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

《皇帝的新装》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炫耀、称职、滑稽、头衔、呈报、陛下、精致、勋章、赏赐、御聘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等词语的读音及词义。

2.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3.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解写作思路。

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5.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语言积累1.生字正音炫(xuàn)耀陛(bì)下御(yù)聘(pìn) 骇(hài)人听闻头衔(xián) 滑稽(jī)钦(qīn)差大臣2.词语解释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头衔: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骇:震惊。

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没有主见。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称,适合、相当。

精致:精巧细致。

呈报:报告(上级)。

炫耀:夸耀。

语法与修辞写作手法:1.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

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

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

“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

”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

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基础知识梳理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基础知识梳理新人教版

皇帝的新装导读:《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

(一)文学常识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过一些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

在《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二)文章主题:本文通过讲述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虚伪、狡诈和愚蠢的本质,以此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三) 重点问题1. 皇帝为什么一听骗子对新装的介绍就马上心动了?因为这衣服不仅漂亮,而且还是一件法宝,它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一旦有了这件新装,就可以帮助自己检验他的臣民,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2. 皇帝对这件美丽而神奇的新装已是垂涎欲滴了,总想去看新装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请找出能反映皇帝当时心理活动的有关词语,说说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很想知道——不大自然——无须害怕——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

说明: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现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又深化了中心思想。

《皇帝的新装》 知识清单

《皇帝的新装》 知识清单

《皇帝的新装》知识清单一、作品简介《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这是一篇具有深刻讽刺意味的经典之作。

故事以皇帝爱穿新衣为线索展开,讲述了两个骗子利用皇帝和大臣们的虚荣心,声称能织出最美丽的布并做成神奇的新装,实际上他们什么都没做。

皇帝穿着“新装”举行游行大典,最终被一个孩子揭穿了真相。

二、主要人物1、皇帝这位皇帝极度虚荣,对新衣服痴迷,不惜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他的愚蠢和盲目自信使他轻易地陷入了骗子的骗局。

2、骗子两个骗子狡猾且精明,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用虚假的承诺和夸张的言辞欺骗众人。

3、大臣们大臣们阿谀奉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不敢说出真话,对皇帝的新装一味地称赞。

4、孩子孩子天真无邪,没有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敢于说出真相。

三、故事情节1、皇帝爱新衣皇帝对于新衣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换新衣服,这为骗子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2、骗子的骗局两个骗子声称能织出神奇的布料,这布料不仅美丽非凡,而且用它做成的衣服还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皇帝的反应皇帝听到这样的描述,内心充满了期待,立刻给了骗子大量的财宝让他们开始制作。

4、大臣们的查看大臣们去查看新衣的制作进度,虽然他们什么都没看到,但为了显示自己不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都纷纷夸赞新衣的美丽。

5、皇帝试穿新衣皇帝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并不存在的新衣,并且摆出满意的姿态。

6、游行大典皇帝穿着所谓的“新衣”上街游行,民众们都不敢说出真相,直到一个孩子喊出了“皇帝什么也没穿”。

四、主题思想1、讽刺虚荣与愚蠢通过皇帝和大臣们对新衣的盲目追求和虚假称赞,深刻地讽刺了他们的虚荣心和愚蠢。

2、批判虚伪与阿谀奉承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虚伪和阿谀奉承的现象,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敢说出真话。

3、赞美童真与勇敢孩子的出现代表着纯真和勇敢,他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敢于揭露真相。

19《皇帝的新装》知识点归纳复习

19《皇帝的新装》知识点归纳复习

19《皇帝的新装》复习提纲一、中心思想: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

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二、文章结构:(一)故事的引子(第1段):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

(二)故事的开端(第2--4段):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

(三)故事的发展(第5--22段):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

(四)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第23--37段):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

三、问题研究: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

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写作特色作者凭借自己天才的想像,通过两个骗子设的骗局,对皇帝尽情戏弄,让他丑态百出,丧尽尊严。

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挞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等恶行,拿出来示众。

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课后问题:一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使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使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使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2.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

