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仁、爱人、为政以德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 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孔子学院是在海 第8课 百家争鸣
外设立的以教授汉
语和传播中国文化
为宗旨的非营利性
公益机构。全球首
家孔子学院2004年
战国
韩非子 战国
主要思想
兼爱 、非攻、尚贤 “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不义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 而治”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 集权专制统治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百家之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一)百家争鸣之义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 如儒、法、道、墨、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 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
政治经济的产物
(三)百家争鸣之影响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 的繁荣,成为中国 古代第一次思想文 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有重要而深 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楚国有个人随国君出战,征伐其他国家,可是多次 当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当逃兵时,他说道: “家中有老父亲,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
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战国 时期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16张PPT)
“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 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 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 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8课 百家争鸣
9、有时候 读书是 一种巧 妙地避 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 Tuesda y, Aug ust 03 , 2021
10、阅读 一切好 书如同 和过去 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32 021/8/ 32021/ 8/38/3 /2021 6:59:1 5 PM
第8课 百家争鸣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 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儒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 法家 “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 道家 要求自己——
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温故知新”
孔子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1) (共28张PPT)(优质推荐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1) (共28张PPT)(优质推荐版)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Biblioteka 道家庄子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因家乡长年战乱, 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富人家 的钱财。如何处置这一事件,当时的 诸子百家意见各不相同,争论纷纷。 假如你是其中一位,请用本学派的主 张来评论这一事件,你认为该怎样处
理这个小偷?
我采用?家的思想处理这个小偷, 判法如下:?我的依据是?
A.①道家 ②儒家 ③墨家 ④法家 B.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 C.①墨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儒家 D.①法家 ②墨家 ③儒家 ④道家 【解析】 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墨家; ②体现了 “无为”思想,属道家; ③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 属法家;④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 【答案】 C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①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 要的价值
②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 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 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 展而来的
4
猜一猜,以下甲骨文字是什么意思?






5

பைடு நூலகம்月明
甲骨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字体
6
甲骨文(汉字的成熟)
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 单字个数:
1000多个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33
乐曲《楚商》是以古琴曲《离骚》的乐思作为基本索材, 琴曲《离骚》的主题在乐曲的开始处得到再现。除了曾 侯乙编钟真实的先秦遗音之外,这种编创意图在一定程 度上也展现了传承至后世的先秦楚地音乐风貌。编配者 的意图的是以此体现琴曲《离骚》原来的表现意图,亦 即屈原同名楚辞诗作含有的心情。
34
类别 时间
——《二十四节气歌》
20
24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指导农事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先 进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1
扁鹊是春秋战 国之际的名医。他 总结出来的望、闻、 问、切四种诊断疾 病的方法,一直被 中医沿用。
22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原名秦越 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 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 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 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 23
C.春秋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0张PPT)
4、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
孔 子 讲 学 图
孔门七十二贤
时代:春秋末期战国初期
身份:墨家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 攻”、“尚 贤”、提倡 节俭
时代:战国时期 身份:儒家的代表人物 主张:1、实行“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时代:战国后期 身份:儒家的代表人物
思考 百家争鸣的意义或影响?
学派
儒家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思想主张 “仁”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 为轻”
实行“礼治” “无为而治”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 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道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
校园里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 物、随手丢弃垃圾等。怎样来杜 绝这些不良行为,使同学们自觉 去创建文明校园?
第8课 百家争鸣
• • • •
时代:春秋后期 籍贯:楚国 著作:《道德经》 身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主张
•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应 顺应自然 •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3、“无为而治”
有位老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一次,他 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 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未必不会是 一种福气。”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 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 那老人又说:“这说不定就是一种灾祸。” 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 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 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 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 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 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 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人物档案】 姓名: 孔子(孔丘)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鲁国 相关著作: 《论语》 身份: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七 年级历 史上册 第8课 《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5张 PPT)
【思想主张】 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1)顺应自然
名言:“祸兮,福 之所倚;福兮,祸
之所伏”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
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 B )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10.(实践应用题)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B )
1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C ) A.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C.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2.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2019泰兴校级期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
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C )
A.因材施教
B.兼爱非攻
C.有教无类
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2)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实行
“ 仁政 ”,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儒家的另一个代
表人物是荀子,主张实行“ 礼治
”,明确尊
卑等级
(3)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
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4)战国末期的 韩非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
8.(2018安徽)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
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
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D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29张PPT)
难,人民渴望统一。 ②法家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奖励耕战;经济上
主张重农抑商,承认土地私有;文化上主张加强思想文化 控制等,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有利于国家 实现统一。
春秋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三变
生产力是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变革


思想领域的争鸣

铁器和牛 耕的推广
水利工程 的修筑
春秋战国时期
生 产 技 术 的 改 进
新 兴 地 主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各家代表
(1)墨家学派代表人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生平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著作 《墨子》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 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2、各家代表
(2)儒家学派代表人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著作 《孙子兵法》

