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c参数

合集下载

列控核心设备 RBC系统介绍

列控核心设备 RBC系统介绍

列控核心设备 RBC系统介绍列控核心设备———RBCRBC即无线闭塞中心,是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RBC根据从联锁系统接收的信号授权及列车发送的位置报告,为其管辖范围内的每列车生成运行授权,并发送给列车,以控制列车安全...RBC即无线闭塞中心,是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RBC根据从联锁系统接收的信号授权及列车发送的位置报告,为其管辖范围内的每列车生成运行授权,并发送给列车,以控制列车安全地运行。

由于RBC同时管辖了多趟列车,并且控制列车运行,因此对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都极高。

国际上先进的RBC产品,有的采用了通用的高可靠计算机,有的沿用了联锁等传统信号设备的硬件平台。

在其成熟的通用计算平台之上,增量开发了安全功能及列控业务,满足RBC在安全性、可靠性、性能、容量、接口、业务等方面的需求。

RBC产品介绍每个RBC都通过安全以太网从各个相关联锁设备中获取进路信息、轨道占用信息,从临时限速服务器获取其管辖范围内轨道的临时限速信息。

通过ISDN接口连接到GSM—R网络,保持与其管辖范围内所有列车的无线数据通信,获得列车状态信息,向列车发送运行授权。

相邻RBC之间也通过安全以太网相连,以完成列车在两个RBC之间控制功能的移交。

一套完整的RBC设备包括组成表决冗余结构的4台主机、2台互为冗余的通信机、司法记录仪、操作维护设备及可外置的ISDN接入服务器等。

RBC系统在华为成熟的软硬件平台基础上,重点针对列控的安全性需求和闭塞业务需求完成应用开发。

硬件采用了华为成熟的OSTA2.0开放标准计算平台,系统软件采用了PRA 1.6分布式可编程实时架构。

OSTA 2.0和DOPRA 1.6平台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在电信核心设备上经过多年海量应用的检验。

RBC产品特性安全性RBC产品采用CMMI+SAFE研发流程,应用表决、异构、安全编程等技术,贯穿“故障———安全”理念,符合SIL4安全完整性等级的要求。

12血细胞分析仪

12血细胞分析仪

(1)电阻抗检测系统 )
检测器:仪器配两个小孔管, 检测器:仪器配两个小孔管,一个小孔管 的微孔直径约为80um,用来测定红细胞和 的微孔直径约为 , 血小板; 血小板;另一个小孔管的微孔直径约为 100um,用来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用来测定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放大器 甄别器和阈值调节器 补偿装置
电阻抗法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的分类计数
为未加入溶 血剂前体积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体积不同, 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体积不同,WBC体积 体积 范围120~1000fl,RBC在85~95fl,PLC 范围 ~ , 在 ~ , 在2~30fl,血细胞计数便是利用它们的体积 ~ 血细胞计数便是利用它们的体积 及数量不同。 及数量不同。 体积不同,脉冲大小不同, 最大, 体积不同,脉冲大小不同,WBC最大, 最大 RBC次之,PLC最小。可根据阈值选择电路 次之, 最小。 次之 最小 可根据阈值选择电路 进行甄别。 进行甄别。
这种仪器看起来非常原始和简单, 这种仪器看起来非常原始和简单,好象一个示波器另加一些 管道、电极和瓶瓶罐罐( 管道、电极和瓶瓶罐罐( 图) 。 它的计数原理是根据血细胞的不良导电性和产生电阻抗原理 来计数血液中的细胞,也就是电阻式血细胞计数原理, 来计数血液中的细胞,也就是电阻式血细胞计数原理,这种 原理现在已经成为血细胞计数和分析中最为经典的原理。 原理现在已经成为血细胞计数和分析中最为经典的原理。
联合型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白细胞分类计数—三分群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三分群
狭缝
半透反射镜
690nm 参考信号B 参考信号
光源灯
透镜
流动比色皿
滤光片
光电池
滤光片540nm
光电池 样品信号A

