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目前就业难的形成原因并设想成为有用人才的着力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目前就业难的形成原因并设想成为有用人才的着力点【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就业体系的尚未完善,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以中国经济的现状,从大学扩招、中国高校教育与社会脱钩以及现在的金融危机、国家用人体系的变革和用人单位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等原因分析就业难的问题。从中引出在如何面对就业难的问题上怎样成为有用的人才。我们会从每个人对人才的认识,学习能融合学习方法的思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对就业思考来确定人才的着力点。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着力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的突变决定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然人才需求的改变必然决定就业形势的变革。然在我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并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形成了企业招不到人,待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这一现实的问题。

特别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以近几年为例:200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年增到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7万,2009年610万,2010年750万。这背后带来的问题是现在将近2000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更不用说千万计的高中生、中专生和农村劳动力等。大多说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毕业就是失业这一悲惨现实。

如何造成这种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我们将用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业难的形成的几个原因:

一、经济的现状

中国现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中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已经有了上千的历史。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才有半个世纪之久,特别是近三十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大部分人民还处在旧思想和新变革的时期,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经济体系正在从粗犷型到技术性的改变,这也决定了劳动力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变化。由于教育体系更不上经济发展的步骤,这就使大部分体力劳动力闲置。

特别是在经济学中,人就是劳动力,而劳动力便是商品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之中,这就决定了人必须提高自身价值,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

二、大学扩招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飞入平常百姓家”,虽然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起到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进程。但无止境的扩招背后是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速平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就业体系的不完善,致使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重。需求与供应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和其他劳动力就业压力加大。

三、学校教育脱钩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钩。一方面科技发展飞快,知识更新过快,学校的课程和专业所讲的知识无法与时俱进,常常出现滞后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以前处于计划经济之下,高校实行“统包统分”,而在市场经济下,则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相对之下,高校的问题就暴露出来。首先,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其次,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接着,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够硬;最后,学校低投资使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滞后,特别是高校老师在工作中,科研压力大,没时间精心备课,不讲究教育方法,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考试一锤定音。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极大欠缺;

四、经济危机

众所周经济危机往往导致就业难。知特别是这次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到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就业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

了打击。所以在此形势下近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五、国家用人体系变革

国家用人体系的变化往往决定就业形势的改变。国家在不断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下和应对就业难的形势不断变革用人体系。特别是考虑到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国家在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雇佣量。特别是公务员的考试使万千毕业生趋之若鹜,中国每年都有数百万公务员考生,带来的是上千为之一的录取率。近日,国家把公务员考试前提是两年的就业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又失去了一次就业的可能。所以往往国家用人体系的变革带来的是就业形势的改变,也许是有利于就业,更可能是无利于就业。

六、区域差距带来就业难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前端,并继续拉大和内地的贫富差距。这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问题便是大部分内地劳动力向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转移,造成了该地区劳动力过剩。特别是被公认为精英阶层的大学生,“精英情结”、“小资情调”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他们。找工作时,穷地区不想去,沿海发达地区挤破头。所以地域差异的后果之一便是内地招不到人和沿海发达地区用人饱和。这在无形中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地区差异的改变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七、用人单位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首先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的引进不同层次的人才,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其次,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以上是对严峻就业形势的分析,面对就业难我们应从自身的角度着立于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在严峻就业形势下走的越远,遇到的机遇越多。作为21世纪的有用的人才我们必须立足于以下观点:

首先,加深每个人对人才的认识。在现在市场经济下,人才不再是会读书,会写字。而是具有综合能力的,较高的个人修养和强烈的责任心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才。

其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思考。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取向便决定了人才的方向。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先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就业甚至是人生的大局方向上来不断修改和巩固学习的内容。然而这是不足的,只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下我们才能更快成为该领域的人才。

接着,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只有对现实世界的加深,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宏观经济有个整体的了解的化,就会像诸葛亮那样不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作为一个要面临就业的人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便可以在以后就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最后,对就业概念的思考。现在就业已不再是昔日的“铁饭碗”。即就业并不意味着一本万利,在市场经济下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才不能被社会淘汰。所以传统的就业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在制定自己的就业形势时一定要在市场经济下这一宏观的经济背景为依据的形势下开展。并不断改变自己在特定环境对就业概念的思考。

综上,可以认识到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只有着立于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我们才能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身的提高就决定了以后就业的资本和机遇的增加。所以提高自身能力便是一边应万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