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运动系统总结
运动系统自我总结
![运动系统自我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a80d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9.png)
运动系统自我总结1. 引言运动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等组织构成,起着支持身体、保持姿势、进行运动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运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总结,本文将对我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归纳。
2. 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为运动系统提供了稳定的支撑结构,肌肉则通过收缩与放松来实现运动。
关节则连接了骨骼,使得骨骼能够在运动中相互连接和移动。
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支持身体:骨骼和肌肉通过共同作用,为身体提供支持和保持正常的姿势。
- 进行运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相对运动,实现身体的运动。
- 保护内脏:骨骼作为身体的保护壳,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的伤害。
3. 运动系统的发育与适应性运动系统在人类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骨骼和肌肉会随着生长而逐渐发育壮大。
正常的运动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增强运动系统的适应性。
另外,在长期的运动中,运动系统也会发生适应性改变。
例如,进行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增强肌肉的耐力;进行重力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增强骨骼的强度。
这些适应性改变有助于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和素质。
4. 运动系统常见问题与预防运动系统也会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运动系统问题及其预防措施:4.1 骨骼问题•骨质疏松:通过增加钙的摄入和进行适当的运动,如重力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骨折:注意避免外力的过度冲击,如防止跌倒和注意运动技巧。
4.2 肌肉问题•肌肉劳损: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可以预防肌肉劳损。
•肌肉萎缩:定期进行锻炼,保持肌肉的运动功能,可以预防肌肉萎缩。
4.3 关节问题•关节炎: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和体重,避免过度负荷关节,可以预防关节炎。
•关节扭伤: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控制运动强度,避免突然运动,可以预防关节扭伤。
5. 运动系统的保养与训练为了保持良好的运动系统功能和健康状况,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系统保养和训练。
运动系统的总结
![运动系统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e3bb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2.png)
运动系统的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它是支撑和推动人体运动的基础,起着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维持姿态和平衡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深入探讨其重要性和影响。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基础的组织系统之一,由骨骼和关节构成。
骨骼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使得身体能够保持立体结构和稳定姿势。
骨骼还起着储存钙离子的作用,维护酸碱平衡,促进血液的形成等。
关节则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结构,使得骨骼能够相互连接并灵活运动。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是人体内最为发达和灵活的系统之一。
肌肉负责产生力量,实现身体的运动。
肌腱则将肌肉与骨骼相连,起到转移力量和传递运动的作用。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分别在不同部位和器官起作用。
骨骼肌是我们平时常见的肌肉,负责我们日常的运动活动,包括走路、跑步、举重等。
3. 运动的重要性运动对于人体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运动,身体能够得到锻炼,提高耐力、力量和灵敏性。
运动还能增强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肺功能。
此外,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运动还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感染风险。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
4.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保健运动系统也面临着各种疾病和损伤的风险。
骨骼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骨折等。
肌肉系统则容易受到拉伤、扭伤等运动损伤。
为了保护运动系统,我们应该注意适当的锻炼和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和不当运动。
此外,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营养补充也对于骨骼和肌肉的健康至关重要。
5. 运动系统和健康的关系运动系统的健康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
良好的运动系统能够支撑身体,提供坚实的起点和运动基础。
运动系统的良好状态还能预防和缓解许多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运动系统的健康,注重锻炼和运动。
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51c9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f.png)
运动系统知识点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部分,它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各个知识点,包括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肌肉系统的构成与作用以及关节系统的类型与运动方式。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多个骨骼组成。
其主要功能包括:1.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系统能够形成人体的保护壳,保护内脏器官不受外界冲击的伤害。
2. 提供机械支持:骨骼系统能够使人体维持正常的体形和姿势,提供运动的基础支持。
3. 产生血液细胞:骨髓是血液细胞的产生地,通过骨髓造血可以维持健康的血液系统。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成的,主要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其主要功能包括:1. 产生力量和运动: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骨骼系统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行走、举重等。
2. 维持姿势:肌肉能够通过持续的轻微收缩,使人体保持特定的姿势和姿态。
3. 调节内脏器官: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中,能够对其进行调节,例如消化系统的蠕动。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是骨骼的连接部分,将骨头连接在一起,并允许骨头间的相对运动。
其类型与运动方式包括:1. 滑动关节:骨头在关节腔内相互滑动,如指骨间关节。
2. 旋转关节:骨头围绕一个中心轴进行旋转,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3. 弹球关节:关节头与关节窝之间有凸凹结构,使骨头能够在多个平面上进行运动,如肩胛骨与锁骨的关节。
4. 椎间关节:主要连接椎骨,有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总结:运动系统是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的。
骨骼系统提供支撑和保护功能,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和运动,关节系统连接骨头并允许骨头间的相对运动。
