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生理简答题
生理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
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的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的。
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简述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答: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开完成。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短暂的特点。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是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具有调节范围局限、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的特点。
3.什么是易化扩散?其特点是什么?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可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各种离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通道具有开放和关闭的闸门特性4.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答: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需要泵蛋白的帮助;②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③需要消耗能量。
生理意义:①建立细胞膜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形成浓度差;②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6.血浆渗透压有几种?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生理意义?答:血浆渗透压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种。
①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NaCl、葡萄糖、尿素等,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生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及能量交换,是生命的最重要特征。
兴奋性是指机体受到刺激时能作出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适应性是指机体代谢和功能活动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适应变化的过程。
生殖是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与亲代相似子代的过程。
2、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因为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刺激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如果刺激强度太小,细胞不会兴奋。
(2)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如果刺激的时间太短,细胞也不会兴奋。
(3)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变化率越大,刺激越有效。
4、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细胞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短暂可逆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去极化过程。
随后细胞膜很快又恢复了对钾的通透性,钾离子快速外流,产生了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复极化过程。
7、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比较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差别?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是局部电流的扩布有髓鞘纤维是呈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
无髓鞘纤维是非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慢。
8、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是血液抗凝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前者含有纤维蛋白原,后者不含纤维蛋白原。
(还有其它次要区别)9、交叉配血的概念?如何看待其结果?献血者的红细胞及血清分别与受血者血清及红细胞相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现象的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主次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安全输血。
只要有一侧发生凝集现象则为配血不合。
不能输血。
10、组织液生成的原理?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考钢要求: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教学目的:1.识记内环境的概念2.理解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3.理解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重点、难点和疑点.1.教学重点 .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2.教学难点 . 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3.教学疑点 .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教材教法:先考后教以考定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一. 内环境的概念和各组成成分的关系1. 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组织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2.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二. 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1. pH稳态正常人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2. 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指一个个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的协调和配合使机体的内环境维持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
3. 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注解】1.区分外界环境、体液、内环境及内环境各液体间的关系(1)关于外界环境——体液——内环境人体总处于外界环境中,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体液,体液可分两大部分:多数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称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细胞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便是人体内环境。
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龅,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上述各环境间的联系表示如下:由此可见,体内细胞是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内环境组成成分间的联系由于体内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因此,不同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也不同。
绝大多数细胞生存在组织液中,一部分细胞生存在血浆中,如血细胞,一部分细胞生存在淋巴中,如某些淋巴细胞。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概述,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内容:概述内环境和稳态是生物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特征,包括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它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内环境的定义是指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的生物体内部环境,其特点是变化幅度较小,而变化方向与外部环境变化方向相反。
这种相对恒定的内环境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保证生物体能够正常生存和运动。
内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机制来实现,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稳态的重要性和机制稳态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相对恒定的状态。
维持稳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生物体在不同的内外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稳态,这得益于一个复杂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即当内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反向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总结内环境和稳态在生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稳态的维持是靠生物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这些调节机制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对于生理学研究和医学应用而言,深入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有助于探索更多关于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的奥秘,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内环境和稳态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内环境的定义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同时解释稳态在维持内环境平衡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重点讨论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_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内环境的稳态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相关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并关爱他人的意识。
1.生命观念——理解内环境的稳态,认同生命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及动态平衡等特点。
2.社会责任——分析人体稳态失调的实例,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关注人体健康。
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知识点(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内容和原因(1)变化的内容: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
(2)变化原因⎩⎪⎨⎪⎧ 外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内因: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如HPO 2-4/H 2PO -4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的变化减弱)、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 不同变化,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 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步骤①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②测自来水pH 的变化③充分冲洗烧杯,用缓冲液代替自来水,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④充分冲洗烧杯,用肝匀浆代替自来水,并重复②中步骤,记录结果。
⑤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各次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
⑥尝试用不同生物材料(如动物血浆、用2~5倍水稀释的鸡蛋清或马铃薯匀浆)代替肝匀浆完成实验。
(3)实验结果与结论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缓冲液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3.内环境稳态(1)内容: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理学内环境名词解释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这种稳态是通过各种生理调节机制实现的,包括神经调节、荷尔蒙调节和肾脏调节等。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在于,它为人体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对于人体代谢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人体代谢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而这些酶的活性又受到内部环境的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 值、离子浓度等。
如果这些因素发生改变,就会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而内环境稳态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维持这些因素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
内环境稳态还对于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当人体遭受外界致病微生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时,内环境稳态可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从而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此外,内环境稳态还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维护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内环境稳态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疾病都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如糖尿病、高血压、酸中毒等。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
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以 H2CO3/NaHCO3 缓 冲对为例)。
过多的碳酸氢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升高
2. 乳酸 + NaHCO3
乳酸钠 + H2CO3
乳酸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H2CO3
H2O+ C02
CO2经呼吸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内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稳态
血浆pH稳定的机制(7.35--7.45)
5.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_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当 _外__界__环_境__的__变__化__过于剧烈,或_人__体__自__身__的__调__节__功__能__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6.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必要条件。
外界温差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 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心悸、头疼、病
死率较高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稳态失调的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外因)
任务驱动
活动一:
明确化验单上各类检测项目的具体含义,为什么能够通过
各类指标来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分析化验单上的参考值为什么是一个范围而不
是恒定的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活动二:通过
推测机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
的;建构模型解释人体各系统是如何协调维持机体PH稳定的,
分析各个
器官系统是如何保持协调一致的?
