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03aee86a0116c175f0e48ee.png)
作物栽培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以块茎入药,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
近年来,野生白芨被大量的私挖滥采,其产量和品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价格连年上涨。
2009年2月从云南省高山植物研究所引进白芨到永胜县种植5亩,经过3年的栽培管理,于2011年11月16日经实产验收,平均亩产白芨干品260.5kg,每千克按市场价60元计算,平均年亩产值5210元。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白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不耐寒。
常生于丘陵、山溪谷边及阴蔽草丛中或林下湿地。
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栽培在阴坡和较湿的地块。
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以及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且阴湿的地方种植。
栽种前翻土30cm,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及复合肥50kg,耙细整平,作1.2m的厢,厢高20cm,行道宽30cm,四周开好排水沟。
2.2选种。
选当年生具有鳞茎和嫩芽的假鳞茎作种,以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为好。
2.3定植。
按株距15cm,行距20cm开沟种植,沟深8~10cm。
种后盖3~4cm厚的细土。
种植最佳时期2~3月。
2.4田间管理2.4.1中耕除草。
根据白芨生长情况,一般每年中耕除草4次。
第1次在3~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生长旺盛期;第3次在8~9月生殖生长期;第4次在冬季倒苗后。
中耕宜浅,避免伤假鳞茎。
2.4.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齐苗期;第2次在冬季,每亩每次亩施复合肥30~40kg。
2.4.3灌溉排水。
白芨喜阴湿环境,生长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排灌,以防涝抗旱。
2.4.4越冬保护。
白芨不耐寒,应做好冬季防寒抗冰措施,盖草防寒,待春季出苗时揭去盖草。
2.5病虫害防治2.5.1虫害。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为害假鳞茎,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80~200g,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8~10kg,撒放田间诱杀。
白芨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白芨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d2e0a777232f60dccca1b4.png)
白芨是指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根茎,别名白及、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属多年生草本濒危珍稀中药材,性微寒,味苦、甘,具有化瘀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属止血类药,现已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
白芨在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特种涂料、纺织印染和日用化工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商业利用价值,被列入贫困地区国家扶贫优选项目,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近几年,广德县邱村镇白芨种植发展较快,效益较高,面积近400hm 2。
其中,安徽润华生态林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林下白芨种植基地200hm 2、白芨种苗繁育基地60hm 2,可年出圃优质白芨驯化苗4000万株、白芨籽播苗5000万株。
本文结合科技下乡和技术咨询服务实践,将白芨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1.1形态特征白芨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cm ;块茎肉质,白色,具有2~3叉,呈菱角状,有须根,常数个并生;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红色,花瓣不整齐,花期4—5月;蒴果圆柱形,上有6条纵棱,两端稍尖,果期7—8月;种子细小,多数[1]。
另外,还有一种白芨花为黄白色、叶为条状披针形,即狭叶白芨。
在紫红花白芨中,又有大种、小种之分,其中以大种块茎产量较高。
1.2生长特性白芨生命力非常旺盛,生存温度为-10~40℃,喜温暖、湿润、阴凉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泥土、腐殖质壤土,常野生于丘陵、低山溪谷边及荫蔽的草丛中或者林下湿地。
白芨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适合林下种植。
温度在15~25℃时白芨生长最迅速,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秋、冬季会倒苗进入半休眠状态,春季重新长出更多的芽头。
白芨适合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区种植。
2栽培技术2.1选地整地白芨宜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地块种植[2]。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2cf72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f.png)
白芨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和要点,以确保白芨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和栽培要点。
一、土壤要求白芨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5-7.5之间。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避免在盐碱地、酸性土壤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种植。
如果土壤质量不好,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肥料,并进行灌溉和排水处理。
二、适宜的气候条件白芨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中。
在种植时,应该选择气温适宜、降雨充沛的季节,避免在干旱或者寒冷的季节种植。
在夏季的高温天气中,需要注意对白芨进行保湿和遮荫,以防止叶片受到烧伤。
