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原各章节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部分自测题
![通信原理知识点部分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9bd94ac77da26924c5b057.png)
模拟信号幅值 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 ,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数字信号幅值 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 ,且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 ___________ 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原始电信号通常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基带的含义是信号的频谱从__________ 附近开始。
基带信号是未经过_________ 的信号,其频带从 ________ 或 ____ 附近开始。
调制是指把 ______________ 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调制的逆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 0已调信号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 0未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以成为基带信号。
信源编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信道编码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提高通信系统的 ___________ 0 __________ 指人为地按一定规律加入多余的数字码以达到接收端可以发现和___________________ 的目的。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数字通信的 __________________ 0数字调制的功能是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 _______________ 中传输的 _________ 0同步的功能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 _________________ 保持 ____________ ,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分类,分为_______________ 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 传输系统;按信号特征分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 系统和_____________ 系统;按传输媒介分类,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通信系统和__________ 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76240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b.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1.1 通信的概念什么是通信?答:通信就是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
1.2 通信系统的构成答:通信系统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与收信者构成。
数字通信的要紧特点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控;易于与各类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加工、变换、存储,从而形成智能网;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可使用再生中继,实现高质量的远距离通信。
1.2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概念与区别答:概念:信源编码:用适当的方法降低数字信号的码元速率以压缩频带。
信道编码:在信息码组中按一定的规则附加一些码,以使接收端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检错与纠错。
区别:信源编码是用来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是用来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1.3 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消息的区别是什么?信息量的计算(看课件内容)答:消息是指通信系统的传输对象,它是事物状态描述的一种具体形式。
信息是指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
设消息所代表的事件出现的概率为P ( x ),则所含有的信息量设有消息x发生的概率为P(x),则所带来的信息量为:连续消息的信息量可用概率密度来描述。
可证明,连续消息的平均信息量(相对熵)为式中,—连续消息出现的概率密度。
x d xfxfxH xx'''-=⎰+-)(log)()(2若a = 2,则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它代表出现概率为1/2的消息所含有的信息量。
当两个消息等概率时,任一消息所含有的信息量为1比特。
一位二进制数称之1比特,而不管这两个符号是否相等概率。
1.4 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
1.4 什么是传码率、误码率与传信率?答:码元传输速率是传码率;在传输中出现错误码元的概率叫误码率;信息传输速率叫传信率。
1.5 通信方式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在一个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如广播、电视、遥控等。
所谓半双工通信,是指信号能够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传输,务必是交替进行,一个时间只能同意向一个方向传送。
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edd22d915f804d2b16c130.png)
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在 FM 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 2、FM 波幅度恒定,抗快衰落能力强,自动增益控制和带通限幅可以消除快衰落造成的幅度变化效应,宽 带 FM 的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实现带宽和信噪比的互换,因而宽带 FM 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质量的通信系统 中。 4、在 2ASK、2FSK、2PSK、2DPSK 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 ,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 1 位,量化信噪比增大 6dB) ,非均匀量 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信号量噪比: (S/N)dB=20lg =20lg2 (N 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 (S/N)dB=20lg =20lg2
