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优秀15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
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
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
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
引出“春游”的课题。
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
让我们出发吧!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1)出示租车信息:一共有40人参加春游活动,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供选择,大车租金每辆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车租金每辆120元,限坐乘客12人。
请你算算怎样租车最省钱?(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
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怎样租车最省钱?(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
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17篇)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1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1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卡纸,小三角形,90度扇形。
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识、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吗?老师带来(风车),你们喜欢玩吗?(教师前后拉动,使得风车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 提问:同学们,风车有时向这边转,有时向那边转,这两个方向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叫做什么呢?(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课件展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图片)设问:我们看到风车旋转的时候非常漂亮,那如果我们用一些图形来旋转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图形器材展示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旋转(板书)二、创设情景,进入新课内容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课件展示图片)教师: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呢?(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而成的)学生:漂亮,正方形,旋转等等。
教师:取出一个大图形,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黑板方格子上。
你们看看,这个小图形怎样才可以变成上面的大图形呢?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O点,90度┈┈教师:(课件展示两个图形各形成两个大图形的过程。
)设问:还有其他什么方法旋转使得图形变得漂亮?请同学们拿起我们的卡片和小图形试试看。
(目的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顺时针逆时针两种方法旋转得到大图形)学生:(分组,拿起表格,小图形在桌子上试试看。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联络详细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开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
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2。
〔1〕出例如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局部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应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你是怎样想的?交流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通用16篇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通用16篇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通用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的: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p 数据的才能。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老师帮助下进展绘制。
教学过程: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一样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拟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1)学生讨论。
(2)反应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刚的比拟,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1、出例如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月份1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611162329313225125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考虑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老师巡回指导。
2、反应交流。
(投影仪)(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老师概括制作方法三、读图练习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____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传授知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
2、能力目标——发展智能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3、德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突出重点,必须分清主次。
2、不能孤立重点,要以重点带动一般,以一般烘托出重点。
3、认真思考,分析得出。
必须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把握关键。
四、教学方法(过程):1、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课堂小结,习题作业等。
2、设计顺序: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3、顺序启发式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讨论,边复习边讲授。
4、使用以下提示语:(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演示)——(讨论)——(讲述)、(设疑)——(启发)——(小结)、(举例)——(分析)——(解答)、(概括)——(归纳)——(推论)、(练习)、(提示)、(着重指出)、(板书)、(边写边讨论)、(回忆)、(强化)、(注意)、(资料)、(思考)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发展他们的智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启迪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去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在明确的计划指导下,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果;通过复习、练习以及结合实际的运用,形成学生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的范围》课本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0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50篇小学数学是学习的基础,拥有优秀的教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学习成果的目的。
因此,本文将介绍50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希望能够为老师提供参考依据,制定出更好的教学计划。
一、平面几何1.面图形及其特征本课时主要讲解平面图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相关的特征,以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多边形、圆等的基本概念及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面图形的分类本课时主要讲解平面图形的分类,包括一般图形的分类、对称图形的分类、几何体的分类、边长等数量中心的分类等,使学生掌握鉴别要素并能够正确分类。
3.等图形本课时主要讲解关于相等图形的概念,要求学生利用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判断,学会运用变换的方法推理,同时掌握长度、宽度、周长、面积的比较,以及对形状物体的等号判断。
4.行线和多边形本课时主要讲解平行线、多边形及其属性等知识,以及关于上述主题的例题练习,使学生掌握两条平行线、多边形的性质、内角和外角总和、求多边形面积等等,从而做出正确的解答。
二、三角形1. 三角形的定义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属性、命题、法则及性质,并要求学生通过绘图等方式洞悉几何思维,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积累三角形相关的知识及技巧,以备将来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
