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解剖
盆底解剖课件
*
垂直方向的三个腔室(前、中、后)
*
前盆腔:阴道前壁、膀胱、尿道 前盆腔功能障碍主要是指阴道前壁的膨出,同时合并或不合并尿道及膀胱膨出。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压力性尿失禁密切相关。
中盆腔:阴道顶部、子宫 中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以及膨出、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阴蒂头
尿道外口
球海绵体肌
尿生殖膈下筋膜
会阴浅横肌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
臀大肌
肛尾韧带
外括约肌
肛 管
会阴深横肌
坐骨海绵体肌
阴道壁
小阴唇
坐骨结节
盆腔筋膜
壁层筋膜:被覆盆腔的骨骼肌,形成肌肉与骨盆的连接 脏层筋膜:整个盆腔的连续网状结构,在某些部位增厚而发挥特定作用。包括包绕盆腔脏器的被膜、宫旁组织、阴道旁组织、膀胱阴道筋膜、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宫颈筋膜、宫骶韧带、主韧带、耻骨尿道韧带、尿道外韧带、盆筋膜腱弓等等。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
骨骼 关节 韧带
骨盆底
概念: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界限: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骨结节。
传统解剖学把骨盆底分成两个区和三层 分区:两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为界 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肛门三角,有肛管通过
*
盆底支持结构
盆底韧带 (Pelvic Ligaments) 肛提肌及周围组织 (Levator ani muscle and connective tissue)
盆底运动解剖书
盆底运动解剖书盆底运动是指骨盆底肌肉群的收缩与放松运动,是维持盆腔和腹腔内脏器官位置稳定、尿控和排便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盆底肌肉分布于盆腔内的骨盆底区域,包括骨盆底肌、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等。
下面将对盆底运动的解剖学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骨盆底肌肉解剖骨盆底肌肉群由多个肌肉组成,主要包括会阴肌、耻骨直肌、骶骨直肌和尾骨直肌等。
这些肌肉通过肌肉纤维的融合形成复杂的骨盆底支持网,起到维持内脏器官位置稳定的作用。
2. 尿道括约肌尿道括约肌是盆底肌肉群中的一部分,主要位于尿道周围。
它由内圆肌和外圆肌组成,协同收缩和放松以控制尿液的排出。
尿道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尿失禁和排尿困难等问题。
3. 肛门括约肌肛门括约肌是盆底肌肉群中的另一部分,主要位于肛门周围。
它由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组成,协调地收缩和放松以控制排便和排气。
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肠功能紊乱和肛门失禁等问题。
4. 神经供应盆底肌肉群的运动和感觉功能由盆底神经支配。
主要有腹下神经、腹股沟神经、腹腔神经丛和周围神经等。
这些神经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盆底肌肉的功能障碍和感觉丧失。
5. 盆底支持结构骨盆底肌肉群与其他结构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盆腔内脏器官的位置稳定。
主要的支持结构包括韧带、筋膜和腹压等。
这些结构的损伤或松弛可能导致盆腔脏器的下垂,出现盆腔脏器脱垂的情况。
在了解了盆底运动的基本解剖学内容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盆底运动的重要性。
适当锻炼盆底肌肉群可以提高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增强盆底肌肉的支撑功能,防止盆腔脏器的下垂和脱垂。
此外,通过盆底运动的训练,可以预防和改善尿失禁、肛门失禁等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盆底运动需要得到专业指导,并且应与其他锻炼方法相结合,确保全面的身体健康。
此外,对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个体,应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进行评估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基础知识