这三个系统协同工作,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活动。
了解运动系统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运动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七年级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864f1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1.png)
七年级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骨骼以及关节等构成。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运动系统知识是一项重要任务。
本篇文章将着重总结七年级运动系统的知识点,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人体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骨骼、软骨和连接骨骼的韧带组成。
主要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和运动,同时,还能储存钙质和产生红血球。
以下是七年级骨骼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 骨骼的结构:骨头的构成主要由骨质和骨髓组成,而骨骼是由多个骨头组成的结构体系。
2. 骨头的分类:人体的骨头根据形状和位置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和运动,同时还能储存钙质和产生红血球。
4. 韧带和软骨:韧带是连接骨头和骨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软骨是连接骨头和骨头之间的连接器。
二、人体肌肉系统人体肌肉系统主要由肌肉和肌腱组成,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可以帮助人体进行各种运动活动。
以下是七年级肌肉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 肌肉的组成: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具有收缩性。
2. 肌肉的分类:根据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将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 肌肉的作用:肌肉可以帮助人体进行各种运动活动,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产热等。
三、人体关节系统人体关节系统由骨头、韧带、滑膜和肌肉组成,其中关节是骨头之间的连接部分。
以下是七年级关节系统的主要知识点:1. 关节的分类:根据关节的活动自由度,可以将其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球-and-socket关节等。
2. 关节的结构:关节由骨头、韧带、滑膜和肌肉组成。
3. 关节的作用:关节可以使骨头之间进行灵活的连接,使身体能够进行多样化的运动。
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都有各自不同的结构和作用。
通过本篇文章的总结,希望同学们对七年级运动系统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443e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0.png)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是人体进行运动和保持姿势的重要结构。
在运动系统中,骨骼提供了支撑和保护作用,肌肉提供了力量和运动能力,关节则起到连接和运动调节作用。
下面将对运动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骨骼系统1. 骨骼的结构:人体中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主要包括躯干骨(头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上肢骨(肩胛骨、锁骨、上臂骨、桡骨、尺骨、掌骨和指骨)、下肢骨(髋骨、大腿骨、膝盖骨、小腿骨、踝骨、跗骨和趾骨)。
2.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保护、血液生成和储存。
骨骼可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提供身体的形态和姿势,保护内部重要器官,如心脏、肺部等,参与血液生成和储存矿物质。
3. 骨骼的生长:人体的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长度是通过骨骺的生长和骨骨质的新陈代谢来完成的。
骨骺的生长是通过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软骨基质的沉积而完成的。
4. 骨骼的代谢:骨骼的代谢过程包括骨骨质的吸收、沉积和再生。
骨骨质的代谢与体内的磷、钙浓度有关,受到激素和维生素的调节。
5. 骨折与愈合: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通常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骨折愈合分为愈合性愈合和瘢痕性愈合,前者是指骨折部位按生理过程连接愈合,后者是指骨折部位有瘢痕组织连接。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肌肉主要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保持姿势,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器官和血管内壁,负责调节器官和血管的张力,心肌则是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 肌肉的结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内含有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是肌肉的收缩单位。
肌肉和骨骼的连接是通过肌腱完成的,肌腱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3. 肌肉的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进行运动,同时也可以调节体温,对骨骼系统和内脏器官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4. 肌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分为等长收缩和等长松弛,等长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力量增加;等长松弛是指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力量减小。
运动系统总结文案范文
![运动系统总结文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181f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f.png)
一、前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运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丰富业余生活,我们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一系列运动活动。
现将运动系统总结如下:一、活动开展情况1. 开展形式多样化我们单位运动系统活动形式丰富,包括晨跑、羽毛球、篮球、足球、瑜伽、健身操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2. 定期举办活动我们单位每周至少举办一次集体运动活动,确保员工每周至少参与一次运动。
3. 鼓励员工参加各类比赛我们单位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类比赛,提高员工的竞技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活动成果1. 员工身体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参加运动活动,员工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2. 员工心理素质得到锻炼运动过程中,员工学会面对挑战,勇于拼搏,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3. 增强团队凝聚力通过共同参与运动活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紧密,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运动时间不足。
(2)运动场地设施有待完善。
(3)部分运动项目组织不够规范。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员工对运动活动的认识,增强参与积极性。
(2)加大投入,改善运动场地设施,满足员工运动需求。
(3)加强组织管理,规范运动项目,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运动系统建设,为员工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
同时,我们将不断提高运动活动的组织水平,让更多员工受益,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通过本次运动系统总结,我们认识到运动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员工身心健康,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助力单位发展。
