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蜡烛 西蒙诺夫《蜡烛》课文解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蜡烛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42年,南斯拉夫贝尔格来德,德军在枪决平民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集 中 营 中 的 受 害 者 的 尸 体
.
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 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 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 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 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 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 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 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 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 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 么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 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
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
的象征。 • ……..
揣摩语句,回答问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 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 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 藏到今天。
用一句话说说 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 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 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 厚感情。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 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 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描 写? 对蜡烛的七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五次交代
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说明它非同寻常,说明老妇人给红军 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课文原文及赏析《蜡烛》课文原文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将珍藏了四十五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青年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那炮火,去目睹那幕感人的场景,去感悟那份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关于这位战士的死,没有人知道更多的细节,但毫无疑问,他是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而牺牲的。
他的死重如泰山,他的精神将永存于人们心中。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这意味着战士们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任务不仅是对战士们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的磨砺。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用无畏的勇气展示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和坚韧。
《蜡烛》一文以“蜡烛”为线索,通过描写南斯拉夫母亲在战场上点燃花烛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情感和超越国界的关爱。
花烛的点燃,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仰。
同时,文章也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场景和战士们的英勇表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人性与爱的沉重话题。
它不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战争题材作品,更是一首对人性光辉的赞歌。
校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蜡烛一、常识二、字词一级词汇 二级词汇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三、结构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蜡烛 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老妇人再次送来蜡烛主旨:(关键词:反法西斯 战斗友谊)通过描写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前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四、直击中考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何含义?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写作迁移:请写出体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六、一思一得,一疑一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最新-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课《蜡烛》知识要点 精品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3课《蜡烛》知识要点一、文学常识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50年出版《战斗中的中国》,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9年到1971年发表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二、背景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
作者以随军记者的身份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到柏林,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时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的战斗友谊。
三、基础字词归纳扶老挈幼(fúlǎoqièyòu) 契约(qìyuē) 锲而不舍(qièérbùshě) 瓦砾(wǎlì) 闪烁(shǎnshuò) 众口铄金(zhòngkǒushuòjīn) 烛芯(zhúxīn) 花蕊(huāruǐ) 地窖(dìjiào) 窑洞(yáodòng) 窟窿(kūlóng) 迫击炮(pǎijīpào) 拂晓(fúxiǎo) 颤巍巍(chànwēiwēi) 匍匐前进(púfúqiánjìn) 名副其实(míngfùqíshí) 鞠躬(jūgōng) 衰老(shuāilǎo) 屏障(píngzhàng) 揣测(chuǎicè) 挣揣(zhèngchuāi) 精疲力竭(jīngpílìjié)四、词语解释1.拂晓:天将明的时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蜡烛》是八年级上册课本里的一篇小说,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妇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砾”“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妇人就住在这地窖里。
是战争使她无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妇人对战争是无比的憎恨。
接着以老妇人所看到的情景来交代19日早晨发生的事情。
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
从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为烈士埋葬,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且感人。
老人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体衰,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并捧土堆成坟堆。
最后老妇人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上。
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 及表达作用。(第二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三)
思考:找出文中对炮火描写的句子,思考 有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来谈 时间:3分钟
对炮火的描写
1、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 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 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 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2、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 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3、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4、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 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5、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 妇人的近旁。
对老妇人动作的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 力衰,行动不便,处境危险, 但无所畏惧,安葬烈士的勇气。
三次写“跪”
1、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 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 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 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 两手抄着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 走(22段)
(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敬爱和哀痛
小结
年老体弱的老妇人冒着炮火非常吃力地安葬 苏联红军烈士,还点燃珍爱的蜡烛守护烈士, 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我们感受到了老妇人 美好的心灵以及她对红军战士的至情至爱。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 富意蕴及表达作用(如烛光、炮火、黑色围 巾)
1、完成练习册《蜡烛》第2、3、5、6、 7题 2*、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章中对老妇人的动作描写有哪些? 体现了什么?