肌纤维刺激参数
• Fibres I : 8~33 Hz, larg.imp.320~740µs, R=T, 10-15 mn • 1类常用:20-30Hz, larg.imp.500µs, R=T, 10-15 mn • Fibres II A : 20~50 Hz, larg.imp.160~320µs, R=2T,10 mn II A
FATIGABLE
• I 类: 强直收缩, 长且持久, 不易疲劳
•PUBO-VAGINAL, PUBO-RECTAL 70 % PUBO-COCCYGIEN 90 % ILIO-COCCYGIEN, ISCHIO-COCCYGIEN 68 %
耻骨-阴道, 耻骨-直肠 70% 耻-尾骨90% 髂-尾骨, 坐-尾骨68%
1、正确的找出患者的适宜的电刺激参数,无效的电刺激无法 刺激肌肉收缩,并引起患者疼痛。
2、设备的参数可调性、多通道、提供由医师创建个体化的电 刺激和生物反馈模式。
3、疗程为10-15次,每周两次,每次治疗时间20~30分钟。
生物反馈的作用机理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 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
1、 定义
2、 生理
3、 解剖 4、 流行病学
5、 发病机理
1、定义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损伤(主要以盆底肌肉、 神经、韧带、筋膜)导致的机能减退导致的盆底疾病,以盆腔器管脱垂、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产后性功能障碍为常见。
2、盆底解剖结构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剖图
直肠rectum---------------
盆底运动解剖书
盆底运动解剖书盆底运动解剖书一、盆底解剖结构盆底是指人体骨盆的底部。
由于人体内部肌肉组织的存在,盆底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一个由多个肌肉组成的复杂的结构系统。
盆底肌分为浅层和深层肌肉两部分。
浅层肌肉主要包括会阴肌和阴道括约肌,深层肌肉包括尿道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
除此之外,盆底还包括骶尾韧带、耻骨联合、耻骨肌膜和膀胱颈等结构。
二、盆底功能盆底肌肉的主要功能是支撑骨盆内脏器官,包括膀胱、子宫、直肠等。
此外,盆底肌肉还有以下功能:1. 控制排泄:尿液和粪便的排出需要盆底肌肉的帮助,尿道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是控制排泄的关键肌肉。
2. 维持性生活功能:盆底肌肉的弹性和紧张度对性生活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3. 维持腹压平衡:盆底肌肉可以平衡和缓解腹压,防止内脏器官下垂和膨出。
三、盆底失调和功能障碍盆底失调指盆底肌群的弹性和张力失调,通常表现为:1. 小便失禁:尿液意外泄漏或尿失禁。
2. 便秘或肛门失禁:尘埃压迫或过度放松致使大便配送不到或肛门放松导致大便无法自控。
3. 性生活问题:降低性欲和高潮难以达到等方面的问题。
以上情况可能会导致日常生活质量的下降和情感困扰。
四、盆底康复和练习盆底肌肉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增强和恢复功能。
锻炼盆底肌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减少长时间坐着2. 练习深呼吸3. 瑜伽4. 深入吸气后控制尿液14个括约肌5. 莫劳模拟行人6. 走路并提升同侧膝盖,然后降落7. 与跨度脚一同自然跳跃以上方法的目的是刺激和加强盆底肌肉,提高盆底肌群的弹性和张力。
五、小结盆底肌肉是人体内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控制着人体的排泄、性生活和腹压平衡等重要功能,但长期的坐着、肥胖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盆底肌肉失调和功能障碍。
运用正确方法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和锻炼,对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妇女健康部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结构
《女性盆底解剖》
骨骨盆:前面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耻骨下支
骨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截石位观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上面观
《女性盆底解剖》
梨状肌
骨盆肌:
尾骨肌
上面观 闭孔内肌
《女性盆底解剖》
闭孔内肌
坐骨结节
肛提肌
《女性盆底解剖》
耻尾肌
尾骨肌
髂尾肌
