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注意:细胞液专指植物液泡中的液体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内环境=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消化酶、呼吸酶、光合作用相关的酶、载体蛋白、肝糖原、肌糖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过程、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等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体现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三个方面
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能力。平时做题时可将渗透压换成浓度即可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血浆PH保持稳定的原因,与其中含有HCO3- 、H2CO3等物质
有关
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左右
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注意: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导致细胞代谢紊乱,进而出现各种疾病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四个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器官是皮肤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作用下保持的
目前普遍认为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毛细淋巴管回流受阻
2过敏、肾小球肾炎
3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
4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大
穿过几层膜问题
1红细胞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需要穿过4层膜(=4个磷脂双分子层=8层磷脂分子)
红细胞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并且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膜(=6个磷脂双分子层=12层磷脂分子)
2肺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需要穿过9层膜(=9个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
肺泡细胞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并且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11层膜(=11个磷脂双分子层=22层磷脂分子)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问题
二氧化碳浓度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氧气浓度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的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本实验采用对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和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总结:
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物质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
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