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非农化形式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人口非农化形式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杜国明;李瑞雪;王介勇;黄善林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对农地流转具有深刻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对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分析其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升学、择业、参军、投亲几种完整型非农化形式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长期稳定的农地流转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务工这种暂时型非农化对农地流转有促进作用,但短期的时断时续的农地流转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发展;兼业这种不彻底的非农化对农地流转并无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抑制农地流转.最后,为促进二者良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农化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名称】《农业经济与管理》

【年(卷),期】2014(000)006

【总页数】7页(P48-54)

【关键词】农村人口非农化;农地流转;非农化形式;影响分析

【作者】杜国明;李瑞雪;王介勇;黄善林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村镇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村镇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1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王英,201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加快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和稳步推进农地流转是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受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人口非农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农地流转的规模不断加大(曹建华等,2007)。总体上来看,农村人口非农

化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逐步解放出来,并为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条件(杨渝红等,2009)。因此,研究农村人口非农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探讨促进

人口非农化与农地稳定流转的对策措施,有利于破解现阶段我国乡村中人(人口非农化)、地(土地规模化)、业(农民职业化)协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农村人口非农化与农地流转关系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视角开展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是影响农地流转主要因素,劳动力转移使得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出现劳动力不足、土地相对富余现象,会促进农民流转土地(Kung,2002;Feng等,2008;宁爱凤,2010;徐红新,2010;汤昕晨等,2012)。二是从农地流转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视角,认为农地流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李泉,2010)。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农地流转努力实现

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周妮笛等,2013),也解决了外出农村人口人地分离的

矛盾,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非农产业(徐红新,2010)。三是从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制

约关系(张杰,2005;徐红新,2010),大量研究表明农村人口的转移数量与农地流转面积之间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周滔等,2012),另有研究发现由于受农

村人口转移中的兼业行为影响,非农就业不必然导致促进农地流转,低层次的农村

人口非农化甚至会降低农地流转效率,同时不完善的农地流转制度也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进程(李娟娟,2011;谢冬水,2011)。现有研究揭示农村人口非农化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农村人口非农化具有不完整性、暂时性、摆动性等特征,不同形式的农村人口非农化对农地流转影响机制必然不同。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深入分析,旨在为合理推动农村人口非农化、土地流转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提供依据。

(一)农村人口非农化的概念

农村人口是指常住农村的人口,包括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据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7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

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学者对农村人口非农化概念的理解不同,经济学家多数从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视角理解人口非农化,认为农村人口非农化是指将农村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逐步转向非农产业,强调非农化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温晓明,2004;康建

林等,2005)。社会学研究者则强调农村人口非农化的社会过程,重视农村人口

非农化的居民身份转变、社会结构变迁和阶层的流动等(黄平,1997)。地理学

研究者主要从农村人口非农化时空过程、地域类型及其适应性特征来解析非农化(方方,2013)。

本研究认为,农村人口非农化是指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及其子女放弃农业或从事农业的机会,转而从事其他产业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综合演变过程,是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总体来讲,农村人口非农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地域转移以及身份转变。职业转换,主要是指农民离开农业,转而从事农业(传统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职业,且不分从业时间的长短;地域转移,是指农村人口离开农村原住地,临时或长久移住城镇地区;身份转变,是实现职业转

换与地域转移后的农民获得市民待遇,进行角色适应并完成角色转换的过程。由于受制度政策约束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影响,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三个层次往往并不同步。最容易实现的是农民从事职业的非农化转换,其次是居住地域的转移,最难实现的是农民身份的市民化转变。我国农民非农化一般表现为逐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农村人口非农化表现出多种形式。

(二)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形式

根据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过程与特征,将人口非农化归纳为升学、务工、择业、参军、投亲和兼业六种主要形式。

(1)升学:指农村将成年或已成年子女通过高考去城里接受高等教育,如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数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城里工作或定居,成为城镇人口,最终实现永久性非农化。近年来,教育问题在农村越来越受重视。据统计,2013年有467.13万农村人口通过升学脱离农村,人数比上一年增加8.6%。

(2)进城务工: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从事非农产业。进城务工农民是目前非农化人口主力军(王维国等,2006)。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大批的农村人口自愿放弃农村生活,进城务工,通过在城市务工来获得比在农村更多的收益。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主要靠体力维生(周滔等,2012)。在户籍等制度背景下,务工人员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农民工外出务工被解雇的风险很高,并且他们离开家乡,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近郊出租房、建筑工地、厂矿宿舍,只是暂住人口,实现暂时的非农化(朱志玲等,2012)。根据人社部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人。

(3)择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农村自主创业,或者在城市投资置业。这些择业人口,不仅增加个人收益,还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其务农技能和意愿渐趋丧失,走上长期甚至永久脱地离农、进城就业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