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名人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给名人的一封信作文

给名人的一封信作文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
那么,给名人的一封信要怎么写呢?下面店铺整理了给名人的一封信范文,供您参阅!给名人的一封信范文一敬爱的孙中山先生:您好!我今天阅读了一本书,让我深刻的了解了您。
所以我想写一封信给您。
您虽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庭贫困,您10岁才进入村中一所私塾就学,12岁时到美国的檀香山读书,17岁回国,1886年—1892年之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
1894年,您在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为了学习,您不管有什么困难也坚持了下来。
1905年你在日本的首都东京成立了同盟会,系统地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得到各省的响应,导致了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您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
1913年您发动“二次革命党,讨伐窃取大总统职位袁世凯。
1914年,您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国民党。
您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1917年,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您被推举为大元帅,开展“护法运动”。
1919年,改组中华国民党为中国国民党担任。
1921年非常国会又与广州议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您就任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
1923年,您第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复任大元帅;同年,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定公共两党合作,以推进国民革命。
1924年1月,您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阐述和解释其“三民主义”。
您这一种热爱祖国和热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您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中国民主革命,你这种献身主义让我们感动,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的英雄。
您非常重视和热爱学习,您常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课外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鉴赏

【课外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鉴赏托尔斯泰的信主要回答了罗曼·罗兰向他提出的问题:一,为什么手工劳动是真正的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否应该自愿放弃智力活动,不再从事与手工劳动不能并行的科学与艺术。
托尔斯泰首先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他认为手工劳动并不是独立的道德原则,而是道德原则指导下的“最普通和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首先是基于对他所处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尖锐批判,因为使自己脱离手工劳动,并且“无偿享用那些贫穷、无知而不幸的阶级的劳动”,是那个腐化社会的主要弊端。
要做一个真诚地抱有基督教、哲学或者人道的有信念的人,必须“首先从事照料自己个人的手工劳动”。
由此,托尔斯泰提出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尽可能少地迫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尽可能多地为别人服务;尽可能少的有求于别人,尽可能多地给予别人。
”托尔斯泰认为这个原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惟有如此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从托尔斯泰对手工劳动的重视可以得知,他是以普通百姓特别是宗法农民的观念来观察社会的,这种思考社会问题的视角是值得重视的,也是领会本文内容的要诀。
应该说,这种原则是托尔斯泰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得出的,他虽然是一个庄园主,手下有着成千上百的农奴,但他对不劳而获一向反感,因此对农奴非常宽容和仁慈,他曾经施行过很多措施,改善农奴生活条件。
虽然他的行为和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能够从人类的福祉和人道的原则出发,得出这样的认识,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从这个准则出发,罗曼·罗兰的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因此,接下来,托尔斯泰将目光投向了艺术与科学的问题。
他认为,手工劳动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和幸福所在,而艺术和科学则是使命感的表现,“只有在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为奉守自己的使命而牺牲了自己的平静和福利的情况下,才能说明并且证实他赋有这种使命”。
因此,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应该“是人所作的牺牲的产物,而决计不是这样那样物质利益的产物”。
从事科学和艺术的人,必须始终履行“自食其力”的职责,并且应该努力思考和有效工作以证明自己具有这样的使命,而决不能以爱好科学和艺术为借口,为自己安排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
第8单元自主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2)比喻说理。 如作者在要求人们擦亮眼睛,不要为现实中的迷信和伪科学所迷惑时, 写道:“为了看清我们应循的道路,必须从头开始做起,必须摘掉那 顶戴着觉得暖和但却遮住了两眼的风帽。”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 观点。
“紫红色的斑点”中,一棵松树被太阳涂上了一块紫红色的斑点,太 阳越往下坠,斑点却越升越高,作者由此想到人的一生,虽然难免一 死,但一定也要像这块斑点一样壮烈,在上升的时候,在进取中结束 自己的生命,而不能平平庸庸了此一生。有的是作者对哲理进行的形 象化的再包装,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些典型的景物,借助比喻、 类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哲思。
但他倡导的道德原则对特权阶层并没有任何约束力,只是一种“人生 哲学”。另外,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所论述的人,是普遍意义上的人, 因此他所阐述的人性的问题,就是建立在宗教世界观基础上的普遍人 性。因此,托尔斯泰的幸福观在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是镜 花水月。
6.普里什文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哲理,诉诸文字,往往类 似于格言的一些片段,既短小精悍又精警动人,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 发? 【名师点拨】 此题一是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点滴思想火花的习惯,二 是学习普里什文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5.在《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中,托尔斯泰是如何理解“幸福从何 而来”这一问题的?你对此有何评价? 【名师点拨】 托尔斯泰所身体力行的原则是“爱别人胜过爱自己”, 甚至认为“如果一切生物都能不爱自己而爱别人,普天之下就都是幸 福的了”。毫无疑问,托尔斯泰的思想在当时的贵族阶层中,算得上 是较为进步的思想了。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 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2)普里什文(1873~1954),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 他写了《跟随神奇的小圆面包》(1908)、 《在隐没之城的墙边》 (1909)、《黑阿拉伯人》 (1910)等随笔集,分别记 述了自己的几次旅行经历。
诗歌散文欣赏第八单元 自主阅读 1.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

