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规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1、小麦概述
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植物的统称,小麦起源于中东中东新月沃土,是世界上最早栽种的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7亿亩,比上年减少67.5万亩,微降0.2%。

总产量2313.4亿斤,比上年增加29.6亿斤,增长1.3%。

单产达687.2斤/亩,比上年增加10.13斤/亩,提高1.5%。

在供需上,2013/14年度全国小麦供给约2208亿斤,需求约2328亿斤,年度缺口约120亿斤,国内小麦供需仍处于紧平衡并略有缺口状态。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528元/吨。

2014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2360元/吨。

1.1、小麦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0〜120cm,茎直立,中空,叶鞘无毛;叶舌膜质,短小;叶片平展,条状披针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

1.2、小麦生长环境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原地区)均有种植。

受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国内上公认优质小麦产区为36° N附近,国内来说山东高密小麦品质较高,为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在民间素有“东北米,高密麦(面)”之说。

1.3、国内分布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北部中部河南、江西、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庆、四川、贵州、内蒙古、新疆等省份都有种植。

1.4、小麦品种
根据小麦的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可以把小麦分成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

冬小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播种,而春小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

在我国种植的一般是冬小麦。

1.5、小麦生育期
冬小麦的全生育期,即从播种到成熟的天数,一般在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可以分为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开花、结实、种子成熟等几个过程。

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期。

2、小麦播种
2.1、选种
2.1.1、选种原则
既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还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同时种子质量要选用饱满、健康的良种。

2.1.2、种子处理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晒种、拌种,必要时进行浸种处理。

筛选:选择大粒饱满的种子;
晒种:促进种子后熟,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拌种:药剂拌种,防地下害虫。

药剂配比:50%辛硫磷100mL,加水2.5〜3kg,拌种50kg,闷3〜4小时。

浸种:只用于晚茬麦,目的是催芽。

胚根不宜超过种子长度的1/3,且播前晾干。

2.2、整地
整地的质量要求:深、细、透、实、平。

深:深耕25〜33厘米,增加土壤通气性,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养分分解。

细:深耕后必须把土块耙碎,耙细,保证没有明暗坷垃。

透:要求耕透、耙透,做到不漏耕、不漏耙,把麦田整得均匀一致。

平:耕前粗平,耕后复平,做畦后细平。

麦田坡度要求不超过0.3%,畦内起伏不超过5厘米。

实: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达到上虚下实。

对过于疏松的麦田,应进行播前镇压或浇塌墒水。

2.3、施基肥
提倡深施,结合深耕整地,均匀撒施,翻埋土里。

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每亩用量有机肥1吨,氮肥30kg,磷肥24kg,钾肥6kg。

有机肥缺乏时,也可以实行小麦、玉米秸杆还田的方法。

2.4、足墒下种
一般认为,小麦种子发芽的临界土壤含水量为15%,所以不同土质的土壤含水量沙土地要达到15%〜16%,壤土地17%〜18%,粘土地要达到20%,才可以下种。

在没有浇底墒水的地区,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一方面要快收快耕不晾茬,随耕随耙不晾垡,抢墒播种,尽量适时播种。

2.5、播种
2.5.1、适时播种
华北地区在9月中旬播种;华南地区在11月中旬播种;华中地区在10
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

2.5.2、适量播种每亩用量一般10〜15公斤。

2.5.3、播种方法
等行距条播:一般田4用17厘米等行距机播;肥力较高的田,为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可以增大到20〜24厘米。

宽窄行条播:一般在高产区使用。

一般采用窄行15厘米,宽行20〜24厘米;高产田采用窄行15里面,宽行30〜33厘米。

宽幅条播:行距和播幅都较宽,有利于通风透光。

播种深度以3〜5厘米为宜。

2.5.4、巧施种肥
播种时与种子一起施入沟里,一般每亩可用氮磷复合肥5kg左右,也可用硫酸铵5kg加三料过磷酸钙5kg左右。

主要作用是促进分蘖,增加根系,培育冬前壮苗。

2.5.5、播后镇压
镇压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压碎土块,沉实土壤,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体墒),同时还可以使种子和土壤进一步密接,有利于草出苗,育壮苗。

