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含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2018年圣诞假期,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中学生乔治乘飞机经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飞往美国夏威夷度假。
如图为乔治旅行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点中,与夏威夷距离最近的是()A. 20°N,155°EB. 20°N,155°WC. 20°S,155°ED. 20°S,155°W (2)乔治出发时,正值当地的()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乔治旅行途中,飞机飞行的方向是()A. 先向正东,再向西北B. 先向正西,再向东北C. 先向西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再向西北【答案】(1)B(2)B(3)C【解析】【分析】(1)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夏威夷的经纬度约为20°N和155°W。
(2)2018年圣诞假期乔治出发,为12月25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3)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飞机飞行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1)B;(2)B;(3)C;【点评】(1)北半球的季节是以二分二至月为起始月,3月21为春分日,3、4、5月作为春季;6月22日为夏至日,6、7、8月份为夏季;9月23为秋分日,9、10、11份为秋季;12月22为冬至日,12、1、2月份为冬季。
南半球和北半球春秋相反,冬夏相反。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 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昼长是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判断当地该日(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白昼渐长(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A. 南方地区夏季B. 北方地区冬季C. 青藏地区夏季D. 西北地区冬季(3)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1)B(2)A(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地该日6:06日出,19:38日落,因此该地昼长是13小时32分,白昼时间长,故选B。
(2)读图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此刻该地昼长夜短,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据天气预报截图可知,该地气温高且星期六有台风天气,因此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3)该地星期四是多云天气,适合户外活动。
故选B。
【点评】(1)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即为一天的昼长。
昼长= 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12:00—日出时刻)×2 =(12:00+日落时刻)×2 = 24小时—夜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答案】 B【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B。
初一地理地球与地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地球与地图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2. 下列哪个是地球上的大洲?A. 太平洋B. 印度洋C. 亚洲D. 南极洲3. 地球的周长约为多少公里?A. 40,075公里B. 50,178公里C. 68,342公里D. 72,356公里4. 地球的直径约为多少公里?A. 6,371公里B. 8,632公里C. 10,589公里D. 12,713公里5. 地球的形状最接近于下面哪个几何体?A. 正方体B. 圆柱体C. 圆锥体D. 椭球体二、填空题1. 地球共分为多少个大洲?答:7个。
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什么?答:太平洋。
3. 地球上最深的洋是什么?答:太平洋。
4.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答:珠穆朗玛峰。
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答:24小时。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东经120度。
(√)3. 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3.5小时。
(×)4. 南美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5. 北京位于中国的中央。
(×)四、简答题1. 请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运动,也就是日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2.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作用?答:经线和纬线是地球坐标系统的重要要素,用来确定地球上每一点的位置。
经线用来表示地球上的经度,纬线用来表示地球上的纬度,通过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位置的具体坐标。
3. 请列举地球上的四大洋。
答: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
五、综合题请根据地球上的经纬度回答以下问题:北京的经度是116.4度,纬度是39.9度,你知道它所在的大洲和国家是哪里吗?答:北京所在的大洲是亚洲,国家是中国。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点所处半球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 东半球、北半球B. 东半球、南半球C. 西半球、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经纬度位置,错误的是()A. 甲(15°S,50°W)B. 乙(35°N,25°W)C. 丙(10°S,25°E)D. 丁(35°N,50°E)【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由经度可以看出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故答案选D。
(2)读图可知,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来表示;由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甲点的经纬度是15°S,50°W,乙点的经纬度是(35°N,25°W),丙点的经纬度是(10°N,25°E),丁点的经纬度是(35°N,50°E)。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等高线地形图包括了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图中四个地方中,④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如下图所示,位于教学楼西北方的是()A. 图书馆B. 科技馆C. 实验楼D. 游泳池【答案】 C【解析】【分析】解: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图中指向标指向北方,将指向标平移到教学楼中心,可以看出,实验楼是在教学楼的西北方,故答案为:C.【点评】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
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200米,若绘制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为()A. 1:1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C. 1:1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际距离为200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20:20000=1:1000;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昼长是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判断当地该日(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白昼渐长(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A. 南方地区夏季B. 北方地区冬季C. 青藏地区夏季D. 西北地区冬季(3)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1)B(2)A(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地该日6:06日出,19:38日落,因此该地昼长是13小时32分,白昼时间长,故选B。
(2)读图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此刻该地昼长夜短,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据天气预报截图可知,该地气温高且星期六有台风天气,因此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3)该地星期四是多云天气,适合户外活动。
故选B。
【点评】(1)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即为一天的昼长。