常用诊断学实验数据参考值

常用诊断学实验数据参考值

常用实验诊断学参考值1.血常规检验(全血、紫色盖的EDTA盐抗凝剂)重要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计算公式: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5×10×200×106=RBC×1012/L 血小板计数计算公式:PL T×109/L= 5个中方格内PL T总数×5×10×20× 106白细胞计数计算公式:N/4*10*20*106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和绝对值核左移:杆状核中性粒比例超过 5 %核右移:分5-6叶的中性粒比例超过 3 %贫血:单位体积循环血液中HCT,RBC,HGB低于参考值,以90,60,30为界分四种程度红细胞增多症:男>6.0×1012 /l , HGB>170 g/l 女>5.5×1012 /l ,HGB>160 g/l粒细胞减少症:<1500 /mm3有影响的用药要停止粒细胞缺乏症:< 500 /mm3 超净病房隔离PT:正常为11~13s,超过3s以上为异常,用于口服抗凝剂监测。

APTT:正常为32~43s,超过10s以上为异常,用于普通肝素监测。

假性血小板减少与使用EDTA有关。

DD:阴性(乳胶凝集法),<200μg/L(ELISA)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2~4g/L渗出液的Light标准:胸液蛋白/血清蛋白>0.3 or 胸液LDH/血清LDH>0.6 or 胸液LDH>200 满足一条即可乳糜胸的标准:必做——乳糜实验选做——胸液甘油三酯> 110 mg/dl(1.24mmol/L),胸液甘油三酯/血清甘油三酯> 1,胸液胆固醇/血清胆固醇< 1 肝硬化腹水标准:SAAG(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11g结核辅助诊断:腺苷脱氨酶(ADA)>40U/L癌性积液辅助诊断:癌胚抗原(CEA)>5 g/L(ng/ml)4.尿常规肾糖域为:180mg/dl尿蛋白- 20—100mg/ml + 100mg/dl ++ 200mg/dl +++ >300mg/dl ++++ 500mg/dl 白细胞+ <100/ul ++++ >500/ul红细胞+ 10/ul ++ 100/ul +++ 150/ul ++++ 250/ul加号和定量的关系是基础。

血常规检查参数

血常规检查参数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0~18),(单位:fL)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1、红细胞(RBC)计数正常值:成人女性(4.1~5.1)×1012/L;男性(4.5~5.9)×1012/L。

低于正常值主要提示贫血,再根据血红蛋白(HGB)的值判断贫血的程度,具体划分为:轻度贫血(90~110g/L);中度贫血(60~90g/L);重度贫血(30~60g/L);极重度贫血(30g /L以下)四个贫血等级。

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失血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整理ppt
14
三、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 ⑴年龄 ⑵贫血的程度 ⑶贫血的速度 ⑷机体对缺氧的代偿能力和适应能力 ⑸患者的体力活动程度 ⑹有无心脑血管的基础疾病
整理ppt
15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心悸、气短、 呼吸困难、困乏、无力、易疲劳、食欲不振、恶 心、腹胀、多尿、月经紊乱 等等
整理ppt
38
2. 形态学分类
从形态学分类上对贫血的类型做出诊断,可以通过四个参数进行分析: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红细胞平均Hb含量(MCH)、 红细胞平均Hb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ed Cells Volume Distribution,RDW)
整理ppt
39
Hb<110g/L, RBC<4.0×1012/L, HCT<0.37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整理ppt
2
二、分类-按形态学分类
类别 大细胞性贫血
MCV(fl) >100
MCHC(%) 32~35
常见疾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80~100
32~35
再障、溶贫、急性失血、 骨髓病性
小细胞性贫血
整理ppt
11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 1红细胞膜的缺陷 2红细胞酶的缺陷 3珠蛋白肽连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
整理ppt
12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红细胞外因素 1红细胞被血清中抗体或补体所影响. 2机械性损伤 3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 4脾脏内阻留
整理ppt

