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读后感1000字_2
《复活》读后感心得6篇
![《复活》读后感心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be019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4.png)
《复活》读后感心得6篇《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复活》读后感心得6篇,以供大家参考!《复活》读后感心得篇1我又一次翻开《复活》这本书。
书页散发着它独有的书香,书纸有细腻质感,给人踏实的感觉。
回想起第一次翻开它。
首页便是一幅颇成心境的画——一位少女静静躺在花草中一条小溪上。
她身边的花草迷人,长得很高,但还是能清楚看见她合在腰间的双手,头发漾在浅浅的溪水中,透着宁静柔和的庄重。
她是已经死了幺?若是,这便是一幅凄美的作品了。
我又想着,笑了:画毕竟是画,我愿她不要醒来,醒来之后只有毫无人烟的荒野,残暴的自然挑选,也许下场会不堪入目,倒不如安静的躺着,倒也凄婉体面。
随着浏览,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眼中展开。
托尔斯泰的锋利笔锋刻画出一个个所谓公平严肃的荒唐场面、一些自私可笑的所谓上层人士、一个全由利益促使的社会体制……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时发觉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抛弃的姨母的养女。
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抛弃后在黑暗的下层社会中四处漂泊,几经背叛,沦为妓女。
而现在又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
聂赫留朵夫深深地忏悔,决定为自己的灵魂赎罪。
他舍弃了浮华的生活,四处奔走想为她申冤,却无能为力。
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当苦役,聂赫留朵夫同行。
玛丝洛娃也努力改变自己,向往仁慈高尚。
终究玛丝洛娃为了聂赫留朵夫的前程,谢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
闭上眼,书香飘落鼻尖。
聂赫留朵夫的每一次忏悔和摸索,都给我心灵上的震动。
主人公的摸索和心理的变化进程,也便是作者的反思和感悟吧!我感到我正浏览一个伟大的灵魂,他理智乃至残暴的自我忏悔,让我佩服不已。
忏悔总是需要极大地勇气和毅力,细细地回想自己的过失,承认心理上的自私虚伪。
我开始摸索:正是由于我心中总有的惧怕,让我一次次地对自己“网开一面”,我会抱怨生活中的不公,但从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从没摸索那造成过失的毛病心态。
《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读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8f414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0.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复活的作者是俄国的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作者对于细节的描述非常细致,任何时候都会对故事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的特点做大量的细节性描述,致力于准确的表述当时的所有事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读后感1000字,欢迎借鉴参考。
复活读后感1000字(一)“复活”不仅仅是小说的名字,更为深刻的是其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看到小说的名字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去想,究竟是谁的“复活”?他因何“死去”?又因何“复活”?当我最后看完了这本小说,所有的疑问最后都得到了解答。
小说描述了两个主人公的复活—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精神上的复活。
两个人的复活之路都令人敬佩不已。
我尤其赞叹玛丝洛娃的善良与坚强不屈。
少女时代的玛丝洛娃纯洁善良,天真活泼。
她与聂赫留朵夫公爵产生了一段完美无暇的初恋,但这一切却在两年后被毁掉了。
在“那个温暖的有风有雨的夜晚”,在那个小小的车站,卡秋莎的最后看到了她与聂赫留朵夫之间巨大的等级差异,悲哀欲绝的她再也不坚信上帝和善了。
她深信深信关于上帝的一切以及他的戒律的一切也都是欺骗和谎话。
这成为卡秋莎抽烟喝酒以及一切堕落的源头。
她在精神上灵魂上死亡了。
而此时的聂赫留朵夫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正直而无私的少年了,正因“坚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实在太难了”,他不再坚信自己而开始坚信别人了。
因此他沉溺于贵族式的腐败与堕落的生活,同样在精神上死亡了。
而七年后的两人再次相遇,聂赫留朵夫是法庭上的陪审,玛丝洛娃却沦为了命案的嫌疑犯。
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公爵很担忧自己的罪被公之于众,怕自己名誉扫地。
当他真正看到玛丝洛娃所遭受的苦难,才开始真心的忏悔。
难能可贵的是公爵并不只是嘴上忏悔,而是切实的行动起来了。
说实话,从这时我才一开始对公爵的厌恶转而对其改观。
他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为她请来申诉的律师,一次次的为她上法院,甚至去农村,拜访那些虚伪的不称职的法官、将军乃至国务大臣。
聂赫留朵夫在对玛丝洛娃的忏悔之中开始了自己灵魂的净化,开始“复活”。
《复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
![《复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7a4e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2.png)
《复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复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是一部深度挖掘人性、社会与道德的伟大作品。
它不仅展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复杂面貌,更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在细读这部作品后,我被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吸引。
书中,托尔斯泰通过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的故事,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不仅是个人灵魂的觉醒,更是对社会阶层、法律、道德的全面反思。
