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
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1.引言1.1 概述概述:供应链牛鞭效应是指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或供应链中某个环节的变化,导致前后环节信息不对称和订单数量的很大波动,进而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巨大的影响。
牛鞭效应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现象,它表现为在供应链上,需求的变化在传递中逐渐放大,最终引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大幅度波动。
这一概念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塞·杰·考曼教授在1997年首次提出,并引起了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
供应链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准确预测和应对未来的需求波动。
牛鞭效应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不仅需要面对产能、库存、运输等方面的挑战,更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系统中的滞后效应。
如果企业无法合理应对牛鞭效应带来的挑战,其供应链将面临各种风险和困难,如生产过剩、库存积压、交货延误等。
本文将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概念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探讨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同时,将给出相应的应对建议和启示,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供应链规划和管理,以应对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市场需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的概括,以及各个章节的简要介绍。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和分析:2.1 供应链的定义和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供应链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供应链在现代商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2 牛鞭效应的概念及其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牛鞭效应的概念,并探讨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我们将分析供应链中不同环节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3. 结论3.1 总结供应链牛鞭效应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回顾文章中对供应链牛鞭效应的论述,强调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2 对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和建议:最后,我们将根据对牛鞭效应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对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和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牛鞭效应所带来的挑战,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又称为“牛尾效应”或“耦合效应”,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决策者的行为导致的供需信息传递失真所引起的供应链波动现象。
这种现象表现为上游企业订单波动较小,下游企业订单波动较大。
牛鞭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供应链中的信息滞后和企业考虑自身利益作出订货决策的限制所致。
以下将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分析。
供应链中的信息滞后是牛鞭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导致每个环节的企业不能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波动,进而导致了订单的不稳定。
由于企业无法立即获得市场需求的真实信息,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销售预测或上游企业的订单情况来制定订货计划。
当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时,供应链中的企业将无法及时调整订货量,从而形成了牛鞭效应。
企业考虑自身利益作出订货决策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之一。
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企业都希望通过积累存货来保证供应的稳定性,避免缺货导致的损失。
当企业面临市场需求的增加时,他们倾向于采取保守的订货策略,过度备货以防止缺货。
这导致了企业订单量的剧烈波动,从而放大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价格和合同条款也会对牛鞭效应产生影响。
当市场需求出现波动时,供应链中的部分企业会通过提高价格来控制订单量。
而下游企业为了避免被高价所限制,他们倾向于提前大量采购,以防止未来价格的上涨。
这将进一步放大牛鞭效应。
技术进步和信息化也对牛鞭效应的减弱产生积极作用。
随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的改善和信息的实时共享,企业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更及时地做出订货决策。
在供应链中的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控制也将减少牛鞭效应的发生。
牛鞭效应的产生是由供应链中信息滞后、企业利益决策、价格和合同条款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供应链中的企业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关系。
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减少牛鞭效应的发生。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在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描述了在供应链中初级制造商和终端购买者之间的需求和供应之间出现的波动。
这种波动会逐渐放大,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
了解和分析牛鞭效应对于供应链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供应链中的波动和不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波动和成本。
本文将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如何应对这种波动。
1. 牛鞭效应的定义牛鞭效应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伊·弗奇和H·韦尔逊在1961年提出的,它描述了供应链中需求和供应之间出现的波动现象。
当终端购买者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通常情况下,终端需求的波动会逐渐放大,而初级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波动会更加剧烈。