2. 三角形余弦定理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余弦定理,具体包括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与内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余弦定理的推导,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概念和余弦定理的推导,学会运用余弦定理求解问题。
3. 三角形的类型和构造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类型及构造,包括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及其特点介绍,以及余弦定理在三角形构造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各种不同类型及其构造方法。
4. 三角形的特殊性质本课时主要讲解三角形的特殊性质,要求学生掌握关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外接圆及其关系的性质,熟练掌握关于三角形的内角中线、外接圆半径及其关系的性质,以及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外角等特殊性质。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通用6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通用6篇)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法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7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7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精选1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事情呢?生:有的去书城看书、有的看电视、有的去公园玩师:大家的答案有很多,老师调查了同学们星期日的活动,你们想知道大家主要都在干什么事情吗?生:非常想知道。
二、创设探索环境,探究学习过程1、读题审题,感知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出示题目(星期日的安排的情景图)师:请大家观察图片,找一找条件问题。
生:3/8的同学外出游玩,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2、引导思考,探究怎么样列出计算算式。
师:同学们,我们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怎么列出算式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究。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合作。
师:谁能说说你们的探索结果呢?生:1-3/8-1/6 1-(3/8+1/6) 1-1/6-3/8 1-(1/6+3/8)等。
全班探讨,围绕着总数 1 的问题老师归纳,明确算式的算理。
师:我们把全班学生人数看作整体1, 减去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能求出剩下几分之几。
xKb 1 . Com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3、自主探究运算的过程师:我们以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大家看看这些题目和以前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是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生:算式一样,有加法也有减法,里面的数不一样,以前是整数或者小数,现在是分数。
小学数学课教案(优秀12篇)
小学数学课教案(优秀12篇)小学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够按要求在之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回用正方形、长方形设图案,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具:长方形、正方形。
学具:①附页2上的长方形、正方形;②放一张长方形彩纸的信封;③三角尺、直尺、剪刀。
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二次设计谈话引入同学们,在你们的桌面上放一些几何图形,请你认一认,它们都是谁?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认得这么准确的?玩中学1.活动一。
学生分组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出示若干图形,请同学们说出几号图是正方形,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2)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探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先研究用什么方法,再进行操作。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小组的研究结果。
(4)完成“填一填”。
拿着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活动二。
通过小游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1)猜一猜。
信封里装一张长方行纸,露出一部分。
请同学们猜一猜:信封里装的彩纸是什么形状的?(2)拉一拉。
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拉一拉,(拉动要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彩纸露出部分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案篇二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15篇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15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一、概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科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所需课时1课时。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旋转与平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很有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图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及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采用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电教辅助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玩具风车、飞镖各一个,方格纸题单。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由“游乐场游戏引入。
教师先说规则: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词(滑梯、推积木、小猴表演),同学们先理解词的意思,然后用动作表示出来。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面向大家),让他根据大家的动作猜出这个词并说出来。
接下来一人猜词,其他学生用动作表示看到的词的意思。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几个动作,你感觉它们的运动特点一样吗?其实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读书资料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在看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读书要求。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8篇教案是教师拥有高质课堂的有效武器和必备条件,制定教案是为了让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有清晰的思路,无忧文档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32-10-6=25+20-10=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自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自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教案一:数字1-10的认知与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
2. 培养学生对数字1-10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排序和分类。
教学重点:1. 学会认识数字1-10的形状和书写。
2. 了解数字1-10的数量含义和大小关系。
3. 掌握数字1-10的排序和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小型白板和白板笔。
3. 数字比较游戏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鼓励他们数一数有多少个同样的物品,并询问他们数了几个。
2. 引导学生讨论更多关于数量的问题,如“哪个数字代表1个物品?”“哪个数字代表10个物品?”等。
探究活动:1. 展示数字卡片1-10到黑板上,让学生识别和读出数字。
2. 把数字卡片混合,要求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卡片。
3. 分组比较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张数字卡片,让他们按大小顺序排列。
巩固活动:1. 数字比较游戏,老师呈现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说出哪个数字更大或更小。