1、时域均衡器实际上是一个横向滤波器 1、非均匀量化增大了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降低了大信号的输出信噪比 1、在 PCM 编码中,如果模拟信号集中在某一段落中,量化信噪比和信号功率的关系→在同一段落中,量 化噪声功率相同,因此量化信噪比和信号功率成正比 1、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说明在载波电话通信系统中,采用 SSB 调制的原因→SSB 信号频带利用率和 功率利用率都比较高,带宽仅是 DSB 和 AM 的一半,这使得可以重复利用频带进行频分复用。可能性:SSB 信号的最低频率为 0.3KHz,进过 DSM 调制后带宽间隙为 0.6KHz,比较容易通过常规的边带滤波器滤除一 个边带 2、在现行电视广播系统中,伴音采用 FM 调制的原因→FM 功率利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功率利用率高便 可以减低伴音信号的电平,最大限度降低对图像信号的干扰,抗干扰使得可以保证较高的伴音质量,缺点 →频带宽,但实际上,电视频道本身带宽较大(8M 左右),而 FM 调制后,信号只占 0.13MHz,很小了 1、PCM 编码不过载的条件→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不超过量化器的动态范围 1、卷积码的译码方法→大数逻辑译码、概率译码 1、香农公式→在高斯白噪声的背景下,信道无差错传输时传输速率的理论极限,其中信号的概率密度函 数是高斯/正态分布 1、为了克服包络检波存在门限效应,在接收端要满足大信噪比的条件 1、无线信道→可以传输电磁波(包括光波)的自由空气和大气,包括短波电离层反射、卫星中继、超短波 电离层散射、微波/超短波对流层散射 1、随机过程→可以看做是进程上处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的集合 1、数学期望→反映了 N 个样本函数曲线的摆动中心,方差→反映了随机过程在 t 时刻偏离均值的程度, 相关函数→反映了不同时刻上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1、白噪声在同一时刻上,随机变量之间不相关 1、同一时刻上,窄带随机过程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统计独立/无不相关 1、快衰落→多径效应引起的,包络起伏、衰落周期较快 1、噪声→窄带噪声、脉冲噪声、起伏噪声 1、狭义信道→物理传输媒介,有线/无线,广义信道→常见分类调制信道/编码信道 1、乘性干扰→信道的传输特性不理想,与信号共存亡,加性干扰→叠加在信号上 1、NBFM→最大频率偏移小,占据的带宽较窄,而其抗干扰能力比 AM 系统要好得多,因此广泛应用 1、直接调频→较大频偏,但是频率稳定度不高,间接调频→频率稳定度较好,但是多次混频、倍频,电 路较复杂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根本区别(取值是否离散,即幅度是否离散) 1、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是可正可负的偶函数,功率谱密度是非负的实偶函数。 1、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① 产生瑞利衰落;② 引起频率弥散;③ 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 1、狭义信道是指物理传输媒介,即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广义信道将信道范围扩大,除了传输媒介外,还 包括馈线、天线、放大器、调制器和解调器等。 1、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来描述。不失真的条件是|H(w)|为常数(即信号的不同频率 成分经过信道后有相同的衰减) ,且相位ψ (w)与 w 是线性关系或者群时延τ (w)为常数(即信号的不同频率 成分经过信道后有相同的延迟(群延迟:相位变化和频率变化之比,反应了信号波形包络的时延) 幅频失真造成模拟信号的波形失真,使信噪比下载,数字信号造成码间串扰,误码率提高,相频失真对语 音信号的影响不大,对视频信号影响较大,但会造成数字信号的码间串扰,即造成误码率增大。 1、分集接收技术其原理是 1-分散传输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2-将这些统计独立的信号以某种准则合并,这 样可以比较正确的恢复出信号,包括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 2、 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 ,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 2、 VSB 的抗噪声性能和频带利用率与 SSB 相当,其诀窍在于部分抑制了发送边带,同时又利用平缓滚滤 波器补偿了被抑制部分,这对包含低频和直流分量的基带信号非常有利,因此,VSB 在电视广播等标号为 1 的知识点为后期整理以加强记忆)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27c326fa1c7aa00b52acba1.png)
第一章1.通信—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
2.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3.信息:是消息中包含的有效内容。
4.通信系统模型:5.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6.数字通信的特点:(1)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传输差错可控便于处理、变换、存储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2)缺点: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对同步要求高7.通信方式(信号的传输方式)(1)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A)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B)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C)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2)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A)并行传输: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优点: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缺点:需要n 条通信线路,成本高(B)串行传输: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铺设费用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8.则P(x) 和I 之间应该有如下关系:I 是P(x) 的函数:I =I [P(x)]P(x) ,I ;P(x) ,I ;P(x) = 1时,I= 0;P(x) = 0时,I=;9.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简记为B。
式中T -码元的持续时间(秒)误码率是指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输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更确切的说,误码率是指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第四章1.信道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其功能是将信号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
2.信道分类: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有线信道-电线、光纤3.有线信道: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4.由于信道中的噪声是叠加在信号上的,而且无论有无信号,噪声是始终存在的,因此通常称它为加性噪声或加性干扰5.因k (t )随t 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
(完整版)通信原理知识点
![(完整版)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bae345aef8941ea66e057d.png)
第一章1.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息。
消息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信息是消息的有效内容。
.信号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2.根据携载消息的信号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3.通信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信号特征分类),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4.数字通信已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的主流。
5.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消除噪声积累;差错可控;数字处理灵活,可以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刭一起传输;易集成,成本低;保密性好等优点。
