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律”(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在材料科学中,可以利用非金属性的强弱来 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04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关系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定义
元素金属性
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通常表现为元素的还原性。
元素非金属性
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获得电子的能力, 通常表现为元素的氧化性。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
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原子半径、电子层数、最外层 电子数等因素有关。
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的解释
1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 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 减弱,使得最外层电子更易获得或失去 ,因此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在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核电荷数增加,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 力增强,使得最外层电子更稳定,因此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 元素的表格,通常包括横行和纵列。
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同一周 期内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族内 元素的价电子数相同。
02
元素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金属性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01
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02
同一族内,随着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元素周期律(元素金属性和 非金属性)
目录
• 引言 • 元素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 元素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 •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关系 •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引言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01
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 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量大小排 列,揭示了元素之间的规律性。
优秀课件——元素周期律(共45张PPT)
化学反应中不稳定结构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得失电子、
共用电子对)趋向达到稳定结构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质子数、电子层数 决定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电子
N +5
-3
O
F
Ne 0
最低价
元素符号 最高价 Na +1 Mg +2 Al +3
-2
-1
Si +4
-4
P +5
-3
S +6
-2
Cl +7
-1
Ar 0
最低价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F、O除外) 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引起了
课堂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1→8
• 【回顾】
• 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 2、卤素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怎 样变化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通过来学习认清这些问题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深入探讨
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最主要因素 影响原 子半径 大小的 因素 ②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增多,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共用电子对)趋向达到稳定结构
(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质子数、电子层数 决定 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 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电子
N +5
-3
O
F
Ne 0
最低价
元素符号 最高价 Na +1 Mg +2 Al +3
-2
-1
Si +4
-4
P +5
-3
S +6
-2
Cl +7
-1
Ar 0
最低价
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F、O除外) 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引起了
课堂总结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最外层电子数 1→8
• 【回顾】
• 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 2、卤素性质递变,其本质原因?
•【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怎 样变化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通过来学习认清这些问题
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电子层-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及能量高低
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 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 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
深入探讨
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制约?为什么随原子序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最主要因素 影响原 子半径 大小的 因素 ②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增多,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比较PPT课件
2.(2011·福建,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3BO3 的酸性比 H2CO3 的强 B.Mg(OH)2 的碱性比 Be(OH)2 的强 C.HCl、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 M+和 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 序数:R>M
第8页/共84页
第18页/共84页
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 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 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 学问题的能力。推出的元素为:X N;Y O;Z Al;W S;Q Cl,A 项正确;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依次增大,B
第39页/共84页
考点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
规律
内容
相同电子 层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与同周期非金属元 素形成的阴离子以及下一周期金属元素 形成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第40页/共84页
规律
由原子 序数确 定元素 位置的 规律
内容
(1)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该 元素处于该稀有气体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周期的ⅠA族 或ⅡA族;若比相应稀有气体元素少1~5,则该元素处 于稀有气体元素所在周期的ⅦA~ⅢA族 (2)预测新元素位置时,可利用原子序数较为接近的稀有 气体元素,依据上述方法进行推测
第12页/共84页
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 显一定的金属性,又显一定的非金属性,而过渡元素 是指副族和第Ⅷ族元素,D 错误。
答案:C
第13页/共84页
4.(2011·天津,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 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周期律2---电负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与元素的主要化合价课件湖南省长郡中学选择性必修2
