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项核心制度内容
十三项核心制度
十三项核心制度【最新版3篇】目录(篇1)I.引言II.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背景和意义III.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详细内容IV.实施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措施和效果V.结论正文(篇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保障公民的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和意义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提出,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这些制度涉及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详细内容十三项核心制度包括:教育公平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安全生产制度、食品药品安全制度、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文化制度、社会治理制度以及社会信用制度。
这些制度的详细内容包括了各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和目标,明确了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旨在建立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实施措施和效果为了确保十三项核心制度的顺利实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十三项核心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教育公平制度的实施,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分配,促进了教育公平;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使得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在社会保障领域,通过社保制度的改革,使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结论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公民的权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的实施,十三项核心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录(篇2)I.引言II.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背景和意义III.十三项核心制度的详细内容IV.实施十三项核心制度的措施和效果V.结论正文(篇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1.临床护理规范化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包括护理操作的标准、用药安全、感染控制等,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护理干预和护理评价等流程,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
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患者身份确认、药品用药安全、护理设备管理等,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4.护理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定期护理教育培训制度,包括新进护理人员培训、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5.护理文书规范化制度:规范护理记录、护理文书等,确保护理信息准确、清晰、规范,方便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和判断。
6.护理知识管理制度: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和知识分享机制,促进护理经验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
7.感染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与消毒、隔离措施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8.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9.领导护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领导护理队伍,明确分工和责任,确保护理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得到有效的领导和支持。
10.护理研究与创新制度:鼓励和支持护理研究和创新,促进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11.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护理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通过护理风险评估、不良事件报告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2.团队护理制度:鼓励和支持护理团队合作,建立团队护理制度,明确各个角色和职责,提高护理工作的协同效应。
13.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评价和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
十三项核心制度
(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会诊制度。
(5)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7)术前讨论制度。
(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9)查对制度。
(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
(11)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2)分级护理制度。
(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
(14)危(wei)险值报告制度。
(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者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问询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者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者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晰,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中国、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者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者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者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者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殊是中国、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或者拒绝。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者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贰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挨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贰四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中国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暂时检查患者。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3、执行抢救制度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依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②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还应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者溶血,并查血袋有无裂痕。
③查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
④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⑤输血完毕,按规定时间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送检。
4、饮食查对
①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卡。对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④抢救完毕,六小时据实补记,做好抢救记录、登记、抢救小结。
四、病区管理制度
1、病区由护士长负责管理,科主任及住院总医师积极协助管理。2、定期向患者宣传讲解健康知识,依据情况可选病员小组长,协助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3、保持病区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开关门窗轻、操作轻、说话轻。4、统一病区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随意搬动。
⑥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2、服药、注射、各项操作查对
①服药、注射、操作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服药、注射、操作前查;服药、注射、操作中查;服药、注射、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②备药前要检查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医嘱是否相符,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医院是人们生病求医治疗的地方,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医疗行为和管理流程。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医院的十三项核心制度。
一、医德医风制度医德医风制度是医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端正医风,严守医德,恪守职业操守,做到真心为患者服务。
二、诊疗质量管理制度诊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障,包括病历书写规范、医技操作规范、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医疗行为合理、规范、安全。