缺点是占用带宽大,同步要求高。
6.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7.按数据码先排列的顾序可分为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8.信息量是对消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9.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
等概率发送时,信源的熵有最大值。
10.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主要指标。
两者相互矛盾而又相对统一,且可互换。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可用带宽衡量,可靠性可用输出信噪比衡量。
11.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频带利用率表示,可靠性用误码率、误信率表示。
12.信息速率是每秒发送的比特数;码元速率是每秒发送的码元个数。
13.码元速率在数值上小于等于信息速率。
码元速率决定了发送信号所需的传输带宽。
第二章14.确知信号按照其强度可以分为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功率信号按照其有无周期性划分,又可以分为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
15.能量信号的振幅和持续时间都是有限的,其能量有限,(在无限长的时间上)平均功率为零。
功率信号的持续时间无限,故其能量为无穷大。
16.确知信号的性质可以从频域和时域两方面研究。
17.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4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重要知识点2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重要知识点2](https://img.taocdn.com/s3/m/99fd47204028915f814dc2af.png)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多进制数字调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在相同的码元传输速率下,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比二进制高。
Rb=RB2 bit/sRb=logN bit/s(2) 在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下,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比二进制低,, BN<B2可增加码元的能量,减小干扰的影响。
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1)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的原理。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又称多电平调制。
*MASK表示式: (波形)eASK=bn=P1+P2+……..PM=1(2) 系统的带宽: BASK =(3)单位频带内有超过2bit/s.Hz的信息传输速率。
2. 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1)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的原理——MFSK调制简称多频制,是二进制数字频率键控方式的直接推广。
(2) 一个多频制系统的组成方框如图:●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就是多个载频的频率。
●抽样判决器-----在给定时刻上比较各包络。
(3) MFSK系统带宽:BFSK=|fM-fl|+ΔfΔf单个码元宽度。
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1)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的原理——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又称多相制。
*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相位(或相位差)表征数字信息的调制方式。
也可分为绝对移相(MPSK)和相对(差分)移相(MDPSK)两种。
*多进制相位调制: M=2k K位码元。
一个相位表示K位二进码元.*以四相制为例(2) QPSK(QDPSK)信号调制的原理(A)QPSK:定义: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列中的信息。
两个信息比特与载波相位关系如下,分为A方式, B方式。
(B) QDSK:定义: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
以前一码元相位作为参考,并令Δ为本码元与前一码元的初相差。
信息比特与载波相位变化Δ的关系如上所示,分为A方式, B方式。
(C) 波形:(D) 表达式:ePSK ==式中:——受调相位。
M进制用M种不同相位来表征。
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2d44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7.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1. 信号与频谱:通信中的信息可以用信号来表示,信号可以通过不同的频率成分来描述,频谱是信号在频域上的表示,用于分析信号的频率特性。
2. 调制与解调:为了在传输过程中将信息通过载波传送,需要将信息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调制后的信号,将其从载波上提取出来,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解调。
3. 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指未经调制的原始信息信号,通常具有较低的频率范围。
带通信号是指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其频率范围通常偏移原信号的频率。
4. 传输介质:通信中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介质进行传输,可以是电磁波、导线、光纤等。
不同的介质对信号的传输有不同的特性和限制。
5. 噪声与信噪比: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干扰和噪声,噪声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
信噪比是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值,是衡量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 衰减与失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和干扰,导致信号的强度减弱和形状失真。
衰减是指信号强度的减弱,失真是指信号波形的畸变。
7. 编码与解码:为了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特定的编码形式,解码是将编码过的信号恢复为原始信息。
8. 多路复用与分解复用:在多个信号需要同时传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
分解复用是指将合并的信号进行分解,恢复为原始的多个信号。
9. 信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路径,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传输介质。
信道可以受到信号干扰、损耗和衰减,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10. 误码率与纠错编码:在信道传输中,可能会引入一些错误,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与发送端发送的信号不一致。
误码率是指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发送的总比特数之比。
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通常会在编码过程中加入纠错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部分错误。
