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200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0.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答: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答:1.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2.是维系社会团结的和睦的精神纽带;3.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因此学习践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有利于鼓舞全国种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有得于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答: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为什么说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答: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因为理想和信念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任何信仰都包含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所以说是联系在一起的。
2.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方面的重要作用答: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能够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为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能够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7d7c88bd63186bcebbc25.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答: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殷切期望。
(1)德是人才素质德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八容八耻)?答: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4.学《思修》课意义?答:(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修养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5.理想含义,特征?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是多方面多类型的(3)具有现实性(4)具有预见性(5)是一定社会关系产物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意义?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7.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答: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2023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测试卷及答案
![2023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53b8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4.png)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
1.党旳( )汇报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旳基本方略”,这是在党旳文献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旳高度,它标志着党旳治国理念和执政方式发生主线性转变。
A.十四大 B.十五大C.十六大 D.十七大2.规定执法和司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要让裁判或决定旳过程变为当事人感受民主、客观、公平旳过程,以程序公正保障实现实体公正,并增强社会公众对裁判或决定旳承认度。
这体现( )A.坚持实体公正旳原则 B.坚持程序公正旳原则C.坚持及时高效旳原则 D.坚持权力至上旳原则3.一般说,在处理波及法律旳事务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查清事实,是对旳适使用方法律旳前提。
不过作为诉讼根据旳事实旳是 ( )A.实际发生旳形形色色旳现象自身 B.客观事实C.不必用证据证明旳事实 D.证据事实4.按照法旳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处理法律问题旳习惯和思想取向。
这是指 ( )A.法治概念 B.法律思维C.法制观念 D.法治理念5.-国人民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旳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和运用自己旳文化资源。
这是指 ( ) A.政治安全 B.文化安全C.科技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6.在目前旳网络信息时代,要保证国家旳文化安全,就必须尤其重视 ( )A.政治安全 B.文化安全C.社会公共安全 D.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7.下列规范性法律文献中,其作用重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旳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协议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法律行为从行为旳后果上进行划分,分为 ( )A.不作为与作为 B.合法与中性行为C.善意行为与恶意行为 D.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9.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旳是 ( )A.行政法 B.经济法C.军事法 D.宪法10.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出旳学术性旳解释是 ( )A.行政解释 B.学理解释C.历史解释 D.字面解释11.国家行政机关旳监督中,包括( )旳监督。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附答案)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fe737227916888486d7e0.png)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库绪论+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B )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新时期B、新时代C、重要战略机遇期D、关键期2、(C )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
A、思想政治素质B、道德素质C、思想道德素质D、法治素质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B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4、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指出人的本质是( B )。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性本善D、人性本恶5、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C )的总和。
A、生产关系B、经济关系C、社会关系D、政治关系6、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 B )。
A、人的属性B、人的本质C、社会关系D、自然属性7、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B、正确的人生观是正确世界观的基础。
C、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8、( B )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道路9、人生观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理想10、( A )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C、人生价值D、人生准则11、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 )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12、(D )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自考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
![自考大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8a806a8114431b90dd8e5.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03706)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B )B.实现共产主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C.爱国主义3、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
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C.人生目的4、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称为( A )A.人生价值5、在人类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道德与法律是两种最重要的规范。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6、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
这是职业道德中(C )C.办事公道的要求7、关于爱情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认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他们表达的意思为,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D )D.道德和精神8、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
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整洁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B )B.文明礼貌的表现9、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
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B)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10、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是( D)• D.执法为民11、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https://img.taocdn.com/s3/m/cb23a26927d3240c8447ef66.png)
思修1一. 判断题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标准答案:对2.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标准答案:对3. 科学没有国界,所以科学家也可以没有自己的祖国。
()标准答案:错4.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标准答案:对5. 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
()标准答案:错6.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
()标准答案:对7. 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标准答案:错8. 马克思主义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标准答案:对9. 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的违反法律规定性。
()标准答案:错10. 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是主观自生的。
()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0.5分。
(得分:0.0)11.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标准答案:BA. 祖国的大好河山B. 灿烂的文化传统C. 自己的骨肉同胞D. 深厚的道德渊源12. 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这说明道德具有()()标准答案:BA. 调节功能B. 认识功能C. 激励功能D. 评价功能13. 经历数千年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的考验,整个中华民族却一直保持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外来势力冲不散,帝国主义打不垮。
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0d69b2b84ae45c3b358cfd.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库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单选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D)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2、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是人们的(A)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3、“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B)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理想一定实现 4、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C)A、设计好理想B、理论学习C、艰苦奋斗、勇于实践D、人际交往 5、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D) A、有实现必然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B、不可实现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C、超越客观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D、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6、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
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A、人生的指路明灯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C、人生的桥梁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7、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A)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8、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D)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称为(C) A.幻想B.空想C.理想D.信念10、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https://img.taocdn.com/s3/m/b53b60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0.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代性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
