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新课标变化对比表

合集下载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1]-推荐下载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标变化对比表[1]-推荐下载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课程标准对比表★★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1. 识字与写字:删掉旧版“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 阅读: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教学新增: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3. 关于写作教学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

★★5. 关于综合性学习新增: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新增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识字的评价”: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写字的评价”: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删去“文体”的把握精读:新增“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新增“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3. 关于写作的评价新增: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本文将用以比较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以此来反映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变化趋势。

一、教学目标方面:
● 2011年版:强调学生必须掌握根据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要求的
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以及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语
文素养和应用能力;
● 2001年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文学修养,挖掘学生在文学传
承中的潜能,注重语文思想精神的传承,努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
合的文学修养教育和造就。

二、教材方面:
● 2011年版:以新《语文教材表》为依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若干学
科教材内容应当构成全面学习内容的新要求;
● 2001年版:内容以概况性教材、语言知识教材、文学修养教材为主,从中可以深刻地领会中华优秀文化精髓。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方面:
● 2011年版:强调学生要以汉语正规语言文字为基本单位,以“课堂教
学实践活动贯穿”为主线,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 2001年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多以典型课文为主,以学汉语的实用
性为核心,做到“说课的教学,考试的教学,做活动的教学”,口语表
达力的锻炼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四、考查方式方面:
● 2011年版:考查手段主要以模拟试卷、听力考查和教师检查、团体
讨论等现代教学手段为主;
● 2001年版:考查手段主要以期末卷和年级卷为主,并加入相应的听
力考查、口语考查和教师指导等内容进行考核。

以上,就介绍了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分别从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及考查方式方面进行对比,体现语文课标的变化趋势及新的发展方向。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与原课标对比解读(目标部分)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与原课标对比解读(目标部分)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课程目标与内容”与(实验稿)小学语文课标“课程目标”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
第二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总体感受:1、在总体识字和写字量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了低中段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尊重;2、更加强调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3、“独立识字”这一目标内容的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新《标准》内容制定的科学性;4、进一步强调了“汉语拼音”和“学
(二)阅读
总体感受:1、更加重视学生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2、对原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补充,表述更加清楚、科学,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3、修改了部分目标内容,用语更加规范、贴切,既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和学生阅读的
(三)习作(写话)
总体感受:1.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内容要求上更注重贴近学生,更具有时代感。

3.对“写”和“改”的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加科学、规范。

4.更加明确写作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体现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四)口语交际
总体感受:1、修改了部分用语,对部分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让目标内容更规范、更科学。

2、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体感受的尊重,更加关注学生的
(五)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新旧课程标准对比-2011版

小学语文新旧课程标准对比-2011版

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旧标准对比
小学新课程标准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1-2 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下面我们将从“识字与字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小学新旧课标的不同之处。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其中1-2年级称为“写话”;3-6年级称为“习作”)
4、口语交际
5、小学语文新课标1-6年级增加背诵推荐篇目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最大差异是什么?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依据是什么?2001年开始执行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实验稿”三字说明是一次课程方面的教育改革实验。

将课程改革定为“实验”,体现的是变革现实理想与科学探索态度的结合。

教育实验大致过程是:以新的理论作指导,设计实验措施,根据研究目的,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地贯彻实验措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或重复实验,证明、修正或证伪原来的理论假设,揭示教育因果关系,改进教育现状。

此次实验历经十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终于在2011年定稿出版。

修订的依据大体有如下几点。

1.十年中,教育部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调查。

2003年教育部对实验区教师、教研员,就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建议,开展了第一次调查。

2007年为配合《实验稿》的修订,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在29个省市4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城市、县镇、乡村,对不同办学水平学校的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规模大,内容丰富。

问卷分客观题与开放题两种。

对客观题的选项作频度分析,对开放题的问题作出归类——这些问题不作任何二次加工,真实保存原样——再对问题的类别作频度分析。

修订组根据整体性的统计分析开展修订工作。

2. 修订组收集了十年来报刊书籍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对《实验稿》的教育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作出判断。

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进行了多次听课考察,实地了解实验状况,听取各种意见,研究教学中的新问题、新经验。

修改过程中,教育部还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作家、院士、社会人士“会诊”语文课程标准,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

3.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作为标准修订的基本指导思想。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老师们关注的目光中,出台了,较之“实验稿”,2011年版的新课标“纠偏、澄清、补充、完善”了“实验稿”中的部分内容。

