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非农化形式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
介绍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其定义。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构建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使用相应软件进行估计。
模型构建与估计
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并结合实际讨论其政策含义。
结果解释与讨论
05
CHAPTER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非农就业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户逐渐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协同效应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启示
03
CHAPTER
研究方法与数据
采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权威部门发布的微观和宏观数据,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农户数据。
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分析和挖掘,以满足研究需要。包括数据标准化、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剔除等。
加强系统性研究
未来应加强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全面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利用先进方法和技术
引入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技术,如大数据分析、GIS等,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
深化理论研究
加强对非农就业、农地流转和农户农业生产等理论的深入研究,为实践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指导。
06
CHAPTER
研究不足与展望
缺乏系统研究
目前对于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的研究相对分散,缺乏系统性的探讨和分析。
缺乏深度研究
现有的研究往往只关注单一因素或方面,如非农就业对农业的影响等,缺乏对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深度研究。
数据不足
由于数据收集的困难,现有研究在某些方面存在数据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土地利用带来了许多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种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农村人口流动导致了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一方面,在城市化大潮的推动下,农村被用于建设住房、商业设施和工业厂房,大量土地被转变为城市用地。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减少,部分耕地被废弃或转为非农用地。
二、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农民纷纷离乡背井到城市中寻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这会导致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同时也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
三、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口的流动加剧了土地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
一些农民在离开家乡后对土地不负责任地使用,导致土地沙化、水源污染等问题。
四、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乡村废弃了传统的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念,部分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同时,新移入的人口也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多元化。
五、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村人口的流动导致农村社区的人口复杂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这给村民的互动关系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
六、减缓农村人口流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的对策面对农村人口流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是必要的。
例如,政府可以引导农村人口流动,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减少非农用地的扩张。
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和生活质量,留住更多的乡村人口。
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对策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充实农村人才队伍、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农业生产。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流动现象日益普遍,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1.劳动力流失:农村人口流动导致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短缺成为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很高,流失的劳动力使得农作物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受到了较大影响。
2.农田撂荒: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部分农田撂荒,土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使得农民收入减少。
3.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流动加速了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大量增加,导致农业从传统种粮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向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的发展。
4.农产品质量问题:农村人口流动导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技术含量较低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替代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
这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二、应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措施1.加强职业培训:通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创业意识,引导农村人口扩大非农产业,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农业科技知识、现代农业管理技术等。
2.鼓励农村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社可以集思广益,整合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政府可以给予相关支持,提供贷款、技术指导等,促进合作社的稳定发展。
3.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村产业。
政府可以提供项目支持、财政补贴等,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吸引他们回到农村。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培育新的农业品种,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的农业机械装备等,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改善基础设施有助于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
结论农村人口流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政策调控
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政策调控人口流动与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对这一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推动作用、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讨政策调控的重要性。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人口流动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的经济环境和生活条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流入城市。
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其次,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例如道路,卫生设施,教育资源等。
这些改善吸引了许多农村居民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释放出了农村劳动力,使其能够进入城市参与到非农产业中,从而提高了整体劳动生产力水平。
这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劳动力转移还带来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农户的收入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拉动了农村的消费市场,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增长。
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持续繁荣。
三、乡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的挑战乡村人口流动也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了农村留守人口的增加,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
这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家庭分崩离析和乡村教育、医疗资源的不足。
其次,乡村人口流动还带来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许多农村居民将土地闲置或者出租给他人,这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不利于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调控的重要性与现状面对乡村人口流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政府在调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策调控旨在通过提供必要的保障和资源,平衡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_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收稿时期:2011-01-17;修订时期:2011-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98)资助。