原文中,“他明白了,他的罪行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因为整个生活条件。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个体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复活》对人性的剖析入木三分。
马斯洛娃的堕落与聂赫留朵夫的觉醒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性在苦难中的挣扎与选择。
托尔斯泰在书中写道:“人类有两种生活: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内在的。
”这正是对人性的高度概括,引人深思。
作品中,托尔斯泰的文字犀利且充满力量。
他旁征博引,触类旁通,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例如,在描述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挣扎时,托尔斯泰写道:“他感到自己内心有两种力量在斗争,一种是高尚的、善良的,另一种是卑鄙的、邪恶的。
”这种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让人感同身受。
《复活》不仅是一部揭示社会现实的作品,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信仰和道德的哲学巨著。
托尔斯泰在书中传递了一个观念: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罪行,才能实现心灵的复活。
这无疑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深刻探索。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社会现实,更引领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深沉关爱。
这无疑是一部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热爱文学、关注人性的读者的经典之作。
```第二篇范文《复活》(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读后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托尔斯泰的《复活》,这部作品展现了一场关于女性身份、尊严与解放的深刻讨论。
复活读后感1000字_1
![复活读后感1000字_1](https://img.taocdn.com/s3/m/86a3d22659eef8c75fbfb3fe.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
【篇一:《复活》读后感】
暑假,我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作的《复活》。
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涅赫柳多夫和卡秋莎·玛斯洛娃。
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灵魂复活的不同轨迹。
卡秋莎·玛斯洛娃是作家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最丰富,最动人的形象,她不仅是一个被侮辱者,而且是一个精神上觉醒、走上新生活的女性。
在狱中和政治犯的朝夕相处使她认识到自己是广大受欺凌的人民中的一个,她决心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些优秀分子联系在一起,她渐渐恢复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心灵纯洁的本性在玛斯洛娃的身上复活了。
涅赫柳多夫原先是一个正直而富有自我牺牲的青年,可是在服役期间染上许多恶习,成了贪淫好色的利己主义者,整日挥金如土。
他在一次探望自己姑妈的时候,与婢女卡秋莎·玛斯洛娃相遇,并且在一个晚上诱奸了她。
几年以后,当他再一次旁听法庭庭审时,被诬告犯有杀人罪的妓女正是当年的玛斯洛娃。
他感到十分愧疚,良心受到深深的谴责。
他曾经对自己姐姐说过这样一句话,“犯罪的是我,受到惩罚的却是她”。
他下决心“清扫”自己的灵魂,并付之行动,企图打通各方面的关节,减轻玛斯洛娃的罪名。
当这一切努力失败之后,他决定变卖家产,跟随玛斯洛娃一起流放,并。
《复活》读后感优秀8篇
![《复活》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28aea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9.png)
《复活》读后感优秀8篇复活读后感2800字篇一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复活》。
在此书中,男主人公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聂赫留朵夫公爵一次偶然的机会作为陪审员参加审理一个毒死人的命案。
不料,从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具有特色的眼神中认出原来她是他青年时代热恋过的卡秋莎。
于是十年前的往象一幕幕展现在聂赫留朵夫眼前:当时他还是一个善良,热情,充满理想的大学生,暑期住在姑妈的庄园里写论文,爱上了姑妈家的养女兼婢女卡秋莎。
他们一起玩耍谈天,感情纯洁无瑕。
三年后,聂赫留朵夫大学毕业,进了近卫军团,路过姑妈庄园,再次见到了卡秋莎,再次体验了纯洁的爱情之乐。
但是,这以后,世俗观念和情欲占了上风,在临行前他占有了卡秋莎,并抛弃了她。
后来听说她堕落了,也就彻底把她忘却。
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罪过,良心受到谴责,但又怕被玛丝洛娃认出当场出丑,内心非常紧张,思绪纷乱。
其他法官、陪审员也都心不在焉,空发议论,结果错判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等聂赫留朵夫搞清楚他们失职造成的后果,看到玛丝洛娃被宣判后失声痛哭、大呼冤枉的惨状,他决心找庭长、律师设法补救。
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
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
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西蒙松结为伉俪。
聂赫留朵夫也从《圣经》中得到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
的启示。
《复活》的艺术特色:广阔的生活画面,高度的艺术概括;心灵描写:描写内心的矛盾斗争,怀疑、探索的痛苦。
丰富多样的对比手法,揭示心灵世界的肖像描写,辛辣的讽刺。
1、结构,流浪汉小说结构,聂赫留朵夫的奔走,情节随聂赫留朵夫的所见所闻展开,不同于《战》、《安》。
2、非小说因素占了很大比重,经常中断情节,进行长篇大论的议论,类似《悲》的手法。
3、大量精巧的细节描写,如对监狱的描写。
4、三种形式的批评方式,非小说因素正面批评,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心灵感受,通过人物的命运批判,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批判性。
《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4eae9ae2e3f5727a4e962ba.png)
