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九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朗伯—比尔定律的几种形式 Io Io 1 A lg abc A lg lg I I T
A bc
物理意义:一定温度下,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均匀的、 非散射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厚度的 乘积成正比。
I 0 入射光强度
T 透光率 A
吸光度
b
溶液厚度 溶液浓度
I
透射光强度
分子能级
电子能级
能级差
△E 1-20 ev (紫外可见波区)
反映的信息
反映价电子能量状 况等信息可给出物质 的化学性质的信息。 (主要用于定量测定) 反映价键特性等结 构信息。主要用于定 性,定量比UV/Vis 差。 反映分子大小、键 长度、折合质量等分 子特性的信息。
振动能级
△E 0.05-1 ev (红外波区) △E 0.05-0.005ev (远红外区)
I0 A lg kcb I
透光率 T ( Transmittance )
入射光 I0 透射光 It
透光率定义:
It T I0
T 取值为0.0 % ~ 100.0 % 全部吸收 全部透射 T = 0.0 % T = 100.0 %
透光率、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宽度的关系
I0 1 A lg lg kbc I T
3、B带:苯环的吸收产生,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 吸收带, λmax=254nm,宽带,具有精细结构;摩尔吸 收系数在200左右。
4、E带:也是芳香族的特征吸收带之一,为苯环中3 个烯烃的共轭π → π*跃迁产生的。分为E1和E2两个。 E1在180nm左右,很强吸收,吸收系数为47000(常观 察不到);E2在200nm左右,吸收系数在7000左右,也 是很强的吸收。
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 加强同时使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基团,主要 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常见的助色团 见表9-2。
ຫໍສະໝຸດ Baidu
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 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的溶剂后,吸收峰位臵向长 波长方向移动,称为红移;吸收峰位臵向短波长方 向移动,称为蓝移。
③π→π*跃迁所需能量较小,吸 收波长处于远紫外区的近紫外端 或近紫外区, κmax一般在104L· mol E - 1· cm-1以上,属于强吸收。
s*
p*
n
p
s
远紫外光 5 σ 4 lge 3 2 π σ*
近紫外光 π* 电荷迁移
可见光
n
σ*
π*
n
π*
n
配位场 1 /nm 1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A – 吸光度 T –透光率 k -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性质及 温度有关。当 c的单位为 g· L-1 , b 的单位为 cm时 ,k以a表示其单位为L· g-1· cm-1, 此时式子变为
A abc
如果浓度c的单位为mol· L-1,b的单位为cm,这时k 常用κ(ε)表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 ,其单位为 L· mol-1· cm-1 ,它表示吸光质点的浓度为 1mol· L-1 ,溶液的宽度为 1cm时,溶液对光的吸收能 力。κ值越大,表示吸光质点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 愈强,故光度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κ值在103以上即 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灵敏度的分光光度法可 达到105~106。式(9-3)可写成为: A=κbc (9-6) κ与a的关系为: κ = Ma (9-7) 式中M为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
补充2:UV-Vis吸收光谱常用的概念
吸收光谱:也称吸收曲线,是以吸收波长λ(nm) 为横坐标,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所绘出的曲线。
生色团:是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在UV-Vis范围内产生 吸收的原子团,主要是: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 子基团;具有n电子和π电子的基团,可产生n → π* 跃迁和π → π*跃迁 。常见的生色团见表9-3。
c

摩尔吸光系数, L · mol –1 · cm -1
例9-1 浓度为25.0μg/50mL的Cu2+溶液,用双环已酮草酰二 腙分光光度法测定,于波长600nm处,用2.0cm比色皿测得 T=50.1%,求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已知M(Cu)=64.0 。 解 : 已知T = 0.501,则A=-lgT = 0.300, b = 2.0cm,
当饱和烷烃的分子中的氢被氧、氮、卤素、硫等杂 原子取代时,因有n 电子存在,而产生n→σ*跃迁,所需 能量减小。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之为 红移。例如,CH3Cl、CH3Br和CH3I的n→σ*跃迁分别出 现在173、204和258nm处。又如,CH4跃迁范围125~ 135nm( σ→σ*),CH3I跃迁范围150~210nm( σ→σ*)和 259nm ( n→σ*);CH2I2吸收峰292nm( n→σ*);CHI3吸 收峰349nm(n→σ*)。这些数据不仅说明氯、溴和碘原子 引入甲烷后,其相应的吸收波长发生了红移,显示了助 色团的助色作用。而且说明,虽杂原子半径增加, n→σ *跃迁向长波方向移动。
2、振动能级 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Ev 约为:1~0.025eV。假如是0.1 eV, 可计算出: λ=hc/ΔE =6.624×10-34×2.998×108/0.1×1.6×10-19 =1.24×10-5m=12400nm=12.4μm 可见,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 (0.78~50μm),称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振动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即振动光谱中总包含有转动能级间跃迁,因而产生光谱也 叫振动-转动光谱。
3.电子能级 电子能级的能量差 ΔEe : 20~1eV。假如是5eV,可计算出: λ=hc/ΔE =6.624×10-34×2.998×108/5×1.6×10-19 =2.48×10-7m=248nm 可见,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 (200~780nm),称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光谱。 电子能级跃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和转动能级间 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跃 迁,因而产生的谱线呈现宽谱带。紫外—可见光谱实际上 是电子-振动-转动光谱。