三、繁殖方式白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种子繁殖需要选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进行播种。
分株繁殖则是将成熟的根茎进行分割,然后进行移栽。
在进行繁殖时,应该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四、栽培管理1.肥料施用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
在种植初期,应该施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牛粪等。
在生长期间,应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白芨的生长和发育。
2.病虫害防治白芨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叶斑病、蚜虫等。
在种植时,应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者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同时保持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病虫害的滋生。
3.灌溉和排水在种植白芨时,应该注意灌溉和排水。
应该避免过度浇水或者积水,同时保证白芨的根系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
4.采收和贮存白芨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当根茎逐渐变黄时就可以进行采收。
采收后应该进行洗净、晾干和贮存。
白芨应该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霉变和质量下降。
五、结语白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种植白芨需要注意土壤、气候、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科学管理,以确保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护环境和健康。
白芨栽培技术
![白芨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fbb85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0.png)
白芨栽培技术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对于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白芨的栽培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其生长状况和产量,还关系到其药效和质量,因此掌握白芨的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一、适宜环境白芨适应性广,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阴凉的环境。
其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6~28℃,适宜光照为半阳光到荫蔽,适宜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山区地区最好选择山脚下或山谷地带,避免过于峻峭和阳光充足的地带。
二、繁殖方法白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根状茎分株和种子繁殖。
根状茎分株的繁殖方法比较简单,是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将株分成若干个小株,每株保留3~4个交替排列的叶子,种植到花盆或者直接种植到地里。
种子繁殖是一种较难掌握的繁殖方法。
在春季选择好的种子,经过浸泡消毒后,种植到育苗盘中。
育苗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湿度,及时浇水和通风换气,可在5~7天后出苗。
三、土壤管理1. 土壤改良:要选择肥沃、疏松的土壤,搜集好的腐熟有机肥并掺入土中,最好用腐熟的牛粪或鸡粪。
2. 土壤管理:要经常清除杂草,以免影响白芨的正常生长。
在生长期内需要适时的喜肥和加强灌溉。
四、病虫害防治1. 防治病害:在白芨生长期间需防治害虫和病菌的侵袭,以避免影响白芨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使用一些环境友好的草药制剂,如苦木炭、蒲公英或者红树皮浸水等。
2. 防止野生动物侵害:在农村地区,白芨的种植也受到野生动物的威胁。
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搭建简易荫棚,用尼龙网覆盖周围的草丛,有效避免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的侵害。
五、采摘与贮藏白芨的药用部位为块根,一般在栽培2~3年后进行采挖。
采挖时应挖掉整株植物,清洗干净,在阴凉处晾干。
贮藏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可将白芨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持其完整的块根形态,以保证药效和质量。
总之,白芨的栽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和细心的管理。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和科学的技术支持下,才能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白芨根。
白芨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白芨种植技术及亩收益](https://img.taocdn.com/s3/m/33c250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6.png)
白芨种植技术及亩收益白芨是一种珍贵中草药,能够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对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白芨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其产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白芨的种植也成为了众多农民的致富项目之一。
本文针对白芨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进行介绍。
一、地域选择白芨喜欢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喜欢气候温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环境。
选择地域时应选取海拔高、湿润、气候凉爽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土壤状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土地准备对于荒地或者长期未耕种的土地,应先开垦,进行深翻或反复耕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和排水性。
还应进行除草、锄地等工作,将土地清理干净。
2、肥料施用肥料的施用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对于白芨的种植,应施用优质有机肥料,以充分满足白芨的生长需求。
在施肥时,应注意掌握好数量和时间,过量施肥可能会导致植株生长过快,造成过度生长而影响产量。