5、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5、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价电子数 F、O除外
5、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价电子数 F、O除外 非金属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8
5、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价电子数 F、O除外 非金属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8 金属无负价,非金属一般既有正价又有负价
B.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
C.判断化学键类型
D.判断单质的熔沸点
练习3.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
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原子半径比Y小
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
C.电负性:X>Y
D.第一电离能:X<Y
练习2. 下列不属于元素电负性的应用的是( D )
②电负性应用
Ⅰ、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A、金属的电负性一般 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 1.8,
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
,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B. 金属元素的电负性
,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
电负性
,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②电负性应用
Ⅰ、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间通常形成 键。 B.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 1.7,它们之
间通常形成 键。
Ⅱ、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A.电负性பைடு நூலகம்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
的化合价为 正值 。 B.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 ,元
素的化合价为 负值 。 Ⅲ、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A.如果两个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 1.7,它们之
高中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活动二 探究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
出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第 三 周 期 元 素 电 子 层 数 _相__同__ , 由 左 向 右 元 素 的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_逐___渐__增__加_,原子半径依次__减__小_,失电子的能力依次__减___弱,得电子的能力 依次____增_,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原子序数
活动一 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稀有气体除外)
周期序号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nm)
结论
1→2 3→9 11→17
…… 0.152→0.071_大__→__小__ 0.186→0.099_大__→__小__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学业质量水平
Academic quality level
1. 能结合有关数据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 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 律并理解其实质。 2. 能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为 例,设计实验并根据相关实验事实探究同周期元素 性质的变化规律。 3. 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促进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阳离子的氧化性。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 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元素周期律说课PPT课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第6页/共27页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师主要开展充分引导 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对比实验、 设疑置问等方式诱导学生观察、分 析、归纳、思考、推理和探究,以 得到结论。
第7页/共27页
五、教学过程
那对于同一周期元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 规律呢?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第9页/共27页
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
介绍电子层概念,让学生掌握用K、L、M 等字母表示某一电子层的方法。
利用类比法,类比地心引力场建立电子层 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电子排布原则。
分析课本13页表1—2,引导学生观察同周 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呈现的规律。
实验3: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向试管中加入 2mol/L盐酸2mL,再将已打磨的去处氧化膜的一小 段镁条和铝片分别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第16页/共27页
实验
11N a
12
Mg
13A l
与水 的反
与反钠弱冷应水、的的镁顺、序剧铝是烈的钠金>现明属镁象显性>不强铝
—
应
与热水 的反应
—
剧烈 —
第10页/共27页
利用动画更直观表现规律,加强理解
9
8
最7
外6
层5
电4
子 数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核电荷数
结论:随着元素核电核数递增,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 数重复呈现1—8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第6页/共27页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师主要开展充分引导 工作。可采用诱思探究法——通过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对比实验、 设疑置问等方式诱导学生观察、分 析、归纳、思考、推理和探究,以 得到结论。
第7页/共27页
五、教学过程
那对于同一周期元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 规律呢?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第9页/共27页
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
介绍电子层概念,让学生掌握用K、L、M 等字母表示某一电子层的方法。
利用类比法,类比地心引力场建立电子层 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电子排布原则。
分析课本13页表1—2,引导学生观察同周 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呈现的规律。
实验3: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向试管中加入 2mol/L盐酸2mL,再将已打磨的去处氧化膜的一小 段镁条和铝片分别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第16页/共27页
实验
11N a
12
Mg
13A l
与水 的反
与反钠弱冷应水、的的镁顺、序剧铝是烈的钠金>现明属镁象显性>不强铝
—
应
与热水 的反应
—
剧烈 —
第10页/共27页
利用动画更直观表现规律,加强理解
9
8
最7
外6
层5
电4
子 数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核电荷数
结论:随着元素核电核数递增,元素原子 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 数重复呈现1—8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性(共10张PPT)
C. 原子半径X>Y>Z 2、 X元素的阴离子,Y元素的阴离子和Z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
例如:rLi <rNa <rK < rRb <rCs
D. 最高正化合价X<Y<Z 1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看核电荷数。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周期性的变化。 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
酸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4页,共10页。
综上所述可知:
Na Mg Al Si P S Cl
Ar