昼长= 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12:00—日出时刻)×2 =(12:00+日落时刻)×2 = 24小时—夜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A. 3.6℃B. 5.4℃C. 6℃D. 7.2℃(2)下列地点位于③处可视范围的是()A.②镇、乙村B.甲村、A山山顶C.⑤镇、B山山顶D.甲村、④镇(3)为了将①地的铁矿运到②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M线B.N线C.P线D.Q线【答案】(1)A(2)B(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海拔高度分别为800米-1000米,200米-400米;高差大约为600米左右,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3.6 ℃左右,故答案为:A。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 D【解析】【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中,自转方向是北逆南顺,即北极是逆时针方向,南极是顺时针方向;地球公转图中,公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
故答案为:D【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在侧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一般是在地轴北端或沿赤道用一个自左向右的箭头表示。
在极地俯视图上,如果是在北极点俯视,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如果是在南极点俯视,地球为顺时针方向自转。
2.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答案】 B【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
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3.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A. 季节的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极昼极夜【答案】 C【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 2019年2月18日,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湾区都位于(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2)下列对四大湾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京湾区位于关东平原,优良港湾众多,经济发达B. 纽约湾区位于美国东北部,濒临大西洋,交通便利C. 粤港澳湾区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D. 旧金山湾区科技力量雄厚,是“世界硅谷“所在地【答案】(1)A(2)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四大湾区分别是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中国的粤港澳湾区,均位于北半球。
故选A。
(2)粤港澳湾区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但是该地矿产资源不足,故选C。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景区()A.流水潺潺,奇峰耸立B.青山飞瀑,云雾缭绕C.山林茂密,空气清新D.湖光山色,翠竹参天(2)若估算景区实际面积,需在图中增加()A.图例B.比例尺C.指向标D.注记(3)图示区域若发展农业,可()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B.大力砍伐树木,发展林业C.开挖人工湖,增加水产养殖D.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答案】(1)C(2)B(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景区的等高距为25米,该处最高海拔300~325米之间,为丘陵;该风景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热量充足,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图示内没有奇峰,没有高山和湖泊。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不等长B.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 纬线的长度从赤道像两级逐渐递减【答案】 D【解析】【分析】解: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完整的一个圆,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南北两侧纬线长度递减,到南北两极缩小成一个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叫经线,是不完整、长度相等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不管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有无数条。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度数相加等于180度,但东西经相反。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即0°纬线。
它是划分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2.2017 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如你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什么地图()A. 世界政区图B. 世界地形图C. 世界人口图D. 世界气候图【答案】 A【解析】【分析】地图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主题的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也不一样。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3.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B点的半球位置是()A. 东半球、北半球B. 西半球、北半球C. 东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2)A点属于()A. 低纬度B. 中纬度C. 高纬度D. 南温带【答案】(1)C(2)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B点的经纬度是(40°S,10°W);由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答案为:C。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 4万平方千米B. 6371平方千米C. 5.1亿平方千米D. 960万平方千米【答案】 C【解析】【分析】解: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表面积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巨大的海洋,所以要给地球做一件外衣,所需的布料大约是5.1亿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不规则球体C. 圆形D. 椭圆形【答案】 B【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答案】(1)C(2)D【解析】【分析】(1)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B. A、B均在北半球、西半球C. 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D.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答案】 A【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A在南半球,西半球,B在北半球、东半球;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E);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甲;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此时图中P地()A. 可以清晰看到北极星B. 正是夜幕深沉C. 处于中午太阳最高时D. 位于晨昏线上(3)当图中北极圈全部处于夜半球时,则北半球的节气是()A. 夏至日B. 春分日C. 冬至日D. 秋分日【答案】(1)C(2)D(3)C【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
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并产生时差.(2)由图可知,P点位于晨昏线上的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即将迎来新的一天.(3)当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冬至日.故答案为:(1)C ;(2)D ;(3)C;【点评】(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2)北半球的季节是以二分二至月为起始月,3月21为春分日,3、4、5月作为春季;6月22日为夏至日,6、7、8月份为夏季;9月23为秋分日,9、10、11份为秋季;12月22为冬至日,12、1、2月份为冬季。
南半球和北半球春秋相反,冬夏相反。
