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相色谱(FID)测定水体中VFA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姓名:班级:学号:同组实验人:一、实验目的掌握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及作用,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气相色谱中利用保留时间定性的方法,以及外标定量方法,了解利用极性毛细管柱测定极性有机物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1.气相色谱工作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2.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作用:(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提供稳定流量/压力的高纯载气。

(2)进样系统:包括注射器和进样口(隔垫、衬管),样品被注射器注入衬管后(液体样品将瞬间汽化),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分流功能也在进样口实现。

(3)色谱柱和柱温箱:在恒温或程序升温控制下,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实现分离。

(4)检测系统:获得与各组分含量呈比例的信号。

(5)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及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及工作站,记录检测器获得的信号,得到色谱图,并可以对色谱峰进行积分等处理。

3.氢火焰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原理:含碳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产生化学电离,发生下列反应:O H3O++CO(1)C n H m·CH;(2)·CH+O*2CHO++e-;(3)CHO++H2在电场作用下,正离子被收集到负极,产生电流。

检测器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喷嘴上加一极化电压,氢气从管道7进入喷嘴,与载气混合后由喷嘴逸出进行燃烧,助燃空气由管道6进入,通过空气扩散器5均匀分布在火焰周围进行助燃,补充气从喷嘴管道底部8通入。

4.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定性方法在混合物样品得到分离之后,利用已知物保留值对各色谱峰进行定性是色谱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定性方法。

仪器分析作业题外标法内标法

仪器分析作业题外标法内标法

一、外标一点法【含量测定】芍药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L 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

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 ,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 23H 28O 11)不得少于%。

解:设测得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峰面积为A 对=550000 A 样=7800已知对照品溶液浓度C 对=mlml /mg 0071.0ml /mg 5.05500007800)(===)(对对样样C A A Cm g 5.177l101000m l 25l 10m l /m g 0071.0V C m =⨯⨯⨯==μμ样样样供试品中芍药苷的含量X%=%5.35%1001000g 5.0m g5.177=⨯⨯ 药典规定药材含芍药苷(C 23H 28O 11)不得少于%,供试品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故供试品药材合格。