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作为一名执教于三尺讲台的一线教师,我所见的2011版新课标的改变散发着一种时代的气息,它关注了目前情况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偏颇,它关注了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迷茫、新课标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传承中华文化。

2011版新课标指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人们渐渐怠懈于对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研习,漠视于对悠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语文是什么?王崧舟老师说得多好,语文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当新课标提出要研究语文教育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重大课题时,每位语文教师具备了一些神圣感,使命感。

我们总是在说,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这“真”的含义一是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二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传承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浩如烟渺、现代的异彩纷呈;体味民族文学作品的风骨和美感;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广博;体味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沉与永恒。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我们已经看到了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阵地的失守,就应该正视、重视,以传承中华文化这个厚重、巨大的使命为己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了解 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

了解 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

★语文“课标”实验稿与修订稿“评价建议”部分比较:1.从字数看,实验稿约2350字,修订稿增加到约3640字,约增加1300字。

2.从内容看,修订稿以一个总述段阐明了小学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明确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提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总要求——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3)指出了语文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该段后面对“四项基本原则”逐项进行了分段陈述。

(4)揭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操作要领——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5)指明了语文课程评价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3.从具体建议看,修订稿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分别做出了更加明确细致的阐述。

★了解 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谈谈你对课标修订的意图的理解。

(以下列出了六点变化,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三点谈谈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这样改?)(一)阅读教学是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钻研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四)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五)阅读教学评价要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六)诵读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答题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在“对话”的维度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视角,就是确立和凸显“编者”的地位和作用。

“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客观上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稿比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稿比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实验稿比较,有继承,也有发展。

坚持不变的是语文课程4个基本理念和3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坚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儿童阅读。

突出的变化主要有几方面:语文课程性质表述更明确修订课标对“语文课程”作了明确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个定义突出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就是学生在这门课程里要学习的不只是“语言”和“文字”,而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就要求语文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

即教师在教学时树立大语文观,多从“语用”角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策略。

突出强调识字和写字教育修订课标中说:“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这就打破了“识字、写字只是小学低年级任务”的旧观念。

也就是说,识字、写字不仅是小学各个年级的重要内容,初中也应该重视。

因为近几年调查表明,不仅中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不到位,而且不少高学历的成人也普遍存在严重的书写问题,较集中地体现在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包括中小学生与成人);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针对这一问题,本次课标修订从2个方面加强了识字、写字教育:1.适当减负。

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目标,过去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现在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 修订之后的量取了下线,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机动达标。

识字、写字教学在已有的“多认少写”理念基础上又提出“先认先写”的300个基本字(附录中有字表)。

应当注意的是:这些“量”的降低实际是为“质”的获得提供保障。

语文老师要转变汉字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习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解读六墩学校 尹鹏飞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习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

修订前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及内容,对于改进识字与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历了10年改革的实践,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的既有坚守,又有修正,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调整。

以下是新旧课标识字量的对比:原课程标准 11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写字量要求有所降低,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量减少200个左右;第二学段写字量减少了400个左右,这对减轻学生负担,降低教学难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新增。

《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两个附录。

附录4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

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字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附录5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表共收录常用汉字3500个,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便于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评估。

三、三个“第一次”。

降低识字、写字量,并不是轻视识字、写字教学,相反,新课标更重视写字的学习,加强写字教学,是新课标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与2001版课标以及之前的《小学语文大纲》相比,此次出台的课标中对于“识字写字”教学出现了很多“第一次”:1、第一次在第一、二、三学段中共同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2013.03学教育36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变化雍殷梅(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公布是语文课改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

相较于之前实施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从许多方面都有进步的变化。

本文通过分析其内容变化以及在实践层面上的可行性,谈谈对新课标的可行性和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变化发展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之前实施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变化。

下面我们将从其内容变化以及其新增内容的可操作性层面,来分析新课标理念变化所带来的信息。

一、新课标理念及部分概念的增加和变化1、强调了语文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新课标提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我们看见,此次语文课程的定义更加饱满,且饱含人文气息,巧妙的把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其本质中应体现的人文性统一起来,客观、全面的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和使命。

我们知道,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假如语文课脱离其工具性的一面,就丧失了语言文字的基础,语文课将显得苍白无力;相反,如果忽视了语文课课程所应具有的人文性,语文的授课也将失去意义,整堂课也将失去灵魂。

所以,只有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这门课程的魅力和精髓,也能树立学生正确对待语文的态度以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在新课标中增加了“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部分。

语文教育不仅是语言文字能力教育,同时也是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以及个人素养、品性的塑造。