西 蒙 诺 夫
西 蒙 诺 夫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 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 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 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 (深度报道)
《蜡烛》课文解析
《蜡烛》课文解析这是一篇战地通讯,报道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育乞西不忍其暴尸沙场,不顾炮火连天,不顾年老体弱,以惊人的毅力艰难地将其掩埋了,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青年的坟头。
燃烧在暗夜里的“这一点火焰”“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永垂不朽”。
这篇战地通讯就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
作者用深情含蓄的笔触,赞美人类灵魂深处的人性美,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这篇通讯极具文学色彩。
它起笔很平,一开始就用简洁朴实的语言,简单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投向了那位伟大的母亲,浓墨重彩,精心刻画南斯拉夫老母亲的形象。
老妇人育乞西埋葬红军战土契柯拉耶夫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感人,催人泪下。
这一部分就像是一幅幅色彩凝重的油画,在我们面前慢慢地展开,强烈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色彩之美、静寂之美,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
当育乞西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去安葬红军烈士。
这时一幅幅壮美的画面便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妇人蹒跚地走在炮火硝烟中,走进方场;她吃力地翻过尸身、轻轻梳理烈士的头发;她跪在弹坑里,用手掌舀干坑里的积水;她两手抄在烈士腋窝下,艰难地拖着烈士的遗体;她跪着亲吻烈士的嘴唇、前额;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她把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插在坟头,点燃;她两臂交叉在胸前,一动不动坐在坟边……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定格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画,定格了一位伟大、勇敢、善良的母亲。
最新【提炼系列】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蜡烛..PPT课件
瓦 砾 颤巍巍 育乞西
qì kē yē
yǎo jū gōng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
认识多音字
xiāo 削去 削
xuē 剥削
jiān 间距 间
jiàn 间歇
păi 迫击炮 迫
pò 迫不及待
băo 碉堡 堡
pù 十里堡
chuāi 揣在怀里 揣 chuăi 揣测
chuài 挣揣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烧灼:烧,烫,使受伤。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 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 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 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 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 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1942年,南斯拉夫贝尔格来德,德军在枪决平民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集 中 营 中 的 受 害 者 的 尸 体
.
二战,人类历史的浩劫
苏联红军士兵的尸体.
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
zhuó
bǎo
jiào
烧 灼 桥头堡 地 窖
pú fú yè
fú
匍匐 腋 下 拂 晓
lì
wēi
qǐ
④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 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⑤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⑦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 声音。
⑧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 地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蜡烛》是八年级上册课本里的一篇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蜡烛》全文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妇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砾”“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妇人就住在这地窖里。
是战争使她无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妇人对战争是无比的憎恨。
接着以老妇人所看到的情景来交代19日早晨发生的事情。
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
从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为烈士埋葬,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且感人。
老人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体衰,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并捧土堆成坟堆。
最后老妇人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上。
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 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 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 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 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 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 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 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 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 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 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 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 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 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 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 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 “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 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 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 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 “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 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烧 灼:烧,烫,使受伤。 瓦 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请同学们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的原因、经过、结果。
《蜡烛》知识点分析及其课外阅读练习及答案
《蜡烛》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4.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
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
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蜡烛【备课组中心发言纪要】【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感受文中跨越国界的浓浓的母子情。
3.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老妇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感受文中跨越国界的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难点: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老妇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讲解内容:一、了解写作背景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字词解释拂晓(fú xiǎo):拂晓,又称黎明,指早晨在日出之前的太阳已在地平线下6度以上的时段瓦砾(wǎ lì):指破碎的砖瓦。
主要是小石子,碎石头的意思。
地窖(dì jiào):地窖是利用土的热惰性而建成的,一般是根据地下水层的深浅在地下挖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
注意要作好防水、防潮和通风等安全设备的设置,还可以储存酒,一些陈老质的东西。
鞠躬(jū gōng):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颤巍巍(chàn wēi wēi):震颤、动作不稳的样子。