二、外标两点法【含量测定】 黄芪甲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4g ,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 ,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 ,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 ,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ml ,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5ml 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柱高为12cm),以水50ml 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 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8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或外标法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或外标法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或外标法谈谈内标准品(内标物质)传统上在教科书中都会很模糊的告诉学生内标准的选择方式,例如说要选安定性好;与分析物性质要相近;在分析的基质中不能出现等,现在我对这些个" 选择方式"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这个大家都知道,那现在就从另一个角度的来看看内标准品的选择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 只选一个内标准品?当然, 如果你的分析目标物就只有一个, 在正常的状况下,内标准"应该"也只会有一个才对! 但是如果你的分析是多成份的,那就必须十分小心地看待在一个分析方法内标准品的选择, 如果分析物的在层析图中是平均分布在各处, 那你就必须看看你的检测方法中是否有规定内标物与分析物之间的滞留时间差范围是多少,依此规定来选择内标,但是如果并没有规定,最好也是选择一个以上的内标来使用,因为即使化学性质不会差太多,但在沸点方面却会有满大的差异, 内标与分析物的沸点差异过大,在GC的注射口中就无法把因为discrimibation(分辨)所造成的误差校正回来.如果你的分析物是性质相差颇大的 (例如说同时含有醇,酸...),那别怀疑一定是要使用一个以上的内标准品,如果多个物种再加上多成份,那就很复杂了. 最低的限度也要依照分析物的沸点高低来使用多个不同的内标准品. 在美国环保署的检验方法USEPA 8270C,是一个检测半挥发性的污染物的规范,前后列了不下一百种的分析物,就使用了六个不同的内标准品作为校正的依据,来照顾到各个不同沸点的分析物!!滥用药物分析大概是最严谨的了,即使是结构性质极相近的分析物,例如morphine和codeine,amphetamine和methamphetamine,在分析时为求准确,都是以各自的D同位素取代的标准品作为内标.2.基质中一定不能存在?这个问题当然是肯定的, 不然定量结果会很不稳定或者是很凄惨. 但是有些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东西在分析样品的基质中不会存在! 这时候怎么办? 找以往的文献看看别人是用甚么,这是一个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文献不一定就是对的! 使用分析物的氢同位素(D)取代物,是最妥当的,但问题是价格昂贵,而且不是每一种分析物的氢同位素(D)取代物都有贩售,当然,如果本钱够,你可以去订购专门替你合成氢同位素(D)取代物. 如果要自己选, 那就必须了解一下分析物的成分了.以前曾经替人定性和定量过一阵子海水鱼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这鱼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数都是奇数(或是偶数, 我已经忘了), 所以内标就使用了几个偶数(或奇数)的不饱和脂肪酸, 像这种内标物绝不可能出现在分析物中,且性质十分相近,所以定量的结果一般误差都不会太大! 如果完全无法确定怎办? 有时候就是赌一赌啰.........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分析物结构中含有氯的话,就可以寻找一个化合物,而这个化合物是把其中的氯换成氟或溴,例如你可以使用2-氟联苯或2-溴联苯来当作分析2-氯联苯的内标准品. 以环境分析为例,通常在自然界中的氟及溴化物并不多, 在EPA的方法中,就经常把结构相似的氟及溴化物添加入样品中,来做为分析含氯化合物的QC样品.所以找氟及溴来取代氯原子的化合物来作为内标,基本上还算是很安全的.如果实在连上述转换一个基团的内标都找不到,那至少在选择时一定要找同一类的,分析酸就找酸当内标,分析醇就找醇当内标,直链接构分析物就不要找一个环状的化合物来当内标,分子量不要相差太大,这算是最基本的要求!!3.内标和分析物的滞留时间必须接近?这个说法原则上没错,因为如果滞留时间接近,它们的物理或者是化学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接近的,所以有些分析方法会有这样的规定. 但在某些特殊的状况下却出了问题, 事实上还真的碰过, 结果在更换到第三个内标准品后, 它的RT远离分析物, 反而解决了定量误差的问题!! 这个案例以后有空在来聊聊.4.内标的浓度应该是多少?除了某些分析方法会规定必须加入多少浓度的内标外,其它的就只能靠分析员自己来决定了.以我为例, 通常会先决定一个分析方法的检量线范围,然后开始配制不同浓度的内标准品来注射入仪器中,分析完后选出一个大概是检量线最高浓度的波峰高度三分之二左右的浓度,作为该项分析的内标浓度. 这样的选择方式,可以兼顾到高低浓度的需要,一般来说,内标浓度过高除了会增加成本之外,对于低浓度的校正是会产某些程度的误差. 在某些分析方法中会强制你使用内标法而不是外标法或线性回归的方式来定量,但是如果你的基质很复杂,一针打进仪器中,结果大大小小的出来一堆波峰, 这个时候如果你又不是使用质谱作为侦测器的话,就必须考虑加大内标准品的使用浓度, 来降低内标准品的可能发生的积分误差!!5.