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 名词解释

检验检疫:一般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简称,包含了商品检验、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
检疫性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植物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疫: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目的①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及扩散②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③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
中国动植物检疫法规包括两个类别(一)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1997;与《动植物检疫法》相关的法规《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海关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相关名录《中…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二)中国国内动植物检疫主要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植物检疫条例》检疫许可:是检疫机构根据货主或者是代理人的申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检疫物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包括:一般检疫物,禁止进境检疫物,过境检疫物。
主要作用:(1)避免盲目进境,减少经济损失(2)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3)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物实施处理的法定程序。
包括除害处理、销毁处理和退回等。
除害处理:是检疫处理的方式之一。
常用方法有消毒、熏蒸处理、辐照处理、冷热处理等。
风险分析的作用1)预知外来风险,进一步保护农业生产安全2)遵守国际规则,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3)强调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检疫工作水平三要素:风险评估、管理、交流。
PRA 主要步骤:(一)起始阶段:1.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2.从查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 从审查或修改政策开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论:应已查明有害生物本身是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或者是与某个传播途径有关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否则PRA应该停止(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1.有害生物是否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中的地理和管理标准2. 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地区定殖的可能性。
动植物检验检疫

绪论第一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概念1.动植物检验检疫:指借助于立法和法规对来自疫区的可疑动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应检物品,实行强制性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保证人体健康的活动。
2.缩写 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3 有害生物定义及其分类指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
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物——1)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签约方不应对这类有害生物采取植物检疫措施。
2)限定的有害生物:指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没有广泛分布,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或者正在被官方进行管制的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指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4.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动物疫病。
5.植物:活的植物及其器官,包括种子和种质。
6.植物产品:未经加工的植物产品(包括谷物)或它们加工后的产品,产品本身或在加工它们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的风险。
7.动物: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兽、蛇等。
8.动物产品: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等。
9.检疫物(限定物):指要求进行检疫措施的任何植物、植物产品、包裹、容器、运输工具、土壤、贮藏地和任何能够隐藏和传播有害生物的微生物、物体和材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国际运输的地方。
第三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特点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四个基本特征: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
动植物检疫名词解释

动植物检疫名词解释动植物检疫是指针对进出口国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和防控活动,以防止动植物病害、有害生物入侵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以下是动植物检疫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 动植物检疫:对进出口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的检查、监测、认证和防控措施,以保障国内动植物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2. 动植物病害:指影响动、植物生长或引起它们生理功能紊乱的疾病,包括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等。
3. 有害生物:指对农林牧渔业、生态环境或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昆虫、寄生虫、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
4. 检疫证书:由动植物检疫机关出具,用于确认进口或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符合检疫要求,具备进出口资格的证明文件。
5. 检疫隔离:对疫源地区、疫源植株或疫源动物进行隔离设施,以防止传播动植物病害或有害生物至无病区或无害区。
6. 检疫审批:对进口或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审查,确认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决定是否允许其进出口的过程。
7. 卫生证书:动物及其副产品的出口证明文件,证明其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可以安全用于人类消费或其他用途。
8. 免疫程序:针对动物进行的一系列预防性接种或治疗措施,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预防疾病传播和控制有害生物。
9. 检疫检验:通过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有害生物或其他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情况。
10. 报关手续:进出口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的货物申报、行政审批、税收征收等一系列手续和程序。
在动植物检疫中,需要提供有关动植物检疫证明,以完成报关手续。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动植物检疫工作的相关概念和流程。
第一章 动植物检验检疫概述ppt课件

– 这种早期的检疫方法被称为隔离法 (Isolation),而Quarantine就成为隔离40 天的专有名词
澳大利亚禁止进口的原 因在于火疫病,火疫病 成为主要的非关税壁垒。
案例2 : 日本与美国的争论
日本长期限制进口美国苹果,理 由是防止美国的火疫病进入日本。
美国强调:日本也有梨火疫病! 此外,没有症状的苹果成熟果实 不可能携带火疫病。
2003年世贸组织裁定:日本在没 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继续限 制进口美国苹果的行为违反了国 际贸易规则。
本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其中出勤15%,作 业15%),笔试70%。
推荐期刊:(1)植物检疫
• 期刊编号:ZWJY
• 期刊外文名:Plant Quarantine
• 刊期:双月
• 创办日期:1979.01.01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美国政府表示:如果日本不遵守 世贸组织的裁决,将寻求世贸组 织授权对日本征收每年1.434亿美 元的报复性关税。
案例3
我国植检人员和日本植检 人员通过在新疆的合作调查 研究,确证新疆无瓜实蝇发 生,而且也不适于其生存
解除日本对我国新疆哈蜜 瓜的进口禁令,为新疆哈蜜 瓜开劈了日本市场
4、动植物检疫的效益
事例-2
蚕豆染色病毒
中国80年代,从叙利亚国际 旱地作物中心引进蚕豆,蚕 豆染色病毒传入。
事例-3
葡萄根瘤蚜
19世纪中期从美 国东部传到欧洲, 在25年内几乎摧 毁了法、意、德 的葡萄和酿酒业。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导言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国内动植物安全和保护国民的健康。