运动系统的实习报告
![运动系统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a8403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2.png)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某运动系统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热衷于运动科技领域的学生,我一直关注着运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某运动系统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运动系统的原理、技术应用,以及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了解运动系统的研发流程: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运动系统的研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测试与调试等环节。
(2)参与运动系统硬件调试:我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运动系统的硬件调试,确保硬件设备正常运行。
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调试工具,并掌握了基本的故障排查方法。
(3)学习运动控制系统软件:我跟随软件工程师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了解了运动控制算法、传感器数据处理等知识。
(4)参与项目讨论:我积极参与项目讨论,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如何优化运动系统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2. 实习收获(1)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运动系统的原理、技术应用,为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运动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编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团队协作: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4)沟通能力:通过与导师、同事的沟通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沟通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我对运动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各项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今后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首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
在实习过程中,导师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学校,为我提供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e8ba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0.png)
幼儿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一、幼儿运动系统概述幼儿运动系统是指幼儿身体内肌肉、骨骼、关节等组成的系统,通过这些器官的协调运动,使幼儿能够进行行走、奔跑、跳跃、投掷等各种动作。
在幼儿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运动系统的发展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运动系统发育的特点1. 幼儿运动系统的生长速度较快:在幼儿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远快于其他器官,因此幼儿的身体常常显得笨拙,不够灵活。
2. 幼儿运动系统的协调性差:幼儿的运动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肌肉控制和神经反应等都不够成熟,所以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性相对较差。
3. 幼儿运动系统的塑性强:幼儿运动系统对运动刺激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塑性,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阶段1. 初生期至一岁:在这个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抓握和挥手等动作,逐步发展手部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2. 一岁至三岁: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会行走和奔跑,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速度加快,身体姿态逐渐稳定。
3. 三岁至六岁:这个阶段是幼儿运动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幼儿逐渐掌握基本的跳跃、投掷和抓握等动作,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完成度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开始逐渐完善。
四、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评估1. 行走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步态、平衡和速度等指标来评定幼儿的行走能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干预。
2. 抓握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度来评价抓握能力,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3. 跳跃和投掷能力评定:通过观察幼儿的跳跃高度和投掷准确度等指标来评价幼儿的跳跃和投掷能力,帮助幼儿提高运动技能。
五、幼儿运动系统的保护和促进1. 合理膳食和营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2. 合理的体育锻炼:家长和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适合自身年龄特点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3. 定期体检和评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运动能力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运动系统发育方面的问题。
运动系统实验知识点总结
![运动系统实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31ad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0.png)
运动系统实验知识点总结1. 简介运动系统是生物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是人体实现各种运动的基础。
通过实验研究运动系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运动的机理和规律,为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骨骼、肌肉和关节三个方面对运动系统实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讨论。
2. 骨骼系统实验知识点骨骼系统是人体运动的基础结构,骨骼的结构和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骨骼系统实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骨骼发育和生长、骨骼损伤和修复等方面。
2.1 骨骼的结构和功能骨骼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成骨细胞、原骨细胞、软骨细胞和骨髓细胞等。
骨骼的结构包括骨质和骨骺,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储存矿物质和造血等。
实验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骼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形态,进一步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
2.2 骨骼的发育和生长骨骼的发育和生长是人体早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胎儿期的骨骼形成和婴幼儿期的骨骼生长。
实验中可以通过检测胎儿骨骼发育的各个阶段和婴幼儿骨骼增长的速度和方式,了解骨骼的发育和生长规律。
