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难点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场战争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无论从人口、版图、还是近代化的海军看大清国绝不逊色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天皇对此战毫无把握,找来首相伊藤博文,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咨询,下面是君臣三人的对话:

天皇:能打败北洋舰队吗?

伊藤.东乡:能。

天皇:理由?

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

天皇:如何得知?

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松弛,应战准备缺乏。

天皇:何以见得?

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

东乡:我曾上镇远、定远号上参观,管理混乱、纪律松弛,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而我军斗志高昂,纪律严明,官民齐心。明治天皇表示认同,决心开战,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二、新课讲授

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

先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出示材料:从日本、中国、朝鲜三方面讲解

1、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开始对外扩张,制定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2、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3.导火索(直接原因):1894年5月朝鲜东学党起义

师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

陆政策”。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年9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并让学生谈感想。

教师提问: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教师指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出示: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观察这些通商口岸开放时间的先后,位置的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甲午战后,列强看到清政府软弱可欺,声称正躺在死亡的病榻上,于是纷纷而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教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知识延伸:学生讨论:中国是人口大国,有4亿人口,有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只有29万军队,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为什么最终清政府还是失败了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