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外来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传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文将介绍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什么是动植物检验检疫?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审批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的进出口进行检验、检疫,并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审批。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是保护国内动植物的健康和生物安全,防止外来病虫害和有害生物的传入。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保护农业生产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农业生产。
外来的病虫害和有害生物可能对国内的农作物和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危害。
动植物检验检疫通过对进出口动植物和产品的检验和审批,防止了外来生物的传入,从而维护了农业生产的稳定。
保护公共健康动植物检验检疫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保护公共健康。
一些外来的动植物疾病可能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对动植物和产品进行严格检验和检疫,可以防止这些疾病传播到人类,并确保人们食用的动植物产品的质量安全。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环境安全。
一些外来的有害生物可能对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对进出口动植物和产品进行检疫,可以防止这些有害生物进入国内,维护国家生态环境的稳定。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方式检验和检疫流程动植物检验检疫分为检验和检疫两个阶段。
检验是指对动植物和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其是否携带有害生物或疾病。
检疫是指对检验合格的动植物和产品进行进出口审批,并在进出口关口进行查验。
这些流程都是根据相关法规和国际标准进行的。
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依据是国内的法律法规和国际间的协议。
在中国,主要的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范围、程序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动植物检验检疫 整理

包括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和减损措施。
8.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价生物学或其他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限制以及限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9.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标准程序:㈠起始㈡有害生物风险评估适当的保护水平(ALOP)风险评估三个步骤:1)有害生物分类,2)评估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3)评估潜在的经济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㈢有害生物风险管理1、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性2、确定和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案10.有害风险分析的方法:1、定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其结果用风险的高、中、低等指标来描述。
一般以专家经验及模糊判断为主,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方式。
2、定量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其结果用风险发生的概率估计来表示,是未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发展的方向,11.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体CMO,是采用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从各种生物中分离或人工合成)转移到原来不具有这种基因的生物体内,使之有效表达并遗传,由此获得的基因改良生物12.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环境安全性。
13.基因流:又称基因漂流,指转基因生物的商业化生产造成大规模环境释放,可能使传入的外源基因流向其近缘植物,造成遗传物质的转移。
其造成的转基因杂交影响可称为“基因污染”14.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原则1)实质等同原则2)个案分析原则3)逐步完善原则15.转寄因生物环境风险分析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2)熟悉性3)逐步评估4)个案评估5)实质等同性第九章植物检疫法规1.植物检疫法规分类:按权利机构分,可分为国际性、国家性和地方性;按内容分,可分为综合性法规和单项法规2.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SPS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CBD《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章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1.国内植物检疫行政措施主要包括:禁止性措施,防疫消毒措施,强制性检疫处理措施和紧急防治措施2.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1.检疫监管: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2.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
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5.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6.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省(地)间或省(地)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7.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
8.动物疫病: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限时检疫:11.植物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12.植物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1. 概述动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出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以保障国家的农业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
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携带者有可能携带有害生物,如病原体、有害昆虫等,因此需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这些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
2.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验检疫对于国家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的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个理由:2.1 预防疫病传入动植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如果没有进行检验检疫,这些病原体有可能传入到本国的动植物群体中。
这会导致动植物疫病的爆发,给本国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2.2 维护健康的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对于国家的农业、医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很重要。
检验检疫可以防止有害生物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保护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2.3 保障食品安全动植物及其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来源之一。
进行检验检疫可以确保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3.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内容和方式动植物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检验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需要进行检验,以确定是否携带有害生物。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等。
3.2 检疫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需要进行检疫,以排除有害生物。
常见的检疫措施包括隔离、灭螺、处理病死动植物等。
3.3 监控与预警监控害虫、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3.4 咨询和宣传教育向公众提供有关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知识和信息,增强公众的意识和理解。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方式主要包括现场检验检疫、实验室检验检疫和边境检验检疫等。