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阅读下面描写皇帝的爱好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皇帝的新装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皇帝的新装 复习要点

19 皇帝的新装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炫耀(xuàn yào)愚蠢(chǔn)妥(tuǒ)当滑稽(jī)狡猾(jiǎo huá)陛(bì)下头衔(xián)赐(cì)给御聘(yùpìn)爵(jué)士勋(xūn)章袍(páo)子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二、文学常识《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童话作家。

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描写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知识点1、清晰的脉络全文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的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按照时间顺序,围绕骗子编造的新衣服会具有奇怪的特性这一谎言安排材料,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全文情节发展为“爱新装(引子)——做新装(开端)——看新装(发展)——穿新装(高潮)——揭新装(结局)”,脉络清楚,很有条理。

故事简单浅显,情节却波澜起伏,很有喜剧色彩。

2、想象手法的运用运用想象手法表现中心思想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衣成癖,竟然“每一天都换一套衣服”的怪人;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被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对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又严密;至于童话的结尾,对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作者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材详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材详解

第19课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一、字音字形分(fèn)外赐(cì)给爵(jué)士御聘(yù pìn)袍(páo)子滑稽(jī)陛(bì)下忙忙碌碌(lùlù)随声附和(hè)骇(hài)人听闻更:gēng(更替)gèng(更加)系:jì(系上)xì(关系)zhēng:睁(睁眼)挣(挣扎)二、词语解释1. 不惜:不顾惜;舍得。

惜,吝惜,爱惜。

2. 炫耀:夸耀。

3. 分外:忧伤,愁闷。

4.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

5. 愚蠢:愚笨;不聪明。

6.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

7. 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8. 急迫:需要马上应付或办理,不容许迟延。

9.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10.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11. 圈定:用画圈的方式确定(人选、范围等)。

12. 御聘:皇帝请的(人)。

13.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也不在贵族之列。

14. 骑士: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最低阶层,是领有土地的军人,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兵役。

15. 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

16.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陛,宫殿的台阶。

17. 典礼官:掌管大典仪式的官员。

18. 钦差大臣: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

钦,指皇帝亲自做某事。

19. 忙忙碌碌:事情非常多,不得闲。

20. 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1.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22. 怒气冲天: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23.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三、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四、文章解读(一)全文分层:第一部分(1 段):故事的引子,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堂笔记

标题: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课堂笔记一、课文概述《皇帝的新装》是一篇揭露虚伪和谄媚的寓言故事。

它讲述了一个皇帝因为追求时尚而上当受骗,最终在一个孩子的勇敢揭穿下,意识到了自己的荒谬行为。

二、故事情节1. 皇帝为了追求时尚而购买了一套所谓的“新装”,但其实这套衣服是一种特殊的布料,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得见。

2. 皇帝身边的人皆为了讨好他而谄媚地表示看得见这套新装,直到一个孩子大胆地说出了实情。

三、人物性格分析1. 皇帝:虚荣、自负,追求新奇和时尚,同时也有些愚蠢。

2. 伺候皇帝的大臣和侍从:谄媚、唯利是图,追逐权势,没有自己的判断力。

3. 勇敢的小孩:聪明正直,不畏惧权势,勇于说出真相。

四、寓意1. 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追求时尚和虚荣,应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原则。

2. 勇敢说出真相是正确的行为,应该尊重和鼓励那些敢于说真话的人。

五、课文阅读体会在读完《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后,我深受教育。

作为一名学生,我意识到了追求时尚和虚荣是多么荒谬和愚蠢的行为。

作为一个公民,我更应该勇敢说出真相,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被蒙蔽和迷惑。

六、课文的意义和价值从《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更能够从中获得为人处世的智慧和道理。

这篇文章引导我们正确认识时尚和虚荣,教会我们勇于说真话,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好文章。

七、结语《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以其深刻的启示和东方智慧,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我们应该珍惜这篇文章,从中获取知识和智慧,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和人生素养。