《复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复活》读后感1在寒假里,我读完了俄国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着作——《复活》。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
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
聂赫留朵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
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
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
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
最后“救助”终未成功。
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
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
我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
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
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
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黑暗。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
望大家也看一下。
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复活》读后感2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能够获得重生。
男女主人公透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
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联,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复活读后感1000字5篇
![复活读后感1000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b5cc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c.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5篇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
在对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反动的国家、法律、教会制度的揭露上,很难找出另一部作品有这样的深度和广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复活读后感1000字,方便大家学习。
复活读后感1000字篇1我当初选择读《复活》,仅仅是因为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读完后才知道这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开始是十分讨厌涅赫柳多夫的,即使他是贵族公子,让人仰慕,但他那不正当的行为,伤害了玛斯洛娃,他抛弃了她去做军官,即使他爱玛斯洛娃,但玛斯洛娃憎恨他,厌恶他。
涅赫柳多夫让善良美丽的玛斯洛娃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从此变得堕落,去做了妓女,过着耻辱的生活,后来,涅赫柳多夫在一次开庭中认出了卡秋莎(玛斯洛娃),看到堕落的她,涅赫柳多夫受到了良心的谴责,开始反省懊悔,他得知卡秋莎被冤枉之后,决定帮助她并娶她,但多次上诉都失败了,他决定跟随卡秋莎到西伯利亚。
他放弃了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了农民,他的一切行为只为得到卡秋莎的宽恕和上帝的宽恕。
后来,卡秋莎被他的行为所打动,原谅了他,但害怕成为涅赫柳多夫的累赘,她决定嫁给革命者西蒙,就在那天晚上涅赫柳多夫的灵魂复活了,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要怎么做。
是的,我很讨厌这种生活,这就是当年沙皇时期俄国人的生活,在他们眼里,金钱就是一切,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拥有金钱的贵族人可以享有美酒、美女和一些上等的东西,过着天堂般的生活,穷民们可以被奴役,被侮辱,被冤枉,这是多么不公平的现象。
而矛盾往往隐藏在这不公平的现象之中,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黑暗。
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大多数人的虚伪让我觉得恶心,他们总装出一副品德高尚的样子,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邪恶。
在他们眼里品德只不过是一个虚名,他们自以为高高在上、得意洋洋,他们从不过问过自己的良心,或者说他们没有良心,不会感到一丁点的怜悯和同情,他们信奉基督和上帝,那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一丝安慰罢了,他们承受自己带来的恶果,却说成是上帝的惩罚,真是愚蠢至极,他们骂一些思想先进的人们愚蠢,却不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愚蠢和荒唐。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5篇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2a972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d.png)
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范文5篇《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的一峰”,也许,你会说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可是,这部作品却展现了一位伟人暮年时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复活》读后感用非常紧凑的时间把复活读完了,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情一下子也豁然开朗起来,仿佛自己也“复活”了。
因为最后的一段《马太福音》的节选,我听过,是一个匈牙利的__徒用英语讲的,我还记得那次,我被他讲得泪流满面,之后我向他表达了感谢,因为很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
还记得有一次参加了基督__礼拜仪式,在教堂里,当听着动听的圣歌,和一个个虔诚的教徒伸出双手好像在去拥抱上帝的时候,我的心也深深触动了。
对于宗教,我很感兴趣,而每一次接触,不论是什么宗教都可以让我有深深的触动。
