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37b39f5941ea76e58fa048a.png)
( J i a n g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x i 2 1 4 1 2 2 , C h i n a )
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李 明 钟 芳 夏 书 芹 徐 菲 菲 朱 松
( 江南 大 学 , 无锡 2 立的科研 能 力是研 究生培 养的一 个重要 目标 , 食 品物性 学 实验是食 品科 学相 关专 业研 究生获得 专业技
能、 培养 科研 能力的 一 门重要 课程 。 目前 , 此课 程教 学过 程 中存 在缺 乏创 新性 、 综合 性 的 实验 内容等 问题 . 不利
s o me s u b s t a n t i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s i n t h i s c o u r s e b y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n e w c o n t e n t s i n t o t h e c o u r s e a n d c h a n g i n g t h e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I t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n e w c o u r s e c o n t e n t s a n d t e a c h i n g me t h o d h a v e g r e a t l y s t i mu l a t e d t h e s t u d e n t s ’i n t e r e s t i n l e a r n i n g,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p r o v e d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t e a c h i n g . Ke y wo r d s : Ma s t e r s t u d e n t s ; e x p e r i me n t o f f o o d p h y s i c a l p r o p e ti r e s ;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p r a c t i c e
[物性,教学改革,课程]“食品物性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物性,教学改革,课程]“食品物性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ac32d982b160b4e777fcf77.png)
“食品物性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食品物性学”是一门多领域学科综合应用的基础科学,也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
若长期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创新,学生难免机械记忆应对考核,只知然却不知所以然。
本文通过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分析探讨相关实验创新教学方法,旨在提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食品物性学作为食品工业领域的新兴基础学科,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应用逐步得到广泛发展,并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性学科。
这门课程发展历经食品流变学、食品质构到食品光、电、热等物性。
不同地区和高校食品专业针对自身特点及方向优势,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欧美和日本的先进教材,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相关食品物性学的教学和实验课程,以期充分满足本科生教学和实践发展的需要。
食品物性学同时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熟练掌握各种食品形态的物性分析技术。
学生通过掌握食品物性分析方法,了解食品的组织结构和生化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食品、进行风味品质控制奠定基础。
但是本课程内容理论概念性较强,实际教学过程容易产生学生只记理论,不懂操作等短板问题,很难将知识精准地运用于实验环节。
因此,进行“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切实推进教学与生产紧密衔接,培养能够适应不断更新的食品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和科研储备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面临问题作为西南地区以地方特色食品为主导发展方向的院校,教学主要针对地区食品发展特点,培养具有一定技术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可胜任食品质构品质分析等检测工作。
目前,按照食品物性学教学模式,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不低于2:1,实验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要依据,多数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证明,自主拓展项目很少;实验项目考核以报告为主,占学科总成绩的30%左右,实验教学的地位一直较为被动。
1.1 仪器滞后于实验发展食品物性学的教学发展离不开先进仪器的引进试用,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创新大部分是在实验操作过程实现的。
食品化学全英文语教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化学全英文语教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66dbf64a45177232f60a251.png)
农 产品加工 ( 学刊)
A c a d e m i c P e i r o d i c a l o f F a r m P r du o c t s P r o c e s s i n g
No . 9
S e p.