希望大家都能像勇敢的小孩一样,敢于说出真相,勇敢做正确的选择。

八、故事延伸除了勇敢说出真相的小孩,还有一些其他角色的反应和态度,我们也可以从中获取一些启示。

1. 片面追求时尚和虚荣的危害在故事中,皇帝和他身边的人们都追求时尚和虚荣,他们为了讨好皇帝而谄媚地说着看得见这套新装。

这种行为不仅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原则,还导致了对真相的忽视和迷失。

皇帝的新装课文笔记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课文笔记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课文笔记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不存在的衣服,最终在公众的嘲笑中尴尬地走在大街上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而且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的课文笔记,供您参考:一、主题思想《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揭示了虚伪和欺骗的丑陋面目,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

故事中的皇帝因为害怕被视为与众不同而不敢说出真相,最终自食其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事实,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更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信念。

二、人物形象1. 皇帝:昏庸无能,只关心自己的外表和虚荣,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害怕面对真相,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最终成为了被愚弄的对象。

2. 骗子:狡猾、机灵,善于利用人的弱点。

他们利用皇帝的虚荣心和愚昧,制造了一个不存在的衣服,骗取了皇帝的财富。

3. 小男孩:天真无邪,敢于说出真相。

他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只有像他一样敢于说真话、坚持真理的人,才能避免被骗子所欺骗。

三、故事情节1. 开头:皇帝酷爱新装,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

2. 发展:两个骗子来到皇宫,声称能织出最美丽的布料,做出最漂亮的衣服。

这种衣服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到,而愚蠢的人是看不到的。

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两个骗子为他制作新衣。

3. 高潮:两个骗子开始制作衣服,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

皇帝派大臣去查看进度,但都被骗子欺骗了。

最后皇帝决定亲自去看衣服。

当他看到所谓的“新装”时,虽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但害怕被视为与众不同而不敢说出真相。

4. 结尾:一个小男孩勇敢地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事实,让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最终皇帝在公众的嘲笑中走在大街上。

四、知识点1. 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例如,皇帝的虚荣心和愚昧、骗子的狡猾和机灵、小男孩的天真无邪等。

2. 讽刺和寓意: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荒诞现象进行夸张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皇帝的新装.doc知识点

皇帝的新装.doc知识点

皇帝的新装.doc知识点《皇帝的新装》知识点⼀、中⼼:本⽂以“新装”为线索,描写⼀个愚蠢的皇帝上了骗⼦的当,⾚⾝裸体参加游⾏⼤典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欺欺⼈,荒唐可笑的本性,⽆情鞭答了⿊暗腐朽的封建制度。

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私⽆畏,敢于说真话。

⽂章运⽤想象和夸张的⼿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

⼆、综合题1、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从课⽂找出语句来分析。

(1)昏庸⽆能,骄奢淫逸。

从开头治装费⽤、⼼思兴趣、换⾐次数三个⽅⾯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2)愚蠢透项。

从被两个骗⼦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以看出。

(3)⾃欺欺⼈。

皇帝明明没有看到⾐料,但怕别⼈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称赞骗⼦织的⾐料,并赐给骗⼦“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授予他们勋章。

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前转了转⾝⼦,扭了扭腰肢,要使⼤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4)虚伪昏庸。

在参加游⾏⼤典时,他听到⽼百姓说了真话,⼗分恐慌。

他摆出⼀副更骄傲的神⽓,来掩饰⾃⼰。

2、那些⼤⾂们⼜是些什么样的⼈,从课⽂找出语句来分析。

⼤⾂们都是些虚伪狡诈、⾃欺欺⼈的⼈。

他们明明看不见⾐料,却极⼤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料如何美。

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3、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皇帝:维护他独断专⾏的统治。

⼤⾂、诚实的官员、骑⼠们:保住他们的地位、职务。

⽼百姓:怕别⼈说⾃⼰太愚蠢,怕招来杀⾝之祸。

4、故事最后为什么要让⼀个⼩孩来揭开黄的新装的奥秘,来戳穿游⾏⼤典的骗局?因为孩⼦总是⽆所顾忌、直⾔不讳。

既天真⼤胆,⼜率直肯定。

5.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访归纳⽂章的中⼼思想。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段昏庸、愚蠢、虚伪、狡诈、⾃欺欺⼈、荒唐可笑的本性,⽆情鞭答了⿊暗腐朽的封建制度。

