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合集下载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21年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2021年真题

古代文学
2021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六一风神
粘对
春秋笔法
诸宫调
新红学
世说新语
论述题:庄子的艺术特色
默写《锦瑟》并由此分析李商隐的艺术特色苏轼以诗为词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说清代世情小说在题材上比明朝发展?
名词解释:
世说新语
六一风神
粘对
春秋笔法
诸宫调
新红学
论述题:
1.庄子的艺术特色。

2.默写《锦瑟》并由此分析李商隐的艺术特色
3.苏轼以诗为词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影响?
4.清代世情小说在题材类型上比明代有何发展?
选择题:
1.诗经里的两篇
2.庄周梦蝶出自于
3.宋玉悲秋出自《风赋》《高唐赋》《九辩》
4.以下哪个成语不是杜牧豆蔻年华卷土重来折戟沉沙云英未嫁
5.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
6.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作者
7.词源的作者
还有三个记不住了。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古代文学)一、填空30分1、《思美人》出自屈原的(九章)2、张先被称为“张三影”,写出他的一句写影名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3、李善《文选注》评说其诗风格隐约曲折,“随志在刺激,而文多隐蔽”的诗人是(阮籍)4、两晋诗坛游仙诗成就较高的诗人是(郭璞)5、泼皮牛二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6、我国小说中写妒妇较甚较出色的是(金瓶梅)7、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鲍照、颜延之)考其一8、《沧浪诗话》的作者:(严羽)9、元好问除了写“纪乱诗”较有名外,还有著名的论诗集:(论诗绝句三十首) 10、屈原的《九歌》共有(11)篇11、被张炎指斥为“如七宝楼台,眩人耳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的诗人是(吴文英)12、《诗品》的作者是(钟嵘)13、在其观点中提出,“作诗讲究温柔敦厚,重视音律”,的著名观点是(格调说)1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 15、马致远代表性的曲作是(汉宫秋)16、《聊斋志异》的效仿、顺随类作品较为有名的是(子不语) 17、两宋词史上,词作最多的是(辛弃疾)还有13个空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九歌》2、沉郁顿挫 3、词别是一家4、《子不语》(去年考了,今年继续)三、简答题(四选二)【不好意思,只记得自己选做了的这两个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左传》的艺术特点2、王实甫《西厢记》的艺术特征四、论述题【一二两题、三四两题中各须选一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演变 2、论述唐代诗歌的演变『上述两题都要求写出各个重要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作家、以及艺术成就』 3、根据宋词的发展历史,举例阐述柳永词的艺术贡献(大概是这样的) 4、分析《红楼梦》前5回对全书的特殊意义写作A以“陌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议论文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古代文学专业排名

古代文学专业排名

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长幼秩序序榜: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 复旦大学 A+2 华东师范大学 A+3 浙江大学 A+4 武汉大学 A+5 南京师范大学 A+6 北京大学 A+7 四川大学 A8 北京师范大学 A9 安徽师范大学 A10 西北师范大学 A11 陕西师范大学 A12 南开大学 A13 南京大学 A14 中山大学 A15 暨南大学 A16 苏州大学 A17 上海师范大学 A18 首都师范大学 A19 山东师范大学 A20 扬州大学 A21 兰州大学 A22 中国人民大学 A23 山东大学 A24 福建师范大学 AB+ 等 (36 个 ) :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B 等 (36 个 ) :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学技术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C 等 (24 个 ) :名单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相干链接地址:/viewthread.php?tid=105466老王卖瓜一下,安师大的古代文学是文学院的王牌专业,号称华东四小强。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位于中国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文化路100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学校,也是上海市首批“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建设高校、教育部师范类本科高水平学科建设点、上海市应用特色学院建设示范高校、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是中国东部地区具有较高声誉的教育学科专业大学之一。

古代文学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该学科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学思潮等内容。

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研究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系统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同时也将深入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和艺术价值。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等多种形式,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培养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学科有着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科教师中既有资深教授,也有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教师。

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他们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代文学研究中。