三、医疗安全制度医疗安全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设备维护制度、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等,有效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包括药品采购、存储、分发、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控制药品的流通和使用环节。
五、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指导,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记录规范、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六、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是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管理,规定了医疗器械的购置、验收、维护、保养和报废等环节,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七、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是对医院员工的管理规范,包括人事招聘、岗位配置、绩效考核、职业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八、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对医院财务运作的规范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费用控制、收支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和运营的正常。
九、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数据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电子病历管理、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十、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是推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基础,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的规定,促进医院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医学进步的推动。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现将各项制度要点整理如下:一、首诊负责制度:1、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要对所接诊的病人负责,不得推诿或拒绝病人。
2、首诊医师除要求进行病史、身体检查、化验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己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对症治疗,并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待明确诊断后,负责转有关科室治疗。
3、首诊医师开具的各种检查单,当班不能出结果者,应交给下班医师或与病人约定时间处理。
4、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收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须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5、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6、对己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科者,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负责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周2-3次,查房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
2、对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查病人。
3、查房前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械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4、经治医师应将各次查房内容作认真科学的记录,以便记录完整,反映出病程的转归,治疗疗效等动态变化。
十三项核心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一、 二、三级护理,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 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1、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 床休息的病人。 2)、护理内容: ①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疴睛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 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2、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 能自理者。 2)、护理内容: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 5~30 min巡视病人一次, 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 后的反应及效果。 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③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3、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疴隋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2)护理内容: ①1—2 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4、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 ①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 需要。••••
•
• •
•
•
•
•
•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 “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 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 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 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 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 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 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 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 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 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 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 理规定》(卫医药 [2005]438号文件)。护士 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 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 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 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 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 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十三项核心制度
4、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病人,必须及时收住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须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5、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3、凡字迹不清楚、不全面、标记不明确以及有疑问的,应禁止使
用。
4、在使用过程中病人如有不适等反应,必须立即停用,再次进行
查对工作,包括应用的一切物品,直至找出原因。所用物品不得丢弃,应按要求妥善保管备查。
5、查对制度包括有:临床科室、手术科室、药房、血库、检验科、放射科、理疗科、供应室、特殊检查科室等各类别的查对制度。
1、医院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
务熟练。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论直接或间接用于病人的各种
治疗、检查物品及其生活用品,如:药物、敷料、器械、压缩气体及治疗、急救和监护设备等,必须具备品名正规、标记清楚、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出厂标记、日期、保存期限,物品外观表现符合安全要求。
4、讨论情况应专页记录。
八、手术分级制度:
1、一类手术由高龄住院医师审批;二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三类手术由高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审批;四类手术及特殊病人手术由主任医师或高龄副主任医师报医务科或业务院长审批;
2、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守本人手术范围。节假日、夜间急诊手术,超出本人手术范围的应请示上级医师审批或帮助进行。
院长指定负责人指挥抢救。
6、在抢救工作中,记录要及时、详细,时间要准确,抢救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
7、凡重大伤亡事故及大批来院抢救的病人,应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并要逐级上报医院领导及省、市卫生部门。
十三项核心制度完整
十三项核心制度完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项核心制度包括:领导集体制、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党的纪律建设制度、群团组织制度、军队组织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制度、法治国家建设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科技创新制度。
首先,领导集体制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
这一制度包括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干部制度,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能够高效地履行领导责任。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重要保证。
这一制度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旨在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正确领导。
