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忧患意识

合集下载

防患于未然的诗词名句

防患于未然的诗词名句

防患于未然的诗词名句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果我们平时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就可能酿成大祸。

譬如爬山,人们往往安宁于险峻,而出祸于平地,就是因于细微处疏忽大意所致。

所以我们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时要时刻想着困难、挫折甚至打击会伴随而来,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

诗海漫步【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出处:《诗·小雅·巷伯》释义:骄傲自满的人,总是得意忘形;谦虚谨慎的人,总是居安思危。

【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出处:梁·简文帝《蒙华林园诫诗》释义:处于高位之时,应常常考虑会有被免职的时候;处于盈满的地位时,要经常想到会有溢出来的时候。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释义:君子注意预防尚未酿成的事端,使自己免遭怀疑。

君子:聪明人。

患:灾祸。

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安不忘危臣所愿,常思危困必无危】出处:唐·周昙《鲍叔》释义:在平安时刻经常想到危难,就会安然无患。

【莫笑无危道,虽平更陷人】出处:唐·僧修睦《雪中送人北游》释义:不要盲目乐观地以为没有危险的道路,唯独平坦的地方更容易使人跌倒。

比喻不要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

【道险不在广,十步能摧轮】出处:唐·孟郊《孟东野诗集·偶作》释义:险恶的道路不在于是否宽大,就是十步路也会翻车。

比喻人应当常常提高警惕,谨防后患。

【患至而后图,智者有不能】出处:宋·欧阳修《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释义:等到灾难发生了,再想办法应付,就是聪明人也会束手无策了。

【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出处:清·田松岩《题劳山杖诗》释义:有良辰美景陪伴我行走,即使在平坦的道路上也要防止栽倒。

【早荣亦早枯,易得还易失】出处:清·张廷玉《杂兴》释义:早繁荣的早枯萎,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出处:清·刘岩《赠人》释义:古时候成功大业的人,都在一开始做事时,就确立忧患意识,作好各种预防。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

描写忧国忧民的诗句古诗
忧国忧民,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常常表达的情怀之一。

以下是一些描写忧国忧民的古诗词:
1. 《登高》(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西斜,山尽天边,黄河水流入大海。

欲要一览众山小,就要再爬一层楼。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西斜,山尽天边,黄河水流入大海。

欲要一览众山小,就要再爬一层楼。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原野上的草,一年一枯荣。

野火虽然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处的芳香侵入古道,明亮的绿色与荒城相接。

又送走了王孙,别离之情油然而生。

4.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杨万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银烛照亮秋天的寒冷画屏,轻薄的罗帐上扑动着萤火虫。

天阶上的夜色凉如水,躺着看着牵牛织女星。

这些诗句表达了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和
担忧,揭示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论文关键词:古典诗词忧患意识文化遗产继承学习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心特征,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且催生了古典诗歌忧国爱民的抒情主题这些诗歌有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以及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并进而形成希望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超越的心态。

优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汉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古已有之,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刻而丰富。

1忧患情结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先民的生活环境非常险恶,“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时常有洪水、大火、野兽威胁着人民的生命,“靠天吃饭”的农耕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低下,收成极不稳定,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先民深感死亡的威胁,看到生命的有限,促进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引发了他们强烈的生存渴求。

这些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优患意识的民族。

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乱时代,诗人更容易感到人生无常的苦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者的感慨是和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在感叹人生短暂之时,更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世诗人一脉相承了这种忧国情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论文下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对民生疾苦的悲悯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是以濡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的是杜甫。

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人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并在他的诗歌中淋漓尽致表达出来。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导语:忧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基调。

在李商隐的政治诗、咏史诗中,诗人忧心国运,感时伤世,关心民生疾苦,秉笔直评朝政,为江河日下的大唐王朝寻求兴衰治乱之道,体现了诗人忧国、忧君、忧民、忧己的忧患意识。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李商隐其人其诗。

从李商隐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的雄心壮志,“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的豪迈激情,“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幽居冬暮》)的感慨,以及“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无题》) 抱负难展的遗憾。

诗人一生虽“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但关注国事、殷忧时世的精神,却一直贯穿到他生命的终点,闪烁着诗人的忧患意识。

