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坡度要求

合集下载

建筑水管排水坡度要求

建筑水管排水坡度要求

建筑水管排水坡度要求
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是保证室内环境卫生和安全的关键设施之一。

在设计和安装水管时,正确的坡度是确保排水顺畅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建筑水管排水坡度的要求:
1.污水管道坡度
污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管道长度不超过50m时,坡度应不小于1%;
b.管道长度超过50m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坡度,通常不小于0.5%。

2.雨水管道坡度
雨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管道长度不超过50m时,坡度应不小于0.5%;
b.管道长度超过50m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坡度,通常不小于0.25%。

3.排水管道接口处坡度
排水管道在接口处的坡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水平管道与下水道相接时,其坡度应不小于1%;
b.竖向管道与水平管道相接时,其坡度应不小于2%。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和安装水管时,要考虑到管道的材质、直径、水流量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如果安装不当,管道坡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排水不畅,反复堵塞,影响室内环境卫生和健康。

因此,水管的安装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士进行。

排水管坡度规范

排水管坡度规范

排水管坡度规范排水管坡度是指排水管道中的主管、分支管和支管的坡度,用于确保排水顺畅。

正确的排水管坡度设计和安装对于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水管坡度规范。

1. 坡度要求:排水管坡度是指管道纵向的倾斜角度。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坡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厨房、浴室和洗手间等生活排水管道的坡度应为2%到5%,即每1米管道长度上升2至5厘米。

- 建筑物外部下水道和雨水管道的坡度应为0.5%到1%,以确保排水管道内的水能够迅速排出。

- 排水管坡度不宜太大,以避免排水速度过快导致排气过慢,产生吸力,影响正常使用。

2. 管道布置:- 主管道:主管道是整个排水系统的干线,将各个分支管线汇集到一起,通常设置在建筑物最低处,以便排水顺利流出。

主管道的布置应尽量避免遭受外力破坏和压力变化。

- 分支管道:分支管道从主管道上分出,将各个房间的排水汇入主管道。

分支管道的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小阻力,提高排水速度。

- 支管道:支管道是将各个设备的排水连接到分支管道上的管道。

支管道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小水流阻力。

3. 安装要求:- 管道的连接应牢固,确保密封。

接口处应采用专用的密封材料,如橡胶垫圈或胶水,以避免漏水。

- 管道应固定牢固,避免晃动和松动。

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支架、管夹等,以确保排水管道的安全和稳定。

- 排水管道的坡度要保持连续和一致,尤其是在长直线段和弯曲处。

管道应使用水平仪进行测量和校准,确保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管道的排气口应设置在高处,以防止空气堵塞。

排气口可以采用气阀或S型弯曲管等形式。

4. 检测和维护:-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排水管道的试压和检测。

试压时应加压到一定数值,观察是否有泄漏现象,以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 排水管道定期清洗和检查,清除可能堵塞和积聚的污物,保持管道通畅。

特别要注意排水口和弯曲处的清洁和维护。

- 定期检查排水系统是否存在漏水、渗水等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管道或配件。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是指用于指导城市排水系统中管道的坡度,以确保排水顺畅、防止堵塞和漏水的标准。

找坡是指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根据地形和管道长度计算出管道一定距离内的高度差,从而决定管道的坡度。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市政排水管道的坡度应满足以下标准:
1.管径小于等于300mm的排水管道,坡度应大于等于0.5%。

2.管径大于300mm的排水管道,坡度应大于等于0.3%。

3.沟槽内排水管道的坡度应大于等于0.1%,且应设计排水速度不低于0.6m/s。

4.排水管道的坡度应考虑管道内的流量、管径、材质、摩擦系数等因素。

以上标准是市政排水系统中常用的标准,但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同时,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管道坡度的精确度和坡度的连续性,以确保排水系统的质量。

- 1 -。

排水坡度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0.5.9 居住区内宜考虑居民小汽车和单位通勤车的停放。

排水管的布设规范

排水管的布设规范

排水管的布设规范1. 引言排水管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将废水、雨水等有效排出的作用。

