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2.2地球表面形态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变过程,如地壳运动、流水侵蚀等。
4.学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模拟和分析。
5.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规划交通线路等。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学过程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人。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地球表面形态的成因、演变过程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设计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地理知识。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实践性、探究性、互动性、情境创设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2. 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形态。
2. 利用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2.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3.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4. 探讨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第二章:山地与平原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平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地与平原的特征。
2. 结合实例,分析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山地与平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地与平原的差异。
2. 讲解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分析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 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业布置:1. 绘制山地与平原的特征对比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高原与盆地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盆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高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盆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原与盆地的特征。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清徐中学贺文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并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3. 了解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了解不同类型山地的成因。
(二)过程与方法:1. 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读图比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3. 通过读图和演示,分析和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 收集资料,说明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认识板块构造学说,培养学科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2. 通过学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确立利用和改造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教学重点: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主要地形的形成。
2.正确判断地质构造类型并能说明其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难点:1.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关系。
2.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课件)雄伟的高山、辽阔的平原、弯曲的河道、壁立的山峰,地球上类型多样、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是什么力量使地表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原因(板书)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哪里?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学生阅读课本36页,独立完成下表:点拨:地球上的各种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内力作用是如何主导地球面貌的。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书)科学家们经过努力探索,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得出了许多结论,提出了许多理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出示世界地形图,从各大洲的轮廓看,你有什么认识和想法?)(讲述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2.2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版必修1)
上述我们知道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纯的从山地和谷地来判断,要准确判断背斜和向斜必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举例说明)(图中①~⑥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 图七3.实践意义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
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
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理论联系实际: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让学生讨论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A B C (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在C 图中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遂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形成: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除了来自地球的内部以外,尚有另一种力,它来自地球的外部,即外力作用,它对地表形态进行雕刻,使地表更加多姿多彩,外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外力作用【讲述】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如流水、风、冰川、波浪等,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从而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
侵蚀作用为主:图八(图中1~4表示岩层年代由新到老)横断山区——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青藏高原——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黄土高原——内力抬升、流水切割——千沟万壑沉积作用为主:大河中下游地区——基底下沉、泥沙沉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风速减小、沙粒沉积—沙丘【点评】内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作用。
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湘教版必修一教案一、知识框架1. 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洲的分布特征•海洋的分布特征2. 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概念解释•形成原因•特征3. 地表形态的分类•平原•山地•高原•盆地•高地4. 内陆河流•概念解释•主要河流5. 湖泊形成的类型及特征•堰塞湖•构造湖•热水湖•冰川湖•碳酸盐溶洞湖•地下溶洞湖二、教学目标•了解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了解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其特征;•掌握地表形态的分类以及各类型的地形特征;•了解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了解湖泊形成的类型及其特征。
三、教学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湖泊形成的类型及其特征。
四、教学难点•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其特征。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组合法;•问答互动法;•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先进一步导入“地球表面的构造”这一主题,设计一组课题,分别向学生提问关于地球表面最容易想到的问题,比如: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征?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对地球表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
2. 课堂探究(1)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世界、中国等地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提出洲与海洋的分布特征,然后对学生听课笔记进行补充介绍。
(2)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成及特征教师简要讲解地中海式海岸的概念、形成原因、特征。
并配以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深入了解地中海式海岸的形态特征、地质构造及其影响。
(3)地表形态的分类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地表形态的分类,比如:平原、山地、高原、盆地、高地等。
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或分析图片、地图、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进一步认知各种类型地形特征。
(4)内陆河流教师向学生简单讲解内陆河流的概念及主要河流,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内陆河流的形态特征、流域水系、河谷形态等。
(5)湖泊形成的类型及特征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湖泊图片、地图等多媒体素材,并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种类型湖泊的形态特征及地质背景,比如:堰塞湖、构造湖、热水湖、冰川湖、碳酸盐溶洞湖等。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和变化。
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分类。
2. 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3.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
2. 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球表面形态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原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图。
2. 学生选择一个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实例,进行分析和描述。
第二章:山地地形教学目标:1. 理解山地地形的特征和成因。
2. 掌握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山地地形的特征: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深刻等。
2. 山地地形的成因:地壳运动、岩性差异等。
3. 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交通、农业、旅游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山地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山地地形的特征。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山地地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山地地形的成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山地地形特征的示意图。
2. 学生分析一个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进行讨论和报告。
第三章:平原地形教学目标:1. 理解平原地形的特征和成因。
2. 掌握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平原地形的特征: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土壤肥沃等。
2. 平原地形的成因:沉积作用、地壳运动等。
3. 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平原地形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平原地形的特征。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平原地形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讲解平原地形的成因,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作业与练习:1. 学生绘制平原地形特征的示意图。
2. 学生分析一个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进行讨论和报告。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二中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面形态姓名:班级:组别:组号:【复习目标】1、识记地质作用的分类。
2、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运用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4、运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5、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复习过程】一、地球表面形态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①基本观点: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即板块,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的名称)。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火山也多集中分布于此。
②板块边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基本关系有挤压碰撞和张裂分离,形成了板块的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
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如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常形成深邃的海沟,以及与之相伴的海岸山脉和岛弧,如马里亚纳海沟(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等。
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形成海岭,如大西洋中脊。
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对应练二: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写出下列地区所属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美洲板块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板块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板块2.试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处;科迪勒拉山系的成因: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两类。
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
褶皱与地貌:向上拱起—→背斜岩层——→褶皱向下弯曲—→向斜◆对应练习:读下列“褶皱构造与地貌”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处属背斜的是A、C,属向斜的是B、D 。