2.3 骨骼损伤和修复骨骼损伤和修复是人体运动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实验中可以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或体外培养系统,模拟骨折、骨裂、骨质疏松等损伤情况,研究骨骼的损伤机理和修复过程,寻找预防和治疗骨骼损伤的方法。
3. 肌肉系统实验知识点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对人体的力量和协调性具有重要影响。
肌肉系统实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机理、肌肉的代谢和适应等方面。
3.1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包括肌原纤维、肌肌纤维和肌肉腱。
肌肉的结构包括肌肉的形态、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等,肌肉的功能包括肌肉收缩和松弛、肌肉的力量和速度、肌肉的协调和节律等。
实验中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肉的微观结构和细胞形态,探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
![《人体解剖学》第二章运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488ce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c.png)
本章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引人注目的一章,运动系统。我们将深入探讨骨骼 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骨骼系统
骨骼结构
骨骼由骨头和关节组成,形成了人体的骨架。
骨骼的功能
骨骼提供了身体的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的功能。
骨骼系பைடு நூலகம்的分区和分类
骨骼系统根据不同部位进行分区和分类,如颅骨、胸骨和骨盆等。
3 关节炎
关节炎是关节的炎症,会 导致关节疼痛和运动受限。
总结
运动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 系统。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实现人体运动的各种功能。
3
关节系统的分类
关节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滑囊关节、球窝关节和齿状关节等。
运动系统的相互作用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关节系统
提供支撑和保护 提供动力和控制运动 允许骨头之间的运动和保持稳定
运动系统的疾病与异常
1 骨折
骨头的断裂,通常由外力 造成。
2 肌肉损伤
肌肉拉伤或损伤,可能导 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肌肉系统
肌肉结构
肌肉由肌纤维和肌腱组成,是人 体生运动的动力来源。
肌肉的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完成运动, 并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肌肉系统的分类
肌肉按照位置和功能的不同进行 分类,如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关节系统
1
关节的结构
关节是骨头之间的连接点,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2
关节的功能
关节允许骨头之间的运动,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运动系统必考知识点总结
![运动系统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a274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d.png)
运动系统必考知识点总结一、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的组成:骨骼系统由骨骼、韧带、关节和软骨组成。
2. 骨骼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存储矿物质和造血。
3. 骨骼系统的结构:骨骼由骨头、关节和软骨组成,骨头由骨质和骨髓组成,关节是两块骨头的连接点,软骨是骨头表面的保护层。
4. 骨骼系统的发育:骨骼系统在人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胎儿时期,骨骼主要由软骨构成,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被骨质替代。
5. 骨骼系统的疾病: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包括骨折、骨质疏松、骨髓炎等。
6. 骨骼系统的保养:适量的体育锻炼和摄入足够的营养对骨骼系统的保养非常重要,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和受伤。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的组成: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肉骨骼组成。
2. 肌肉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运动、保护内部器官、保持姿势和维持体温。
3. 肌肉系统的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构成,肌肉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
4. 肌肉系统的发育:肌肉系统在人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锻炼和营养的摄入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5. 肌肉系统的疾病:常见的肌肉系统疾病包括肌肉疼痛、肌肉拉伤、肌无力等。
6. 肌肉系统的保养:适量的体育锻炼对肌肉系统的保养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适量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三、运动系统的协调1. 运动系统的协调:运动系统的协调是指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在运动中协调配合的能力。
2. 运动系统的复合运动:复合运动是指多个肌肉群协同作用的运动。
3. 运动系统的协调训练方法:坚持锻炼,适当调整姿势,控制动作幅度,加强重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系统的协调。
四、运动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1. 运动系统疾病的预防:适量的运动是预防运动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注意保持姿势正确,避免过度使用和受伤。
2. 运动系统疾病的保健:热身运动和放松训练对运动系统的保健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适量摄入保健食品和营养物质。
五、运动系统的功能调节1. 运动系统的功能调节:运动系统在运动中能够通过改变骨骼和肌肉的姿势、力度和速度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运动系统实训报告
![运动系统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8e1a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6.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解剖学实验,使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今后从事体育运动和医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19日三、实训地点学校解剖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运动系统概述(1)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系统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行走、奔跑、跳跃、攀爬等。
2. 骨骼系统(1)骨骼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组成,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
(2)骨骼系统的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储存血液、制造红细胞、产生激素等。
3. 肌肉系统(1)肌肉系统的组成:肌肉系统由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组成。
(2)肌肉系统的功能:肌肉收缩产生动力,使骨骼产生运动。
4. 关节系统(1)关节系统的组成:关节系统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韧带组成。
(2)关节系统的功能:连接骨骼,使骨骼产生灵活的运动。
5. 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2)神经系统的功能:传递神经冲动,协调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运动。
五、实训过程1. 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