一、“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忧国李商隐一生只活了四十六岁,却经历了唐代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个朝代。

从唐敬宗和唐文宗时期开始,大唐王朝出现了明显的衰败之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于斯之时,阍寺专权,胁君于内,弗能远也;藩镇阻兵,陵慢于外,弗能制也;士卒杀逐主帅;拒命自立,弗能诘也;军旅岁兴,赋敛日急,骨肉纵横于原野,杼轴空竭于里闾。

”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晚唐政治的腐朽黑暗: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纷争,战乱屡起,赋税沉重,民间空竭。

统治集团的腐败,已使唐王朝陷入了无法挽救的危机之中。

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眷怀国事、希冀振兴的李商隐忧心如焚。

诗人为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误国而忧。

藩镇割据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还会导致国家分裂。

诗人对其深恶痛绝,把它喻为晚唐社会的“疮疽”,在诗中做大胆的揭露和批评。

“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淮阳路》),战乱中,人们只能投宿荒村旅店,却总是惊魂不定,揭示藩镇叛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稻粱尤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

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赋得鸡》)诗人把割据称雄者比做不愿报晓的“鸡”,揭露他们不为国效力,攫取私利而不顾人民死活。

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

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

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篇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4、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陆游)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7、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读陆放翁集四首(梁启超)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9、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陆游)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11、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1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辛弃疾)1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1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陆游)15、“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 岳飞16、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17、“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18、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陆游19、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

(唐·柳宗元《韦道安》)20、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22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陆游23、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金错刀行》陆游2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李白诗歌忧患意识之我见论文

李白诗歌忧患意识之我见论文

李白诗歌忧患意识之我见公元八世纪的前半个多世纪中,强大的唐帝国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在诗坛上出现了群星灿烂的动人局面。

而李白作为一代宗师更是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对于李白的诗歌,由于其积极浪漫主义的突出成就,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然而细一分析,他的大部分诗歌却饱含了救世悯民的忧患意识。

本文试图以李白生平为线索,以其各个时期的不同诗作中看诗人不断加深的那种面临世事沧桑、对时局所产生的忧患意识。

一、蜀中游历期——对现实的直觉隐忧李白从小胸怀大志,在26岁时离家远游,试图在漫游中树立声誉,扩大影响。

争取得到荐举和识拔,有机会进入朝廷。

在长期的漫游中,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这时的唐王朝在所谓“全盛”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

他在这个时期的诗作多体验为一些诗颂大自然、表现真挚友情的诗篇,但也有抒写怀抱的七言古诗、作者寄情山水,却始终不忘关怀祖国和人们的命运,对酝酿着危机的社会现实存在着一种直觉的隐忧。

但是这种忧患意识仅仅是从个人方面来说的,并未与社会政治现实紧密结合。

如在《登锦城散花楼》之中“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这里,诗人在为成都胜景所陶醉的时刻,也没有忘掉“忧”,这忧,正是当时正在酝酿着的深刻的社会危机,投在诗人心灵上的阴影。

二、长安时期——忧患意识的发展长安三年,李白奉诏入京实际被放到了一个御用文人的位置上,所谓“供奉翰林”,也是“空有其名,而无所职”。

李白不满这样的处境,曾“敢进兴之言”,同唐玄宗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斗争,对那些腐朽权贵更是鄙视轻蔑,喜笑怒骂,:“谑浪赤墀青锁贤”,因此,他受到朝廷里腐朽势力的诬陷和攻击,封建社会压抑人才的弊端由此可见,他的被挤出京,乃是爱好自由、藐视权贵的性格与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相冲突的必然结果,而李白也正因此而对封建社会的某些黑暗面有了认识,他的诗歌列作也因此而产生了一个飞跃,他的忧患意识得到了发展,闪射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犀利光芒。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关于《宋词中的忧患意识》的心得体会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一、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

”(《天演沦》)。

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

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

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

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

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

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一)忧国伤时(二)建功报国(三)思乡怀人(四)生活杂感(五)送别之情六、怀古伤今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用眼前的江南烟雨景物,对比映衬六朝那一度奢华无度热闹非凡又一个个竞相灭亡的朝代。

