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合集下载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摘要为了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不断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估工作。

危险源识别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而环境因素评价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发展态势。

本文将介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一、环境因素评价程序1. 环境因素评价的概念环境因素评价是针对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评估环境因素的质量、数量、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全面了解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其危害程度,判断环境影响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2. 环境因素评价的内容环境因素评价的内容包括基础资料、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方案等方面。

其中,环境现状评价是评价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预测是根据环境因素的质、量、分布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对环境影响程度、类型、范围预测的一种预测性评价。

3. 环境因素评价的流程环境因素评价的流程包括:问题分析、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和关键过程的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环境风险评价、环境管理预案和监测预案等。

其中,环境风险评价是衡量环境变化对人类、生物和自然资源等的风险,从而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一种评价。

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1. 危险源识别的概念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事故的人、设备、物资、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包括有机污染物、水污染、气体污染、噪声、射线等。

危险源识别则是将这些危险源进行清单化、分类和分级,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和控制。

2.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安全分析和安全检查等。

其中,安全分析是一种逐个排查企业中所有危险源的方法,通过对每个危险源的描述、分类、分级和评价,确定事故的后果和可能的影响区域。

3. 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的可能致害方面进行的评价,并将其量化为风险程度,以便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三、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1.1 为了识别出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

1.2 为了识别出供方/承包方在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

1.3 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确保其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并为体系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

2、范围对公司产品生产和服务全过程活动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辨识及更新,环境因素识别及危险源辨识必须覆盖所有的活动、区域、人员和设施。

3 定义或术语3.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它的一般表述形式:名词+动词,如污水排放、化学品泄漏、煤气爆炸等。

3.3重大环境因素:具有或能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的因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给外界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的或有益的变化。

它与环境因素为因果关系,环境因素为因,环境影响为果。

3.4 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5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6 供方/承包方: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并负责各部门辨识及评价结果的审批以及公司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最终确认。

4.2 人事财务部负责组织、策划全公司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汇总、核实各部门辨识、评价结果,查看是否遗漏,并组织评价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重大的风险因素。

4.3 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并将辨识与评价结果报人事财务部。

5 程序内容5.1 辨识和评价的范围、类别5.1.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 所有工序和岗位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 (包括供方/承包方和参观访问者、实习人员) 的活动;c) 作业场所内的所有物料、装置和设施(本公司的以及由外部所提供的);d) 供方/承包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管理体系文件之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管理体系文件之 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管 理 体 系 文 件ZL/MS6.1—02文件名称:环境因素、危(wei)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版 本 号: B分 发 号:文件控制: 受控2022年12月31日发布 2022年1月1日实施 XXXXXXXXXXXXXXXXXXXX 发布ZL /MS6.1—02 环境因素、危(wei)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版本号:B前 言本程序依据GB/T24001-2022《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2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和《管理手册》中有关要求而编制的。

本程叙文件规定了公司环境因素、危(wei)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的要求。

本程叙文件由安保部提出并归口解释。

本程叙文件起草人:XX本程叙文件审核人:XX本程叙文件批准人:XX若修改和/或者换版,应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受控版本应在修改记录中记载。

修 改 记 录2022—45 标准换版 B XX 2022.12.31 2022.1.1 修改单号 修改方式 修改状态 修改执行人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1 目的为了识别公司产品创造、服务等活动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确定可控制或者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充分地识别与评价,对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wei)险源,对识别的危(wei)险源风险过程进行评价,确定不可承受风险,并及时更新,制订本程序。

2 范围合用于公司产品创造、服务等活动过程所涉及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对作业场所中危(wei)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的要求。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职业健康安全重要危(wei)险源清单的审批。

3.2 质管部负责组织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调查和识别,汇总环境因素并评价其影响程度,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3.3 安保部是危(wei)险源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各部门(车间)进行危(wei)评价,对辨识与评价记录进行审查汇总,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危(wei)险因素分析评价,确定重大危(因素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编制《职业健康安全重要危(wei)险源清单》,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前言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15498-2003进行编制,全面识别公司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可望施加影响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评价不可接受的或重大的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害因素、环境因素,实现对事故和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若本标准的内容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相抵触,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或标准执行。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ML223·20001.14-2017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各层次、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确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等过程控制的一般原则。

本程序适用于对在施工管理、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所有活动、所有设施、所有人员的危害因素、环境因素的识别及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更新与控制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职责与权限3.1 安全监察处3.1.1 负责建立公司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3.1.2 负责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期和及时评审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的结果,并及时更新。