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d4e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e.png)
⾃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 ⼀、单选 1. A 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A.《中华⼈民共和国宪法》B.民法C.⾏政法D.经济法 2. B 亦称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活中的地位和作⽤。
A.政体B.国体C.国家结构D.国家制度 3. A 是⼀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的制度的总称。
A.政体B.国体C.国家结构D.国家制度 4. B 是我国的国体。
A.政体B.⼈民民主专政C.⼈民代表⼤会制度D.国家制度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社会主义B 。
A.政体B. 政党制度C.国体D.国家制度 ⼆、多选 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的鲜明的特征:(CDE) A.在制定权上,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政府)均可制定 B.在内容上,宪法⽆所不包 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 D.在效⼒上,宪法的法律效⼒最⾼ E.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往往⽐其他法律严格 2.下列属于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BCDE) A.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B.⼈民主权原则 C.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D.法治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ABCDE) A.⼈民民主专政制度 B.⼈民代表⼤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治制度 E.基本经济制度 4.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是(ABCDE) A.平等权,政治权利和⾃由 B.宗教信仰⾃由,⼈⽣⾃由权 C.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D.社会经济权,⽂化教育权 E.特定主体权利 5.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ABCDE) A.维护国家统⼀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E.依法纳税等其他义务。
2024年上半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
![2024年上半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40210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6.png)
2024年上半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自考试题一、单项题1、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信念是人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信念反映了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C)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D)信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2、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3、法律文件的完善有多种途径。
国家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一类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的法律完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B)法律清理(C)法律解释(D)法律汇编4、我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方面的权利等,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A)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体现(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体现5、犯罪构成,是指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其中,被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称为【】(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7、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互相关联的共同活动。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909e265ce0508763213b0.png)
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A.理想B.信念C.世界观D.人生观2.由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领域,理想信念也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其中,人们在做人方面的向往和追求是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3.远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
直到15世纪以前,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4.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称为A.风俗习惯B.时代精神C.历史传统D.道德观念5.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义务。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神圣义务的是A.保持民族自尊自信B.掌握建设国家的过硬本领C.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D.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工作6.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
这些关系的总和决定了A.人的观念B.人的价值C.人的本质D.人的境遇7.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终生遵奉、矢志践行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B.拜金主义的人生目的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8.一个人想取得大学文凭,于是参加自学考试,通过努力,最后如愿以偿。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504d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e.png)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个人品德2. 法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公平性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A.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C. 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D. 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5-20. (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范畴?()A. 个人品德B. 社会公德C. 职业道德D. 家庭美德22. 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强制作用D. 教育作用23-28. (类似结构的题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30.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1-38. (类似结构的题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9. 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关系。
40.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
41-42. (类似结构的题目)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43. 论述如何通过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社会和谐。
44. 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45. 阅读下列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道德争议。
案例:(案例内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BDDA6-10 略11-15 略16-20 略二、多项选择题21. ABCD22. ABCD23-28 略三、判断题29. 正确30. 正确31-38 略四、简答题3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的自我约束,而法律基础是外在的强制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6484896fd0a79563c1e72bc.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题目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大学生要尽快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是一个陶冶人文气质、引领精神文明、促进学术争鸣、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园地。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大学”,不仅仅因为这里有蕴藏着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种专门书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大楼”,而且因为这里有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大师”。
同学们不仅能从这些良师那里学到系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接受他们人格的熏陶和感召,从而汲取思想道德的营养,为自己的成长和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入大学学习,意味着人生的奋斗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
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①.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②.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③.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④.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2)大学生要尽快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②.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④.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题目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9a3a0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3.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参考答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一参考答案一、不定向选择题1.ABCD2.ABCD3. .AC4. ABC5. ABCDE6.ABC7.ABCDE8.ABC9.ABC二、名词解释1.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在人的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2. 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
3.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4. 信念:是人的认识,感情,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三、案例分析、答:(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尤其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更需要长期奋斗才能实现。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受波澜、挫折和坎坷。
所以实现理想也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其中必然会有顺境和逆境的交替。
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使人们更易于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气氛、优越条件,容易使人产生娇、骄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能成功,但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和人生阅历。
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2)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
所以,青年人需要立志做大事。
张立勇出生在农村,但他没有在命运面前低头,而是坚定信念,立志上大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担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服务,胸怀大志而不气扐。
面对家庭经济贫困和求学艰难的现实,有的人困惑,有的人游戏人生,有的人怨天尤人,有的人只是幻想成功,也有人躬身实践、努力奋斗,张立勇就属于努力奋斗的人。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6f446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9.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当代中国,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 D )A.中国传统文化B.社会主义法治精神C.共产主义道德要求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A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3.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D )A.大同世界B.小康社会C.和谐社会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D )A.理想否定现实B.现实否定理想C.理想与现实无关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5.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是( A )A.人生观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目的6.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 A )A.贡献B.索取C.存在D.享用7.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8.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指的是道德的( B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沟通功能D.教育功能9.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10.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1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A.集体主义B.诚实守信C.明荣辨耻D.为人民服务1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
