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排水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排水管道检测作业指导书

排水管道检测

1项目简述

排水管道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管道破坏和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均匀沉降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管道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致使排水管道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污水跑、冒、漏,阻断交通,给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当暴雨来袭,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大城市屡成泽国,很多特大城市几乎逢雨便淹,突显了管道检测的重要性。

我公司使用的管道检测方法是闭路电视检测系统(CCTV)和管道潜望镜检测(QV)。闭路电视系统是指通过闭路电视录像的形式,将摄像设备置于排水管道内,拍摄影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后,在终端电视屏幕上进行直观影像显示和影像记录存储的图像通信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一般包括摄像系统、灯光系统、爬行器、线缆卷盘、控制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管道潜望镜也叫电子潜望镜,它通过操纵杆将高放大倍数的摄像头放入检查井或隐蔽空间,能够清晰地显示管道裂纹、堵塞等内部状况。设备由探照灯、摄像头、控制器、伸缩杆和视频成像和存储单元组成。

2常用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1)时钟表示法 Clock Description

采用时钟位置来描述病害出现在管道环向位置的表示方法。

2)直向摄影 Straight Camera Inspection

电视摄像机一边沿管道前行一边拍摄并在控制器上显示和记录的拍摄方式。

3)侧向摄影 Lateral Camera Inspection

当爬行器停止前进时,电视摄像机通过镜头和灯光旋转或变焦重点拍摄管道内壁的拍摄方式。

4)权重 Weight

为了显示若干量数在总量中所具有的重要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比例系数,这就是加权。加权的指派系数称权重。

5)修复指数 Rehabilitation Index(简称RI)

依据管道的结构性缺陷的程度和数量,按一定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区间为0—10。数值越大表明修复的强度越大。

6)养护指数 Maintenance Index(简称MI)

依据管道的功能性缺陷的程度和数量,按一定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数值区间为0—10。数值越大表明养护强度越大。

7)功能状况检测 Function Inspection

对管道畅通程度的检测。

8)结构状况检测 Structure Inspection

对管道构造完好程度的检测。

9)结构性缺陷密度 Structural Defect Density

根据管段结构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结构性缺陷长度的相对值。

10)功能性缺陷密度 Functional Defect Density

根据管段功能性缺陷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数量,基于平均分值计算得到的管段功能性缺陷长度的相对值。

11)管段 pipe-section

是指两座检查井之间的管道。

2.2符号

E——管道重要性参数;

F——管段结构性缺陷参数;

G——管段功能性缺陷参数;

K——地区重要性参数;

L——管段长度;

L i——第i处结构性缺陷的长度;

L j——第j处功能性缺陷的长度;

MI——管道养护指数;

m——管段的功能性缺陷数量;

n——管段的结构性缺陷数量;

P i——第i处结构性缺陷分值;

P j——第j 处功能性缺陷分值;

RI——管道修复指数;

S——管段损坏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平均分值;

S M——管段结构性缺陷密度;

S max——管段损坏状况参数,管段结构性缺陷中损坏最严重处的分值;

T——土质影响参数;

Y——管段运行状况参数,按缺陷点数计算的功能性缺陷平均分值;

Y max——管段运行状况参数,管段功能性缺陷中最严重处的分值;

YM——管段功能性缺陷密度;

α——结构性缺陷影响系数;

β——功能性缺陷影响系数。

3基本规定

1)检测的对象应包括污水、雨水、合流等管道以及附属设施。管道检测按任务可分为普查、紧急应对检测、竣工验收确认检测、交接确认检测、来自其他工程的影响检测和其他检测六类。

2)管道检测的基本程序宜包括:搜集资料,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检测前的管道准备,现场检测,影象判读与编辑,编写评估报告,编写技术总结报告和成果验收。检测任务较简单及工作量较小时,上述程序可简化。