合理的排水管布设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排水管的布设规范,包括管道的选择、布设原则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管道的选择2.1 材料选择排水管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使用环境、使用寿命以及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排水管材料包括:•PVC管道:具有耐腐蚀性好、价格经济、安装方便等优点,适用于一般建筑物的排水系统。

•铸铁管道: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场所的排水系统。

•PE管道:耐腐蚀性好、耐高温性能较强,适用于酸碱废水、工业废气等特殊环境。

2.2 管径选择管道的径向选择应根据实际流量和排水需求进行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使用标准管径,但对于特殊需求,需要进行流量计算,确保管道能够满足排水要求。

3. 布设原则3.1 坡度要求排水管道的布设应保证良好的排水性能,主要依靠管道坡度。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的坡度应满足以下要求:•室内排水管道:水平管道坡度不小于0.5%,垂直管道坡度不小于1%。

•室外排水管道:水平管道坡度不小于0.3%,垂直管道坡度不小于1%。

3.2 排水口设置排水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排水需求,以保证排水通畅。

室内排水管道每15米左右应设置一个排水口,室外排水管道每30米左右应设置一个排水口。

3.3 支吊架设置排水管道的支吊架设置应符合以下原则:•支座间距应符合材料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大于2米。

•吊架应设置在管道弯头、支管连接口等处,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固定。

•支吊架应固定可靠、结构牢固,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排气问题排水管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排气问题。

解决方法如下:•在系统设计和布置中合理设置通气装置,充分考虑排气需求。

•定期检查排水口,确保通气畅通。

•安装泄气阀,以防止管道中的气体积聚对排水产生影响。

4.2 倾斜问题排水管道倾斜不足或过度倾斜都会影响排水效果。

排水管放坡方法

排水管放坡方法

排水管放坡方法
排水管放坡方法是指在排水管道安装中,为了保证排水畅通,需要将管道按照一定的坡度进行安装。

一般来说,排水管道的坡度应该保持在1%-3%之间。

具体的放坡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直线放坡法:将排水管道按照一定的坡度直线安装,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区域。

2.弯曲放坡法:当排水管道需要沿着弯曲路线安装时,可以采用弯曲放坡的方法,即在弯曲处进行坡度调整,保证排水畅通。

3.高低错落放坡法:当排水管道需要通过高低起伏地形时,可以采用高低错落放坡的方法,即在高地处适当增加坡度,在低地处适当降低坡度,以保证排水顺畅。

总之,排水管放坡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达到排水畅通的效果。

- 1 -。

雨水排水系统安装中的坡度控制方法

雨水排水系统安装中的坡度控制方法

雨水排水系统安装中的坡度控制方法在城市建设中,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排除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雨水,还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而在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坡度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雨水排水系统安装中的坡度控制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坡度。

坡度是指地面或管道的倾斜程度,它决定了雨水的流向和速度。

在雨水排水系统中,坡度的控制直接影响着雨水的排出效果。

如果坡度过小,雨水可能无法及时排除,导致积水现象;而如果坡度过大,雨水可能会以过快的速度流动,造成管道破裂或其他损坏。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控制雨水排水系统的坡度。

首先是选址时的坡度控制。

在选址时,我们需要考虑地势的高低,选择相对较高的地方作为排水系统的起点,然后沿着地势逐渐下降,以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流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地面的坡度,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坡度。

其次是管道的坡度控制。

在安装排水管道时,我们需要确保管道的坡度适当。

一般来说,排水管道的坡度应保持在1%到5%之间。

如果坡度过小,雨水可能无法顺利流动;如果坡度过大,雨水可能会冲刷管道,导致损坏。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排水管道的坡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控制雨水排水系统的坡度。

例如,可以在排水管道中设置坡度标尺,以便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掌握管道的坡度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水平仪等工具来测量管道的坡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坡度的控制不仅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功能,还需要兼顾经济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坡度控制方法。