11. 延迟与带宽:信号的传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延迟,是从信号发送到信号到达接收端的时间差。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39209acaaedd3382c4d3bd.png)
通信原理知识要点第一章概论1 、通信的目的2 、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模拟信号、模拟通信系统、数字信号、数字通信系统●两类通信系统的特点、区别、基本构成、每个环节的作用3 、通信方式的分类4 、频率和波长的换算5 、通信系统性能的度量6 、传码速率、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的计算第二章信息论基础1 、信息的定义2 、离散信源信息量的计算(平均信息量、总信息量)3 、传信率的计算4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5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掌握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第三章信道与噪声了解信道的一般特性第四章模拟调制技术1 、基带信号、频带信号、调制、解调2 、模拟调制的分类、线性调制的分类3 、 AM 信号的解调方法、每个环节的作用第五章信源编码技术1 、低通、带通信号的采样定理(例 5 - 1 、例 5 -2 )2 、脉冲振幅调制3 、量化:●均匀量化:量化电平数、量化间隔、量化误差、量化信噪比●非均匀量化: 15 折线 u 律、 13 折线 A 律4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过载电压问题- 2048 份)5 、 PCM 一次群帧结构( P106 )6 、 PCM 系统性能分析7 、增量调制 DM 、增量脉码调制 DPCM :概念、特点、与 PCM 的比较第六章数字基带信号传输1 、熟悉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2 、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码型3 、无码间干扰的时域条件、频域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4 、怎样求“等效”的理想低通()5 、眼图分析(示波器的扫描周期)6 、均衡滤波器第七章数字调制技术1 、 2ASK 、 2FSK 、 2PSK 、 2DPSK 的典型波形图2 、上述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3 、 MASK 、 MFSK 、 MPSK 、 MDPSK 、 QPSK 、 QDPSK 、 MSK ( h=0.5 )、APK 的含义、特点4 、数字调制技术的改进措施第七章复用与多址技术1 、复用与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目的(区别)2 、同步技术的分类、应用第九章差错控制技术1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 ARQ 、 FEC 、 HEC )、优缺点2 、基本概念3 、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能力的关系4 、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概念、特点、编写)5 、线性分组码:基本概念、特点6 、汉明码的特点6 、循环码●概念●码字的多项式描述、模运算、循环多项式的模运算●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根据生成多项式求循环码的:码字、(典型)生成矩阵、监督多项式、(典型)监督矩阵较大题目的范围1 、信息量的度量2 、信道容量的计算3 、 13 折线 A 律 PCM 编码4 、均衡效果的计算5 、数字调制波形的绘制6 、 HDB3 编码、解码7 、循环码重点Part I 基础知识1. 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 数字 /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2c3d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3.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
通信系统由信源、传输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2. 信号:携带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连续变化,可以对应于连续的时间或空间。
例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等。
4.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离散变化,用一组离散的数值表示。
例如二进制信号、数字化声音信号等。
5. 噪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
噪声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基本处理1. 信号调制: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为带通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使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更远、更快、更准确。
2. 调制方法:AM调制、FM调制、PM调制、OFDM调制、QAM调制等。
3. 调制技术:基带调制、带通调制、数字调制等。
4. 信号解调:将带通信号解调成为基带信号。
解调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的信息。
5. 解调方法:AM解调、FM解调、PM解调、OFDM解调、QAM解调等。
6. 解调技术:功率谱密度估计、相位估计、频率估计等。
三、调制解调原理1. AM调制原理:将音频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非线性调制。
2. AM解调原理:利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相干检波等方式进行解调。
3. F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4. FM解调原理:通过频率变化的方式来提取信号信息。
5. P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相位角来传输信息。
6. PM解调原理:通过相位检测和同步解调来提取信息。
四、传输介质1.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3. 传输介质的选择主要受到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成本和环境条件等影响。
五、通信技术1. 电信技术:通过电信设备传输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等。
2. 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点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d99bf2b0717fd5360cdc7e.png)
带宽:指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是信号传输频率上下限之差。
传输频率:单位时间传输的bit值,传输速率越大,带宽越高。
信源编码: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优化信息和压缩信息并且打成符合标准的数据包。
信源编码的目标就是使信源减少冗余,更加有效、经济地传输,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就是压缩。
作用二就是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增加了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通过对做完信源编码后的信息加入冗余信息,使得接收方在收到信号后,可通过信道编码中的冗余信息,做前向纠错。
保证通信的可靠性。
增加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能够由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等具有一定意义的实体。
分类:模拟数据可以在一定的数据区域中取连续的值,如声音和图像;数字数据只能取离散的数值,如整数、二进制序列。
信号:是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类:从通信的发送端所产生的信号形式来看——模拟信号:在各种介质上传送的连续变化的电磁波。
数字信号:在介质上传送的电压脉冲序列,单位是比特。