文章编号 :1 6 7 1 — 9 6 4 6( 2 0 1 3 )0 9 b 一 0 0 8 1 — 0 3
食 品化 学全 英文语教 学课程 的探 索与实践
敬 璞 , 一 ,陈力宏 ,袁 丽 ,盛 漪
( 1 .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 2 0 0 2 4 0 ;2 . 江苏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 院 ,江苏 镇江 2 1 2 0 1 3 )
摘要 :食 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 门实验性 和应用性很强 的专业 基础课 。 目前 ,各高校正通 过各 种形式来提 高食 品化 学课 程的教学水平 。对 于高校食 品化学课 程全英文教学 的展开 ,有 3点需要 注意 :一要 明确 目的 ;二要 明
确教师 、教材 、学生 的特点及要求 ;三要保障教学成果 。
0 引言
对 象பைடு நூலகம்,开展 了食 品化 学全英 文 教学课 程 。
1 教 材选 定
食 品化学 是食 品科 学一 门重 要 的专 业基础课 , 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 了解食 品材料 中主要成分的结 构与性质 ,各组分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在食品加 工和保藏中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以及这 些 变 化 和作 用 对 食 品色 、香 、味 、质 构 、营 养 和保 藏稳 定性 的 影 响。 国内长期以来 ,以阅读 能力 培养 为主的传统外 语 教 学 已经 不 能满 足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要 求 ,导 致 培 养 出 的 高级 专 门人 才 在 竞 争 中处 于 劣 势 【 ” 。 因此 , 在 “ 十一五”期 间 ,教育部在 《 关于进 一步深化本 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 [ 2 1 和 《 关 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 学质量的若 干意 见》 [ 3 J 中明确将 双 语 教学 作 为评 价 本科 教学 水平 的 一项 重 要 评 估 指 标 。食 品 科 学 是 国 际 通 用性 、可 比性 强 ,而 且 急 需 与 国 际 接 轨 和 交 流 的学 科 之 一 。 随着 教育 部 国家双语 教 学 示 范课 程 建设 项 目的展 开 , 部 分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相继开设 了食 品化学双 语 教 学课 程 。经 过 3年 “ 食 品化 学 ” 双语 课 程教 学 , 在理 论 和经 验方 面 不 断 总结 的基 础 之 上 ,从 2 0 1 1年 以英文水平 比较高 的本科学生 ( 上海交 通大学)为
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462c81a79563c1ec5da71ec.png)
S c i e n c e ) 课程在开始设立的时候只有一位授课教师 , 目前已 发展为4 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团队, 每位教师都具有本专业学 习经历 、 高级职称 、 企业工作经验 、 出国经历 、 博士学位或博 士在读 , 都是硕士研究生导师 , 并且在食品科学研究某一领
域有所建树。 课程负责人黄峻榕 , 博士 , 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
团队合 作精 神 。
关键词 : 食品科 学概论 ; 双语教 学; 课 堂教学; 教 学方法; 小组学习 中图分类号 : G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3 5 — 0 0 4 0 — 0 2
随着 中国社会 的 国际化 程度 越来 越 高 ,大学 生具 备 专 业英语能力成为一种基本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食品工业在全球和全 国都 属于第一大制造业 。随着国内与国际食品科学与技术方面 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 自身与 国际先进 水平 的差距。掌握食品科技英语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所必须 具备的基本能力 ,因为这一能力不仅可以使他们持续了解 乃至把握先进食品科技,也使他们有可能参与到以英语为 工作语言的跨 国食品企业 ,有条件到食品科学研究处于更 高 水平 的 、 高度 国际化 的高 等学府 去继 续 深造 , 这些 都将 为 我国食品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扩大国际化提供源源不断 的 动力。为了培养符合食 品国际化时代的食品专业高级专 门 人才 ,陕西科技大学早在2 0 0 2 年就开始开设食品专业的双 语课程——食品科学概论 。开始仅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Ho t c h k i s s . N e w Y o r k : C h a p ma n& Ha l l , 1 9 9 8 )作 为 教 材 。 自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尝试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80904de7b90d6c85ed3ac652.png)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尝试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关键性环节。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食品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重点阐述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通过优化和改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理论、实践俱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142-04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Course//ZHU Ling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the key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e,inno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Food Micro-biology Experiment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od related majors.Considering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reforming measures of adjusting teaching contents and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are primarily proposed and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 Optimizing and reform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were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students’subjective initiative,enhance the stu- dents’activ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help them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Key words food microbiology;experiment course;teaching reform1 前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食品化工英语的应用实践和教学路径