照料自己个人的手工劳动”。由此,托尔斯泰提出一条最简明扼 要的道德原则:“尽可能少地迫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尽可能多地 为别人服务;尽可能少地有求于别人,尽可能多地给予别人。” 托尔斯泰认为这个原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唯有如此才能带给 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他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帮助他实现“道 德的自我完善”。
3.托尔斯泰认为幸福从何而来?请联系《给罗曼·罗 兰的一封信》揣摩探究并加以评价。
提示:基督教式的爱倡导的是“爱人如己”,就是要像爱自 己一样去爱别人。托尔斯泰所身体力行的则是“爱别人甚于爱自 己”,甚至认为“如果一切生物都能不爱自己而爱别人,普天之 下就都是幸福的了”。毫无疑问,托尔斯泰的思想在当时的贵族 阶层中,算得上是较为进步的思想了。但他倡导的道德原则对特 权阶层并没有任何约束力,只是一种人生哲学。另外,托尔斯泰 的文章中所论述的人,是普遍意义上的人,因此他所阐述的人性 的问题,就是建立在宗教世界观基础上的普遍人性。因此,托尔 斯泰的幸福观在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是镜花水月。
自主阅读
1.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2.通向友人之路(节选)
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伟 大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 1852 年问 世。1852~1856 年间,他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 年》和《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 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伐木》《袭击》以及《塞 瓦斯托波尔的故事》《1854 年 12 月的塞瓦斯托 波尔》《1855 年 5 月的塞瓦斯托波尔》和《1855 年 8 月的塞瓦 斯托波尔》等。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托 尔斯泰早期创作时,认为他的现实主义的特点是“心灵的辩证 法”和“直接的纯洁的道德感情”。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废寝.忘食( qǐn ) (4)跻.身( jī) (二)多音字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罗曼·罗兰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米开朗琪罗》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
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罗曼·罗兰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人生有如一股奔流,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
——罗曼罗兰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罗曼·罗兰《巨人传》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罗曼·罗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诉了别人,你也会马上后悔的。
——罗曼·罗兰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罗曼·罗兰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罗曼·罗兰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幸福的。
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会减少痛苦,也会在绝望中燃起希望。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任何努力决不落空,或许许多年都会了无音讯;却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思想已经有了影响——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要珍重新生的一天。
对罗曼罗兰评价是怎么样的