从通信线路上传送的信号来看——基带信号:将数字信号1或0直接用两种不同的电压来表示,在线路上传输。
宽带信号:将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后形成的频分复用模拟信号。
信道:一般用来表示某一个方向上传送信息的逻辑意义上的媒体。
分类:传送模拟信号的模拟信道和传送数字信号的数字信道。
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传输:将信息在传输介质中以模拟信号传输的传输方式。
数字传输:将信息在传输介质中以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方式。
数字通信系统:依据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技术,它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原地的远程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由远程终端设备、数据电路、中央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故称为模拟通信。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点串讲与相关课后习题
![通信原理重点知识点串讲与相关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429e6b2b160b4e767fcf46.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串讲第1章 绪论一、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 考点预测:简答题(1)信源编码与译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通常所说的模数转换;二是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即通常所说的数据压缩。
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2)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由于噪声、干扰等影响,将会引起差错。
信道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尽可能地控制差错,实现可靠通信。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3)加密与解密:为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将输入的明文信号人为干扰,即加上密码。
这种处理过程称为加密。
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密,恢复明文。
(4)调制与解调:其作用是在发端进行频谱的搬移,在收端进行频谱的反搬移。
二、 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熵 考点预测:填空选择(1)信息量I 与消息出现的概率P(x)之间的关系为:(2)说明: a=2时,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 ); a=e 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奈特(nit ); a=10时,信息量的单位为十进制单位,叫哈特莱。
(3)信源熵H :统计独立的M 个符号的离散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为:11logMi i iH p p ==å例题1:某信源符号集由A 、B 、C 、D 、E 、F 组成,设每个符号独立出现,其概率分别为1/4、1/4、1/16、1/8、1/16、1/4,试求该信息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222222111111log 4log 4log 16log 8log 16log 444168164H =+++++ 2.375/bit =符号三、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考点预测:填空选择噪声信 道 调 制 器信道 编码器加 密 器信源 编码器信源解 调 器信道 译码器解 密 器信源 译码器信宿()1log log ()a a I P x P x ==-∑数字通信系统1. 有效性:信息速率、码元速率、频带利用率有效性:指在给定信道内所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用码元传输速率或信息传输速率或频带利用率来度量。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8440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2.png)
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通信原理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以通信原理为主题,对其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信息传输基本概念1. 信息:指代传递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2. 信号:信息在传输中的载体,可以是电信号、光信号等不同形式。
3. 编码:将信息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的过程。
4. 解码: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二、信源与信道1. 信源:产生信息的源头,如人类语音、计算机数据等。
2. 信道: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导线、光纤、无线电波等不同的物理通道。
三、调制与解调1. 调制: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的过程,用于增加信号传输的距离和可靠性。
2. 解调:将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分离出原始信息信号的过程。
四、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1. 模拟通信:以连续变化的信号形式传输信息,如模拟电话通信。
2. 数字通信:将信息转化为离散的二进制数据进行传输,如数字电视、互联网传输。
五、基带与带通信号1. 基带信号:原始的信息信号,通常在低频段内。
2. 带通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信号,位于高频段,便于在传输过程中更远距离传输。
六、调幅、调频与调相1. 调幅:改变载波信号的幅度,用来携带信息信号。
2. 调频: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用于传输信息。
3. 调相: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用于传输信息。
七、信道编码与解码1. 信道编码: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处理,增强抗干扰、纠错能力。
2. 信道解码: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还原原始信息。
八、多路复用与分集技术1. 多路复用: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同时传输,提高信道利用率。
2. 分集技术:将同一信号通过多个独立信道传输,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九、噪声与衰落1. 噪声: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不希望的干扰信号。
2. 衰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介质变化导致信号强度减弱。
大学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0261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19.png)