3、大田管理
3.1、苗期管理
3.1.1、查苗补种:确保苗全、苗匀。

3.1.2、压倒针:在三叶期镇压一遍,起到控主茎、促分蘖,控地上、促根系的作用。

增加抗寒性,抗旱性,同时压实土壤、防治通风,有利于安全越冬。

3.1.3、及时治虫:出苗后及时查治麦蚜、灰飞虱和叶蝉等害虫。

3.1.4、及时冬灌:小麦越冬前要浇好封冻水,防旱、抗旱。

冬灌是早春防旱、防倒春寒的重要措施。

3.2、返青期管理
返青期是从返青开始到起身,历时一个月,是苗期阶段的最后一个时期。

中心任务是促麦苗早发稳长,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育,为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和争取大穗打下基础。

3.2.1、锄划松土:疏松表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提早返青。

3.2.2、追肥
因苗追施。

对于长势较弱的苗或地力差、早播徒长脱肥的苗,应早施、重施
返青肥,可在地表开始化冻时抢墒施肥,一般每亩追施碳酸氢铵20千克左右,缺磷麦田应施磷酸二铵每亩10〜15千克。

但对于生长较旺的麦苗则不施返青肥,推迟到起身时追肥。

3.2.3、浇返青水
因苗、因地制宜。

冬前未浇冬水或冬灌较早,返青时较干旱的麦田可适当早
浇返青水,但水量不宜过大。

冬水浇灌适时,麦苗生长健壮的可适当晚浇返青水。

3.2.4、及时除草
可用化学除草。

每亩用72%2,4-D 丁酯40〜50克,兑水15〜20千克或用20%
二四甲氯水剂200〜250克,兑水15〜20千克喷雾。

但四月中旬以后不宜再喷
药。

3.3、起身至开花期管理
从起身开始经过拔节、孕穗、抽穗到开花,从4月上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

这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3.3.1、合理运用肥水
此期若水肥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幼穗发育,小花大量退化,造成减产。


此必须在拔节、孕穗阶段,根据苗情力争追肥浇水,先促弱苗,后促壮苗,分类
管理,灵活掌握。

3.3.2、中耕松土:在拔节水后进行,目的是保住墒情,养根护叶。

3.3.3、防病防虫:春季是病虫害高发期,要做好病虫测报,及时防治。

3.4、后期管理
小麦从开花到成熟,进入生育后期。

一般从5月上旬到6月中旬,约30天。

在这个时期主要工作是养根护叶,延长上部叶片的绿色时间,防止早衰或贪青,
保花增粒,促进灌浆。

3.4.1、浇灌浆水:小麦抽穗后水分需求非常大,要做到“地皮见湿不见干”,连续浇好抽穗、杨花水、灌浆水和麦黄水。

3.4.2、根外追肥:每亩用0.1千克磷酸二氢钾加50千克水喷雾,达到增产效果。

3.4.3、防治病虫害:要注意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和粘虫等危害。

3.5、小麦病虫害
3.5.1、主要病害
3.5.1.1、小麦赤霉病
危害症状: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

发生穗腐时,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

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发生时期: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防治措施: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3.5.1.2、小麦白粉病
危害症状: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生时期:小麦白粉病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

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100克,加水45〜75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3.5.1.3、小麦纹枯病
危害症状: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发生时期: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

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C ;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

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强抗病力。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

①播前药剂拌种: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

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5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3.5.1.4、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

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

危害症状: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

具体区分为: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黄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
则排列;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

小麦条锈病,以危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黄色,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成条状并与叶面平行;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于表皮下,排列成条状。

发生规律: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夏孢子在适合温度(1.4〜17°C )和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叶片,经潜育后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夏孢子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到病叶;叶锈病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气温20-25C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

防治措施:对普查中发现条锈病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

当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用12.5%禾果利30〜35克或15% 粉锈宁乳油50〜100克喷雾防治。

3.5.1.5、小麦全蚀病
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

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①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变成灰黑色。

②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拔出麦苗,种子根、次生根大部变黑色。

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③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成片出现早枯白穗,在潮湿情况下,茎基部及根系变成黑褐色,茎基与叶鞘内侧处密布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膏药”状,后期茎基部叶鞘内侧生有黑褐色小颗粒;在干旱的条件下,病株茎基部菌丝体及“黑膏药”状不明显,不产生子囊壳,但根系变黑。