4. 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主要受到《动植物检疫法》的规范,该法律法规明确了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和要求。
此外,还有其他相关法规和部门标准对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动植物检疫重点

第一章检验检疫:一般指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简称,包括商品检验、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
动物疫病:指的是为害或可能为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植物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即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是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疫:是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目的:1.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2.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动植物检疫的实施范围:1.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2.装载容器、包装物级铺垫材料;3.运输工具;4.其他检疫物。
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以及动植物性废弃物。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类型:1.环境优越型:全面检查。
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等;2.发达国家大陆型:全面检疫。
美国、加拿大、欧共体;3.经济共同体大陆型:重点检查。
欧盟;4.发展中国家大陆型:重点检查。
中国、印度及非洲的一些国家;5.工商业城市型:检疫要求宽松。
新加坡,香港等。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技术性、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
动植物检疫的发展特点:1.动植物检疫的执法更加严格:2.动植物检疫的范围不断扩大:3.动植物检疫的政策及时调整;4.动植物检疫的技术逐步提高;5.动植物检疫宣传全面加强。
第二章(非)动植物检疫法规:是为了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而限制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物品的生产、流通或储存,或人员的正常活动,并建立检疫出证体系的官方规定。
动植物检疫法规在与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长期斗争中应运而生,由单项禁令想综合性法规方向发展,由个别国家法规想国际性法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的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动植物检疫

动植物检疫一、名词解释:1、隔离:是一种预防危险性人类疾病传播、扩散的有效方法。
2、有害生物(Pest):指对人类的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或者说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
3、动物疫病: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统称。
4、传染病: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5、动植物检疫:为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或)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6、现场检验: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7、菌瘿(虫瘿):指由细菌及其他真菌寄生(线虫)所引起的植物体一部分异常发达而形成的畸形器官或异常组织,是瘿瘤的一种。
8、鉴别寄主:对特定病原物有特殊反应或表现特定症状的植物。
9、预检:动植物及产品出入境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10、隔离检疫:在由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所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对有关检疫物实施检疫的过程。
11、动物检疫: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12、动物检疫的对象:指动物检疫中政府规定的动物疫病。
13、动物产地检疫:指对离开饲养地之前的动物所进行的检疫,一般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具体负责。
14、无害化处理:是指用化学、物理及其他方法消除染疫动物、动物产品病害因子的强制措施。
15、急宰:是指屠宰动物宰前检疫确认为患无碍肉食卫生的一般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并有死亡危险时,进行的紧急屠宰。
16、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发生,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验检疫 名词解释

动植物检验检疫名词解释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定义与意义动植物检验检疫(Animal and Plant Quarantine)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动植物资源的生物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防止携带病害、病毒和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入或传播到本国,而进行的一系列检验检疫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人畜安全和食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遏制农业、林业和渔业资源的病虫害传播,防止种植业与养殖业生产资料和产品受到外来病虫害和污染物的危害。
2.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验检疫在保护本国农业和生态系统免受外来入侵生物的侵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2.1 防止疫病传播动植物病害可能通过动植物及其产品传播到新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灾害。
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措施可以防止疫病的跨境传播,保障本国的农业生产和生物安全。
2.2 保护当地生态平衡外来植物可以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
某些外来物种可能会成为入侵物种,危害本土植物、昆虫和动物的生存。
动植物检验检疫可以防止外来物种的输入,从而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2.3 维护食品安全动植物产品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在食品供应链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验检疫能够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携带病毒、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生物的动植物产品进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福祉。
2.4 促进国际贸易动植物检验检疫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要求,动植物检验检疫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有助于建立互信机制和国际贸易规则。
3.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实施措施3.1 检验检疫检测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依赖于各种检测技术,以确认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常见的检测技术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3.2 国际标准与法规动植物检验检疫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对于确保检验检疫过程的一致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Animal and Plan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APIQ)是指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防疫措施的行为,旨在控制和防止植物病虫害、动物疾病的传播和侵入,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国家的农业生产安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确保农产品以及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
动植物检验检疫涉及到进出口货物的检验和审批,检疫证书的签发,检验机构的认证,疫情的监测和防治等方面。
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疫措施:通过使用检疫证书、隔离、消毒、灭杀、检疫检验等手段来控制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2. 检验和检疫: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验和检疫,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3. 监测和预警:对疫情和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扩散。
4. 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检疫措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和水平。