大学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1. 信号与系统1.1 基本信号:包括冲激信号、阶跃信号、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 1.2 信号运算:信号的加法、乘法、卷积等1.3 信号特性:能量、功率、频谱等1.4 离散信号与连续信号:时域和频域中的表示与处理1.5 系统特性: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2. 调制解调2.1 调制方式:AM调制、FM调制、PM调制2.2 调制原理: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2.3 调制技术:调幅、调频、调相2.4 解调技术:包络检波、鉴频检波、鉴相检波3. 数字通信系统3.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3.2 数字调制:ASK、FSK、PSK等3.3 数字调制原理:将数字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3.4 数字解调技术: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4. 信道传输4.1 信道类型:基带信道、带通信道、AWGN信道、多径衰落信道 4.2 信道容量:香农定理、信道编码、信道复用4.3 信道传输特性:信噪比、误码率、误比特率4.4 信号传输特性:多路复用、调制解调技术、通道编码5. 信号处理5.1 信号滤波: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带阻滤波5.2 信号调理:放大、衰减、频率转换、混频5.3 信号恢复:时钟恢复、时域均衡、频域均衡6. 频谱分析6.1 信号频谱:信号能量分布、频谱密度、功率谱密度6.2 频谱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密度估计理解了以上这些基本的通信原理知识点,就能够对通信系统的运作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当然,通信原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知识体系,其中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知识点,比如信号处理、信息论、调制解调技术、通信系统设计等。
通信原理知识点的深入理解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多多实践与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
在实际的通信工程中,通信原理知识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各个领域。
只有深入理解通信原理,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通信系统中的各种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31fd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1.png)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罗新民第四章在现代通信原理的学习过程中,罗新民教授的教材第四章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本文将详细解析第四章的关键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通信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中。
第四章主要涉及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以及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是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息载体,它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系统则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件组成的整体,用于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通信过程的基础。
2. 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是指对信号在时间域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采样、量化、表示和运算等。
通过对信号时域分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在时间域上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3. 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是指对信号在频率域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分析等。
通过对信号频域分析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在频率域上的特性和分布规律。
4.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是指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和分析的过程。
常见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信号的带宽、功率、信噪比、误码率等。
通过对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劣和改进方向。
通过对罗新民第四章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答案: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是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息载体,系统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件组成的整体。
2. 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是对信号在时间域上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采样、量化、表示和运算等。
3. 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是对信号在频率域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常见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功率谱分析等。
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https://img.taocdn.com/s3/m/3fc5e113360cba1aa911da7e.png)
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
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
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
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二、例题讲解——善于变化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
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
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三、解题思路——善于优化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
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通信类-通信原理知识点
![通信类-通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9bda9f6137ee06eff918e8.png)
第1课绪论一、通信与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1.通信:传输与交换消息的过程。
2.电通信:用电信号携带所要传递的消息,然后经过各种电信道进行传输与交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3.通信系统:为完成通信任务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所构成的总体。
二、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信源:原始信号的来源,其作用是将消息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如电话机、话筒、摄像机、计算机以及各种数字终端设备)2.3.4.5.1.3.4.通信;(55.通常占据[问题1]答:区别在于数字电话是数字通信系统,语音信号在信道中已经转换为数字信号;而模拟电话是模拟通信系统,语音信号在信道中仍然为模拟信号。