对罗曼罗兰评价是怎么样的对罗曼罗兰的评价奥地利著名的作家和人物传记家茨威格对罗曼·罗兰评价说,在罗曼·罗兰的房间里,他可以感受到一种在人性上和道义上的优势。
他对此解释说,这是“一种不带骄傲情绪的,内心的自由”。
他认为,这种气息体现在像罗曼·罗兰一样坚强的人身上,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他认为,罗曼·罗兰在关键的时刻,可以代表欧洲的良知。
这是茨威格初见罗曼·罗兰的印象,在乍见之下,他已将罗曼·罗兰认定为欧洲思想的领袖。
在深入了解了罗曼·罗兰后,茨威格对他的才华佩服地五体投地,因此有对罗曼·罗兰评价说,在罗曼·罗兰一个人的身上,就把诗歌、音乐和科学三个方面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如此,在他身上,还完美地融合了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文化。
因此,这样的“三位一体”在罗曼·罗兰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让他可以成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和“世界的良心”。
在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之后,罗曼·罗兰发表言论,反对欧洲国家对苏联的干涉。
因此,苏联的文学家、教育家卢那查尔斯基将罗曼·罗兰评价为和平主义教皇。
1915年,罗曼·罗兰以《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了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阅读了罗曼·罗兰的这部小说后,对其评价为“文学创作中高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在描写各种不同典型时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和真实性”。
罗曼罗兰的思想罗曼·罗兰的思想主要体现他在人道主义理想化方面,他的一生始终贯彻着这个思想,并将其推向全世界、全人类。
他在人道主义思想上,重要突出三个特点,即对真理的追求和博爱精神,以及宗教思想。
在初期,罗曼·罗兰的思想基础建立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之上,他将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看作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在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之中,都无不在朝着这方面进取,渴望着能将这些思想付诸实施。
名人传罗曼罗兰摘抄

名人传罗曼罗兰摘抄名人传罗曼·罗兰摘抄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是法国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音乐学家。
他以其深邃的思想、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性的独到洞察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些摘录自罗曼·罗兰作品中的名言佳句,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1. "生活就是在逆境中寻找自己,并在逆境中找到自己。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并非是绊脚石,而是我们成长和变得更强大的机会。
只有当我们面对逆境,积极应对并从中吸取教训时,我们才能发现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2. "光荣是为了追求,而不是为了荣誉本身。
"罗曼·罗兰在这句话中提醒我们,我们追求的真正光荣和成功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或荣誉,而是为了我们个人内心深处真正的追求和满足感。
只有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才能给予我们动力和意义。
3. "批评是有益的,它是真理和进步之母。
"在这个发达的社会中,愈发强调正确与错误的批判性思考,批评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大。
罗曼·罗兰认为,批评不仅仅是发现错误和指责,更是推动真理和进步的动力。
通过批评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进步的方向。
4. "艺术是一种寻求真实和美的方式,是人类思维和感受的精华。
"对于罗曼·罗兰来说,艺术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通过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真实和美丽。
艺术不仅是为了娱乐和赏析,更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重要方式。
通过艺术我们能够触及到人类思维和感受的最深层次。
5. "真正的改变始于个人,如果每个人都能改变自己,世界就会因此而改变。
"罗曼·罗兰相信个人的力量和责任,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积极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好。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引领者,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和努力。
6. "对生活、对爱情要持有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也要坚定地相信美好的未来。
名人传序-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原序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苦难——贝多芬(一八一九年二月一日在维也纳市政府语)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
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
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
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以死。
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人生是艰苦的。
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的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以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蹉跎。
他们求助,求一个朋友。
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心灵。
这些“名人传”不是向野心家的骄傲申说的,而是献给受难者的。
并且实际上谁又不是受难者呢?让我们把神圣的苦痛的油膏,献给苦痛的人吧!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
世界的黑暗,受着神光的烛照。
即是今日,在我们近旁,我们也看到闪耀着的两朵最纯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毕加大佐和蒲尔民族。
即使他们不曾把浓密的黑暗一扫而空,至少他们在一闪之下已给我们指点了大路。
跟着他们走吧,跟着那些散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孤独奋斗的人走吧。
让我们摧毁时间的阻隔,让英雄的种族再生!我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之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起摧毁。
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称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长期的受难。
文学家罗曼罗兰的故事