极易识别,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部病害区别的主要特征。

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
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冬麦区种子萌发,该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种根内越冬。

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C,适宜温度19〜24C。

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

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

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

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防治措施:农业防治:①清除病残体。

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

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 加强田间管理。

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化学防治:①土壤处理。

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

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

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兑水60公斤沿垄喷茎基部。

3.5.2、主要虫害
3.5.2.1、小麦胞囊线虫病
小麦胞囊线虫病由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引起,我国首次发现于1989年,现已知在湖北、河南、河北、青海、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发生,是一种危险性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70% 以上,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

为害症状:小麦胞囊线虫寄生危害小麦根部,病害症状表现在地上部分,典
型的症状是植株矮化,叶片发黄,苗子瘦弱,类似缺肥症。

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团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在拔节期症状明显矮化,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出现黄叶。

苗期受害小麦幼苗矮黄,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生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出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胞囊,成穗少、穗小粒少,产量低。

发生规律:线虫的胞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而幼虫在无寄主时只能存活几天。

条件适宜时胞囊内卵先孵化成2龄幼虫,侵入到小麦根部生长点,并在根维管束处发育为成虫。

成虫突破根组织到根表面。

土壤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轻砂质土壤,土壤潮湿和10 °C左右温度有利于线虫病发生。

防治措施:目前,该病发生后没有特效药剂,主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⑴ 农业防治:①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②合理轮作:通过与非寄主植物(如豆科植物大豆、豌豆、三叶草和苜蓿等)和不适合的寄主植物(玉米等)轮作,可以降低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的种群密度,与水稻、棉花、油菜连作2年后种植小麦,或与胡萝卜、绿豆轮作3年以上,可有效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病。

③适当早播:土壤温度对小麦胞囊线虫的生活史及其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性存在很大的影响,低温可以刺激卵的孵化和抑制根系的生长。

因此小麦适期早播,在大量2龄幼虫孵化时,小麦根系已经发育良好,抗侵染能力增强,发病可减轻。

④合理施肥浇水: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可降低小麦胞囊线虫的危害程度。

干旱时应及时浇水,能有效减轻危害。

⑵化学防治:在小麦播种期亩用10%克线磷颗粒剂或10%噻唑磷300-400克,播种时沟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线虫的危害。

3.5.2.2、小麦蚜虫
麦蚜俗称小麦腻虫。

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

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蚜集中在小麦茎、叶、穗刺吸汁液,并分泌蜜露,造成叶片霉变,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

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15%,严重时达30%以上。

形态特征:麦蚜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以无翅型孤雌胎生若蚜生活。

在营养不足、环境恶化或虫群密度大时,则产生有翅型迁飞扩散,但仍行孤雌胎生。

卵翌春孵化为干母,继续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蚜虫。

卵长卵形,长为宽的一倍,约1mm左右,刚产出的卵淡黄色,逐渐加深,5天左右即呈黑色。

干母、无翅雌蚜和雌性蚜,外部形态基本相同,只是雌性蚜在腹部末端可看出产卵管。

雄性蚜和有翅胎生蚜外部形态亦相似,除具性器外,一般个体稍小。

为害症状:麦蚜在小麦苗期多集中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及嫩穗上刺吸为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出现浅黄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

穗期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对产量影响较大。

另外,麦蚜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媒介昆虫,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危害最大。

发生规律:麦蚜一年发生10〜20余代。

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在北方以卵在麦苗枯叶、土缝及杂草上越冬。

初夏飞至麦田。

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最大,占田间总蚜量95%以上,随植株生长向上部叶片扩散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也称“穗蚜”。

麦二叉蚜分布在下部,叶片背面为害;乳熟后期黍缢管蚜数量有明显上升为害叶片,小麦生育后期麦无网长管蚜数量增大,主要为害茎和叶鞘。

麦长管蚜及二叉蚜最适气温16〜25°C,黍缢管蚜在30C左右发育最快,无网长管蚜则喜低温条件。

麦长管蚜最适相对湿度50〜80%,二叉蚜则喜干旱。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适期冬灌和早春划锄镇压,减少冬春季麦蚜的繁殖基数;保护利用天敌,实行小麦油菜、小麦绿肥间作种植,增加天敌数量,并诱集天敌向麦株转移;严格掌握害虫防治指标和天敌利用指标,减轻对天敌的杀伤。