内标准怎么配制?一旦决定了添加内标准品的浓度,就可以开始配制分析时所用的内标准品标准溶液,相对于测试时的小量, 分析员必须先估计你在这一批的分析样品有多少, 然后计算整个分析需要添加入多少的量,例如说妳需要大概100mL的内标准品标准溶液,这时就必须再加多30%以上,一次就配好整个分析要用的量! 分装或者是整瓶放到-20度的冰箱中存放,免得做到一半发觉内标准品标准溶液用完了,再重新配制一次,如果你是分析的新手, 搞不好前后两次配得不一样浓度,那就会很凄惨了…..有些领域的分析,很重视这种内标波峰的积分值是否是有一定的再现性!!转自中国色谱网,作者:cation内标与外标法的详细计算及操作方式,在这里就不再叙述,不懂得网友就请自行去找找相关的文章.一个分析要选择内标或外标的方式来进行定量, 大概可以依照下述几个方面来讨论!1. 适合的内标准品?以前当学生时,老师给大家记忆很深的一句话:”采样员随便采, 那你就随便分析!”, 反正采得的样品也不具代表性, 随便分析也没关系!! 换到这里, 大概可以改成”如果分析方法的内标准品用得不适当, 那你就随便分析!”, 反正做了也不知道正不正确! 这种情形对于GC分析的特性而言, 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对于一位以GC或GC/MS为定量仪器的分析员而言, 必须有下面的认识:a. 不适当的内标准品, 即使你操作处理无误, 有可能会把原本该得到的正确结果,校正成一个错误的结果.b. 不要迷信内标准法的定量结果一定会优于外标法或线性回归法!现在来看看一个我这边发生的一个实际例子:案例是由于实验室的某一项分析由于注射入GC时浓度的需要,在SPE净化后需要不同的最终体积, 一是1 mL另一是10 mL, 所以在这两组中基质的干扰,前者是后者的十倍, 这个测试是使用空白的样品在经过SPE净化后,调整体积至所需的体积,再添加入同样浓度的分析物标准品及内标准品A, 在正常的状况下,两者分析后所得的样品浓度应该是一样的!体积为1 mL的样品体积为10 mL的样品标准品(无基质干扰)内标峰面积 54870.50 40705.10 42811.30 分析物面积 6224.90 6423.80 7164.38计算后浓度 649.90 ug/g 865.08 ug/g 1000 ug/g 两个样品很明显的都有受到基值得干扰, 1 mL体积的样品所遭受的影响当然大于体积为10mL的样品, 但是A内标准无法把这种干扰校正回来, 所以很明显的, A对于这个分析方法,并不是一个适合的内标准品!同样的方法, 在使用B内标准时会产生以下的数据:体积为1 mL的样品体积为10 mL的样品标准品(无基质干扰)内标峰面积 66423.40 67859.40 73846.70 分析物面积 6224.92 6243.80 7194.38计算后浓度 894.09 ug/g 859.15 ug/g 1000 ug/g 两个样品的回收率都超过85%, 样品之间的误差也不大……….所以最后修改SOP, 把A换成了B !一个分析要选择内标或外标的方式来进行定量, 大概可以依照下述几个方面来讨论..................在前面我们讨论了第一个条件"适合的内标准品", 现在继续下去!!2. 要考虑分析物的组成平常的分析物一般大都是单一物质单一成分,也就是如农药中的Aldrine, 这东西当你在分析的时候,图谱上就仅仅会出现单一的一个波峰, 某些东西会有结构异构物, 如BHC会有alpha, beta, gamma及sigma等四种形式的BHC. 另外DDT也是有一系列异构物出现, 前述的那些分析物,再对内标物的选择和定量上, 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是, 如果是多成分分析物时, 不仅仅是内标物的选择, 甚至于选用外标或内标法定量, 都必须特别的小心!! 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或食品中都会有它的踪迹, PCBs是个多成分的东西, 商业化的PCBs多以AC1242, AC1016,AC1232.......等代号来命名, 那些数字实际上是具有意义的, 每一种类的PCBs都是多成分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以DB-5或 DB-1的管柱来分离, 都会获得数十支波峰, 至于多或少, 那就要看分析员的功力和仪器的设定了. 在这里我要讲的重点是, 如果今天是以内标法来分析PCBs, 所面临的问题是分析物成分不止一个, 甚至于多到三十多个.....如果你要选择内标准品,势必要选择避免会和分析物产生重迭但性质又不能差太多的内标准品, 在这个例子中, 并不见简单的事, 在 USEPA 8082A的方法中对于Aroclor的分析采用外标法, 虽然外标法对于GC/ECD的检测十分不利. 但在同分析法中对PCBs Congeners( PCBs同源物,指的是单一成分PCB)即采取内标法定量, 内标准是使用十氯联苯或四氯间二甲苯.在某些方法中你可以看到PCBs Aroclor是以十氯联苯或四氯间二甲苯来作为内标准品定量, 之所以会使用这两种东西作为内标的原因是, 十氯联苯是PCBs中分子量最大, 滞留时间当然也是最久, 不会干扰到到其它PCBs的分析 , 但在实际操作上会发现以十氯联苯作为内标准品, 对于分子量较大的AC1260或AC1254( AC1260及AC1254含氯数及分子量较接近十氯联苯) 会有较准确的结果,但对于 AC1232或1242则较差. 所以AC1242或AC1232的定量以四氯间二甲苯较适宜, 但是四氯间二甲苯的滞留时间不长( 在AC1232出管柱前面, 也因此不会干扰PCBs定量), 很容易受到基质中低分子量杂质的干扰, 这个干扰再没有前处理净化的状态下更严重, 所以类似多成分的分析物在分析研发阶段, 要采取内标或外标, 采取内标方法后要用甚么内标准品, 都必须要多方考量才可以... 多成分的东西其实并不少 , 例如农药中的Toxaphene和Chlordane等都是......内标法与外标法一、内标法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内标法与外标法一、内标法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着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