结论得:金出周元属:期素性性电 元的逐的素子金渐变金层属减化属数性。弱性相和、逐同非非渐的金金减元属属弱素性性,,随逐非随着渐金着原属增核子性强电序逐荷数渐数的增的递强递增。增而,呈现 A如电S半( 两元元2(半周偏 N电2H元3SAS合元A1元周半金、 、liililaA、、222:子径二性素素不径期铝子素成素素期径属lOOO元电O最电A层 大 )氢 周 的 考 大 性 酸层 周 越 的 周 性 大 性3332M素子l+++外子(+结小1氧期非虑小的结期容非期变小逐Og6261N的层层层HNHH构的化律金稀的变构律易金律化的渐~a非数1CaC)O电数A,顺物:属有顺化,:,属:的顺减3PPP7Olll金为=H=号子相H已序:元性气序。已元稳性元规序弱22=属3=AA元数同SN知是既素体是知素定素律是,XX的2lli性CCa>>素相的N(能的)(的性的。(非XX元AYYll33a递的的金同原lP>>偏分跟性分性逐性分金O++A素ZZ变原原33属l的子2铝O别酸质别质渐质别属RHSSSH+规S子子性2原,,酸22H用起随用随增随用性+OO律序序2与子看它H钠反着着强着逐rrrO111C2数数非,核的、、、应元元元渐lO比比金看电原rrr生素素素增222YY属、、、电荷CCC子成原原原强的的lll性rrr子数核盐子子子。333大大表表表的层。外和序序序,,示示示变数最水数数数则则)))化。外,的的的XX(((情层、、又递递递况达YY能增增增、、到跟而而而)))ZZ稳碱呈呈呈的的定起三三结反种种构应离离子子
例如:rLi <rNa <rK < rRb <rCs
D. 最高正化合价X<Y<Z 1 、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看核电荷数。
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R的氧化物都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周期性的变化。 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
酸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第4页,共10页。
综上所述可知:
Na Mg Al Si P S Cl
Ar
结论得:金出周元属:期素性性电 元的逐的素子金渐变金层属减化属数性。弱性相和、逐同非非渐的金金减元属属弱素性性,,随逐非随着渐金着原属增核子性强电序逐荷数渐数的增的递强递增。增而,呈现 A如电S半( 两元元2(半周偏 N电2H元3SAS合元A1元周半金、 、liililaA、、222:子径二性素素不径期铝子素成素素期径属lOOO元电O最电A层 大 )氢 周 的 考 大 性 酸层 周 越 的 周 性 大 性3332M素子l+++外子(+结小1氧期非虑小的结期容非期变小逐Og6261N的层层层HNHH构的化律金稀的变构律易金律化的渐~a非数1CaC)O电数A,顺物:属有顺化,:,属:的顺减3PPP7Olll金为=H=号子相H已序:元性气序。已元稳性元规序弱22=属3=AA元数同SN知是既素体是知素定素律是,XX的2lli性CCa>>素相的N(能的)(的性的。(非XX元AYYll33a递的的金同原lP>>偏分跟性分性逐性分金O++A素ZZ变原原33属l的子2铝O别酸质别质渐质别属RHSSSH+规S子子性2原,,酸22H用起随用随增随用性+OO律序序2与子看它H钠反着着强着逐rrrO111C2数数非,核的、、、应元元元渐lO比比金看电原rrr生素素素增222YY属、、、电荷CCC子成原原原强的的lll性rrr子数核盐子子子。333大大表表表的层。外和序序序,,示示示变数最水数数数则则)))化。外,的的的XX(((情层、、又递递递况达YY能增增增、、到跟而而而)))ZZ稳碱呈呈呈的的定起三三结反种种构应离离子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出的周
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 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 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金属与H2O或与酸反应难以程度。 2.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3.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的强弱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Al
Al在常温或加 热下,遇水无 明显现象;与 酸反应剧烈放 出氢气。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
资料:非金属性质的变化规律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 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 与氢气 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 发生爆炸而化
合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 (含氧酸)酸 性强弱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复习回忆
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 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3)核外电子优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只有当 能量较低的轨道排满后,再排能量比较高的轨道。
复习回忆 2.填写1~20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 性质
单质和水 (或酸)的
反应情况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
钠镁铝性质比较
Na
Mg
与冷水反应:Na在常温下, 与水剧烈反应,浮于水面, 在水面四处游动,同时产 生大量无色气体,液变红。 与酸反应极为剧烈。
与冷水反应缓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放出 氢气;与酸反 应剧烈,放出 氢气。
NaOH 强碱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
含有元素硒(Se) 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 已知 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 K 同周期, 关于硒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D )
复习回忆 3.回忆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 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 8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随着核电荷 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稀有气体元素外)
实验1:镁与水的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常温下,与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加热 时,镁带表面有气泡出现,溶液变红。
Mg+2H2O==Mg(OH)2+H2↑
实验2:镁和铝与盐酸的反应
Mg
Al
现象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
烫手,反应很剧烈。
烫手,反应剧烈。
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A. 原子序数比钾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 H2SeO4 C. Se 的非金属性比 氧弱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 A )
A.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 化
C.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 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反应越 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2.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3.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 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4.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5.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
科学探究:元表的性质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最强酸(比硫 酸酸性强)
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 性与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如何?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
14Si
SiO2 H4SiO4
弱酸
15P
16S
P2O5 SO3 H3PO4 H2SO4
中强酸 强酸
属
非
性
金
递
属
增
性
递
增
金属性递增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 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 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 必然结果。
课后练习
1、下列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D )
A. 酸性强弱: HClO4 > H2SO4 > H3PO4 > H4SiO4
逐渐增强
17Cl
Cl2O7 HClO4
最强酸
单质与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及 稳定性 结论
高温
SiH4
加热 加热 点燃或光照
PH3 H2S
HCl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 性与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如何?
