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方案(新)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ea9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6.png)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隧道是地下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建设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隧道测量的实施方案,以保证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隧道设计和施工图纸,明确隧道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进度。
2.配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测量车、激光测距仪等。
3.组织测量团队,确保人员数量足够,并掌握相关测量知识和技能。
三、测量范围和方法1.隧道纵向测量:通过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隧道的纵向平面位置、高程等参数,以确保隧道在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性。
2.隧道横向测量:通过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隧道的横向平面位置、宽度等参数,以确保隧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性。
3.隧道内部测量:通过测量仪器和设备,测量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隧道面积、与地面的距离等。
4.隧道地质测量:通过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测量隧道地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岩层的硬度、稳定性等。
四、测量作业流程1.制定测量计划:根据隧道设计和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
2.进行前期准备:组织测量团队,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进行测量工作: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工作,包括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内部测量和地质测量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并及时报告给隧道施工方和设计方。
5.定期监测: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量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隧道建设中的问题和隐患。
五、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测量误差: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保证其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2.合理布设控制点:根据隧道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设控制点和测量网格,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进行校对和补充。
3.数据交流和共享:与隧道施工方和设计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交流和共享测量数据和结果。
4.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鼓励全体测量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88db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png)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一、引言隧道测量是指对隧道的几何形状、地面沉降、地质构造等进行精确测量和监测的工作。
随着现代隧道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隧道维护需求的增加,隧道测量的重要性和难度也越来越突显。
本文将针对隧道内测量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测量设备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实施等方面。
二、测量设备选择1.全站仪全站仪是隧道内测量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自动化程度的特点,能够完成隧道内各种点位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全站仪时,需考虑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稳定性以及易用性等因素。
2.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用来测量隧道内的距离和高度。
它具有测量快速、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激光测距仪时,应考虑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防尘、防水等特性。
3.GNSS测量设备GNSS测量设备可以用来获取隧道内各点位的经纬度坐标,以及隧道形状的变化情况。
它具有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GNSS测量设备时,需考虑其定位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三、测量方法1.隧道内部位置测量隧道内部的位置测量是隧道测量的基础,可以通过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
首先在隧道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控制点,然后在隧道内部的重要位置进行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
测量数据可以用于确定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地面沉降情况。
2.隧道地质构造测量隧道地质构造测量是指对隧道内岩石层、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地质雷达、声波测量或岩芯分析等方法进行。
测量数据可以用于评估隧道内部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3.隧道变形监测隧道变形监测是指对隧道内部的位移、收敛和变形等进行监测,以判断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GNSS测量设备、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等进行。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变形的问题。
四、测量实施1.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内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包括测量任务的确定、测量设备的选择和购置、测量人员的培训和配备等。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3ec3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6.png)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049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提出具体的方案。
首先,我们将介绍测量的项目和目的,然后讨论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最后总结测量方案。
一、测量项目和目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项目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偏差测量、质量测量和安全测量等。
控制测量目的在于测量隧道横断面、纵断面和轴线等位置控制点,以确定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偏差测量用于测量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如偏离设计轨道、偏离设计高程等。
质量测量主要是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测,如地下水位测量、土层位移监测等。
安全测量用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如监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检测隧道内部空气质量等。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1.控制测量方法控制测量主要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法、正算法、反算法等方法来测量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2.偏差测量方法偏差测量主要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蓝牙技术将仪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实时反馈测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偏差情况。
