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资料仅供参考

1.土壤的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其特征:有生物活性、孔隙结构其功能:有肥力及生产性能缓冲与净化功能。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土壤自净能力: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经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土壤腐殖质:是土壤特异有机质,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土壤结构: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它们经常是相互作用而聚集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这些团聚体的组合牌类方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

土壤生态系统:土壤与其它上部生物和地下部生物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与交换的场所,构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体,成为生物同环境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活跃场所。土壤环境容量: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物理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四种作用使土壤具有容纳消化污染物的性能,这种性能称之为土壤环境容量。土壤质地土壤的机械组成)自然土壤的矿物质都是有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者质量分数称为土壤质地或者土壤的机械组成成土母质:形成土壤的初始物质,简称母质。它是地表岩石的风化产物。

土被结构:在各种土壤带或地区的不同地形部位上所分布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之间,是有规律的,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构型。这种有规律的土壤组合称之为土被结构。次生矿物: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构造都有所改变而不同于原生矿物。

土壤退化过程: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土壤物质流失、土壤性状与土壤质量恶化以及土壤肥力下降,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诊断特性: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由于土壤地理分布与地理位置存在着内在联系,这种在位置上相连或相邻的土壤便构成了一定的空间组合,呈有规律的分布,称之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土壤资源: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壤类型、组合及其性质特征。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边界范围内保持生物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以及促进植物和动物健康的能力。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土壤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实验室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SGIS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土壤的物理特性:土粒密度,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磁性,土壤颜色土壤矿物划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矿物(盐类)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和自净能力土壤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其一是含腐殖质的结构层次的出现;其二是土体中的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土壤对酸碱性的缓冲性能:是指所具有的抵抗在外界化学因子作用下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即当减少或增加土壤溶液中H+的浓度时,其pH并不随之相应的上升或降低。土壤的生态环境功能:土壤肥力,即土壤在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方面的功能;调节水体和溶质流动的能力;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并解毒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能力;能够储存并使循环生物圈及地表养分和其它元素进行再循环;是之城社会经济构架并保护人类文明遗产的物质基础。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称涂鸦因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成土因素的时空分异与土壤演化。

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植物在土壤有机质积累中的作用;植物对于土壤矿质养分及性状的影响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解复杂的有机质促进矿物养分的释放,合成土壤腐殖质,加速无机物的转化

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归结为以下三类:a、土体物质与能量的输入;

b、土体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与转化,C、土体物质的输出,

有关土壤腐殖质形成的生物化学过程归纳起来有3种学说:①木质素-蛋白质聚合学说;②生物化学合成学说;③化学催化聚合学说。

土壤圈物质循环主要是指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土壤圈与地球其它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8.土壤固相组成的物理诊断特性主要包括土壤结构、密度、孔隙度、土壤颜色和土壤质地,它们是土壤发生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土壤与环境间热量、水分、养分和气体交换,以及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土壤分类和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土壤颜色采用国际通用的蒙氏颜色卡来表示

1.土壤空气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和土壤水分共同存在于土壤孔隙之中,是影响土壤肥力与土壤自净能力的因素之一。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层中空气的组成有明显的不同

2.影响土壤热量状况的主要因素:①土壤吸收的净热量②使土壤温度变化所需热量;③土壤水相态转化及其扩散所需热量④土壤物质迁移转化所消耗或释放的热量

3.太阳辐射能是土壤热量最主要的来源,地球表层土壤表面能量平衡模式。一般来说表土年均温高于当地年均气温值。与同时期的气温相比,心土层和底土层温度在秋冬季高于气温,而在春夏季低于气温

1.土水势是指单位水量从一平衡的土-水系统移动到与它同温度而处于参比状态的水池时所作的功。土水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渗透势、重力势、总水势。

2.土壤-植物-大气的水分运移动态系统

土壤水分状况不但影响土壤中物质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还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方向和性质。3.土壤水分状况类型:根据成土环境及土壤特征,能够将土壤水分状况划分为以下类型:①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②非淋溶型;③渗出型;④停滞型;⑤冻结型。另外,全球土壤水分状况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3.4 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土壤是由多相态物质如固相物质、液相物质、气相物质及生命体构成的复杂综合体。当某种土壤物质微粒子分布在土壤液态水之中,就构成了土壤分散系。它包括土壤溶液、土壤胶体和土壤浊液。

土壤胶体对土壤养分元素、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与土壤胶体类型及其性质密切相关,土壤胶体均具有双电层结构。

土壤胶体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土壤矿质胶体;②有机胶体;③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气体、溶质的总称。分析土壤溶液组成、特性及其中化学过程,是土壤地理学、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