![食品化工英语的应用实践和教学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da1ed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e.png)
食品化工英语的应用实践和教学路径㊀㊀由黄迎编著,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化工英语»一书为改革食品化工英语教学路径,增强食品化工英语应用价值提供了有效载体.该书共10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化学元素㊁营养物质㊁化学反应㊁食品加工㊁化合物㊁食品安全与健康㊁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㊁食品销售㊁化学应用㊁食品和环境等专业化的知识内容.每个单元大致按照6个模块开:课前活动和预习㊁专业词汇和记忆㊁试听训练㊁口语训练㊁应用题型训练㊁课后阅读等.(1)食品化工英语的应用价值.食品化工英语不仅是国际技术的桥梁,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该书对食品化工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积极意义进行了论述.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食品化工专业知识蕴含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价值理念,而食品专业英语作为文化载体和交流工具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食品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交流.②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食品化工技术.书中指出,食品化工技术影响着食品生产㊁加工与消费等诸多环节.国外的食品化工技术起步较早,很多成熟的先进食品化工技术都是以英语作为主要的交流媒介.借助这一交流工具可以对国外先进的食品化工技术进行深度学习和认知,为增强和创新中国的食品化工技术提供有力支持.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国际食品贸易交流人才.食品化工涉及国际食品贸易,食品化工专业英语人才不仅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要熟知大量的国际贸易商务知识.(2)食品化工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该书对当前高校食品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①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书中指出,很多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停留于对食品化工英语知识的直接翻译和阅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对食品化工专业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单一,主要将信息技术作为食品工艺㊁食品工程教学内容的演示工具,因而教学缺乏互动性㊁协作性和吸引力.②学生对食品化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书中指出当前学生只是从普通视角认知英语学习,未能充分认识到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相融合的重要作用,无法理解专业英语学习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意义.③食品化工专业教材内容滞后.教材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很多高校选择的食品化工英语教材内容缺少相关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前沿知识,教材更新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3)食品化工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该书为创新高校食品化工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参考.①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教学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情景化㊁翻转㊁混合等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任务式㊁项目式㊁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建立立体化评价体系,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食品化工英语应用的实践平台.②增强学生对食品化工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知.书中指出高校学生大多具备了基础的英语学习素质,但因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对英语学习的难易感知程度有所不同,为此可采取分层专业英语教学法,逐步增强学生对于食品化工英语学习的认同感.③及时补充和更新专业英语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时代适用性.书中指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对食品化工英语教学至关重要,教师既要完善教学手段,更要关注食品行业的新兴知识和热点前沿内容,及时将其补充到英语教材以保障整体教学效果.(作者:胡远瑾,女,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242F O O D&MA C H I N E R Y第39卷第7期总第261期|2023年7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977b3661eb91a37f1115c3a.png)
食 品物 性 学 的 发展 已逾 百 年 , 别 是 食 品 流 变 和 质 地 理 论 已 在 食 特
2 食 品 物性 学 全 英 语 教 学 的 课程 体 系