而对于复活,在最后的时候展开关于《马太福音》的章节,在我看来,只有经历了一切之后才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一次听到匈牙利传教士的话感动是因为其中对于爱的阐释让我有了深深的感触,那一次让我感到了,这世界上存在,或者人们相信有这种大爱存在,可以超越这人世间一切的小爱,在我们受伤时,上帝的爱是不离不弃的。
所以人们才能那样去爱上帝,因为上帝给的爱让我们重生。
而在很多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大家们都是在赞颂那些用尽自己一生去履行人生的义务的人,而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聂赫留朵夫复活了,是因为他知道了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是来知性戒律,建立起人间天堂,人们也就能获得他们所能得到的至高幸福。
首先不得不感叹一下托翁的文笔,不愧是大家,言简意赅,非常流畅简明地就可以生动地塑造出这么多人物,而且个性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有时候一句话,就足以让我们对这个人有了很立体的认识。
刚翻了几页,以为这部作品又围绕着一段孽缘展开,而讲述又一个“多余人”的心理故事,而实则不然。
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916b82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4.png)
复活读后感复活读后感(精选24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活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活读后感篇1在寒假里,我读完了俄国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着作——《复活》。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
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
聂赫留朵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
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
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
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
最后“救助”终未成功。
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
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活”。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
我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
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
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
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黑暗。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
望大家也看一下。
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著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复活读后感篇2小说叫《复活》,寓意一个人失去的良知,可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影响下获得重生。
通过自己的告白和宽恕,男女主人公都走向了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从而使自己的人性得以恢复。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5篇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8265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6.png)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5篇《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
你会写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欢迎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1人类最初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人类的思想变得复杂,产生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并出现了贵族压迫农民的种种卑劣行为。
而《复活》这本书便是一本痛斥人类黑暗的一面的书,同时又是一首歌颂人类的同情的诗。
全书以两位主人公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之间的爱为线索,讲述了在沙皇的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贵族的恶行人民的痛苦……而两位主人公之间的爱却不是所谓的“爱情”,而是人类最珍贵的“同情”。
聂赫留朵夫,全名德米特里·伊凡内奇·聂赫留朵夫。
是一位典型的在黑暗社会中成长的贵族,曾经变得花钱十分大手大脚,无耻,还破坏了马丝洛娃的一生。
直到后来看清了自己的丑陋,恶习,才明白了社会的黑暗,农民的辛苦。
他为伤害了马丝洛娃感到罪恶感,为了能够消除这罪恶感,他不辞辛苦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被冤枉的囚犯。
并为了陪伴马丝洛娃度过余生,将自己的大量财产留给姐姐,把土地分给农民,毅然前往西伯利亚。
在他赎罪的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在精神上成功的复活,不再是一个卑微的罪人。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异常沉重,一直在强调贵族们天性骄傲,内心的黑暗,令大量读者包括我都感到心中难受压抑,这样的风格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书中通过语气,外貌,形态,生动地将法官律师包括监狱长等人心中的黑暗描写得无比生动,彻底揭露了沙皇统治时的黑暗腐败。
其实,全书最令我感到震撼的并非聂赫留朵夫的正直善良,而是农民的反应。
当他们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将土地划分给他们时,他们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欢呼,感谢。
而出现的是种种猜疑,愤怒,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索了很久才明白:这是长期以来贵族对农民压榨的结果。