三、把握故事情节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蜡烛 西蒙诺夫《蜡烛》课文解析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西蒙诺夫《蜡烛》课文解析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实际上已经拿下来了。
只有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和那个小小的桥头堡还在德国人手里。
【段析】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品味】“只有……还……”一句,强调了夺取萨伐河上的桥和桥头堡对全面解放贝尔格莱德的重要性。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①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段析】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方场周围的环境。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品味】“烧毁”,说明敌人的炮火很猛烈。
画线句对“树”的描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这里的战斗残酷激烈,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
在放场中央,我们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段析】写过方场时,在敌人追击炮的轰击下五个红军战士四伤一死。
【品味】“半小时之久”,说明敌人轰击时间长。
“稀了一点儿”,说明敌人的炮火非常密集,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一个“爬”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四个人回程的艰难,一方面刻画人物,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战斗的无情、惨烈。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段析】交代牺牲的战士的名字、牺牲的时间。
【品味】“战死”,准确、简洁地交代出死因。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段析】写红军的偷袭使敌人加强了警戒,炮火更猛烈了。
【品味】“吓坏”,写出敌人的胆怯。
短的几次间歇。
“整整一天”“短短的几次”,写出敌人炮火的猛烈,也说明敌人在用炮火仗胆及红军的英勇。
人教版初二《蜡烛》美点赏析-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初二《蜡烛》美点赏析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役为题材写的一篇小说──《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保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
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的震动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这篇小说没有像普通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现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由于一个牺牲的年青兵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本来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兵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去”,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
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
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抽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构成对比。
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
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构成对比。
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蜡烛》课件 新人教版
的战争,大约有7000万人死亡。
•
其中苏联约为2800多万死亡;中国约为
1800多万死亡;美国共有42万人死亡;英国
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法国
有80多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其中
平民占到多数。
•
另外还有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
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
3500万伤亡)。
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 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 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 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 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 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
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 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苏 联 红
登 陆
军 攻 克
柏
林
盟军登陆抢占海滩
喀秋莎火箭炮猛烈发射
俄罗斯纪念苏联 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
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 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剧本《我城一 少年》《俄罗斯人》。长篇小说《日日夜夜 《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我城一 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 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
1949年10月访问中国。1950年出版《战斗 的中国》一书。1959至1971年发表的三部曲 《生者与死者》(《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 天生的》《最后的夏天》获1974年度列宁奖金。
给下列字词注音:
zhuó
bǎo
烧 灼 桥头堡
pú fú yè
匍匐 腋 下
lì
wēi
瓦 砾 颤巍巍
八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蜡烛》教课件(新版)
总结归纳
1.主题聚焦 《蜡烛》这篇战地通讯,通过 描写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在炮 火连天的战场上,不顾生死, 不顾年老体衰,不怕艰难,亲 手将红军战士安葬,并把珍藏 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坟头, 彻夜守候,陪伴烈士英灵的事, 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那种 超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 亲般的爱,赞颂了反法西斯同 盟中各国战士的友谊,讴歌了 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
爬行。
天快亮的时候。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完。
颤巍巍: 抖动摇晃的样子(多用来形容老年人
的某些动作)。
3.初步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至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谢谢观赏
• 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 • 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
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蜡烛
西蒙诺夫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拂晓( fú) 地窖( jià)o
迫击炮( pǎ) 瓦砾( lì)
匍匐(
i pú
f)ú
腋窝(
yè)
鞠躬(
j ) 烛芯( xīn) ū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企图: 图谋,打算。
3、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中多次对炮火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 第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蒙诺夫《蜡烛》课文解析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实际上已经拿下来了。
只有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和那个小小的桥头堡还在德国人手里。
【段析】开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伏笔。
【品味】“只有……还……”一句,强调了夺取萨伐河上的桥和桥头堡对全面解放贝尔格莱德的重要性。
那个早晨,五个红军决定要偷袭这座桥。
他们必须先爬过一块不很大的方场。
方场上散布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也有我们的。
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①这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段析】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方场周围的环境。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品味】“烧毁”,说明敌人的炮火很猛烈。
画线句对“树”的描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这里的战斗残酷激烈,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