3、选苗和挖穴选取健壮的苗木,并按照株行距30厘米×20厘米进行挖穴。
挖穴时应注重深度和大小,如果穴太浅,根系将难以生长发育,如果穴太大,便会浪费肥料。
4、灌溉对于白芨的种植,灌溉也是很重要的,应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湿度进行适时适量的浇水,保证土壤湿度对白芨生长的正常需求。
三、栽种栽种的时机应该在春季或秋季,一般是在进入春季或秋季农忙之前。
栽种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取健康坚实的幼苗,放置于晾晒室中晾晒,防止受潮质量降低。
2、挖穴时要求挖掘到深度为30-40厘米的土壤处,然后将幼苗放进去,埋好并轻轻压实。
3、定植后浇水。
4、连续两天施用生物菌肥。
四、日常养护1、杂草处理由于白芨的生长习性是根状茎在土壤中生长,叶子则生长于地面上,因此要经常除草,保持作物周围环境整洁。
2、病虫害防治白芨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有枯萎病、叶斑病和虫害等。
在栽种阶段应经常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白芨的栽培技术
![白芨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ee0c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7.png)
白芨的栽培技术白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和林地,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因此规范化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下是白芨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一、土壤选择和改良具体来说,白芨适宜生长在以下土壤中:1.肥沃的土壤: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2.疏松的土壤: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伸展和氧气的供应,可以提高植物的耐旱性和抗病能力。
3.透气的土壤: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可以促进植物的呼吸,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也可以预防土壤病害的发生。
4.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排水良好可以避免水分积聚和根部缺氧,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在确定种植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性质、养分含量、酸碱度等情况,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具体的改良方法包括:1.施入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常用的有机肥包括畜禽粪便、腐熟堆肥、绿肥等。
2.施入石灰:白芨喜欢生长在弱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如果土壤过于酸性,需要施入石灰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适宜性。
3.施入磷酸盐:磷酸盐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如果土壤中磷酸盐含量较低,需要施入磷酸盐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4.进行深翻和松土: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促进根系的伸展和吸收养分。
松土可以打散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疏松度,有利于植物生长。
5.并进行科学的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适宜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在进行土壤改良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植物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改良方法,并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肥料过量或浪费,保证土壤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6.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和分析,了解土壤的变化和植物的营养状况,及时调整土壤改良策略和肥料施用方式,保持土壤健康和植物的生长状况。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doc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042a45eefdc8d376ee3294.png)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白芨,别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连芨草,紫草等。
以地下根茎作药用,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
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
外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破裂等症。
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下面为大家介绍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一、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
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
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白芨采用地下块茎繁殖。
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
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
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
行株距30×20厘米。
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
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
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
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
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60万白芨实施方案
![60万白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d62d2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d.png)