这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给供应链管理者带来了挑战。
牛鞭效应通常是由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信息延迟是造成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终端购买者的需求波动会逐渐放大,因为每个环节的信息传递都需要时间,而这种信息延迟会加剧供应链中的需求波动。
订单批量是另一个导致牛鞭效应的因素。
由于许多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中使用了批量订单的模式,一旦终端需求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每个环节的需求和供应波动。
定价和促销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之一。
一些公司通过定价和促销活动来影响终端购买者的需求,这种促销活动往往会导致需求的剧烈波动,从而引发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会对供应链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和成本增加。
由于对需求和供应波动的预测不准确,导致了供应链中的库存波动,这会增加公司的库存成本和持有成本。
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中的服务水平下降。
由于供应链中的波动导致了交货期的不确定性,这会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产生不利影响。
牛鞭效应会影响供应链中的采购和生产计划。
由于供应链中的需求和供应波动,会导致公司的采购和生产计划难以进行精确的预测,这会给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安排带来困难。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又被称为小球效应或者正弦波效应,指的是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和订单传递的延迟,对需求的错误估计和产品生产的滞后性会导致供应链的波动放大。
这一现象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是非常常见的,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牛鞭效应的概念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时间,包括供应商的生产周期、运输时间、订单处理时间等。
而在这些环节中,由于信息传递不够及时或者由于需求的错误估计,会导致每个环节的决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这种偏差在不断地叠加和放大之后,就会形成牛鞭效应,呈现出波动增长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牛鞭效应会表现为需求的小幅波动,但是在供应链中的表现却是周期性的大幅波动,这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前一环节的波动做出反应,并且每一个环节的反应都会放大原有的波动。
这就会导致在供应链中出现过剩和缺货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
2. 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的表现在实际的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表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1)需求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波动:由于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零售商对产品需求的估计产生偏差,从而给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带来不确定性,形成需求的波动。
这种波动在向上游传递的过程中会不断叠加和放大,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波动增长。
(2)批量订货带来的波动:当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面临需求增长时,为了应对这种增长,通常会选择进行批量订货。
但是由于批量订货的周期性和间歇性,会导致供应链中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和小周期的缺货或过剩现象。
(3)信息传递的延迟带来的波动:在供应链中,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可能导致每个环节对需求的反应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而这种滞后又会导致波动的放大。
(4)价格波动带来的效应: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选择增加库存,以应对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而当价格下跌时,又会选择减少库存以避免损失。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这表明当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以订单的形式向上传播时, 它的波动会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正如牛仔所使用的长鞭, 顶端的一点小小抖动就会在末梢转化成一条长长的弧线。 宝洁公司因此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一、牛鞭效应的定义
牛鞭效应可用下图直观表示。它比较了一个由用户、零售商、批 发商和生产商组成的四阶供应链中,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的变动情况。在图示中,最终用户的需求只有很小的波动,但这 个波动经过零售商订单和批发商订单的层层放大,当最终反映为 生产商的生产计划时,已经与最初的需求几乎看不出任何关联了。
在10:30,雀巢公司再将该建议订单用电子形式传送给家乐福;
然后在10:30-11:00,家乐福公司确认订单并对数量与产品项目 进行必要的修改之后回传至雀巢公司;
最后在11:00-11:30,雀巢公司依照确认后的订单进行拣货与出 货,并按照订单规定的时间交货。
这样,由于及时地共享了信息,上游供应商对下游客户的需 求了如指掌,无需再放大订货量,有效地消除了牛鞭效应。
信息共享,缩减提前期压缩供应链 的流通环节.VMI库存控制
EDI及计算机辅助采购,第三方物 流,有规律的运转
价格波动
高低价格策略,运转和购买不同步 天天低价策略,定制采购合同
短缺博弈 库存责任失衡
比例话的分配方案,无视供应链的 具体情况,无约束的自由退货策略
信息的不确定性
基于销售绩效的分配,实行订货分 级管理策略,“二八”管理,参考 历史数据,信息共享
为此,家乐福的订货业务情况为:
每天9:30以前,家乐福把货物售出与现有库存的信息用电子形 式传送给雀巢公司;
在9:30-10:30,雀巢公司将收到的数据合并至供应链管理SCM系 统中,并产生预估的订货需求,系统将此需求量传输到后端的 APS/ERP系统中,依实际库存量计算出可行的订货量,产生建议 订单;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1. 引言1.1 什么是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随着订单向上游传递,需求信号会逐渐被放大,导致供应链中出现波动性增加的现象。
也就是说,由于信息传递和反馈滞后的影响,小的变动在顾客需求端会被放大传递到供应端,使得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和生产计划产生波动。
这种现象类似于一根鞭子抽打时的波动,因而得名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通常会导致供应链中的库存持续上升或下降,生产计划频繁变动,造成生产效率下降、成本增加以及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不稳定性。
