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2、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3、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猜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质疑精神,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模型建构法等。
【教学用具】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或其他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材料、大白纸【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复习回顾: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引入:人的个体生命的起始点是?精子和卵细胞会不会是通过有丝分裂而来回顾旧知思考、回答的?请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同学们的推测与科学家是否一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斯曼的理论上的预测。
预见需要证实,在19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16页的相关信息,一、减数分裂的概念:绘图介绍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讨论: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是不是任意减半的呢?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到底哪种情况是符合事实的呢?教师讲述: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这叫联会。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变短,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教案
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学目的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D : 应用) 2. 减数分裂的概念(D :应用) 3. 精子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知识(D : 应用) 4. 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C :理解)二.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1.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征2. 减数分裂的概念3.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4. 受精作用的过程(二)教学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三•学习指导 (一)有丝分裂1各时期的特征及相关内容期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 _________ 染色单体: ______ DNA :期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 _______ 染色单体: _____ DNA :期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染色体: _______ 染色单体: _____ DNA :期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 _______ 染色单体: _____ DNA :染色体: __________ 染色单体:______ DNA : _______2 .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1减数分裂的概念(1)发生范围:进行___________ 生殖的生物(2)发生的时间:从___________ 的生殖细胞发展到___________ 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____________ 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 ________________ 次.(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2 •精子的形成过程(1) 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精原细胞-------------------------------------------------①_______ 进行复制②细胞体积 _________初级精母细胞---------------------------------------------③______ 联会,形成四分体④四分体的________ 之间常常发生交叉和部分互换⑤每对 _______ 排列在赤道板的----------- --------减数第二次分裂⑥ ______ 彼此分离----------------------------------------- *勺r_______________ (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总数的________________ L⑦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⑧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变形精子(2)相关概念①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 ___________ ,另条来自_________ .②联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③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_________ 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2•过程:精子的___________ 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了一层________ 以阻止_____________ 再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 二者的________ 会合.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 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十分重要的.(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和DNA数量变化表(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和数量变化曲线4口 卜4口 -2n 12n 1四•例题)1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 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 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 分子数依次是A • 42、84、84B . 84、42、84C • 84、42、42D • 42、42、84()2.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 •精子细胞B .精子C •口腔上皮细胞D •次级精母细胞 ()3•—只雄蛙产生100万个精子,其精巢里至少要有初级精母细胞A • 200万个B • 100万个C • 50万个()4.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与其A • 1: 2B • 1:4C • 1:8D • 2: 1()5•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 •同源染色体是由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D • 25万个DNA 分子数之比是C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D •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的时期是 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后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9 TO&右图为某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图象,(1) 该图不能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2) 若该图表示为精子形成的过程,则图示的细胞为 若该图示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则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叫 (3) 该细胞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有 _个DNA 分子,该生物的体细胞中 有 ____ 对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教案减数分裂
教学内容: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
3. 理解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
难点: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麦芽酵母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问答方式,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简要介绍其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
1. 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减数分裂的两个阶段: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
3. 分别介绍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的过程和特点。
三、实验
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观察显微镜下麦芽酵母的减数分裂过程。
四、总结
总结减数分裂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减数分裂这一生物现象。
五、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减数分裂的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减数分裂》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第一课时,它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学好这节课既有助于加深理解有丝分裂过程,又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必要条件。
所以,在知识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决定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借助电脑图片,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像化。
(2)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分析讨论、构建模型、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3)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体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从而理解精子的形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减数分裂是一个由各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到“生命都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四、教学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太空粘土、白色卡纸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一个宝宝问:爸爸妈妈,我是从哪来的?用实例解释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数量关系。
教师: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能不能产生正常的受精卵。
教师:答得很好。
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这样通过受精作用产生的受精卵染色体数为正常数目的二倍。
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是要减少一半的。
2.引入课题:介绍魏斯曼的猜测,初步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强调染色体数目减半教师:也就是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2.1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变异”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有丝分裂的延续,也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因此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上学期已经了解过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对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的数目的变化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且通过对遗传定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过程时能相对较好的去分析和理解过程。
2、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有丝分裂复杂的多,过程较繁琐,内容抽象图形多,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这些都必须老师用各种教学方式去给予形象化的引导和梳理,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并且让学生自主的体会和发掘理解并转化为课本的知识。
三、课时安排: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部分内容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四、设计理念:1、首先,通过问题探讨中的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创设关于黑腹果蝇的真实情境。
引入魏斯曼的预言,从而将减数分裂的概念前移。
要求学生看课本,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指出减数分裂的概念要点。
2、在精子形成环节设计中。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填写练习册上基础梳理,他们已经知道了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有关细胞的名称等。
课堂上教师采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基本方法,从各部分及整体上把握减数分裂的本质或规律。
主要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减数分裂的全部过程。
再依照图解直观的讲述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等现象和概念。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减数分裂的概念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
3.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
能力方面:试验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生物个体产生的过程【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学习其过程,注意学生的对图示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一)、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提问:在讲述新课以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