2. 解剖骨骼,观察骨骼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3. 观察肌肉模型,了解肌肉系统的基本结构。
4. 解剖肌肉,观察肌肉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5. 观察关节模型,了解关节系统的基本结构。
6. 解剖关节,观察关节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7. 观察神经系统模型,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8. 解剖神经系统,观察神经系统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骨骼系统通过解剖骨骼,了解到骨骼系统的基本结构,如骨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例如,脊柱具有保护脊髓、支持身体和缓冲震荡的作用。
2. 肌肉系统通过解剖肌肉,了解到肌肉系统的基本结构,如肌肉的形态、大小和功能。
例如,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
运动系统总结
![运动系统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baa0e00975f46527d3e139.png)
2 分别经弓状线以上和弓状线以下腹直肌切口到腹腔膜依此 经哪些层次?
腹直肌鞘后层的下端游离,形成一凸向上方的的弧形下缘,称弓状线。 弓状线一下的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弓状线以上→
弓状线以下→
1·从弓状线以上由腹直肌切入腹腔需要经过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 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腹腔
一头雾水?
先归纳复习肱骨以及其上附着的肌肉
肱骨上段(躯干 肌,上肢带肌 止 于)
肱骨小结节嵴 肱骨大结节嵴 肱骨大结节 肱骨小结节
肱骨下段(前臂 肌 起于)
肱骨外上髁 肱骨内上髁
背阔肌 大圆肌 胸大肌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肱桡肌 后群浅层肌 旋后肌
前群第一层肌(除肱桡肌) 第二层肌
骨头构成。
2)关节面、囊、腔的特点:
a:肩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头大,肩胛骨关节盂浅仅能容纳 关节头的1/3~1/4;髋关节的关节囊坚韧致密,可包罩股骨颈的内侧 2/3;
b:肩关节的关节囊膨出滑膜鞘、滑膜囊以利于肌腱活动,髋关节的髋 臼窝内充填有脂肪组织,以保温和润滑;
c:肩关节囊上壁仅有喙肱韧带和肌腱加入增加稳定性,而髋关节周 围有5条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牵拉三角肌肱二头三头肌牵拉2中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1近端向外向上移位三角肌喙肱肌牵拉2远端向内上移位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三诊断1伤后上臂出现短缩成角旋转畸形
第三组:王翠娅 王静茗 刘希茂 盛莹莹 徐太文 2014.4.15
1.比较肩关节和髋关节的结构特点
异: 1)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髋关节由髋臼与股
臂肌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肌
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讲解
![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5fa1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0.png)
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讲解一、运动系统概述1. 运动系统的构成运动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主要由骨骼、肌肉、韧带和关节四大部分组成。
骨骼提供了身体的框架,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并参与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肌肉是骨骼的“动力源”,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从而促进身体的运动;韧带连接骨骼和骨骼,保持骨骼的相对位置,是骨骼的“胶水”;关节连接骨骼,使得身体的部分或整个能够运动。
2.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支持、保护、保持身体姿势、促进运动和生产红血细胞。
通过这些功能,运动系统能够使人体保持正确姿势、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以及承受外部压力和力量。
3. 运动系统的协调运动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协调的,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
例如,如果肌肉受到损伤,就会影响其对骨骼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导致身体运动功能下降。
因此,保持运动系统的健康和协调运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结构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由206块骨头组成。
骨骼分为躯干骨和四肢骨两大类,分别构成了人体的主要部分。
2. 骨骼的功能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附着点,参与体温调节和血液生产。
此外,骨骼还能储存钙和磷等矿物质,对于维持人体酸碱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
3. 骨骼的生长骨骼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生长和衰老。
在生长期,骨骼会逐渐增长,并不断变形和转化。
而在骨骼的衰老期,骨骼会逐渐萎缩和变脆,容易受到外部伤害。
4. 骨骼的损伤和修复骨骼损伤主要包括骨折、骨裂和脱位等。
发生骨折后,骨头会逐渐愈合并恢复原有的形态。
骨骼修复主要包括愈合阶段和重塑阶段,整个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三、肌肉系统1. 肌肉的种类和结构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参与人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主要位于内脏器官中,具有自主收缩的特点,而心肌是心脏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 肌肉的收缩机制肌肉的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引起肌肉内蛋白丝细胞的运动而实现的。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3138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8.png)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它们密切协调合作,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和活动。
本文将对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运动系统的基础框架,包括骨骼、韧带、软骨等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1. 提供机械支撑:骨骼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保持身体的立正姿势。
2.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通过形成骨壳的方式,包围和保护内脏器官,如头骨保护脑部。
3. 产生血液细胞:骨骼内部含有骨髓,可以产生血液细胞,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构成,它与骨骼系统紧密连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实现人体的运动。
以下是肌肉系统的要点:1. 分类: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骨骼的运动,平滑肌和心肌则分别存在于内脏器官和心脏中。
2. 肌肉收缩:肌肉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得肌纤维收缩和伸展,从而产生力量推动身体的运动。
3. 肌肉协调:肌肉系统中的不同肌肉可以协同工作,形成肌肉链条,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连接了骨骼系统中的骨头,使得骨头能够相对运动。
以下是关节系统的关键信息:1. 类型:关节根据结构和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2. 功能:关节能够使身体的骨头在各个平面上进行运动,如弯曲、伸展、旋转等,从而实现身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动作。
3. 稳定性和灵活性:关节既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又需要提供足够的灵活度,以适应不同的运动要求。