作者简介:王成超(1979-),男,山东临沂人,博士,讲师,从事农户生计和山地生态恢复研究。
E-mail:wchc79@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王成超1,2,杨玉盛1,2(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针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福建省长汀县358户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非农化与耕地流出之间是一种正反馈关系,农户生计非农化有效促进了农户耕地的流出;②生计非农化诱致的农业劳动力缺乏以及较高的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耕地流出的直接原因;③生计非农化总体上对耕地流入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务农机会成本对农户耕地流入起到主导的抑制作用,而地租下降等因素对耕地流入起到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务农机会成本对耕地流入的影响。
关键词:农户;生计非农化;耕地流转;Logistic 模型;福建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690(2011)11-1362-06所谓生计非农化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不断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户谋生的方式逐渐从农业向非农就业部门转移[1]。
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镇迁移,生计非农化成为其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转型的典型特征[2]。
然而,生计非农化通过诱发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和非农收入的增加,最终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产生强烈的影响[3]。
因此,农户生计非农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4~9]。
有研究表明,生计非农化导致的农业劳动力总量和减少和务农的机会成本增加,促使土地利用的粗放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投入的减少、单位面积耕地产出下降、耕地复种指数的降低以及边际耕地的撂荒[10~14];而另外一些研究却发现,非农收入增加了农业资金投入,弥补了农业发展资金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最终促进耕地的集约利用[15,16]。
农村人口外流对乡村发展有何影响
农村人口外流对乡村发展有何影响在当今社会,农村人口外流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众多的农村劳动力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优质的生活条件,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
这一现象对乡村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农村人口外流为农村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改善。
外出务工的人员能够将在城市中赚取的收入寄回农村老家,这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有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一些家庭因此能够翻盖新房、购买家电等,改善了生活的物质条件。
同时,外出的农村人口在城市中接触到了新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经验。
当他们在节假日等时间返回农村时,会将这些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比如,他们可能会带来关于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或者关于乡村治理的新方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农村人口外流也给乡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减少。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导致农村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许多农田无人耕种,或者耕种质量下降,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其次,农村人口外流使得农村的人才匮乏。
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离开了农村,乡村发展缺乏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农村的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一些农村创业项目也因为人才短缺而难以开展。
再者,农村人口外流对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产生了冲击。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以家族、邻里关系为纽带的紧密型社会,人口外流导致这种社会结构逐渐松散。
一些农村的传统文化、习俗也因为缺乏传承和弘扬的主体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此外,农村人口外流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由于学生数量减少,一些农村学校被迫合并或者关闭,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条件变得更加困难。
农村医疗方面,医生的缺乏使得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应对农村人口外流对乡村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土地流转“非农化”趋势亟待重视
农村土地流转中“非农化”现象值得警惕九三学社唐山市委吕德平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中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加速发展趋势。
但通过实际调查看,目前一些地方存在工商资本大量介入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后“非农化”现象严重问题。
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农业用途的规定,造成流转过程中中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土流转中大量流失耕地等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一是有些工商企业将流转来的土地视为己有,导致土地非农化。
有的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办法占用大面积农地建设厂房,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土地部门的审批手续。
有的企业借农地流转之名违规搞房地产开发,在所建的温室大棚配套建看护房,而所谓的看护房实际上是别墅,吸引了一部分市民,特别是城市的退休职工。
二是以观光农业的名义流转土地,打国家政策的“擦边球”。
国家鼓励观光农业发展,但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曾明确规定,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建设的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确需建设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但实际上,好多企业以设施农业为掩护,未经任何审批手续在流转来的农地上建设宾馆、饭店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这实际上在以流转为“幌子”,打政策的“擦边球”。
三是有些工商资本受土地价值诱惑进入农业,或者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的,流转土地后干脆“圈而不用”,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
尤其是城市郊区,好多村大片土地荒芜,其实都早已卖给了个人。
四是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冲动,出台鼓励工商企业在农村租地经营的政策,不加限制地招商引资,并给予税收、土地利用优惠,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租赁农民土地,有的以强制或欺骗手段流转农民土地,压低土地租金,对工商业主的非农化行为纵容包庇,甚至与企业合谋获取利益,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人口流动及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人口流动及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不断变化的现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农民工潮。
这股人口流动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村发展中的人口流动现象,以及这些流动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首先,人口流动对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农民工纷纷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工作,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这种流动也导致了劳动力的空心化现象,即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而留下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儿童。
这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老年人和儿童的劳动力较弱,无法胜任繁重的农业劳动,导致农田闲置、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出现。
这促使农村地区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人口流动对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很多农村家庭拥有的耕地被荒废。
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充分利用和农业的结构调整。
农民返乡后发现自己耕种的土地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们纷纷选择其他产业参与。
一些家庭开始进行规模化种植、养殖和非农业产业发展,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
同时,流动人口的回流也带来了新的农业需求。
他们在城市获得的经验和技能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了农业文化的传播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此外,人口流动还推动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满足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农村地区不得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包括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改善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而且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农民工返回家乡带回了他们在城市积累的资金和知识,他们积极投资于农村各项事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人口流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外出,大片农田被废弃,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成为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生产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生产农村人口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其他地区参与非农产业活动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一现象。