同时,学科教师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学科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科教师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学科教师还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推动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学科还组织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摘要:
1.上海师大简介
2.古代文学专业概述
3.师资力量与学术成果
4.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
5.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6.报考建议与联系方式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师范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4年,是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古代文学专业是上海师大设立的特色专业之一,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现象、作家作品以及古代文学理论。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古代文学功底,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等领域从事研究、教育、编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上海师大的古代文学专业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多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

他们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课程设置方面,古代文学专业涵盖了从先秦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古代文学批评、古代文化史等课程。

此外,还设有实践教
学环节,如古代文学研究方法、毕业论文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前景,可在高校、科研单位、文化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等工作。

同时,也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成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

对于有意报考古代文学专业的学子,建议提前了解上海师大的招生政策、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学科的硕士毕业生,总体上预测,在内地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少数民族语言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和实验语言学方向毕业生比较受到中西部欢迎。尤其是实验语言学方向以培养语言实验师为目标,目前毕业生供不应求。有些还可以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开发人员,特别是在多文种网络应用软件与信息机构谋取职业。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上海师大2006年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生专业,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009年开始,本学科点承担了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培养任务,每年向西部地区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我国东部高校设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和谐社会发展观和民族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
本学科点共博士点开设5个方向:①南方少数民族语言;②北方少数民族语言;③语言接触;④东亚语言类型学;⑤计算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硕士点除以上方向外,还开设实验语言学。
本学科点开设的课程,除了外国语、政治理论等公共课以外,主要有:语音学Phonetics、语法学syntax、类型学typology、汉语音韵学Phonology of Chinese Language、词法学(形态学)Lexicology and Morphology、汉语方言学Dialectology of Chinese、语言田野调查Field Linguistics、汉藏语言学Sino-Tibetan Linguistics、阿尔泰语言学Altaic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与语料库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Linguistics、比较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藏语言文字Tibetan language and writing、实验语言学experimental linguistics以及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等。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摘要:一、上海师大简介二、古代文学专业概述三、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四、学术研究与实践平台五、优秀毕业生及就业前景六、报考建议与联系方式正文:上海师范大学,简称“上海师大”,是一所以师范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于上海市。

学校创建于1954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古代文学功底,同时具备一定教育、研究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上海师大简介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学校设有多个学院,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校注重国际化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优秀学者和学生。

二、古代文学专业概述古代文学专业是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的一个传统优势专业,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现象、著名作家作品以及古代文学理论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研究和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和教育素养的古代文学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古代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科学、系统,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古代文论、诗词格律等课程。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教授、副教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学术研究与实践平台古代文学专业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研究平台。

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实践活动,以及教师指导下的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优秀毕业生及就业前景上海师大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毕业生可在教育、文化、出版、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策划等工作。

历年来,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六、报考建议与联系方式有意报考上海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可通过学校官网了解详细报考信息。

汉语言文学专业8大考研方向及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8大考研方向及分析

汉语言文学考研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它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该如何选择,考生要依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

下面把各方向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复习备考到报考热度到就业,希望考生参考借鉴。

具体包括8个方向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050101 文艺学专业简介: 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

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

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 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1文艺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50101文艺学
本学科点现设4个研究方向:
1.文艺理论(李丹教授、郭亚雄副教授)
2.美学理论(王建疆教授、王宏超副教授)
3.文艺美学(陈伟教授、潘黎勇副教授)
4.文学批评(李丹教授)
学位公共课程应用;
学位必修课程:文学理论、美学理论、文艺美学、中国古代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学位专业课程:中国现代美学、西方古典诗学、别现代主义美学、审美形态学、艺术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文艺学专题、比较诗学、西方文学批评史、西方美学与艺术研究、比较美学、西方美学名著导读、马克思主义美学原著导读、专业外语等。
本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至今已为各地大专院校、出版社、报社、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输送了数百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已经获得高级职称或成为行业精英。近年来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各类中高等学校、文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学科、专业名称
文艺学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文艺学硕士点是上海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硕士点之一,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上海高校和全国师范大学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目前本学科点有6位导师,研究方向分为文艺理论、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学科带头人为李丹教授。本学科点承担过多项国家级、教育部和上海市的社科研究项目,出版过几十部相关领域的理论专著,多数教师获得过省部级的哲社奖项。在研的主要课题有:中国现代美学对儒家礼乐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研究、别现代理论研究、审美现代性研究、诗学研究、西方美学研究等。
衷心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5)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所属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所属院系部所:文学研究院一、培养目标培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及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古代文学及文化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独立的科研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人文素质、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古代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原则上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得延长。