读复活读后感1000字(3篇素材稿件)
![读复活读后感1000字(3篇素材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9027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7.png)
读复活读后感1000字(3篇素材稿件)读复活读后感1000字篇1对于列夫·托尔斯泰,我们是再熟悉不过。
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让我们了解了这位俄国大文豪的朴素精神,从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向宗法制的农民一边。
这一转变集中地体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复活》的创作中。
《复活》是托尔斯泰思想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代表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成就。
小说通过地主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受辱、堕落以及下狱、流放的悲剧,表现了对被侮辱、被伤害者的深切同情,“十九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监狱遍地,关满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无辜的百姓。
”对沙皇的统治作了无情揭露、批判,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不行!’那个怒容满面的法官斩钉截铁地回答。
……庭长掏出手表一看,与情妇约会的时间快到了,他再也无心为这案情争辩,便急忙让法官起草判决书。
”这就是那个没有人道,充斥着金钱与美色的俄国社会,使人性堕落的起点。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聂赫鲁多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
聂赫鲁多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
小说通过他诱骗玛丝洛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忏悔以至追随到流放地为玛丝洛娃冤案奔走的过程,表现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许这也暗示着作者的矛盾心理。
托尔斯泰在这个人物身上既概括了十九世纪末俄国进步贵族的某些思想特征,也体现出他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以及向宗教寻求出路的说教。
玛丝洛娃是一个不幸的妇女,她虽为养女,但自幼处于半奴婢的地位,被聂赫鲁多夫诱奸后沦落到社会的底层,倍尝艰辛。
更为不幸的是被诬陷判刑,押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作者通过玛丝洛娃的遭遇概括了俄国千千万万受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
玛丝洛娃的觉醒,是其精神的“复活”。
从中认识了作家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度与高度。
《复活》是这一时期托尔斯泰思想观念变化的代表作。
《复活》阅读心得和体会五篇
![《复活》阅读心得和体会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5045d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3.png)
《复活》阅读心得和体会五篇从“复活”,这一个词可以知道,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位反对土地私有制、愿意为道德做出牺牲的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活》阅读心得和体会,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复活》阅读心得和体会1读着《复活》,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不仅是为了男女主人公,特别是男主人公灵魂回归的可歌可泣,更是因为自己内心与之产生的共鸣,高二读后感:《复活》的读后感。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次彻彻底底的复活。
在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身上时常活跃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生命、真正的自我,他只追求既能成为自己,同时也能成为别人幸福的那种幸福;一个是健康、精力充沛、肉体的自我,它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为个人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
两者不断做着殊死的较量,谁赢就能支配他的一切行为。
一次斗争,便是一次反省,一次醒悟的可能。
但两者的竞争常常是不公平的。
相信自己,意味着处理各种问题都不能考虑追求轻松快乐的肉体的自我,而是几乎总是同他作对;相信别人,意味着无需处理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原则总是不考虑精神的自我,而只考虑肉体的自我。
此外,相信自己,他往往总会遭到别人的指责——相信别人,他却博得周围人们的赞扬。
这样看来,相信自己比相信别人要难得多。
精神的自我要战胜肉体的自我,往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
在生活中,我也常常会遇到两难的选择:目睹无视红灯川流的人群,我在犹豫;看到窗外点点的垃圾,手握废纸的我在犹豫;面对路中央可能造成的意外,我在犹豫……然而,这些本无需犹豫的犹豫,却在刹那间被肉体的自我所操控。
他说:别人都这么干,何必太认真呢?或是其他人都不干,你又何必出这个风头,让人笑话呢。
他胜利了。
不止一次的胜利了。
让我过后时而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做事,只是惧于他人的眼神,这眼神有时甚至是自己凭空想象的,可悲!或许平时表现得默默无闻,老实沉稳的我,在别人眼中能称得上好人,但作为我,可从来不敢这么想,我只敢说,我不是坏人而已,离好人远着呢!聂赫留朵夫精神的自我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后,他总要为自己定下一些行为准则,并决定要遵循到底;记日记,开始新生活,希望这种生活永远不会改变——他对自己说,这叫做翻开新的一页。
《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203e0c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8.png)