动植物检验检疫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对保护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动植物检验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第一章1、什么是动植物检疫及目的?是指在防止检疫性动物检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目的:⑴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
⑵保护农渔林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⑶出尽国际及国内的经济贸易的发展2、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⑴自然环境优越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⑵发达国家型:美国和加拿大⑶经济共同体型:欧盟⑷发展中国家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美洲和非洲⑸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和香港3、检疫操作规程:报检、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4、进境动物风险分析原则以科学为根据;执行或者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透明公开和非歧视原则;、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性限制5、进境动物检疫程序①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②境外产地检疫③报检④进境现场检疫⑤隔离检疫⑥实验室检疫⑦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⑧检疫处理⑨资料的收集与保存第二章动物检验检疫技术1、病料采集:⑴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⑵采取病料的所用容器:均需灭菌后使用,无菌操作⑶解剖前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剖检⑷取材时间要早,最好不超过6小时⑸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应根据不同疫病,相应的采取其脏器内容物。
在无法估计是某种疫病时,可进行全面的采取。
2、病毒采集原则:病毒离活体后在室温下很容易死亡,故采德捡材应尽快送检;病变组织则应保存于5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4℃/-2℃3、病毒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培养、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4、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聚物。
5、琼扩试验: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凝胶内扩散二者相遇。
在此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
6、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第三章检疫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传染病: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动植物检疫》期末复习资料

《动植物检疫》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解1、动植物检疫:通过动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制、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动、植物病、虫等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保障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的综合管理体系。
2、动植物检验检疫: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促进农、林、牧、渔各行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由法定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国家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定,对进出境以及国内流通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装载容器、包装物和铺垫材料、运输工具及运输人员,分别实施检验、检疫、鉴定、监督管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3、动植物检疫法规:指为了预防、控制、扑灭动植物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农林牧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动物及动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动植物检疫的法规、条例、细则、办法和其他单项规定等。
4、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长期生存。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评价生物或其它科学和经济证据以确定是否应限制某种有害生物以及确定对它们采取任何植物检疫措施的力度的过程。
6、疫区:是由官方划定的已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危害,并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的地区。
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
7非疫区: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有害生物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8非疫生产点:9、非疫产地:指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一般应用于作为生产单位操作的任何场所和田地。
2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以生物的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检疫审批:又称检疫许可,指在调运、输入动植物及其产品之前,输入单位须向检验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经过审查做出是否批准引进或动物过境的法定程序。
动植物检疫专业认识

动植物检疫专业认识什么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是一门专门研究动植物疫病控制和检疫工作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动植物疫病防控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对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的知识和操作流程。
动植物检疫专业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国家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防止疫病传入和传播。
动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动植物检疫工作对于维护国家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检疫工作,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疫病传入: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可能携带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有可能对国内的动植物和环境造成破坏。
及时发现和隔离这些病原体,是防止疫病传入的关键。
2.疫病传播:已经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中可能携带疫病,如果不进行检疫和监控工作,这些疫病可能传播到国内的农作物和养殖业中,引发疫情和病害扩散。
3.生态平衡破坏:动植物检疫工作不仅仅关乎农业生产,还关乎生态平衡的维护。
非本地区的入侵物种和病原体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带来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动植物检疫工作是保护国家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必要措施。
动植物检疫的主要工作内容动植物检疫包括以下主要工作内容:1.检疫规划和监管:制定和实施动植物检疫的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确保检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检疫证书和审批:为进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提供检疫证书,并对进口产品进行审批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的检疫要求。
3.检疫检验:对进口和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其健康和符合相关标准。
4.检疫监测和预警:建立动植物疫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评估疫病的风险,提供预警和应对措施。
5.检疫处理和隔离:对进口或国内发现的病害动植物进行处理和隔离,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扩散。
动植物检疫的职业前景和要求动植物检疫专业是一个专业性较强、需求稳定的职业。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动植物检疫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事动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专业的技能和知识:1.疫病学和植物病理学知识:了解动植物的常见疫病和病害防治方法,具备判断和识别疫病的能力。
动植物检疫的检疫方式主要有哪些?