综上所述,运动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骨骼系统提供了机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肌肉系统通过收缩和伸展产生力量,实现运动,关节系统连接骨头,使其能够相对运动。
运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合作,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运动。
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系统的总结报告范文
![运动系统的总结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7877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5.png)
运动系统的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运动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人体的运动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运动系统进行总结,探讨其结构、功能和主要相关疾病,并提出促进运动系统健康发展的建议。
二、运动系统的结构运动系统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为身体提供结构支撑和运动基础。
肌肉系统则由肌肉组织和肌腱组成,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实现人体的运动。
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信号的传递,调控骨骼肌肉的运动。
三、运动系统的功能1. 运动能力:运动系统使人体可以站立、行走、跑跳等各种运动功能。
2. 维持姿势:通过骨骼系统的支持和肌肉系统的收缩,运动系统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3.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系统可以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脑部,胸廓保护心脏和肺部。
4. 储存矿物质:骨骼系统可以储存钙、磷等矿物质,供给身体各处需要。
四、运动系统相关疾病1. 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骨骼系统中钙质流失过多,致使骨密度降低,易引发骨折等问题。
2. 肌肉萎缩症:肌肉组织无法正常发育和功能减退,导致肌肉无力、偏瘫等症状。
3. 脊柱侧弯:骨骼系统发育不均匀,使得脊椎呈现侧弯,影响身体姿势和运动功能。
五、促进运动系统健康的建议1. 平衡膳食:合理摄取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以维持骨骼健康。
2. 适度运动: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促进肌肉发育和骨骼强化。
3.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休息,有助于肌肉组织的修复和恢复。
4. 避免姿势劳损:正确坐立、行走和举重等动作,减少姿势对运动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5.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
六、结论运动系统作为人体的基本系统之一,对人体的运动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运动系统的总结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促进运动系统的健康发展。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2550e7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8.png)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一、简介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下文将对大一运动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构成:骨头、韧带、关节和软骨等。
2. 骨骼的功能:提供支持和保护器官,参与运动和姿势调节。
3. 骨骼结构: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4. 骨头连接方式:固定关节和可动关节。
5. 骨骼发育:骨骼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肌肉系统1. 肌肉的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 骨骼肌的结构:肌纤维、肌束和肌肉。
3. 肌肉收缩:肌肉的原理和机制。
4. 肌肉组织的代谢:肌肉疲劳和恢复。
5. 肌肉的训练:肌肉的增长和发展。
四、关节系统1. 关节的类型:滑动关节、球窝关节和齿轮关节等。
2. 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和滑膜等。
3. 关节的运动:屈曲、伸展、旋转等。
4. 关节的保护:关节的保护方法和常见运动损伤。
五、运动系统协调与训练1. 运动系统的协调: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的协同工作。
2. 运动系统的保护: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恢复活动的重要性。
3. 运动系统的训练: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以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六、总结通过对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在运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和机制,为日常健康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以上是对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运动能力和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系统总结
![运动系统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9057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3.png)
运动系统总结1. 引言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项基本功能,通过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协调运动,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活动。
运动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总结和介绍。
2. 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
2.1 骨骼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和保护器官,由206块骨头组成。
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头骨、躯干、上肢和下肢。
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储存矿物质和产生血液。
2.2 肌肉肌肉是运动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负责产生力量,使骨骼进行运动。
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我们主要运动时使用的肌肉类型,能够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
2.3 关节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使骨骼能够相互运动。
关节分为三个类型:滑动关节、球-and-socket关节和铰链关节。
每个关节都由韧带、滑膜和关节软骨组成,以增加运动的顺畅性和稳定性。
3. 运动系统的功能3.1 运动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骨骼提供了支撑和保护,肌肉负责产生力量和动作,关节使骨骼相互连接,使身体能够进行复杂的运动。
3.2 姿势和平衡运动系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通过骨骼和肌肉的协调作用,我们能够保持站立、坐姿和其他各种姿势。
此外,运动系统还通过平衡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合作,使我们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
3.3 运输和保护运动系统还在运输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骨骼内部的红骨髓可以产生血液细胞,起到运输和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此外,骨骼还能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脑部和肋骨保护心脏和肺部。
4. 运动系统的疾病和保健4.1 运动系统疾病运动系统可能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
例如,骨折、关节炎和脊柱畸形等影响其结构和功能。