总之,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中,坡度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坡度控制可以确保雨水顺利排出,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址时的坡度控制、管道的坡度控制以及辅助措施的采用来实现坡度的控制。

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可以选择最佳的坡度控制方法,确保雨水排水系统的安装质量和效果。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排水坡度是指将地下水和污水从一定高度排到自然地面上的斜度,它在城镇规划、道路设计以及可持续形式的城市建设当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绿化措施。

为了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对排水坡度有规定性的要求。

一、排水坡度规范要求1、地面外排:两米以上的排水坡度要求是0.3%-3%,如果距离较远,建议排水坡度控制在1%以内。

2、地面内排:排水坡度要求:0.3%-2%,推荐排水坡度控制在1%以内。

3、地面水池:排水坡度要求:1%-2.5%,推荐排水坡度控制在2%以内。

4、水箱排水:排水坡度要求:0.3%-3.5%,如果距离较远,推荐排水坡度控制在3%以内。

二、排水坡度计算方法1、计算坡度时首先确定两个点的抬高高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之后将该坡度换算成斜率的坡度,公式为:斜率=抬高高度/距离。

2、一般来说,较远距离的排水坡度规范要求较低,因此,控制排水坡度时,要考虑排水坡度距离的长度。

3、在排水坡度计算之前,还需要要考虑排水物体的重量、水流量、山洪泥石流以及水压等因素,以及估计雨水硬度大小,把这些综合起来,有助于更准确地计算出排水坡度。

三、施工中的注意事项1、在施工之前,要根据山林植被的高度、水压的大小以及植被的抗侵蚀性来综合考虑每一处排水设计的具体坡度。

2、设计中每一处排水坡度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水流的冲刷,从而对四周的植被及路沿石造成威胁。

3、排水坡度的计算一定要求具体细致,以确保计算出的坡度能够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4、施工时,也要适当配备施工敷设,例如织物、植被和防护墙等,以减少水流侵蚀土壤的情况,并确保排水效果满足要求。

以上就是有关排水坡度规范要求的介绍,排水坡度计算必须符合相应规定,结合新建水池、山洪泥石流等不同因素的特性,将水流带到较远的位置并使它不受土壤侵蚀,从而起到良好的水池排水作用。

同时,要特别注意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排水效果。

排水管道坡度要求

排水管道坡度要求

排水管道坡度要求为什么需要排水管道坡度?通常情况下,排水管道坡度应根据管道的直径和材质来确定。

以下是常见的排水管道坡度要求:1. 小直径排水管道(50mm以下):对于小直径的排水管道,坡度要求相对较大,通常为1:50至1:100。

这是因为小直径的排水管道内部压力较低,需要较大的坡度来保证水流通畅。

2. 中等直径排水管道(50mm至150mm):对于中等直径的排水管道,坡度要求相对较小,通常为1:100至1:200。

这是因为中等直径的排水管道内部压力适中,需要适度的坡度来保证水流顺畅。

3. 大直径排水管道(大于150mm):对于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坡度要求相对较小,通常为1:200至1:500。

这是因为大直径的排水管道内部压力较高,只需要较小的坡度即可保证水流畅通。

此外,除了以上的基本要求外,排水管道坡度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管道长度:较长的排水管道通常需要更大的坡度,以保证水流不受阻。

2.地形条件:在山坡地区,排水管道坡度需要根据地形陡峭程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地势条件。

3.水流量:较大的水流量需要较大的坡度来保证水流畅通。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设备来保证排水管道的坡度。

1.测量:首先需要在设计和规划阶段进行仔细测量,确定排水管道的起点和终点,以及管道的长度和坡度。

2.安装支架:在安装管道之前,需要安装适当的支架和悬挂装置,以确保管道的准确安装和正确的坡度。

3.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将排水管道按照正确的坡度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管道的连接方式,以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水现象。

4.检验: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测试,以验证排水管道的坡度和排水效果。

总结:排水管道坡度是确保污水顺利流动和有效排水的关键要素。

在设计和安装排水管道时,必须严格遵守排水管道坡度要求,以确保管道正常运行和有效排水。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设备来保证排水管道的坡度的准确安装和正确连接。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排水管道坡度及打压要求1