考试⼤特别推荐:动植物检疫的检疫⽅式主要有哪些?
1.产地检疫:根据检疫需要,检疫⼈员到输⼊、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产地实施检疫。
2.现场检疫:输⼊、输出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在抵达⼝岸时,检疫⼈员登机、登轮、登车或到货物停放场地检疫,核对货证是否相符,对出⼊境动物作临床检查,对其他动植物、动植物产品检查货物及包装有⽆受病⾍害侵染,并按规定采样送实验室检疫。
3.实验室检疫:根据双边协定、检疫条款、贸易合同、信⽤证、输⼊国检疫要求或我国的检疫要求,检疫⼈员对出⼊境应检物作动物疫病、植物病⾍害的实验室检测。
4.隔离检疫:动物在⼊境后或出境前,必须在出⼊境检验检疫机构指定的隔离场作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时间⼤、中动物为45天,⼩动物为30天。
⼊境植物种⼦、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作隔离检疫的,应在指定的隔离圃隔离种植,⾄少经过⼀个⽣长周期的隔离检疫。
动植物检验检疫1

动植物检验检疫1一、概述动植物检验检疫(Animal and Plant Quarantine,简称APQ)是指对进出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以防止病虫害的传入和扩散。
检验检疫可分为动物检验检疫和植物检验检疫两个方面。
动植物检验检疫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管理系统之一,目的是保护国家农业生产、人民健康和国家生态安全。
世界贸易组织(WTO)将动植物检验检疫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对各国的检验检疫标准进行统一和协调。
二、动物检验检疫1. 进口动物检验检疫进口动物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入国境的活体动物进行检验检疫,以确保其不带有疾病或病虫害。
进口动物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动物健康检查:对进口动物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温、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
•动物疫病检验:对进口动物进行疫病检验,包括血清学、传染病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
•动物病虫害检疫:对进口动物进行病虫害的检疫,包括寄生虫、昆虫、螨类等方面。
•动物免疫检验:对进口动物进行免疫相关的检验,包括免疫力检测、免疫抗体检测等方面。
2. 出口动物检验检疫出口动物检验检疫是指对出境的活体动物进行检验检疫,以确保其符合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检验检疫要求。
出口动物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动物健康证明:对出口动物进行健康证明,包括动物健康检查报告、疫苗接种证明等。
•动物检验结果文件:对出口动物进行相关疫病检验结果的文件,如血清学检测报告、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报告等。
•动物检疫处理文件:对检验检疫结果不合格的动物进行处理的文件,如隔离处理证明、治疗结果报告等。
三、植物检验检疫1. 进口植物检验检疫进口植物检验检疫是指对进入国境的植物及其制品进行检验检疫,以确保其不带有疾病或病虫害。
进口植物检验检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植物病虫害检疫:对进口植物及其制品进行病虫害的检疫,包括检测病原菌、昆虫、真菌等。
•植物种子检验:对进口植物种子进行种子质量的检验,包括种子纯度、种子活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PS协定《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2、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3、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4、OIE作为最权威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其他标准正成为……建立口岸检疫机构和隔离检疫站。
5、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法治性、预防性、国际性、综合性。
6、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运往何地,在调运之前必须进行检疫。
7、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
8、填写《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申请书》及《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
引进单位提出申请时,必须按规定的格式及要求如实填写《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申请书》和《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引进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引进生产用种苗须同时提供有效的进口种苗权证明材料。
9、出入境货物一律凭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和出境货物通关单通关。
10、供港澳活猪的运输必须由检验检疫机构培训考核合格的押运员负责押运。
11、国家质检总局自收到初审机构提交的初审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签发检疫许可证或许可证申请未获准通知书。
12、供港澳活动物所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生产厂,购于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销售企业。
13、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14、输入种用家畜、禽的隔离检疫期为45d,输入鱼的隔离检疫期为40d,输入蛙的隔离检疫期为60d,其他动物为30d。