化学色谱分析实验报告与总结

化学色谱分析实验报告与总结

化学色谱分析实验报告与总结化学色谱分析实验报告与总结篇一:气相色谱法实验报告实验五—气相色谱法实验气相色谱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各部件的功能。

2.加深理解气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一般实验方法。

4.学会使用FID气相色谱对未知物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1.气相色谱法基本原理气相色谱的流动向为惰性气体,气-固色谱法中以表面积大且具有一定活性的吸附剂作为固定相。

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

气相色谱仪器框图如图1所示:图1.气相色谱仪器框图仪器均由以下五个系统组成:气路、进样、分离、温度控制、检测和记录系统。

2.气相色谱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在这种吸附色谱中常用流出曲线来描述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

也就是说,让分离后的各组分谱带的浓度变化输入换能装置中,转变成电信号的变化。

然后将电信号的变化输入记录器记录下来,便得到如图2的曲线。

它表示组分进入检测器后,检测器所给出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它是柱内组分分离结果的反映,是研究色谱分离过程机理的依据,也是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图2.典型的色谱流动曲线3.FID的原理本次试验所用的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它是以氢气和空气燃烧的火焰作为能源,利用含碳有机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在外加的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形成离子流,根据离子流产生的电信号强度,检测被色谱柱分离出的组分。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1)试剂:甲醇、异丙醇、异丁醇(2)仪器: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2014气相色谱仪);氢-空发生器(SPH-300氢气发生器)、氮气钢瓶;色谱柱;微量注射器。

四.实验步骤1. 打开稳定电源。

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橙皮苷的含量----外标一点法

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橙皮苷的含量----外标一点法

四、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 、 1)色谱柱:Hypersil ODS2, 250mmn×4.6mmID, 5µm )色谱柱: ODS2 × 2)泵:Waters 515 pump ) 2)流动相:MeOH-H2O (43:57) )流动相: 3)柱温:室温 )柱温: 4)流速:1mL/min )流速: 5)检测器:Waters 2487 Dual λ Absorbance Detector )检测器: 6)检测波长:270nm )检测波长: 7)进样量:10µL )进样量: 8)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不低于3000 )理论塔板数:按橙皮苷计算不低于
A供/A标 = C供/C标 C供×D m
含量(%) 含量(%) =
× 100%
五、注意事项 泵耐压:4000PSI 1、泵耐压:4000PSI 2、安装柱方向 3、不要开空泵 4、实验条件以及参数的选择
1)色谱柱(固定相):首选;其次 色谱柱(固定相) 首选; 流动相:流动相系统(互溶、澄清、首选) 过滤、脱气、 2)流动相:流动相系统(互溶、澄清、首选)、过滤、脱气、使用缓冲 盐溶液、含盐酸盐的流动相( 盐溶液、含盐酸盐的流动相(×,腐蚀不锈钢) 腐蚀不锈钢) 3)pH:弱酸弱碱的分离;大极性酸、碱的分离 pH:弱酸弱碱的分离;大极性酸、 4)测定波长的选择:λmax 测定波长的选择: 5)流速: 流速: 6)温度: 温度:
橙皮苷
英文名称:Hesperidine,Vitamin P 英文名称:Hesperidine, 别名:橙皮甙、桔皮甙、陈皮甙、柑果甙、二氢黄酮甙、橙皮苷、 别名:橙皮甙、桔皮甙、陈皮甙、柑果甙、二氢黄酮甙、橙皮苷、二氢黄酮苷 分子式: 分子量:610. 分子式:C28H34O15;分子量:610.6 成分来源: 成分来源:柑橘类水果 外观: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针粉末 熔点:257-260℃ 熔点:257-260℃ 溶解性:难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丙酮、 氯仿,微溶于甲醇、热冰醋酸; 溶解性:难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丙酮、苯 、氯仿,微溶于甲醇、热冰醋酸;可溶于 甲酰胺、二甲酰胺,易溶于稀碱溶液来源。 甲酰胺、二甲酰胺,易溶于稀碱溶液来源。 药理作用:维持渗透压,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药理作用:维持渗透压,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缩短出血时间,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 在临床上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临床上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可培植多种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的 药物,是成药“脉通”的主要原料之一。 药物,是成药“脉通”的主要原料之一。