60万白芨实施方案实施60万白芨的方案。
为了有效地实施60万白芨的种植和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选址规划。
1.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
2. 根据白芨的生长特点,选择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地区进行种植。
二、种植技术。
1.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松土、施肥和排水处理,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子选择,选择质量优良、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3. 播种方法,采用适量的密植方式进行播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管理措施,定期除草、施肥、浇水和防治病虫害,保证白芨的健康生长。
三、收获和加工。
1. 收获时机,在白芨生长周期的适当时机进行收获,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影响产量和质量。
2. 加工流程,采用科学的加工工艺,包括清洗、烘干、粉碎等环节,保证白芨的质量和药效。
四、市场销售。
1. 市场调研,了解白芨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2. 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拓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风险防范。
1. 天气风险,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风防雨等措施,避免自然灾害对白芨种植的影响。
2.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保证白芨的生长和产量。
六、经济效益。
1.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种植和加工成本,提高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2. 收益预期,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制定合理的收益预期和投资回报计划。
以上就是我们实施60万白芨的方案,希望能够为白芨的种植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
![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6914e6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3.png)
一、选地整地1. 选地:白芨适宜在温暖、稍阴湿的环境下生长,不耐寒。
选择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
要求土壤为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2. 整地:将土地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
若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或有机肥10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二、繁殖方法1. 块茎繁殖: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保持土壤湿润。
2. 组培苗繁殖: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三、田间管理1. 中耕除草:白芨在田间管理中,除草要求严格。
种植好喷洒乙草胺封闭,白芨苗出齐后,5-6月份进行除草。
除草时结合搂松畦面,浅锄,以免伤根。
2. 追肥:白芨喜肥,每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或稀薄的人畜粪尿。
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但仍需防止杂草丛生。
3. 灌溉和排水:白芨喜阴,保持土壤湿润。
干旱时浇水,7-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
白芨怕涝,注意排水。
4. 防病虫害:定期检查白芨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四、收获与加工1. 收获:白芨一般在种植后3-4年收获。
选择晴天,挖出块茎,去除杂质,洗净。
2. 加工:将白芨块茎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总之,中药材白芨种植管理技术要求严格,从选地、整地、繁殖到田间管理、收获与加工,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
只有掌握好这些技术,才能保证白芨的品质和产量。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
![《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15b2c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6.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白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解析》一、白芨概述白芨,学名Bletillastriata,又称白及、白芨草、白芨花等,属于兰科植物。
白芨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栽培历史悠久,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种植。
本文将从白芨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概述。
白芨的生物学特性白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喜阴、湿润、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
在自然条件下,白芨多生长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等地。
白芨的生长发育周期较长,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需34年。
其根茎呈扁圆形,表面灰褐色,有环节状凸起,质坚硬,断面类白色,呈放射状结构。
白芨花期46月,果期79月。
白芨的应用价值白芨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白芨胶,具有收敛止血、生肌、愈伤、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创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症状。
此外,白芨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园林绿化。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白芨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栽培前景广阔。