15、出入境动物产品,启运地位于口岸检疫检疫机构辖区的,直接向口岸机构报检。
须由内地(启运地)转运到出境口岸的动物产品,均由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检疫。
16、输入种畜及其精液、胚胎的,应当在进境前30日报检;输入其他动物的,应当在进境前15日报检;输入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在进境前7日报检。
17、供港澳活禽饲养场须向所在地直属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检疫注册。
注册以饲养场为单位,实行一场一证制度。
每一注册饲养场使用一个注册编号。
18、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可采集动物、动物组织、饲料、药物等样品,进行动物病原、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和品质、规格鉴定。
19、每批活禽供港澳前须隔离检疫5天。
出口企业须在活禽供港澳5天前向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20、出口企业须在供港澳活禽装运前24小时,将装运活禽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通知启运地检验检疫机构。
21、办理出境豆类的报检时,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在货物出境前10d办理报检手续,需要熏蒸处理的、应15d前报检。
22、对地上部分新鲜蔬菜应注重检验其是否带害虫和病害,对地下部分新鲜蔬菜应注重检验其是否带泥土和腐烂。
23、检验有效期一般为21d。
夏季出境的新鲜蔬菜建议有效期应适当缩短。
在监管条件下,冷藏保鲜蔬菜的检疫有效期可适当延长。
24、植物和植物产品在检疫处理中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熏蒸处理、防腐处理和化学农药处理等。
25、实施溴甲烷熏蒸时,严格禁止单独操作,应两人或更多人共同作业(所有的熏蒸剂都如此)。
26、在检疫处理中,常采用化学农药对不能采用熏蒸处理的材料进行灭害处理,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施药方法,一般有喷雾法、拌种法、种苗浸渍法等。
27、邮寄入境的检疫物,经检疫不合格又无效处理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签发《入境邮件处理通知单》。
28、实验性检验包括:感应检验、理化检验、品质分析、微生物检验检疫。
29、动植物检疫的性质:法规防治。
3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有七大类:昆虫、软体动物、真菌、原核生物、线虫、病毒及类病毒、杂草(共435种)。
简答题1、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监督的范围有哪些?(1)出入境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存放过程。
(2)出入境动物、植物种子、种粮及其繁殖材料隔离饲养、隔离种植过程。
(3)出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熏蒸消毒过程。
(4)在机场、港口、车站、仓库、加工厂、农场等生产、加工、存放出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场所、实施动植物疫情监测。
2、什么叫检疫审批?什么是特许审批?检疫审批是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货主或其代理人的申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批准从国外引进动物、动物产品或在中国国内运输过境动物的要求。
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引进禁止进境的物品,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3、动植物检疫法的宗旨是什么?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4、国家禁止那些货物进境?(1)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2)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3)动物尸体。
(4)土壤。
5、那些货物依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实施检疫?(1)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2)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
(3)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
(4)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
(5)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规定或者贸易合同约定应当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的其他货物、物品。
6、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货主、物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重新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1)变更进境物的品种或者数量的。
(2)变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的。
(3)变更进境口岸的。
(4)超过检疫审批有效期的。
7、“检疫证书”,是指动植物检疫机关出具的关于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健康或者卫生状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动物检疫证书》、《植物检疫证书》、《动物健康证书》、《兽医卫生证书》、《熏蒸/消毒证书》等。