《女性盆底解剖》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腱弓
耻尾肌
尾骨肌
《女性盆底解剖》
髂尾肌 梨状肌
骨盆侧壁肌肉层次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和腹膜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
• 前方:膀胱、尿道 • 中部: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 后方:直肠
《女性盆底解剖》
直肠 阴道
膀胱
耻骨联合
尿道
尿道口 盆膈
《女性盆底解剖》
筋膜和筋膜间隙
• 盆部筋膜: 形成腱弓,是肛提肌的主要起始部
• 盆膈: 盆膈上筋膜、肛提肌、盆膈下筋膜
• 盆筋膜:支持作用 膀胱周围筋膜、阴道和子宫颈周围筋膜、直肠周围筋膜
《女性盆底解剖》
Retzius间隙:耻骨尿道韧带-耻骨子宫颈筋膜
坐骨棘
坐骨支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坐骨结节
盆底解剖结构讲解
盆底解剖结构讲解
盆底是指位于骨盆底部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肌肉、韧带和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维持腹腔内脏器官的位置,并参与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泄,以及性功能。
盆底肌肉是盆底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一个支撑和保护骨盆内脏器官的肌肉层。
这些肌肉包括会阴肌、腹直肌、腹横肌和股间肌等。
它们与其他肌肉和韧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弹性的支撑结构。
除了肌肉,盆底还有一些重要的韧带。
韧带是连接骨盆和盆底肌肉的结构,它们帮助维持骨盆内脏器官的位置和稳定性。
其中最重要的韧带是骶前韧带、直肠韧带和尿道韧带。
盆底结构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它提供了对内脏器官的支撑,特别是对子宫、膀胱和直肠的支持。
这种支撑结构可以减少内脏器官的下垂和脱垂风险。
其次,盆底结构参与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泄。
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可以帮助控制膀胱和直肠的排空,从而维持正常的排尿和排便功能。
如果盆底肌肉松弛或损伤,就会导致尿失禁和便秘等问题。
最后,盆底结构还与性功能有关。
它们在性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撑
作用,同时也参与到性器官的血液供应和兴奋过程中。
盆底结构的健康对人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孕产、年龄、慢性疾病、手术等因素,盆底可能会受到损伤或松弛。
这时,适当的盆底锻炼、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可以帮助恢复和保护盆底结构的健康。
总结来说,盆底是一组重要的解剖结构,它对于维持内脏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盆底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盆底的健康。
盆底运动解剖书
盆底运动解剖书盆底运动是指位于盆腔底部的肌肉群和筋膜群的收缩和放松运动。
它们与尿液和粪便的控制以及性功能和生殖器官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
了解盆底运动的解剖结构对于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至关重要。
以下内容将介绍盆底运动的相关解剖知识。
1. 盆底肌肉群:盆底肌肉群是盆腔底部最重要的肌肉群,包括了骨盆底肌、膀胱括约肌、直肠括约肌和阴道括约肌等。
它们起着维持膀胱、直肠和阴道位置,以及控制尿液和粪便的功能。
2. 盆底筋膜群:盆底筋膜群是指盆底肌肉群周围的结缔组织结构,它们提供支持和保护作用。
盆底筋膜群还与盆腔器官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有关。
3. 盆底神经:盆底神经包括骨盆神经和腹部神经,它们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调控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其中最重要的神经是骨盆神经,包括了膀胱神经、直肠神经和生殖神经等。
4. 盆腔器官:盆腔器官主要包括膀胱、子宫、直肠和阴道等。
盆底肌肉群和盆底筋膜群的收缩和放松对这些器官的位置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正常盆底收缩可以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出,防止尿失禁和痔疮等盆底功能障碍。