总之,白芨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
了解白芨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对提高白芨栽培技术、发挥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芨栽培环境要求气候条件:白芨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
同时,白芨对阳光的需求较高,应选择阳光充足或半阴的环境进行栽培。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1bcc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2.png)
引言概述:白芨(Cymbidiumgoeringii)是一种常见的兰花类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如何种植和照料这一珍贵的植物。
正文内容:一、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1.光照条件白芨喜欢充足的阳光,但对强烈的直射阳光敏感。
因此,它们最好种植在明亮但遮荫的环境中,避免阳光暴晒。
2.温度要求白芨适应性强,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一般而言,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
在夏季高温时,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适当增加通风或使用降温设备。
3.湿度管理白芨喜欢湿润的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或在植物周围放置水罐来增加湿度。
二、土壤准备和营养管理1.土壤选择白芨喜欢松散、透气的土壤,以有机质含量高的混合土为佳。
可以通过混合泥炭、腐叶土和珍珠岩等材料来制作适合白芨生长的土壤。
2.施肥方法白芨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
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料,如腐熟的鸡粪或牛粪,每个月施一次。
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肥料来提供额外的营养。
三、浇水和排水管理1.浇水技巧白芨喜欢湿润但不喜欢过度湿润的土壤。
一般来说,每周浇水一到两次即可。
在冬季休眠期间,可以减少浇水频率,避免过度浇水引起根部烂根。
2.排水管理为了避免积水,可以在种植容器底部设置合适大小的孔,以确保良好的排水。
还可以在容器底部放置一层小石子或波土壤来提高排水效果。
四、疾病防治1.蚜虫防治蚜虫是白芨常见的害虫之一,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植物,及时发现并用肥皂水或洗洁精稀释液喷洒叶片和茎部来防治。
2.真菌感染防治白芨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特别是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
定期喷洒杀菌剂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真菌病害。
五、繁殖和花期管理1.繁殖方法白芨可以通过分株、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
其中,分株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可以通过将成熟的株分割成几个较小的株来进行。
2.花期管理白芨的花期一般在寒冷的冬季,定期给予充足的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有助于花朵的形成和开放。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什么时候种植好?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什么时候种植好?](https://img.taocdn.com/s3/m/0e3a22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0.png)
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什么时候种植好?白芨是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它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因此在我国被广泛栽植,那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怎样的?什么时候种植好?一、白芨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是怎样的?1.选地整地:(1)土壤选择:白芨适宜生长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pH值在6.0至7.0之间。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会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2)阳光需求:白芨对阳光充足的环境较为适应,因此选择一个能够提供充足阳光的种植位置。
(3)整地: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松土和整理,以确保根系能够顺畅生长。
2.播种移栽:(1)播种:白芨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确保保持土壤湿润,通常在10至14天内会看到幼苗出现。
(2)移栽: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通常在3至4英寸高),可以将它们移栽到所需位置。
栽植时要确保植株之间的间距适中,通常为6至12英寸,以便它们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3.中耕除草:除草:在生长季节,保持白芨周围的地面干净,定期除去杂草,以减少杂草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有助于白芨的健康生长。
4.浇水:保持湿润:白芨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以免根部受到过度浸泡。
在干燥的季节,通常每周浇水一次,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5.病虫害防治:(1)病虫害监测:定期检查白芨植株,以发现并及时处理任何病虫害问题。
常见的问题包括蚜虫、叶螨、白粉病等。
(2)有机防治: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有机防治方法,如喷洒有机农药或使用生物控制方法来减少病虫害的影响。
(3)药物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疗。
但务必遵守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以确保安全使用。
二、白芨什么时候种植好?最适合种植白芨的时间通常在3月末至4月初,原因如下:1.温和的气候条件:3月末至4月初正好是春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而夏季的高温尚未来临。
在这个时候,温度较为温和,适合白芨的生长。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e2b46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5.png)