第三,党的纪律建设制度确保了党内纪律的严明执行。
这一制度包括党的纪律处分、监督检查和组织生活等,旨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决惩治违法违纪行为。
第四,群团组织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这一制度包括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各种群团组织,旨在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这一制度包括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城市的居民委员会等,旨在增强基层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
第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保障。
这一制度包括各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旨在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第八,参与民主决策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
这一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群众自治制度,旨在保障人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权利。
第九,法治国家建设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这一制度包括法律体系、法律实施和法治文化建设等,旨在保障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第十,行政管理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制度包括政府组织机构、行政程序和行政效能等,旨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能。
第十一,经济体制和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三项核心制度
十三项核心制度
十三项核心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决策部署的13项重要制度。
这些核心制度包括:
1. 党的领导制度:党对国家、军队、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惩治腐败。
3. 党的政治路线制度:处理中国各项事务的政治方向和基本原则。
4. "三严三实"制度: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实、
真诚、真心实意。
5. 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党群关系。
6. 党的干部政策制度:建立严格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和监督机制,提高干部素质。
7. 民族宗教政策制度:保障中国各民族和宗教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
8. 党员党性党风建设制度: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要求。
9. 反腐败斗争制度:建立健全反腐败机构和制度,打击腐败行为。
10.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制度:优化和完善国家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
11. 公安改革制度: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12. 政法改革制度:改革完善政法机关,提高司法公正和法治水平。
13. 港澳台工作制度:坚持"一国两制"原则,促进港澳台地区繁荣稳定。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
医疗安全十三项核心制度医疗安全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医疗安全的十三项核心制度:1. 医疗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责任,将医疗安全纳入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内容。
2.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
3. 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建立医疗差错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事故和差错,以避免再次发生。
4. 医疗质控制度:建立医疗质控机构和质控人员,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5. 医疗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确保医疗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6.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和可靠使用。
7. 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处置,确保药品和器械的安全有效。
8. 医疗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和准确。
9. 患者权益保护制度:保护患者的知情、自主和隐私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安全感。
10. 医务人员培训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规范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
11. 紧急救援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急救系统,保证突发事件和抢救工作的迅速响应和有效组织。
12. 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管理制度: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安全。
13.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及时处理医患纠纷,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
这些制度是医疗安全工作的基础,通过严格执行和监督,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水平。
医疗十三项核心制度,护理七项核心制度
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二〇一二年元月六日目录一、医疗十三项核心制度(13项)1、首诊负责制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分级护理制度4、疑难、危重病例会诊讨论制度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7、会诊制度8、手术分级管理制度9、术前讨论制度10、查对制度11、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12、医师交接班制度13、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二、护理七项核心制度(7项)1、查对制度2、交接班制度3、分级护理制度4、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5、护理查房制度6、护理会诊制度7、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13个)(一)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防止因推诿病人而贻误救治时机,保证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抢救的一项重要制度。
为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制定医院的相关规定,望各科室、部门遵照本制度严格执行。
1、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和抢救。
2、属于两科以上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请专科会诊。
3、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
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
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4、凡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拒治。
5、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在征得医务处、总值班、业务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相关医院联系;如估计患者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要做好相关的医疗文书记载。
转院途中,需有我院医务人员全程护送。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为了确保三级医师负责制的认真执行,各级临床医师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各级医师的医疗水平,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制定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3项核心制度内容
13项核心制度内容核心制度是指国家、政党或组织在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需求和发展目标设立和完善的一系列经验总结和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可以提供稳定的规则和机制,确保组织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下面是国家、政党或组织常见的13项核心制度内容。
一、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统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它包括宪法、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等。
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经济发展和管理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不同的经济模式和管理机制。
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三、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社会发展和管理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教育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文化传承制度等。
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四、法治制度法治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法律体系建设和法律执行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法律体系、法律程序和法律权威等。