3.质量测量方法质量测量主要使用水位计、位移传感器等仪器进行,可以设置监测站点,定期对水位、土层位移等进行测量和记录,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和土层变化情况。
4.安全测量方法安全测量主要使用监测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仪器进行,可以监测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等情况,同时可以对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三、测量方案总结针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我们提出以下方案: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每个测量项目的具体内容、测量时间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并及时录入和分析测量数据。
对于出现的偏差和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在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以后的隧道工程施工提出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bc1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a.png)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fb5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0.png)
隧道施工检测方案
背景
该项目寻求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及地下设施等因素进行检测及监控。
本检测方案旨在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目的
1. 检测和监控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地貌、地下水及地下设施等因素。
2. 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3. 确保隧道施工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检测内容
1. 地质地貌类:岩土勘察、隧道地质灾害监测、岩体稳定性监测、隧道变形监测等。
2. 地下水类:地下水文化与地下水化学监测、水位监测等。
3. 地下设施类:地下管线及隧道周边建筑物与隧道的位移变化等。
检测方法
1. 实地考察法:采用现场观测、测量、钻探等方法进行岩土体验观察及地质、地貌、地下水等野外勘察。
2. 无损检测法:超声波、雷达、红外线、电磁波等技术对岩土体和隧道周边设施进行无损检测。
3. 数据统计法: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
监测措施
1. 建立监测桩位及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校准。
2. 建立监测数据自动化采集和传输系统,及时获取监测数据。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方。
总结
本检测方案将会有助于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并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通过有效的监测措施可以快速发现和处理隧道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护隧道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796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2.png)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市政工程隧道测量的方案。
隧道测量是确保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准确测量隧道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2. 测量方法为了实现准确的隧道测量,将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2.1 地面控制点测量在隧道工程区域周围设置地面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在隧道测量中实现坐标转换和定位。
2.2 钢轨控制测量在隧道内部布设标准长度的钢轨,使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量钢轨之间的距离。
钢轨的布设和测量将作为隧道内部的基准控制线,用于测量隧道内部的各个要素和结构。
2.3 激光扫描测量使用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内部进行扫描,获取隧道墙壁、顶部和底部的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隧道内部的几何信息和形状数据,为隧道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信息:3.1 隧道的位置和尺寸通过使用测量数据和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计算出隧道的位置和尺寸。
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
3.2 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通过对钢轨控制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绘制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
这将为隧道施工提供具体的设计要素和辅助参考。
3.3 隧道结构和变形监测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对隧道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变形监测。
通过对比时间序列的测量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依据。
4. 结论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主要使用地面控制点测量、钢轨控制测量和激光扫描测量这三种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隧道的位置、尺寸、形状以及结构变形等重要信息。
该测量方案将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安全控制提供有效支持。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fe4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0.png)
一、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隧道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
2. 编制目的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制定本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测量工作。
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
二、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本隧道工程位于XXX地区,全长XX公里,隧道最大埋深XX米,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
隧道穿越地质复杂,包括灰岩、泥岩、砂岩等多种岩性。
2. 施工测量内容(1)隧道控制测量:包括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等;(2)隧道施工测量:包括洞内导线测量、断面测量、高程测量、中线测量等;(3)隧道监控量测:包括围岩位移、隧道收敛、锚杆应力等。
三、施工工艺1. 控制测量(1)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确保导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2)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确保水准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GPS测量:采用GPS接收机进行GPS测量,确保GPS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2. 施工测量(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洞内导线测量,确保洞内导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2)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确保断面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高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4)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测量,确保中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 监控量测(1)围岩位移:采用围岩位移监测仪进行监测,确保围岩位移监测数据准确;(2)隧道收敛:采用收敛计进行监测,确保隧道收敛监测数据准确;(3)锚杆应力:采用锚杆应力计进行监测,确保锚杆应力监测数据准确。