2. 小组竞赛,让学生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比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字1-10,并培养了他们对数字的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的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排序和分类等活动,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游戏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教案二:加法与减法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符号。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加法和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的认识和计算。
2. 减法的认识和计算。
3.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
2. 小型白板和白板笔。
3. 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引导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提问“我们怎样计算两个数的总数?”2. 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数的相减代表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能说出点数。
2、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感知3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1—3的数字卡片,颜色卡片(红、黄、蓝),糖果一盒,棒棒糖、泥工、玩具等物品各准备一份(3以内),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活动过程:1、复习1—3数字及颜色。
2、游戏:送礼物。
逐个出示老师带来的礼物(泥工、玩具),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
请幼儿手口一致进行点数,并找到相应的数字。
师:为了表扬我们的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
出示泥工,小朋友数数有几个啊?3、游戏:捡糖果。
请幼儿按照老师出示的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
创设情境:老师带着糖果准备发给小朋友却不小心打翻了。
师:哎呀!老师不小心把糖果打翻了,那请小朋友帮我捡起来好吗?不过我们要按照老师手里的数字来捡相同数量的糖果哦!4、多媒体游戏数量对应。
当枪声响起,幼儿一起参加保护小鸟的活动,按照游戏的问题数一数××颜色的小鸟有几只,并找出对应的数字。
当幼儿找对了数量,游戏里会传出表扬的声音,当答错时,游戏里的声音会让幼儿再想一想。
延伸:数数小椅子下的礼物有几个。
反思:数的概念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我用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由于糖果是幼儿特别喜爱的物品,所以一开始孩子们没听清要求就积极的帮老师捡糖果了。
后来请幼儿注意倾听要求后有所改善。
当孩子按照数字捡相应数量的糖果时,有部分孩子开始出现错误,于是我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数数;通过错误的发现、讨论、解决,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数数方式和技巧。
然后再进一步的提升难度,多媒体的形式,让孩子感觉在开动画一样,在愉快的活动中又一次增加难度学习到按照颜色的要求数相应的数量,这使幼儿能力的差异性的到了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教案一: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读写0-10的数;2. 能够正确地完成0-10的加法与减法;3.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与读写;2. 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用途以及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呈现0-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和读写这些数;2. 介绍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计算练习。
三、教学示范(15分钟)1. 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教师演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计算。
四、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小组合作活动;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体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解答。
七、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2. 强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案二:计量长度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度量;2. 能够准确转换不同的长度单位;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量长度问题。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2. 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转换;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量长度;2.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及其用途。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优秀6篇)小学数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师:同学们想想你学过哪些数?关于这些数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两位数,9是的一位数。
⑤我还知道2,4,6,8,10是双数。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生:钟面、日历、手表上的数……师:(投影显示一包原装的铅笔)你能猜出这包是几根吗?(猜猜看)让学生打开自己与屏幕上一样的一包,数数有几根。
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师:你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
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
从1数到20,从7数到18。
(二)动手操作1. 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买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2. 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模板(7篇)数学既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也是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教案(精选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第二节。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同时加深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教学目标的确定:(1) 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2) 学会动手实验操作,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初步懂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事物;4、教材编排的特点:教材的编排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
首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过渡到运用学具实验操作观察探索总结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梯形的面积具有正迁移的作用。
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通过实验操作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二、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有关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本节课特采用了讲解法、谈话法、实验法和激趣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体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通用模板大全9篇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通用模板大全9篇小学数学是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门根底,作为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为了让学生都充分认识到数学的乐趣,教案的撰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那么,如何才能将小学数学教案写的明晰而有条理呢?或许你需要"小学数学教案万能通用模板"这样的内容,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小学数学教案万能通用模板篇1教学目的: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学生可以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
教具:三角形图和小棒教学过程:一、填一填。
引导学生经历用3连加的过程。
可组织学生进展数数的活动,边数小棒边填表。
二、试一试。
1、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摆三角形。
2、编口诀。
让学生在独立摆三角形的根底上,一边写算式一边编口诀。
直接写算式、编口诀也是可以的。
最后师生共同交流,整理3的乘法口诀。
3、记一记。
记忆口诀时,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布置作业:P16板书设计:需要几个____三角形图乘法算式三的乘法口诀一、稳固练习。
1、第一题,找朋友。
2、第二题,找规律,填一填。
学生填完后,应交流一下,找到规律。
3、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故事情节,使学生感受到其中浸透的思想品德教育,再引导学生独立考虑。