无线闭塞中心(RBC)技术规范_09.10.15_V0.16

无线闭塞中心(RBC)技术规范_09.10.15_V0.16
【22】IEC 62280-2-2002(EN 50159-2)Railway applications. Communication, signall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s. Safety related communication in open transmission systems铁路应用-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开放传输系统内的安全相关通信
RBC系统应能根据从联锁获得的进路、轨道区段占用等信息以及从列车获得的状态信息,向列车发送行车许可。
RBC系统应能根据TSR服务器发送的临时限速命令,向相关列车发送临时限速信息。
RBC系统应能向列车提供分相区相关信息,实现自动过分相。
RBC系统应能接受列车的调车模式请求,并可以接受离开调车模式的列车重新注册的请求。
8.5.3与CTC系统接口异常处理
修改与紧急停车命令相关内容
V0.13
2009.07.12
修改部分参数
V0.14
2009.07.29
第5章系统功能
按照更新的运营场景进行更新
V0.15
2009.10.07
全部
根据反馈意见和最新试验情况修改
V0.16
2009.10.15
6.4本地终端
进一步明确本地终端实现功能
VIA
Versatile Interface Adapter接口服务器
VPC
Vital Platform Computer安全平台计算机
参考文献
【1】科技运函【2004】14号CTCS技术规范总则(暂行)
【2】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3】科技运【2008】113号CTCS-3级列控系统功能需求规范(FRS)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 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 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 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 等。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的鉴别诊断。
成年女性 (3.5~5.0)×1012/L(350~500万/mm3) 110~150g / L(11~15g /dl) 新生儿
(6.0~7.0)×1012/L(600~700万/mm3) 170~200g / L(17~20g /dl)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呕吐、 腹泻、烧伤、
【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 WBC>10×109/L(10000/mm3) 白细胞减少 WBC<4×109/L(4000/mm3) (一)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在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正常波动;暂时性升高; 新生儿、月经期、妊娠期
●病理性增多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和炎症 △ 组织损伤或坏死 △急性溶血 △急性失血 △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 ★异常增生性增多: △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
(3)染色反应的异常:低色素性、高色素性, 嗜多色性 (4)结构的异常: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 Cabot环、有核红细胞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成 人 (4~10)×109/L(4000~10000/mm3) 新 生 儿 (15~20)×109/L(15000~20000/mm3) 6个月~2岁 (11~12)×109/L(11000~12000/mm3)

化验单常规参数

化验单常规参数

血液一般检查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10^9/L)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肝功能基本项目与参考值ALT(谷丙转氨酶)5~40AST(谷草转氨酶)0~40AST/ALT(谷草/谷丙)0.80~1.50GGT(谷氨酰转移酶)7~32ALP或AKP(碱性磷酸酶)53~128TBILI(总胆红素) 5.1~19.0DBILI(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0.0~5.1IBILI(间接胆红素) 5.0~12.0TP(总蛋白)60~80ALB(白蛋白)40~55GLB(球蛋白)20~30.0A/G(白球比)(1.5~2.5):1LDH-L(乳酸脱氢酶)109~245肾功能检查项目1、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完整版)RBC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完整版)RBC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4)列车注册/注销/启动管理:“注册/注销”指在RBC中注册/注销车载设备有效身份;“启动”表明车载设备可以通过RBC或轨道电路得到MA;
(5)静态数据管理:负责管理线路描述信息、车辆数据信息、应答器配置信息等;
(6)RBC交接管理:负责与相邻RBC在交接应答器处实现对列车无缝交接;
(7)通信管理:包括无线通信管理及有线通信管理;
RBC采用数据配置、地面动态映射、列车管理行车许可生成、RBC-RBC移交、系统安全等关键技术完成上述工作。
数据配置技术
为了实现RBC与外部各系统的安全通信及信息传递,RBC需要按照自己的格式保存其管辖范围内线路上所有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和各种特殊区域的岂止范围,从而能够根据车载设备报告位置在该拓扑图上确定列车所在的精确位置,并结合进路信息、临时限速信息、灾害区信息实现后续控车功能。一般来说,RBC需要根据列控数据表和信号平面图生成RBC能够理解的如下静态信息:
RBC接口单元
RBC接口单元实现RBC和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功能,采用硬件冗余结构,安全完整度等级为SIL0级。
GSM-R接口单元
GSM-R接口单元实现RBC通过GSM-R网络与列控车载设备的信息交互功能,采用硬件冗余结构,安全完整度等级为SIL0级。其对外接口为ISDN PRI接口,符合DSSI信令标准。
列车管理技术
RBC与车载设备的对应关系为一对多的关系,一套RBC应能够控制多个车载设备,因此需要与不同的车载设备建立独立的安全连接,并通过各安全连接与不同的车载设备交接信息。
当RBC收到呼叫请求时,RBC应该能够根据内部保存的密钥信息区分正常的车载设备呼叫和非法攻击。当RBC建立连接后,RBC应能接受车载设备的注册。此后,RBC应能根据车载设备报告的位置确定列车是否在其管辖范围内,根据车载设备报告的模式和等级确定是否需要为车载设备提供控车信息。对于确定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车载设备发送配置参数等信息。当列车离开RBC管辖范围或者车载设备所处的模式、等级不再需要RBC提供控车信息时,RBC应命令车载设备断开连接。此外,RBC应能接受车载设备的主动注销。