四、施工计划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测量工作与施工进度相协调。
2. 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测量工作需要,提前准备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围岩位移监测仪、收敛计、锚杆应力计等测量设备。
隧道测量方案
![隧道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93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d.png)
隧道测量方案隧道测量方案隧道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地下通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而建设隧道时,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工作,以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一份隧道测量的方案。
一、测量前的准备1. 梳理隧道设计图纸,了解隧道的布置和设计要求。
2. 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3. 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制定测量的路线和分段。
二、地面测量1. 进行地面控制点的建设,以固定的点位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2. 在隧道进口和出口等关键位置,进行大地水准测量,以确定隧道的高程。
3. 使用全站仪等设备,对隧道线路进行测量,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4. 对隧道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进行测量,分析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
三、地下测量1. 使用激光测距仪和导向仪等设备,对隧道内部进行测量。
2. 根据测量结果,对隧道内部的结构、固定设施和排水设备进行评估。
3. 在隧道内部进行探测,检查地质情况和隧道稳定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测量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使用专业的软件,生成隧道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并进行综合分析。
3. 根据测量结果,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五、测量报告1. 撰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仪器使用情况、测量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六、质量控制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内部评估,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保证隧道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数据支持,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需要在测量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dd4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b.png)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隧道测量施工方案一、隧道测量施工的目的和意义隧道测量是指在隧道工程建设中,为了准确掌握地下空间的形状、尺寸及地质条件等,采用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工程技术活动。
隧道测量施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隧道测量施工的步骤和方法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隧道测量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测量前准备工作。
包括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解,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并准备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
2. 地形测量:通过地面控制点进行坐标测量,确定隧道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制作出隧道的总体布置图。
同时还要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排水。
为了准确测量地下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采用三角测量、电子经纬仪测量和激光测距仪等方法。
3. 岩体探测:为了详细了解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可以进行岩体探测工作。
常用的方法有地下水位探测、地质勘探钻孔和岩体采样等。
通过岩体探测可以获取地质地层信息,为后续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4. 横断面测量:在进行隧道施工前,需要对隧道的横断面进行测量,确定隧道的净宽、净高和净面积等参数。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全站仪和红外测距仪等。
5. 纵断面测量:测量隧道纵轴线的形状和高程变化,确定隧道纵断面的轴线、净高和净距等信息。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等。
6. 支护结构测量: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测量。
可以采用全站仪和钢筋探测仪等方法进行测量,以确保支护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隧道测量施工的注意事项1. 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2. 严格按照测量要求和方法进行测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 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给工程设计和施工方作参考;5. 随时记录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解决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468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1.png)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城市道路隧道工程,隧道全长约2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
隧道穿越城市中心区域,施工过程中需保证地面建筑和交通的正常运行。
为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施工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本方案主要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二、测量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2. 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 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
三、测量内容1.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隧道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建立平面控制网;2.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两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建立高程控制网;3. 洞内导线测量:测定洞内施工导线点的位置和高程;4. 中线测量:测定隧道中线的位置,确保隧道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5. 施工监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位移等参数进行监测。