布置作业:P173。
板书设计:练习2、〔1〕10,15,20,〔〕,〔〕〔2〕9,12,15,〔〕,〔〕小学数学教案万能通用模板篇2课前准备老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比例的知识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比和比例(二)]⊙回忆与整理1.构建比例知识网。
通过课前的复习,你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结合学生答复板书知识网络)预设生1:我理解了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
生2:我知道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并且能判断两个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模板】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二年级数学教案1知识与技能:1.认真观察图画,说出图意,提出相关的乘法问题,并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继续学习、体会从上面、侧面、正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过程与方法:1.认真观察图画,能够提出相关的问题2.让学生提出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
(板书课题:节日广场)二、探索学习(一)广场上1、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2、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先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让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用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
并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指名学生说)2、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优秀15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
【授课主题】加减法的运算准则
【年级】一年级
【授课目标】
1.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字符表示
2.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准则
3. 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4.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授课步骤】
Step 1 引入话题十以内的加减法
1. 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文具,数量总计为7。
老师向学生出示另外3个文具,问学生一共有几个文具?
2. 老师再出示两个文具,问现在有多少文具?还缺几个文具?
3.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学过的数字,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字符表示。
Step 2 讲解加法的运算准则
1. 老师仔细讲解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加法的符号"+",以及加
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
2 +
3 = 5; 5 + 1 = 6; 1 +
4 = 5
加法的运算法则是加数与被加数的顺序没有关系。
2. 老师以具体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例如:在纸上画出若干个苹果,让学生数出苹果的数量,并根据要求计算出苹果的总数。
Step 3 讲解减法的运算准则
1. 老师细致地介绍减法和减法的符号"-",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
例如:
4 - 1 = 3;
5 - 3 = 2;
6 - 4 = 2
减法的运算法则是减去某个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老师以具体例子来让学生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例如:问学生在棋盘上某格子有多少个棋子,再问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棋子,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值来计算有些格子上没有棋子的个数。
Step 4 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1. 老师出示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计算并口算回答。
例如:
2 +
3 = ? 5 - 2 = ? 1 + 3 = ?
5 - 3 = ? 3 + 2 = ? 4 - 2 = ?
2. 老师为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目,检验学生是否有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Step 5 结束课程
1. 学生课堂反馈,老师让学生讲解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
2. 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3. 老师外教的课程点评,学生对这节课程的学习满意度,并对老师的授课方式给出评价。
【教学重点】
1.加减法的概念及符号表示
2.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能够根据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1.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运用加减法进行简要的计算口算。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练习题目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学生的讨论和互动程度
3. 回答老师出的一些考察性问题的表现程度。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讲解还是学习都需要循序渐进,把握好难度不超前也不落后,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充分按照学生的认知阶段和能力、兴趣等特点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互动、参与和运用等,以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鼓励学生交流和合作,营造积极、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挑战性的练习,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最后,教师还需要评价教学效果,核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及时反馈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式,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优秀思考分享给班级和学校,促进优秀的学生文化氛围的积累和传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模板的制定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教学机会,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为核心,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统一
起来,才能使小学数学教育实现“走进生活,走向未来”的本质教育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和方式: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在超市内购物时,找出最便宜的商品,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价值观。
二、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以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利用三角形拼图游戏来提高学生对三角形属性的认识和理解。
三、拓展教育
拓展教育是通过参观、考察等方式,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并从中汲取知识。
例如,带学生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地参观,让他们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创意教育
创意教育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游戏,利用各
种图案组合出新的多边形形状,从而增强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合作教育
合作教育是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学习,培养其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小组内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数学项目,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注重评价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可以通过书面考核、口头评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要注意正面积极地评价学生,注重鼓励。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不断进步。
最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拓展教育、创意教育和合作教育等策略和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意评价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还需注意自身的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专业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