品科 学领 域 获得 了 广泛 应 用 , 内 自 2 国 0世 纪 8 O年 代 末 以来 , 着 对 随 多 年 的学 科 发 展 使 食 品 物 性 学 的课 程 体 系渐 趋完 善 , 在 我 国 发 虽 食 品 的力 学 、 学 、 电 光学 及 热 学 等 诸 物 理 性 质 的 研 究 逐 渐 深 入 , 理 方 展 起 步 较 晚 , 一 直 以来 , 品 物 性 学 与食 品化 学 、 养生 理 学被 看 作 物 但 食 营 法在 食 品 生 产 加 工 中 的应 用 范 围 日趋 广 泛 , 品 物 性 学 知 识 逐 渐 成 为 是 食 品 加工 利 用 领 域 的三 大 基 础 学 问 。食 品物 性 学 是 以食 品 ( 括 食 食 包 行业 热点 【 在 全 国 10多 所具 有 食 品 专 业 的 高 等 院校 中 , 不 完 全 统 品 原 材 料 ) J 1 。 0 具 为研 究 对 象 , 究 其 物 理 性 质 的 一 门科 学 , 内 容 上 重 点 论 研 在 计 已有 5 所 院 校将 食 品物 性 学 课 程 作 为 食 品 科 学 与 工 程 、 食 品 质 述 食 品 和 相关 材料 的物 理 特 性 和 工 程 特 性 , 力学 特 性 、 O多 如 流变 学 特性 、 量 与安 全 等 相 关 本 科专 业 和硕 士 专 业 的 专 业 必修 课 之 一 。 质 构 、 特 性 、 电特 性 和 热 特 性 等 其 中 , 品流 变 学 特 性 和 食 品 质 光 介 。 食 经 过 食 品 物 性 学全 英 语 教 学 改 革 的 试 点 , 教 材 、 程 体 系 、 学 构 两 部 分 内容 研 究 相 对 深 入 。是 本 课程 比较 成 熟 和核 心 的 内容 。光 、 从 课 教 和考 核 方 法 等 方 面对 食 品物 性 学 课 程 进 行 了 调 整 和探 索 , 有 助 于 提 电 、 特性 是 近 几 年 开 始 研 究 的 内容 , 料 相 对 较 少 , 将 热 资 缺乏 系统 性 和完 升 研 究 生 与 国 际接 轨 的广 阔视 野 ,加强 研 究课 题 的研 究 广度 和 深度 , 整 性 。但 是 随着 食 品 工 业 高 新技 术 的不 断开 发 , 、 、 技 术 应 用 越 光 电 热 特 别 是 研 制 新 的产 品 、 行 质 量 评 定 、 量 控 制 与 最 佳 工 艺 条 件 选 择 来 越 多 。 进 质 因此 , 入 了解 食 品 和食 品 原料 的光 、 、 特 性 , 开发 新 技 深 电 热 对 等 课 题 . 工 程 角度 为 学 生 奠 定 理论 基 础 。 从
《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教学探索
![《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9774a99c8d376eeaeaa31a3.png)
《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教学探索收稿日期:2018-01-04自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以来,双语教学成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英教学是一种全方位用英语讲授和学习专业课的过程,是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
其教学目标是双重性的,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
为满足社会对一专多能、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我校于2011年在全校各个学院开展非英专业理论课程全英教学的探索[1]。
《食品营养学》是营养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食品营养及其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2]。
本门课程以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为培养适应于食品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其在食品加工和保藏领域中较好地从事教学、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方面等工作奠定基础。
《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的开设,除了顺应食品学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学会以英语的思维和逻辑习惯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与讨论,我院于2015年开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营养模块大二学生进行《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教学。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不断进行教学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本文总结了我校《食品营养学》全英课程的教学经验,希望能为其他课程全英教学程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授课教师及教学对象的选择良好的师资力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与传统课程相比,全英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授课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双语教学中往往是有英语背景的教师专业知识欠缺,而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英语水平又不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门课程所选择的任课教师均具有海外生活留学经历并在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建树。
此外,我们还邀请新西兰林肯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海外教学名师为学生授课,每学期不少于10个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食品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cd5815fad6195f312ba641.png)
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中要求 , 为更好地适应我
国加 入 WT O后 经 济 、 技 和 教育 发 展 需要 , 科 教 育要 创 科 本 造 条件 , 引进 原 版外语 教 材 , 使用 英语 等外 语 进行 公 共课 和 专 业课 教 学 , 培养 高 素质 复合 型人 才 , 现我 国高等 教 育 的 实 可 持续 发 展 。 食 品化 学 是食 品科 学专 业 的一 门专业 基 础课 程闭 在 食 , 品化学 授课 过 程 中采用 双语 教学 对 于老 师和 学生 积极 追 踪 国际食 品化 学发 展 动态 、 到 同步 的教 学 内容 与水 平 、 国 达 与 际 接轨 等具 有非 常 重要 的意 义 。然而 食 品化学 课 程 知 识 点 较 散 、 论 内 容 较 多 , 使 用 中 文 讲 授 , 生 学 习 难 度 也 理 即 学 比较大 。因此 , 必须 要 探讨 教 学 实施 方 案 、 实教 学 内 容 、 充 改 革 教学 方 法 以提 高食 品化学 的双语 教学质 量 。
Z U H n - i ta C l g fTc nl y hn iN r lU i r t,Lne ,S ax 0 10 ) H o g me e l( o eeo eh oo ,S a x oma nv sy if l g ei n hn i 4 0 4 A src T i at l dsr e h eesy f inu leu mo n f d c e ir, epoe jrpolm mpc n b t t hs rc eci d te ncsi o bl g a d c i i o h m sy x l d ma rbe s i at g a ie b t r i n o t r o i
《食品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精品文档
![《食品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38191e333d4b14e8524683f.png)
《食品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1]。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学科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