2.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结合“历届G2O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A. 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C. 多位于南半球D. 多位于东经度【答案】 B【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为:B。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A. 1:10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C. 1:1000000D. 1:10000【答案】 D【解析】【分析】解: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数字式比例尺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B、1:100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D比例尺最大。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实际测得教学楼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为200米,若绘制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为()A. 1:10000B.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米C. 1:1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答案】 C【解析】【分析】解: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已知图上距离为20厘米,实际距离为200米,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20:20000=1:1000;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
在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需将比例尺单位进行统一,进而根据分母大小进行比较。
3.读“图甲东半球某日太阳光光照”及“图乙地球公转示意”,回答下面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120°E,23.5°N)B.C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C.按照时区的划分,B点的时刻比A点早D.图甲所表示的日期与图乙中的位置③相同(2)如图甲所示时期,有关下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俄罗斯正处于一年中寒冷的时期B.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位上涨,水量增多C.中南半岛上盛行东北季风,容易发生干旱灾害D.巴西高原上草木生长茂盛【答案】(1)D(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甲中各条经线上都没有标注度数,无法判断A点的经度数,故A错误;C点和B点不在同一条纬线上,C点不在B点的正西方向,而是在B 点的西北方向,故B错误;A点和B点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在时间上是相同的,故C错误;图甲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与图乙中的位置③相同,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在四川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东营正处于()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2)下图四点的位置与西昌最为接近的是()A.B.C.D.【答案】(1)D(2)B【解析】【分析】(1)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是北半球的冬季,东营位于北半球,正好是冬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纬线和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逐渐增大为南纬来判断,A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N;B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N;C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S;D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S;与西昌(102°E,28°N)最为接近的是B。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直射点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然后向北移动,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又向南移动,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又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日(12月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又开始向北移动,到下一年的春分又直射赤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产生了差异,因此产生了季节的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2.如下图所示,位于教学楼西北方的是()A. 图书馆B. 科技馆C. 实验楼D. 游泳池【答案】 C【解析】【分析】解: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图中指向标指向北方,将指向标平移到教学楼中心,可以看出,实验楼是在教学楼的西北方,故答案为:C.【点评】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试题(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分析】解:等高线地形图包括了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图中四个地方中,④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那么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那么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局部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A. M点位于N点的西北方向B. 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C. 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D.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时,N地昼短夜长【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M点位N点的东北方向,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160°W, 40°N,应位于西半球、北温带: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M点位于中纬度,P点位于低纬度:当太阳直射在P点所在的纬线〔赤道〕时,N点昼夜平分.故答案为:Co【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区分.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3.以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陶完成以下小题.I1O.50E〔1〕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A.山地和丘陵B .高原和平原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丘陵〔2〕 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A.2.5千米B.5千米C.10千米D.100千米【答案】〔1〕D〔2〕 C【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图中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假设M村到N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两村的实际距离是2x5=10千米.【点评】〔1〕陆地的五种根本地形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下,且地而起伏较小的地形是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起伏较缓和的是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中部明显稀疏的是高原,盆地是中间低,四周高.〔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大小看分母,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大.4.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水:河流〕.因此,以太阳光照产生的明、暗〔阳、阴〕为地名来命名的城市很多,且沿用至今.例如江苏省的江阴市位于长江南岸、陕西省的华阴市位于华山北麓.以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差异与城市名称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三题.〔1〕在古代,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绵阳、资阳位置的是〔〕A.A一一绵阳、丙一一资阳B.乙一一绵阳、丁一一资阳C.乙一一绵阳、丙一一资阳D.甲一一绵阳、丁一一资阳〔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 A.秦岭以北B.赤道以北C.长江以北D.北回归线以北〔3〕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分析,夏至日正午北坡为阳的是〔〕A.海南五指山〔19.刖B.陕西华山〔34.时C.湖南衡山〔27.即D.山东泰山〔36.1\1〕【答案】〔1〕C(2) D(3) A【解析】【分析】〔1〕由题干信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和“绵阳因靠近绵山得名,资阳因临近资水〔沱江〕得名“可知,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乙位于山南,应为绵阳:丙位于水北,应为资阳.