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私⽆畏,敢于说真话。

6、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活。

七年级皇帝的新装知识点

七年级皇帝的新装知识点

七年级皇帝的新装知识点《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经典作品,经常出现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这篇童话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 1875),丹麦 19 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 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安徒生的童话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欢乐,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批判。

二、故事背景《皇帝的新装》创作于 19 世纪初,当时的丹麦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虚伪愚蠢,社会风气败坏。

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三、故事情节这篇童话围绕着皇帝爱新装展开。

一位皇帝特别喜欢穿新衣服,几乎每一天都要换一套。

两个骗子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称能织出最美丽的布,而且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听了非常高兴,给了这两个骗子大量的财宝,让他们马上开始织布做衣服。

实际上,这两个骗子什么也没做,只是在空的织布机上装模作样地忙碌着。

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一位官员去查看织布的进展。

他们虽然什么都没看到,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人,都向皇帝谎称看到了美丽的布料。

当衣服做好后,皇帝亲自去试穿,其实他也什么都没看到,但还是在镜子面前装模作样地欣赏起来,并决定举行游行大典。

在游行大典上,所有的人都不敢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只有一个孩子大声喊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这时,人们才纷纷说出了真话。

四、人物形象1、皇帝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愚蠢昏庸的人。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花费大量的钱财和精力去追求新衣服,对骗子的谎言深信不疑,甚至在明明没有衣服的情况下,还在众人面前装模作样地展示。

《皇帝的新装》要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皇帝的新装》要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皇帝的新装》要点(一)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二)文章思路本文是以“新装”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以皇帝为中心人物来展开情节,表现中心思想的。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部分(第1段),写皇帝酷爱新装成癖。

第二部分(第2—3段),写皇帝决定让骗子们做新装。

第三部分(第4—22段),写大臣、官员、皇帝看骗子做新装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23段至篇末),写皇帝穿上新装举行游行大典,并以一个小孩戳穿新装的骗局结束全文。

(三)写作特点《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便是运用想像和夸张来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首先,作者以丰富的想像构思,虚构了曲折的故事情节。

本文是这样安排的: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皇帝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通过这些情节,揭露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其次,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刻画,都运用了想像,生动地塑造了皇帝及大臣的形象,如描写老大臣看布时,“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哎呀,美?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揭露了老大臣自私、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四)课后练习解答第一题骗子行骗,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种奇怪的特性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

童话就围绕它巧妙地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第二题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19.《皇帝的新装》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讲义-19.《皇帝的新装》

课文精讲激趣导入:说起童话,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

学习要点一、重点1. 学习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能归纳课文思想内容,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二、难点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课文精析一、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 童话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 文章概览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写成,用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级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

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二、重点研读(一)品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1. 分析皇帝的性格。

明确: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愚蠢可笑,口是心非,自欺欺人。

昏庸无能,骄奢淫逸。

从第1段中可看出。

愚蠢透顶。

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看出。

自欺欺人。

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大力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19课皇帝的新装讲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19课皇帝的新装讲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19课皇帝的新装讲解《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著名的安徒生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皇帝被骗子欺骗,相信他们所织的新装能展示他的聪明才智,结果却被愚弄的故事。

下面是对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讲解:1.主题思想:这篇课文通过讲述皇帝被骗子欺骗,揭露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虚伪和欺骗行为。

故事中的皇帝代表了那些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愿意面对真相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认识到诚实和勇敢的重要性,以及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的必要性。

2.人物形象: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虚荣、愚蠢、自欺欺人的人物。

他只关心自己的外表和炫耀自己的权力,却忽视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骗子则代表了那些利用人们的虚伪和欺骗行为谋取利益的人。

