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堂涵养科学精神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课堂涵养科学精神的途径
——听梁淑敏老师的《世界的本质》有感
鉴湖中学盛婷婷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科学精神”既显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态度,也显示人自身自由发展的文明程度,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普通高中思政治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科学精神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设置有效设问,优化教学情境,对培养科学精神至关重要。在梁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展现了“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升华”等教学环节,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她在情境创设中,以比较式、递进式、启发式设问等有效设问为抓手,滋养探究精神、培养理性精神,鼓励质疑精神,充分向学生展现科学精神之美。
一、比较式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滋养探究精神
基于哲学知识的抽象和思辨性,梁老师通过鲁迅中学的校园环境的例举,创设情境,通过比较式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发现知识,探究世界,表述生活经验,落实了“物质”的含义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使教材知识点的落实多了一点“逻辑推理”,少了一些“死记硬背”,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进而滋养了探究精神。
二、递进式设问——创设诱思情境,培养理性精神
在落实“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物质性”环节,尤其是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教学过程中,梁老师以现场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看人类进化图说话,设置了递进式设问,层层突破:1、图1-7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2、图1-7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3、人类产生后需要的物质三要素是?主观?客观?4、有人说,图1—7没有本质区别,是吗?这些提问从简单、感性、具体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到困难、理性、抽象的问题,从多角度的思考广度,一步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培养其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
三、启发式设问——捕捉思辨情境,鼓励质疑精神。
在本课教学中,梁老师设置英语儿歌《为什么》的欣赏: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告诉我为什么天空如此蔚蓝,那么我将告诉你为什么我爱你。让学生讨论是因为上帝?是……?
问题抛出后,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只是因为时间关系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沉浸在这个话题的思考中,这体现了在老师启发下从学生从感性的自我观点的自由表达已经上升到了对世界物质性的理性思考,而这正是哲学课堂思维训练的功能所在——将高中政治教学与培育科学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以起到知识传授和素养教学的双重效果,最终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