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 〔2〕“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始终在太阳直射点以北.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SN 纬线.根据四个选项中的纬度可知,只有海南五指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此时正北向阳,是阳坡.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1〕我国大局部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南坡为阳坡,南面能够得到更多的太阳辐射,获取更多的热量.由此得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 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政务太阳位于正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政务太阳位于正北.〔3〕夏至日在每年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离太阳直射点越近,那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5.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腌祭祀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方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21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2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021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此期间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描述正确的是〔〕A.夏至玲小暑B.小暑玲夏至C.芒种玲夏至D.夏至今芒种〔2〕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传统习俗.全国各地热门的龙舟大赛是民众出行较为集中的目的地.据悉,全国TOP10龙舟赛活动地中北方城市占4席,南方城市占6席.造成龙舟赛活动地南方多,北方少的自然因素是〔〕A.北方平原大B.南方河湖多C.北方不划船D.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答案】⑴C〔2〕 B【解析】【分析】〔1〕芒种,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2021年芒种的时间是6月6日.2021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6月7日至9日,位于图中芒种〔6月6日〕玲夏至〔6月22日〕之间:故答案为:Co 〔2〕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南方地区居民的传统运动多以游游,划龙舟等为主: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点评】〔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北方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以水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主食以米饭为主,河流、湖泊较多,传统的运输方式是水运,交通工具是船舶,人们传统的运动工程是赛龙舟:北方地区以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花生,主食以面食为主.6.读图,完成以下两题.90.90°〔1〕以下关于北极地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6月22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北极地区科考最正确时间是7〜8月〔2〕图中甲的经纬度是〔〕A.〔80°N, 120°E〕B.〔80°N, 150°E〕C.〔80°N, 150°W〕D.〔80°S, 60°W〕【答案】⑴D〔2〕 C【解析】【分析】〔1〕A、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故A错误;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故B错误:C、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出现极光,故C错误;D、北极地区科考最正确时间是7〜8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适合科考,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该图为北极地区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甲位于180.以西,位于150.经线上,8CTN纬线上,甲的经纬度是〔80°N,15〔TW〕,故答案为:C.【点评】〔1〕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荣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在我国夏季时适合去北极科考站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 用符号E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7.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约是〔〕A. 900 米B. 1000 米C. 900〜1000 米D. 800〜900 米〔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白水河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B.假设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实地距离约1千米C.与甲村相比,乙村更容易开展为城镇D.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答案】⑴C〔2〕 B【解析】【分析】〔1〕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依据等高线变化情况推测可知,图中虎山的海拔高度应该在900 - 1000米之间: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o〔2〕读图可得,白水河干流大致是自东向西流,故A错误;甲、乙两村在图上的直线距离是2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2x50000 = 100000厘米=1千米,故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村与乙村相比,自然条件的优越性表现在甲村地形更平坦开阔,水资源更丰富,水路交通更便利,地质灾害较少等,甲更容易形成城镇,故C错误;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故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u【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8. 2021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北京世I园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展.“延延〞作为小主人带着各国宾朋游览延庆. 据此答复下面小题.〔1〕法国的布朗先生到世园会参观,"延延''最好为其提供一幅〔〕A.延庆地形图B.北京市交通图C.延庆政区图D.世园会游览示意图〔2〕如图是布朗先生来京期间某日天气预报图,该日北京的天气状况是〔〕A.中雨转阴B.气温日较差-7℃C.西北风4级D.空气质量状况优【答案】⑴D〔2〕 C【解析】【分析】〔1〕法国的布朗先生到北京世园会参观,“延延〞最好为其提供一幅世园会游览示意图.这样比例尺大,有指导性,有助于参观游览.其他地图对游览世园会参考价值不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该日北京的天气状况是中雨转多云,西北风四级,气温日较差29 - 22 = 7℃,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空气质量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o【点评】空气污染指数是评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组数字,它能告诉您今天或明天您呼吸的空气是清洁的还是受到污染的,以及您应当注意的健康问题.空气污染指数关注的是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气以后几小时或几天内人体健康可能受到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 — 50、51-100. 101-150. 151 — 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9.以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以下图完成以下各题.EB例•泰段z 村庄、公路、河流 -一等离我〔1〕图示区域〔〕A.①地-在山顶俯瞰泰陵B.②地-在山谷观察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C.③地-在鞍部欣赏全景D.④地-在陡崖可开展极限攀岩运动工程〔2〕甲地与泰陵之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A.50 米B.100 米C.150 米D.200 米〔3〕影响图中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气候B.河流、交通C.地形、河流D.气候、河流【答案】〔1〕B(2) D(3) C【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①地等高线凸向数值高处为山谷,不是山顶,故A错误:②地位于山谷,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故B正确:③地不是两个闭合的等高线中间部位不是鞍部,故C错误:④地等高线没有重合在一起不是陡崖,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甲地海拔大于350米小于400米,泰陵海拔大于150米小于200米: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因此甲地与泰陵之间的相对高度大约是大于150米小于250米.