而大臣们则是虚伪和胆小的代表,他们不敢说出真相,害怕被视为与众不同。

3.故事情节:故事的情节发展非常紧凑,通过描述皇帝与骗子和大臣们的互动,逐渐揭示出真相。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情节的紧张感和戏剧性,同时也可以理解到故事中的每个情节都有其深刻的含义。

4.语言特色:安徒生的语言生动、形象、有力,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故事中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感受到安徒生的语言魅力,并从中学习到语言表达的技巧。

5.思考问题: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皇帝会被骗子欺骗?•大臣们为什么不敢说出真相?•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社会中的哪些人?•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并引导他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皇帝的新装》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诚实、勇敢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19课皇帝的新装内容概括

19课皇帝的新装内容概括

19课皇帝的新装内容概括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内容概括如下:
一位奢侈而愚蠢的国王每天只顾着换衣服,一天王国来了两个骗子,他们声称可以制作出神奇的衣服,这件衣服只有圣贤才能看见,愚人不能看见。

骗子索要了大量财宝,不断声称这件衣服多么华贵以及光彩夺目,被派去的官员都看不见这件衣服,然而为了掩盖自己的“愚昧”,他们都说自己能看见这件衣服,而国王也是如此,最后穿着这件看不见的“衣服”上街游行,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

这个故事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笔记一、课文内容概述《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不存在的“新装”,最终在游行中出丑的故事。

这个故事寓意深刻,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真相。

二、重点知识点1. 人物形象:故事中的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人物形象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

皇帝的虚荣、愚昧和愚蠢,骗子的狡猾和机智,大臣的阿谀奉承和随波逐流,小孩的纯真和勇敢,都让读者印象深刻。

2. 情节发展:故事情节紧凑,步步深入,从皇帝决定换新装开始,到骗子设计骗局,再到皇帝和大臣们被骗,最后到皇帝出丑,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 语言特点:故事的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夸张、讽刺等手法,如“皇帝的新装”、“看不见的布料”等,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

三、主题思想《皇帝的新装》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虚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真相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同时,它也呼吁我们追求真实、正直和勇敢。

四、个人感悟通过学习《皇帝的新装》,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持清醒头脑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欺骗,但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被误导。

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真相,不要因为害怕被嘲笑或者批评而选择逃避。

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此外,《皇帝的新装》还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纯真的心。

在故事中,小孩是最纯真无邪的一个人物。

他敢于说出真相,不怕被嘲笑或者惩罚。

这种纯真的心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

最后,《皇帝的新装》也告诉我们追求真实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或者名声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价值观。

然而,《皇帝的新装》告诉我们追求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文解析

《皇帝的新装》课文解析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1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字词全解】○1[不惜]不顾惜,舍得。

惜,吝惜,爱惜。

【句解】从治装费用上表明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2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3衣室里。

”【字词全解】○2[炫耀]夸耀。

炫炫耀[xuàn] 眩眩晕(gēng)更衣○3[更] (gèng)更加【句解】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总”等词语把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夸张到极点。

第一都分(1):故事的引子,从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三个方面具体描述皇帝是一个爱慕虚荣、喜欢新衣成癖的人,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句解】与上段“为了穿得漂亮”呼应。

骗子投其所好,诱其上钩。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4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5职的或者愚蠢○6得不可救药○7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字词全解】○4[分(fèn)外]超过平常;特别。

(chèn)称职○5[称](chēng)称呼○6[愚蠢]愚笨;不聪明。

○7[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句解】这布独有的“特性”,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起关键作用.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布的独有的“特性”,这是全文的主线。

作品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的。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8;我就可以辨别○9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

”【字词全解】○8[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9[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点梳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二、作者简介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

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

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文体知识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四、字词积累骇(hài)人听闻滑稽(jī)头衔(xián)钦(qīn)差大臣勋(xūn)章陛(bì)下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 pìn) 称(chèn)职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救药,用药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

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附和,跟着别人说。

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五、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3.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19课《皇帝的新装》知识要点一、字音词义炫耀yào:夸耀。

称chèn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愚蠢yúchǔn:愚笨,不聪明。

妥tuǒ当:稳妥适当地。

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呈chéng报:用公文报告上级。

滑稽jī: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狡jiǎo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头衔xián: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勋xūn章: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荣誉的证章。