3.1.3 负责各分公司、项目部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识别情况监督检查。

3.2 机关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培训、检查、指导,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3.3 分公司3.3.1负责本单位危害因素、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策划,根据条件的变化及时更新。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

该程序旨在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然后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潜在风险,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一、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1.初步辨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初步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方面的潜在危险源及环境因素。

2.评估辨识:对初步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详细评估,并确定其对员工和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3.优先辨识:将评估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根据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确定优先处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二、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评价1.风险评价:针对评估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价,包括风险等级评估、风险影响范围评估等。

2.风险管理措施评价:对已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评价,评估其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三、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控制1.风险控制措施选择: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选择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根据选择的风险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按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控制。

3.风险控制效果评估: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验证其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4.定期复评:对已评估和控制过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定期复评,检查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修正和完善程序。

以上是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提高其对潜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能力,共同建立和维护安全的工作环境。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管理程序
5.3.2辩识环境、安卫因素应关注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在对现有的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仍在产生影响,原材料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还需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和产品与服务出厂以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全部
C
2019/2/20
4
新增ISO45001:2018体系
全部
D
2020/9/30
1.目的
确定公司活动、产品与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价出现有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进行控制策划。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与服务中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对员工会造成职业安全伤害的,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及登记过程。
5.3.1.3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如计划、生产、供应、销售、工艺等。
5.3.1.4组织的生活管理活动,如总务、员工活动室的活动。
5.3.1.5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无论是由本企业还是由外部所提供。
5.3.1.6辩识范围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5.3.1.6.1以生产工序进行区域划分。
5.3.1.6.2以现场管理领域进行区域划分。
4.5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4.6污染预防: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与服务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
5.2.2职工在各自岗位或工作范围内发现新的环境、安卫因素以及相关方投诉的新环境、安卫问题,应及时反映到本部门环境、安卫责任人或管理部,由本部门环境、安卫责任人或管理部组织对新的环境、安卫因素进行识别,管理部负责对新的环境、安卫因素进行评价。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简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和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概率,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步骤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相关信息2.识别环境因素与危险源3.评估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风险程度4.制定控制措施5.监测与改进下面将依次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收集相关信息在开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企业的详细情况、工作流程、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相关法规和标准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识别和评价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识别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在收集完相关信息后,接下来需要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和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危险源包括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通过对企业的工作场所、作业流程和使用的设备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3. 评估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在识别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后,需要对它们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这涉及到对潜在的伤害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考虑。

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和风险评估矩阵,通过将风险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能够清楚地划分危险等级,有利于提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制定控制措施评估出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具体的控制措施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制定,重点关注高风险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

5. 监测与改进实施了控制措施后,需要进行监测和改进,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监测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状况来进行,评估结果可以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修改工作流程、更新设备和技术等。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程序1 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对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中发生的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为公司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安装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发生的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活动。

3 职责3.1 项目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与更改,指导各部门、各场所识别、评价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组织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并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3.2 产品中心负责识别、评价项目实施、交付、过程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包括相关人员)在所有场所,使用的所有机械设备、工具、设施及从事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

3.3 公司各相关部门配合项目管理部的识别、评价工作。

4 工作程序项目管理部识别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危害因素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紧急、异常三种状态。

在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危险危害因素时,要覆盖公司办公和无线通信直放站设计、生产和服务及系统集成过程的所有场所,所有设备、工具、设施、所有人员包括进入管辖范围内所有相关方人员,不得遗漏,做到充分性。

4.1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包括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对产品和服务等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主要采取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往的工作经验打分等方法。

4.1.1 由项目管理部组织人员对公司各部门范围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识别出的环境因素由运营中心体系专员编制《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评价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1.2 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要从以下方面考虑:a)法律、法规规定;b) 环境影响范围;c) 环境影响程度;d) 发生的频次;e) 资源影响;f) 对相关方影响程度等。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5.1.2识别方法和主要途径:
(1)环境因素:
a)现场观察法:观察各个施工现场,对各种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及废弃物产生排放等进行识别。
b)调查表:对新、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植被破坏、土地占有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施工过程原油、污水等潜在的泄漏及资源、能源消耗等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物资采购和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①产品或者材料的包装缺陷;
②结构失效;
③天气、地球物理及其它外部自然灾害;
④恶意破坏和违反操作规程;
⑤火灾和爆炸;
⑥冲击与撞击;
⑦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⑧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⑨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者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⑩设备的腐蚀;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露。4)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
3.8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0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3.11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重要环境因素
是指具有或者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环境影响
全部或者部份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者有益的变化。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对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因素能够得到控制。