2.不饱和脂肪烃 在不饱和烃类分子中,除含有σ键外,还含有π键,它们可 以产生σ→σ*和π→π*两种跃迁。 π→π*跃迁的能量小于 σ→σ* 跃迁。例如,在乙烯分子中, π→π*跃迁最大吸收波长为 180nm。这种含有不饱和键的基团称为生色团 。 在不饱和烃类分子中,当有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形成大π键 时,随着共轭系统的延长, π→π*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 方向移动,吸收强度也随之增强。 在共轭体系中, π→π*跃迁产生的吸收带又称为 K(Konjugation)带。 K带 ( π→π*)的特点:强度大, κmax›104;位臵一般在 217~280nm;λmax和κmax的大小共轭链的长短及取代基的位臵有 关。 根据K带是否出现,可判断分子中共轭体系的存在的情况。在 紫外光谱分析中有重要应用。
9.1 分子吸收光谱
一、 分子内部的运动及分子能级
在分子中,有电子 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组 成分子的各原子在其平衡 位臵附近的振动、分子本 身绕其重心的转动。分子 总的能量可以认为是这三 种运动能量之和。即 E = Ee+ Ev+ Er ΔEe > ΔEv > ΔEr
二、能级跃迁与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
转动能级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特征
h S3 S2 S1 S0 E3 E2 A
E1
E0 线状光谱 A
纯 电子能态 间跃迁 S2
h
S1
S0
分子内电子跃迁 带状光谱
分子形成带状光谱的原因
1、能级之间的能量间距非常小,导致跃迁所产 生的谱线非常多,间距非常小,易于重叠。
2、色散元件难以将谱线完全分开
可见,有机化合物一般主要有 4种类型的跃迁: n→π* 、 π→π* 、 E * * n→σ 和σ→σ 。 各种跃迁所对应的能量大小为 n→π* < π→π* < n→σ* < σ→σ*
s*
p*
n
p
s
[讨论]: ①σ→σ*跃迁所需能量最大。σ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 才能发生跃迁,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吸收波长λ<200 nm; ②n→σ*跃迁所需能量较大。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 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仍不易观察到。含非键电子的饱 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素等杂原子)均呈现n→σ* 跃迁。
第9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UV )
补充1:
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照射到有色溶液时,光的 一部分将被溶液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还有一部 分被器皿表面所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透过光 强度为It,溶液的浓度为c,液层宽度为b,经实验 表明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
补充3:吸收带及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吸收带是说明吸收峰在UV-Vis光谱中的位臵。根 据电子和轨道种类,可以把吸收带分为4类: 1、R带:是由杂原子的n → π*跃迁产生的,C=O、 C=N、-N=N-。特征是一般在300nm左右,吸收峰强度 较弱,摩尔吸收系数一般小于100。
2、K带:共轭体系中π → π*跃迁产生的,-CH=CH-、 -CH=C-CO-。吸收峰强,摩尔吸收系数大于10000,位 于220nm左右。
25.0 106 g 4 1 c 5 . 00 10 ( g L ) 3 50.0 10 L
则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abc,
A 0.300 2 -1 1 a 3.00 10 L.g . cm bc 2.0cm 5.00104 g L1
而κ = Ma = 64.0g· mol-1×3.00×102 L· g-1· cm-1 =1.92×104(L· mol-1· cm-1)
9.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一、分子中电子的跃迁类型
价电子: σ键电子 → 饱和的σ键 π键电子 → 不饱和的π键 n 电子 → 孤对电子 分子中分子轨道有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 它们的能级高低为:σ<π<n <π*<σ*
s*
s
H
C H
O
p
n E
p*
n
p
s
在紫外可见光区,主要有下列几种跃迁类型: ① N→V跃迁:电子由成键轨道跃迁到反键轨道,包括σ→σ*; π→π*跃迁。 ② N→Q跃迁:分子中未成键的n 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包括 n→σ*;n→π*跃迁。 ③ N→R跃迁:σ电子逐级跃迁到各高能级,最后脱离分子, 使分子成为分子离子的跃迁。(光致电离) ④ 电荷迁移跃迁:当分子形成配合物或分子内的两个大π体系 相互接近时, 外来辐射照射后,电荷可以由一部分转移到另 一部分,而产生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电子跃迁所处的波长范围及强度
1.饱和烃 饱和烃类分子中只含有σ键,因此只能产生 σ→σ*跃迁,即σ电子从成键轨道(σ)跃迁到反键 轨道(σ *),所需能量最大。饱和烷烃的分子吸 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吸收波长λ10~200nm, 已超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只 能被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空气中的氧吸 收波长< 160nm的紫外光)。如甲烷的λmax为 125nm,乙烷λmax为135nm。这类物质在紫外光 谱分析中常用作溶剂。
9-3. 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峰
生色团 烯 炔 羧基 酰胺基 羰基 偶氮基 硝基 亚硝基 硝酸酯 溶剂 正庚烷 正庚烷 乙醇 水 正己烷 乙醇 异辛酯 乙醚
二氧杂环己烷
/nm 177 178 204 214 186 339,665 280 300,665 270
如果外界给分子提供能量(如光能),分子就可能吸收能 量引起能级跃迁,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能级。 ΔE=E1-E2=hν=hc/λ 三种能级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不同,在不同的光学区域产 生吸收光谱。 1.转动能级 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Er:0.025~0.005eV。假如是0.01 eV, 可计算出: λ =hc/ΔE =6.624×10-34×2.998×108/ 0.01 × 1.6 ×10-19 =1.24×10-5m=12400nm=124μm 可见,转动能级跃迁产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50 ~300m), 称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