约公元前535-?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 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百家争鸣》课件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 的双方能够相 互转化。
孔子
温故而知新, 学习和思考结 合,学习上要 有老老实实的 态度等。
百家争鸣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 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 有用?
议பைடு நூலகம்议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 代社会吸收、利用?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孔子关于教育的主张; 老子关于事物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转化的观点; 墨子的“兼爱、非攻”; 孟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主张; 韩非的法治思想等
战国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庄子》
战国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子》
春秋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背景: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引发社会变革
(比喻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 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
老子主张: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合么作?探究
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
(1)依据材料一, 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 因 材 施 教
(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 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4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5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思想主张: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 对立面 ,
老子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无为而治” 思想成就:其学说集中在《 道德经 》一书中
百家争鸣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 19 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1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加以改正。 【 √ 】(1)老子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 20 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素养提升
第 13 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7.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
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C )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 14 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易错易混】 诸子百家的主张
(D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基础训练
能力训练
素养提升
第 17 页
七年级 历史 上册 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3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31张PPT)
孟子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 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儒家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 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 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法家
韩非
3.表现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 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 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
孟子像
☆想一想,诸子百家在政治上的不同主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 确立。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2)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这就促成了 人才辈出的局面。
(3)当时的统治者没有推行文化高压政策,从而形
成了言论非常自由的社会环境。 (4)是施教授徒,传播文化的结果。
政治主张
(2)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1)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 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 在民间的发展 教育成就 (2)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 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 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文化成就
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
大贡献。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 语》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
影响
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理规范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像
孔子像全称为“先师孔子行 教像”,传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 所绘,原像早已丢失,今仅存刻 石及拓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 最早的孔子形象,是东汉时的山 东嘉祥武梁祠中的“孔子见老子” 画像石。“先师孔子行教像”的 刻石现保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圣迹 殿中,画面中的孔子头戴儒巾, 身穿袍服,腰佩长剑,身体略向 前躬,双手叉于胸前。这幅画像 表现了孔子虚怀若谷、谦虚好学 的形象。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历史学家 郭沫若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第8课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 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 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 表自己的见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贡献:创王办室私垄学断,教打育破的了局贵面族;和主
大教育家 张“有教无类”;注重道
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 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 则和方法。
历史影响:
《论语》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第8课 百家争鸣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学说记录: 《道德经》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春秋后期鲁国人)
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
历史贡献:提出“仁”的学说;“仁
大思想家
者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主
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
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
对苛政。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请说出下列孔子的语录对于我们今天的 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 维系社会秩序。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
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 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诸子百家。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 人物及其思想: (1)墨家:
创始人是墨子,主张:
(2)儒家:
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
2、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派别、代表 人物及其思想:
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 转化的; 主张无为而治。 4、代表作: 《道德经》
月考结束小王考得不理想, 很不开心。请你运用老子和孔子 的思想主张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提示:1 老子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
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2 孔子观点,要温故而知新,学习和思 考结合,学习上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等
动 脑 筋: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 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 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中 国伟大的思想家大多出现于这个时代,构 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
学、“温故而知新”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 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 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 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学派
墨家
儒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子 孟子 荀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不义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道家
法家
兵家
(知识 拓展)
庄子
韩非子
孙武
顺其自然和民心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

2、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进展,人民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老子在政治上主见“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孔子核心思想:“仁”。

6、墨家创始人:墨子。

墨子主见:“兼爱”“非攻”。

7、儒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

8、孟子主见:实行“仁政”。

荀子主见:实行“礼治”。

9、道家战国时期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主见: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10、法家战国时代表人物:韩非子。

韩非子主见: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设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心集权专制统治。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 8 课百家争鸣预习提纲一、春秋时期的思想家1.老子⑴学派的创始人,后期楚国人⑵思想观点:①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当;②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的,他擅长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③政治上主见“”。

⑶学说著作:2.孔子和儒家学说〔姓孔名丘,字仲尼〕⑴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年鲁国人⑵政治上:①他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

②推崇西周的制度,主见,疼惜民力,体察民意。

⑶教育上:①创办私学,主见“”;②在教学中,孔子留意和文化学问教育,③觉察和总结出很多教育规律、教学原则。

⑷学说著作:《》〔由其弟子整理而成〕⑸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进展有格外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标准对中国社会的进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社会急剧变化。

2.内容:学派人物著作思想主见儒儒家家孟子《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斗荀子《荀子》“礼治”道家庄子《逍遥游》治国要顺应和墨家墨子《墨子》主见“”“”,提倡节省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权威,建立统治。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课件《百家争鸣》 (共52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课件《百家争鸣》 (共52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八课 百家争鸣
导入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变化急剧而深刻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当中,影响最大的是孔子。在国内, 各地都有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庙。在国外,美英等国的众多学者公认孔子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 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孔子。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庄子》书影
道家学派代表人 庄 子
生平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 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 思想主张 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著作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庄子》
《庄子》书影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 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 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 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 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 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 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 而不快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 然规律办事
《荀子》书影
荀子 荀况 字卿 约前313~前238 战国后期赵国人 著名儒家学派学者和教育家
《荀子》书影
荀况认为贵族以礼乐来节制,庶众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人 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李斯为其学生。
一、老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3张PPT)