表5.4.7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 50 25 122 75 15 83 110 12 64 125 10 55 160 7 4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道最小坡度项次管径(mm)最小坡度(‰)1 50 202 75 153 100 84 125 65 150 56 200~400 4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 50 35 252 75 25 153 100 20 124 125 15 105 150 10 76 200 8 5排出管穿过基础时留洞尺寸(mm)管径50 75~100 125~150 200 300孔洞尺寸150×150 200×200 250×250 300×300 400×400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m)管径mm 50 75 110 125 160 立管 1.2 1.5 2.0 2.0 2.0横管0.5 0.75 1.10 1.30 1.60排污管常出现的问题一:排水管上的检查口设置数量偏少,方向不当,不利检查,管道塞不便处理。

处理方法: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管应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最高层必须设置。

如只有两层建筑,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如有转弯的管道,则在该层转弯处的上部设置检查口,其高度由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一般为1m,允许偏差±20mm,并应当在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15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

暗装立管在检_查口处应安检修门。

2.在连接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便器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管处,应设置检查口。

3.在转角小于135 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

4.埋设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应与检查口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0.05坡度坡向检查口的法兰。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一、排水坡度规范要求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取值是,污水管最小管径d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

雨水管最小管径d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

二、农村自建房排水注意事项?
1、减少管道弯处,助污水顺排,排水系统的管道难免有接口处和拐弯的地方,如果是室内的洗手池或者洗澡间与室外的雨水系统相互连接,而且管道的粗细又不同,所以在接缝处要进行稳固的焊接,以免渗水。

尽可能减少弯处的,拐角处很不利于污水的流通。

2、疏通管道,保障排水顺畅,暴雨天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雨水多而且急。

如果要是排水系统不顺畅的话,就会特别容易发生堵塞,雨水无法顺着管道正常排出。

同时也关系到出水口是否顺畅,在雨季来临之际,最好对建筑物房顶的出水口进行清理,捡走树叶、扫除淤泥、疏通管道,以确保排水顺畅和房顶的安全。

3、增大坡度,避免污水倒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布局时,管道和地面应该有一定的坡度,使污水能尽快流走,如果遇到大雨天气,避免雨水顺着管道流往自家的这种“倒流”情况。

雨季多的地方,坡度可以相应的增大。

排水坡度规范-下水放坡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下水放坡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之巴公井开创作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插需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分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该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出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出80m,当建筑物长度超出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捍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该小于2.5m,纵坡不该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取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沿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沿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沿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沿指路面边线。

排水坡度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

特殊道路排水坡度要求:对于山区、丘陵等特殊地形,排水坡度要求更加严格,一般应在1%以下,以确 保排水顺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求请根据当地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求请根据当地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小雨:排水坡度为1%-2%,确保 雨水能够缓慢渗透,防止积水。
大雨:排水坡度为5%-8%,确保 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防止水浸和损 害。
01 确 保 道 路 排 水 顺 畅 。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高速公路排水坡度要求:高速公路排水坡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2%-4%之间,以确保高速行车安
02 全 。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结论:公众参与和政策引导是未来排水坡度规范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 努力,推动规范的制定和实施。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 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确保施工过程中能 够遵守规范要求,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
生。
定期检查排水坡度:确保排水坡度保持完好,无堵塞、破损等现象 排水设施维护:定期清理排水沟、管道等设施,保持畅通无阻 防洪措施:在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加强巡查,及时采取防洪措施,确保排水畅通 监管与执法:加强对排水坡度使用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处理
排水坡度规范能够确保道路排水顺畅,减少积水对行车的影响 排水坡度规范能够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减少行车颠簸和打滑的风险 排水坡度规范能够改善道路的视觉效果,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 排水坡度规范能够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排水坡度要求: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要求,城市道路的排水坡度通常在1%-3%之间,以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找坡标准
市政排水管道的找坡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排水效果的好坏。