故答案为:D.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在山区分布极少,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平的丘陵、平原和河流沿岸地区,所以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分布的因素是地形和河流.故答案为:Co【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注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而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而.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3〕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聚落大多项选择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如平原地区是聚落的最正确选址区位,中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聚落往往比拟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区像交通路线交汇处、沿海沿河等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形成.10.绘制地图时,其图幅大小与所选比例尺的对应关系是〔〕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的大小成反比【答案】C【解析】【分析】解:绘制地图时,在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的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地图的图幅越小,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故答案为:C【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闱越大, 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实际范闱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那么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11.小明和他的朋友前往某地进行野外考察,以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用.读图答复以下小题C〔1〕当他们登上山顶甲观日出时,面向何方向最合活〔〕A. AB. BC. D 〔2〕测景山顶甲的海拔,其结果可能是〔〕 A. 1200 米 B. 1100 米 C. 1000 米 〔3〕考察途中可能遇到河流的地点是〔〕A. AB. BC« C【答案】〔1〕A (2) C (3)C【解析】【分析】〔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而对地图“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 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此题中根据“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方法可知,A 大致在甲山顶的东方,看日出要朝向东方.〔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50米,所以由此可判断山顶甲的海拔高度在900-1050之 间.〔3〕在等高线地图上,山谷最有可能发育成小河.读图可知,ABD 都位于等高线凸向低 处地方,是山脊.C位于等高线凸向高处地方,是山谷. 故答案为:〔1〕A ; 〔2〕 C : 〔3〕 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 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 高,那么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那么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 局部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12. 2021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I .中华大地共庆丰收.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丙〔1〕农民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A ,甲B .乙C ,丙 D. 7 〔2〕关于农民节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D. E D. 900 米 D. DAA.昼夜长短几乎相同B.正值夏季,气温最高C.农民们正欢欢喜喜收割小麦D.正午时分,旗杆影子在阳光下消失【答案】〔1〕C〔2〕 A【解析】【分析】〔1〕农民节当天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丙处,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北半球各地开始进入秋季,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关于农民行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这一天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几乎相同:进入秋季,气温开始降低,开始变凉;威海种植的是冬小麦,已经在6月一7月收割完了小麦:威海位于北温带,没有阳光直射,所以正午时分旗杆影子不会在阳光下消失,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由于地球的公转时,地轴始终与平而保持66.5.的夹角,所以太阳直射的地方不同,导致各地出现不一样的季节和不一样的昼夜长短,就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13.以下对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例次等骷河渝°3米A.河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B.②河段水流最快C.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3℃D.③处水流量大,适合建水电站【答案】B【解析】【分析】解: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②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最陡,水流最快,B正确:①地海拔在250-3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50-100之间,二者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因此①地和③地气温相差约2x0.6=1.2℃, C错:③ 处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水能不丰富,不宜建水电站,D错.故答案为:B【点评】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 为南方,而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 经纬网的参照而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 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答案】⑴A〔2〕 D【解析】【分析】〔1〕根据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要注意经纬度的判断:经纬度的变化 规律为:①纬度分为南纬和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②经度分为 东经和西经,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西经.甲地的纬度为〔25R, 15CTE 〕:结合题意.〔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 甲在乙的西北方向: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东西半球的划 分是以20°W 和16CT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位置靠东的比靠西 的先见到日出;由此可判定,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结合题意.故答案为:〔1〕A ; 〔2〕 D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外表 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 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 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 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5.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 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答复下面小题.A. 150°E, 25°NB. 150°W, 25°S 〔2〕关于图中各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向C. 150°E.25°SD. 150°W, 25°NB.乙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 .丁点比丙点先看到日出 14.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此时图中「地〔〕A.可以清楚看到北极星B.正是夜幕深沉C.处于中午太阳最高时D.