七、蔑视权贵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八、愤世嫉俗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发诗人忧愤郁悒,显示诗人郁结之浓,忧愤之深、,心绪之烈,感情一触即发不可抑止喷薄而出九、怀才不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用“三十功名尘与土”来感叹自己多年劳苦奔波,人海浮沉所成就的低微,一事无成也。

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每多含有自况壮行跋涉千里的豪情。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边塞征戍类诗词的思想内容★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爱国守土、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别离贬谪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别离诗的思想内容:★表达离愁别绪(离情别恨),多愁绪满怀、伤感失落。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讴歌、留恋不舍。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的思想内容:★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等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李白诗歌中的忧患意识研究

李白诗歌中的忧患意识研究

李白诗歌中的忧患意识研究谈及对李白的评价与印象,总离不开“浪漫主义”四个大字。

事实上,李白并非如众人想象的一般,心中只有无尽的想象与豪情,他同样也有心思细腻、心怀家国的一面。

他的政治抒情诗,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在政坛上展示一番作为,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当权者与弄权者的挖苦与嘲弄。

豪放、雄奇固然是诗人在天才创作上的表现,但是结合诗人的时代阅历,其政治抒情诗那么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对于家国、时代的忧患。

一、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时代背景二、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产生李白出身在富裕家庭,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二十岁便在诗坛中崭露头角,因此他自幼就有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具有较高的政治抱负。

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即表达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李白在性格上有自负、轻狂的一面,因此他不愿意通过科举出仕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随后他做出了一个“仗剑去阁,辞亲远游”的惊人决定。

此后,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走遍大江南北,广泛结交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通过漫无目的游历来提升个人见识、开阔个人视野,也让他对社会百态、民生百事有了一个清醒而完整的认识,其政治思想也逐渐变得成熟了起来。

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得到了贵人相助,经推荐被皇帝招至长安供奉翰林。

初入仕途的他当时还对封建统治者抱有一定的梦想,天真地认为自己能够一展远大抱负,但此时已经接近时代动乱变革的转折点,统治者昏庸无能,对李白这样的人才根本不看重,在认识到现实情况之后,诗人失望地离开了,并继续自己的游历生活。

正是这次入奉翰林的经历,让他对封建统治者彻底失望,也让他开始认识思考当下社会和国家可能正在遭遇的危机。

三、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具体表达〔一〕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历至东都洛阳,在客居期间,他亲身目睹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与骄奢,这让他感觉非常的愤慨,由此写下了一系列政治挖苦诗歌。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

杜甫(712 一770 ),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作不仅具有丰富而客观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性,而且具有炽热的忧国忧民,舍身利人的忧患意识。

因此他的诗被后世公认为“诗史”,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与时代紧密相关。

诗人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目睹了危机潜藏但仍繁华豪奢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乱中颠沛流离,亲身体验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血泪苦难,中晚年又目睹了唐王朝衰落的开始。

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历史大转换时期社会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广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与共,既是社会生活缩影,也是历史真实的写照。

下面结合部分作品略谈杜诗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

杜甫由《兵车行》开始形成贯穿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土要特征,也是其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车鳞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人用铺叙渲染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在这些平实的叙事语言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默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

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十村万落生荆妃,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

而在稍后写成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杜甫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白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可移易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诚阙。

”在这里,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

论杜甫诗中忧患意识及思想根源

论杜甫诗中忧患意识及思想根源

论杜甫诗中忧患意识及思想根源王国青内容提要:“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已具有了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带有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观察国家民族的命运,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强发展的精神动力所在。

而他的忧患意识的根源在于儒家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杜甫忧患意识人民思想爱国主义儒家思想一一个伟大的作家,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儿子,而且是那个时代的镜子。

诗人杜甫以他赤子的思想深切地忧虑着他的社会,以他深刻的笔触提示着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痛苦。

一部杜诗,既是他的一部自传,也是他所生长的时代的忠实记录,这主要是由于杜甫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入的社会实践,因此,他能用他那敏锐的诗笔灵活地画出一系列连续的、全民性的、全国性的图画。

无论是安史之乱之前的,还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件,杜甫都一一记录在案,用历史的形式展示了人民的血泪,就像一个替天下苍生受难的神祗向上帝细细倾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心愿。