文学家罗曼罗兰的故事《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最伟大的一部作品,他凭借着这部作品,获得了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从《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多少可以看到罗曼·罗兰自己的影子。
通过一个罗曼·罗兰的故事,了解他在创作这部著作前的生活状态。
罗曼·罗兰结果两次婚。
他的第一个妻子是巴黎名教授勃莱亚之女克洛蒂尔特。
克洛蒂尔特是一个富家千金,当时两人结合的时候,是一段富家千金爱上一位穷书生的故事,在巴黎成为了一段佳话。
起初,两人的感情生活十分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出现了一些裂痕。
造成裂痕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罗曼·罗兰的外省人身份。
他初来乍到,在巴黎城内根本无法立足,他所创作的作品,也很少被人赏识。
每一次都是在他妻子的帮助下,他才能得到一些表现的机会。
尽管如此,罗曼·罗兰还是有许多作品不能被发表,这让罗曼·罗兰十分苦恼。
而克洛蒂尔特并非反对罗曼·罗兰的创作,只不过她一直认为,只有被别人认可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关于这个问题,两人开始了无休无止的争吵,最终因为意见无法达成共识,决定介绍他们长达8年的婚姻。
离婚后,起初一段时间罗曼·罗兰到处碰壁,但渐渐地,他从艰难的生活中汲取了许多灵感,激发他创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
1915年,罗曼·罗兰的这部小说,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他一生创作的巅峰。
和罗曼·罗兰结婚的第一个姑娘名叫洛蒂尔特,她是巴黎的一位著名教授的女儿,父亲是在巴黎教授语言文学。
当时的罗曼·罗兰尚未成名,只不过是一位从外地来到巴黎奋力拼搏的穷酸书生。
但是出人意料的,两人竟走到了一起。
洛蒂尔特和罗曼·罗兰爱情成为了当时巴黎社交界的一段佳话。
洛蒂尔特也起来也算是一位富家千金,她擅长交际,经常出入于一些社交场合。
而罗曼·罗兰则继续为他的事业而拼搏奋斗。
《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列夫·托尔斯泰》

《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列夫·托尔斯泰》亲爱的兄弟:我收到您的第一封信。
它打动了我的心,读着它,我不禁热泪盈眶。
我曾经打算写一封回信,可是没有时间。
再者,且不说用法文写信对于我已是多么困难,我还得非常详尽地答复您的那些问题,而它们大多又是出于误解。
您问我:为什么手工劳动是真正的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否应该自愿放弃智力活动,不再从事在您看来与手工劳动不能并行的科学与艺术?我曾经尽我所能地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书中答复这些问题。
我听说这本书已经被译成法文。
我从来没有把手工劳动看作独立的原则,而始终认为它是道德原则的最普通和最自然的运用方式,任何一个真诚的人都会最先想到这种方式。
在我们这个腐化的社会里(在所谓有教养者的社会里),我们所以必得从事手工劳动,唯一原因是,这个社会的主要弊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始终在于让自己脱离这种劳动,又无偿地享用那些贫穷、无知而不幸的阶级的劳动,而那些阶级是奴隶,与古代世界的奴隶相去无几。
要看属于这个社会并且信奉基督教、哲学或人道原则的人是否真诚,首先便要看他是否尽可能努力摆脱这个矛盾。
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可行的办法,首先就是从事照料自己个人的手工劳动。
我绝不相信,一个迫使女仆给他端尿壶的人会真诚地抱有基督教的、哲学的和人道的信念。
最简明扼要的道德准则是,尽可能少地迫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尽可能多地为别人服务;尽可能少地有求于别人,尽可能多地给予别人。
这个准则给予我们的生存以合理性和由此而来的幸福,也解决了所有的难题,其中包括您所遇到的这个难题:智力活动、科学和艺术的命运将待如何?基于这个准则,我只在坚信我的活动对他人有益的时候才能够幸福和满足。
(人们因我为他们做事而获得的满足,在我已是一种附加的东西,一种额外的幸福,我并不指望它,它也并不能影响我对自己的行为选择。
)我坚信我做的事并非毫无益处,并非恶行,而是为他人造福,这就是我的幸福的主要条件。
名人传罗曼罗兰摘抄