四、测量方法及步骤1. 平面控制测量(1)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采用导线测量法或三角网法建立平面控制网;(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设置测量标志,采用全站仪或卫星定位系统(如GPS)进行测量;(3)平差计算,求解控制网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2. 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等级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建立高程控制网;(2)选择合适的水准点,设置测量标志,进行高程测量;(3)进行高差计算,求解高程控制网数据,确保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3. 洞内导线测量(1)根据隧道中线设计图纸,沿隧道中线布设施工导线点;(2)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测定导线点坐标;(3)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解导线点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4. 中线测量(1)依据设计图纸,测定隧道中线起始点和曲线要素;(2)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中线测量,测定中线点坐标;(3)计算中线测量数据,求解中线点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1c1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2.png)
六、测量方法及步骤
1.控制测量
1.1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静态GPS测量方法,布设一定密度的控制点,形成平面控制网。观测时,确保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度,数据采样间隔为10秒。观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1.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点。水准测量时,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导线点,进行闭合或附合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水准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在关键部位布设精密导线,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洞内精密水准测量:在关键部位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测量。
2.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测量过程的合法合规。
3.系统性: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4.可靠性:采用可靠的测量设备和仪器,降低测量误差。
五、测量内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
(2)分析精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贯通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测量质量控制
1.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a51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f.png)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一、前期工作1.测量任务分析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隧道的长度、高度、宽度以及各个断面的尺寸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以及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
2.测量仪器准备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在隧道测量中,通常会使用全站仪、水准仪、测量车等仪器。
需要对这些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人员培训和分工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测量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根据测量任务的不同,确定测量人员的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测量方法和程序1.基准点的确定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点。
通常会选择一处地面上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然后通过水准测量,将基准点的高程传递到隧道内部。
2.隧道断面的测量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对于隧道断面的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或者测量车测量。
全站仪测量是指在隧道内部设置一系列的测量点,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测量车测量是指在隧道内部使用测量车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车上的测量设备,获取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3.隧道纵断面的测量隧道纵断面的测量通常采用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隧道两端的地面上设置水准测量点,然后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获取隧道纵断面的高程信息。
然后在隧道内部设置一系列的测量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隧道纵断面的坐标信息。
4.其他测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类型的测量,如隧道内部的地质构造测量、隧道民用设施的测量等。
三、测量结果处理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隧道纵断面的高程信息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测量的时间和天气等信息。
2.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进行统计和比较。
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拟合曲线、计算地质构造参数等。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99f4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2.png)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隧道施工测量方案,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
2. 测量目标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目标包括:- 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几何形状;- 监测隧道的水平和垂直变形;- 控制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的准确性;- 提供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测量数据。
3. 测量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测量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测量方法:- 静态观测: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隧道位置、几何形状和变形的测量。
- 动态观测: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的监测。
- GPS定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对隧道位置进行定位。
- 数据处理:利用测量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提供测量结果和报告。
4. 测量计划根据项目进度和施工需要,我们将制定以下测量计划:- 初始测量: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初始测量,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几何形状。
- 施工过程监测: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期间进行动态观测,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变形情况。
- 完工测量: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测量,验证隧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
5. 测量报告针对每次测量,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数据: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和观测结果。