活动三:列举2-3个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并解释。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大工厂,每一个细胞、每一种组织和器官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而在这看似复杂的运作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呢?简单来说,内环境就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而稳态,则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内环境失去了稳态,会发生什么呢?那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比如,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再比如,血液中的酸碱度失衡,可能会使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
那么,内环境的稳态到底具有怎样重要的生理意义呢?首先,稳态为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代谢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只有当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时,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例如,细胞呼吸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如果内环境的这些条件发生剧烈变化,细胞呼吸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为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细胞的功能就会受损甚至死亡。
其次,稳态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其所处的内环境密切相关。
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细胞可能会因为渗透压的改变而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分而又不能及时排出时,血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导致细胞失水,可能会影响到肾脏、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再者,稳态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部队”,它能够识别和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内环境的稳态为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内环境失衡,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人体容易感染疾病。
例如,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使免疫系统无法合成足够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稳态还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内环境稳态
内部环境的稳态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内部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而不是固定的静态,而是动态的平衡状态。
正常人体通过调节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护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部环境概论细胞外液是细胞存活和活动的液体环境,被称为人体的内部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是组织液,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空间中,是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地方。
1/4的细胞外液是血浆,分布在心血管系统中。
血浆和血细胞共同构成血液并在全身循环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内部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这称为内部环境的稳态。
特性与性能内部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的静态,而是动态的平衡状态。
内部环境的理化特性仅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例如体温维持在37℃,血浆pH维持在7.35-7.45,血糖平衡等。
稳态的作用内部环境的动态平衡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部环境动态平衡的失衡可能导致疾病。
内部环境动态平衡的维持取决于器官(尤其是内部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性,人体的正常调节机制以及血缘关系的作用。
稳定状态:正常生物通过调节功能,引起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稳定的本质:内部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变化影响内部环境稳定状态的因素外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内部原因:在人体细胞持续代谢活动期间,体内化学性质和内部环境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的范围:36.5〜37.5血浆pH:7.35〜7.45血浆渗透压:37℃时为770 kPa血糖:80-120 mg%水:90%至92%人体温度的动态变化同一个人的体温每天也会变化,但相差不超过1度。
相对恒定的体温的意义:它确保酶催化反应的最佳温度,并为人体的正常代谢提供必要的条件。
监管机制基本基础:所有器官,协调正常。
如果某个器官的功能受损,则会导致体内平衡紊乱。
例如: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高二稳态概念的发展三个水平
高二稳态概念的发展三个水平
1.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稳态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
问题探讨“化验单分析”侧重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定(如血糖稳定、血脂稳定等)、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
此外,在课堂上补充演示血浆ph稳定的实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为什么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等问题,让学生对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另外两方面──ph稳定和渗透压稳定有一定的体验。
通过上述活动的落实,稳态概念的建构就水到渠成了。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了生物材料在加酸或加碱后pH变化范围较小,这就证明了生物体内环境的pH也处于动态平衡中。
2.内环境的温度,我们知道内环境中的渗透压与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先了解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生物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不仅在分子层次上存在稳态,在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也都存在稳态现象,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一大基本概念。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指生物体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其中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内环境稳态的定义、维持机制和生理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内环境稳态是指生物体维持其内部环境的相对恒定状态。
人体的内部环境涉及诸如体温、血压、pH值、氧气浓度、血糖等一系列生理参数的调节和维持。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以确保这些生理参数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生物体的调节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的传递,快速地对一些急性刺激作出反应,例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而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对一些长期稳定的变化作出反应,例如血糖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内环境稳态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首先,稳定的内环境能够保障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细胞需要在适宜的温度、酸碱平衡和营养物质供应下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
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存和生长。
其次,稳定的内环境能够维持生物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对于内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肌肉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能量供应,而肾脏则需要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如果内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就会导致不同器官和组织功能的紊乱,从而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另外,稳定的内环境还能够增强生物体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生物体需要应对各种外界刺激,例如温度变化、饥饿、感染等。
如果内环境本身就不稳定,生物体就会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存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稳定的内环境能够维持细胞、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强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从而保障生物体的健康。
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作用,通过多种调节机制确保各种生理参数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①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②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