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领地,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必需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因此各高校教学计划中的众多课程已相继开展了双语教学。
一、食品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生理功能和它们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的一门科学,是学习其他食品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化学与食品学科交叉的纽带[2]。
为了将我国食品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创新性成果传输给学生,从而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服务,仅仅只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那是远远不够的。
食品化学授课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了解食品化学领域最新动态及进展、学习最新国际研究方向意义重大。
社会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国内各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外,与国际院校也有了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新的教育理念及目标也随之改变,特别是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食品加工工艺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的仪器分析手段结合到食品化学和分析研究的对象中。
一成不变的教学计划、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同时,授课教师和听课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但仅仅依靠对专业英语单词单纯的记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双语教学可以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外语结合起来学习,效果显著。
食品物性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食品物性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7c2ad42cf84b9d528ea7ae6.png)
践 ,探讨通过改革教 学方法和不断更新教 学 内容等措施激发学生 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提 高教 学质量的有效途
径 。 具体 提 出三 点做 法 : 程 内容 采 用 以主 体 教 材 为 框 架 , 合 国 内外 教 学 成 果 ; 学 方 法 多样 化 , 课 融 教 融合 黑板 和 多
媒体技 术; 以提 问和学生专题讲座方式加 强互动 , 鼓励和肯定 学生 , 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 提
卜 ”・ - — 卜 +
-+ — -— — 一- + - ・ — - + - ● 一 ・ - 卜- 卜 — - — 一 、 卜 +
- — * 卜 + — 卜 —
一 十
一・ ” 卜 一 — 卜 — +
一 + - +
” +
一 +
一
动, 如院 系科 技节 、 国家 和省级 的电子设计 大赛 、 国家 级 的嵌入式竞赛 等。建立电子设 计和创新课外 活动 中 心, 全天 开放 , 学生可 随 时进 入实 验室 , 验室设 备仪 实 器配置 齐全 。 学 创造思维得到升华。为了展示第二课堂 的活动成 果, 学校每年举办校科技节 , 必须是学生课 外独 立完成 的设计新颖 的作 品参加评 比,这对 学生的创造能力 和 工程实践能力 的提高有很大 的帮助 。 3 . 第三课堂。“ 三课堂 ” 第 是指校 内外 的社会实践 , 要求学生利用暑假 、 寒假 的假期时 间到相关 的企业 、 公 司, 深入到工程实践 中去 , 或者参与 教师与社会上联合 研究开发 的实 际科研课题 ,进行 实际科研开发能力训 练 ,使 其创造来源于社会且 服务于社会 。在 “ 真题 真
中取得 了较好 的成绩 :在大学生 电子系统设计方 面成 绩显著 , 多次取得 国家 、 电子 系统设计 竞赛一 、 、 省 二 j 等奖 ;在全 国大学生嵌入式 系统设 计方面两次取得 全 国三等奖 ;在学校科技节方 面我系学生 的科技作 品也 多下次 拿下学校 一 、 、 二 三等奖 , 并且 团体 总分名列 前 茅 ;在高年级 的科研立项方 面 ,我系 同学也能 积极 申 报, 并能较好完成所 申报的立 项题 目; 同时坚 持每月在 新校 区学生宿舍 区展开义务 维修 ,深受广大 师生的好
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
![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3aad4e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4.png)
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一、英语水平要求二、英语教学方法1. 以实际案例为引导食品科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可以采用以实际案例为引导的方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食品科学案例,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了解食品科学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2. 结合实验教学食品科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可以结合实验教学。
在实验室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英语水平。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的分享,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3. 多媒体教学食品科学专业的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引入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例如英语视频、英语音频和电子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互动式教学食品科学专业的英语教学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问题解答等活动,让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建议1. 建立英语角建议学校在食品科学专业的教学楼内建立英语角,供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和学习。
在英语角内,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的英语对话和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建议学校开设针对食品科学专业学生的英语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在这些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食品科学领域的真实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