名人传罗曼罗兰摘抄
1.我要扼住命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罗曼・罗兰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
罗曼·罗兰
3.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征服者:征服了人类的平庸,征服了自己的命运,
征服了人生的苦痛折磨。
罗曼·罗兰
4.被苍蝇咬上几口,骏马仍旧奔驰向前。
罗曼·罗兰
5.严厉的话像烧红的铁,深深地打下烙印。
罗曼罗兰
6.一个志气高傲的灵魂,是决不违背信义的。
[法]罗曼罗兰
7.必需有所知,不然不如死。
——罗曼·罗兰
8.有一批最伟大的艺术家表现的是人间苦难的神圣果子。
罗曼罗兰
9.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幸运的顶点,往往也是厄运的开端。
罗曼·罗兰
10.意志是生命的最高表现。
罗曼罗兰
11.生命是建筑在痛苦之上的,整个生活贯穿着痛苦。
——罗曼·罗兰
12.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是不能没有的。
——罗曼罗兰
13.无论这会使别人喜欢或厌恶,那不是我的事情。
我知道文字一旦发表了就会自动流传。
我充满希望地把它们播种在血腥的泥土中。
收获的季节会来到的。
——罗曼罗兰14.一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维持像孩子一般纯洁的心灵,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
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罗曼罗兰
15.凡是个性强的人,都像行星一样。
罗曼罗兰。
《名人传》摘录(法罗曼罗兰)

《贝多芬传》
1.我愿证明,谁若行为高尚、善良,必同样能承受苦难。
-------贝多芬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3.狮子谈恋爱也会收起利爪。
4.我是为人类酿造美酒的酒神。
是我给予人类狂热的思想。
---------贝多芬
5.你要抛弃,抛弃生活中的庸俗与无聊,为了你的艺术——这个至高无上的上帝。
---------贝多芬6.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自己的痛苦。
-----------罗曼·罗兰评价贝多芬
7.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快乐。
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今天已成了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罗素·罗兰评价贝多芬
8.我成为英雄的,不是思想上或力量上伟大的人,而是心灵上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德,就没有伟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有的只是虚无的偶像,只配得上低贱的群众:实践会把他们统统摧毁。
--------(法)-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800字10篇

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800字10篇作品洋溢着一股强烈的激情。
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读者都会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 会为那非常富有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下面给大家带来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希望大家喜欢!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800字1最近, 我读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一篇著作——《名人传》, 又称《巨人三传》。
书中向我讲述了三位名人的(故事):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
他们经历了各种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生命的最终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 最终成为了伟人。
《名人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贝多芬。
他的一生饱经磨难, 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摧残, 然而正是磨难造就了他的伟大。
在童年时, 他的父亲是酒徒常常用暴力逼他学音乐, 但贝多芬自我也很喜欢弹钢琴, 甚至他的手指都练的发烫了, 他也只是浸一会儿凉水又继续弹起了钢琴。
读完这本书, 我感慨万分, 被贝多芬在音乐的道路上拥有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即使他的耳聋了, 也坚持不懈地弹钢琴, 最终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
他还弹了许多著名的乐曲:《致爱丽丝》、《命运交响曲》……, 我可真佩服他呀!贝多芬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 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从他身上我们懂得了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身体会有缺陷, 生活也会陷入困境。
此时就需要我们像贝多芬一样坚决不向命运低头, 勇敢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用自我的坚持和努力去制造人生的辉煌。
写到那里, 我不得不对自我作一次深刻的反省, 我的人生也有起伏, 磨难也常常阻碍着我前进的道路, 但与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样渺小。
例如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无法攻克, (作文)写不好, 作业拖拖拉拉。
可我选择的是等待父母老师的帮忙, 甚至听之任之, 我感到自我是那么懦弱, 那么幼稚。
今后, 我要尝试改变自我, 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决不向困难低头。
我期望全世界的人都能记住这位音乐巨匠, 多欣赏贝多芬的音乐, 去感受他音乐中蕴藏着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