当今社会提倡学生在文化、素养、品性及价值观上的全面发展,语文的学习也应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湖北省宜城市教研室李书武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经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

对照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仔细研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它延续了原有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对课程目标与内容做了细微的调整,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的提法上和“实施建议”这部分中。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提法据了解,在修订过程中,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始终是一个反复争论的焦点。

课标实验稿这样定位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此,不少语文教育研究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很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倍感困惑。

“2011版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

”但在后面仍保留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内容。

1.新提法直接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

其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内容的核心,“综合性”“实践性”则是语文课程存在的形态与方式。

其实,在课标实验稿中课程目标的描述就是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的(与之对应的是对“语文知识”的有意回避),对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已有很丰富、很具体的阐述,只是没有像修订稿这样以纲领式的表述明确地指出来。

现在,“2011版课标”不仅用简明扼要的定义式语言把这种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认识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而且还在“实施建议”中对此做了更具体更集中的阐述——“教学建议”第(二)条是“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评价建议”第(四)条是“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这样修订更鲜明、更准确地突出了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也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实施中更多关注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问题。

2.“2011版课标”同时把原有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之从“课程性质”部分挪到“前言”中作为课程背景提出来,也有助于把人们的关注焦点从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中解放出来。

教育部公布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

教育部公布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

教育部公布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2012年9月施行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却增加了需要背诵的篇目。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论坛)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

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

三四年级会写字减400个虽然新旧语文课标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

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

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 字统一成低限——800字。

增加20篇背诵篇目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背诵推荐篇目■1至6年级(6篇)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7至9年级(14篇)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课标之所以这样修订,或许是因为那几百个字不常用,没必要非让学生会写。

3.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

3.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

3.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与原课标对比一下,谈一谈识字写字教学要求有哪些变化?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方面有以下五大变化:一、增加有关“识字、写字”的两个字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要求不变,但“会写”的字在各学段的数字有变化。

概括地讲,第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量减少,第一学段减少200个,第二学段减少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

二、调整识字量新课标增加了两个字表。

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课标建议,在低年级阶段“先认写《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在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当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三、对识字教学的认识有变化在课标(实验稿)“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提法。

四、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在课标(实验稿)里,仅是第一学段有提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目标,而新课标里每一学段都有这一条。

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在教学建议部分,新课标增加一段了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要求每一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并规定,(在1-3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强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五、在评价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更为具体、详尽,尤其是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文字变化对比表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文字变化对比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文字变化对比表(杭州师大语文课程学习研究所王光龙、翟志峰整理)(示例: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2011年版新增内容;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对实验稿文字内容进行修改而成;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2011年版中删去的表述;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将实验稿中文字位置调整而成;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将实验稿中若干条内容整合成一条。

)实验稿2011年版名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导言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67字)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新旧课标对比(表格式)

语文新旧课标对比(表格式)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 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 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 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 是语文实践。 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文字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 时不有。 因而,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 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 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 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式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 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 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 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 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 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 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 评价方式的设计, 成。 提倡。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 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 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特征,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团结合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 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1、会写字数量要求减少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2、每天安排10分钟练字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

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

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3、强调多写、多读、多说除了对汉字的识记和读写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比如,义务教育9年时间里,一个学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9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新课标”要求每学年写作文不少于14次,课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等。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较之十年前的实验稿有了不少改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较之十年前的实验稿有了不少改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较之十年前的实验稿有了不少改动,识字写字部分改动较大。

请比较两个版本的小语课标,试罗列“识字写字”部分的几个改动之处,然后选择一点写一写自己的认识或感受。

几个改动之处: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我们发现第一学段,由原来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字改为“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1000个字改为“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原来要求会写2000字,减少为会写1600个左右的字。

第三学段:要求不变。

2 、增加了“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提法。

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3、对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

4、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5、”在作文“教学评价”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第一次在作文教学中提出关于书写的要求。

6、、在评价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更为具体、详尽,尤其是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针对第四点,我提出我的一点看法:作为母语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汉字的识记与书写。

近年来,母语教学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写字教学首当其冲。

在实践中,写字教学成了阅读教学的附庸,指导不细致,时间不充足,评价不到位,听课时常常看到只用三五分钟匆匆一写的现象。

电脑化的出现,也使整个社会对书写的重视一落千丈。

有专家认为,现代人写汉字有障碍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病,而且这种趋势在青少年人群中日益突出。

要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护与发展母语的高度认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要认真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每天10分钟的随堂练习”。