从天宝五年到十四年,杜甫在长安困居了十年,历经苦难才担任了率府参军这样一个微小官职,但生活依然拮据,就连寄遇在奉先的儿子也被子饿死。

正是这种遭遇,使他感到悲愤,发出:“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的感叹,也正是这样的生活使他正视现实,更加关注社会。

他不仅感叹自己,而且更加深刻的感到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的痛苦。

754年触感于扶风太守事件,杜甫写出了《秋雨叹三首》既讽刺杨国忠,又对人民给予极大同情,自此,他的忧民意识如江河开闸,源源而流,并与日俱与时俱进,日益深沉,他写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后出塞五首》、《丽人行》、《兵车行》等为人民所歌的现实主义作品。

一面揭露“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自古白骨无人收。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导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希望有所帮助!《诗经》是一部具有深广忧患意识的作品,它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忧患,在控诉婚姻恋爱的不自由中。

在情人的隔绝相思中,在弃妇的怨愤中,在日常家庭生活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患中,在对国运盛衰的忧思和对自身状况的忧患中,都时时反映出来。

忧患意识,自古及今延绵不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并形成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深层心理结构。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由此可见作者把《易》看成是一部“忧患”之作。

其实,不止(易》,在先秦典籍中,《诗经》也是一部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品。

孔子说:“……诗可以怨”;(《论语》)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刘腮说:“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文心雕龙·情采》)都把《诗经》与忧患悲愤的意识情感联系起来。

班固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汉书·艺文志》)也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的产生追溯到《诗经》。

刘熙载说:“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艺概·诗概》)也明确肯定《诗经》为忧患之作。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先生说:“吾尝译《诗》三百五篇之作而窥作者之心,大抵言乐者少而言忧者多,欢愉之趣易穷而忧伤之情无极,此其作者必大有所不得中而后发于外者如此。

”美学家高尔泰也指出“诗三百篇,绝大部分是悲愤愁怨之作,欢乐的声音是很少的’。

的确,今天我们读起三百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沉重的忧伤。

粗略统计一下,《诗经》中写悲哀愁怨的诗竟有百余篇,超过《诗经》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至于言及悲、忧、哀、伤、愁、怨等诗句,朱东润先生曾加以辑录,将近百数。

忧患意识的古语

忧患意识的古语

忧患意识的古语一、何谓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个人或集体在面临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问题时,能够提前加以预见和侧重于防范的意识。

在古代,许多智者和哲人都曾对忧患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

以下是几句关于忧患意识的古语,它们不仅启示人们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也给予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应对挑战的智慧。

二、忧患意识的重要性1. 危机与机遇古语中有云:“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句话告诫我们,当面临困境与危机时,如果没有充分的忧患意识,往往会错失机遇。

只有保持警醒和敏锐的忧患意识,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发现机遇,并及时采取行动应对。

2. 预防胜于治疗古语中有言:“人无忧患,必有忧祸”。

这句话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预防风险和避免灾祸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对潜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忽略了危机的存在,那么一旦问题发生,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相比之下,提前预见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恶化,显然更加明智。

三、古代思想家对忧患意识的论述1. 孔子的教诲孔子曾说:“为人民操心,如操心如何。

”这句话强调了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为人民的福祉和未来负责。

只有不断思考和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 荀子的见解荀子曾提倡“养生之道,多疑念,多忧患”。

他认为,只有保持忧患意识,并通过多疑念来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寻,才能避免盲目乐观和漫无目的的行动。

忧患意识和多疑念是我们提高思辨能力和养成谨慎态度的关键。

3. 宋代文人的思考在宋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忧患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他们认为,忧患意识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危机和问题,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

通过保持忧患意识,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过错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四、忧患意识的实践方法1. 积极思考和预见保持忧患意识需要我们具备积极思考和预见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变化,学习历史和经验,以及与他人交流探讨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忧患意识。

作文描写忧患意识常用诗词佳句汇总

作文描写忧患意识常用诗词佳句汇总

作文描写忧患意识常用诗词佳句汇总1.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释义: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今指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

用法提示:这句话现在一般都写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古代“预”“豫”有时是不分的。

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一词在公文写作时也可以用。

虽然这样的“因果关系”说得未免有些绝对,但是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总是好的,起码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