8、什么叫植物、植物产品检疫处理?有什么方法?植物、植物产品检疫处理是针对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对不符合检疫要求的检疫物(应检物)进行除害防疫的有效手段,是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环节。
检疫处理有化学药剂熏蒸、热处理、冷处理、速冻处理、辐照处理和药剂浸渍或喷雾处理等方法。
9、下列情况之一需做退回或销毁处理:(1)输入《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的植物、植物产品,未事先办理特许审批手续的。
(2)经现场或隔离检疫发现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感染一、二类病虫害,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
(3)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一类病虫害,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
(4)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病虫害,危害严重并已失去使用价值的。
下列情况之一需做熏蒸、消毒、冷热等除害处理:(1)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植物危险性病虫害、有有效方法除害处理的。
(2)输入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经隔离检疫发现植物危险性病虫害,有条件可除害的。
输入植物产品、生产用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能通过限制措施达到防疫目的的,采用下列限制措施处理:(1)转港。
(2)改变用途。
(3)限制使用范围、使用时间、使用地点。
(4)限制加工地点、;加工方式、加工条件等。
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之外,对农、林、牧、渔业有严重危害的其他病虫害,参照上述原则处理。
10、熏蒸处理的主要熏蒸剂及其使用(1)溴甲烷。
(特性:溴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非易燃熏蒸剂。
气体相对密度在0度时为3.27,沸点3.6度,微溶于水。
)溴甲烷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扩散迅速、一般能容忍、对昆虫毒性高等特性,所以是植物检疫较好的熏蒸剂。
为确保最初熏蒸气体的迅速分布,应以风扇或鼓风机环流。
对常压熏蒸室的熏蒸,开始15min必须使室内空气循环,以确保良好的分布。
对真空熏蒸,全部熏蒸期间,气体环流应该不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用专门设备使溴甲烷气化。
通常,温度升高会增加熏蒸剂的效果。
(2)磷化氢。
(特性:磷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沸点-87.4度,微溶于水,气体相对密度为1.214,对某些金属有化学反应,能腐蚀铜、铜合金、黄铜、金和银,因而磷化氢能损坏电子及电器设备、房屋设备及某些复写纸和未经冲洗的照相胶片。
磷化氢的燃烧极限在空气中为百分之1.7。
)磷化氢常用于防治动植物产品和其他贮藏品的昆虫,对大多数害虫,长时间暴露于磷化氢低尝试下比短期暴露于高浓度下更为有效,这也不会影响大多数种子的萌发。
常用检测管测定磷化氢浓度,真空熏蒸使用这一熏蒸剂不安全,也不能在温度低于4.4度使用。
(3)硫酰氟。
(特性:硫酰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压缩气体,沸点-55.2度,不燃,不爆,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具有高的蒸汽压力,在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88。
)硫酰氟对昆虫除卵外的所有虫态都是剧毒的,硫酰氟的挥发无需辅助热源,但对植物是有毒的,不适用于有生命植物、水果或蔬菜的薰蒸。
硫酰氟对大多数种子的萌发基本没有影响。
在21度以下,硫酰氟的效力迅速下降。
(4)其他熏蒸剂。
环氧乙烷、二硫化碳、氢氰酸、氯化苦、甲醛、乙醛等。
11、简述检疫除害处理的低温处理。
低温处理包括速冻和冷处理。
速冻在-17度或更低的温度下急速冰冻处理的农产品,是控制害虫的一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对防治防治许多害虫有效,常常用于处理那些由于害虫的原因而不能进口的产品,特别是用于处理某些水果和蔬菜。
这种方法包括在-17度或更低的温度下预冻,接着按规定在-17或更低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在不能高于-6度温度下保荐。
冷处理是指应用持续的不低于冰点的低温作为控制害虫的一种处理方法。
这种方法对处理拾实蝇的热带水果有效,并已在实践中应用。
处理的时间常取决于冷藏的温度。
冷处理通常是在冷藏库内(包括陆地冷藏库和船舱冷藏库)进行。
处理的要求包括严格控制处理的温度和处理的时间,这是冷处理有效性的根本条件。
12、简述辐照处理的特点。
1、R射线穿透力强,可杀灭深层病虫,并可防止在污染2、可实行装卸自动化和连续作业、适合口岸应急性处理3、不影响水果的后熟4、辐照杀虫需要时间短(一般仅需20min左右),处理时不需拆包,不受温度影响,对寄主安全,没有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杀虫方法13、检疫处理的概念及原则。
检疫处理指检验检疫机构单方面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即对违章的入境或经检疫不合格的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采取的除害、扑杀、销毁、退回、截留、封存、不准入境、不准出境、不准国境等措施。
检疫处理总的原则是:在保证动植物病虫不传入或传出国境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尽量减少经济损失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能做除害灭害处理的,尽可能不进行销毁。
无法进行除害处理货除害处理无效的,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要坚决做扑杀、销毁或者退回处理,作出扑杀、销毁处理决定后,要尽快实施,以免病害进一步扩散14、简述从境外引进农林种子苗木的两级检疫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