为了解决牛鞭效应带来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者需要深入理解其原因和影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供应链运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牛鞭效应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也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对供应链管理者来说,了解和应对牛鞭效应是至关重要的。
】1.2 为什么会出现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不畅、需求波动大、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订货行为不一致等因素所导致的。
供应链中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和不准确的情况,导致生产商无法准确了解市场需求,从而产生过量或过少的生产。
消费者的需求波动大,也会加剧牛鞭效应的出现。
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前一环节的需求做出反应,而随着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失真,每个环节对需求的预测都有可能出现偏差,进而放大供应链中的波动。
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订货行为不一致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重要原因。
当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出现波动时,批发商常常会根据自己的预测而非实际需求进行补货,这使得供应链中的波动更加剧烈。
牛鞭效应的出现是由于供应链中信息传递不畅、需求波动大、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订货行为不一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正文2.1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原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出现的需求扭曲现象,表现为随着信息传递到供应链的后段,需求的波动会呈现逐渐放大的趋势。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商、批发商、生产商之间,造成了库存波动加剧、生产计划失调等问题。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产生和解决方法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下游需求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在上游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种效应在许多供应链中都存在,并且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生产波动和不必要的成本。
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牛鞭效应的产生1.需求预测错误:供应链中的参与者往往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
然而,这种预测方法可能并不准确,因为市场状况、竞争环境和其他因素都在不断变化。
当预测需求量高于实际需求量时,供应商可能会生产过多的产品,从而导致库存积压和浪费。
2.批量生产:许多供应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批量生产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供应商在面对小批量订单时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引起订单的波动。
3.价格波动:在存在价格竞争的市场中,供应商可能会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
这种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客户订单量的不稳定,从而对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产生负面影响。
4.提前期过长:当供应链中的提前期过长时,供应商需要预测未来的需求以便安排生产。
然而,由于需求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这种预测往往很难准确。
5.缺乏信息透明度:在供应链中,如果各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透明,可能会导致需求信息的失真和扭曲。
例如,当供应商无法准确了解下游的销售情况时,他们可能会过度生产以防止缺货。
二、解决牛鞭效应的方法1.提高预测准确性:通过采用更先进的预测方法和技术,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
这可以帮助供应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从而避免生产过多的产品。
2.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批量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例如,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建立稳定的定价策略:供应商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定价策略来减少价格波动对订单量的影响。
这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预测产品价格,从而减少订单量的波动。
4.缩短提前期:通过缩短提前期,供应商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实现。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1. 简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物流流动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牛鞭效应,也称为供应链扭曲效应或供应链放大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需求信号不断放大,产生供需失衡的现象。
本文将从牛鞭效应的定义、原因和影响以及减缓牛鞭效应的方法进行探讨。
2. 牛鞭效应的定义和原因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中上游环节的需求变动在向下游环节传递时会放大,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
简单来说,需求的小波动会在供应链中不断放大,形成需求的扭曲。
牛鞭效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2.1 订单批量和频率的波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之前的订单情况和销售数据来进行生产和补货。
一旦订单批量和频率发生波动,供应链中的各环节都会根据这些变动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2 信息传递延迟和不准确性信息的传递延迟和不准确性是牛鞭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到下游的信息传递需要时间,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
这样就会导致下游环节对需求的反应出现滞后,进而放大需求的波动。
2.3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牛鞭效应的因素之一。
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一旦市场需求发生波动,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引发牛鞭效应。
3. 牛鞭效应的影响牛鞭效应会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包括:3.1 库存管理问题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库存数量不平衡。
