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示范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二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9篇语文园地二 1【教学目标】1、分辨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
3、读词读句,巩固识字和积累词句。
4、读背古诗,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学古诗《画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察本题,讲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结:要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做“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来巩固本题。
八名学生手拿声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学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妈妈。
二、读读比比1、看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上下两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一差,下面三组字都是独体字加偏旁。
)2、选一组进行音形义的比较,突出字形的比较,然后口头组词。
3、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其余几组形近字的比较,并组词。
4、小组派代表,自选一组来交流。
三、我会找1、创设情景:瞧,苹果园到了!谁在干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再贴上几个没写字的苹果,让学生在苹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认识的带有的字,想想该放进哪个篮子。
第二课时一、我会读1、谈话: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
展示独木桥,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
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旗”。
2、把词语分成几部分,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⑴指名个人“过桥”。
(一个读一排词语)⑵四人接力“过桥”(两排词语)⑶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二、读读说说1、过了“独木桥”,我们又到了“我会读读说说”的游览区,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导学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画出来,用“──”把“有什么”画出来。
5、变句子说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家门口有____”,“江上有______”。
6、把第三句话补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导用准数量词)。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和篇章。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和篇章。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们觉得学好语文有什么好处?”
二、新课学习
1. 教师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和篇章。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操作
1. 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和写作。
2. 学生完成后,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阅读和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语文园地二》中的内容,包括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语文园地二》下册。
2.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2. 课前导入:出示一幅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本节课的主题,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新课(25分钟)1. 呈现课文:使用教学投影仪将《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呈现在大屏幕上,逐段朗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记录下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如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所阅读的课文段落,并讨论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三、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词汇练习: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其含义,并运用到自己的句子中。
2. 语文游戏:设计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语文游戏,如填词游戏或连线游戏,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学生反馈:请学生回答几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 提醒学生将课本和练习册带回家,以备复习和作业使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
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具体包括两个明确的能力目标和一个隐性的品质发展目标。
两大能力目标:一是借助一定的方法,能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二是搭设有效的学习台阶,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一个品质发展目标,即在整个寓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
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词,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的指导。
2.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大家觉得怎么样?2.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园地的内容,好不好?(二)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词,注意发音要准确。
3.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动作或图片来展示这个词语的意思。
4.各小组展示,大家猜猜他们展示的是什么词语。
(三)学习课文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课文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讲了哪些事情?b.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做得怎么样?(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和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2.我们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和课文,还记得吗?2.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个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1.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语文园地二》的课文部分。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a.课文中讲了哪些事情?b.这些事情有什么共同点?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做得怎么样?(三)课堂讨论a.课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克服的?b.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吗?你是如何解决的?c.你觉得课文中的主人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哪里?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还要善于动脑筋。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语文园地二》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新学的词语造句,了解词语的不同含义。
3.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5.反馈与评价: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不断进步。
6.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7.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文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主动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注听讲、积极思考等。
-合作意识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4.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词语练习:请同学们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每人编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子内容合理、通顺。家长协助检查并签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
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4. 学生能够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理解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认读和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 课文的阅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和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写作练习的创意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3. 课文阅读: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和分角色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 课堂讨论: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6.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列出生字词,进行解释和例句。
3. 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 写作练习:展示写作练习的要求和示例。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作练习。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 学生能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生能够借助词句,体会课文中优美句段,并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理解、分析、概括课文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培养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母语的热爱。
2. 学生能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4. 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5.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词语的积累与应用。
难点1.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2. 课文的拓展与思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等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学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好笔记。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课文内容:教师板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讲解。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词。