四、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业务)如电报、电话、数据、图像通信系统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输(音频和数字基带)调制传输:对各种信号变换方式后进行传输的总称。
3、按信号特征分类最常用分为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两大类4、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用频谱搬移使不用信号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主要用于模拟通信)时分复用:用脉冲调制使不同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主要用于数字通信)码分复用:用一组正交的脉冲序列分别携带不同的信号(主要用于扩频通信)5、按传输媒介分类最常用分为有线(包括光纤)与无线五、通信方式1、按消息传输的方向与时间关系分单工:单方向传输(一点发、一点收).例如遥控。
半双工:通信双方(两点)均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
例如无线对讲机。
20世纪5020世纪80(1)带宽度。
频带宽度越窄,则有效性越好。
2.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模拟通信用均方差来衡量发送的模拟信号与接收端恢复的模拟信号之间的误差程度。
在实际的模拟通信系统中,其可靠性是用接收终端的输出信噪比来度量的,这是因为在信道是理想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信号传输时的加性噪声产生的,而加性噪声一般用信噪比衡量。
信噪比越大,通信质量越高。
(3)数字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1.有效性数字通信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来衡量。
2021年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
![2021年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c4e81b770bf78a642954c4.png)
通信原理-樊昌信-考试知识点总结★分集接收分散接收,集中处理。
在不同位置用多个接收端接收同一信号①空间分集多副天线接收同一天线发送的信息,分集天线数(分集重数)越多,性能改善越好。
接收天线之间的间距d≥3λ。
②频率分集载频间隔大于相关带宽移动通信9001800。
③角度分集天线指向。
④极化分集水平垂直相互独立与地磁有关。
★起伏噪声P77是遍布在时域和频域内的随机噪声,包括热噪声、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都属于起伏噪声。
★各态历经性P40随机过程中的任意一次实现都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
因此,关于各态历经性的一个直接结论是,在求解各种统计平均(均值或自相关函数等)是,无需做无限多次的考察,只要获得一次考察,用一次实现的“时间平均”值代替过程的“统计平均”值即可,从而使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大为简化。
部分相应系统人为地、有规律地在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串扰,并在接收端判决前加以消除,从而可以达到改善频谱特性,压缩传输频带,是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并加速传输波形尾巴的衰减和降低对定时精度要求的目的。
通常把这种波形称为部分相应波形。
以用部分相应波形传输的基带系统成为部分相应系统。
多电平调制、意义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电平波形或多值波形。
由于多电平波形的一个脉冲对应多个二进制码,在波特率相同(传输带宽相同)的条件下,比特率提高了,因此多电平波形在频带受限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MQAM多进制键控体制中,相位键控的带宽和功率占用方面都具有优势,即带宽占用小和比特信噪比要求低。
因此MPSK和MDPSK体制为人们所喜用。
但是MPSK体制中随着M的增大,相邻相位的距离逐渐减小,使噪声容县随之减小,误码率难于保证。
为了改善在M大时的噪声容限,发展出了QAM体制。
在QAM体制中,信号的振幅和相位作为作为两个独立的参量同时受到调制。
这种信号的一个码元可以表示为Sk(t)Akcos(0tk),kTt(k1)T,式中k=整数;Ak和k分别可以取多个离散值。
通信原理知识点汇总
![通信原理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767d67dd1f34693dbef3e65.png)
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依赖于信号峰值和噪声均方根值之比。
包络检波法的系统误码率取决于 系统输入信噪比和归一化门限值。
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 A/D 、数字传输系统和D/A 。
设一分组码(110110);则它的码长是6,码重是4,该分组码与另一分组码(100011 )的码距是3。
缺点:传输带宽大;设备复1. 2. 3. 4. 5.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总可以由一个等效的基带传输系统所替代。
(T)6. 白噪声是根据其概率密度函数的特点定义的。
(F )7. 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与判决门限电平有关。
(T )8.对于受到高斯白噪声干扰的连续信道, B 与 SN 可以互换。
(F )在调幅制中,由于信号带宽是固定的,无法进行带 宽和信噪比的互换,这也是在抗噪性能方面调频系统优于调幅系统的重要原因。
9. 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变化极其缓慢的,因此,可以认为它等效于一个时变的线性网络。
(F)10. 一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与该编码的最小码距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T)11. 若 E X (t 1)]=m x (t 1),E Y (t 2)]=m Y (t 2),E 风(匕 丫心)】=(鮎八吐?) ,则随机过程X (t 与Y (t Ao12.如上图所示的四条函数曲线, (A )不相关;(B )相关;(C )正交;哪一条不是平稳过程的正确的自相关函数曲线(D )独立f(t f (T )O (A) O(B)々1(D )2ASK 2FSK 2PSK 从优到差的次序为 2PSK 2DPSK (相干解调)、2FSK 2ASK 有效性: (C )13. 在抗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方面, 2ASK=2PSK=ADPSK>2FSK=2fs+/f1-f2/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可靠性: FM>DSB>SSB=VSB>AW 效性:SSB>VSB>AM=DSB>FM=2(mf+1)fm 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14. 提出部分响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并(A.消除码间干扰B.加速传输波形的尾巴衰减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这个没什么说的,历年倒是出过几道填空题,但是近几年几乎没什么考点,业余时间学累了翻翻就行。
第二章确定信号分析第三章随机过程这两章要一起说,为什么?因为这两章是基础,只有把他们吃透了才能对后面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有些人可能考虑二三章考点不多,没有必要去花时间啃。
我觉得不是很贴切,就我自己而言,我在花了一个月研究这两章的内容后,开始从第四章往后看的时候感觉轻松很多,也很容易理解。
虽然二三章内容很抽象,但是很值得花时间去研究,建议结合视频去看,效果更好。
视频里会提到哪些公式需要推导,需要熟练。
第四章模拟通信系统这章开始就进入考试的重点范围了,大部分都是重点,除了4.7和4.8之外,其他的都要看看,这一部分总结起来就是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以及他们的抗噪声性能,填空题会出,简答题会出,大题也会出,前几年的例子就是,可能07年考幅度调制,08年就考角度调制,但是近几年的出题方式有变化,就说今年大题考的角度调制题型和书上的例题以及课后题一样,改了个数而已,但是在填空题上面,幅度调制就不像往年那样改改数,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如果不是对考点理解透,容易被难住。
4.1 引言这里是对本章内容的一个简介,有一个地方要注意,考过简答题。