–如正常情况下,
与部位、年龄、性别、时、日有关
–人的体温变化范围是36.5~37.5℃;
–血液的pH变化范围是 7.35~7.45;
–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
–血糖正常水平为 0.8~1.2 g/L。
5.5 5.1 4.6 4.1 3.5 3 2初.5始6值.6 6.6 7.5 8.5
6 6 5.5 5.5 4.8 4.6 4.6 6 6 6.5 6.5
9 缓1冲0 液11 7生7物.5 材7.料5
6 5.5 5.5 5.1 4.8 4.6 4.4
7 7 6.5 6 6 6 6 6 5.5 5.1 4.6 4.4 4.1 3.8 7 7 77 7 7 7
外
内含机体代谢产物
不同个体有差异,同一个体也在一定范 围内波动
肌酐多,肾排泄有问题 葡萄糖多,可能引起糖尿病 甘油三脂超标,可能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 动脉硬化等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概念: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稳态 内容: 理化特性和物质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实现: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泌尿、循环
2.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
2.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 神经、内分泌、免疫
3.稳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P9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破坏,细胞代谢将出现紊乱。
•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 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内环境稳态以及重要意义
转氨酶: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 肌酐与尿素氮: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血清葡萄糖:血糖浓度指标,诊断糖尿病有 重要意义 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
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才得以实现。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性
注意:内环境各组分之间成分并非完全相同,组织液、淋巴 成分含量与血浆相近,主要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 总体来说,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成分?
下列各组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02 CO2 H+ 血红蛋白 B H2O2 酶、抗体、激素、H2O C 纤维蛋白原、Ca2+ 、载体蛋白 D Na+ 、HPO42- 、葡萄糖、氨基酸
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肾小球肾炎 过敏
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淋巴循环受阻
红肿?
关于等渗溶液 注射 肌肉注射(组织液) 静脉注射(血浆) 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 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5%
2、血浆酸碱度(7.35-7.45)
剧烈运动时血浆PH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CO H2O+CO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770KPa) 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溶质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 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溶液渗透压越 低 影响渗透压大小因素: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如Na+,k+维持细胞渗透压。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二)内环境的作用 ——作为体内细胞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食 物
O2
CO2
血浆
组织液
养
分
多数废物
细胞内液
养分和O2 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
淋巴
比较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中O2浓度和CO2浓度
O2浓度: 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
自由扩散 O2
自由扩散 参与细胞代谢
CO2浓度: 血浆 ﹤ 组织液 ﹤ 细胞内液
垂体
甲状腺 (+) 分泌 甲状腺激素
皮肤
汗腺
血管收缩 不分泌
肝脏等代谢加强
散热相对减少
体温恒定
气温升高 刺激
皮肤、黏膜、内脏中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
垂体 甲状腺
皮肤
汗腺
血管舒张 分泌增加
骨骼肌收缩 有所减弱
产热相 对减少
甲状腺激素 维持一定 分泌量
肝脏等代谢维持稳定
体温恒定
散热增加
3.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排出体外 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CO2
区分内环境与体外环境:
下列各项中能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内
B.牛奶被饮入胃中
C.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内
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氧化酶
葡萄糖酸 H2O2 H2O2酶
H2O2 O +无色化合物
有色化合物
有颜色深浅的变化
生理学简答题
1.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举例说明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肾脏:参与酸碱平衡,水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肺脏:通过呼吸,维持机体的氧平衡和二氧化碳平衡。
血液:运输功能,缓冲功能等。
2.举例说明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
如瞳孔对光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而弥散。
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范围小。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解。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各主要转运哪些物质?方式: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有:O2、CO2等气体和水分子。
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物质有:Na+、K+、Ca++等.经载体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等。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Na+泵、钙泵、质子泵等。
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葡萄糖分子,氨基酸分子等。
4。
红细胞生成必须哪些原料?当它们不足时,可能对红细胞生成产生哪些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必须原料: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氨基酸.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物质,是合成DBA所需的重要辅酶。
缺铁时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生理性止血包括哪些主要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有何作用?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血小板主要通过发挥以下生理特性来参与生理止血:(1)黏附: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小板即可黏附内皮下组织。
(2)聚集:血小板聚集成团,参与止血栓的形成。
(3)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txt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
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
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容精讲一、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内环境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早期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3.目前对稳态调节机制的看法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疾病。
例如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稳态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在机体内形成一种稳定的、温和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种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
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这是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1.稳态的生理意义
一、内环境
概念:人体内含有的 大量液体总称
体 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 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
分类 细
组织液
体液
33%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胞 血浆 外 液 淋巴
呼吸道、消化道内的黏液 ——不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67%
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 体内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这 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 生物质交换
碳酸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PH不降低
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是血浆中的缓冲物 缓 冲 进入 血 浆 的 其 它 物 质
思考 怎样维持温度的相对稳定?