下面是市政排水管道找坡的标准:
1.市政排水管道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形地貌和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坡度。

2.市政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一般来说,排水管道的坡度应大于0.5%。

3.在同一管道内,管径相同的部分坡度应一致,但是在管径变化处,可以适当加大坡度。

4.市政排水管道的坡度应尽量保证平稳,避免出现急剧变化或者直角转弯。

5.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排水设计的需要,保证管道内的水不会积水,避免排水不畅的情况发生。

6.在管道设计时,还应考虑日常维护和清洗的方便性,保证管道能够顺畅地进行清洗和维护。

总之,市政排水管道的坡度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需要,合理确定坡度,以保证排水效果的良好。

- 1 -。

排水坡度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1.5 围墙面向道路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排水坡度要求

排水坡度要求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用排水管材,6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这种管材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

根据美国铸铁排水管协会(CISPI)的统计资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仅北美地区就有近7.5亿个不锈钢卡箍被用于排水系统中。

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地区的许多工程也都采用了这类管材,其中新加坡还颁布了这方面的产品标准。

据了解,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建筑物马来西亚吉隆坡城市发展中心双塔楼(451.9m),香港的中环广场(374m),上海金茂大厦(88层)等标志性建筑均采用了这种产品。

我国的一些企业是从1989年开始根据国际市场的要求,研制和生产这种管材的,1992年开始出口供国际市场。

虽然,这种管材与传统的承插式铸铁排水管道相比有许多优点,是一种更新换代产品,但由于这种管材及配件价格相对较贵,所以在国内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推广,直到1994年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建筑才开始陆续采用这种管材。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尤其是国家《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局部修订条文中增加了第3.3.20A条内容后,这种管材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遗憾的是,至今我国还未对这种管材制定出统一的产品标准,国内生产企业的产品标准也不一样,大多按照国外标准和订货商的要求生产,加上国内缺乏采用这种管材方面的经验,这就为设计及施工人员设计及安装这种管道带来了一定困难。

我院最近在设计一些超高层建筑如健力宝大厦(38层)、广州信德文化广场幅楼(36层),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以下本人就设计选用这种管材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向读者介绍,并就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1组成卡箍式离心铸铁排水管由无承口离心铸铁管、无承口管道配件、卡箍及橡胶密封圈4大部件组成。

1.1无承口离心铸铁管通常采用水平旋转离心式铸造工艺制造。

为灰铸铁,管壁厚度均匀,管材材质密实,外壁美观,重量较传统的承插式铸铁管轻,无渗漏。

[精品文档]排水坡度规范

[精品文档]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1.5 围墙面向道路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排水坡度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

坡度 3% 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米, 垂直方向上升 (下降)3 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米,垂直方向上升 (下降)1 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 < 8.0 L < 200m w 5 L < 600m 非机动车道 > w 3.0 L w 50m w 2 L w 100m 步行道 > w w4注: L 为坡长( m )。

8.0.3.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 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 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 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 时,应设不小于4m>< 4m 消防车通道。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 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 宽度不应小于2.5m ,纵坡不应大于%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x 12m 的回车场地;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 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 ) 表道路级别 与建、构筑物关系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 无出 入口 高层 5 多层 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 多层 2 2 2 围150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水管道坡度要求根据管道类型和管径有所不同。对于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管径50mm的标准坡度为25‰,最小坡度为12‰;75mm管径的标准坡度为15‰,最小坡度为8‰;110mm管径的标准坡度为12‰,最小坡度为6‰;125mm管径的标准坡度为10‰,最小坡度为5‰;160mm管径的标准坡度为7‰,最小坡度为4‰。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要求为:50mm管径20‰,75mm管径15‰,100mm管径8‰,125mm管径6‰,150mm管径5‰,200~400mm管径4‰。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标准坡度和最小坡度也有所不同,如50mm25‰,最小坡度为15‰;以此类推,不同管径的管道都有对应的坡度要求。此外,文档还提供了排出管穿过基础时的留洞尺寸以及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