上游环节由于需求的波动会导致反应不及时,进而形成过剩的库存;而下游环节由于需求波动的放大会导致供应不足,从而造成断货等问题。
3.2 交货延误和交货不准时由于牛鞭效应中信息的滞后和不准确性,供应链中的交货时间会受到影响,交货延迟和交货不准时的问题会相应地出现。
这会严重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声誉。
3.3 成本的增加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牛鞭效应总结
牛鞭效应总结一、定义及产生原因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下游企业的需求波动比上游企业更大,这种波动的放大现象类似于挥动鞭子时,远端鞭梢的运动比近端更大。
产生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预测误差、批量订货、价格波动、过度关注自身利益以及缺乏信息共享等。
二、对供应链的影响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主要包括:1. 库存积压:为了应对需求预测的高波动,供应商会积压大量库存,这可能导致库存成本增加,甚至造成库存过剩。
2. 生产计划混乱:由于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生产计划可能频繁调整,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增加。
3. 客户服务水平下降:由于需求波动大,供应链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
4. 供应链稳定性受损:牛鞭效应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企业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信任危机。
三、常见的缓解策略为了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缓解策略:1. 实时共享需求信息:通过实时共享需求信息,供应链中的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需求,减少预测误差。
2. 实施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或生产策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需求波动,减少批量订货的影响。
3. 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增加相互信任,减少过度关注自身利益的行为。
4. 实施协同预测和补货策略:协同预测和补货策略可以帮助供应链中的企业共同预测需求,实现库存和生产计划的协同优化。
5. 引入平准化库存管理策略:通过设定安全库存来平准需求的波动。
四、信息技术在降低牛鞭效应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在降低牛鞭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需求预测,可以提高预测准确性;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或电子商务平台实时共享需求信息,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利用供应链管理软件进行协同计划和补货,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
因此,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更好地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有许多关于如何缓解牛鞭效应的案例。
例如,某电子产品零售商通过与供应商实时共享销售数据,提高了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了库存积压和生产计划的波动。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也称为刷单效应、权限扩大效应或就地买卖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生产和供应链各环节的波动逐渐增大的现象。
1. 订货批量的放大:从顾客向供应商方向传递的订单数量会发生扭曲,层层传递下来的订单量会逐渐增加。
顾客在需求波动时常常采用批量订货的方式,而供应商则根据收到的订单数量来规划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延迟,供应商容易在订单数量中看到波动,因此他们往往会根据这个波动来制定生产计划,从而放大了波动。
2. 延误的放大:由于供应链中存在生产、运输和配送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当顾客需求发生波动时,这些延迟会逐渐放大。
当顾客需求减少时,供应商可能会启动缩减生产计划,并将订单数量减少。
在此过程中,由于生产和运输的时间延迟,供应商可能已经将大量的产品运达到零售商那里。
这就导致了库存的增加,供应商又会进一步减少生产计划,最终导致供应链中的延误扩大。
3. 信息延迟的放大:供应链中的不对称信息传递和延迟会放大牛鞭效应。
当顾客需求波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通过信息传递来预测和规划自己的生产和供应。
由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不完全准确性,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往往无法及时获得准确的需求信息,也无法了解前方订单数量的准确情况。
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制定生产计划和供应策略。
这就导致了每个环节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制定不同的计划,从而放大了信息延迟。
4. 缺货与积压现象: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缺货或积压现象。
当顾客需求波动时,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而制定生产和供应计划。
由于延迟和不准确的信息传递,每个环节的计划可能会出现偏差。
当顾客需求突然增加时,供应商可能无法及时增加生产,导致缺货现象;而当顾客需求突然减少时,供应商可能又无法及时缩减生产,导致积压现象。
这就使得供应链中的库存和供应能力无法适应实际需求,从而导致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的产生和消除方法
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的产生和消除方法一.牛鞭效应的产生
1、系统复杂性:随着参与的产业链节点越来越多,整个物流系统变
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环节导致每个节点的行动都会触发物流系统中
其他节点的行动。
因此,当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节点发生变化时,都会导
致供应链上的下游节点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物流系统中具有“牛鞭效应”
的现象。
2、资源不均衡:首先,在供应链上,生产能力的划分往往是不够的,因此当上游的产能不够时,就会导致下游节点无法获得充足的材料,从而
形成牛鞭效应。
此外,多数经营者将资源倾向于自己受益最大的产品,从
而将资源集中到有利可图的节点上,而忽视的节点又可能会使所面临的问
题更加严重,从而出现牛鞭效应。
3、协调机制不完善:在供应链中,如果各个节点之间的协调没有得
到有效的改善,或者相关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也会导致供应链上的节点变
动不及时或者节点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也会导致物流系统中牛鞭效
应的产生。
4、不同的节点质量不均衡:在供应链系统中,不同节点的质量也会
存在着质量的差异,使得质量低劣的节点的完成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
物流系统中的牛鞭效应出现。
二.消除牛鞭效应措施。
供应链上的牛鞭效应的产生和消除方法
在供应链上,经常存在着如展望不正确、需求不明确,供应不稳定,公司间合作性与协调性差、造成了供应缺乏,生产与运输作业不平衡、库存居高不下,成本过高等现象。