规范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危(wei)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更新, 对其实施动态管理、有效控制。

危(wei)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的能量和物质释放危(wei)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岗位等。

风险评价: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价工作。

用于公司各部门及所有生产活动、过程、服务和作业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危(wei)险源的辨识、评价、更新和管理。

3.1.1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并鉴定重要环境因素;3.1.2 负责督导、参预、跟踪各部门进行各岗位风险评估;3.1.3 负责进行审核、登记、汇总,建立公司《OHS 风险调查/评估表》,并发到部门;3.1.4 负责组织制定危(wei)险源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制定对危(wei)险源的防范措施及管理措施;3.1.5 负责监督、检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3.2.1 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对所管区域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对各岗位风险进行评估;3.2.2 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宣贯各岗位的风险;3.2.3 负责建立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表》、《OHS 风险调查/评估表》;3.2.4 配合安全环保部制定对各风险的防范措施并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4.1.1 识别因素的步骤4.1.1.1 选择公司相关的过程(活动、产品或者服务);4.1.1.2 确定该过程伴有的因素及影响;4.1.1.3 选择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问卷调查;2) 面谈;3) 核查表;4) 直接观察和测量;5) 记录评估。

4.1.1.4 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与企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的可能产生影响的活动或者过程;2) 浮现的紧急事件和灾难事件;3) 过去体系审核的不符合项(如果有);4) 相关方的观点;5) 竞争利益的机会。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隐患辨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识别潜在的危险,评估风险,并评估环境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通过识别和分析工作场所中可能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危险源来开始的。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1.实地考察:仔细检查工作场所的各个区域,记录任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

2.审查文件:审查以前的事故记录、工作指导和任何其他相关文件,以寻找类似危险源。

第二步: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它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危害:确定每个危险源与员工、访客或公众健康安全的潜在影响。

2.确定风险: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每个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

3.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危险源。

第三步: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评估工作场所外部环境对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它包括以下步骤:1.外部考察:考察周围环境,如气候、土壤、水源等,了解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环境因素导致危害。

2.评估环境因素: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包括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等,以确定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潜在影响。

3.采取行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降低对员工健康和工作场所的影响。

总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是确保工作场所和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程序。

它们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专业知识,并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和审查。

通过识别危险源、评估风险,以及评估环境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潜在危害,确保员工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延续之前的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评价的程序。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基础,通过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可以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例如:1. 事故调查:分析以前发生的事故情况,了解其原因,并从中汲取教训。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动态的识别公司在施工活动、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并及时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环境污染的预防。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0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和公司《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4.2工程管理部负责编制并监督实施本程序,组织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4.3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机关办公区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4.4项目部负责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编制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4.5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业务范围内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5工作程序5.1环境因素识别范围5.1.1识别环境因素时,应从公司的办公、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后服务等全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最大限度地排查出环境因素。

5.1.2识别项目施工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在不同施工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特征。

5.1.3应识别与公司活动或为公司提供产品、服务且产生环境影响的供方、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即可能施加影响(如对供应商、运输商、分包商)的方面和范围。

5.2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识别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5.2.1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指固定的、例行性且预期的作业与程序,如正常施工状态;b)异常状态:指非预期的,非例行性的作业与程序,如施工中的设备检修,工程停工状态;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事故、爆炸等意外状态。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是指一套用于识别、评估和控制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程序。

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并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的步骤和内容。

步骤一:辨识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这一步骤中,要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收集信息:收集各种与工作环境相关的信息,包括工作流程、设备和工具、物质和化学品、工作场所布局等。

2.观察工作场所:对工作场所进行观察,了解员工的工作活动、工作条件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要观察是否存在可能造成危险的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

3.分析工作任务:对各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这可以通过分析任务的特性、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等方面来完成。

步骤二: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这一步骤中,要对辨识出来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评估风险: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可能造成的伤害和病害、估计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评估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2.评估影响:评估辨识出的环境因素对员工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健康、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3.分级评估:根据风险和影响的程度,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级评估,以确定哪些是高风险、高影响的因素。

步骤三:制定控制措施在这一步骤中,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员工的风险和影响。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场所的设计或设备的配置,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产生或释放。

2.行政控制: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程序,限制或规范员工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暴露。

3.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和行政控制消除或减少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要选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和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在企业管理中,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重要的环节。