5. 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障碍指盆底肌肉和盆底筋膜群的功能异常和结构损伤,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了解盆底的解剖结构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6. 盆底康复:盆底康复是通过运动训练、物理治疗和行为调整等手段来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的综合治疗方法。
目标是重新调整盆底肌肉和筋膜的功能,提高盆底的力量和耐力。
了解盆底运动的解剖结构对于维持盆底功能的健康至关重要,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盆底相关问题。
医生和康复师可以根据盆底解剖学知识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改善盆底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盆底解剖
第一节盆部骨盆pelvis以界线(骶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已述于前。
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
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一、盆壁、盆筋膜和盆膈盆壁pelvic wall 由小骨盆、附着在骨盆内面的肌及其筋膜所组成。
其中小骨盆在上册第三章已叙述。
盆腔的底为盆膈。
1.骨盆肌骨盆肌为附着于盆壁内面的肌(图9-1),有闭孔内肌和梨状肌。
闭孔内肌obturator internus位于盆腔侧壁,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邻近骨面,经从骨小孔出盆腔,止于股骨转子窝。
它的前上缘及其筋膜参与闭膜管的围成。
梨新诗肌piriformis位于盆腔后壁,起自骶骨盆面外侧部,经坐骨大孔出盆腔,止于股骨大转子。
该肌未能完全封闭坐骨大孔,其上、下缘的空隙分别称梨状肌上、下孔。
此二肌在臀部解剖时已见到。
图9-1 盆壁和盆底肌2.盆膈盆膈pelvic diaphragm由前方的肛提肌和后方的尾骨肌以及覆盖在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组成,又称盆底(图9-2)。
盆膈具有承托盆腔脏器、协助排便、分娩等功能。
图9-2 盆膈(上面观)(一)肛提肌levator ani 为阔肌,两侧连合成漏斗状。
起于耻骨联合的盆面、盆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和坐骨棘的盆面。
肌纤维向后内方,在中线处与对侧肌纤维会合止于会阴中心腱、肛尾韧带和尾骨尖。
在会阴中心腱前方,两侧前份的肌纤维围成盆膈裂孔,在男性有尿道、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根据肌纤维的起止和排列,肛提肌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耻骨阴道肌(女性)或前列腺提肌(男性)、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等四部。
女性的耻骨阴道肌pubovaginalis和男性的前列腺提肌levator prostatae均起自耻骨联合及肛提肌腱弓前份,耻骨阴道肌的肌纤维沿尿道、阴道的两侧行走,并与尿道、阴道的肌纤维交织,有协助缩小阴道口的作用。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底(助产技术课件)
第二节:骨盆底
一、什么是骨盆底:
1.骨盆底( pelvie floor)是封闭骨盆出口的软组织,由多层肌肉 和筋膜组成,其间有尿道、阴道和直肠贯穿。
2.骨盆底承载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分晚时,盆底 肌肉伸展而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并能协助调节胎儿先露在产道中 转动和前进。
一、骨盆底:
(一)中层(泌尿生深横肌
一、骨盆底:
(一)深层(盆隔)
1.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 2.强有力承盆腔内器。 3.封闭骨盆。
3.骨盆底的前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 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骨盆底由外向内可分为3层。
一、骨盆底:
(一)外层
1.由浅层筋膜与肌肉组成,为盆底的浅层。
2.深部为(成对的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 肌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这层肌 肉的肌腱会合于阴道外口与肛门之间,称为 会阴中心腱。
女性盆底解剖--2