惹起这些问题的本源有很多,但主要原由之一是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方差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后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达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歪曲而逐级放大,致使了需求信息出现愈来愈大的颠簸。
这类信息歪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赶牛鞭,所以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最下游的客户端相当于鞭子的根部,而最上游的供应商端相当于鞭子的梢部,在根部的一端只需有一个稍微的颤动,传达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颠簸。
在供应链上,这类效应越往上游,变化就越大,距终端客户越远,影响就越大。
这类信息歪曲假如和公司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要素叠加在一同,将会致使巨大经济损失。
一、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由在供应链上,常会碰到只管某种产品的尾端市场需求改动不大,但上游的需求颠簸却很大的状况。
比如,宝洁公司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目相当稳固,颠簸性其实不大。
但在观察分销中心的订货状况时,却发现其定单的改动程度比零售数目的颠簸要大得多,而分销中心是依据销售商订货需求量的汇总进行订货的。
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零售商为了能够对付客户需求增添的变化,常常在历史和现实销售状况的展望订货量上,作必定放大后再向批发商订货,而批发商也出于相同的考虑,进行加量订货。
这样,固然客户需求颠簸不大,但层层加量订货就将实质需求逐级放大了。
比如,某零售商销售某产品的历史最高月记录为 100 件,为对付马上到来重要节日的销售不断货,他会在此基础上增添件,订货量为 1+100 件;他的上一级批发商相同也会在其订货基础上增添件,所以,向生产商订货的数目就变为了 1++%100 件;生产商为了保证供货,一定要按大于该订货的数目进行生产,这样一层层地增添,就致使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学号:14107111 姓名:陈弋文一、“牛鞭效应”的概念“牛鞭效应”现象最先是由宝洁公司发现的。
20世纪90年代,宝洁公司管理人员在考察其婴儿一次性纸尿裤的订单分布规律时曾惊奇地发现,虽然婴儿对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零售商那里销售波动也不大,但厂家从经销商那里得到的订单却出现大幅波动,同一时期厂家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幅度就更大。
1997年,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 L.Lee首先提出了“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即“牛鞭效应”。
它的主要思想是当供应链的某个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制定策略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信息之间发生很大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销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在图形显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Bullwh vp Effect),也叫信息曲解(informationdistortion)现象,如图1-1所示。
客户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需求信息传递方向图1-1供应链“牛鞭效应”Figure1-1 Bullwh vp Effect of Supply Chain二、“牛鞭效应”的危害“牛鞭效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品的库存水平增加,服务水平下降,供应链的总成本过高以及定制化程度低,这必然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最终使供应链上每一个成员企业蒙受损失。
具体来说,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牛鞭效应的直接后果就是超额库存积压。
一般情况下,零售商按照自己对顾客需求预测向批发商订货,由于存在订货提前期,零售商在考虑平均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安全库存,这样使得零售商订单的变动性比顾客需求的变动性要大。
批发商接到零售商订单再向制造商订货,如果批发商不能获知顾客需求的实际数据,它只能利用零售商已发出的订单进行预测,这样批发商在零售商平均订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风险库存,由于零售商订单的变动明显大于顾客需求变动,为了满足与零售商同样的服务水平,批发商被迫持有比零售商更多全库存。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指从零售端到生产端的订单变化明显放大的现象。
在一个供应链中,订单变化最初只是由一些正常的销售波动引起的。
但是,由于后续各个环节的反应不同,但都造成订单变化的完全无法准确预测。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商不得不增加库存、加大生产,存储和配送成本也会大幅增长。
产生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来自消费端的需求波动传递而来,再由于生产环节对订单变化的警惕性不同,导致后续环节对需求波动的放大。
因此,解决牛鞭效应的关键在于改善供应链环节的反应能力,降低不确定性。
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造成牛鞭效应的三个主要原因:1. 缺乏信息共享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效的信息共享,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预测和满足需求。
但是,在许多供应链中,信息的共享并不流畅和及时,导致很难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
而这种情况往往导致生产商难以预测订单量,结果在一段时间内生产数量过多或过少,进而导致“供不应求”或“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最终造成“牛鞭效应”。
2. 缺乏自动化技术支持在现代化的供应链中,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某些供应链环节中,人工处理操作仍然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在这些环节中,订单变化信息无法实时传达,而人员处理效率低,因此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3. 预测和计划不准确预测和计划在供应链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且,预测和计划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供应链的稳定性。
如果预测和计划不准确,生产商将会做出不必要的调整,这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并会增加供应链环节的不确定性。
总之,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因为订单波动的传递过程中,不同环节反应能力不同所导致的。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供应链各个环节需要加强信息共享,推广自动化技术,并提高预测和计划的准确性。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在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一、“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产品的零售数量是大致稳定的,波动性并不大。
