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互动课堂人民必修2讲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结构】知识点一、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胡佛政府的应对(1)对策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 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4.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5.影响(1)社会危机加深: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加强殖民掠夺: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4)“自由放任”失败: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尖锐。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胡佛的失败: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人民的呼声: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3)罗斯福的当选:1933年,罗斯福誓言实行新政,赢得选民的信任,成功当选。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6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68人民版PPT课件

提问:为克服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所采取的不同途径,并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
• 为克服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都推动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的改变,但是转变的性质不同: 一种是德意日的法西斯专政类型,对内独 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一种是以罗斯福 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国家”类型。两种不 同的途径,形成社会体制不同的两类资本 主义国家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 产,稳定社会秩序
对失业工人、残疾者、病人、老年人、贫 苦妇女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
从新政内容归纳其特点: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干预经济 的政策。
2.新政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他们嫌 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在 报纸上咒骂他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说《社 会保障法》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 抄来的。结合所学知识,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的?
纠正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的弊端, 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项目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以工代赈 社会保障
罗斯福新政内容
内容
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 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等,防止盲目竞 争引起生产过剩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改善生产环境
三、新政影响
1、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进步性:
⑴直接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⑵间接影响: 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
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⑶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16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16人民版PPT课件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讨论
分组
金融组
工业组
农业组
社会保 障组
教师引导
1.美国在金融方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2.罗斯福的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
1.工业所遭受的打击?工人的工作状况? 2.罗斯福在工业方面的举措? 1.农业方面出现的问题?
2.针对农业问题,罗斯福的应对措施?
1.当时美国人民面临着哪些生活问题? 2.罗斯福上台后做了哪些努力?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增加就业、刺 激消费、稳定 社会秩序
思考: 罗斯福新政新在哪?(特点)
运用国家政府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 对经济加强全面的干预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 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竿”, 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 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 “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下来 的”。甚至有人说罗斯福在搞社会主义。
勇 于 创 新
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价他:“他推翻的先例比 任何人都多,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要 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 速和激烈。”
亲切随和
在他任期内经常用 “炉边谈话”这种特 殊方式,给危机中或 战争中的民众以极大 的鼓舞。
金融组 农业组 工业组
问题
金融系统瘫痪 银行纷纷倒闭 黄金外流
田地荒芜、 农民破产、生产 过剩
措施
作用
1933、3《紧急银行 法》加强国家对银行 的管理和控制、增发 钞票,美元贬值
恢复银行信用,安定
人心(政府给银行担 保)、刺激了出口
1933、5《农业调 整法》,成立农业 调整署,农民减耕 减产,政府补贴
社会保障 组
金融系统瘫痪 银行纷纷倒闭 黄金外流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2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27人民版PPT课件
保障工人基本权利。形成养 老金和救济制度,有助于缓 和矛盾,度过危机。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胡佛
新政是“墨索里尼的劳资协会式的国 家在美国的翻版” ,“具有很大的法西 斯性质”。 ——胡佛
亲历者的危机叙事之·部分资本家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 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
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
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然发展模式各
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
处” 。 ——岳麓版必修二 请
想一想
● 有学者指出:新政的意义远远超过经济领域,甚至 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它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 次深刻 变 革。
材料1
生产恢复的柱状图
1200
1000
800 1929
600
1933
1935
400
1939
200
0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促使社会生产力回复,经济形势好转。
材料2
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 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 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
罗斯福新政之“变”与“不变”
新政前
所有制
私有制
调节手段 市场自发调节
政府职能 经济的“守夜人”
新政后
私有制
市场+计划 经济的管理者
课堂小结
供需矛盾 自由放任
金融危机 工农业危机
整顿财 政金融
恢复工农 业生产
民 生 危 机 社会福利 以工代赈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102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1020人民版PPT课件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阶段一
1933—1935年年初,采取应急措施, 结束混乱局面,稳定人心。
阶段二 1935—1939年,巩固、发展已经
取得的成就 。
情景一: 金融方面
存在问题: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黄金外流。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材料:“到1933年,美国已经有 5500家银行倒闭,900万户储户失 去存款。3月初,正是银行系统总 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崩溃之时”。—邓蜀生《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五、罗斯福新政之影响
材料:“1933年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9 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农业生产保持稳 定,农民收入增加”。
——必修二课本118页 请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应对当时美国经济危
机起到什么作用?
作用: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材料:“‘新政’,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资 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加以改良 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
是有积极作意义用”:。通—过—建邓立蜀社生会:福《利罗斯(福社》会保 障体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
“新政遏制法了西美斯国势法西力斯,势使力美,国使避美免国避像免德像、德日、日、 意那样走那上法样西走斯上道法路西,斯因此道,路有,人维说护‘了新资政挽本救了 美国的自主由民义主民制主度制’。” ——《大国崛起》
过一半,而耐用品制造指数 下跌了77%,接近 4/5。 ——《美国大萧条》
存在问题:产品过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3、复兴工业:—— 新政的核心?
措施: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法令:《全国工业复兴法》 机构:工业复兴署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8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88人民版PPT课件