白芨栽培技术(完整版)一、栽培时间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种植地区、不同种植环境,种植时间也不一样,根据我们腾冲市多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无灌溉条件的种植地,每年的6-9月份为适宜,苗种植在雨水季节为宜,以利于加速生根。
有灌溉条件的种植地,全年均可种植。
二、基地的选择《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对中药材的种植产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等生态因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此外,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光照、温度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生物学特性等也在随时地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中药材的质量。
所以白及种植基地选择,毕竟是一种中药材,中药材的种植是要讲究道地性的,尽管目前还没有人对道地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但肯定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来种植。
第一,要远离污染源,目前城市污染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最好能远离城市。
第二,根据白及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环境自然条件(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第三,种植基地四周最好不要种植其他的农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
第四,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山区、半山区、水源充足、电源便宜的地方。
第五,海拔宜在600-2200m之间,沙质土壤(或者透气、透水良好的腐质土壤)平坝地、沟谷、溪边及疏林下。
第六,选择阔叶林下、针叶林下,松树人工林、野生林下,树龄在5年以上,阴闭度0.3-0.5,松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土壤肥沃,腐殖质土层深的林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营造一个种植环境好的林地。
土壤湿润、腐殖土及肥沃的沙质壤土,要求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土地。
选择坡度<20°,坡向朝东或东南的山坡中下部地段。
林地坡度<6°,宜开挖深度30cm以上的排水沟,避免林地积水。
坡度>6°,可以顺着坡向起畦种植,不必开挖排水沟。
白及习性为喜生于阴凉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生长旺盛,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9℃,全年无霜冻。
种植白芨的技巧
![种植白芨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13f4e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8.png)
种植白芨的技巧白芨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景观植物,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因此市场对白芨的需求十分旺盛。
那白芨怎么种植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白芨的技巧,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白芨的技巧1.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温暖、稍阴湿环境,不耐寒。
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种时,宜选阴坡生荒地栽植。
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厩肥和堆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没有农家肥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公斤,也可施有机肥100公斤。
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作宽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种子播种较难,分块茎繁殖较易,大面积发展时可选用组培苗繁殖。
块茎繁殖一般9--11月初将白芨挖出,选大小中等,芽眼多,无病的块茎,每块带1--2个芽,沾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厘米,深5--6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上,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出苗。
亩用种苗100公斤。
种植白芨的价格1、年年缓升:1985年1.10~1.20元,86~87年2~3元,88年3~4元,89年~91年4~5元,92~93年5~6元,94年6~8元,95年8~9元,96年10~11元,1997~2001年12元。
这16年白芨市价上涨了11倍,但是剔除通涨因素,还是缓升。
2、大幅震荡:2001年白芨市价12~15元,2002~2003年16~18元,2004年上半年突然暴涨到50元,2005~2006年回落35元左右。
3、月月暴涨:进入2007年白芨市价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4月涨到40元,5月涨到50元,6月涨到60元,7月涨到70元,因为全国各大药市,云贵川产地,大货走空。
4、百元天价:2010年白芨出现百元天价,到2012年3月一直维230元左右,且有价无货。
白芨生存条件的独特性1、生存环境要求的独特性:白芨大多野生于山野川谷的向阳山坡、疏林中、草丛中,喜欢阴凉的湿度较大的环境,土壤肥沃疏松而又排水良好的夹沙土。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6276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d.png)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白芨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白芨不同于普通蔬菜植物,它需要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环境来保障其生长和高产。
因此,针对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管理十分重要。
一、合理选择栽培地点白芨生长环境的选择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白芨应该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同时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虽然白芨不是喜欢十分潮湿的环境,但是也不能干旱。