那么,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如何分裂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亲代子代精原细胞精子受精卵卵原细胞卵细胞2.若要保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阐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讲述: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问题便迎刃而解。
事实是怎样的呢?1883年比利时学者耐登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
这和我们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既然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如何减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概念: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高中生物 2.1 减数分裂(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必修2的重点内容之一。
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体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
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关键。
本节课的学习要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作为基础,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
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本节教学拟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建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第二课时介绍卵细胞的形成与受精作用,并将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进行比较;第三课时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异同,并总结相应识图规律与技巧。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示识别。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
能够快速地识别各种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各时期细胞图,会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DNA含量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高中生物 2.2减数分裂教案 人教版必修2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⑶能力方面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四、教学课时:3
五、教具:
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而且涉及到很多应用方面的内容,所以安排上课的内容有3课时,必须先让学生熟记知识点,再有大量有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题目练习,才能更好接触这节课知识。
生物必修2人教新课标2.1《减数分裂》教案2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结合已有的有丝分裂知识,明确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也要经过像有丝分裂那样的“间、前、中、后、末”等时期。
在这些时期中,染色体同样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与有丝分裂不同。
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不同变化,归纳出减数分裂的特点。
为了加深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可将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建构”的部分活动在这里进行。
二、教学目标(2)(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卵细胞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细胞中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缺乏感性认识,仍难以理解,较难抓住本质。
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哪一种方式的细胞分裂,试说明理由?(2)这个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3)这个细胞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是哪几对?(4)这个细胞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5)细胞中哪些是姐妹染色单体?哪些是非姐妹染色单体?(6)这个细胞在全部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课件显示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生物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1)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2)分裂期: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形成4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一半。
3.精子的成熟4个精细胞经复杂的变形形成4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卵巢。
2.写出图中各种细胞的名称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极体,d.次级卵母细胞,e.卵细胞,f.极体。
3.染色体的行为: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同。
4.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四、受精作用1.定义: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1)子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减数分裂概念理解1.观察教材P16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分析配子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何关系。
提示: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判断下列生物能否进行减数分裂并说明理由:(1)大肠杆菌:提示:不能。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2)果蝇:提示:能。
果蝇是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3)变形虫:提示:不能。
变形虫是真核生物,但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观察教材P17图2-2,讨论分析下列问题:(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其数目和形态结构有何变化?提示:染色体数目不发生变化;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一条染色体中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分裂期?减半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的探究性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1教学地位“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减数分裂是细胞增殖知识的延续,尤其与有丝分裂间的比较和图形辨析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另外,减数分裂是三大遗传定律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的关键1.2重点、难点分析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对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分析和理解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这节课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概念多而集中,理解难度大、易混淆,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第二减数分裂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又复杂又抽象,以往的有丝分裂相关特征容易干扰新知识的构建。
第三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即分离、自由组合及交叉互换等,多种变化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2教学方法2.1设计思路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系列精心为学习者设计和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事件用于支持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
”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任务,将教学内容设置成环环相扣的问题,并且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创设出良好的探究氛围,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从新课的导入到减数分裂概念的自主学习,一直到精子形成中三个环节:探究减数分裂过程→“做”“议”结合学习各期变化→变式练习,实现知识的重建改组。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路线的设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动获得知识的快乐和骄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这节课以传授生物学概念原理为主,因此设计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开放的,而是针对减数分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的部分探究活动。
首先是在初步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后,让学生利用模具(用彩色塑料纸和子母扣制作,较教材中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更能体现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而且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探究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以加深对减数分裂本质的理解;另外,在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后,让学生利用染色体模具探究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类型,以突破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
[解决办法]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
(2)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
[解决办法]
(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
(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
从教材P103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两个染色体了。
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入
通过提问复习,引出本课内容。
(1)细胞增殖有几种方式?
答: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有丝分裂的实质是什么?
答:染色体经过复制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有性生殖细胞是怎样生成的呢?能不能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呢?
答:略。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3、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4、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哺乳动物的精子形成过程
1、形成部位: 精巢的曲细精管
2、形成过程:
一个 减数 2个 减数 4个
变形 4个 精原细胞 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次分裂 精细胞 精子
(1) 减数第一次分裂
主要变化: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
间期 结 果:数加倍 ——同有丝分裂间期 染色体数不变,但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形成四分体, 常出现交叉互换
——同于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 a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b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 、Y);
c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于一侧
各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组合后的非同源染色体各成为一组
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异于有 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为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半 丝分裂
染色单体未分开
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单体未分开,着丝点未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变化: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倍的次级精母细胞
数变化: 精原细胞= 1/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
一般无间期或很短,无染色体和DNA 复制
前期:染色体散乱
分裂期(同有丝分裂) 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无同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每个次级精母细胞 两个精细胞
染色体数变化:一个精细胞=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除后期)
结果 = 1/2初级精母细胞
= 1/2精原细胞
= 1/2体细胞
DNA 数变化: 一个精细胞= 1/2 次级精母细胞
= 1/4初级精母细胞
= 1/2精原细胞
= 1/2体细胞
(3)成熟变形:精细胞 变形 精子
3、复习小结
三、课堂巩固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B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D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B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5、右图画的是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
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哪一次分裂?属于什么时期?该细胞的名称是什么?
第一次四分体时期初级精母细胞
(2)图中有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
4条8条
(3)图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各由哪两条染色体组成的?
2对A和B C和D
板书设计:
二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概念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精子形成的过程
1.场所: 睾丸
2.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