历届政府改革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西欧和日本————————
二战后经济复兴 和持续?
1.新的政策: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 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 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关系新调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 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总 资本家” )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判 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依据 是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在 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
(2)世界方面: 最主要原因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已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危危危危机机机机的的的的影影影影响响响
((((1111))))经经经经济济济济::::极极极极大大大大的的的的破破破破坏坏坏了了了生生生产产产、、、浪浪浪费费费费社社社社会会会会资资资资源源源源 ---------使使使资资资本本本主主主义义义世世世界界界经经经济济济秩秩秩序序序陷陷陷入入入混混混乱乱乱
美国 西欧
日本
请思考: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 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相同点:①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不同点: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世界经济大危机
自由放任 胡佛政府 ——————加深危机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政府 ——————摆脱危机
影响
美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二战后经济持续增长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 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9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97人民版PPT课件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 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 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1992年邓小平
情境五: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 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 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 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 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 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 彭敏
(一)实干家罗斯福
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 本身——会把使我们变退却为前进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可 名状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
——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
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的背景有哪些?
1.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2.胡佛应对政策失败 3.人民大力要求改革 4.罗斯福以新政为号召赢得大选
失业保险卡
材料:“‘新政’,特别是那些 社会改革立法,在资产阶级民主 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 加以改良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 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是 有积极意义”。
——邓蜀生:《罗斯福》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提供最低保障改善生活状况缓解社会危机 遏制法西斯势力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罗斯福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在某种意义 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在30年代的时候, 他引进了一些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 健康发展的道” 。
——《大国崛起》
3、开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即资产阶级 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过程,以其巨大的物质力量和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 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24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24人民版PPT课件

程贷款
D
【应对高考第41题】——论证和探究 问题能力培养,答题能力训练
材料: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 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 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摘编自李克强《在上海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所述 政府职能与市场活力的关系进行探讨。 (12分)
D
5、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 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
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 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 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 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 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
罗斯福新政复课要求
一、夯实巩固基础 二、挖掘隐形知识 三、发散思维,提升能力
1、制度创新角度:
(1)美国政治经济组织度创新的史实(必修一、必修二联系) (2)罗斯福新政与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关系(纵向对比) (3)罗斯福新政与列宁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改革开放比较(横向对比)
2、新史观角度: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下认识 罗斯福新政
A.《紧急银行法案》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农业调整法》
D.《社会保险法》
D
4、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 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 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制 B.都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都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通货膨胀、美元贬 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该措施的影响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9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98人民版PPT课件

拓展、延伸:
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发展的成功经
罗斯福总统的 人格魅力
罗斯福
1、身残志坚—精神力量与人格魅力比外表重要。 2、乐观自信—用微笑与自信鼓励困境中的人们。
B 3、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意图是( )
A、赢得总统竞选
B、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D、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 模式
C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A 5、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有( ) ①彻底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②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③遏制了法西斯的势力 ④对美国及许多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甚大 A、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A
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1、罗斯福其人给予我们的启示。
2、美国走出危机,走向复兴给予我 们 的启示。(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危机 可能就是转机)
3、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可以相互 借鉴发展的成功经验。
“新政遏作制了用美:国通法过西建斯立势社力,会使保美障国体避系免缓像和德、了日、 意那样走社上会法矛西盾斯,道遏路,止因了此法,西有斯人势说力‘新,政维挽护救了 美国的自了由资民本主主制义度民’”主制—。—《大国崛起》
请总结: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应对美国社 会危机方面有何作用?
材料:“罗斯福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在某种意义上, 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 而是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 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 道” 。————《大国崛起》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8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87人民版PPT课件
稳定农产品价格 促进农业恢复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处方三:恢复工业生产
1935年,工业产量几乎翻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 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
了一翻,1936年底,工业 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 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
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 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 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
复 工
缓解失业问题,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业
改善了基础设施
缓和劳资矛盾
有助于社会稳定
罗斯福新政 “新”在何处?
1933年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 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 储备银行,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 《农业调整法》: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 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请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对美国第二阶段的“治疗”方案。
处方五:保护劳工权利
“药效”如何?
缓和劳资矛盾
情境19六35:的1《9社35会的保《险社法会》保:险政府法实》行:养政老府金实和 行失养业老保金险和制失度业,保对儿险童制、度残,疾对人儿、无童谋、生残能疾力 人者、提无供谋救生济能。力者提供救济。
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第二阶段对美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出发点何在?
本课知识归纳:
一、原因(背景)
经济危机 胡佛放任政策失败 罗斯福当选总统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国
斯 福
二、内容
恢复工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特点
家 干
新 政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三、影响
1、国内 2、国际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种 主要经济思想和模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720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720人民版PPT课件