位于晨昏线上〔3〕当图中北极圈全部处于夜半球时,那么北半球的节气是〔〕A.夏至日B.春分日C.冬至日D.秋分日【答案】〔1〕C(2) D(3) C【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并产生时差.〔2〕由图可知,P点位于晨昏线上的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即将迎来新的一天.〔3〕当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夜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时值北半球的冬至日.故答案为:〔1〕C:〔2〕 D:〔3〕 C;【点评】⑴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2〕北半球的季节是以二分二至月为起始月,3月21为春分日,3、4、5月作为春季;6月22日为夏至日,6、7、8月份为夏季:9月23为秋分日,9、10、11份为秋季;12月22 为冬至日,12、1、2月份为冬季.南半球和北半球春秋相反,冬夏相反.16.以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读图答复下面小题.〔1〕判断图示的地形类型是:〔〕A.山峰B.高原C.平原D.盆地〔2〕图中A、D两点之间的海拔相差〔〕A. 200 米B.300 米C.400 米D. 500 米【答案】⑴D(2) 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故可判断,图上表示的地形类型是盆地.〔2〕读图可知,A处的海拔为300米,B处的海拔为100米,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300 米-100 米=200 米.故答案为:〔1〕D:〔2〕 A【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那么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那么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局部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海拔是相对于海平面的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地相对于另一地的高度.〔1〕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是〔〕A. 1.2千米B. 12千米C, 120千米 D. 1200千米〔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80千米B. 260千米C. 350千米D. 500千米【答案】〔1〕B〔2〕 C【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6000米,假设甲、乙两山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其实地距离是12千米,应选B.〔2〕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a 处的海拔是在200 — 300米之间,b处海拔是6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应选C. 【点评】〔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2〕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而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18."海拔在500米以上,而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表示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及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等高线地形图包括了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图中四个地方中,④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如下图所示,位于教学楼西北方的是()A. 图书馆B. 科技馆C. 实验楼D. 游泳池【答案】 C【解析】【分析】解: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图中指向标指向北方,将指向标平移到教学楼中心,可以看出,实验楼是在教学楼的西北方,故答案为:C.【点评】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
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3.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练习题(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6月 22 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2)图中甲的经纬度是()A.(80°N,120°E)B.(80°N,150°E)C.(80°N,150°W)D.(80°S,60°W)【答案】(1)D(2)C【解析】【分析】(1)A、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故A错误;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故B错误;C、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出现极光,故C错误;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适合科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该图为北极地区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甲位于180°以西,位于150°经线上,80°N纬线上,甲的经纬度是(80°N, 150°W),故答案为:C。
【点评】(1)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
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
在我国夏季时适合去北极科考站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如下图所示,位于教学楼西北方的是()A. 图书馆B. 科技馆C. 实验楼D. 游泳池【答案】 C【解析】【分析】解:由图中的指向标可以看出,图中指向标指向北方,将指向标平移到教学楼中心,可以看出,实验楼是在教学楼的西北方,故答案为:C.【点评】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A.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 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C. 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 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答案】 A【解析】【分析】解: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通过地球仪看到这个过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无法精准测量山地的海拔,无法直接读岀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故答案为:A【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仪上有经纬网,以及假想的地轴。
2.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
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B点的半球位置是()A. 东半球、北半球B. 西半球、北半球C. 东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2)A点属于()A. 低纬度B. 中纬度C. 高纬度D. 南温带【答案】(1)C(2)A【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B点的经纬度是(40°S,10°W);由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答案为:C。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A. 80°NB. 20°NC. 0°D. 40°S【答案】 C【解析】【分析】解: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即纬度度数就越小。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纬度是0°。
故答案为:C【点评】重要的经纬线: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纬线:赤道(零度纬线,世界最长的纬线)。
南北纬90°纬线,南北极的极点。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极昼极夜到达的最北端和最南端。
2.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所示的时刻,最有可能看到日出景象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图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国家或地区中黑夜时间最长的是()A.澳大利亚B.中东地区C.南极地区D.巴西【答案】(1)B(2)C【解析】【分析】(1)B点位于晨线上,此刻该点最有可能看到日出。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这一天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所以南极地区黑夜时间最长。
【点评】(1)晨昏线是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由两部分组成即晨线和昏线。
晨线是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分界线,在晨线上的点是正好看到日出的点;昏线是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分界线,在昏线上的点是正好看到日落的点。