但在批发商向生产商的订货时,发现波动性明显增大了,批发商认为他们是根据汇总的零售商的订货需求量向订货的。
而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他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作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后向生产商订货。
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
“牛鞭效应”是生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即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供应链中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中因为信息延迟、需求波动等因素,导致供应链各环节之间采购和生产的波动加剧,从而导致生产计划不准确,库存成本增加,甚至产生缺货和客户流失等诸多问题。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传递不及时:每个供应链环节中的信息都是向上一个环节传递的,但是信息传递不及时,尤其是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延迟,将会导致下游环节无法及时响应,并使得上游环节的需求波动加剧。
2.需求预测不准确:需求预测不准确是产生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若供应商或制造商没有准确预测市场的需求波动,就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进而导致缺货或积压库存。
3.订单批量偏差:某些供应链环节内,订单的批量不同步或批量变化比较大,将导致后续环节产生波动,也会导致生产计划的不精确。
对于牛鞭效应的对策,供应链各环节需要共同合作,采取以下措施:1.共享信息:每个供应链环节都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共享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这样做有利于各方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预测到生产计划的波动。
2.紧密合作:各环节间需密切合作,完善交货时间、保质保量等方面的协同机制,避免订单批量的偏差,降低牛鞭效应引起的影响。
3.优化库存:供应链各环节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库存的优化管理,制定适当的安全库存,避免出现过多的库存积压或缺货。
4.精准预测:针对市场需求的波动进行精准预测和计划,及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总之,解决供应链中产生的牛鞭效应需要各环节加强合作,共享信息,优化库存,精准预测。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损失,提高效率,实现全面协同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牛鞭效应又称为“缺货效应”或“炮轰效应”,它是指在供应链中,因为信息传递不完整、传递延迟以及缺乏协调等因素,导致销售数据需求的波动向上扩散,产生了像牛鞭一样的波动,每个环节的波动呈倍增的趋势,使得供应链中出现了生产过剩和库存积压或缺货的情况。
牛鞭效应不仅对供应链运营造成了很大影响,而且对消费者也产生了不利的后果。
本文分析了牛鞭效应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牛鞭效应的根本原因1.信息延迟与不完整在供应链中,信息传递是保证供需匹配的重要因素。
如果供应链中信息传递延迟或不完整,就会导致每个环节对实际需求的不完全了解,从而采取了不合适的决策,进一步误导下一个环节的决策,导致供需不平衡。
2.订单批量在供应链中,有些企业采用大批量、低频次的订单方式。
这种方式会导致下一个节点的压力增加,因此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措施,以避免错误。
然而,过多的控制会导致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并且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
3.价格信号价格是供需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价格的信号会传递到产品的每个环节。
如果价格波动太大,供应链中的企业可能会采取过激措施,如缩减生产、停产等,这会导致供需失衡并加剧牛鞭效应。
4.承诺在供应链中,企业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和承诺,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协调运作。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承诺可能会打破。
这会导致某些企业遭受损失,失去信任,从而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剧牛鞭效应。
1. 采购订单变化当销售订单突然增加时,上游的供应商必须加快生产以满足需求。
如果供应商每次只处理一个订单,他们就需要采取更保守的策略,以确保订单被及时满足。
因此,任何异常都会产生大幅影响。
2. 传统的安全存储策略安全存储是在供应链中应对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策略。
如果下游的客户采取更多的订单,那么生产商就需要增加库存量。
每个环节都会增加库存,进一步加剧了牛鞭效应。
3. 传统的销售预测方法传统的销售预测方法通常不太准确。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分析和应对措施
供应链管理--牛鞭效应1. 供应链图谱2. 牛鞭效应的含义牛鞭效应也称为信息曲解现象,是指当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突然放大时,由于在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最初生产者(供应链初始端)传导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共享信息,导致信息扭曲逐级放大。
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如图所示。
3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1)需求信号的处理。
供应链中的企业通常都会预测产品需求,以便安排生产进度、计划产量、控制库存和计划物料需求,而预测通常是基于企业直接接触顾客的购买历史进行的,当下游企业订购时,上游企业会把该信息作为将来产品需求的信号处理。
上游企业根据该信号调整需求预测;同时上游企业也会向其供应商增加订购,使其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这种需求信号的处理是牛鞭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2)批量订购。
为降低订货成本,企业经常会进行批量订购,而且在再次发出订购之前保持一定的存货。
当卡车满负荷载重时,单位产品运输成本最低。
因此,当企业向供应商订购货物时,他们都会倾向于大批量订货以降低单位运输成本。
而订单通常都是随机分布,甚至相互重叠。
当企业的订货周期重叠,即很多企业在同一时间订货时,需求高度集中,从而导致牛鞭效应高峰的出现。
(3) 价格波动。
厂商通常会进行周期性促销,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优惠券等,这会促使其下游企业如经销商提前购买日后所需的产品。
当厂商的价格恢复正常水平时,经销商由于有足够的库存,所以在其库存消耗完之前不会再购买。
即经销商的购买模式并不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即时需求,并且使其购买数量的波动大于其消耗量的波动,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4) 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
当产品供不应求时,厂商经常根据经销商订购货物的数量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限量供应,而经销商会在订货时夸大实际的需求量;当供不应求得到缓和时订购量会突然下降,大批经销商会取消订单。