正弦型载波调制的三点作用,还有一个地方出过填空,模拟基带信号的三种调制方式,其他的看看就好。
4.2 幅度调制这小节考察四种幅度调制方法,要知道每一种的产生及其框图,信号表达式是什么样的,频谱特性,接收框图以及接收和解调方法。
这一节的例题都要做,挺重要的。
小题大题都出过,还需要注意载波提取的两种方法,填空题考过。
4.3 角度调制和4.2的复习一样,两种角度调制方法,FM和PM,其中在信号表达式那里比较愿意出题,今年考的大题。
简答题考点在角度调制器和解调器那里。
这节有个卡松公式,挺愿意考的。
4.4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幅度调制的那几种方法在这里讨论它们的抗噪声性能,计算大题常考,题型和例题比较像。
4.5 角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角度调制的那几种方法在这里讨论它们的抗噪声性能,计算大题常考。
而且有几个简答题考点,门限效应前面的四点结论、门限效应、预加重和去加重。
4.6 频分复用及其应用实例这里考点不多,以前填空题爱考,最近没什么考的。
看看视频讲解吧,听懂了就行。
4.7和4.8就不用看了第五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4/5/6章都是重点,大部分考点都在这里,所以这一章也很重要。
5.1 引言这里是这一章的基础概念和知识体系,以前填空题总考,但是近几年出题风格的变化,考得变少了,所以看熟就行。
5.2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这一小节都要看,唯一比较抽象的是功率谱密度的推导,虽然考试一般不会考怎么推导的过程,只需要你记下结论就可以了,到时候往里套用公式。
但是如果能明白推导过程,你会理解的更深刻,一旦出题方式发生变化,你不会被难住。
还得注意几种码型及其功率谱密度的图像,以前考试出过题。
5.3 在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主要的考点是两种接收方式:低通和匹配以及它们的误比特率计算,一般会出大题。
重点是书上的例题,要明白怎么推出来的,考点基本都在例题里面。
5.4 数字PAM信号通过限带基带信道的传输说白了,5.3在信道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讨论,而这一节是加入了信道限制条件,造成的后果是会产生码间干扰,而码间干扰就是考试重点,你要知道一个信号以什么速度通过信道刚好不会产生码间干扰,这里有个奈奎斯特判断准则,今年就考了。
奈奎斯特简答题可以考,大题也能考。
5.5 在理想限带及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PAM信号的最佳基带传输这一节是把5.3和5.4的内容结合到一起讨论,东西不多但是容易考,因为是复习盲点。
今年就考了其中的一个公式(5.5.1)。
稍微花点时间看一下吧。
5.6 眼图简答题的大热门,你会发现历年考题,好几年都考了这个,好好看看视频,要明白眼图怎么看。
如果实在理解不了,把那五条信息背下来。
5.7 信道均衡这一小节讨论的是,考虑信道不理想,如何对传输信号接收进行处理,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失真。
有三种均衡器,出过填空,重点看看第一个线性均衡。
说实话,书上讲的挺抽象,最好跟着视频讲解去听,比啃书容易理解。
这一小节的例题也很重要,5.8 部分响应系统一样,看视频比啃书要容易懂,例题同样重要。
开始部分的文字考过填空,最后的图表看一看,填空可能容易考。
5.9 符号同步把头两个框图好好看看,能记下来比较好。
其它的就没有什么了,这个小节考的挺少。
第六章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6.1 引言这一章讲的是带通型数字调制,有二进制和M进制两种,M进制历年都没有考过,所以只需要看二进制就可以了。
6.2 二进制数字信号的正弦型载波调制如果说第六章考哪些?基本上考点全在这里,你会发现这一节非常多,所以看的时候耐心点。
几种调制方式OOK 2FSK 2PSK DPSK从产生(信号是怎么来的,框图也要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推导、接收(框图要记)和误比特率的计算,还有最佳接收是什么情况。
看完后如果能试着总结一下最好。
载波同步和相位模糊问题重要,以前填空题和简答题都考过。
6.3 四相移相键控这小节考的其实不多,结合视频看看。
一般视频里讲到的你能理解就行。
6.4以后就是M进制的了,根据自己情况来,时间充足就多看点,不充足放弃也行。
第七章信源和信源编码从这一章开始,通信原理就不像前几章那么抽象了。
这里主要讲的是信源的相关知识,就是说我们从信源发出的信息如何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传输效果。
7.1 引言介绍本章要讲解的知识,没什么好说的。
填空题以前出过,看看就行。
7.2 信源的分类及其统计特性描述本小节主要是讨论信源是如何描述的,没什么考点,看看就行。
7.3 信息熵要会计算信息熵、联合熵、条件熵,例题是重点,今年考了,只是改了个数。
信源冗余度的概念要知道,其中的两个公式信源效率和信源相对剩余度记下来,会出填空题。
刚开始“通信中描述信息的两个层次”那个地方看一看,填空简答也可能会考。
PS:考试的时候记得带个计算器,可能会用到。
7.4 互信息本节需要记住几个公式,如果能理解图7.4.1也行,这个图表达的就是那几个公式的关系。
往往会结合7.3去考,单独出一道题的概率不大。
7.5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定理简介容易考填空或简答,填空是无失真要求和有效性要求,简答是等长编码定理和变长编码定理的概念。
概念上的考点,看懂就行。
7.6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两种编码方式:变长编码和哈弗曼编码,看懂例题就行,都出过大题,今年出的哈弗曼,重点。
7.7 信息率失真函数引入失真的必要性可以出简答,还有例题要做。
其他的没什么看的,也不太容易懂。
7.8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与限失真信源编码按照简答准备,看看文字,没什么考点。
7.9 连续信源的限失真编码这小节很重要,出过几次大题,也出过简答。
形式就是里面的例题,模拟信号数字化过程就是采样、量化、和编码,这三步要理解,采样里面有个简答题考点,采样定理。
量化里面有个计算题考点,均匀量化。
几种量化方式也容易出简答,编码里面有个计算题考点,就是例题考过。
时分复用和数字复接好好看看,不难理解,也可以出出简答和填空,矢量量化就不用看了。
7.10 相关信源的限失真信源编码开头的那段话里考过填空,解除信源相关性的两类方法,预测编码的原理看一看,简答题会有,变换编码就不要去看了。
第八章信道这一章主要是各种概念和原理,偏向于简答题。
8.1 引言没什么说的8.2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前几年填空题喜欢出,最近出的少。
8.3 通信信道实例简答题考点,随参信道和恒参信道。
8.4 信道的数学模型没什么考点,看看就行。
8.5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信号经过信道不失真的要求,还有时延特性和群时延特性,例题好好看看。
8.6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这一节按照简答题准备,平坦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以及多普勒扩展和相干时间,都是考点。
8.7 分集简答题考点,重点在主要方法和主要方式那两个地方。
8.8 信道容量香农公式好好看看。
8.9 信道编码定理简答题考点第九章信道编码9.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容易出填空和简答,常考的几个地方: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线性分组码、前向纠错反馈重传混合差错控制(今年简答)。
9.2 线性分组码这一节有点像线性代数,线性分组码的定义不用看,线性分组码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重点考过填空和简答,然后就是生成矩阵、监督矩阵和对偶码,要知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进行转换。
系统码的编码和译码里面的例题要弄懂,汉明码是填空题考点。
9.3 循环码前面的几个部分都是基础,过一遍知道怎么计算就行。
生成矩阵和生成多项式以及监督矩阵和监督多项式是重点,例题好好看看,出过大题。
而且里面的一些特性容易考简答,编码和译码到本节结束就没什么了,不是很重要。
9.4 BCH码与RS码本节没什么考点,东西也不多,容易被复习忽略,结果今年就考了一个填空题,好像在BCH码那里。
9.5 卷积码这里有两部分,一个是编码,要会解析表示法和图形表示法,大题的考点。
一个是译码,重点看看维比特译码,其他的不是很重要。
9.6 交织书上讲的有点抽象,看看视频,明白交织是什么就好了,考的话也就会考考简答吧。
第九章后面的就不用重点看了,几乎没考过。
PS:1.书上的课后题、例题很重要2.书上的文字部分好好看,填空、简答考点都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