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db074cc22bcd127ff0c97.png)
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1题,共64分)1.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这说明,信念是()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B.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思想观念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D.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ABCD正确答案:D2.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这就是说,理想信念具有()A.思想性和实践性B.多样性和共同性C.时代性和阶级性D.社会性和个体性ABCD正确答案:A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A.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B.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ABCD正确答案:C4.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当人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应该()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C.在行动中化理想为现实D.否认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ABCD正确答案:C5.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自由主义D.社会主义ABCD正确答案:A6.在当代,对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A.热爱社会主义中国B.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D.把中国纳入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ABCD正确答案:A7.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A.时代精神B.民族精神C.奉献精神D.敬业精神ABCD正确答案:B8.在人生观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A.人生态度B.人生目的C.人生价值D.人生境遇ABCD正确答案:B9.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baa7f856a561253d36f27.png)
2020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带答案第Ⅰ部分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在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创造财富,改善个人物质生活条件 C.面向世界,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模式 D.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丰富想象 C.人生的现实境遇 D.人生的精神支柱 3.左邻右舍、楼上楼下不得乱抛垃圾杂物,不占用公用通道,不随便制造噪声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公德中的【】 A.邻里团结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遵纪守法的要求 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5.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 6.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为人民服务 B.为自己服务 C.为少数人服务 D.为统治者服务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当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原谅他人是【】 A.有失体面的表现 B.软弱可欺的表现 C.宽以待人的表现 D.好坏不分的表现 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9.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b2957abceb19e8b9f6ba64.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绪论中(二)社会主义就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教材3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参考答案:A.社会主义荣辱观2.“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
其中,信念是指A.人们对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析:理想信念含义问题在第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其作用》中有详细介绍;13页参考答案:D.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与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
其中,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做一个为他人所喜欢、为社会所推崇的人,属于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分析:一章《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其作用》理想信念的四种类型。
要求掌握每种类型的包含的内容。
17页参考答案: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4.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试题及答案1.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当代大学生成才目标?答:成为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殷切期望。
(1)德是人才素质德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基础(3)体是人才素质条件(4)美是人才素质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荣辱观(八容八耻)?答: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4.学《思修》课意义?答:(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修养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5.理想含义,特征?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特征:(1)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2)是多方面多类型的(3)具有现实性(4)具有预见性(5)是一定社会关系产物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意义?答:(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7.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答: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抹杀排斥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时,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8.如何认识理想与现实对立统一关系?答: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9.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答: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关系核心。
要爱祖国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0.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支撑。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现实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优势,竭力输出他们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企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
11.大学生作为忠诚爱国者,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基本要求?答:(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12.当今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答:有意义。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实现什么样人生价值(2)人生的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3)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4)决定选择什么样人生价值标准(5)人生目的是人生航标,指引人生方向,不同的人生目的,决定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价值。
13.人生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关系?答:人生价值内在包括人生自我价值和人生社会价值两方面。
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发展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无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无法存在;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14.试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答:(1)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3)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客观的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前提(4)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大学生可塑性强,正处于增长知识和知识才干关键时期。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努力创造实现人生价值良好条件(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7)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8)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15.如何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答:(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当个人利益一旦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16.道德本质、功能?答:本质:是特殊社会意识形式,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功能: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调节关系: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1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答:内涵:(1)它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和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为什么坚持: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
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8.怎样认识,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体要求?答:认识:“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理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在公民道德实践中,各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渗透,交叉并行的。
怎样实践:(1)思想上心理上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产生认知和认同,全面掌握其内容和要求(2)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和做出道德选择(3)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19.社会公德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答: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0.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极大促进社会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害社会的发展。
当前网络活动存在许多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一些大学生学习、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误入歧途。
可见,网络建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总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发展支撑力量。
21.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作用?答: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2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指哪几类行为?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答:哪几类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等。
2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4.如何理解劳动者法定权利和义务?答:权利:(1)平等就业,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放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劳动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25.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注意哪几个问题?答:(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26.法律本质含义?答:(1)是由国家创制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7.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答:(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社会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