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远大 , 信念崇高 , 现实更严峻
序: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而这急流险滩就是无情的现实。
即使有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而没有充沛的准备同样会被无情的现实给击败。残酷现实,无情的将大学生从美好的理想与憧憬带到现实中,这突来的拒绝使其无法面对现实,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严重后果。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
另据媒体报道,2005年,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内,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
由以上数据可见:近年来大学生的死亡率,犯罪率呈只增不减的趋势。这些令人瞠目的数据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高度重视的。那莫导致这一不良后果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来源于压力:即学习,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反差等方面带来得压力。而某些大学生没有处理好理想信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直接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凶手。
那如何认识并处理好理想信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则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的一门功课。
一明确理想远大,信念崇高,现实更严峻这一问题。
“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信念”:它同理想一样也是一种精神现象,但其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5)(*2)
而“现实更严峻”: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偏差所带来得不良后果。所谓理想自我,它是存在于理想与信念之间,指个体希望自身具有的特点和状态;而现实自我,是个体实际具有的特点和状态。(*3)
如果个体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客观、全面, 同时理想自我比较合理、适当, 那么理
想自我就可成为进步的动力。
如果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即理想过高,并且远远超越现实,超越自己能力, 那么他就难以确立自我形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失衡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今天的大学生不再有时代宠儿的优越感,相反有的同学很自卑。他们认为人生无常,不必有理想和抱负,得过且过。这主要是受悲观主义的影响。当大学生遇到人生挫折,又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解释时,悲观主义就乘虚而入。许多大学生缺乏必备的综合素质,不具有竞争能力,因此逃避现实,沉溺于虚幻世界诸如武侠小说、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而开篇的数据更能充分的证明这一点。)
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具有普遍性, 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应当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问题给予关注。针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所采取的措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2009年西南大学首次开设大学生心理公共课,希望大学生由此能够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从而使两者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培养理想—现实自我,缩小两者之差。
1 培养理想
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ⅱ立志高远,但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理想指引着人生理想的基本方向。(*5)
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决定了青年一代学生只有把实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是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才是唯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理想。这同样也是现实自我的一方面。
2现实自我
ⅰ对职业理想的选择和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自身条件即学历。学力和个人兴趣爱好。切不可盲目攀比,过高追求滋生嫉妒心理更不可有自卑心理产生。
ⅱ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要符合客观实际这里说的实际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个人的兴趣特长的实际,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愿望应服从国家需要。社会理想指引着人生理想的基本方向,我们在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时,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把个人职业理想同社会理想、人民的需要追求起来。
3缩小两者差距:即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在确立理想与追求理想过程中,回感到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因此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可用理想否定现实,亦不可用现实否定理想,要坚定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三理想信念在胸,实践之斧,劈开荆棘之路(*5)(*4)
1思想上:认清始于足下重要性。
理想能给我们一个目标,一个追求时的动力,一个让动力运行的方向。有了目标,我们就懂得了如何去追求。不至于让我们迷失自己,更不至于让自己一直消沉下去。
总而言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如果说,现实是彼岸,理想是此岸,那么惟有实践才是联系两者的桥梁。但这条桥梁布满艰难险阻,荆棘与沟壑,但只要我们去追求自己心中所存在的理想,不断的为此付出,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并敢于去挑战自己,敢于驾驭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懈怠自己,安逸自己。那么,生活必然因为自己存在感到充实,感到丰富多彩。
认清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不是现成的一堆粮食,而是一粒种子;不是壮丽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不是眼前的绿洲而是空旷的沙漠。那么我们如何把种子变成粮食,白纸变成画卷,沙漠变成绿洲呢?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之间的差异。实现理想并不是那磨过分的的容易,时常会遭遇波涛,而渴望早日实现理想又是人之常情,这一因素往往将给缺乏思想准备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使他们失去信心。
因此要认识实现理想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过程。要正确对待这一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中不滋生骄娇二气,不自满自足,不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勿悲观,勿自卑,要铭记“顺境就在前面”,“成功与失败就差一步”。
ⅱ2实践上:从点滴做起
通向理想的道路是漫长的,但它的起点,就在我们的教室、就在我们一切平凡的岗位上。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道德修养,把现实目标当作理想。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对市场经济新知识、新技能反应敏感。许多学生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班,证书热高潮迭起。因此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才能达到理想的顶峰。
四走出课堂,在社会中锻炼自我,在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下,正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5)
大学生是二十来岁的热血青年,他们热情、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关注祖国的统一,理性思维逐渐形成,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刻性逐渐增强。
这是我们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多元价值共存的背景下, 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各种观念,如西方的美国国家主义观念,倡导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好的社会制度,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容易让大学生迷失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再如,我国已经分化为十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中有些阶层的消极观念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如农业劳动者阶层虽然有厚重、质朴、执着的优点,但同时也具备狭隘、封闭、群团意识强烈等不足,这些对于塑造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信念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在多元价值的背景下,社会资源的合理化流动,社会资源的物化特性必然将深刻地烙进观念与意识层面。对大学生而言,纯粹精神上的奉献与操守已经不是人生追求的首选,对物质的追求与享用已经成为人生的一个主要目标,父辈们的精神操守已经成为过去。再次多元价值增强了他们的个体选择,削弱马克思主义信念。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牢牢把握思想信念这个核心,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