2. 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的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的教案5篇三班级语文园地二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3、了解中外文学语言的差异,感受文字的魅力。
4、积累诗句名句。
5、培育同学课外阅读的爱好,沟通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提高阅读爱好,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作品人物。
2、学习运用比方、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又是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消失过的人物呢?请大家一起来沟通一下。
二、回顾课文内容,多角度评价人物1、回顾所学课文,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长篇小说。
课文梗概是根据鲁滨逊历险的时间挨次来记叙的,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的故事。
课文节选部分则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渐渐适应岛上孤独的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
《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r拉格洛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
节选部分写了仆人公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到骑上自己家中的雄鹅旅行前的故事。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r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
本课节选的是“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一精彩片段,写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是如何获得这些感受的?(1)鲁滨逊是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拘束、无拘无束的生活,有坚毅的精神和英雄本色,有制造精神和开拓精神,意志极为顽强、生活信念非常执着、务实肯干、勤于制造的人。
(2)尼尔斯原来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懒散任性、爱戏弄小动物,变成小狐仙后,在骑鹅旅行的途中经受了很多的熬炼和磨砺,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改掉了身上的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10篇

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10篇三年级语文园地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找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2、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并能灵活运用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新出现的词语及其含义,学会用比较熟知的事物解释陌生领域的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预设:(1)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2)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3)请教他人。
2、追问:你还知道哪些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预设:当遇到有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可以和同桌交流思路、想法。
3、让学生默读“交流平台”,结合交流成果,师生共同梳理解决不懂的问题的方法。
二、识字加油站1、自由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两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减偏旁;第二组生字的识字方法为熟字加偏旁。
)2、结合发现的规律,试着从生字表中找出范例来识记。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换偏旁、编故事、编顺口溜、猜字谜、图解识字等)三、词句段运用(一)新出现的词语和词语的新含义。
1、学生自由朗读课本上的两组词语,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词语是新出现的;第二组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2、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含义。
教师出示课件明确这些词语的含义。
3、小组讨论两组词语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词语出现或产生新的含义的原因。
明确:第一组词语是在信息时代下为适应新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
第二组词语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衍生了新的含义。
4、思考并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新词,以及这些新词的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
如“给力”一词,一般表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含义。
它是随着国内外、大陆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出现的新词汇。
“菜鸟”一词,一是指新手,二是指在某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精选14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篇1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
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习作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
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通过这个语文园地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扩大知识面,从名人名言到名人故事中得到启发和激励,向名人学习并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4课时。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秋天虽然是丰收的季节,但是只有胸怀大志,勤奋努力的人才能收获到甜美的果实,勤奋学习的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啊?(学生自由发言)是啊,游览果园,收获多多,老师祝大家学得快乐!下课。
[设计说明:我认为一节课后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明白每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而不要虚度光阴。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篇一」方法:1、字族识字:如艮字旁的字很、狠、恨、很皿字底的字盏、盎、盒、盛、监、盖一串字族带出很多形声字。
2、形近字区分识字:这是一种很有效、很实用的识字方法,对学生今后不写错别字有很大帮助。
如:珠株的区分3、形声字识字:如啁啾两个字的学习可采用这种办法,使汉字的音形意能够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4、多音字识字:如缝字的两个音,教师教学时能够根据字意来区分字形,从而进一步区分字音。
读二声时多与针线有关,如缝衣。
读四声时表示缝隙,如门缝。
5、根据字理识字:如“弱”字的字理是两张弓放一起,一根羽毛放在上面,表示弱小,柔弱。
6、根据字义识字:如“冒”本义指帽子遮住眼睛,所以上边不是日,没有封口,引申为向外透、往上升等多种含义,教师恰当的进行了多意字选词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得有法,对每个字都进行了仔细的斟酌,能够根据字的特点有所侧重的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知识点、拓展点教师做到了心中有数。
7、学生学习如春芽蓬勃整堂课中学生都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的思考,学得灵活、扎实,正象春芽一样破土而出,正用自己幼小的力量不断成长,看到她们的成长,带给我们无限的欣慰,期盼着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成长!一、教学目的要求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方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三、课前准备各种秋天的物品、油画棒、水彩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师生:哦,(有稻子、柿子、南瓜、葡萄、红辣椒、苹果)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季节的?生:师:这些东西都是秋季才会有的,秋天真是一个喜悦的、收获的季节啊。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1. 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 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 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 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1.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
2. 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1. 写话笔画多的汉字。
2. 学写通知。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板书:语文园地)地”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
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板书:了解寓言故事)1. (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
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
2. (课件出示)“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
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3. (课件出示)“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呈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寓言故事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寓言蕴含着道理;三是寓言能启发我们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寓言的感受,梳理和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
第一题是引导学生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构词特点并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
第二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说话人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并进行仿写。
第三题是学写通知,展示了一个样例,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第一课时完成第一二题。
“书写提示”呈现了八个例字,提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建议。
二、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后的收获,巩固相关知识。
2.发现词语的特点,并仿写几个;注意句子中加点的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3.知道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如何书写。
4.通过观察发现词语及句子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5.感悟语言和书法的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发现词语及句子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四、教学难点感悟语言和书法的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五、教学准备一定要多积累词汇才能学好语文!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写一些简短的文章,但是在写话语前后的提示语大多会很单调“谁谁说”,课前多练习多种方式交流。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
(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
这个故事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