在放场中央,我们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
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那第五个已经死了,躺在方场上。
【段析】写过方场时,在敌人追击炮的轰击下五个红军战士四伤一死。
【品味】“半小时之久”,说明敌人轰击时间长。
“稀了一点儿”,说明敌人的炮火非常密集,写出了敌人的凶残。
一个“爬”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四个人回程的艰难,一方面刻画人物,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战斗的无情、惨烈。
关于这位死者,我们在连部的花名册上知道他叫契柯拉耶夫,19日早上战死..于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段析】交代牺牲的战士的名字、牺牲的时间。
【品味】“战死”,准确、简洁地交代出死因。
红军的偷袭企图一定把德国人吓坏..了,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段析】写红军的偷袭使敌人加强了警戒,炮火更猛烈了。
【品味】“吓坏”,写出敌人的胆怯。
短的几次间歇。
“整整一天”“短短的几次”,写出敌人炮火的猛烈,也说明敌人在用炮火仗胆及红军的英勇。
连长得到命令,要他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
因此他说,这时候不必去搬回契柯拉耶夫的尸首,等明天攻下桥后再.埋葬他吧。
(②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段析】通过连长的话交代死者的尸首留在方场上的时间及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品味】“再”字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段析】写敌人炮火轰击的时间很长。
第一部分: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写德军炮火猛烈轰击,一名苏联红军战士丧生。
【品味】“一直”,写出敌人轰击的时间之长。
方场的一边,离其他的房屋几步的地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它的本来面目简直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还有人住着。
(③面目全非的房屋中还住着人,由此能看出什么?)【段析】交代主人公生活的环境。
【品味】环境描写,说明法西斯强盗毁灭了南斯拉夫人民生活的家园,人们无家可归。
结构上承上启下。
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做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
【段析】交代主人公的姓名、住所。
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的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
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④介绍老妇人的遭遇有何作用?)【段析】写育乞西住所的转变。
【品味】“才”,说明在敌人的炮火摧残下,老妇人育乞西不得不住进地窖,暗示老妇人对战争充满了仇恨。
19日是她住进地窖去的第四天。
这天早上,她明明白白看见五个红军爬到了方场上,方场和她之间只隔着一道扭曲了的铁栏杆。
她看见德国人的炮口对准了这五个红军,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⑤这一段中老妇人的行为体现出了什么?)【段析】写在敌人的炮火中,老妇人想帮助红军战士,却被敌人的炮弹炸伤,失去了知觉。
第二部分第一层:写老妇人为帮助红军战士而受伤,失去了知觉。
【品味】“纷纷”,写出了敌人炮火的猛烈。
“爬”,写出了老妇人从地窖出来时艰难的样子,为下文作铺垫。
她醒来的时候再朝那边看,五个红军只有一个留在方场上。
这个红军侧着身子躺着,一只手臂张开,另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好像想躺得舒服一点儿。
老妇人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回答,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段析】写老妇人发现留在方场上的红军战士死了。
【品味】对红军战士形态的描写,写出了红军战士死时的壮烈、英勇。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一只手臂枕在脑袋下面,周围是炸弯了的铁器和炸焦了的树木。
【段析】写敌人又开炮了,而那个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尸体仍留在炮火中。
【品味】“翻”“削”,写出了炮火的猛烈和敌人的凶残,也写出了红军的偷袭吓坏了敌人。
对方场上环境的描写为下文描写老妇人的行为作铺垫。
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
(⑥为什么她看了很久?猜一猜她在想些什么?)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⑦为什么没有直接写老妇人拿了什么东西?)【段析】写老妇人想求助别人,可是附近一个人也没有,最后她决定自己行动。
【品味】对猫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了敌人的凶残以及老妇人对敌人的憎恨,反映出老妇人的孤苦伶仃,也反映出战争给南斯拉夫人民带来的严重创伤。
“摸”为下文埋下伏笔。
她不会匍匐前进,电不能快跑。
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
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
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⑧这段描写突出了老妇人什么精神?)【段析】写老妇人向方场走去。
动作描写,突出了老妇人的坚强、勇敢。
【品味】“直”“慢慢”,写出了老妇人的临危不惧。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段析】写敌人还在轰击。
【品味】描写炮火,暗示老妇人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走进方场的。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
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怀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
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段析】写老妇人为死去的红军战士整理遗体并坐在旁边看护。
第二部分第二层:写老妇人苏醒后,发现一名红军战士已死,于是,他艰难的来到烈士旁边坐下守候。
【品味】对老妇人的行为描写,体现出她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死感到无比哀痛,也表现了她对这名红军战士的敬仰。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段析】写敌人还在轰击。
【品味】再次描写了炮火,渲染了环境的危险。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两小时。
...,一小时,也许【段析】写老女妇长时间在红军战士遗体旁守候。
【品味】“静静地”“也许”,写出了老妇人内心的哀痛以及对红军战士母亲般的爱。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段析】写敌人仍然在轰击。
【品味】写寒冷的天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她终于..站了起来,离开了那死者。
走了不多几步,她马上找到她要的东西了:一个大的炮弹坑。
这是几天之前炸出来的,现在,那坑里已经积了些水。
【段析】写老妇人找到了一个积了水的大弹坑。
动作描写。
【品味】“终于”,写出了老妇人对红军战士的哀悼之情。
写弹坑积了水,为下文突出人物性格作铺垫。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
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
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
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段析】写老妇人用手把弹坑里的水舀干后准备埋葬那个红军烈士。
【品味】“跪”“舀”“拖”等动词,写出了老妇人不顾年老体衰,不顾艰难,亲自为烈士埋葬的感人行为。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段析】写老妇人把红军烈士拖到弹坑时已精疲力竭了。
【品味】“不得不”“精疲力竭”,写出老妇人用尽了全部力量,突出了老妇人的崇高形象。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段析】写敌人仍在轰击。
【品味】再次渲染了老妇人身边环境的危险。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于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段析】写老妇人按照当地习俗为红军烈士举行葬礼。
【品味】“跪”,写出了老妇人的虔诚和对红军烈士的敬仰。
“吻”,写出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爱超出了国界,情同母子,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浮土有这么多),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
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土来继续盖上去。
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竟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段析】写老妇人用双手为红军烈士堆起了一个坟堆。
第二部分第三层:写老妇人历尽艰辛安葬了红军烈士。
【品味】“一捧一捧”,写出了老妇人为红军烈士埋葬时的样子和过程,突出了老妇人不顾体弱,不顾艰难,要为死去的红军烈士垒一个舒适的家的感人行为。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段析】写敌人仍和先前一样轰击着。
【品味】环境描写,渲染了危险的气氛。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⑨在这段中交代蜡烛有何作用?)【段析】写老妇人又摸出揣在怀里的喜烛。
【品味】对蜡烛的介绍,一方面照应了前文,另一方面为突出老妇人的性格核心作铺垫。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
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
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段析】写老妇人在红军烈士坟前点燃了她珍藏的喜烛,并守候在那里。
【品味】点燃喜烛,写出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一动也不动”,表现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