在面对这些疾病时,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4.2 运动系统保健保持运动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持运动系统健康的方法:•适当的锻炼:通过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密度和关节灵活性。
运动系统解剖考点总结
![运动系统解剖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3e6e0a69dc5022abea007b.png)
运动系统一、重点内容人体解剖学预计出题的分值在20分左右。
重要考察章节为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与临床疾病相关联的考点。
如:脑颅和面颅组成、各种椎骨的特点、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股管及股三角;重要的动脉的分支分布及止血点、四肢浅静脉;臂丛神经损伤后“猿手、爪型手、垂腕”及下肢神经损伤后的“仰趾足、马蹄内翻足”有关的知识点。
二、学习方法1.春节前听一遍基础班网课+刷题+纠错。
2.考前一个月再听一遍冲刺班网课+刷题+纠错。
3.目标拿下15分,并为内外妇儿助力。
01运动系统考分预测运动系统考分预测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征。
脑颅骨和面颅骨的名称和重要结构。
四肢骨的重要结构及临床损伤特点。
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及骨盆组成。
膈肌裂孔及内容物。
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腋窝、腕管、股三角的组成及走形的结构。
骨学与关节学成人有206块骨。
一、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中轴骨(颅骨和躯干骨)和附肢骨(四肢骨)。
按发生分类:膜化骨和软骨化骨。
按形态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按部位分类2.按形态分类(1)长骨:一体两端,主要见于四肢。
(2)短骨:短柱状或立方形,腕骨和跗骨。
(3)扁骨:呈板状构成腔壁,颅盖骨和肋骨。
(4)不规则骨:如椎骨;含气骨如上颌骨、筛骨等。
二、骨的构造骨有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1.骨质:由骨密质和骨松质构成。
2.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被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质表面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骨折时骨膜参与骨折的修复愈合。
3.骨髓(1)红骨髓胎儿和幼儿全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成人的红骨髓位于长骨的两端及各种骨的骨松质中,临床上进行骨髓穿刺常选胸骨和髂后上棘等处。
(2)黄骨髓无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三、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一)关节的基本结构1.关节面:关节头(凸)、关节窝(凹)、关节软骨2.关节囊:包在关节的周围,两端附着于与关节面周缘相邻的骨面。
运动系统工作总结范文
![运动系统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15cd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6.png)
摘要:在过去的一年里,运动系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运动系统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1. 严格遵守国家体育政策,积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方针,全面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
2. 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 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二、具体工作总结1. 体育教学工作(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设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举办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比赛,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
2. 体育赛事组织(1)举办校级运动会,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运动会期间,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优异成绩。
(2)组织校际体育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3)举办各类体育单项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体育设施建设与维护(1)加大体育设施投入,改善体育场地条件。
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2)加强体育设施维护,确保体育设施安全、可靠。
4.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1)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体育师资队伍。
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开展教师评优评先活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不足,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2. 改进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4. 改进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成年人的骨由1/3的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和粘多 糖蛋白)和2/3的无机质(主要是磷酸钙等)组成。 骨既坚硬而又有一定弹性。
幼儿的骨 有机质相对多些,故较柔韧,易变形,遇到 暴力,可发生不完全性骨折。 老年人骨无机质相对较多些,骨的脆性较大,稍受暴 力即易骨折。
加强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骨性口腔 由上、下颌骨等组成,围成牙槽突及牙齿, 与鼻腔以硬腭相隔。
下颌骨的关节突 与颞骨的下颌 窝构成颞下颌 关节,能作开 口、闭口动作。 它不仅具有咀 嚼功能,并参 与发言和语言 等活动。
(二)躯干骨51块
椎骨:(颈柱7;胸 柱12;腰柱5;骶 骨1;尾骨 1)共 26 肋骨:24,除11和 12对肋骨外,通 过肋软骨与胸骨 相连 胸骨:1
颅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两部分。由23块形 状不同的骨组成。 除下颌骨及舌骨外, 其余各骨借缝或软 骨牢固相连,起着 保护、支持和容纳 脑,感觉器官以及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 统的起始部分。
(1)脑颅:脑颅由额骨、顶骨、颞骨、枕骨和蝶骨等共同 围成颅腔。脑颅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
颅盖骨 均为扁骨, 各骨之间以结缔 组织相连称之为 缝。初生婴儿颅 骨骨化未完成, 各骨之间的间隙 为结缔组织膜所 填充称颅囟。分 额囟(前囟)和 枕囟(后囟)。 生后1~2岁时愈 合。
三
骨骼的分布组成
人体共有骨206块,各骨以骨连结互相结合构成骨骼, 按部位不同,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一)颅骨29块
脑颅骨:额、蝶骨、枕、筛、顶2 、颞2 共8 面颅骨: 上颌2、下颌1、鼻2、泪2、颧2、犁1、下鼻 甲2、腭2、舌骨1 共15 听小骨:锤骨2、砧骨2、镫骨2,共6
第二节
骨骼肌
运动系统中叙述的肌肉均属横纹肌,又称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分布在人体内的每块 肌肉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 并附有血管和淋巴管。 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牵引附着的骨,使关节产生运 动。
一 肌肉的一般形态与功能
1 肌肉的形态与分类
分布于人体内各块肌肉的部位和功能不同,肌肉的大 小,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大致上分为长肌、短肌、 阔肌、轮匝肌四种。
长肌的腹呈梭形,肌腱呈索状;
阔肌的肌腹呈薄片状,肌腱呈膜状,称腱膜。
2 肌肉的起止点和配布
肌肉分布在关节的周围,通常以两端附着于两 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 关节。肌肉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而产生 运动。
(1)起点或定点、止点或动点 通常把接近身体正中线的肌肉附着点称为肌肉的起点; 把另一端的附着点称止点。 (2)肌肉的配布 肌肉的配布的特点与人体直立姿势,行走、劳动及身 体重心位置有关,一切复杂运动总是由作用不同的 肌群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来实现的。 (3)肌肉的辅助结构 在肌肉周围,有许多辅助结构。协助肌肉进行活动,包 括筋膜和腱鞘等。