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这句话中的两个着力点。

着力点不同,后面接的内容自然就不一样。

所谓“预”,就是预知、预见、预防、预备,后面可以接事前准备的想法、措施;所谓“立”,就是立住、站起、成功、胜利,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事情的详细展开,“预”会如何,“不预”又会如何。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义: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用法提示:孔子的原意是告诉子贡,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

后来这句话的意思有所改变,除了提前做好准备,还有修炼自身本领的意思。

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两方面意思都可以用,前者注重预备,后者侧重修身。

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加强知识武装,就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落伍。

另外,这句话也可以简写为“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3.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尽心上》。

原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诗人李贺的生命忧患意识

诗人李贺的生命忧患意识

诗人李贺的生命忧患意识诗人李贺的生命忧患意识李贺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可惜造化弄人,他家境贫寒又体弱多病。

尽管想建功立业,无奈空想一场。

他对生命有着独特的体验,生命中贯穿了价值忧患意识、时间忧患意识、死亡忧患意识。

李贺作为唐代诗歌史上的诗文奇才,诗风幽深奇诡,诗境神秘瑰丽,被后人称为“诗鬼”。

然而这个天才的诗人却入仕不济、疾病缠身、英年早逝。

所以他对生命的体验比其他诗人更为敏感和强烈,他的诗歌里面蕴涵着浓厚的生命忧患意识。

一、价值忧患意识李贺出身王室,是唐朝宗室子孙,《旧唐书》曾提及他“系出郑王后”。

而李贺自己对所谓皇室宗孙的出身也很是自豪,在他的《金铜仙人辞汉歌》等诗歌中就多次出现过“唐诸王孙”的字样。

引以为豪的出身也促成了他建功立业,追及先祖的理想。

《仁和里杂叙皇浦提》里说“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所以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政治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而且他自幼聪颖,少年能诗,出名甚早。

李防《太平广记》中记载:“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

”他也称自己是“庞眉书客”(《高轩过》),而且受知于韩愈,也备受他人的青睐。

这些都让他对自己的才华自信满满,也更加坚定了他追求人生理想的决心和信心。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五》)就是他人生理想的宣言。

然而,李贺虽算是皇家宗室,但是事实上谱系很远,沾不上皇恩,空有一个好名声而已。

而到了李贺这一代,家境早已败落。

又加上他的父亲早逝,李贺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富裕,相反还比较贫困。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

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而《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描绘他们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时的困境。

这样的家境既促使着他建功立业、改变现状的决心,也为他的理想实现设置了藩篱。

与此同时,怀揣着光复先祖理想的李贺勤奋苦学,博览群书,所以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河南府试,这也增进了他的自信。

忧患意识的诗句

忧患意识的诗句

忧患意识的诗句以下是一些关于忧患意识的诗句:1.忧患积于心,久矣失安宁。

(唐代·白居易《秦中吟·轻肥》)2.忧国忧民终夜坐,寒顺粟,饥思餐。

(宋代·张耒《劳歌》)3.忧国亡家事,平生志气消。

(唐代·韦应物《览镜见白发》)4.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唐代·李白《拟古十二首》)5.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宋代·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6.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唐代·李商隐《端居》)7.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代·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8.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凤凰池。

(唐代·岳飞《满江红·写怀》)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1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杜牧《泊秦淮》)13.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唐代·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16.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宋代·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人民和自身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

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

04
唐代边塞诗中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的融 合
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的相互关系
功名意识
忧患意识
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追求功名利禄,体现了个人的荣誉和地位追 求。
关系
功名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边塞诗中相互交织, 共同体现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关注和 追求。
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在边塞诗中的共现
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
05
唐代边塞诗的价值与影响
唐代边塞诗的艺术价值
1 2 3
描绘生动的战争场景
唐代边塞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战争的惨烈、 悲壮和英勇,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入观察和 思考。
展现边塞的风土人情
唐代边塞诗不仅描绘了战争场景,还生动地展 现了边塞地区的风土人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 的历史资料。
强烈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战争、英勇的战士和辉煌的胜 利,表达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边塞诗中的忧患意识
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苦难、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痛 苦,表达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共现
在边塞诗中,功名意识和忧患意识经常同时出现, 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对边塞诗的共同影响
对名声和地位的追求
一些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声和地位的追求,如“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个人能力和成就的展现
边塞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能力和成就的展现,如“李陵殊死 战,苏武执节归。”(颜真卿《张中丞传》)
功名意识对边塞诗的影响
丰富了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01
功名意识为边塞诗注入了更丰富的主题和内容,使其更加生动
多彩。
强化了诗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02