不可救药:指病重到无药可治;也比喻人或事物已经坏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hè: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请骗子制作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并穿上它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与大臣们的虚伪、愚蠢以及自欺欺人的丑恶本质。

本文写了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的故事,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讽了他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揭露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故事的引子——皇帝酷爱新装。

第二部分(2~4):故事的开端——骗子“做”新装。

第三部分(5~23):故事的发展——群臣看“新装”。

第四部分(24~33):故事的高潮——皇帝穿“新装”游行。

第五部分(34~37):故事的结局——揭穿假新装。

四、创作背景《皇帝的新装》原本是从中世纪西班牙民间故事移植而来。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也曾在其戏剧中运用过这个素材。

故事的结局是那个国王光着身子在朝臣和全城百姓面前走过,大家都噤若寒蝉、不吭一声。

安徒生改写时,在结尾处让一个孩子喊出了“他没有穿衣服”这句真话。

五、人物介绍:1、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皇帝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国家、富国强兵,但文中的这位皇帝可谓“不务正业”。

他对于新装的喜好似乎已经变得病态:不惜花掉所有的钱—宁可让国库空虚;不关心军队—置国家安全于不顾;也不喜欢去看戏—排斥其他任何艺术享受;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新装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这位昏庸的皇帝考察官员不看政绩,不微服私访,不深入了解,而是通过穿“新装”来加以识别,可谓愚蠢至极。

2、官员:面对织工设置的骗局、走火入魔的皇帝,上至大臣下到百姓,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力谏皇帝。

他们为了一己私利、自身安全不得不说假话。

有官职的怕丢官职,没有官职的怕人家嘲笑自己太愚蠢,可悲。

于是,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皇帝受骗,虚伪、欺骗充斥了整个社会。

3、小孩:小孩没有经过世风的污染,眼睛是明亮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对有些事情,他们总是直言不讳,绝不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如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小孩的身份。

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说出了所有老百姓的心里话,以致大家都重复着小孩的这句话—“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六、作品影响《皇帝的新装》自“五四”时期开始被译介到中国,后经叶君健先生直接从丹麦文译成中文,其译本得到广泛的接受,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天性和反映安徒生对孩子的热爱的杰作。

七、鉴赏故事中有奢侈而昏庸的皇帝,虚伪而愚蠢的大臣,巧舌如簧的骗子和人云亦云的看客。

对于他们的诸种表演,作者有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的描述,却不见声嘶力竭、痛心疾首的诅咒;他的讽刺,并不是揭露性、批判性、带有明显痛感的讽刺,而是诙谐、幽默意义上轻松的讽刺。

他嘲笑皇帝的愚蠢、大臣的谄媚、看客的人云亦云,但是,这种嘲笑不含敌意和轻蔑,却饱含善意和温情。

对于所有出场的人和发生的事,他似乎是在欣赏,而不是在愤恨。

其中的坏人、小人,甚至包括骗子,自始至终,谁也不曾受到任何惩罚。

其讽刺意味幽默却并不辛辣,富有温情而绝非“无情”,更找不到充满道德优越感的训诫。

《皇帝的新装》表达了对于“成年人的印象”,是对“虚荣”背后的“自我深度的迷失”这一人类固有和共有的人性弱点的再现,是安徒生为我们提供的一面生活的镜子。

诚然,这样的人性弱点具有普遍性,超越地位,超越阶级。

安徒生真是深谙人性的弱点,他让皇帝、大臣、百姓共同促成这个骗局的安全着陆。

他“以戏剧性的轻松活泼,以对话体的形式,说出一个爱慕虚荣的故事”,并不是单纯在于“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丑恶本质”,而是在坦陈人性的弱点、温情地给成年人上了一课。

八、鉴赏品读1.开篇介绍皇帝的爱好有什么作用?皇帝爱穿漂亮衣服,为下文骗子“纺织奇特的布做新衣服”来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笔。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这是两个骗子赋予新装的特性,这说明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员在内的人们虚伪的特点,揭示了骗子行骗的高明,体现了他们的狡猾。