肌肉的形态
长肌多分布在四肢,收缩时可引起大幅度的运动。
短肌多分布在躯干深部,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阔肌扁而薄,多分布在胸壁、腹壁。除运动外,对内脏 器官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轮匝肌主要由环形的肌纤维构成,位于眼裂,口裂的周 围,收缩时可以关闭孔裂。
肌腹和肌腱 :每块骨骼肌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肌腹 外包有结缔组织外膜。肌外膜进入肌腹内将其分 割为较小的肌囊。 肌腱 位于肌腹两端,由平行的胶原纤维囊构成,色白, 坚韧,无收缩能力,肌肉一般以腱附着在骨骼上。
第二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由骨和骨连结以及骨骼肌组成。 骨通和骨连结组成骨骼系统,构成人体的支架。 骨骼肌附着于骨,收缩时牵动骨骼,引起各种运动。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维持人体的基本轮廓,并有支持和 保护功能,如颅支持和保护脑,胸廓支持和保护心、 肺、脾、肝等器官。 运动系统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进行活动的。
3 收缩四 骨骼肌的肌肉收缩 (一)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1 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时可发生长度和张力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取 决于肌肉是否能自由地缩短。 (1)等张收缩 是指肌肉收缩时仅表现为肌肉长度缩 短,而肌肉的张力不变。
(2)等长收缩 化。
脊柱4个弯曲 脊柱从侧面观, 可见脊柱呈颈、 胸、腰、骶4个 弯曲(颈、腰 曲突向前,胸、 骶曲突向后), 使脊柱形似弹 簧,可减少运 动时对脑的振 荡。
(2)胸廓: 胸廓由胸部脊柱,12对肋 骨和一个胸骨构成。 侧壁有12对弯曲成弓状的 肋,肋骨后端与胸椎构 成关节,1~7肋骨前端 以肋软骨与胸骨构成关 节,8~10肋软骨不直 接连于胸骨,而连于上 位肋软骨,形成左右两 肋弓,第11、12肋骨前 端游离称浮肋。
(三)四肢骨51块
上、下肢骨分为肢带部和游离部。上、下肢在运动功能上分工不 同,在形态上各有特点。上肢轻巧,关节松弛,附属结构少,运动灵 活;下肢支撑体重,便于行走,其骨骼形体坚实粗壮,关节结构稳固, 连接紧密。
1、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组成:分为上肢带骨和自 由上肢骨。 上肢带骨:① 锁骨 ②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① 肱骨;② 尺骨;③ 桡骨;④手骨;
二
人体骨骼肌的分布
1、头肌 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二部。 2 躯干肌 分为背肌、颈肌、膈肌、腹肌及会阴肌。 3 四肢肌
(1)上肢肌:上肢肌可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 手肌四部。
(2)下肢肌:下肢肌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 和足肌。
三 骨骼肌的特性
骨骼肌特性有以下几方面:
1 伸展性和弹性 骨骼肌能因外力而拉长,叫伸展性;当外力消失时, 又可恢复原状,叫弹性。 2 兴奋性和兴奋的传导性 骨骼肌有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称兴奋性。 在肌纤维一点发生的兴奋,能沿着肌膜传播到整个 肌纤维,叫兴奋的传导性。
1 关节的结构
(1) 关节面:相邻两骨的接触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 窝。关节面上覆盖薄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软 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震荡和冲击。 (2) 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其两端附于 关节面以外的骨。关节囊外层为厚而坚韧的纤维层; 内层为薄而柔润的滑膜层。
(3) 关节腔:即关节囊内两关节面之间密封的腔隙, 内含有少量的滑液。
2、下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由下肢带骨及自由下肢骨组成。 下肢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① 股骨 ② 髌骨 ③ 胫骨④ 腓骨⑤ 足骨 (2)下肢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a、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的构成。 b、膝关节: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及髌骨组成的膝 关节。 c、骨盆: d、足弓:
下 肢 骨
二 骨连结
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 连,构成骨连结。 骨连结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 直接连结 是骨与骨之间由结缔组织膜(如颅顶骨)或 软骨(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直接连结,其间无间隙, 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骨与骨之间有空隙及滑液,相 对的关节面以外有纤维结缔组织膜相连,能作较大 程度的活动。
(2)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肘关节:肱骨下端和 尺骨、桡骨的上端构成的 肘关节。
肘关节
肱骨和尺骨、桡骨构成肘关节。能使肘部屈、伸、又能 使前臂和手作旋后旋前动作。 手的关节 手的骨骼形体较小而数量多,结构复杂,有利于手的精 细动作,拇指能与其他四指作对掌运动,掌握工具。 上肢精细灵活的运动有利于生产劳动。
表现为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
2 单收缩和收缩的总和
(1)单收缩 用单个电刺激来刺激肌肉或支配肌肉的神 经,可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一次单收缩可分为3个时期: 潜伏期:从施加刺激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期; 收缩期:从肌肉开始收缩到收缩达到最大时期; 舒张期:从肌肉收缩最大到肌肉恢复原状时期。
(1)脊柱:脊柱由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1 块(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与尾骨1块(由4个尾椎融 合而成)所组成。 椎骨 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二者间为椎孔。相邻两 个椎体以椎间盘相连,椎弓的上、下有关节突,分别 与相邻关节组成椎间关节。 椎间盘 由外部环形的纤维环及内部的髓核组成。 纤维环牢固地连接椎体并与富有弹性的髓核承受压力缓 冲震荡。 如因外力致使纤维环后部破裂,髓核易从后外侧突入椎 管或椎间孔,可产生压迫脊神经的症状。
扁骨较宽呈板状,它主要构成容纳重要器官的腔壁,如 头颅的顶骨和骨盆的髋骨等。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脊柱上的椎骨等。
(二)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 骨髓和血管等 构成。
1 骨质
骨质 是骨的主要成分,分为密质和松质两种形式。 密质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构成长骨干;而长骨
干中空称髓腔,
松质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呈蜂窝状。 分布于骨骺或短骨内部。 扁骨的内、外两面由骨密质构成骨板,两板之间充填 以骨松质。
关节的辅助结构 ①韧带:由带状或索 状的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具有加强连 接,增加稳固的作 用。 ②关节盘:由纤维软 骨构成,位于两骨 关节面之间,能缓 和外力对关节的冲 击。
2.关节的运动形式
(1) 屈和伸:两骨靠拢为屈;两骨离开为伸。 (2) 内收和外展:骨向躯干靠拢为内收,离开为外展。 (3) 旋转:围绕轴转动称旋转。 (4) 环转:运动时骨可作圆周动作。
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骨的形态、结构也可引起 一定改变。
例如:经常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能使骨变得粗壮;长 期卧床和瘫痪的病人,骨质变得疏松;不正确的坐 立姿势,都可引起脊柱和胸廓的畸形。
(四)骨的生长和发育
人体骨的发生有2种形式 一种是软骨成骨,即先产生软骨雏形,再于软骨逐渐被 破坏的基础上,由骨组织代替。如颅底、脊柱、肋骨 和四肢骨。 另一种是膜成骨,即不经过软骨阶段,直接从胚胎的间 充质膜的基础上形成骨组织,如颅盖骨和面颅骨等。
2 骨髓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 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 和某些白细胞。 在胎儿和幼儿时期,骨髓腔内全部是红骨髓。在成人 的骨髓腔内的骨髓逐渐为脂肪所代替,成为黄骨髓。 然而在骨骺内,则终生都保持着造血功能的红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