比如:要精选哪些字?怎样有步骤地练习?要采用哪些课堂教学方式,如“指导课、参观课、竞赛课、评讲课、欣赏课、表演课、复习课”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新课标变化对比表重要程度内容所在位置原新课程标准2011 版课程标准备注二、学段目标认识常用汉字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认字量及会写与内容第一1600-1800 个,其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的字都有所减★★★学段( 1-2 年中 800-1000 个会少级)(一)识写字与写字二、学段目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会写减少 400与内容第一2500 个左右,其中右,其中 1600左右字★★★学段( 3-4 年 2000 左右会写级)(一)识字与写字二、学段目标删掉旧版“ 40分钟能完成不与内容第三少于 400 字的习作”学段( 5-6 年级)二、学段目标 1. 识字与写字:删掉旧版“其与内容第四中 3000 个左右会写” 2.阅★★学段( 7-9 年读: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二、学段目标作文每学年一般不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次与内容第四少于 140 万字学段( 7-9 年级)(三)写作第三部分实施新增: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建议一、教学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建议(五)具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体建议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2. 关于阅读教“系统” 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学义3. 关于写作教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学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

★★5. 关于综合性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学习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新增 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新增“识字的评价”: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新增“写字的评价”: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二、评价建议还应注意考察对内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删去“文体”(五)具体建容的理解和文体的础的把握议把握2. 关于阅读的评价(五)具体建精读:新增“第一学段可侧重议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2. 关于阅读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的评价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五)具体建文学作品阅读:新增“第一学议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 2. 关于阅读的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评价重考查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二、评价建议新增: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五)具体建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议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 3. 关于写作的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评价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二、评价建议新增 1. 考查口语交际水平的(五)具体建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议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3. 关于口语演讲、问题讨论等2.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交际的评价★★★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地表达;第二、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2011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有几点显著变化?曾长春2011 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有几点显著变化?我想围绕“显著变化”,做如下四个方面的列举:一、彰显课程内涵和理念1.课程目标具体、明晰《(实验版)课标》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四点要求出发,指出语文教育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提出语文教育五个方面的改革和改革的原则,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语文课程努力的方向;这不便于教师把握和操作,在实践中容易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

《( 2011 版)课标》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提出了当今世界语言运用和文化选择能力的高新要求,特别强调“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贴近语文本质,凸显学科特点,有了具体、明晰的课程目标。

2.课程内涵和作为《(实验版)课标》在“课程的性质”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 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语文课程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具体明确地指出了课程内涵。

课程内涵指明了教学所作所为:交流沟通——工具性、信息性;优秀文化——人文性;思想文化修养——思想性;精神成长——人格品质。

3.课程基本理念⑴强调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增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一语;提出“通过优化文化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⑵人文内涵具体化、明晰化。

由原来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具体化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⑶在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上,将原来的“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改为“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⑷在学习方式方面,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意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使“问题意识”得到了凸显;同时还明确了学习方式中包含的更为具体的内容。

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在教学中只顾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不顾合作探究的内容和价值,偏离了语文学习的目标的现象。

⑸在建设语文课程方面,由原来的“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

在语文教育艰难曲折的道路之上,传统的语文教育对于今天的母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目标和内容1.三维目标的整合。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总目标增加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 篇(段)”等内容,《(2011 版)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阅读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

3.增加“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要求。

4.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这是适应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处理连续性文本材料的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处理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5.将第三学段的“ 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要求,改为“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了习作教学的延展性和实效性。

三、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2011 版)课标》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 1600—— 1800 个,其中 800—— 1000 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将第二学段的“ 2000 个左右会写”减少为“ 1600 个左右会写”。

减少了写字字数,显然,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非常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质量和让学生多读书。

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体现了写字还要讲究实效性。

同时,将识字写字表述为“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小学各学段要做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10 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 300个字”。

可见,修订版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怎样重要的地位。

四、指出如何操作1.教学实施方面教学建议增加了“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和“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等提法,把教会学生学习、研读文本、正确合理地解读文本,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创新语文教学等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了出来。

“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学习语文,“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形势下的语文学习展现了一幅明丽的图画。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来代替个人阅读。

”“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同时对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读”还作了清楚地说明,这是对今天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良倾向进行了针对性的矫治。

增加了“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点明了习作教学的策略和要求,尤其是新形势下的习作教学的新趋向。

“综合性学习”。

《( 2011 版)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要“贴近现实生活”“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自然、社会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不仅为综合性学习指出了一条光明正道,而且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前所未有的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要求对“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