同时,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特性,以便毫不费劲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帮助他统治国家。

下文中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害怕这一特性。

3.第⑤段写了皇帝怎样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再到“仍然觉得”,充分运用心理描写,体现出皇帝自信而又心虚,准确地表达他愚蠢而又虚伪的性格特点。

4.第⑥段的“诚实”一词有何妙处?“诚实”一词的本义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在这里是反语,是对虚伪的老大臣的无情讽刺。

这个皇帝认为诚实、称职、理智的老大臣竟如此虚伪,那官场上的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5.老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类似,写法各不相同,试就其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

三个场面类似而写法不同,妙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丑恶可笑的嘴脸。

①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

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

而那个官员呢,他只是“看了又看”,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②心理描写各有不同。

写老大臣主要体现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则是年轻得志,仅有些自我怀疑。

③语言描写各有特色。

老大臣反复称赞,并且答应要呈报皇上,真实再现了他当时那种惶恐的心态;年轻官员仅有简单的一句“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总体看来,作者在刻画老大臣上用了较多的笔墨,另一个官员仅仅简单描述,而他们两个人又是对皇帝的陪衬和烘托,揭露了整个宫廷乃至整个社会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的恶习。

6.作者为何安排让皇帝游行这一情节?作者细致地描绘了皇帝的游行大典,目的是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虚伪的丑态。

这是全文的高潮和结局,把皇帝的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讽刺意味达到了顶点。

九、课后题解答1、简要复述一位昏庸的皇帝每天只顾着穿好看的衣服,不管其他的任何事情。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身衣服。

有一天,他的城市里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编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的布,做出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的衣服。

皇帝于是聘请他们织布。

大臣和皇帝都看不见这种奇特的布料,但他们都自欺欺人,不敢承认。

皇帝甚至奖励了这两个骗子,答应穿着这种看不见的布料做成的新衣参加游行大典。

游行那天,老百姓们交口称赞新衣好看。

直到一个孩子天真的说出“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才揭穿谎言。

但是,皇帝怕老百姓说他愚蠢,坚持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

2、解答(1)这里的原因有两层。

表层原因:人们都害怕自己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成傻子,因此都装作能看到新衣。

深层原因: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人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像,而在这样的统治者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事实的毛病。

(2)“小孩子”寄托着作者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

老百姓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仍然装模作样,两样一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迂腐。

3、作用(1)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骗子的谎言,又引起下方老大臣的故事。

这里表现出皇帝的愚蠢,作者故意将话说的很有分寸,却为后文更加辛辣的讽刺积蓄力量。

(2)这段情节紧承上文,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和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疑虑。

同时他对老大臣“称职”“理智”的评价,为后文埋下伏笔。

(3)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

爸爸说的话在小孩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和惶恐的情态。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时,真像已经大白。

“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两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像逐渐接受。

十、问题归纳1.开篇介绍皇帝的爱好有什么作用?皇帝爱穿漂亮衣服,为下文骗子“纺织奇特的布做新衣服”来投皇帝所好埋下了伏笔。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这是两个骗子赋予新装的特性,这说明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员在内的人们虚伪的特点,这揭示了骗子行骗的高明,体现了他们的狡猾。

同时,这句话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条暗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皇帝之所以上钩,主要是看中了这一特性,以便毫不费劲就可以鉴别他的臣民,帮助他统治国家。

下文中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也都是因为害怕这一特性。

3.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

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

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

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4.第5段写了皇帝怎样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本题运用心理描写作用分析法分析。

写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再到“仍然觉得”,运用心理描写,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5.第6段的“诚实”一词有何妙处?此题可用品析字词表达效果法来品析“诚实”一词的妙处。

“诚实”一词的本义是“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在这里是反语,是对虚伪的老大臣的无情讽刺。

这个皇帝认为诚实、称职、理智的老大臣竟如此虚伪,那官场上的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6.从第8段中老大臣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大臣的心理、神态描写来看,他真是愚蠢透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