在判读时需注意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辨别晨线和昏线。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 自西南向东北B. 自东北向西南(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交通便利④水源充足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
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甲骨文是我国古老的象形文字,最早发现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年”字的写法见图,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
引申为一年的收成。
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①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年②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期为一年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 D【解析】【分析】解:古人用五谷成熟表示“一年”,这是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为一年,表现出了四季的变化;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图①是某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②是太阳能热水器,结合A、B 和C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A. 66.5°S,90°EB. 66.5° N,90°WC. 66.5°N,90°ED. 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B. ②点位于东半球C. ③点有极夜现象D. 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答案】(1)D(2)B【解析】【分析】(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③所在的纬线是60°S,①所在的纬线是66.5°S,②所在的纬线是80°S,排除BC两项;根据从0°经线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读图可知,①是西经,②③是东经。
由此确定,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 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A. 河流由南向北流B. 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D. 村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河流既有自北向南流,也有自西向东流;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是北高南低,村庄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答案为:B。
【点评】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平原是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3.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结合“历届G2O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A. 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C. 多位于南半球D. 多位于东经度【答案】 B【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为:B。
【点评】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
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4.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相关的是( )A. 季节的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极昼极夜【答案】 C【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C符合题意。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5.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
右图为某山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他们商定的上山路线是顺着山谷爬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
下列选项与他们的路线最相符的是()A.a→b→甲B.c→d→甲C.e→f→甲D.h→g→甲(2)他们从甲山穿越到乙山,两山的相对高度是()A.17米B.17千米C.200米D.2千米(3)他们在乙山顶游玩后,先向西北方向,再向北方下山,他们选择的路线是()A.乙→b→aB.乙→d→cC.乙→f→eD.乙→g→h【答案】(1)B(2)A(3)D【解析】【分析】(1)等高线向高处凸起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起为山脊;等高线闭合四周低中间高为山峰;等高线密集重合为陡崖。
(2)相对高度是两地形区绝对高度(海拔)的差。
(3)地图上的指向标指向正北,因此符合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断规律。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
(3)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法有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和基本定向法。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按照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
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向。
6.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中纬度B.乙地位于高纬度C.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D.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答案】(1)C(2)A【解析】【分析】(1)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所以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丙点,故答案为:C。
(2)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纬度都是50°,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丙地是50°N,是五带中的北温带,丁地是南纬50度,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答案为:A。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7.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1)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住在这里的因纽特人为白种人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6月 22 日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2)图中甲的经纬度是()A.(80°N,120°E)B.(80°N,150°E)C.(80°N,150°W)D.(80°S,60°W)【答案】(1)D(2)C【解析】【分析】(1)A、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为黄种人,故A错误;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故B错误;C、6月22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出现极光,故C错误;D、北极地区科考最佳时间是7~8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地区气温较高,适合科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该图为北极地区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甲位于180°以西,位于150°经线上,80°N纬线上,甲的经纬度是(80°N, 150°W),故答案为:C。
【点评】(1)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六个月是无昼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
其余半年是无夜的白昼。
在我国夏季时适合去北极科考站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
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8.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在文献中发现,每年某日的正午太阳光会恰好照亮阿斯旺一口深井(北回归线上)井底的水面,而不在井壁上留下一点影子,此时位于其北面的亚历山大城的一座方尖塔会在地面上投下影子(图1)。
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埃拉托色尼通过文献资料推测地球的形状是()A. 圆形B. 球体C. 椭圆D. 方形(2)出现图1现象这天,地球在图2中的位置是()A. ①B. ②C. ③D. ④(3)图1中亚历山大城方尖塔影子朝向()A. 正东B. 正南C. 正西D. 正北【答案】(1)B(2)D(3)D【解析】【分析】(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