食品科学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法应以实际案例为引导,结合实验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方式。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学校还可以建立英语角,加强实践教学,并开设英语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这样一来,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发展,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做好准备。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94168e781c758f5f61f67a4.png)
“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物性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3f931e3856a561252d36fed.png)
( ) 鉴 国 外 成 果 , 映 前 沿 动 性 质 的 分 析 以及食 品物
性 对人 的感 官产 生 的感觉 性质 的研究 。通 过本 课程 的理论 学 习和实 验 操 作 , 生 可 以获 得 食 品 物理 特 学
外 最 新 的 科 研 动 态 、 美 和 日本 的 近 期 教 材 , 及 国 欧 以
、
完 善 教 学 讲 义 , 强 教 材 建 设 加
外大 型食 品企 业 的生 产 实践 , 修订 、 充和 完善 各章 补
节 的 基 础 理 论 和 应 用 实 例 , 分 满 足 了 学 生 发 展 的 充
需要 。
( ) 对 专 业 特 点 , 化 课 程 内容 一 针 优
国内关 于 食 品 物性 学 的研 究 起 步较 晚 , 于高 用
校 教 学 的 教 材 只有 屈 指 可 数 的 几 个 版 本 。 到 目前 为
二 、 化 学 习 方 法 。 高 学 习 积 极 性 优 提 ( ) 晰课 程 定位 , 高 学习动 力 一 明 提
要 从 完 善 教 材 讲 义 、 高 学 习效 率 、 养 实 践 创 新 能 提 培 力 等方 面着 手 , 进“ 品物性 学 ” 教 学改 革 。 推 食 的
一
态 的逐 步完 善 的 。 因此 , 必 要 针 对林 业 高 等 院校 有 食 品专业 的学科 特 点 , 合 国 内外 最 新 研 究成 果 和 结 趋势 , 鉴 国外相 关 的优 秀教 材 , 借 编写 适合 本科 生和 研究 生教 学 的教 材 。在 教 学 改革 中 , 们糅 合 国 内 我
性 的基础 知 识 , 握食 品客观 评价 的方 法 , 掌 了解 食 品 的组织结 构 和生 化特 点 , 进 一 步研究 食 品 的风味 、 为 品 质和 物理 化学 性质 打下 一定 的 基础 。
浅析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97cc6d4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f.png)
浅析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黄斯楠【摘要】食品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随着科技与社会进步,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食品专业的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就食品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新的模式。
%The food specialty is the one nology and globalization, new requirements which is greatly muhidisciplinary . With the acceleration ot tech- for food professionals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many problems are still existing in food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 courses. Therefore, Reforming the food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 courses is a matter of extreme urgen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food specialized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certain new models.【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作者】黄斯楠【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食品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在食品的原料上可分为:肉、鱼、蛋、水果、蔬菜等。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184aacb08a1284ac850435a.png)
SCIENCE & TECHNOLOG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FORMATION
○本刊重稿○
科技信息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董庆利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中国 上海 200093)
【摘 要】食品物性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立项成为我校研究生全英教学课程建设项目。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深 化了食品及相关材料的物性教学内容,引入了工程仿真视频软件提高教学质量,充实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 食 品 质 地 学 方 面 的 英 文 教 材 , 较 有 代 表 性 的 有 Moskowitz 于 1987 年 编 著 出 版 的 《Food Texture: Instrumental and Sensory Measurement》,Rosenthal 于 1999 年 出 版 的 《Food Texture Measurement and Perception》,Bourne 于 2002 年 出 版 的 《Food texture and viscosity - concept and measurement》,McKenna 于 2003 年 出 版 的
经过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从教材、课程体系、教学 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食品物性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探索,将有助于提 升研究生与国际接轨的广阔视野, 加强研究课题的研究广度和深度, 特别是研制新的产品、进行质量评定、质量控制与最佳工艺条件选择 等课题,从工程角度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1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的教材