(2)化学防治。

亩用24%抗蚜毗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蚜螨清乳油50毫升,也可用40%氧乐果乳油75〜100毫升,加水50〜60公斤常量喷雾。

3.5.2.3、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一种毁灭性害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

形态特征: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一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

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脉,后翅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雄虫体长2mm左右。

卵长0.09mm,长卵形,浅红色。

幼虫体长约体长3〜3.5mm,椭圆形,橙黄色,头小,无足,蛆形,前胸腹面有1个“Y”形剑骨片,前端分叉,凹陷深。

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

为害症状: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

发生规律:麦红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或多年完成一代,以末龄幼虫在土壤中结圆茧越夏或越冬。

小麦进入拔节阶段,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小麦孕穗时,再结茧化蛹,蛹期8〜10天;小麦开始抽穗,麦红吸浆虫开始羽化出土,当天交配后把卵产在未扬花的麦穗上。

该虫畏光,中午多潜伏在麦株下部丛间,多在早、晚活动,卵多聚产在护颖与外颖、穗轴与小穗柄等处,每雌产卵60〜70 粒,成虫寿命约30多天,卵期5〜7天,初孵幼虫从内外颖缝隙处钻入麦壳中,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天,经2次蜕皮,幼虫短缩变硬,开始在麦壳里蛰伏,抵御干热天气,这时小麦已进入蜡熟期。

遇有湿度大或雨露时,苏醒后再蜕一层皮爬出颖外,弹落在地上,从土缝中钻入10cm处结茧越夏或越冬。

吸浆虫发生与雨水、湿度关系密切,春季3〜4月间雨水充足,利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土表、化蛹、羽化、产卵及孵化。

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虫品种,选用穗形紧密,内外颖毛长而密,麦粒皮厚,浆液不易外流的小麦品种抗虫性好。

②轮作倒茬。

麦田连年深翻,小麦与油菜、豆类、棉花等作物轮作,对压低虫口数量有明显的作用。

⑵化学防治。

①蛹期防治:每亩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毫升加水5公斤喷拌干细砂土20〜25公斤均匀撒施,撒后及时浇水,重发生麦田应适当增加药量。

②成虫补治:用40%辛硫磷乳油每亩65毫升或菊酯类药剂每亩25毫升,对水常量喷雾,间隔2〜3天,连喷3〜5次。

或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 毫升兑水2公斤喷在20公斤麦糠或砂土上,下午均匀撒入麦田进行熏杀。

3.5.2.4、麦蜘蛛
麦蜘蛛分为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以麦圆蜘蛛为主,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
常在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重则植株矮小,穗小粒轻,造成小麦不同程度减产。

形态特征:麦圆蜘蛛成虫体长0.6〜0.98mm,宽0.43〜0.65mm,卵圆形,黑
褐色,4对足。

卵长0.2mm左右,椭圆形,初暗褐色,后变浅红色。

若螨共4 龄。

一龄称幼螨,3对足,初浅红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褐色。

2、3、4龄若螨4 对足,体似成螨。

为害症状: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在小麦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

发生规律: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晾的麦地。

麦圆蜘蛛亦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秋季卵多产于麦苗和杂草近根部的土块上,或产于干叶基部及杂草须根上;春季其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或干叶基部;麦圆蜘蛛适宜温度为8〜15°C,适宜湿度为80%以上。

防治方法:⑴农业防治:①麦收后深耕灭茬,可大量消灭越夏卵,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

②适时灌溉,同时振动麦株,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

③轮作倒茬,避免麦田连作,可减轻麦蜘蛛的为害。

⑵化学防治:①亩用 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或40%氧乐果乳油50〜75毫升,加水50〜75公斤选择无风天气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

②亩用40%氧乐果乳油75〜100毫升加适量水拌20公斤砂土于上午10点后均匀撒施。

3.5.2.5、地下害虫
形态特征
蛴螬:体肥大,体型弯曲呈C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

头部褐色,上颚显著,腹部肿胀。

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

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刚毛数量的多少常为分种的特征。

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为3对,黄褐丽金龟幼虫为5对。

蛴螬具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

腹部10 节,第10节称为臀节,臀节上生有刺毛,其数目的多少和排列方式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蝼蛄:华北蝼蛄雌成虫体长45-50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

体色黄褐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