法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五、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监测和治理机制等。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六、军事安全制度七、党的建设制度党的建设制度是指政党在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党的组织体系、党的纪律和党员教育等。
党的建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八、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包括教育体系、人才评价和培训机制等。
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九、外交和对外交往制度外交和对外交往制度是指国家或组织在外交事务和国际合作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13项核心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会诊制度四、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六、术前讨论制度七、手术分级制度八、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九、分级护理制度十、查对制度十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十二、交接班制度十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首诊负责制1、凡第一个接待门急诊病员的科室和医师称为首诊科室首诊医师。
2、首诊医师发现涉及他科的和确系他科的病员时,应在问询病史进行体检,写好病历,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后,才干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者转科。
3、凡遇到多发伤或者诊断未明的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
4、如患者确需转科,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负责联系安排。
1、三级医师查房是指上级医师在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应在查房后及时完成记录。
2、书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时,应在记录日期和时间后用红墨水笔或者印章注明哪一级医师查房。
3、科主任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对疑难、危重抢救病例,科主任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医师应加强查房。
4、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于患者入院48 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史和体征的补充、诊断依据、鉴别诊断的分析和诊疗计划等。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下级医师应如实记录上级医师的查房记录情况,尽量避免书写上级医师“允许诊断治疗”无实质的记录。
上级医师的查房记录必须由查房医师本人审阅签名。
会诊是一种解决疑难、复杂病例问题的重要诊疗方式。
凡是遇到门急诊或者住院的疑难复杂病症或者疑难及病人的病情与其他科室的疾病有关时,本科在诊治中均应申请会诊。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护理十三项核心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责任,确保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二、人员练兵制度:建立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提升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医疗需求。
三、规范操作制度:制定护理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护理记录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和护理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五、感染管理制度:建立感染控制和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消毒规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六、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护士对药品的配送、管理和使用,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七、用人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员招聘、考核和晋升制度,激励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八、职业道德规范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强调服务精神、热情和责任,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九、巡视督导制度:建立定期巡视和督导机制,通过巡视和督导护理部门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
十、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确保护理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十一、应急事件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应急事件管理流程,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保障患者的安全。
十二、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护理工作的质量评价制度,定期评估护理服务水平和效果,找出问题并改进。
十三、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和工作失误进行严肃处理,以确保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13项核心制度
13项核心制度13项核心制度是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13项核心制度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全民国防和强国统一战线、坚持稳定团结的劳动关系、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发展道路自主选择、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制度的核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
党的全面领导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确保国家稳定、国家安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的主体,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权力是国家制度的基础。
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体现了国家监督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是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作用,又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总体稳定和公平。
第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培育,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第六,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
第七,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国家统一大局的重要基础。
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推进和平统一进程,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
第八,坚持全民国防和强国统一战线是国家安全的坚实保障。
全民国防要求全体公民参与国家安全建设,实现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有机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项核心制度内容1、门、急诊首诊负责制度1、首诊负责制(1) 患者就诊时,第一位接待患者得科室与医师即为首诊科室与首诊医师。
(2)对非本专业范畴疾病得患者与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生均不得拒诊。
(3)首诊医师在接诊非本专业病员后,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得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得科室。
(4)对于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
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
严禁相互推诿。
2、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因各种原因或疾病导致病人生命体征出现严重病态,威胁病人生命或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外与并发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得被视为危重病人。
2、危重病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
首诊医师与接诊得科室必须负责病人得急救与生命体征得维持,直至落实好相关科室与医师进行诊疗为止。
3、对于患多科疾病或边缘病得危重病人,参与抢救中最高年资得医师即任得急救小组组长,负责指挥现场救治。
4、重危病人抢救必须听从急救小组负责人或主管医师指挥,迅速将病人转入急救室与ICU进行救治。
特别紧急无法转运得应就地抢救,召集救护车与医院急救小组赶赴抢救。
(院前)5、在急救室、ICU工作得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使用及抢救常规及抢救程序。
切实做到急病人所急6、在医院内发生意外与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危重状态或危重病人抢救需行政特别支持得,必须立即上报医务部直至院长。
7、重危病人得转送必须由主管医护人员或主要诊疗操作得医护人员陪同,根据病情由主管医师决定护送人员得医疗等级。
请护士陪同需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医嘱。
无医嘱视为主管(治)医师亲自陪同。
急救梯随叫随到。
8、保持各种抢救、治疗设备及医疗基本设施得完好,要实行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证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
急救药品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药剂科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提供充分得急救药品。
各辅助科室要保证急救检查设备得完好与随时应急并建立制度。
9、危重病人急救中全体医护人员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第一,接到抢救指令10分钟须奔赴抢救场所。
为救命,主持抢救负责人有权力签署“特急特救”意见,先抢救后付费。
但此权仅限首次,行使后应立即报告医务部或总值班。
次后应及时催费。