一、农村人口流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流出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农田的耕作和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可能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
其次,农村人口流出还导致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资金、农机具等资源供给不足,限制了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
此外,农村人口流出还导致农村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年轻农民较少,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农村人口流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而,农村人口流入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流入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密度,有助于增加农田的耕作强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农村人口流入可以带来技术和资金的引进,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此外,农村人口流入也可以促使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三、应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交通、供水、生活配套设施等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留住更多的农村人口。
其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增值效应。
最后,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具有双重影响。
农村人口流出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挑战,而农村人口流入则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机遇。
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措施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生产的支撑,而农业生产也需要农村人口流动的助力,两者应相辅相成,实现共同发展。
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农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的农村发展中,非农产业政策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从就业、收入和农村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业影响非农产业政策对于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
传统农业在劳动力需求上有限,难以满足农村人口的就业需求。
而非农产业政策的推进,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例如,政府推行农村农民工转移就业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作。
此外,农民也可以通过发展农村工业、乡村旅游、养殖业等非农领域来增加就业机会。
非农产业政策的影响使得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减轻了农村人口的务农负担,提高了就业和收入水平。
二、收入影响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提高农民收入。
传统农业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的销售和种植收益。
然而,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可以通过参与农村工业、乡村旅游、电商等非农领域来增加收入。
此外,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也为农民提供了多重收入渠道。
农民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可以获得稳定的工资和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减轻对农业的依赖。
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有利于促进全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发展影响非农产业政策也对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非农产业的引进和发展丰富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水平。
例如,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发展农村工业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农村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好地利用,农民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更新和拓展。
总结:非农产业政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收入和农村发展三个方面。
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而非农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非农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首先要明确的是,非农化指农村人口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过程。
这一现象是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必然产物。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非农部门,可以为农村经济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第一,非农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经济结构将由传统的农业为主转向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这将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第二,非农化还可以带来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
在城市非农部门,劳动力的价值相对较高,农村人口通过转移工作获得的收入往往高于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收入。
这将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第三,非农化还可以带来农村社会文化的变化。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他们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知识和文化,这将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农村人口的转移也会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然而,非农化也有其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造成农业生产的减少。
这可能会导致农村社区面临着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
其次,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会导致农村家庭的空心化。
随着年轻人的外出打工,老人和儿童成为农村留守人口,导致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疏远。
再次,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也会增加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社会矛盾。
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农民工的就业、住房和社会福利等问题也将对城市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最后,非农化也会加剧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大部分农村人口缺乏相应的技能和素质,限制了他们在城市非农部门的发展。
这导致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和社会地位普遍较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在利与弊之间取得平衡,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规范非农化进程。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化”辨析
非农化与非粮化
非农化是指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如用于建厂、修路、城镇建设等非农业用途。 非农化导致了农业用地的流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而非粮化则是指 农用地转为非粮食作物种植,如用于种植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非粮 化虽然并不直接导致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但会挤占粮食种植用地,从而对粮 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粮食 安全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推动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这 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更 多福祉。
谢谢观看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非粮 化”辨析
01 引言
03 案例分析
目录
02 非农化与非粮化程的加快,农地流转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农地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和转让。然而,在农 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非农化”和“非粮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生产和 粮食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次演示将对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和“非 粮化”问题进行辨析,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3、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建立与土地市场价值相符的 补偿机制。同时,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用的监管,防止补偿费用被截留、挪用。