高中地理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版必修1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省将全面推行试用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面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
尤其面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点。
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的标志和核心任务。
本课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复杂、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地表形态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它同本章其它各节内容密切相关,是学习地貌、地形的基础,也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与实践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了解构造地貌。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湘教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2.2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4.学会以流水和风为例,说明外力作用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5.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2.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3.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
[教学难点]1.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双重性。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提问导入】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大家熟悉的成语“沧海桑田”也正是说明了地表形态的不断变化。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识别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一是①________作用,二是②________作用。
2.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③____________。
(2)表现形式: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等。
3.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⑦__________。
(2)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破坏、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等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⑩____________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⑪________带分割成⑫____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⑬________状态。
板块运动是⑭____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2)六大板块名称:⑮____________板块、⑯__________板块、⑰_____板块、⑱__________板块、⑲________板块、⑳____________板块,除○21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3)板块运动结果:○22______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高峻的○23________和巨24________,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25________板块与○26________板块挤压碰撞大的○27________,以及与之相伴的○28________或○29________,如美洲西岸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31________,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孤,在陆地板块内部○30________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如东非裂谷带就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
2.2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已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针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学生普遍对地形、地貌的概念较为熟悉,但对于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不足。因此,在进行本章节教学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3.结合时事新闻或身边的地理现象,如我国的地形地貌、自然灾害等,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形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等,并通过图片、实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知识联系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特征,引发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好奇心。
2.提问:“大家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形态?这些形态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通过操作三维地形模型,亲身体验地形地貌的变化。
2.针对教学难点,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案例教学,引入真实的地理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地形形成的原因。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地形的分类和特点。
-结合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全面理解地表形态对环境的影响。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二、章节内容:1. 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2. 第二章:山地地形山地地形的特征山地地形的形成原因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第三章:平原地形平原地形的特征平原地形的形成原因平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第四章:丘陵地形丘陵地形的特征丘陵地形的形成原因丘陵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 第五章:盆地地形盆地地形的特征盆地地形的形成原因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 掌握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地球仪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三维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不同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课堂讲解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方面。
六、《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七、章节内容:6. 第六章:高原地形高原地形的特征高原地形的形成原因高原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 第七章:丘陵与山地的区别丘陵与山地地形的差异丘陵与山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丘陵与山地地形的实际案例分析8. 第八章:平原与盆地的区别平原与盆地地形的差异平原与盆地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平原与盆地地形的实际案例分析9. 第九章:河流地貌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河流地貌的特征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 第十章:海岸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海岸地貌的特征海岸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八、教学目标:1. 理解高原地形的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能够区分丘陵与山地、平原与盆地的地形差异及其影响。
3. 掌握河流地貌和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掌握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3)学会运用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表形态的模拟演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保护地表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3)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
2. 教学难点:(1)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2)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地理湘教必修》;(2)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2)学生分享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认知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2)教师阐述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
4. 实践操作:(1)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表形态的模拟演示;(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在地表形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 运用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六、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3、矿物的硬度等级4、矿产的形成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
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岩浆岩沉积岩上变变风化升熔质侵蚀冷融作搬运凝沉积岩浆变质岩熔融作用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复习新知】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
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能力要求:1.使学生了解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认识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行的探索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鼓励学生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
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1.“地幔”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设计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讲授过程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状──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
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
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主要讲述这几大圈层,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引发思考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讨论学生讨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学生回答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学生回答地震波。
讨论你知道其机理吗?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
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
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
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
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3)教学重点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不同聚落的景观图”师请学生观察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回答城市与乡村有何区别。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与乡学%科网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师(承转)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推进新课师什么是城市区位?生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
师(激励性评价)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
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呢?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
)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图二)重庆位置示意(图三)合作探究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探究(图一)、(图二),二组讨论探究(图三),讨论后回答。
一组:为什么在大河入海口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与支流交汇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二组:为什么在临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师(激励性评价后,精讲)从图中,我们观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对城市区位选择有很大影响,另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
学习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请同学们来完成下列探究题。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会相对密集?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请谈一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资源库生(合作讨论,探究后回答)因为在中低纬度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带。
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理区位。
资源库(承转)以上举例,分析的是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城市的经济区位。
师(提问)什么是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生(读书后回答)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思考:武汉与攀枝花的形成与经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课件展示: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汉位于京广线上,并有汉丹线、武大线等经过,因此,铁路交通很发达。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汇合处,水路交通很发达。
攀枝花的兴起是随着攀枝花铁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
师(评价后提出)除了铁路、工矿企业外,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还受哪些经济事物的影响呢?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还有港口、城市、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