罗曼罗兰名人传读后感读完罗曼·罗兰的,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述了三位伟人的故事——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他们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和磨难,但他们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在艺术和文学的领域中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先说贝多芬,他的命运真可谓是多舛啊!从小就生活在贫困的家庭,父亲还对他异常严厉,常常打骂他。
可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对音乐的热爱却犹如一团燃烧不尽的烈火。
他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很快就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跟他开玩笑。
年纪轻轻的他,听力就开始逐渐衰退。
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想象一下,一个靠耳朵感知音乐的人,突然有一天听不见了,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但贝多芬没有放弃,他咬着牙,在寂静的世界里继续创作。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他做到了!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那些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比如。
每次听到这首曲子,我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和不屈,那种力量仿佛能穿透时间和空间,直击人的心灵。
米开朗琪罗呢,这位雕塑大师的一生也是充满了苦难。
他为了完成那些伟大的雕塑作品,常常夜以继日地工作,身体累垮了也不在乎。
那些权贵们还总是对他指手画脚,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可他为了艺术的完美,只能默默忍受。
他的作品,像是大卫雕像,那完美的线条,逼真的神态,让人不禁感叹他的鬼斧神工。
但又有谁知道,在这背后,他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为了寻找一块合适的石料,他跑遍了无数的地方;为了雕琢出理想的形状,他的双手不知磨破了多少次。
托尔斯泰,这位文学巨匠,拥有着高贵的出身,却心系平民百姓。
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丑恶感到痛心疾首,于是用他的笔来揭露和批判。
他的作品等,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但他的思想却不被当时的贵族们所接受,甚至遭到了他们的排挤和打压。
然而,托尔斯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了真理而奋斗。
有关名人传罗曼罗兰读后感汇总

Life is a mirror. Whatever your heart is, your life will be like that.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有关名人传罗曼罗兰读后感汇总名人传读后感1贝多芬是一位钢琴家,他是德国人,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他出身贫寒。
贝多芬原本不愿意学钢琴,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钢琴,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的、众所周知的钢琴家。
我很佩服他,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压制自己的顽疾,从而去创作钢琴曲,自由自在挥洒自己的笔墨,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佳作——《第九交响曲》等优秀作品。
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通过痛苦,得到欢乐”。
因为这样一句话,我看出了贝多芬坎坷的一生,也看出了他不畏艰难苦险,反而把苦难转化为了欢乐。
他患的病是耳聋,这是音乐家们最忌讳的病症,一旦患上这种病,他就没有办法再用耳朵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打击对每一个音乐家都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也不例外。
然而,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音乐生涯,而是更加发奋地创作乐章,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耳聋的状态下创作那么美妙的乐章,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优美。
我想,他一定是在用心灵和音乐沟通,用心在进行创作。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用整个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我曾这样想过,贝多芬没过过几天生活宽裕的日子,上天不赐予他欢乐,一次又一次压制他,但是他敢于和命运作斗争,不屈服上天的安排,终究成就斐然。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吧,去追求吧!贝多芬这位钢琴家值得我们从内心给以最崇高的尊敬。
贝多芬仅仅活了五十七岁便与世长辞了,他终于完全抛开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但却把欢乐奉献给了全人类。
这篇*我读过后,心里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我哪会不承认这位矮小的音乐家,此刻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如此辉煌……名人传读后感2读完《名人传》这部名著后,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相同的成功的成功与辉煌。
名人传作文范文(精品8篇)