《复活》读后感《复活》读后感(精选2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复活》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活》读后感篇1《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花费超多心血写成一部长篇著作,《复活》讲述资料是托尔斯泰听到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小姐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惑养女。
于是他良心发现,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
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
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感触。
书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青年。
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花花公子。
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生活产生怨恨。
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生活,将自己从以前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复活,而我从他身上学到最珍重一点就是他自我改变,虽然他以前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
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办法就是深刻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过错。
在书中有一对梅尼绍夫母子,因被人冤枉纵火而被关押。
最后在聂赫留朵夫帮忙得到清白释放,虽然最后被释放,但是既然无罪为什么当初要受到关押?只因真正纵火人有财,便能够将祸栽赃到他人身上。
《复活》这本书还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当时黑暗社会以及人们道德丧失。
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
复活的读后感(精选10篇)
![复活的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0c5f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7.png)
复活的读后感《复活》是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于1899年首次出版,被誉为托尔斯泰晚年代表作之一。
小说讲述了一个富有的青年诺维科夫为了打破自己冷漠无情的生活而与一位妓女卡申卡结婚,但随后两人的婚姻走向了失败,诺维科夫在最终经历了灵魂的复活。
这本小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与读者分享了托尔斯泰对生命、人性以及社会的深刻认识,也因此引起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作为一名读者,读完《复活》这本小说后,让我有着深深的思考。
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让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看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饱受的不公,更进一步看到了这样的不公是如此的广泛和深度,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女性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压迫。
卡申卡,也是小说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迫从小做妓女,身不由己,但最终她依然立志远离这些,希望找到有尊严的生活。
在读到这里时,我的心情几乎无法抑制自己的悲伤,而对于那些在现代社会仍然面临性别歧视的女性,进一步加深了我的认识。
除此之外,小说对于道德与精神的教育也作出了非常重要和深刻的阐释。
在小说中,诺维科夫不断地被自己的冷漠所折磨,也因此忽视了自己的灵魂,只关注自己的物质需求。
但在卡申卡的劝说下,他开始明白了爱和信仰的重要性。
他开始寻求自己的内心真实,也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
最终,他以此获得了自我救赎和心灵的复活。
我想说,这很可能正是托尔斯泰希望读者得到的一种人性和道德的呼唤。
无疑地,这个故事对每一个读者都具有启示性的意义,让我们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注重我们的自我成长和内心关怀——人类的最本质需求和诉求。
通过这本小说,我认为,作家的最大的功劳在于让我们对于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像人类更清晰的解释世界,在对历史的理解和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把握上,使我们有更广阔的眼界和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从而鼓励我们摆脱过于简化化对于现实的描述和简单化对于当下问题的办法。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通用5篇)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acc8a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7.png)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通用5篇)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通用5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读后感1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本著作。
很久以前,我就在图书馆的暑假上看过,只看了一眼,那新颖的题目就深深吸引了我。
现在我终于翻开了这本沉甸甸的大书。
故事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与一个女仆卡秋莎之间春节的爱情,直至后来三年的军旅生活是他的思想受到了污染,彻头彻尾成了一个“利益主义者”,以至后来对卡秋莎做出了无法弥补的恶行,并抛弃了她,使其堕落了下去。
多年后,当双方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时,聂赫留朵夫的良心受到了深深的谴责。
使他从一个堕落人完成第一次的“复活”他忏悔自己当初的恶行。
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马丝洛娃(即卡秋莎)的帮助。
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
从一群只因身份证过期就被关了一个月的人到被冤枉防火的老农民……最后,他决定与卡秋莎、马丝洛娃共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的心理和精神上完成了第二次“复活”。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来说就已经是一大进步。