耻骨联合
盆底吊桥理论
耻骨尿道韧带
盆底弓状腱
骶骨 子宫骶韧带
盆底筋膜
盆底跳床理论
§ 由脏层筋膜包裹着由纤维肌肉构成的阴道,于两侧增厚形成盆筋膜弓 的区域为中心的盆腔内筋膜网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
肌肉与筋膜的相互作用
§泊船假设 小船:阴道 水:盆腔肌 肉 绳索:韧带
“三腔室”与“三水平”
§ “三腔室”从垂直方向将盆底结构分为前盆腔、中盆腔和 后盆腔。“三水平”是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 个水平进行描述。
膀胱膨出。前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下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与压力性 尿失禁密切相关。
§ 中盆腔:阴道顶部、子宫 § 中盆腔功能障碍表现为盆腔器官膨出性疾病,主要以子宫或阴道穹窿
脱垂以及膨出、道格拉斯窝疝形成为特征。
§ 后盆腔:阴道后壁、直肠 § 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直肠膨出和会阴体组织的缺陷。
三水平
§ 基本核心内容:吊桥理论和跳床理论,分别以吊桥类比结构,以跳床 类比功能。
整体理论
§ 一、肛提肌的新近基础研究认为,肛提肌分两部分 1、支持脏器部分: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 2、盆膈部分:尾骨肌和髂尾肌; 肛提肌板代表尾骨肌在尾骨的融合 二、盆腔肌肉功能正常时,盆腔器官保持在肛提肌板之上,远离生殖 道裂孔。腹腔内压力增加时盆腔内器官向骶骨窝推挤,肛提肌板能防 止其下降。
骨盆底基本 解 剖
§ 传统解剖学把骨盆底分成两个区和三层 § 分区:两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为界
1、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2、肛门三角,有肛管通过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骨盆底基础解剖
盆底肌分三层:外层——浅层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盆底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 肌、会阴浅横肌)和后方的肛门括约肌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腹横肌 腹内斜肌的深面。下6 肋软骨、胸腰筋膜、 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 侧1/3---前内---白线 • 腹直肌 腹前壁正中线两旁。 耻骨联合和耻骨脊--剑突和5-7肋软骨
盆底上的脏器
• 尿道、膀胱、输尿管 • 阴道、子宫、输卵管 卵巢 • 直肠
• 直肠肌:内环外纵 • 内括约肌:平滑肌, 受自主(交感和副交 感神经)控制,提供 85%的静息压 • 外括约肌:横纹肌, 提供15%的静息压 • 耻骨直肠肌:强直收 缩向前提升肛门—大 便自禁
45
盆底解剖观念的变迁
结构 功能
46
局部
整体 静态 动态
Delancey “阴道三水平支持理论” (three levels of vaginal support ) “吊床假说”
Petros
“整体理论”(Integral Theory)
“三腔室系统”
整体理论
• 盆底是由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相互关联 组成的,是一个平衡的有机整体。 • 基本核心内容:吊桥理论和跳床理论,分 别以吊桥类比结构,以跳床类比功能。
盆底肌群(中层)
• 会阴体膜(尿生殖膈)和外生殖肌 尿道压肌及尿道阴道括约肌与会阴体膜的 上表面相连,咳嗽时收缩 • 肛门纵肌:其纤维来自肛提肌板,下方插 入肛门外括约肌,收缩时协助打开排尿通 道。
55
盆腔肌群(下层、浅层) (会阴肌群及括约肌)
•
会阴浅横肌 会阴深横肌
• •
尿道括约肌 内括约肌(膀胱颈) 外括约肌 • 阴道括约肌(球海绵体肌) • 坐骨海绵体肌 • 肛门括约肌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
• 骨骼 • 关节 • 韧带
骨盆底
• 概念: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 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 界限:前方为耻骨联合和耻骨弓,后方为 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和坐 骨结节。
• 传统解剖学把骨盆底分成两个区和三层
• 分区:两侧坐骨结节前缘连线为界 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肛门三角,为覆盖肛提肌上面的筋膜,是 盆腔筋膜向下的延续。盆膈上筋膜移行到 盆内脏器周围,形成盆脏筋膜(覆盖盆腔 脏器的结缔组织被膜) ,并与盆腔脏器的 肌纤维会合,分别形成相应的韧带,对盆 腔脏器有较强的支持作用。
盆膈的筋膜