通过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程序的关键步骤。

●识别环境因素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环境因素可能对安全生产产生影响。

为了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首先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具体而言,需要识别以下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方面的环境因素;●作业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辐射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的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识别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企业的员工和资产带来潜在危险的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识别以下危险源:●物理性危险源:包括机械、电气、放射性等方面的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方面的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包括病原体、细菌、病毒等方面的危险源;●心理性危险源:包括员工压力、工作疲劳、不当操作等方面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给企业的员工和资产带来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在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基础上,需要对它们进行风险评价。

具体而言,风险评价包括以下步骤:●对每个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有多大影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

定性方法包括专家评估、安全检查表等,定量方法包括概率-后果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

确定重要因素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哪些因素是重要的,以便优先采取控制措施。

一般而言,以下因素应被视为重要因素:●高风险等级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可能对企业的核心资产和员工造成严重威胁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的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一项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可能影响的过程。

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则是基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防控措施,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得到及时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的程序。

本文将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目标是全面了解企业所处环境的各类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并评估其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的可能影响。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1 数据收集与整理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环境评估报告、环境法律法规等,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1.2 环境影响评估在收集和整理环境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类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可能对企业运行和生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例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变化等。

1.3 影响评估结果的汇报和沟通完成环境影响评估后,需要将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报,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讨论。

通过汇报和沟通,可以全面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是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基础上,细化和规范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调研和分析,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人为因素等多种类型。

2.2 风险评价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评估其对员工安全、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潜在风险程度。

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哪些危险源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系统化分析和评估,以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和降低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一、制定程序
首先,应制定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

程序应明确识别和评估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工作场所的所有区域和设备、工作流程、操作规程等。

二、数据收集
其次,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工作场所布局图、工作场所相关的业务文件、设备和材料的安全数据表、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统计数据等。

同时,还需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访谈,了解他们对工作场所环境和危险源的认识和感知。

三、现场调查
接下来,进行现场调查。

由专业人员对工作场所进行逐一检查,特别关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化学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布局不合理等。

通过观察、测量和抽样分析等方法,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四、危险源辨识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的辨识。

根据收集的数据和经验,将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列举,如物理因素(噪声、震动、放射性等)、化学因素(有毒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昆虫等)、机械因素(旋转部件、移动设备等)等。

五、风险评估
然后,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和暴露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一般采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风险矩阵矩阵方法等。

定性评估则是通过专业人员的经验和判断进行评估。

六、危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危险控制措施。

根据“三防一提高”的原则,即防治危险源、隔离危险源、降低危险源(或暴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和管理水平。

七、制定应急措施
在制定危险控制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明确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八、定期评估复查
最后,定期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评估复查。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变化,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更新识别和评估结果,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总结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步骤。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系统地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以预防和降低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九、员工培训和教育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于预防和控制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风险至关重要。

因此,在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程序中,应包括员工培训和教育的内容。

首先,应根据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这包括培训的对象、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和培训的频次等。

培训的对象应包括所有员工,特别是与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直接相关的员工。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认识和理解、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事故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培训的形式可以是讲座、示范、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

培训的频次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变化来确定,一般应定期进行,如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其次,培训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专业人员可以是内部的安全人员或外部的安全咨询机构。

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针对不同岗位和环境要素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

同时,还应建立员工培训和教育的管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和记录、组织培训活动、评估培训效果等。

培训计划和记录应详细记录每位员工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的时间、内容、形式、参与人员等。

培训活动应组织有序,确保员工能全面接受,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确定培训的有效性和改进的方向。

十、管理控制系统和监测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程序不仅是一个单一任务,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为了确保持续有效的管理控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控制系统和监测机制。

首先,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控制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识别和评估的程序、危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和处置程序的制定和实施等。

同时,还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责任和权限,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行动要求。

重要的是,管理控制系统应保证贯彻执行和持续改进,通过定期的检查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其次,应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

监测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的方式进行。

内部审核可以由专业人员或内部的安全人员
进行,通过检查和评估来确定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外部评估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通过对工作场所的评估和认证,来评估和验证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在监测的基础上,应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控制措施。

根据监测的结果,发现问题和风险后,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对管理控制系统和评估程序进行修订和调整。

这是持续改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水平。

十一、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持续的改进,可以不断提高识别和评估的质量,减少潜在风险的存在,防止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为了实现持续改进,需要建立一个改进机制。

改进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评估会议、经验交流和分享、问题和风险分析等。

定期的评估会议可以由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主持,对识别和评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经验交流和分享可以通过内部的会议、培训和宣传来进行,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借鉴。

问题和风险分析可以通过专业工具和方法来进行,找出识别和评估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总之,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程序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

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估,可以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

同时,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工作场
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持续的监测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识别和评估的质量,减少事故和职业疾病的发生。

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程序,并加强其实施和管理,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