这次复活不仅解救了卡秋莎,让他明白世界上其实不只有黑暗也有光明,不只有邪恶也有善良,同时也帮助了那些被诬陷的囚犯,及其他受着不公平待遇的人,摆脱了命运对他们开的玩笑。
这时,曾经堕落的聂赫朵留夫找回了一些本性。
知道后来他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尽管马斯洛娃已经不再需要他的陪伴,他仍然希望马斯洛娃能宽恕他,并想继续帮助马斯洛娃找回自我重新变回原来的那个卡秋莎。
这时,聂赫留朵夫才算是真正的复活了,他已经彻彻底底地从一个堕落的贵族公爵变回了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了。
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读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6768a8f7fd5360cbb1adbd3.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复活读后感1000字篇1《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
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一个纯真完美,以前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完美期盼的青年人。
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中堕落于花天酒地。
一个美丽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女生活中堕落。
他们似乎是能够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能够满足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的快乐。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应对他以前伤害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
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来源卖弄风情的“窑儿姐”。
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以前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
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证明了太多的不公平。
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
他应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
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
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正因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真正感情的青年,贵族家庭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
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
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因此当他身处在黑暗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
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期望,玛斯洛娃的改变。
让他足以抛弃官场的地位与金钱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
复活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
![复活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9ed0a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4.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左右5篇复活读后感1000字左右篇1《复活》是我很多年读的的一本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里的主角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当他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又一次的暑假去到他的姑妈的家里的时候遇到了玛丝洛娃,并与他发生了肉体关系,后来只是给了她一百卢布就走了。
多年后两人又相遇了,但他们的却是以罪犯和陪审员的身份相遇的。
玛丝洛娃因为聂赫留朵夫而堕落,成为了一个妓女,并且受一桩命案牵连入狱。
聂赫留朵夫知道玛丝洛娃是因为自己而堕落到这种地步后,很后悔愧疚而努力去为她伸冤,在这过程中看到了劳苦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腐败,最终为了救出了玛丝洛娃,抛弃了他的贵族生活,进行了精神上的复活。
每个人在事的时候,或许不会发现能够对他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就好比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他在她姑妈家的时候诱__了玛丝洛娃,事后只是给了她一百卢布就走了,他没有想到玛丝洛娃会因为自己的一时放纵和不负责任而堕落。
她在地主家里过得虽然虽然不是丰衣足食,但还是开心的,因为他的出现而堕落。
没有考虑后果就去做了,才会导致玛丝洛娃成为妓女,并受一桩命案牵连,同时也是因为这件事,他为了赎罪而去营救玛丝洛娃,看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腐败,并因这件事使他的灵魂得到了进化。
很多事都是这样,开始是没有注意到结果,事后才会发现因为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
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读《复活》是给人灵魂的一次洗礼。
的确,读了这本书之后才会发现有的人的思想是那样的邪恶,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法官、将军、省长、国务大臣这些上层社会的腐败,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各种丑恶。
从书中还可以看到人地灵魂深处的那种利己思想。
女主角玛丝洛娃本来可以说是一个快乐的人,但在她堕落后却认为很多人都需要她,并且去利用它。
当聂赫留朵夫去监狱探监的时候,她也是认为聂赫留朵夫需要他。
她的丑恶的思想就是在聂赫留朵夫抛弃了她之后出现的,本来被她深埋的的丑恶人性因为抛弃,因为生活的压迫,因为当时社会的影响而控制了玛丝洛娃。