10、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后6小时内完成。
11、保证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2、如违反以上条例视为责任事件,医院将进行严厉处罚。
因此引起得后果,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3、手术前讨论制度1、中等以上得择期手术、重大手术、疑难危重手术、毁损性手术及新开展得手术,必须常规执行术前讨论制度。
2、术前讨论重点:术前诊断就是否合理,手术适应症就是否明确,合理选择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输血及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前准备情况评估,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得意外情况及对策等。
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性。
3、科主任负责组织讨论,必要时上报医务部或医疗副院长组织院内、外有关科室进行会诊讨论决定。
4、讨论时由经治一线医师报告病案,提出诊断与鉴别诊断,选择手术得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分管二线、三线医师补充。
5、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得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
6、术前讨论意见及结论应及时记入病案。
7、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一周内完成。
4、病历书写制度一病历书写得基本要求1.临床医务工作者必须以高度负责得精神与实事求就是得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
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与需要复写得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得圆珠笔。
3.病历应按规定得格式与内容书写,不得随意删除或更改。
病历首页应当按卫生部规定得统一格式、内容填写完整。
护理记录应按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布得标准书写。
4.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楚,无错别字、自造字。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使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得字迹。
各项记录结束后,要签署可辨认得全名。
5.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与医学术语。
通用得外文缩写与无正式中文译名得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应当使用国家法定得计量单位。
不能使用方言、土语。
病人叙述得诊断名与药名,应加引号。
6.病历中每张记录用纸得楣栏(患者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及页码均应填写。
病程记录中每页得首行应标明标题(居中)。
时间记录按年、月、日、时、分得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
7.病历书写与审阅修改应严格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得病历得责任。
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者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修改病历一律用红墨水笔,签名用蓝笔,修改日期记录在本人签名得下方。
8.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得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得,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得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得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得,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患者无近亲属得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时,由患者得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9.凡药物过敏者应予特别标明,用红色墨水笔注明过敏药物得名称,贴在病历牌封面得背后。
二病历书写得人员资格要求1.门(急)诊病历由门(急)诊接诊医师书写。
2.完整入院记录一般由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书写,教学医院可以由实习医生书写。
入院记录、再(多)次入院记录由经过医院认定能够熟练书写完整入院记录得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或主治医师书写。
3.急症、危重病历由当班医师书写并立即完成。
4.手术记录由手术者书写。
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由术者审阅签名。
三病历书写得时限要求1.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3.首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4.日常病程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对病情稳定得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对病情稳定得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
6.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
7.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8.因抢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得,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抢救记录得抢救时间应当记录到分钟。
9.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
10.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
11.阶段小结应每月总结一次。
12.出院记录应当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13.死亡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14.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15.因抢救急危患者下达口头医嘱,在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16.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得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科主任行政查房、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与实习医师参加。
2、科主任每周进行大查房,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
每周查房时间固定,查房应在上午进行。
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对于新入院得一般病员须在2小时内查瞧病员。
3、上级医师首次查房应于患者入院48小时完成,病危病人24小时内查瞧,急、危抢救病例随到随瞧,手术病人,术者必须于术前一天与术后三天内查瞧过病人。
日常查房要求:病危患者每天查、病重患者至少三天内、病情稳定病人5天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
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疑难危重病员,必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查瞧病员。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得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得住院医师要简要报告病历,目前得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得问题。
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得检查与病情分析。
并做出肯定性得指示,查房后应将上级医师得分析与指示记录在病历上。
5、各级医师查房内容:(1)科主任与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人得诊断与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检查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工作质量及各种制度执行情况;协助解决病房存在得主要问题;结合临床指导下级医师提高业务水平,介绍国内外医学进展情况等。
(2)主治医师查房①主治医师对所管病员分组进行系统查房。
②对本组重危疑难病人、新入院病人、诊断未明、治疗效果不好得病人,重点检查,决定治疗方案及出院问题,每天下午听取住院医师汇报或亲自查瞧本组病人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③对重危病人要协同住院医师一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作出诊疗计划,处理有困难者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并向科主任请示汇报,④在查房中要注意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得工作与病历书写质量,并修改病历,给予必要得指导与督促。
⑤对疑难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必要时请科主任参加,根据情况可以随时请会诊,死亡病历应在一周内组织讨论。
⑥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下级医师进行指导与讲解医疗知识。
(3)住院医师查房内容①要求重点巡视重危、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得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查瞧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得临时医嘱,并开次晨特+殊检查得医嘱。
②住院医师每天至少查房两次(上午、下午各一次)通过查房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向上级医师汇报。
③上级医师查房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向上级医师报告病历。
④查房中要注意了解新入院病人得病史、查体、病历完成情况以及诊疗计划完成情况,并抓紧时间完成有关检查。
⑤带好实习生得查房,辅导检查基本操作,重点得内容向实习医师提问,认真修改实习医师书写得病历,并签字以示负责。
6、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制度1、各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须设有值班医师。
值班实行24小时在岗得三级医师负责制,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担任第一线得具体工作,主治医师担任二线、副主任以上医师任三线,全面负责指导一、二线医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