色谱分析的内标法与外标法

色谱分析的内标法与外标法

1. 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

工作曲线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分的信号,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

工作曲线的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 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用下式计算样品中i 组分的量:W =A(W)/(A)式中W 与A 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峰面积(也可用峰高)。

(W)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峰面积。

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外标法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色谱分析中的一种定量方法,它不是把标准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外标物与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2. 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对于试样中少量杂质的测定,或仅需测定试样中某些组分时,可采用内标法定量。

用内标法测定时需在试样中加入一种物质作内标,而内标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⑴ 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⑵ 内标物质的色谱峰位置应位于被测组分色谱峰的附近;⑶ 其物理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应与被测组分相近;⑷ 加入的量应与被测组分的量接近。

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实验报告

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实验报告

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实验报告
一、引言
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定量分析技术。

它通过对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内标化合物峰面积的比值进行计算,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含量的准确测定。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次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的操作步骤和技巧,以及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溶液)、内标溶液(如乙腈甲醇溶液)、待测样品。

方法:
(1)准备色谱柱并进行预处理;
(2)制备标准曲线;
(3)样品前处理;
(4)进样分析;
(5)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
步骤1准备色谱柱并进行预处理。

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预处理,包括洗涤、平衡等步骤。

步骤2制备标准曲线。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内标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浓度范围制备了标准曲线。

步骤3品前处理。

我们根据待测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如提取、稀释等。

步骤4进样分析。

我们将经过前处理的样品注入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

步骤5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我们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各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五、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运用了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对一种待测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对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曲线法的操作步骤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色谱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色谱物理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色谱仪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利用色谱法分离和鉴定物质。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

在色谱实验中,混合物中的组分在固定相上发生吸附、解吸等作用,从而使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发生分配,最终达到分离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色谱仪、色谱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洗耳球等。

2. 试剂:待分离的混合物、固定相、流动相、指示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色谱柱:将固定相填充至色谱柱中,注意填充均匀。

2. 配制流动相:根据实验需要,配制一定浓度的流动相。

3.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用适当溶剂溶解,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 样品进样:用移液管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

5. 洗脱:用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洗脱,使各组分依次流出。

6. 检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分流出的时间,即保留时间。

7. 数据处理:根据保留时间,分析各组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效果:通过观察色谱图,可以看出待分离的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2. 保留时间: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并进行分析。

3. 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各组分的保留时间的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以评估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本实验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应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进行优化。

2. 样品进样量、流速、柱温等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应适当调整这些条件,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3. 实验过程中,色谱仪器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应熟练掌握色谱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色谱物理小实验,我们掌握了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

外标一点法、外标二点法

1.外标一点法:二至丸的含量测定将二至丸研细,取0.5030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酸乙酯适量,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酸乙酯至干,残渣用乙酸乙酯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清晰,放冷,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防止薄层板上有效成分被氧化变质而变颜色),照薄层色谱法(2 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30nm,λR= 680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分别为A样=880AU,A对=450AU,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女贞子以齐墩果酸(C30H48O3)计,不得少于8.0mg。

解:由C(m)=F1*A得F 1=m/A,则F1=m样A样=m对A对那么m样=A样*m对A对上述过程中,对照品取量1ul,则m对=1ug,又A样=880AU,A对=450AU,则m样=880AU*1ug/450AU=1.96ug由此知,m样=1.96ug/2ul,则5ml样品中m1=1.96ug*5ml*103ul*10-3mg/2ul=4.89mg样品中齐墩果酸含量为4.89mg/0.5030g=9.72mg/g>8.0mg/g所以,供试品中女贞子以齐墩果酸含量符合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规定2.外标二点法:二妙丸的含量测定取二妙丸适量,研细,取1.0527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1~2小时,弃去乙醚液,残渣挥去乙醚,加甲醇适量,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提取液(必要时适当浓缩)转移至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气相色谱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气相色谱(FID)测定水体中VFA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姓名:班级:学号:同组实验人:一、实验目的掌握气相色谱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及作用,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气相色谱中利用保留时间定性的方法,以及外标定量方法,了解利用极性毛细管柱测定极性有机物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1.气相色谱工作原理:是利用试样中各组份在气相和固定液液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汽化后的样品被载气带入色谱柱中运行时,组份就在其中的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由于固定相对各组份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因此各组份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就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产生的离子流讯号经放大后,在记录器上描绘出各组份的色谱峰。