因此,不宜选择过于干旱的土地。
同时,由于白芨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所以可以在栽培时适当施加水分,比如浇水、喷水等,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同时应根据气温和降雨量调整浇水量,保证充分的水分来源。
二、选择合适品种白芨种类繁多,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栽培需要的白芨品种。
有一些白芨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的特点,对于南方的种植而言更加适宜。
如果是北方的种植,可以选择越冬能力强、早、中熟的品种,以保证生长的成功率和效果,同时适当考虑自身环境和气候等因素。
三、合理的土壤改良白芨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积极进行土壤改良是栽培高产白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白芨喜欢松散、富有机质和丰富养分的土壤环境,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各种任务,盐分、水分、PH值、肥料和微量元素的供应等。
如果土质土壤条件较差,可以进行种植前的开垦和改良,例如深耕、施肥、施加牛粪或鸡粪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水量,从而增加白芨的生长量和高产效果。
此外,不同土壤条件需要针对性的施加不同的肥料,例如在酸性土壤中,可以添加灰石等碱性的肥料,使土壤PH值升高,以保证白芨栽植的成功。
四、合理的种植管理白芨的种植管理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白芨应该定期修剪草丛,并清除杂草,以保证其充分的营养供给和生长环境。
第二,合理的使用肥料,根据土壤特点添加或调整肥料种类和用量。
第三,适当施用叶面和根部的肥料,以提高白芨的生长状态和品质。
第四,勤摘芽、花、叶,及时切除有病、有虫害、有那些劣品,以防止病害的产生。
第五,适时进行排灌,根据气候状况、天气状况和土壤情况定期控制排水方案,以及排出过剩的水分和温度,达到合理的生长条件。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e9081a1a37f111f0855b2d.png)
栽培技术Za ip e ijis h u通常情况下,野生白芨,往往生长于丘陵、山溪谷边、林下湿地等区域。
由此可知,在白芨栽培中,适宜选择背坡或潮湿地带。
在腐殖质层面,应保证含量较高。
在土壤层面,应保证疏松性。
在排水层面,应保证便利性。
探析白芨生长的气温条件,若气温在25℃以上,白芨根部生长较快,且块茎膨大明显。
若气温在9℃以下,白芨就会进入休眠期。
若气温在0℃以下,白芨块茎较容易出现冻伤及冻死状况。
1.种苗选择在白芨种植中,若选用白芨组培苗栽种方式,就要针对组培苗执行炼苗操作。
探析炼苗操作,即是瓶苗盖子打开后,将之放置于自然阳光及通风条件下,连续锻炼七天左右,使白芨幼苗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若小块茎某部分在1cm以上,就需要用剪刀剪掉,并将之放入无菌基质之中,随之执行定根操作,可采用少量“组培小苗定值水”,使之发挥定根作用,其后放置于阴凉处,并执行定植操作,可采用塑料穴盘,使之发挥定植作用。
通常情况下,驯化苗生长期为4个月左右,就可将之移栽进大田种植区域。
在白芨种苗移栽后,种苗成活的关键就在于原球茎的生命力是否旺盛,若白芨种苗原球茎生命力旺盛,其成活率可达95%。
2.整地及栽植依据白芨生长习性,应将白芨种植于温暖阴凉环境中,并保证土壤的疏松性较好、腐殖质含量高、排水状况良好。
在白芨种植前,应执行翻地作业,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复合肥、腐熟农家肥,分别为75kg、1700kg,使之与土壤充分混合,并对地块执行抹平操作。
在大田下苗前,还需要执行一次耕地操作,切实保证地块整细耙平,并做一个高畦,其宽度约为130cm。
在白芨栽植中,应依照行距开穴,而行距标准一般为15cm×20cm,而穴深一般为10cm。
在每年清明节左右,就可开展白芨种苗栽植作业,对于成熟块茎,可将之分成若干个小块茎,并保证每个白芨小块茎均有新嫩芽,随之采用草木灰包裹块茎伤口。
其后,对于白芨假鳞茎芽,应将之朝上放置于穴底,每个穴的放置数量为三个,其放置状态为三角形。
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白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18982fd15abe23492f4d8a.png)
经济作物E-mail:kxzyzz@ 电话: 010-********本栏编辑:刘 颖白及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假鳞茎为我国民间传统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同时,白及在保健食品、蔬菜保鲜剂、酿酒、糊料及护肤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白及花色艳丽,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栽培。
一、生物学特性白及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及栽培。
白及多生长在高山、林缘或山坡草丛中,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性。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以中南和西南平均气温14.6℃的地区,植株生长旺盛,低于0℃以下的地区则易受低温冻伤或冻死。
白及在黄土、红土、黑土、沙土上都能种植,以在土质疏松、肥沃、沙壤土、不积水的地块上种植产量高、质量优。
白及喜充足的散射光,以半阳的生长环境为佳。
管理。
2. 种苗选择以三叉紫花大白及作为种植品种,选择新鲜完整、无病害、无机械损伤的白及分株块茎作为种苗,块茎大小以1~1.5厘米为宜,或从种苗公司选购6月龄的优质无菌播种苗。
一般一亩地需要块茎种苗或组培驯化种苗8 000~10 000株。
3. 栽种方法大部分地区宜于春季3~4月栽植,少部分南方地区可于秋季9~11月或翌年2~3月栽植。
株行距一般为15厘米×20厘米,穴深10~12厘米,每穴以正三角形栽入种茎1块。
栽种时种茎平摆穴底,须根保证直立,茎秆靠近,芽头向上,芽头与土平面深度在3厘米。
栽后浇透水,并覆盖黑色地膜或粉碎的稻草秸秆、枯树叶等,以控制杂草丛生。
4. 田间管理①间苗与补苗。
当白及芽头开始萌发时,二、栽培技术1. 选地与整地白及是浅根性植物,选择疏松的沙壤土,p H 值在5.5~7.5之间,土层厚度不低于30厘米的土质种植。
白及喜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 000~6 0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施肥后用旋耕机翻土20厘米以上,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匀。
种植前耙细整平,作宽1~1.3米的高畦,开宽30~40厘米、深25~30厘米的排水沟,利于排水李春华 文 / 图图4 白及鲜干品图3 白及块茎图1 白及组培苗图2 白及花朵经济作物E-mail:kxzyzz@ 电话: 010-********本栏编辑:刘 颖及时将地膜破小口,对种植地适当间苗,将一部分过密的幼苗移植到未萌发的空缺部分,确保白及产量。
白芨栽培技术和利润
![白芨栽培技术和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e8e44f1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1.png)