为后续改革奠基
工业 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抑制了生产过剩,
危机 关系和劳资关系
缓和了劳资矛盾
农业 制定《农业调整法》,加强行政指导,提高并稳定了价格,防
危机 补贴减耕减产的农民
止了农产品过剩
社会 制定《联邦紧急救济法》,“以工代 增加就业,刺激生产
危机 赈”,《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和消费,稳定秩序等
●罗斯福曾多次重申公
民的四项“基本自
由”——言论、信仰、 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 的自由。
练一练
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为解决工业生产过剩而引发的危机,采
取的主要新政措施是( )
A.制定《紧急银行发》
B.制定《农业调整法》
C.制定《工业复兴法》
D.制定《社会保险法》
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主要作用包括
救济
美国居民领取失业保险卡
以工代赈 田纳西水利工程
1935《全国劳工关系 法》1935《社会保险 法》1935年《财产税 法》:五万美元纯收 入和四万美元遗产征 税31%;收入超过500 万美元,征税超过 75%
立法
▲有人说发放救济金比以工代赈更简单方便,你 的感悟是什么?
课堂风暴记忆
读且背诵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第一: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第二:恢复工农业生产。 第三: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第四:保护劳工权利。 第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名言: I pledge you, I pledge myself to a new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92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92人民版PPT课件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 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 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
——胡佛的竞选口号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 就要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 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 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 时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罗斯福新政 “新”在哪里?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
我们的学习目标: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 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实干家罗斯福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 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对策 《农业调整法》 ➢调节农业生产,减 少农产品过剩
➢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作用 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
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施行新政 ▪ 新政的主要内容
排队寻求工作的美国失业大军
汽车工人举行罢工
二、施行新政
▪ 新政的主要内容
问题
工业生产水平大幅降, 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全国工业复兴法》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一 场林火后,他跳进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脊髓灰质炎症。高烧、 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 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疗病的 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 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新政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定程度 上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社会 生产力的恢复;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救 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使弱势群体中的相当 一部分人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缓和了社会矛 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本主义民 主制度;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15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15人民版PPT课件
◆请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保护劳工权利
◆该举措在解决危机中的作用
缓和劳资矛盾
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 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新政的实质?说 说你的理由。
情境六: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 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 提供救济。
——《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 (1934.7.23),转引自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 评价》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 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 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思考: ⒈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 答: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⒉“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 答: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⒊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 答: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政治运作模式调整]
(6)对世界:二战中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自由放任主义已经死亡, 现代国家已经开始对现代经济 负起责任来,同时也承担保证 维系它的人们的生活标准的任 务。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 沃尔特·李普曼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 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 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 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 他们是谁?
情境四: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使田纳西河流域从一个贫瘠、 落后的地区变成一个富庶的工农业区。3000万亩良田免受水灾, 当地350万居民平均收入提高9倍。
1933年3月31日, 国会通过了“国民造 林保护队救济法”, 由联邦政府拨款,吸 收25万名18-25岁的 男青年参加市政建设, 如植树、修路、土壤 保护等,每月工资30 美元。
该情境反映了新政的什么内容?出发点何在?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37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837人民版PPT课件