2.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及作用:(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提供稳定流量/压力的高纯载气。

(2)进样系统:包括注射器和进样口(隔垫、衬管),样品被注射器注入衬管后(液体样品将瞬间汽化),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分流功能也在进样口实现。

(3)色谱柱和柱温箱:在恒温或程序升温控制下,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实现分离。

(4)检测系统:获得与各组分含量呈比例的信号。

(5)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及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及工作站,记录检测器获得的信号,得到色谱图,并可以对色谱峰进行积分等处理。

3.氢火焰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原理:含碳有机物在氢火焰中燃烧时,产生化学电离,发生下列反应:O H3O++CO(1)C n H m·CH;(2)·CH+O*2CHO++e-;(3)CHO++H2在电场作用下,正离子被收集到负极,产生电流。

检测器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喷嘴上加一极化电压,氢气从管道7进入喷嘴,与载气混合后由喷嘴逸出进行燃烧,助燃空气由管道6进入,通过空气扩散器5均匀分布在火焰周围进行助燃,补充气从喷嘴管道底部8通入。

4.气相色谱保留时间定性方法在混合物样品得到分离之后,利用已知物保留值对各色谱峰进行定性是色谱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定性方法。

离子色谱中单标法和外标法的区别

离子色谱中单标法和外标法的区别

离子色谱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检测离子化合物的分析技术。

在离子色谱分析过程中,存在两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即单标法和外标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1. 单标法的原理和特点单标法是指在离子色谱分析中,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原理是将标准品与待测样品分别进行离子色谱分析,通过比较它们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离子的浓度。

单标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较为简便:单标法不需要准备多种标准溶液,只需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即可进行分析。

2)适用范围有限:单标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共存离子的干扰,导致定量准确性不高。

3)计算相对简单:通过简单的比较峰面积或峰高的方法,可以相对快速地计算出目标离子的浓度。

2. 外标法的原理和特点外标法是指在离子色谱分析中,通过直接使用标准溶液来构建浓度和峰面积(或峰高)的标准曲线,再利用这条标准曲线来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离子的浓度。

外标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相对准确:外标法通过构建标准曲线的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提高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2)需要多次分析:外标法需要准备多种标准溶液,并进行多次离子色谱分析,耗时较长。

3)操作相对复杂:外标法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来构建标准曲线和进行定量计算。

3. 单标法和外标法的区别根据以上对单标法和外标法的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原理差异:单标法是通过比较标准品和待测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来进行定量分析,而外标法则是通过构建标准曲线来实现定量分析。

2)准确性差异:外标法相对于单标法在消除共存离子干扰、提高定量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操作复杂度差异:单标法相对于外标法在操作上更为简便,但外标法在准备标准曲线和进行数据处理方面相对较为复杂。

单标法和外标法在离子色谱分析中各有优势和劣势,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样品较为简单、共存离子干扰较小,可以选择单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如果样品复杂、共存离子干扰较大,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定量结果,则应选择外标法进行分析。

色谱分析法实验

色谱分析法实验

第5章色谱分析法5.1 气相色谱分析法5.1.1 概述色谱是一种现代分离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当它携带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与固定相作用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因而组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经过多次的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长短不同, 从而使各组分依次先后流出色谱柱而得到分离。

气相色谱仪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气密的气体流路系统。

气路系统的气密性、载气流速的稳定性及测量的准确性,都影响色谱仪的稳定性和分析结果。

气相色谱仪由气化室、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收集器组成,图5-1是气相色谱仪的流程图。

通常使用的检测仪器有热导检测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是将两根材料相同、长度一样且电阻值相等的热敏电阻丝作为一惠斯通(Wheatstone)电桥的两臂,利用含有样品气的载气与纯载气热导率的不同,引起热敏丝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使电桥电路不平衡,产生信号。

将此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就得到一条检测器电流对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数据处理系统或色谱工作站便得到了一张色谱图。

图5-1 气相色谱仪示意图色谱谱中每个峰均代表样品中的组分。

对应每个峰的时间是各组分的保留时间。

所谓保留时间,就是一个化合物从注入时刻起到流出色谱柱所需的时间。

当分离条件给定时,就像薄层色谱中的R f样,每一种化合物都具有恒定的保留时间。

利用这一性质,可对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定。

在做定性鉴定时,最好用已知样品做参照对比,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有时不同的物质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