【Key words】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Teaching in English; Reform
ASIIN专业认证下的“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建设与探索
![ASIIN专业认证下的“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建设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ea791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6.png)
ASIIN专业认证下的“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建设与探索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许多高校开始在食品分析领域开设全英语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食品分析专业人才。
而在这一领域,ASIIN专业认证被认为是国际上最具权威和严谨的认证体系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在ASIIN专业认证下的“食品分析”全英语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建设全英语课程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国际化。
在食品分析课程中,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结合国际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最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实验教学、案例分析和实习实训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还需要引入国际食品分析领域的经典教材和文献,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国际化。
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进行学术交流。
需要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实验室和实践基地,配备最先进的分析设备和仪器,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熟悉并掌握国际通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还需要关注国际认证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在全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ASIIN专业认证的要求,确保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符合国际认证标准。
为此,可以邀请ASIIN专业认证的评估团队对课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水平符合国际认证标准。
还需要加强与国际食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引进国际知名的食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国际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背景和全球化视野。
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全英语课程的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其未来在国际食品行业或国际研究机构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物性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生物医学工 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重要研究参考基础课程。 国内虽然 食品物性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来逐渐形成课程体系,但一直到上世纪 九十年代才陆续出现一些中文教材。 国内较早的教材是 1998 年李里 特 编 著 的 《食 品 物 性 学 》,是 为 研 究 生 课 程 开 设 ;2008 年 李 云 飞 、殷 涌 光 、金 万 镐 编 著 的 《食 品 物 性 学 》;2006 年 屠 康 、姜 松 、朱 文 学 编 著 的 《食 品 物 性 学 》[2]。
2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
多年的学科发展使食品物性学的课程体系渐趋完善,虽在我国发 展起步较晚,但一直以来,食品物性学与食品化学、营养生理学被看作 是食品加工利用领域的三大基础学问。 食品物性学是以食品(包括食 品原材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在内容上重点论 述食品和相关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工程特性,如力学特性、流变学特性、 质构、光特性、介电特性和热特性等[4]。 其中,食品流变学特性和食品质 构两部分内容研究相对深入。 是本课程比较成熟和核心的内容。 光、 电、热特性是近几年开始研究的内容,资料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完 整性。 但是随着食品工业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光、电、热技术应用越 来越多。 因此,深入了解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光、电、热特性,对开发新技 术和提高食品质量最也是非常重要的。
cours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eaching cour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English. As a result of reform and practice, the course system has been enhanced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and relative materials, virtual software of food engineering has been applied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practice teaching has been optimized. Therefore, better conditions might be created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532
科技信息
○本刊重稿○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 年 第 21 期