综合归纳:4、评价新政
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直接作用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深远影响
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 改变了美国人的 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 建立。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后来美 国与西欧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 《联邦紧急救济法》 政府救济 以工代赈[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工程]
赤字财政手段 扩大就业刺激消费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4)保护劳工权利
• 《全国劳工关系法》[《华格纳法》]
参加工会的权利,同雇主谈判的权利
• 《公平劳动标准法》 [《工资工时法》]
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缓和劳资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
4.(2013·福州高一检测)《道德经》讲:“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 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 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 C.整顿银行 •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答案】 C
学习探究区
名师指津
3、目的
罗斯福是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经济危机日趋恶化的背景下 当选为总统的,摆脱危机、恢复经济成为他面临的首要任务。
易错易混 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解阶级矛盾,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
学习探究区
反馈训练区
二、施行新政
1、新政的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1933---1935] [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76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976人民版PPT课件

三、摆脱困境,渡过难关
1、罗斯福的新政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展示材料: • 材料一:
2、材料二、三解读:
•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虽 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 中的共同之处” 。

——《历史》必修二课本120页
• 材料三: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 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 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 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斯福推出一系列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措施后,有人把他
看做共产主义者,还有人说罗斯福推出的法案摘抄了共产 党宣言。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 罗斯福的改革,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他只是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 部调整。
2、总统任上:
•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罗斯福以“新政” 为参选的口号,并以其渊博的学识、独到的政 治见解、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 的坚定信心,赢得了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 1933年3月4日,充满热情、信心的罗斯福就任 美国第32届总统。当选后,罗斯福果断放弃胡 佛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组建自己的 智囊团,推行新政。
——《大国崛起解说词》 • 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罗斯
福新政实施的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也发生了转变。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 义内在的矛盾,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受到质疑。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应当对 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挥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自由主 义经济理论被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即凯恩斯主义所取代。 • 罗斯福通过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那就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国 家政权和经济活动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2 罗斯福新政互动课
堂人民版必修2
疏导引导
一、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爆发,损失惨重,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形势。

2.民主党人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上台,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二、新政的含义特点及实质
罗斯福新政的含义是1933年美国新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即在不触及资本主义基础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力图减少资本主义无序生产产生的混乱,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最终以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渡过了经济危机,并巩固了统治。

三、新政的实施及作用
新政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大量的立法出自3月9日到6月16日的“百日新政”期间。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新政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第二,恢复工农业生产。

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

众多庞大的公共工程建设一直延续到美国参加二战之后,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第四,保护劳工权利。

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这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断然做出的一项改革。

第五,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

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和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

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

四、新政的评价
1.1933~1936年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元气,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

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

2.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成功的原因
(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但都没
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新政的“新”特点
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全面来临之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它实质上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新”在它抛弃了美国信奉的传统的经济政策——“自由放任”政策(即确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认为即使出现危机,“自由放任”政策也一定能使国家安然度过),而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加强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活学巧用
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
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消除经济危机
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其内容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的生产、销售进行调节,即对生产关系进行调节。

因此,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答案:A
2.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对大前提、小前提所叙述的历史现象作出判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事实判断,这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

罗斯福新政,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所以,其结论是错误的。

据此判断,C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C
3.阅读下面材料
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反对。

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主义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一部分资本家反对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迁就工人”的目的是什么?
(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是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其考查的知识点,然后在教材上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然后依据所学的知识和材料回答问题。

尽管材料创设了新的情境,但一般来说,通过分析都能找到材料与教材所学知识的结合点,这就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托。

在分析材料的时候还要注意,一般的材料不一定是教材结构上的一个完整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排查出命题人要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的哪个方面。

此题围绕罗斯福新政进行考查,问题的切入点是罗斯福新政调整和恢复工业方面的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内容,典型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与以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无政府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即以政府指令性行为调控此前的生产的盲目的无政府状态,但实质仍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政策虽然表面看来损害了资产阶级统治的作用,那种认为罗斯福新政危害资产阶级利益的观点是看到了表象,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参考答案:(1)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工人阶级的利益,缓和了阶级矛盾。

(2)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3)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下列现象不属于经济大危机造成的影响的是( )
A.各国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甚至掌握政权
B.资本主义各国贸易关系紧张
C.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D.日本先后在中国制造了“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 事变”
解析:关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人们都比较熟悉,特别是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及侵略扩张。

但是“济南惨案”发生于经济大危机以前。

答案:D
5.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
B.主要解决的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
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能缓解危机又能保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法
解析:新政是加强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未实行国有化。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