如有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应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习年限可酌情适当延长。

延长期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含休学)。

成绩优秀,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一定数量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在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其他必修环节和论文撰写工作,达到申请学位要求的情况下,可由本人提出提前毕业申请,经导师及主管部门同意后,由学科点提前半年或一年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并按规定程序提前毕业和申请学位。

除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特别突出者以外,原则上不鼓励提前毕业。

三、学位与学分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33学分课程学习和其他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各类课程基本修读要求如下:学位公共课程7学分,其中政治课3学分,外国语4学分;学位基础课程4学分;学位专业课程10学分;专业方向课程8学分;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其他必修环节2学分。

四、研究方向五、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注:本专业各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皆应修读四门或四门以上专业方向课程,具体应修课程由导师指定。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简介
2.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3.专业师资力量及学术成果
4.专业发展前景与就业方向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是我国一所重要的古代文学研究基地,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古代文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在这里可以接受全面而深入的古代文学教育,掌握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学文献学等。

在这些研究方向中,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同时也可以掌握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此外,古代文学文献学也是该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古代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和解读方法。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其中包括多位国内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这些专家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

在他们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接受到高质量的古代文学教育,同时也有机会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去。

古代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在教育、文化、出版等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在出版社或文化部门从事古代文学的编辑和策划工作。

此外,他们还可以在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从事古代文学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上海师大古代文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简介
2.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与成果
3.专业师资力量及学术影响力
4.学生培养与就业前景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是国内知名的古代文学研究基地之一,该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古代文学理论等。

在这些研究方向上,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师们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众多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对古代文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拥有一批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他们不仅在古代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在学生培养方面,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术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

此外,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总之,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凭借其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良好的学生培养机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建立于1979年,是上海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硕士点之一,由老一辈学人马茂远等教授开创,孙逊等教授等拓展,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上升趋势中。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及研究生班三十届,不少毕业生已成为海内外一些高校的学术骨干,有成就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本硕士点师资队伍强大,目前硕士点学科负责人是李定广教授。2021年招生的导师:曹旭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诗词学)、严明教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东亚汉文学研究)、陈飞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詹丹教授(研究方向: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刘永文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查清华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学)、赵维国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定广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宋莉华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贵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吴夏平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李玉宝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宋丽娟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李玉栓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张灵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及民间文学)、马里扬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姚华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石晓玲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孙超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诗品><文心雕龙>比较研究》、《唐代取士文学研究与文本整理》、《东亚汉诗史初编》、《中国古代小说序跋整体研究》、《西方的中国古典小说研究(1714-1919)》、《民间宝卷与古代小说跨文本研究》等。
开设课程有:断代文学史、中国诗词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诗骚精读、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文心雕龙研究、唐诗概论、唐诗学研究、唐诗文献入门、边塞诗研究、唐宋文学批评、李杜研究、唐宋词研究、宋诗学研究、中国小说史研究、中国小说研究史、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研究、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明清文学史研究、明清诗文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明清戏曲研究、清末民初报刊小说研究、曲学概论、中国民俗学、文艺民俗学、东亚戏剧文化比较研究、东亚汉诗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诗学史》(丛书)、《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全唐五代小说》《诗品研究》《中国诗学与明清诗话》《东亚戏剧文化因缘研究》《唐代试策考述》《唐诗总集纂要》《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罗隐集系年校笺》《明清小说总目》等,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等奖项。
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有:《东亚汉文小说整理与研究》、《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东亚<诗品><文心雕龙>文献研究集成》、《唐代科举与国家文明》《东亚唐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东亚汉诗史》等。
就业方向:主要在大中学校和社科研究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文化宣传部门、编辑出版业从事文化、编辑工作。近年来,从事公务员、教师职业者渐多,就业趋势多元化。
要求学生打好较为厚实的古代文学和文献学的基础,包括发现资料、积累资料、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并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关注邻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练就较强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的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广的学术视野,并能够发挥创造性,遵守学术规范,成为创新社会的有用之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