4、强化执法监督。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占用农用地和非法流转土地 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防止权力 滥用。
总结
农地流转过程中的“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面 临的严峻挑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政府 管理、农民培训、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措施。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体系,为农地流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农村人口流动是指农村居民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原居地,流向其他地方。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流动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劳动力流失。
农村人口流动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到城市,农田的管理和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农民迁出后,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减少,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影响农田的耕作、种植和农产品的采摘。
2. 农业转型加速。
农村人口流动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进行。
因为迁出村庄的农民,往往转而从事城市工作,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程度也被推动。
3. 技术和管理改善。
农村人口流动使得农民接触到城市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带回家乡,使得农业得到技术和管理的改善,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
二、应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措施1. 提供就业机会。
为了减少农村人口流动,政府应加大就业机会的创造力度,通过引进产业、推动农村企业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村就业,吸引农民留在家乡。
2. 提高农业收入。
通过加大农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先进耕作技术、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3.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在农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供应等,提供良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让农民有更多留在农村的动力。
4.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
通过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权益保障机制,鼓励土地适度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5.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措施,增加农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减少农村人口流动。
6.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通过提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创业扶持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增加农民在农村发展的机会。
综上所述,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
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
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非农就业、农地流转与农户农业生产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转型,非农就业、农地流转等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变化以及可能带来的利益和挑战。
非农就业是指农村居民脱离传统农业生产,通过参与城市或城市附近的非农产业就业创收。
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农户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尤其是年轻人和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更倾向于从事非农就业,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短缺。
这可能导致农民在农业领域的效率降低,影响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
其次,非农就业所得的增加,使农户的收入多元化,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来源。
这使得农户在农业生产之外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可供利用,提高了农户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
然而,非农就业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经验技能匮乏、短期合同工作的不稳定性等,这些可能会对农户的经济稳定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与非农就业相伴随的是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是指农民或农户将自己的农地租赁或出售给其他农户或农业企业进行经营。
农地流转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农地流转可以帮助农户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通过租赁农地或出售农地,农户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降低使用大型农业机械的门槛,提高生产力。
另一方面,农地流转也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集中和农地的空置。
一些富裕的农户或企业通过大规模租赁或购买农地,使得资源流向少数富有者手中,加剧了农村贫富差距。
农地的空置也可能出现在一些农户无意愿或无能力进行农业生产时,导致农地的闲置浪费。
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变化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户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在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农化趋势,农民纷纷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这种非农化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就业机会增加、农村收入结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非农化现象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获得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他们可以在城市的工厂、建筑工地及服务行业等岗位上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摆脱传统的农业务农模式,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梦想。
非农化现象的出现,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参与非农经济活动提升自身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品质。
其次,非农化对农村收入结构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传统农业经济主要依赖农产品的种植和畜牧业,收入来源单一,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而通过农民跻身非农经济,可以增加收入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农民在城市就业后,除了工资收入,还可以通过创业、经商或者从事服务行业等形式获取更多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第三,非农化现象也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农民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地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
为了满足农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城市不得不投资兴建更多的住房、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最后,非农化现象还推动了农村社会发展的进程。
在农民进城之后,他们往往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交圈子和新的社会风尚,这有助于他们从传统农村转变为现代城市社会的一员。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城市人群的互动和交流,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素质。
总之,非农化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收入结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村社会发展,非农化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非农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为的影响2023-11-05contents •引言•农户非农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农户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背景农地流转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探讨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目的与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相关数据库以及实地调查数据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整理和统计分析02农户非农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1农户非农就业现状分析2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从事非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农户非农就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
农户非农就业的结构非农就业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户非农就业的收入农户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农户非农就业产生影响。
政策法规如劳动法、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法规对农户非农就业产生影响。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差异也会影响农户非农就业。