与忧虑有关的诗词

与忧虑有关的诗词

与忧虑有关的诗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与忧虑有关的诗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诗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小说是散文,从休息时发生的。

古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如何触动人心

古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如何触动人心

古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如何触动人心古代的诗人们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这些古诗词通过描绘社会风云的变迁、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切,犹如一波波声音将人激荡,激发出人们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的精神。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古诗词中忧国忧民之情如何触动人心。

一、表达国家兴衰之感古代诗人常以青山、河流等自然景物表达国家兴衰之感。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祖国的疆土,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担忧之情。

这样的描绘让人深感国家的伟大和责任,激起了人们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二、抒发人民苦难之思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人民苦难的作品,以此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例如杜甫的《丽人行》中,“却嫌脂粉污颈项,淡扫峨眉朝至夕。

嫁与商人百日钱,名利长年轻独白。

”通过描写一位美丽的女子被迫为生计而嫁给商人,诗人抒发了对社会贫困和妇女境况的忧虑。

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同身受,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

三、痛感民族危机之痛古代诗人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时,常常通过反思历史和揭示民族危机来表达他们的思考。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中,“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通过以凉夜和牛郎织女的故事,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愤懑。

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国家和民族危机所带来的痛楚,促使人们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并共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四、激发人们的爱国心和奋斗精神古代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不仅让人深感悲愤,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心和奋斗精神。

通过诗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人们心生敬仰、崇拜之情。

这种情感激励人们为国家繁荣而努力奋斗,为人民的福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古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打动人心,唤起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不同的方式触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2)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2)

李商隐政治、咏史诗中的忧患意识(2)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忧君在一个封建国家中,皇帝是国家和民族的代表,王朝的兴衰更替同最高统治者有密切联系。

和其他封建文人一样,李商隐深有“忠君爱国”的思想,“自叹离通籍,未尝忘叫阍”(《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安危须共主君忧” (《重有感》),并把“欲回天地”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然而,晚唐社会走向没落,纸醉金迷的社会风气江河日下,诗人预感到唐帝国的沉沦无力可挽而忧心忡忡。

诗人为统治者的昏淫误国而忧。

李商隐所经历的几个皇帝如唐穆宗、唐敬宗都是十分荒淫昏庸的统治者。

即使唐武宗这样在政治上稍有作为的皇帝,也生活荒淫、宠幸女色无度。

因此诗人把矛头指向了历代昏淫误国诸帝,他希望借助咏史传达自己用心良苦的微言大义,达到影响人心,改良朝政的目的。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富平少侯》),此诗讥讽史称“游幸无常,昵比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⑧的敬宗李湛。

“七国三边”明明可忧,竟不知忧,诗人用“莫愁”冷讽少年袭位的皇帝肆意奢靡淫乐,昏愚不恤国事,大祸临头尚不自知。

“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寿安公主出降》),诗人借“送王姬”的“礼”,对文宗的屈辱妥协进行了讽刺和尖锐的批评。

《隋宫》(七律):“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荒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诗中将隋炀帝杨广纵情游乐与李渊灭隋掌玺二事联系在一起,显示了穷奢极欲与亡国的必然联系,看后令人极为惊警。