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读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27eec1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0.png)
复活读后感1000字《复活》读后感。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名作品,它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尼古拉·雷日尼科夫的一生,展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生、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以尼古拉的复活为主线,讲述了他从一个富家公子到一个囚犯,再到一个改邪归正的过程。
他曾是一个放荡不羁的年轻人,但在一次误杀事件后,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监狱里,他经历了身心的煎熬,最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获得了释放。
尼古拉在复活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小说中对俄国社会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通过描绘贵族的奢华生活和农民的贫困困苦,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两极分化。
贵族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农民们却在贫困中挣扎。
这种社会的不公正让人深感痛心,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小说中人物的塑造也非常成功。
尼古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既有着放荡不羁的一面,也有着善良和正义的一面。
他的复活不仅是对自己的救赎,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呼唤。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复活》给了我很多启发。
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复杂和多变,让我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和救赎。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有自己的选择。
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过去,珍惜现在,更要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
通过阅读《复活》,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明白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明白了只有不断地奋斗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复活。
这部小说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批判,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社会批判的伟大作品。
它通过描写一个人的复活,展现了人生的复杂和多变,也让人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人生、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复活》读后感(一)
![《复活》读后感(一)](https://img.taocdn.com/s3/m/a952e32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0.png)
《复活》读后感(一)
《复活》是俄国作家陀斯托耶夫斯基的小说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罗基
汉诺夫的复活之路,探讨了人性、道德、信仰等重要议题。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首先,小说中对罗基汉诺夫的描写非常真实,让人感到他的内心矛盾和挣扎。
他在爱情、道德、信仰之间徘徊不决,最终在犯罪、救赎的过程中觉醒并实现了内心的复活,给人一种希望和慰藉。
其次,小说通过描写俄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展现了贫困、腐败、道德沦丧等现实问题。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引发人们对社会道德、伦理价值
的深刻思考。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他们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让读者能够
深入感受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人物形象既是故事的载体,又是作者对人类
情感和命运的深刻剖析。
总的来说,《复活》是一部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通过对罗基汉诺夫的复活之
路的描写,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道德的选择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读完这部
小说,我获益匪浅,对自身的人生和社会问题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活读后感1000字
【篇一:复活读后感】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想要做的时,想要完成的梦想,不能、不敢、也不会去做,结果只能寄托于文字、音符、甚至是一些外在的东西,到头来,心里还是痛苦。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人儿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幸福与不幸的深入了解从另外一方面说明托尔斯泰内心真的很渴望幸福,但是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还是没有正真的幸福过。
作者是俄国贵族,主人翁聂赫留朵夫也是俄国贵族。
聂赫留朵夫曾经是怎样的堕落,怎样地纸迷金醉、放浪荒唐,沾染了俄国贵族阔少的种种劣根性,那么作者就是在怎样的环境之中成长,并变得日渐麻木、日渐堕落,他看不惯的一切仿佛是生命的枷锁,无以复加。
聂赫留朵夫的故事是从他利用权贵和一定的才能当成审判员审判一名妓女偷盗并杀害嫖客的案子开始的。
聂赫留朵夫是复杂的,这时候的他已然从一个贵族阔少成长为一名标准的俄国贵族成员。
但是后来的他,在不断的深入调查之中,他渐渐地发现自己的罪恶。
是他,聂赫留朵夫,在少年时引诱的玛丝洛娃,让她从此走上了妓女的道路。
他顿时有了些悲悯,有了些后悔,有了些内疚。
他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