孔子主张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主张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知新,实事求是,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
满腹才学,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这不能不说是孔子一生最 大的遗憾。晚年的孔子专心整理书籍,从事教育。后来,孔 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八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
中文名:李耳 别名:老子、老聃 国籍:春秋·楚国 职业:史学家、哲学家 成就:道家学派创始人 代表作:《道德经》
政治方面:“无为”,顺应自然。
“治大国,若烹小鲜。” ——《道德经》
思想方面:朴素的辩证思想,一切事物 都有对立面,可相互转化。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道德经》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
曲 阜 三 孔
孔 庙
孔 林
孔子: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 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 府
光照现实
孔子思想的影响
韩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欧
2015年底,全球有500所孔子学院,遍布 120个国家,欧洲美洲亚洲居多。
材料研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 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 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 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 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 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4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共41张PPT)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引起
社会变革 政治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 宽松的学术氛围 经济 商业繁荣 城镇兴盛 文化 私学兴盛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百家争鸣出现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1、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思想为后世统 治者加强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延用
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 派主要创始人。姓李名耳,即 老聃,曾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史
(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 案馆馆长)著有《道德经》其
主要主张有: 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朴素辩证 法观点) ②崇尚“自然”,主张“无 为” ,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③社会理想:“鸡犬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
“兼爱”“非攻” 支持派: 儒家 主要思想:
“仁政”;“民为贵,社稷 次之, 君为轻”;反对 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姓名:荀子 生活时期: 战国 主要思想: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 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指哪 些学派?各派代表 人物有哪些?
姓名: 墨子 生活时期:战国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历史地位: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总计53篇,大多为 墨子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 子言行的记述。
下列成语都反应了孔子的哪些思想:
1、是可忍,孰不可忍? “礼”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苛政猛于虎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第 8 课百家争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各家学说:‘指导学生用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掌握利用图表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启发学生、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塞翁失马”的故事;课文相关内容的文字资料;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导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空前自由和活跃。

各家学派为了让统治阶级接受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

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这些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你知道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吗?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感知理解一、老子1.老子生平。

请同学们从课本的描述中,概括老子生平的基本内容。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

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有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 留世。

2.从《道德经》看老子的思想。

(1)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关于老子思想的描述找出来。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2)讲解:老子的思想,主要通过<道德经》反映出来。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和无为。

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子的这种思想会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不会。

因为诸侯争霸靠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如果在当时主张清静无为,那就会被别国吞并。

因此,老子的思想不会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3)老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他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朝 商朝历法 战国时期 农历来源 逐渐完备 设立闰年
24个节气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你知多少?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半坡陶器上 的刻画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这是甲骨文表示交通工具的两个字,你 认识吗?能说出他们的造字方法吗?


象 形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并体会其造字方法。
医学成就
扁鹊,我国古代名医。 他采用望、闻、问、切
“四诊法”诊断疾病。
“四诊法”成为我国中 医的传统诊断法。
想一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为什么被定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末期的楚国
代表作《离骚》 ——《离骚》
世界文化名人?
编钟分上、
中、下三层。
编钟音律准
确,每个钟 都能奏出两 个乐音。
全套编钟----湖北随县出土
知识结构 一、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天文、历法成就 2.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
三、文学艺术
1.屈原 2.钟鼓之乐
①是 商朝人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商朝 开始。
象 形 文 字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1)甲骨文记录了商王 的活动,反映了商朝 的政治经济情况;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周时 铸刻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叫 做金文,又叫 铭文。
战国时期
其 他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你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吗?
甲骨文









鸡狗猪来自医学:名医 扁鹊总结出 望 、 闻 、 问 、 切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文学: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抒情长诗 《离骚》
春秋战国盛行
钟鼓之乐

音乐
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钟鼓乐器,其中以 整套编钟 最为珍贵。
活动建议
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 类和艺术风格,试一试能否吸收中国传统书法、 篆刻的艺术风格,为班级、学校设计徽标。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 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 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 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是指初霜,此时 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 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 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霜降节气意味着冬天 的开始。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 人们靠什么来记事呢?
文字的演变
金文: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中 华 文 化 的 勃 兴
大篆: 西周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天文:商朝 甲骨文 中有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很准确。
天文历法
夏朝:今天的农历,又叫 “夏历” 。
历法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12 个月。 战国时期:测出一年 24 个节气。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繁体
简体
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代替,曲折象形的 线条被拉平。 趋势:由繁到简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天 文: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记录发生在 甲骨文中所记载的日月食都很可靠 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 夏朝 商朝 西周末年 春秋时期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历 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