- 分析和计算: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图形和文字描述,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 建议和建议:根据测量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6. 安全和保密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时,我们将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和保密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以上为隧道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内容,欢迎各方合作和参与,共同努力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4eb4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4.png)
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隧道导线测量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隧道的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保证隧道导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隧道导线测量的实施方案。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前,首先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包括测量的精度要求、测量的范围和测量的方法等。
2.准备测量设备和工具,根据测量的要求,准备好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刻尺等。
3.了解测量环境,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前,需要了解测量的具体环境,包括隧道的结构特点、地质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二、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操作,包括测量的顺序、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隧道导线测量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测量人员的安全。
三、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完成隧道导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筛选、校核和处理等,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2.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的方法、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为隧道工程的后续施工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3.数据的归档和保存,对于测量得到的数据和资料,需要进行归档和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隧道导线测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隧道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严格执行测量方案,才能保证隧道导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范文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3f62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一、前言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其实施特殊性,基本无法更改。
隧道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测量,主要是确保隧道的位置、尺寸和纵横断面的准确性。
测量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门。
二、测量方法现在,现代测量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针对隧道施工的特殊性,以下列出了隧道施工测量的五种方法。
1.工程高程一般情况下,通过水准测量可以获取到绝对高程。
方法是先测出相应高程点的高程,以此为基准测量其他点的高程值。
2.平面坐标通过采用全站仪等级联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两种方法,能够获得曲线隧道中性线的平面坐标,并保证了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3.导线网的传输导线网传输是一个提高工程自动化程度和减少人力成本的好方法。
它采用计算机处理导线网建立数据传输系统,利用成果报告仅占约40%的时间,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度和速度。
4.两点法用仪器测量隧道的交点距离起点和终点的距离,计算出两点间的长度和elevation(或者斜率)。
该方法快速,精确,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隧道施工。
5.激光测量通过激光仪,能够测量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包括其它一系列工项,是先进的高技术人才所使用的测量方法。
三、示例场景隧道工程测量属于工程测量压力较大的一项工作。
以下将针对隧道测量的场景,分别给出针对性的测量方案。
1.曲线隧道曲线隧道的建设比较复杂,需要特殊的测量方法。
此时,平面坐标测量方法比导线网的传输、两点法等方法要更准确和可靠。
2.斜坡隧道斜坡的修建比较困难,而斜坡隧道可以减少施工难度,不过也会对测量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此,建议使用众数或最小二乘法纠正不稳定因素。
3.隧道内测量在隧道内测量时,传统的仪器无法完成相关测量。
此时建议采用激光测量,对隧道内部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四、注意事项及问题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施工规范依靠高质量、可靠和合理的测量结果。
•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计量仪器的精度。
如果计量器仍然无法保持精度,就需要使用其他有效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 言根据本工程需要,配备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有组织有纪律的测量队伍。
分工合作,循序渐进,配合现场施工人员,以高精度、高标准为测量准则。
既要保证工程高质量,又确保工程在工期内顺利完工。
为保证测量工作顺利进行,我测量队根据工程的需要,制定了测量工作的系列操作程序,其流程图表如下:二、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全球定位系统(GPS )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3、《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程》(GB/T18314—2001);了解工程概况及复核图纸数据 数据有问题,申报项目工程部 复核点有问题。
应该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由工程师妥善解决 隧 洞 测 量 隧洞监控测量隧洞初砌测量 隧洞施工测量 隧洞贯通测量及竣工测量 交样及测量竣工资料整理隧洞开挖测量复核首级控制点,并加密GPS 控制点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1991);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7、《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
8、新建贵广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三、控制测量3.1、图纸校核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及尺寸,根据图纸提供的数据准确计算平面坐标与高程.若发现图纸数据不符,应该及时通知工程部由工程部妥善处理。
3.2、洞外控制点加密为保证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在布设平面控制点之前。
应根据工程对导线等级的需要,首先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测,然后再进行加密工作.平面加密控制网按GPS网D级要求施测,加密等级与复测等级相同。
GPS测量的精度标准级别a(mm) b(mm/Km)B ≤8 ≤1C ≤10 ≤5D ≤10 ≤10E ≤10 ≤20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系数。
3.3、洞内平面导线布设隧洞未贯通之前,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都是支导线,.从洞口平面控制点为起算边引支导线进洞,依据隧洞线形延伸方向和位置布网。
导线设成等边直伸型支导线。
导线边长尽量布长,导线边长不小于200m洞内导线点须选择地基相对坚硬稳定,不影响施工的地方埋点。
并用混凝土包装加固。
由于洞内支导线终点是导线点,所以最弱取支导线终点作为整个横向贯通面中误差。
为保证隧洞贯通精度,洞外与洞内的导线等级保持一致。
隧道在开挖贯通后,须在贯通面附近埋设一导线I1,由两端洞口引进路线到I1点上,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所得闭和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得出实际的横向和纵向误差。