血细胞参数

血细胞参数
0.175 正常
12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10.0-18.0)
13.2 fL 正常
13
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LYM)(参考值:1.2-4.0)
2.0 10^9/L 正常
14
中间细胞计数绝对值(MON).(参考值:0.1-0.8)
0.3 10^9/L 正常
18 RDW-SD 红细胞分布宽度SD 42.1 41-50%
19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CV 12.3 11.6-14.7%
20 PLT 血小板 279 100-350 10^9/L
21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10.4 7.8-11 fL
22 PCT 血小板压积 0.29 0.17-0.35%
12 RBC 红细胞 4.16 3.5-6 10^12/L
13 HGB 血红蛋白 130 110-180 g/L
14 HCT 红细胞压积 40.2 37-53%
15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96.6 80-99.9 fL
16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31.30↑ 27-31 pg
17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23 330-370 g/L
问题:
体检项目检查结果
血液常规检查
编号
体检项目
体征
1
白血球(WBC)(参考值:4.0-10.0)
5.3 10^9/L 正常
2
红血球(RBC)(参考值:3.5-5.7)
4.86 10^12/L 正常
3
血红蛋白(HGB)(参考值:110-160)
147 g/L 正常
4
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0.33-0.5)

血液一般检验主要参数及临床应用

血液一般检验主要参数及临床应用

一、血常规主要参数的参考区间
(三)
2003年中国人群血细胞分析调查
参数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RBC (4.09~5.74)×1012/L (3.68~5.13)×1012/L
Hb
131~172g/L
113~151g/L
WBC (3.97~9.15)×109/L (3.69~9.16)×109/L
PLT
(85~303)×109/L (101~320)×109/L
网织红细胞
WBC
PLT
荧光(RNA)
RET(网织红细胞)
参考区间: 成人 0.5%~1.5% 新生儿 3%~6% 绝对值 (24~84)×109/L
临床意义: 判断骨髓增生情况。 作为疗效和试验性治疗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发展的观察指标。
ESR(红细胞沉降率)
指RBC在一定条件下在血浆中沉降的速度。 其沉降快慢与RBC本身及血浆成分有关。 ESR属于一种非特异性试验,在许多病理 情况下均可增快。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学评价
HiCN法:操作简单,试剂单一,显色快且稳定,
是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但试剂中KCN为剧毒药 品,须妥善保存、处理。高WBC和高球蛋白血症 可使试剂混浊、HbCO转化较慢。
SDS法
操作简单,显色稳定,有良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无毒性,但由于SDS-Hb的摩尔消光系数尚未确定, 不能直接根据标本吸光度计算结果,需用 HiCN 法绘制标准曲线。
吸 光 度 (
Q=A540nm/A504nm
(1.59-1.63)
540
A

504
波长(nm)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光谱吸收曲线
A 64458 251 = A 367.7

rbc分布宽度标准差

rbc分布宽度标准差

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RBC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一项血液检测指标,用于评估红细胞的大小变异程度。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大小应该是相对一致的,但是当出现一些疾病或健康问题时,红细胞的大小变异程度会发生改变,这时就需要通过检测RDW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RBC分布宽度标准差是指红细胞在大小上的标准差,它反映了红细胞的大小变异程度。

通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当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炎症、肿瘤等情况时,红细胞的大小会发生改变,导致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RBC分布宽度标准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贫血类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正常范围通常是11.5%-14.5%,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

当RBC分布宽度标准差增加时,说明红细胞的大小变异程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慢性炎症、肿瘤、肾病、肝病等引起的贫血。

此外,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增加还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疾病有关。

除了贫血以外,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增加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肾病、肝病等疾病有关。