• 盆脏筋膜包裹着由纤维肌肉构成的阴道, 其侧面的增厚部分盆筋膜弓即筋膜腱弓, 将阴道固定于侧盆壁。肛提肌附着于闭孔 内肌壁层筋膜的部分称肛提肌腱弓或肌肉 腱弓。
盆膈的筋膜
• 盆膈下筋膜,(又称盆膈外筋膜)覆盖在 肛提肌的下面,为臀筋膜向会阴的直接延 续。盆膈下筋膜到达尿生殖三角后缘处分 为两层,即尿生殖膈上筋膜和尿生殖膈下 筋膜。
• 梨状肌 臀中肌下方 盆内骶前孔外侧---坐 骨大孔---股骨大转子 尖 • 闭孔内肌 闭孔膜内面及周围骨--坐骨小孔---股骨大转 子窝
• 分层 三层
由外向内分为
外层——浅层 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 盆底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 (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 肌)和后方的肛门括约肌组成
• 中层为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 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 组成,覆盖于由耻骨弓、两侧坐骨结节形 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平面上,又称三角 韧带,其中有尿道和阴道穿过。
起固 定远端 尿道、 阴道及 肛门的 作用。 主要为 Ⅱ类肌纤 维
56
阴蒂头 小阴唇 阴道壁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外口 球海绵体肌 尿生殖膈下筋膜 会阴浅横肌
• 内层为盆膈,是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 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自前 向后依次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盆膈的肌
• 盆膈的肌 肛提肌 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耻骨尾骨肌 髂尾肌 尾骨肌
肛提肌腱弓
坐尾肌
髂尾肌 耻尾肌
盆底深层肌群
16
• 会阴中心腱:由两侧的肛提肌、会阴深横 肌、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以及肛门外 括约肌的放射状腱束及肌束共同形成。 • 中心腱的破环将影响许多肌肉的功能。
• 梨状肌 臀中肌下方 盆内骶前孔外侧---坐 骨大孔---股骨大转子 尖 • 闭孔内肌 闭孔膜内面及周围骨--坐骨小孔---股骨大转 子窝
• 体表定位 • 梨状肌 • 尾骨尖与髂后上棘连 线中点至大转子尖
• 腹外斜肌 下8肋外面---髂嵴前部 (后部肌束)、腹直 肌鞘前层(前部肌束) • 腹内斜肌 腹外斜肌深面。胸腰筋 膜、髂嵴和腹股沟韧 带外侧1/2,向上:下 3肋,向前:腹直肌前 后鞘
盆底肌群(上层、深层)
• 肛提肌 • 尾骨肌 • 主要为
Ⅰ类肌纤维
肛提肌腱弓
坐尾肌
髂尾肌 耻尾肌
盆底深层肌群
49
• 肛提肌的新近基础研究认为,肛提肌分两 部分 支持脏器部分: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 盆膈部分:尾骨肌和髂尾肌; 肛提肌板代表尾骨肌在尾骨的融合
• 盆腔肌肉功能正常时,盆腔器官保持在肛 提肌板之上,远离生殖道裂孔。腹腔内压 力增加时盆腔内器官向骶骨窝推挤,肛提 肌板能防止其下降。
• 骶棘韧带 与 骶丛、臀下动脉
• 闭孔和 闭膜管的 神经、血管
盆底解剖观念的变迁
16世纪解剖学家Andreas Vesalius描述盆 腔结构及其内容物; 1907年 Fothergill提出韧带结构对盆底支 持起主要作用; 1908年Paramore认为盆底肌肉及内脏筋 膜发挥同样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正常盆底功能依赖于完 整肌肉、结缔组织和神经分布的复杂相 互作用,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PDF的 发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支持盆腔器官 的韧带损伤所致解剖结构改变。
盆底血管
• 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的终支
痔下动脉 会阴动脉 阴蒂动脉 阴唇动脉
前庭球A. 尿道A. 阴蒂背A. 阴蒂深A.
• 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汇入阴部内静脉和 阴部静脉丛。
• 盆底淋巴管主要注入腹股沟淋巴结
盆底神经
• 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由第Ⅱ、Ⅲ、Ⅳ骶 神经分支组成,含感觉、运动神经和至会 阴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行走与阴部内动 脉同途径。分支:会阴神经、阴蒂背神经、 肛门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