白芨栽培技术和利润种植白芨前整地施肥,成活后中耕除草,并追肥浇水,而种植一亩白芨,利润可达3至4万元。
一、白芨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用旱地种植,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和腐殖质土壤,把土翻耕20㎝以上,每亩施农家肥1000㎏,没有农家肥可撒施复合肥50㎏,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匀。
栽植前浅耕一次,把土整细、耙平,做宽130-150㎝的高墒。
2、种植选择驯化好的白芨块茎,每块带1-2个芽,蘸草木灰后栽种。
开沟沟距20-25㎝,深5-6㎝,按株距10-12㎝放块茎一个,芽向上,填土、压实、浇水、覆草,经常保持潮湿,3-4月新芽出土。
3、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
种植后喷洒乙草胺封闭,覆盖上一层松毛,以墒为单位,采用拱架支撑,并加盖遮阴网,以利白芨出苗齐。
5-6月是白芨生长的旺季,杂草也长得快,需进行除草,除草时要浅锄,避免伤根。
②追肥。
白芨是喜肥植物,每个月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7-8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但要防止杂草丛生。
③灌溉和排水。
白芨喜阴,应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浇水。
白芨怕涝,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
4、病虫害防治烂根病在雨季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注意排涝防水,深挖排水沟。
地老虎、金针虫可人工捕杀诱杀或拌毒土,也可用益富源催芽生根液700倍液浇施。
5、采收及加工白芨种植2-3年后,9-10月地上茎枯萎时,将块茎单个摘下,选留新秆的块茎作种用,剪掉茎杆,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取出晒干。
二、白芨的种植利润1、产量:高产田干货可达500斤左右,中产田300~400斤,低产田250斤左右。
2、收入:干货目前价格大约在150~250元左右一斤,亩收入60000元左右。
3、利润:每亩30000~40000元左右,但市场变化、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收益。
白芨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6260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a.png)
白芨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发布时间:2023-02-27T08:24:56.184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0月19期作者:方志存[导读] 本文介绍了白芨的生长特性,方志存(屏边苗族自治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屏边661299)摘要:本文介绍了白芨的生长特性,从光温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白芨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白芨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等,具有广泛的用途药,在生物医药、保健药品、纺织行业、颜料印染、涂料制作、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1],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野生资源被过度开采,现已列入濒危植物种,因此加大白芨的,能获得很好的效益,同时还能对野生白芨资源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文章依照白芨生长的特征特性,规范了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满足市场需求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生长习性白芨喜温暖、阴凉湿润的气候环境,怕涝、怕冻、不耐寒。
野生白芨适合于丘陵、低山溪谷两岸及山坡阴蔽草丛、林下湿地等地生长。
2形态特征白芨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 18~60cm;块茎肉质、白色,呈菱角状;有须根,数个并生一起;总状花序,花瓣不整齐;假鳞茎扁球形,富粘性,具线状须根,;茎粗壮、劲直;茎叶4~6枚,狭长、全缘,向上端渐渐变得狭窄,基部收狭成管状鞘、鞘抱茎;蒴果圆柱形,两端稍尖;种子小而多;花期4~5月,果期7~8月[2]。
3 栽培技术3.1 选地、整地3.1.1 选地白芨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土质为夹沙土、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
3.1.2 整地翻地前3~7d,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m L,兑水 40L均匀喷布土表,杀灭土壤中的草种,播种前应深耕,深度不低于20cm,亩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1 000~1 500kg,或者撒施三元复合肥50kg,翻耕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是一种兰科植物的根茎,是重要的药材植物,在中医中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所以人工栽培普遍,在众多的栽培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栽培经验。
接下来主要就是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白芨种植的过程和要注意的细节、栽培管理的具体技术。
1、种植土地
白芨野生环境是在山间树林之间,所以一般是较为荫蔽的环境,没有接受强光照射,林下土壤没有照射,根系涵养水分,所以比较耐湿,要湿润环境生长,树叶常年掉落,积累腐烂,形成难得腐殖土,营养丰富,所以需要肥沃的土地。
但是也不能积水,没光照。
2、准备设施
土地种植,一般平地种植,没有自然树林,所以要准备搭建一些遮阳设施,创造散射光环境。
种植区域要安装滴灌或是渗透灌溉的设施,主要就是为了以后种植区域灌溉和保湿。
生长良好。
3、栽种方法
主要靠之前备选的种球来种植,种植前用清理干净,然后用生根粉浸泡根系,不要浸泡种球。
然后挖沟栽植,直接一排排栽植,栽植后,根系覆土,展开,种球浅覆土,还要留出一半在土面。
种植后可以覆盖一些腐熟木屑,保湿。
浇水就可以。
4、温度水分
保持凉爽的环境温度,不要炎热,也不要寒冷,大概保持18到20度左右最好,不超过25度,也能生长,超过会有一些影响,主要适合在温带种植。
要求土壤湿润的环境,但不能积水,一般保持土壤60%的含水量就可以,保证表面土壤是湿润的。
5、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叶斑灰霉病,发病后主要危害叶片,防治,要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后,及时喷洒药剂,轻发病可以使用50%的多菌灵500倍溶液喷雾,发病严重可以使用65%代森锌粉剂500倍溶液喷洒。
主要虫害是蛴螬,主要咬食根茎,可以人工捕杀,或是诱杀。
可以用90%的敌百虫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