因此,通过检测RBC分布宽度标准差,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检测通常是作为其他血液指标的辅助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检测,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RBC分布宽度标准差是一项重要的血液检测指标,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变异程度,对于评估贫血类型、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重视RBC分布宽度标准差的检测,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血球分析仪参数

血球分析仪参数
HYPER高血色素性红细胞
以加号表示,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刀细胞性贫血
HYPO低血色素性红细胞
以+表示,见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地中海贫血,铁幼粒细胞贫血
RBCFragments红细胞碎片
以加号表示,见于溶血性贫血,严重烧伤
血球分析仪参数
增高: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CO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降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直接测定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
当与MCHC的差别大于1.9g/dL时,提示有关样本高脂或高胆红素血,会影响MCHC,但不会影响CHCM.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增高:说明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临床主要有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
网红百分比(Retic%)
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降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再障.
直接测定的网红内血红蛋白含量(CHr)
用于评估制造红细胞的铁含量,监察铁及EPO治疗进展,儿童及肾透析病人缺铁的诊断.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NEUT%)
增高:各种急性细菌感染,组织损伤等疾病;降低:病毒感染,造血功能受抑制药物或放射线等影响.
嗜酸细胞数量(EOS)
同EOS%
嗜碱细胞百分比(BASO%)
增高:炎症,重度感染,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未染色大细胞数量(LUC)
包括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和幼稚细胞
未染色大细胞百分比(LUC%)
包括大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和幼稚细胞
原幼细胞(Blasts)
以加号表示,见于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纤维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数
临床意义
参数
临床意义

无线闭塞中心(RBC)简介

无线闭塞中心(RBC)简介

无线闭塞中心(RBC)简介1 概述无线闭塞中心(RBC)是CTCS-3级列控系统核心,是基于信号故障安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负责根据线路特性(如坡度、线路固定限速)、运输条件(列车间隔)和其它系统的情况(如轨道占用信息、联锁进路状态等)向列车发送速度-距离监控所需要的信息(MA),从而替换了常规信号系统中的道旁信号。

•向列车发送有关永久性和临时性限速、线路坡度、线路适应性和轨道条件等信息。

•通过GSM-R无线通信系统传输给车载ATP设备(MA),保证其管辖之内列车的运行安全。

•如果联锁系统探测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RBC则会将紧急信息发送至列车。

2 RBC系统接口描述2.1 RBC与连锁接口无线闭塞中心(RBC)与管辖区域内的各车站联锁计算机通信。

•获取轨道占用、进路状态、区间方向、闭塞分区的可用性等信息•RBC不直接与TCC进行信息交互。

2.2 RBC与临时限速服务器( TSRS )接口•无线闭塞中心(RBC)通过以太网与临时限速服务器进行连接,获取临时限速命令信息。

•TSRS与RBC间传递安全信息使用 Subset-098安全协议,满足EN50159-2对开放网络通信的安全要求。

•RBC接收临时限速命令信息,同时向TSRS发送临时限速状态等信息。

2.3 RBC与微机监测(CSM)接口•无线闭塞中心(RBC)通过RBC的诊断维护子系统(RBC-ART)与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CSM-RBC 接口通信机接口。

•RBC向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输出其工作状态、收发信息记录等信息。

2.4 RBC与调度集中(CTC)接口•无线闭塞中心(RBC)与CTC的通信接口机连接。

•RBC接收文本信息、时钟信息、紧急停车命令、注销列车登记命令、请求列车状态等信息。

•RBC向CTC系统输出连接状态信息、列车静态信息、列车动态信息、表示信息、报警信息。

2.5 RBC与RBC接口•无线闭塞中心(RBC)与相邻RBC采用Subset-098标准协议通信连接。

rbc参数

rbc参数

rbc参数
RBC参数通常指的是红细胞(red blood cell)的相关参数,常用于血液学检测和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RBC参数:
1. 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 count):血样中红细胞的数量,以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表示。

2. 平均红细胞体积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表示红细胞大小的参数。

3.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量。

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红细胞平均含有的血红蛋白浓度。

5. 红细胞分布宽度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描述红细胞大小分布的参数,反映红细胞大小的差异情况。

