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目的分析妇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科学有效的预
防措施,以便减少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45%,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73%,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时间、体位、凝血功能、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年龄、合并症等都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应用。
标签: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预防
下肢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疾病,是妇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较少,下肢浅静脉血栓患者较多。下肢静脉血栓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及并发肺栓塞,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而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DVT发生率,着重探讨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妇科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80例,其中440例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40例应用传统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48.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49.6岁。观察组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128例,高脂血症116例,糖尿病248例,轻度贫血86例,中度贫血109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131例,高脂血症122例,糖尿病253例,轻度贫血81例,中度贫血1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妇科手术。其中对照组44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传统护理,术前进行基本的健康宣教,术中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术后告知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下肢按摩以及早期进行活动的重要性等。观察组440例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量身定制护理措施[2],针对DVT的致病因素和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连续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
DVT发生率,并统计DVT患者年龄、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情况,结合两组发生率,分析DVT成因。
干预措施:(1)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完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情况等,特别是对于术后更容易并发DVT的高危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及预防宣教,引起患者重视,使其进行积极的配合与治疗;为患者讲解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常见的症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体液缺失或贫血患者,应及时进行补充,注意输血应采用新鲜血液,以免库存血液较多颗粒促进血栓形成;对于高危患者可适当进行药物注射或滴注如右旋糖酐、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液高凝[3]。(2)术中,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适宜的体位,避免下肢长期下垂,同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由于患者麻醉后血流变慢,过长的手术时间更容易导致术后并发DVT。(3)术后,手术结束后采用镇痛泵止痛,以免疼痛影响血流造成血液高凝;应用动静脉脉冲压力气压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按摩,使静脉血回流速度大幅度增加,以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回病房即帮助按摩双下肢的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按摩方向采用环形按摩,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同时指导患者积极地自行进行早期活动操,如膝、踝、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活动,每1~2小时1次,每次5~10 min,以利静脉回流,鼓励尽早离床活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术后第1天复查凝血功能情况,对于D-二聚体偏高的高危患者术后24 h 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4]。
1.3 统计学处理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发生DVT 2例,发生率为0.45%;对照组术后发生DVT 12例,发生率为2.73%,两组患者在术后DVT的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统计,观察组中2例DVT患者分别为65岁和70岁,均为肥胖患者,1例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另1例合并有糖尿病,对照组12例DVT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62.2岁,其中10例肥胖且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3 讨论
19世纪中期,就有学者提出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和静脉内膜损伤,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结合本研究并与相关研究资料结合,笔者发现妇科术后DVT形成还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1)患者一般情况,中老年、偏肥胖、病程较长、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术后更容易并发DVT;(2)手术因素,手术时间过长、手术体位不科学对患者并发DVT有较大影响,术后不积极进行早期运动,容易造成血液淤滞,白细胞积聚,进而造成内膜损害和凝血现象的发生等[5-6];(3)药物刺激,静脉注射地西泮、
化疗药物、甘露醇以及口服避孕药等[4],都会对静脉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增大术后DVT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DVT发生率0.45%,对照组DVT发生率2.73%,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妇科术后DVT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性作用。
综上所述,手术时间、体位、凝血功能、术后护理以及患者年龄、合并症等都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凤珍. 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 社区医学杂志,2009,7(9):60-61
[2]陈萍.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250-251
[3]岳香.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57-58
[4]温育红.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1):74-75.
[5]李荧,赵奇煌.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02,4(6):97-98.
[6]毛萌,郭瑞霞.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预防[J]. 山东医药杂志,2010,50(1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