色谱图上色谱峰的高度或峰面积可用于定量分析。

5.1.2 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与维护5.1.2.1 通用注意事项:(1)钢瓶及气源①钢瓶及减压阀要经常检漏。

②在使用空气压缩机时要定期放水,更换干燥剂。

③钢瓶总压<2.0 Mpa时,更换新钢瓶。

(2) 电源需配制稳压电源,同时有良好的接地设施。

实训项目十六外标一点法测定APC片剂的含量

实训项目十六外标一点法测定APC片剂的含量

实训项目十六外标一点法测定APC片剂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HPLC法测定APC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

2.掌握外标定量法。

3.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片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其含量测定方法为酸碱中和滴定法。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可消除其他含有酸、碱的物质对测定的干扰,可更有效的控制制剂的质量。

采用甲醇-水-冰醋酸(40:59:1)为流动相,在ODS柱上将阿司匹林片中各成份进行分离,将波长置于280nm处进行测定。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记录APC样品试液和阿司匹林标准液的色谱图,读取各组分的峰面积,用外标一点法求处APC片剂中各组分含量。

方法操作简便,专一性强,结果准确。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研钵,超声波清洗器。

2.试剂阿司匹林对照品,甲醇(色谱纯),冰醋酸,盐酸(分析纯),重蒸水。

四、操作步骤1.选择色谱条件色谱柱: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40:59: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峰计算不低于6000,分离度符合要求。

2.配制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①样品溶液配制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1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0. 1mol·L-1盐酸溶液适量,超声使阿司匹林溶解,放冷至室温,加0. 1mol·L-1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于25mL量瓶中,加0. 1mol ·L-1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备用。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取阿司匹林对照品适量,加0. 1mol·L-1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阿司匹林20μg的溶液。

色谱法实验报告

色谱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色谱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 学会使用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分析;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从而实现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1. 气相色谱法:以气体为流动相,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在气相中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2.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在液相中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3. 薄层色谱法: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在薄层板上分离,然后通过比移值(Rf)进行定性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薄层色谱仪、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工作站等。

2. 药品:苯、甲苯、乙苯、丙苯、正己烷等有机溶剂;硅胶、氧化铝、氧化镁等吸附剂;氨水、盐酸等酸碱试剂。

四、实验步骤1. 气相色谱法:(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出峰顺序。

(2)色谱柱准备:将色谱柱安装好,并检查有无泄漏。

(3)流动相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合适的流动相。

(4)检测器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检测器参数。

(5)进样:将样品通过进样器注入色谱柱。

(6)色谱分析:启动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2. 液相色谱法:(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出峰顺序。

(2)色谱柱准备:将色谱柱安装好,并检查有无泄漏。

(3)流动相准备:根据实验要求,配置合适的流动相。

(4)检测器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检测器参数。

(5)进样:将样品通过进样器注入色谱柱。

(6)色谱分析:启动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3. 薄层色谱法:(1)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出峰顺序。

(2)薄层板准备:将薄层板涂抹均匀,晾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法实验报告
以下是色谱实验外标一点法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色谱法的外标法原理;
2.通过色谱法外标法测定某一样品中某一成分的含量。

二、实验器材
1.色谱仪:型号XXX;
2.色谱柱:型号XXX;
3.移液器、量筒、烧杯、滤器等基础实验器材。

三、实验原理
外标法是以已知浓度的参比标准物质作为外标,通过在相同条件下分析待测样品和标准物质,以求得待测物质的浓度。

本次实验中选取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质,通过色谱法分析待测样品和参比物质的保留时间,以求出待测样品中某一成分的浓度。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标准溶液:称取指定质量的参比物质XXX,加入适量的溶剂XXX,并彻底溶解出稀释至指定浓度;
2.准备待测样品溶液:将待测样品XXX称取,加入适量的溶剂XXX进行溶解;
3.标定峰面积:将标准溶液注入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记录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的峰面积;
4.测定待测样品的峰面积:将待测溶液注入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5.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通过标定峰面积、样品峰面积以及标准物质的已知浓度计算出待测物质在样品中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
待测样品中XXX含量为XXX。

六、实验结论
通过色谱法外标法,测定了待测样品中XXX的含量为XXX。

经过本次实验,了解了色谱法外标法的原理,对色谱分析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目前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