提高测量精度的技术措施严格按照三等导线测量的作业要求和仪器级别、技术精度指标、操作规程进行施测,坚持测量双检制和双仪器交叉复核制。
洞外、洞内温差较大、明亮度反差强烈,这对测量极为不利。
因此由洞外向洞内的引测时,需在夜晚或阴天进行,进洞定向边的选择必须大于500m;在测定定向角、洞内外连接角时,洞内外高差和边长悬殊过大,水平角的观测不少于15个测回。
在观测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选用一名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观测员负责观测,这样在保证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保证观测值为同精度观测。
为防止作业时对仪器的碰动及脚架自身下沉时对仪器测角精度的影响,在地面打入三个顶面有凹形、长15cm的钢桩,将脚架置于钢桩上面,以提高仪器在测角过程中的稳定性及测角精度。
隧洞测量中为使仪器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充分一致,仪器应开箱30min后进行观测。
测距时应防止强灯光直接射入照准头,应经常拭净镜头及反射镜上的水雾。
导线向前延伸时必须符合原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控制点确保无误后进行。
每次观测采用的仪器、设备、观测方法、观测精度指标、观测条件、平差方法均相同。
为较大程度消除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可能产生的仪器底部带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测角时,应按总测回数的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的左角和右角。
3.4、水准控制测量本标段加密控制测量按同级控制桩施测精度规定的要求进行,高程加密控制网测量采用分段加密,并按与设计同精度三等水准进行测量。
高程尽量与平面共桩。
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同等级向洞内布设。
并随着隧洞向掘进,不断向前布设新的水准点。
结合洞内施工现场情况,布设水准点,水准点与平面点在同一位置。
隧道在开挖贯通后,须在贯通面附近埋设以水准点H1,由两端洞口引进水准路线到H1点上,其高差就是隧道高程的贯通误差,此误差值须在隧道贯通误差规定范围内。
三等水准加密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仪器等级DS05)及其配套的2米铟瓦条码尺进行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
按规范要求,三等水准采用DS1级水准仪进行测量,水准线路采用往返观测,每一段均采用偶数站落点。
测量时采用测绳量距,保证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减少仪器i角对高差观测的影响,前后视距差满足规范要求。
水准测量的技术标准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附合或环线三等 6 ≤150 DS1 铟瓦往测12 DS3 双面往返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尺类型水准仪等级视距(m)前后视距差(m)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三等铟瓦DS1/ DS05 ≤80≤3.0 ≤6.0 三丝能度数双面DS3 ≤65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m)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mm)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往返测不符值(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mm)三等水准≤3.0 ≤6.0 20√ 12√ 12√8√四、隧洞开挖测量本隧洞基本上为缓和曲线段,开挖之前应仔细研读图纸断面设计尺寸。
根据图纸提供数据计算设计坐标与高程。
在转角曲线段,利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放出对应里程的隧洞中线,放出开挖轮廓线。
在开挖掘进细部放样,应在每次爆破后进行,掌子面上除标定中心和腰线外,还应画出开挖轮廓线。
软弱围岩段施工应考虑一定的预留沉降量,因而应用的外拱顶标高比设计高抬高3cm。
应用前注意:先测出断面实际外拱拱顶标高,以决定断面零点的位置,防止整个断面上台或下落。
五、隧洞衬砌测量本隧洞采用模板台车进行全断面衬砌施工,混凝土衬砌放样,在衬砌断面上,标出拱顶,起拱线和边墙的设计位置,立模后应进行检查混凝土衬砌立模点不宜大于10 mm,在衬砌过程中随时检查台车各尺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贯通测量两暗道相向开挖贯通后,应及时引进平面、高程进行贯通测量,在整个贯通区段内进行统一平差;平差后其误差值须在隧道贯通规定范围内。
其贯通误差规定如下表:七、竣工测量 隧洞竣工测量包括中线调整测量和断面竣工测量。
将地面及隧道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网按精密导线要求联测,以严密平差后的坐标值调整线路中线,改点再引中线点检测,直线夹角不大于8"。
曲线折角与相应设计值较差,中线点间距小于60米时不应大于15"。
中线点间距大于60米时应在15"---8"之间,以调整后的隧道中线为依据,按直线段隧道每隔10米、曲线段每隔5米分别测设一个断面。
实测精度不小于施工精度。
断面里程的允许误差为±50mm 。
断面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 。
高程偏差允许误差为±10mm 。
;竣工图绘制以隧道中线为准的隧洞实际净空,并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以及断面桩号、断面中心桩坐标。
八、测量管理专项制度1、测量仪器管理制度1)、测量仪器的保管和维护。
测量仪器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在潮湿和粉尘环境中作业过后,要把仪器擦拭干净,并置于通风干燥处将水汽晾干。
为保持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和稳定性不下降,或损坏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操作者不得远离仪器,使仪器设备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2)、测量仪器的检校。
用于测量生产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计量法规的要求进行定期强制送检,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测量生产,用于工程的测量设备应建立台帐,仪器的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相向开挖长度<4km 横向纵向 洞外测量误差(mm) ±30±30 洞内测量误差(mm) ±40±40 全部贯通误差(mm)±50 ±50检校情况应作好记录,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状态。
3)、测量仪器要定期检定,了解使用仪器的精度状况,做好检校记录。
2、测量过程控制管理制度1)、测前控制,每次测量作业前必须制订测量作业方案,明确测量方法,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
2)、测量过程控制(中间过程控制)。
3)、桩点的复测,进行导线测量或放样时,必须对作为已知点导线点进行复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应进行角度和距离的检测,水准点应检测相邻两点间的高差,当检测结果表明桩点正确可靠时,方可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
4)、仪器对中整平,以保证置镜站、后点和前点仪器的对中整平正确,防止对点错误的发生。
5)、野外数据的记录①.记录应采用双记录复测制。
记录员应按照记录表格逐项计算,严格禁止采用只计算第一测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测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测回角值的记录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计算错误不能通过多测回测角进行复核。
②.记录员必须在记录簿中记录清楚测量人员和测量时间,以便对测量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和认定。
③.观测员与记录员之间应密切配合,观测速度与记录速度协调一致,记录员必须对记录数据进行回报,以防止记录员忙中听错记错观测数据。
④.导线观测时由于控制点高程采用二等水准高程,可以不必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可以避免因丈量仪高错误而导致该次观测失败。
3、测量内业管理(测后控制),加强内业整理和测量成果的交接制度1)、原始记录的复核①.复核原始记录时,应对记录薄上的所有记录数据进行复核,包括点的名称,点之标记,观测数据、日期、人员等。
②.采用双记录复核时,原始记录由两个记录员互相复核,确保记录成果正确无误。
在因测量人数受限而采用单人记录时必须遵循单记录双复核,当发现记录错误时,复核人必须让记录员重新计算进行确认。
2)、图纸复核测量成果计算前,必须对与施工测量相关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复核,确认测量计算所采用的设计数据正确无误,当发现图纸数据与复核结果不符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以防止设计图纸中设计施工数据错误导致计算成果发生错误。
严禁使用未经设计部门认可的非正式图纸中的数据作为测量成果计算的依据。
3)、成果计算和复核计算人员必须认真抄录原始记录及起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