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随着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增加,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从而推动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对农户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通过流转土地,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农地流转与农户非农就业的关联农户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二者相互促进。
03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农地流转行为的定义与类型农地流转行为的定义农地流转是指农用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
农地流转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出租、转包、转让、抵押、入股等。
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对农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如土地承包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对农地流转行为有重要影响。
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挑战
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挑战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与挑战。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劳动力、农民收入、农产品市场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农村人口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挑战。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农民市民意识的提高以及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人口逐渐从传统的大规模种植农作物转向多样化的农业生产。
传统常见的粮食种植和养殖业逐渐受到农民的冷落,而一些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受到农民的青睐。
这种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农业劳动力的流失随着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失。
农民流向非农业领域从事工商服务业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年轻人更倾向于离开农村去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对农业生产带来了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农民对劳动力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劳动力流失也使得农业产业链的衔接不畅,在农产品的种植、管护、采收和销售等环节上出现了瓶颈。
三、农民收入的提升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对农民收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方式,农民的收入逐渐摆脱了单一的农产品销售,实现了多元化收入来源。
然而,农民收入的提升程度还不够,高质量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四、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的崛起使得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使得农产品市场需求更为多样化,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培育更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同时,农产品的市场开拓也需要与农村人口发展趋势相适应,匹配优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
五、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农地非农化情况汇报
农地非农化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农地非农化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汇报和分析。
首先,农地非农化的速度加快。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地被大规模开发建设为工业园区、居住区等非农化用地。
这导致农地的快速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其次,农地非农化的结构不断优化。
在一些地区,政府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将一些低效的农地转为高效的非农化用地,促进了农地的集约利用。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的结构不合理,导致了农地的浪费和滥用。
再者,农地非农化的影响逐渐显现。
农地的流失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甚至影响了农民的生计。
同时,农地的非农化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农地非农化的问题。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地和非农化用地的范围,严格控制农地的非农化流失。
其次,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将闲置的农地流转给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高农地的利用率。
同时,加大对农地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农地的监管和执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和破坏农地的行为。
另外,还要加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减少对农地的依赖。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素质,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最后,要加强农地非农化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地非农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和解决。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地非农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地理科学进展
第33卷第4期2014年4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3,No.4Apr.2014收稿日期:2013-09;修订日期:2014-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1);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2489)。
作者简介:龙冬平(1985-),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E-mail:longdongping2012@ 。
通讯作者:李同昇(1960-),男,陕西岐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研究,E-mail:leetang@ 。
517-530页1引言农村人口非农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符合社会进步规律的一种地理现象,对其深入研究可为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可能。
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是指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发生的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
这种变革的突出特点是农业人口,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预计到2015年中国非农就业比重将达65%,2020年将达70%,2050年城镇人口市民化将达77%(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0)。
这意味着中国未来三四十年间,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
因此,亟需对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进行研究,并明确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演化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以便及时对接中国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未来发展。
国内学者常用的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涵义相近的术语还包括农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与农村非农就业等,虽产生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但都是指农村劳动力脱离农村从事非农活动这一普遍现象,而以“农村人口非农化”使用较多。
在国外文献中,通常称之为农村非农就业(Rural Nonfarm Em-ployment,RNFE)。
因此,结合中国现实状况,本文采用农村人口非农化(Rural Population Non-agricul-turalization,RPNG)这一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人口非农化形式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杜国明;李瑞雪;王介勇;黄善林【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对农地流转具有深刻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分析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升学、择业、参军、投亲几种完整型非农化形式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长期稳定的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务工这种暂时型非农化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但短期的时断时续的农地流转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兼业这种不彻底的非农化对农地流转并无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农地流转.最后,为促进二者良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农化提出对策建议.【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7页(P48-54)【关键词】农村人口非农化;农地流转;非农化形式;影响分析【作者】杜国明;李瑞雪;王介勇;黄善林【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村镇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村镇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1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王英,20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和稳步推进农地流转是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受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人口非农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农地流转的规模不断加大(曹建华等,2007)。