博弈的结果是厂商无法区分这些增长的订单中有多少是由于市场的真实需求而增加的,有多少是经销商担心限量供应而虚增的。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分析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指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订单和库存波动会逐渐放大的现象。
当顾客需求发生小幅度波动时,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订单和库存波动会逐渐放大,最终导致供需不平衡,出现缺货或积压现象。
下面将对牛鞭效应进行分析。
牛鞭效应是由信息传递延迟引起的。
在供应链中,不同环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的延迟,从顾客到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当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时,这个信息需要逐层传递,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当前的需求情况进行订单和库存的调整。
但由于传递信息的延迟,每个环节得到的信息是滞后于实际需求的,因此其采取的行动也是滞后的,导致了牛鞭效应的产生。
牛鞭效应与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有关。
在供应链中,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对牛鞭效应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当企业采取较大的订单批量和较长的补货周期时,一旦顾客需求发生波动,企业需要长时间才能调整订单和补货计划,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
由于较大的订单批量和较长的补货周期,企业可能需要过量的库存来应对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也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策略决策有关。
在供应链中,每个环节的策略决策会影响到订单和库存的波动。
零售商的促销策略、制造商的生产计划和原材料供应商的补货策略都会对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当企业过度依赖促销策略、缺乏准确的需求预测或误判市场趋势时,都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是由信息传递延迟、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的设置以及各个环节策略决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
要缓解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者应加强信息传递和共享,减少订单批量和补货周期,优化供应链策略决策,以实现供需平衡和减少库存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鞭效应案例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牛鞭效应”的定义,“牛鞭效应”是指需求信息在从供应链下游传向上游的过程中发生的放大现象,介绍了“牛鞭效应”的提出以及以前的一些研究成果。
本文还具体的说明了“牛鞭效应”在供应链中将消费需求一级一级的放大,导致生产商无法计算产量,对各级经销商都产生了影响。
“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六种,分别是:需求预测;库存策略;流通环节;提前期;促销策略;短缺博弈行为。
文章详细说明了这六种原因如何产生“牛鞭效应”,以及它所带来的危害:(1)从分销商到生产商接到的订单的变动性要比顾客需求的变动性大得多, 使得生产企业进入无序状态, 无法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量;(2)当某种产品大量销售时, 供应链的库存却无法做到迅速减少, 造成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和固定资产利润率低下;(3)各个节点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而不是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考虑, 因此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很难维护;(4)由于“牛鞭效应”而导致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不信任增加, 合作最终变成短期行为, 不利于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牛鞭效应”的弱化方法有:提高最终用户需求信息的透明度;缩短提前期;减少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减少价格的波动;建设起战略性伙伴关系。
这几种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关键词:牛鞭效应;供应链;危害;弱化方法。
一、“牛鞭效应”的定义1.1 名称英文名称:Bullwhip effect,在管理学上俗称“牛鞭效应”,动力系统中常称为“蝴蝶效应”。
1.2 定义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的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由于这一现象很像我们在挥动牛鞭时,只要手腕稍稍用力,鞭梢就会出现大幅度的摆动,所以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1.3 概念的提出与研究工业动态学之父Forrester 在其1961 年出版的《工业动力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牛鞭效应”现象,Forrester 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例子证实该效应的存在,并从工业动力学的角度指出它是组织行为变化的结果。
也就是说,根据工业组织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行为特点,得出这种效应是供应链系统成员之间在订货、采购、运输和生产等过程中存在时滞的结果,即一个组织所采用的基本形式和政策导致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随后,在20 世纪80 年代,J.D.Sterman 设计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啤酒游戏”实验,目的是对“牛鞭效应”进行分析。
在该实验中,扮演生产者和销售者角色的人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尽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需要啤酒,就向自己的上游发住订单。
客户如有个较小的需求波动,如增加十箱啤酒,一级批发商可能就要增加三十箱,依次波及二级批发商、供应商。
由于零售商和批发商不断的追加订货数量,导致啤酒厂供不应求,而当啤酒厂做出调整,诸如增购生产设备等,零售商又意识到实际客户的需求并没有增加多少,于是停止要货,最终造成啤酒工厂、批发商、零售商的库存大量积压。
在啤酒游戏中,任何一方的意图都是善良的,满足客户并使利润最大化,然而正式这种常规的思维方式导致了需求的变异性放大,这证实了供应链中存在着“牛鞭效应”。
Sterman 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的。
到20 世纪90 年代,Towill 和Lee 等学者的对“牛鞭效应”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
Towill 通过模拟发现,需求信息的变化幅度每经过一个环节就会变化一倍多,生产商从中间环节获得订单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幅度几乎是初始的8倍之多,证实了库存管理方式对供应链信息扭曲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的Lee 教授等人对供应链中信息扭曲这一现象作出了更为形象的描述,并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证明了供应链成员是理性的并且作出的决策是最优的,而“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互相影响的产物。
