点 的 路 径 , 由 维 护 主 要 用 来 检 测 当 前 路 由 的 可 用 路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毕业论文

energy multiplex paths routing theory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1.1
近年来,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能够进行局部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的分布式设备,这种体积小、价格低廉且低能耗的节点被称作传感器节点。每个传感器节点仅能进行有限的信息处理,但是大量节点相互协作就可以详细观测一个给定的物理环境。大量这样的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自组织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媒介可以是红外设备或者无线电等。与传统的网络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依靠密集的散布以与相互协作来完成它们的任务。
1.低能耗。低能耗的要求基于两种原因:一是由于传感器节点的体积小,因此能量供给有限;二是由于传感器网络的工作环境往往难以更新电池或因更新代价大而不可操作。节点的能耗大小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时间具有重大影响,是其核心优化目标之一。
2.可扩展。由于传感器节点可能非常多,因而要求其应用的各项技术能有效用于大规模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从传感器网络开始的,传感器网络经历了如图1-1所示的发展历程。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使用具备简单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传感器网络;第二代传感器网络,具备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能力,采用串,并接口(如Rs-232、RS-485)和传感控制器相联,构成有综合多种信息的传感器网络;第三代传感器网络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用具备智能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传感器,采用现场总线连接传感控制器,构成局域网络,成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第四代传感器网络正在研究研发,现在成形并大量投入使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用大量的具备多功能多信息信号获取能力的传感器,采用自组织无线接入网络,和传感器网络控制器连接,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所介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指第四代传感器网络。
浅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浅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概要: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相关知识点的分析和思考,能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推动该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的普及和发展。
就目前来看,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疗监护、社区监控、矿井生产及军事侦探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正日趋广泛。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其基本特征和设计要求,以及平面路由协议和层次路由协议等两大分类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
1.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主要是用来处理网络中的传输数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分析,认为其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点和局限性。
(1)终端节点的特点。
传感器的节点数量相对较大,促使其能够作用于计算子系统、通信子系统、传感子系统和能量供应子系统等多个方面,不过同时也加大了建立全局地址的难度,而且各节点的传输能力、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极为有限。
(2)传感器定位特点。
在无线传感器中,由于终端节点的数量庞大,且通常是数据聚集的主要地方,因此,在进行传感器定位上,主要工作是由终端节点来完成的。
(3)传感器网络特点。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传感器网络的作用类型也不同。
呈现功能多样化的特点。
2.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1)注重路由算法节能。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上,降低路由算法的耗能,在网络周期运行、通信功能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降低算法能量消耗,能够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2)注重路由算法扩展。
随着无线传感器的应用日趋广泛,终端节点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网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繁冗。
为此,在设计时注重路由算法扩展性的提高,能够有效地融合新节点,从而提高网络处理数据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3)注重路由算法容错。
注重路由算法容错能力的提高,能够保证在分层结构的终端节点失效时,最大限度减轻簇头的高负载,以免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路由协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可以
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而动态路由协议则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动态路由协议进行简要介绍。
一. 动态路由协议的定义
动态路由协议(Dynamic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通过节点之间的通信建立网
络路径的协议。
它是在网络中自动决定路径的一种方法。
与静态路由协议不同的是,动态路由协议可以根据网络中的状态和变化来动态的调整路由。
二.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常由大量的低功耗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之间通过
无线信道进行通信。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点的位置和状态会发生变化,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来建立网络路径。
常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有以下几种:
1. AODV协议
AODV(Ad-hoc On-demand Distance Vector)协议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无线
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
它使用了反应式路由的方式,实现了路由的动态计算和修复。
当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在本地查找路由表,如果表中没有路由信息,则发送RREQ(Route Request)数据包以搜索最短路径。
一旦一个节点收到RREQ数据包,它将转发该数据包,同时维护一个临时路由表,用于以后的回复。
如果目的节点收到RREQ数据包,则返回RREP(Route Reply)数据包给源节点。
2. DSR协议
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协议是一种基于源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
正如其名字所示,该协议使用源节点来处理整个路由。
当源节点需要向目的节点发送数据时,它会随数据包发送一个路由请求,请求路由到目的节点的路
径。
每一个中间节点都会把自己的位置添加到所接收到的路由请求中,并将请求转发出去。
当请求到达目的节点时,目的节点会把整个路径发送回源节点,源节点就得到了一条通往目的节点的路径。
这种协议可以解决节点移动的问题,但是由于路由请求的频繁发送会导致网络负载过大。
3. TORA协议
TORA(Temporally-ordered Routing Algorithm)协议是一种基于临时有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
该协议通过建立临时有序的拓扑结构来实现路由。
在拓扑结构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高度,高度较高的节点是拓扑根节点,而较低的节点是叶节点。
当一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先查询自己的邻居节点,找到最近的拓扑根节点,然后发送RREQ数据到拓扑根节点。
拓扑根节点收到RREQ数据后会回复RREP数据,并把整个路径发送给源节点。
这种协议可以在节点发生移动或故障时重新计算路由。
三. 总结
动态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
在选择动态路由协议时,我们需要考虑路由计算的成本、网络负载和带宽等因素,以达到更好的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