《马嵬二首》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深讽玄宗重色误国、自取其殃。

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挖苦玄宗沉迷女色、荒废朝政以至兵祸骤降、宠妃难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是古诗词忧患情结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黍离》篇,据传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黍离》篇开创了中国古代忧患诗词的先河,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文学史上涌现了无数爱国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诗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写下了众多充满忧患意识,激荡着爱国情感的不朽诗词。屈原、杜甫、张元干、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龚自珍、秋瑾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2.忧生之嗟
忧生之嗟重点表现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叹。这方面的忧患意识在古典诗词中表现的内容比较复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1)面对人生忧患的避世态度和游世态度。陶渊明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他感觉到园林、田园是最好的,而人间尘世是可以离开的;李白在他的诗歌里边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样一些诗人是在寻求逍遥、超越的一种精神境界,希望在山水田园中,在寻仙得道中,超脱人生的苦痛。还有一部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采取了一种游世的态度,以物质的享乐,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对现实、对人生,采取一种游戏的态度。比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这方面的表现:“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谓守穷贱,坎坷常苦辛。”
(三)对人生苦痛的感·既
忧患诗歌的另外一类是对生存之痛的感慨。相对永恒的大自然来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相对于强大的政治社会来说,个体的存在是脆弱的。生存的焦虑、生命的追问是一个千古话题。从古诗十九首到元曲,对生存之痛的忧患之情随处可见。
1.怀才不遇的愤懑
怀才不遇是封建社会文人的普遍现象,现实的黑暗与诗人的理想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悲时伤世,哀叹人生多艰,就成了一种渲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行路难》“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这类人生忧患蕴涵的是封建社会文人们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
(二)联系现实,重点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忧国忧民意识是古典诗词中忧患意识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沉淀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心中的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等,某一方面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因此,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一次把增强“忧患意识”这一重要命题,摆上了党的议事日程。报告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美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历史风雨冲洗和陶冶过的优秀篇章,以其丰厚的思想美、艺术美曾吸引过教育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子,因此在古诗词鉴赏课上,教师在讲解忧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时,应引导学生联系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他们明白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他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回归,使他们真正能承担起复兴中华的伟业。
三、忧患教育的实施
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凝练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值得我们长久的探讨、回味;其博大精深的忧患意识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掘其中的精华并加以继承。
(一)把忧患诗词作为一个单元,精选其中的代表作,集中讲授
二、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
在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鉴赏课在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中的作用。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在诗歌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加以利用,在诗词讲授中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流派众多,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在讲授时应该进行整体设计,把忧患诗词归入一个单元,集中讲授。忧患诗词的总论部分讲解忧患意识的内涵和古典诗词中忧患意识的发展、特征,使学生对忧患诗词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精选其中的代表作分类讲授,使学生在对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的欣赏中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把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三)正确引导学生面对个人忧患,把个体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忧患意识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它源于个人、个体对于人生前景不确定的焦虑感,是一种个体内心的紧迫感。这是由于人作为生物体的脆弱和大自然与社会无比强大及其不可预测性而导致的。然而,正如没有阻力,生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一样,没有忧患,人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力量和强度只有依照阻力的大小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与之相同,只有忧患和苦恼才有可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返回他的自我,而思考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而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个体的忧患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生存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压力,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职责。我国古典诗词忧己意识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对这类诗词进行鉴赏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因势利导地对大生进行挫折教育和人生观教育。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人永留低谷,人在顺境,要居安思危,积蓄足够的能量,准备应付逆境的到来。人在逆境则要保持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九死不悔的勇气,坚信顺境就在前方,唯有奋斗才能赢得生机和希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体的生命只有与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才能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跳出个体的忧患,积极进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
(2)珍惜生命,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永恒价值的积极进取态度。有的人是明知人生有限,在生命的紧迫感中,雄心不减,更加渴望建功立业,赋予有限的生命以不朽的价值。曹操、苏轼、辛弃疾等就是这样的英雄。曹操《短歌行》在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想到的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苏轼在苦闷:“人生如梦”时,向往的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辛弃疾哀叹“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时,梦想的仍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由于把个人与社会联系了起来,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个体的忧患就上升为一种社会责任感。(3)把个人的生命融人历史的长河中,超越个人忧患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想真正超越忧患,必须换一角度来看待人生。在这方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真正体现了人生的智慧。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短暂的人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终极价值。
从《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词中就流贯着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即忧国、忧民、忧人生。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忧患意识的另一类重要表现是对民生疾苦的悲悯。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所以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对民生之苦也多有关切,充满同情。这一类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怨刺和批判,二是对民生疾苦的的悲悯。二者往往表现在同一篇诗词中,密不可分。《诗经》中的《十月之交》:“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蹲沓背憎,职竞由人。”其精神实质是忧患意识和忧生之情。屈原曾“哀民生之多艰”,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感叹“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还有自居易、杜牧、陆游、张养浩等等。可以说,这一传统从未中断过。这其中,忧民意识最突出的是杜甫和自居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