研究结果提出,可以通过改变供应链内部组织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过程来控制“牛鞭效应”。
Lee 的模型还对“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导致“牛鞭效应”的四种原因:需求预测、交易博弈、批量订货、价格波动。
1995 年,美国的保洁公司(P&G)在研究Pampers 牌一次性婴儿纸尿裤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是相当稳定的,波动性并不大。
但在考察分销中心向她的订货情况时,吃惊地发现波动性明显增大了,其分销中心说,他们是根据汇总的销售商的订货需求量向她订货的。
她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他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作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后向销售中心订货。
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
在考察向其供应商,如3M公司的订货情况时,她也惊奇地发现订货的变化更大,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越大。
这就是营销活动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人们通俗地称之为“牛鞭效应”。
类似的现象也在惠普、IBM等跨国企业中得到了印证。
二、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2.1 供应链战略供应链战略经常可划分为推动型系统和拉动型系统, 这源于20 世纪80 年代的制造业革命。
在一个推动型供应链中, 制造商利用从零售商仓库接到订单来预测顾客需求, 各个节点企业是根据预测来进行决策, 因此无法真实地反应市场需求, 容易形成“牛鞭效应”。
一个推动型供应链如图1所示:订单产品产品图 12.2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在一条供应链中,消费市场需求的一点点变化都会被一级级放大到制造商、首级供应商、次级供应商那里。
例如计算机市场需求预测轻微增长2%,放大到戴尔(制造商)时可能成了5%,传递到英特尔(首级供应商)时则可能是10%,而到了替英特尔生产制造处理器的设备商(次级供应商)时则可能变为20%。
简单来说,当经营者接到消费者发出的订单后,会根据本期从下游经销商收到的订单发出货物,并以此为依据参考销售记录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期期末库存量向上游供应商发出订单。
订单的传递和货物的运送都需要两个经营周期,那么每个经营者从发出订单到得到该计单的订货需要四个经营周期。
当消费者需求出现变化,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订单及库存量自发出现波动,并且,越是处于供应链的后端,需求变化幅度越是会正数级放大。
以形状而言,这就像西部牛仔挥舞的牛鞭,鞭轻轻一抖,鞭梢便会大幅度抖动,划出一道美丽的圆弧,这就是所谓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如图2所示:图22.3 “牛鞭效应”的影响2.3.1 “牛鞭效应”产生影响的原因“牛鞭效应”其实是在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传导信息的过程中发生信息失真,而这种失真被逐级放大的结果,从而波及到企业的营销、物流、生产等领域。
“牛鞭效应”成因于系统原因和管理原因,它们的共同作用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产品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对市场变化的过激反应。
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整个供应链的产能增加幅度超过市场需求增加幅度,超出部分则以库存形式积压在供应链不同节点。
一旦需求放缓或负增长,大量资金和产品将以库存形式积压,整个供应链可能资金周转不良,严重影响供应链的良好运作,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尤其是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企业。
以思科为例,2000年前后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直接导致注销高达24亿美元的库存。
以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为例,2000年前后经济泡沫后的大量库存,直到2002年才处理完,各大公司动辄注销几千万美元的过期库存。
对众多的次级、次次级供应商而言,则意味着没有新订单,没有新的营业收入,无法维持运营。
结果是大批供应商处于崩溃边缘,大幅裁员,甚至难逃破产厄运。
2.3.2 “牛鞭效应”对于市场的影响对市场的响应速度而言,“牛鞭效应”表明,越是处于供应链后端,企业响应速度越慢。
其结果是,当市场需求增加的时候,供应商往往无法支持制造商;而当市场需求放缓时,供应商则往往继续过量生产,造成库存积压。
由于“牛鞭效应”,伴随着过量生产的是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能力过度膨胀。
一旦经济不景气,整个供应链被迫大幅削减人员,关、停、并、转设备。
2.3.3 “牛鞭效应”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牛鞭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行业比另一些行业提前衰退,或滞后复苏。
拿半导体行业而言,供应链前端的芯片制造业先于后端的设备制造业衰退;而后者则滞后于前者复苏。
而对于单个企业而言,当经济复苏的时候,不但要动员自身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动员各级供应商。
这是因为由于“牛鞭效应”,后端供应商往往受到更大的经济影响,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从而更难也更不情愿扩张生产能力。
在行业腾飞、经济景气时,往往由于后端供应商没法及时扩张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销售业绩。
三、“牛鞭效应”放大现象的计算案例分析例: 假定在一个简单的供应链中, 每个节点企业在仓库中都存放着7天所需的货物, 即: 每个节点企业从其上游供应商那里购买足够的材料以使得它的存货满足7 天的需求, 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一直稳定在每7 天100 单位, 如果某一个7天最终客户的需求比平时多了5单位, 假设配送非常迅速, 我们可以见证“牛鞭效应”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给定条件: 每7天供应链的需求为100 单位;需求: 等于下一环节客户购买的数量;每个7天开始时的初期库存: 必定等于前一个周期的期末库存;每个周期的期末库存: 必定等于本周的需求;购买的单位数: 等于需求加上库存中的任何变化;购买量=净需求+ ( 期末库存—初期库存) ;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分析以上计算案例, 在第二周客户的需求增加 5 个单位时, 由于“牛鞭效应”, 信息的扭曲和放大, 导致生产商生产产量提高到了180 个单位, 而当第三周客户的需求恢复正常时, 生产商的产量变为0 单位; 当客户需求在第三周恢复到原来的100单位时, 要使得生产商恢复到100 单位的生产量, 一直要持续到第七周, “牛鞭效应”才会消失。
四、“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4.1 需求预测在供应链中, 上游节点主要依赖下游节点的定单作为需求预测的依据。
利用下游节点的定单来预测需求是导致“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下游节点发出定单时, 上游节点以此作为未来需求的信号, 根据这一信息, 上游节点调整其需求预测并向其上游节点发出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