工程原理”的建设经验,引入工程仿真视频软件改进物性学的教学方 式,将本课程中涉及的主要设备如比表面及孔隙率分析仪、差式热扫 描仪、快速粘度分析仪、全自动粉质分析仪、全自动色度分析仪、食品 质构仪等原理和使用制作仿真图谱,对粘性流体的流变学模型、粘弹 性的力学模型、蠕变和应力松弛模型开发 Flash 模拟视频,使学生更加 深入理解和掌握物性学原理和应用, 特别是加工过程有关的力学、流 变学、热学和电学性质的变化规律,采用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为 学生将来控制食品的质量,鉴别材料的优劣,以及工艺及设备的设计 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依托学科群建设完善教学设备充实实验教学环节。 本课程也是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 物性学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物性学测试设备的使用技术。 随着学 科群建设的不断深入,本课程所依托的医疗工程与食品安全学科群近 年来发展迅速,相关的大型教学设 备 不 断 购 置 ,如 Micro DSC III 差 式 热 扫 描 仪 、NIR 近 红 外 光 谱 测 试 仪 、Instron 5565A 型 电 子 万 能 材 料 试 验机等,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此,在现有理论教学基础上,依托学科建设购置的教学设备,充 实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中学到的基础 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食品和相关材料物性的测定方法,了解典 型的流变学体系的流变学特征;使学生加深对食品物性基本理论的理 解,熟练掌握食品物性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独立 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的良好习惯, 获得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 进入相关课题研究,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测、品质控制、科研工作奠 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尝试课程论文及答辩的形式进行教学考核改革。 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不适用于人才培养,特别是科研型研究生的 教学,为此本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的设计思想是引入设计型和开发型 相结合的实践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确定方案、优化方法等, 并通过多媒体答辩方式对设计型实验进行汇报和总结,最终调动学生
【关键词】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in English DONG Qing-li
(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Foo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is among the important part of course system of the specialty of food science. In our university, this
关于食品物性学的英文教材, 影响力较大的教材 有 Rao 和 Rizvi 于 1986 年编著出版了《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foods》一书, 并分别于 1995、2005 年再版,该书主要对食品的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进 行 了 较 为 系 统 的 论 述 [3]。 Serpil Sahin 等 于 2006 年 编 著 出 版 了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oods》, 本 教 材 体 系 与 Rao 和 Rizvi 的 著 作 相 似,并整合了许多最新的食品物性学研究进展。 另外在食品流变学领 域 的 专 著 较 多 , 比 如 Borwankar 和 Shoemaker 于 1990 年 编 著 出 版 了 《Rheology of Foods》,Steffe 于 1996 年 出 版 的 《Rheological Methods in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Rao 和 Anandha 于 2007 年 出 版 的 《Rheology of Fluid and Semisolid Food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 Rao 和 Quintero 参 与 2003 年 出 版 的 《Encyclopedia of Agricultural,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中“Solid Food Rheology”部分。
2010 年 第 21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本刊重稿○
科技信息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董庆利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中国 上海 200093)
【摘 要】食品物性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经立项成为我校研究生全英教学课程建设项目。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深 化了食品及相关材料的物性教学内容,引入了工程仿真视频软件提高教学质量,充实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食品物性学的发展已逾百年,特别是食品流变和质地理论已在食 品科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国内自 20 世 纪 80 年 代 末 以 来 ,随 着 对 食品的力学、电学、光学及热学等诸物理性质的研究逐渐深入,物理方 法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食品物性学知识逐渐成为 行业热点[1]。 在全国 100 多所具有食品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具不完全统 计已有 50 多所院校将食品物性学课程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 量与安全等相关本科专业和硕士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3 食品物性学全英语教学的教学和考核方法
为改进全英语教学的教学,提高考核方法的科学性,从以下三方 面进行了尝试:
第一,开发工程仿真视频软件改革物性学教学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较为综合、对学生要求较高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 食品物料特性, 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变化和机械性质的变 化;掌握食品物性学的基本知识;了解食品流变性质与其质构、加工性 能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粘性流体的流变学基础理论,包括牛顿粘性定 律,牛顿流体、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液体、宾汉流体各自的特征;粘弹性 的力学模型,掌握单要素和多要素模型等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 和重点,单纯理论讲授方式较为枯燥,不利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 为此,根据本课程申报合作成员进行上海市教委精品课程“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