《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你们觉得这些花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
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2、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导言: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己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
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
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象声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10)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板书:跳舞狂欢跑出来)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跳舞、狂欢”突出了什么(花儿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板书:美丽活泼可爱向上)(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主阅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本课主要围绕“春天”这一主题,学习与之相关的词汇,如“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句子的构造与表达:学习如何使用本课所学的词汇构造句子,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3.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春天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构造句子,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挂图等。
2. 学具:字典、词典、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春天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4.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并通过示范句子,指导学生如何运用。
5. 练习与反馈:让学生练习构造句子,并进行展示和反馈。
板书设计1. 课题:语文园地二2. 生字词: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等3. 句子示例:春天来了,大地复苏,万物生长。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拓展作业:收集更多关于春天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种草莓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记叙了小弟和妈妈种草莓的事。
一起看看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欢送查阅!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莓、栽、淋、慢、铲、豌、趴、蚕、酸、汁〞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3、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课文。
2、在自主阅读中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爱吃哪些水果2、(出示图片)看,这是什么水果(板书:草莓)练习说话:多好看的草莓啊,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味道3、这么好看又好吃的水果,要是能亲自把它种出来,那该多好啊!(板书: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草莓。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声地自由读课文,连读边标出自然段。
读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2、指名轮流读课文段落。
其余同学边听边把新字词画出来,不懂的词语做出标注。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1)指名认读带点的生字,重点指导“铲(chǎn)、豌(wān)、酸(suān)〞的读音。
(2)齐读生字。
(3)出示生词,认读生词。
草莓栽革淋雨慢慢儿小铲子豌豆趴蚕豆酸味果汁(认读时,注意指导读儿化音“慢慢儿〞,先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儿化音来练读,如:“小苗儿、花儿、小果儿、头儿〞等,反复读,理解在这些词后加上儿化音,更估出了草莓的可爱)2、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你认为哪几个生字难记、难写,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自由汇报生字的识记方法,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1)“栽〞与“裁〞比拟,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并想想“木〞和“衣〞分别代表什么,学生比拟发现:“栽〞是把植物的苗儿种在土壤里,“裁〞是把一块衣料按一定民就寸展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精品)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自相矛盾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自夸他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又自夸他的盾能
档住所有的矛。
当别人问他用他自己的矛刺他自己的盾结果会如何时,他便无法回答了。
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2. ①源源不断念念不忘津津有味炯炯有神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默默无闻滔滔不绝津津乐道息息相关历历在目彬彬有礼亭亭玉立……
②无忧无虑无边无际无时无刻无影无踪无穷无尽无缘无故无拘无束无法无天无依无靠无情无义无牵无挂无声无息无亲无故无大无小无头无尾……
3. (1)他双目瞪圆:“快走哇,要迟到啦!”
(2)“我终于考了100分!”弟弟眉飞色舞地大声嚷着。
4.
通知
5月27日下午3点,清华园小学参加歌咏比赛的所有同学到音乐教室集合,参加彩排。
清华园小学德育处
2018年5月26日
5.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对寓言这一文体的初步认识展开交流,呈现了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寓言故事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寓言蕴含着道理;三是寓言能启发我们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
本次“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交流对寓言的感受,梳理和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
第一题是引导学生发现“源源不断、无忧无虑”等词语的构词特点并照样子写出类似的词语。
第二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描写说话人神态、动作的语句的作用,并进行仿写。
第三题是学写通知,展示了一个样例,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情况写一个通知。
“书写提示”给了8个例字,提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的书写建议。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来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语,在引导学生积累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在激发学生读寓言的兴趣,引导学生课余找这些寓言读一读。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
2.写会笔画多的汉字。
教学难点
1.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2.学写通知。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继续了解寓言。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
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板书:了解寓言故事)(课件出示2)
1.“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过之后就不会忘。
”(课件出示3)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
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
2.“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
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课件出示4)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3.“寓言故事能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课件出示5)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
(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分析交流寓言的语句,深入了解寓言这种文体。
三、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运用。
(课件出示6)
1.根据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分别是什么结构?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词语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
3.仿照例词写词语。
(课件出示7)
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
闷闷不乐依依不舍头头是道斤斤计较
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
无声无息无时无刻无法无天无穷无尽
(二)句子积累。
(课件出示8)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写的?(动作、神态描写)(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分别写了小鹿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
3.照样子,把给要求补充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
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
【设计意图】注意加点词语,了解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三)段落运用。
(课件出示9)
1.读一读这个通知。
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
右下角注明下通知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
(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
3.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一个通知。
【设计意图】了解通知的格式,了解通知的内容,学习写通知。
掌握通知这种文体。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先观察,接着跟老师范写,再临写。
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书写提示(课件出示10)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注意书写提示。
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
(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比如“艳”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
“集”下面的“木”的横、竖最长,上面的“隹”,右边的四横等距,长短不同,中间的两横稍短。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
五、日积月累(课件出示11)
1.出示寓言成语。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板书:寓言故事成语)
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12)
5.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了哪些道理?(课件出示13)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杞人忧天: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井底之蛙:意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借以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6.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了解寓言故事:道理,学习做人做事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寓言故事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