3)管道检测前搜集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已有排水管线图;

b)管道的竣工图或施工图等技术资料;

c) 已有管道检测资料;

d) 评估所需的相关资料。

4)现场踏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察看测区的地物、地貌、交通和管道分布情况;

b)开井目视检查管道的水位、积泥等情况;

c)核对所搜集资料中的管位、管径、材质等。

5)技术设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检测的目的、任务、范围和期限;

b)已有的资料分析、交通条件、管道概况;

c)检测技术方案;

d)管道封堵和清洗方法;

e)作业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f)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g)工作量估算及工作进度;

h)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i)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注:检测任务较简单或工作量较小时,技术设计书可简化。

6)现场管道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仪器设备自检;

b)设立安全标志;

c)管道实地检测与判读;

d)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养设备。

7)缺陷分布图的编绘应符合下列要求:

a)缺陷分布图宜在已有的排水管线图基础上加绘缺陷要素。无排水管线图的应按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和《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T68的有关规定绘制。测区较小的可实地丈量后以自由比例尺简单绘制;

b)管道缺陷图上必须注明的缺陷要素包括:录像盘(带)编号、检测方向、缺陷位置、代码及照片编号、相对距离;

c)图上的代码和颜色应按本规程附录A.0.1规定执行(样图见附录图A.0.2)。

8)描述缺陷在管道环向位置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用钟点数表示缺陷的起止位置(样图见附录B)。

9)管道检测成果资料应按档案管理的统一载体、装订规格要求,分文字、表、图、录像盘(带)四大类进行编号和组卷。

10)管道检测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现行的行业标准《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有关规定。

4电视检测

4.1一般规定

4.1.1电视检测时管内水位不宜大于直径的30% 。

4.1.2在实施结构性检测前应对管道进行疏通清洗,管道内壁应无泥土覆盖。

4.1.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中止检测:

1)爬行器无法行走;

2)镜头沾有水沫、泥浆等影响图像质量;

3)镜头入水;

4)管道充满雾气。

4.2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4.2.1摄像头高度可自由调整,灯光强度能调节。爬行器的平稳度应满足不同口径的要求。

4.2.2检测设备结构坚固,密封良好,能在-10至+50°C的气温条件下和潮湿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宜配有防爆系统和防水系统。

4.2.3检测设备应具备计数功能,电缆计数测量仪最低计量单位为0.1m,精度误差不大于±1% 。

4.2.4电缆长度120米时,爬坡能力应大于5度。

4.2.5设备宜具备坡度测量功能,其精度误差不大于±1% 。

4.2.6检测设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的有关规定。

4.2.7对新购置的或经过大修及长期停用后重新启用的设备,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和校正。

4.3检测方法

4.3.1在对每一段管道开拍前,必须先拍摄看板图像,看板上应写明道路或被检对象所在地名称、起点和终点编号、属性、管径以及时间等(样图见附录C)。

4.3.2爬行器的行进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4.3.3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m/s;大于200mm时,直向摄影的行进速度不宜超过0.15m/s。

4.3.4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应在管道中轴线上,蛋形管道摄像镜头移动轨迹应在管道高度三分之二的中央位置,偏离不应大于±10% 。

4.3.5摄像机进入管道起始位置时,必须将电缆计数测量仪归零。

4.3.6电缆上应有距离刻度标记,每一段检测完成后,应计算电缆计数测量仪的修正值。

4.3.7在起始位置应根据需要输入路段(位置)名、起止点检查井编号、管径、属性等内容。

4.3.8直向摄影时,图像横向必须保持正向水平,中途不应改变拍摄角度和焦距。

4.3.9侧向摄影时,爬行器必须停止,同时变动拍摄角度和焦距以获得最佳图像。

4.3.10对各种缺陷、特殊结构和检测状况应作详细判读、量测和记录,并按附录D的格式填写电视检测结果。

4.4影像判读

4.4.1缺陷的类型和代码应在现场确认并录入。现场检测完毕后,应由第二者复核。

4.4.2缺陷的几何尺寸应比照管径或相关物体的大小判定。

4.4.3无法确定的缺陷类型或等级必须在评估报告中加以说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