6. 红细胞比容 (Hematocrit, HCT):血液中红细胞占总体积的百分比。

7. 血红蛋白浓度 (Hemoglobin, Hb):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这些RBC参数可以与其他相关参数一起评估红细胞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功能,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与红细胞有关的疾病和病理状态,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具体的正常范围和异常结果的意义可能会因实验室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参考具体的实验室报告和医生的解读。

征兵体检血红细胞标准

征兵体检血红细胞标准

征兵体检血红细胞标准
征兵体检血液指标通常会包括血红细胞相关的指标,其中最常见的是血红细胞计数、血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个体贫血、贫血类型和血氧输送能力的关键参数。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征兵体检血液指标,包括血红细胞相关的标准范围,这些标准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而略有不同:
1.血红细胞计数(RBC):血液中每毫升的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范围:男性约4.5 - 5.5 × 10^12/L,女性约4.0 - 5.0 × 10^12/L。

2.血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血液中红细胞占据的比
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正常范围:男性约38.3% - 48.6%,女性约35.5% - 44.9%。

3.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范围:男性约13.8 - 17.2 g/dL,女性约12.1 - 15.1 g/dL。

这些血红细胞相关指标反映了个体的贫血情况,贫血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在征兵体检中,正常的血红细胞水平对于保障新兵在服役期间的身体健康和适应军事环境至关重要。

在具体的征兵体检标准中,可能还包括其他血液指标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检查。

具体的标准应该根据各国和地区的法规和卫生标准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BC参数
什么是RBC参数?
RBC参数(Red Blood Cell Parameters)是用于评估红细胞相关指标的一组参数。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其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水平和病因。

RBC参数的常见指标
常见的RBC参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红细胞计数(RBC count):表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年男性
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5-5.5 × 10^12/L,女性为4.0-5.0 × 10^12/L。

2.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表示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比例。

正常成
年男性的红细胞压积范围为40%-50%,女性为37%-47%。

3.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表示平均每个红细
胞的体积大小。

正常范围为80-100 fL。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tent,
MCHC):表示每个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正常范围为32-36 g/dL。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表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范围为33-37 g/dL。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表示红细
胞体积的变异程度。

正常范围为11.5%-14.5%。

RBC参数的临床意义
RBC参数可以提供很多有关患者的重要信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1.贫血的评估:通过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

如果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贫血。

2.贫血类型的判断:通过MCV值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

MCV值低于正常范围,
可能表明患者患有缺铁性贫血;MCV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患有巨
幼细胞性贫血。

3.贫血的病因分析:通过RBC参数的组合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病因。

例如,如果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范围,同时MCV值也低于正
常范围,可能表明患者患有缺铁性贫血。

4.监测治疗效果:通过定期检测RBC参数,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例如,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和MCV值可
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5.疾病的辅助诊断:某些疾病可能会导致RBC参数异常。

例如,红细胞体积
分布宽度的增加可能与某些炎症性疾病、肿瘤和营养不良有关。

如何测量RBC参数?
测量RBC参数通常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完成,该仪器可以自动计算和报告RBC
参数。

1.采集血液样本:通常会在患者的静脉或指尖抽血,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2.血液样本处理:采集的血液样本会经过染色和稀释等处理,以便于测量。

3.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将处理后的血液样本放入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中,
仪器会自动完成血细胞计数和测量RBC参数。

4.结果分析和报告:仪器会自动生成报告,包括各项RBC参数的数值和参考
范围。

RBC参数的注意事项
在测量和解读RBC参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差异:不同人群的RBC参数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解读结果时应结合
患者的个体特点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生理变化:RBC参数可能会受到生理变化的影响。

例如,孕妇在妊娠期间可
能会出现轻度贫血,这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3.其他因素的干扰:某些疾病、药物和饮食因素可能会对RBC参数产生干扰。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4.与其他指标的关联:RBC参数通常与其他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
等密切相关。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变化。

总结
RBC参数是用于评估红细胞相关指标的一组参数。

通过测量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水平和病因。

RBC参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辅
助作用,可以用于贫血的评估、贫血类型的判断、贫血的病因分析、监测治疗效果
和疾病的辅助诊断。

测量RBC参数通常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完成,结果会自动生成报告。

在解读RBC参数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生理变化、其他因素的干扰和与其他指标的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