怎样维持维持激素的相对平衡?
怎样维持各种化学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 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 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 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 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称为稳态。
5、人体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 A. 细胞液 B. 血浆 C. 组织液 D.淋巴
A
)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C)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㈠
甲状腺
4、实施途径
(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 甲状腺激素 作用。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
刺激
刺激 血压升高
生理学大题及名词解释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试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
(1)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脑脊液等)是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生存环境。
(3分)(2)稳态: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分)(3)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稳定状态,内环境的各项指标都必须经常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范围内波动,不能过高或过低。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破坏或失衡将会引起机体功能的紊乱而出现疾病. (3分)第二章名词解释1(2分)阈强度: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2(2分)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之。
3(2分)易化扩散:某些不溶于脂质的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细胞膜中具有特殊结构的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着浓度差跨膜扩散的过程,称为易化扩散。
4(2分)主动转运: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转运方式。
5(2分)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以膜为界,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简答题1.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有何区别?(5分)2.简述静息电位产生机制(5分)3.何谓局部反应?并简述其特点。
(5分)4.何谓刺激?刺激的三要素是什么?(5分)1(5分)区别有二:主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被动转运是顺电-化学梯度(2分)。
主动转运需消耗能量,被动转不需消耗能量(3分)。
2(5分)静息电位产生机制: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分)。
由于膜内钾离子浓度高,安静时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高,因此钾离子顺浓度差外流,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不能通过细胞膜,形成膜外正电,膜内负电的静息电位(3分)。
3(5分)局部反应是指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电位波动(2分)。
特点:不呈现“全或无”定律(1分)。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生理意义1.定义2.生理意义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激素调节四、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2.生物体生长与发育3.抵抗外界压力与适应环境变化五、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相关疾病1.举例2.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生命活动离不开稳定的内环境。
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生物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过程。
本文将探讨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调节机制以及维持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从而提高我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二、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生理意义1.定义内环境稳态是指生物体内部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生理变量,如温度、pH 值、离子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具有以下生理意义:(1)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2)保持生物体生长与发育所需的条件,使生物体能正常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
(3)使生物体能够抵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生物体的适应性。
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环境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对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控,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输激素、离子等物质,对内环境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体液调节涉及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广泛的作用。
3.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发挥其生理作用。
四、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生物体能够高效地进行生长、发育、繁殖等活动。
2.生物体生长与发育内环境稳态为生物体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生物体能够顺利完成生长与发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指的是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和化学物质的浓度、压力等参数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人体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适宜状态。
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稳态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机制来实现。
比如,人体的体温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状态。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启动多种机制,如皮肤微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帮助释放热量;同时,脑部也会发生改变,让身体感觉到热,并调节心跳和呼吸来适应高温。
当体温过低时,身体则启动不同的机制,包括肌肉收缩和颤抖,以及血管收缩,这些都有助于产生热量,帮助身体回到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除了体温的控制外,人体内其他生理指标的稳态同样非常关键。
血糖、血压、血钙、酸碱平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
的水平,以保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
人体内的机制可以通过多种
方式来控制这些生理指标,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
如果身体内环境无法保持稳
定状态,就可能导致各种生理问题。
例如,高血压、低血糖、代谢性
酸中毒等都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
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
打破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导致身体感染、进一步的代谢混乱等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锻炼、生活环境等,以
维持自身的内环境稳态,保持健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疾病都
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恢复身体的内环境稳态,并
防止进一步恶化。
总之,内环境稳态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和健康至关重要,需要我
们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措施来确保身体内环境恒定,以达到身
心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