总体上来看,农村人口非农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逐步解放出来,并为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条件(杨渝红等,2009)。
因此,研究农村人口非农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促进人口非农化与农地稳定流转的对策措施,有利于破解现阶段我国乡村中人(人口非农化)、地(土地规模化)、业(农民职业化)协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农村人口非农化与农地流转关系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视角开展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是影响农地流转主要因素,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出现劳动力不足、土地相对富余现象,会促进农民流转土地(Kung,2002;Feng等,2008;宁爱凤,2010;徐红新,2010;汤昕晨等,2012)。
二是从农地流转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视角,认为农地流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李泉,2010)。
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努力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周妮笛等,2013),也解决了外出农村人口人地分离的矛盾,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非农产业(徐红新,2010)。
三是从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张杰,2005;徐红新,2010),大量研究表明农村人口的转移数量与农地流转面积之间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周滔等,2012),另有研究发现由于受农村人口转移中的兼业行为影响,非农就业不必然导致促进农地流转,低层次的农村人口非农化甚至会降低农地流转效率,同时不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进程(李娟娟,2011;谢冬水,2011)。
现有研究揭示农村人口非农化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农村人口非农化具有不完整性、暂时性、摆动性等特征,不同形式的农村人口非农化对农地流转影响机制必然不同。
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深入分析,旨在为合理推动农村人口非农化、土地流转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依据。
(一)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概念农村人口是指常住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
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7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学者对农村人口非农化概念的理解不同,经济学家多数从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视角理解人口非农化,认为农村人口非农化是指将农村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逐步转向非农产业,强调非农化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温晓明,2004;康建林等,2005)。
社会学研究者则强调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社会过程,重视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居民身份转变、社会结构变迁和阶层的流动等(黄平,1997)。
地理学研究者主要从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过程、地域类型及其适应性特征来解析非农化(方方,2013)。
本研究认为,农村人口非农化是指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及其子女放弃农业或从事农业的机会,转而从事其他产业活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一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演变过程,是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总体来讲,农村人口非农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以及身份转变。
职业转换,主要是指农民离开农业,转而从事农业(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职业,且不分从业时间的长短;地域转移,是指农村人口离开农村原住地,临时或长久移住城镇地区;身份转变,是实现职业转换与地域转移后的农民获得市民待遇,进行角色适应并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
由于受制度政策约束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影响,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三个层次往往并不同步。
最容易实现的是农民从事职业的非农化转换,其次是居住地域的转移,最难实现的是农民身份的市民化转变。
我国农民非农化一般表现为逐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农村人口非农化表现出多种形式。
(二)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形式根据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过程与特征,将人口非农化归纳为升学、务工、择业、参军、投亲和兼业六种主要形式。
(1)升学:指农村将成年或已成年子女通过高考去城里接受高等教育,如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
多数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城里工作或定居,成为城镇人口,最终实现永久性非农化。
近年来,教育问题在农村越来越受重视。
据统计,2013年有467.13万农村人口通过升学脱离农村,人数比上一年增加8.6%。
(2)进城务工: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
进城务工农民是目前非农化人口主力军(王维国等,2006)。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大批的农村人口自愿放弃农村生活,进城务工,通过在城市务工来获得比在农村更多的收益。
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主要靠体力维生(周滔等,2012)。
在户籍等制度背景下,务工人员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农民工外出务工被解雇的风险很高,并且他们离开家乡,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近郊出租房、建筑工地、厂矿宿舍,只是暂住人口,实现暂时的非农化(朱志玲等,2012)。
根据人社部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人。
(3)择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农村自主创业,或者在城市投资置业。
这些择业人口,不仅增加个人收益,还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其务农技能和意愿渐趋丧失,走上长期甚至永久脱地离农、进城就业轨道(霍生平等,2010)。
由于从事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且从事农业劳动机会成本较高,经济实力相对于外出务工人口较强,因而不少家庭将承包土地转让,以得到一定的租金收入,选择定居城市生活,实现完整非农化。
(4)兼业:是指农村人口改在务的同时从事非农产业的经营形式(张立平,2006)。
兼业人口包括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的人员以及农闲时间外出打工、农忙时期回家务农的人员。
兼业的农村人口从事非农产业,但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属于兼业性或季节性转移(石伟等,2004),是不彻底的非农化。
(5)参军:一般指农村青年到部队参军。
参军人员退伍后,大多选择留在城市或乡镇从事非农活动,极少有人从事农业生产。
(6)投亲:一般指在农村的老人离开农村,投奔在城镇里的亲人。
投亲的农村人口,一般多是年老体衰、不能料理生活起居、失去务农能力的人,将农地流转后,投奔子女居住地安度晚年;或被子女邀请或要求去城市照顾儿童、辅助经商等(杨彩利,2012)。
根据农村人口非农化的过程与状态,将上述非农化的形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暂时型非农化、不彻底型非农化和完整型非农化。
暂时非农化,指农村人口非农化过程中没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只是地域的暂时迁移,有随时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进城务工属于暂时性非农化。
不彻底型非农化,即没有完全脱离农村的一种半非农化形式,虽然常住城镇、从事非农生产,但是还兼顾农业生产,很难实现市民化身份转移,兼业和部分城市择业人员属于该类型。
完整型非农化,是最终在城里稳定就业,地域上永久迁移,实现市民角色转换,升学、择业、参军、投亲等非农化形式大部分可实现完整型非农化。
农村人口作为农地经营权流转权利主体,其非农化形式对于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有根本影响,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规模及效率。
非农化形式越稳定,越脱离农业,农地流转的意愿越强(罗明忠等,2013)。
完整型的非农化形式会对农地流转产生积极影响,而不彻底型非农化形式会对农地流转产生消极影响(徐红新,2012)。
并有学者验证非农化的时间(林善浪等,2010)、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刘克春,2006)、文化程度(谭丹,2007)与非农化稳定性(罗明忠,2013),是影响农地流转率的重要因素。
(一)完整型非农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完整型非农化人口,大多最终在城镇里稳定就业,实现地域上永久的迁移甚至身份转换。
完整型的非农化直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非农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可得到稳定的保障预期,在国家不允许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抛荒的政策约束下和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其在农村承包土地实施稳定流转的可能性较大(罗明忠等,2013),会以转让的形式长期流转部分或全部农地的承包经营权。
农地长期稳定流转,不仅使实际务农的农业人口拥有稳定耕地量,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所缓和,而且使转入方有收益保证或稳定的收益预期,有利于其增加土地的投入,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地的产出效率(郎义华,2008)。
因此,长期、规范的流转对农地实行规模经营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人口非农化。
在完整型非农化形式中,择业、投亲人口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引起农地流转;而升学、参军对农地不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其非农化前大多基本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择业、升学、参军人口永久非农化后,家中留守老人可能会投亲,导致农地流转。
农地流转率与完整型非农化人口的收入和文化程度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