名人传作文范文(精品8篇)名人传作文范文篇1假期中,我读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名人传》,也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大音乐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童年充满艰辛,缺少了家庭温暖。
他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团长,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男高音歌手。
不过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分,父亲也因为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关在家里,或整天逼在羽管键琴旁边练习。
在贝多芬17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便担负起了两个弟弟的教育的责任。
然而,上帝似乎又跟他开了个玩笑。
在贝多芬刚刚在乐坛崭露头角时,他的双耳几乎聋了,这对热爱音乐的他无疑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
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堕落,他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紧紧握住命运的喉咙。
”他不向命运低头,为了他所爱的音乐,一次次的与命运作斗争。
他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都是在他耳聋后写成的。
最后,在一个狂风骤雨的夜晚,贝多芬离开了人间。
虽然贝多芬在人世只停留了57年,但是他为人们留下了一百多部音乐作品。
名人传作文范文篇21886年,罗曼·罗兰怀抱着理想与热情,考取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然而现实生活让他苦恼困惑,于是他给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答案,他幸运的得到了托尔斯泰的帮助:“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
”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给外国作家的一封信从3个角度写

给外国作家的一封信从3个角度写给外国作家的一封信:探讨文学创作的三个角度尊敬的外国作家,我非常敬佩您的文学才华和创作成就。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对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希望能够与您交流和探讨文学创作的三个不同角度。
我想和您讨论的是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
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
您作为外国作家,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主题选择。
我很想知道您是如何选择和塑造主题的,以及主题对您作品的意义和影响。
另外,您是否会受到当代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影响,或是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我对文学创作的写作风格也非常感兴趣。
不同的作家有着各自独特的写作风格,比如语言的运用、叙事的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我想知道您是如何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写作风格的,以及您认为写作风格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另外,您是否会受到其他作家的影响,或是通过阅读其他作品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我想和您聊一聊文学创作的观众和传播。
现在的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使得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我想了解您对于观众的态度和期望,以及您是否会考虑观众的反馈和意见来调整自己的创作。
另外,您对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和媒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和想法?非常期待您对以上三个角度的分享和讨论。
我相信通过交流和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如果您愿意和我分享您的见解和经验,我将不胜感激。
祝愿您在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诚挚的读者注意:本回答使用了一些标题和恰当的段落,以使文章结构清晰。
同时,文章内容遵循要求,不涉及外部链接、公式、图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名人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罗曼;罗兰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致罗曼罗兰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敬爱的罗曼罗兰老大:
您好!
最近读了《名人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罗曼罗兰您了。
您,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
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这时期您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您果然是个伟大的人物,我可是相当崇拜你哦!您,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理路程,凸现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特别是您的一句名言,让我一直难以忘怀。
生不出售来日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亲!你棒极了!
致罗曼罗兰的一封信篇2敬爱的罗曼;罗兰:
您好!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您的着作《名人传》,受益匪浅。
一说起《名人传》,我的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而且不慕名利。
这让我十分敬佩,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谢谢您,让我知道了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也让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充满善心的孩子,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从您的着作中,我还学到了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唯有在残酷的命运中仍然放射出迷人的光芒,才能体现出人的伟大,心灵和品格的善美。
谢谢您!写下了这本令人深思的着作,写下了在遭受家庭生活和社会排斥中,仍能不屈不饶地抗争的三位伟人。
让我知道:在遭受困难时,只有不缺不饶地抗争,才是正确的选择。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环境多么恶劣,只有不断地挣扎,抗争,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
是您,让我知道了人生中有困难才会更充实;是您,让我知道了只有克服困难,人生才有意义;是您,让我知道要做一个善良的孩子,在他人有困难时,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在这里,让我衷心地说一声:“谢谢您!”在您的指引下,现在的我,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在困难
面前绝不退缩;现在的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善心。
祝幸福快乐
2013.7.28
小丸子
罗曼罗兰人物简介1.基本介绍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
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从小在谙熟音乐的母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对音乐的爱好。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
188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井开始与他崇拜的托尔斯泰通信。
此后多次去意大利、贝鲁特、比利时和荷兰等地旅游,收集创作素材。
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2.创作之旅
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凭
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3.荣获诺奖
诺奖评语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
获奖感言
1915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
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
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