族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D.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 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BC )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不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5、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 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
B
属 性
Al Si
非 金 属
逐
Ge As
性
渐 增 强
Sb
Te Po At
逐 渐 增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强
金
非
属 性
B
金 属
逐
Al Si
性
渐 增 强
Ge As
逐 渐
Sb Te
增
Po At
强
最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课后总结
非 金 属 性 递增
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出的周
期性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难点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 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 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金属与H2O或与酸反应难以程度。 2.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3.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的强弱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Al
Al在常温或加 热下,遇水无 明显现象;与 酸反应剧烈放 出氢气。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
资料:非金属性质的变化规律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 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 与氢气 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 发生爆炸而化
合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的水化物 (含氧酸)酸 性强弱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复习回忆
1.回忆有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 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3)核外电子优先占有能量较低的轨道,只有当 能量较低的轨道排满后,再排能量比较高的轨道。
复习回忆 2.填写1~20号元素符号以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 性质
单质和水 (或酸)的
反应情况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碱
性
钠镁铝性质比较
Na
Mg
与冷水反应:Na在常温下, 与水剧烈反应,浮于水面, 在水面四处游动,同时产 生大量无色气体,液变红。 与酸反应极为剧烈。
与冷水反应缓 慢,与沸水反 应迅速,放出 氢气;与酸反 应剧烈,放出 氢气。
NaOH 强碱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
含有元素硒(Se) 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 已知 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 K 同周期, 关于硒的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D )
复习回忆 3.回忆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 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最高正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 -- 8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 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随着核电荷 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稀有气体元素外)
实验1:镁与水的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在常温下,与水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加热 时,镁带表面有气泡出现,溶液变红。
Mg+2H2O==Mg(OH)2+H2↑
实验2:镁和铝与盐酸的反应
Mg
Al
现象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 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管
烫手,反应很剧烈。
烫手,反应剧烈。
化学方程式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A. 原子序数比钾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 H2SeO4 C. Se 的非金属性比 氧弱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 A )
A.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 化
C.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 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反应越 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2.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3.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 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4.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5.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
科学探究:元表的性质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最强酸(比硫 酸酸性强)
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 性与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如何?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
14Si
SiO2 H4SiO4
弱酸
15P
16S
P2O5 SO3 H3PO4 H2SO4
中强酸 强酸
属
非
性
金
递
属
增
性
递
增
金属性递增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 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 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 必然结果。
课后练习
1、下列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D )
A. 酸性强弱: HClO4 > H2SO4 > H3PO4 > H4SiO4
逐渐增强
17Cl
Cl2O7 HClO4
最强酸
单质与H2反应条件 气态氢化物及 稳定性 结论
高温
SiH4
加热 加热 点燃或光照
PH3 H2S
HCl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通过上表分析,能得出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 性与非金属性变化情况如何?
族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D.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 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Mg的是:(BC )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Mg最外层有2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Mg不能; C、碱性NaOH >Mg(OH)2 D、 Na不能从MgCl2的溶液中把Mg置换出来
5、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 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
B
属 性
Al Si
非 金 属
逐
Ge As
性
渐 增 强
Sb
Te Po At
逐 渐 增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强
金
非
属 性
B
金 属
逐
Al Si
性
渐 增 强
Ge As
逐 渐
Sb Te
增
Po At
强
最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课后总结
非 金 属 性 递增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